种猪饲养管理
Topigs种猪饲养管理手册

Topigs种猪饲养管理手册饲养管理对于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Topigs作为全球领先的种猪供应商,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种猪饲养管理服务。
本手册旨在向养殖户提供全面、准确的饲养管理建议,以帮助他们优化种猪养殖业务。
一、环境管理1. 舒适的环境对于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至关重要。
确保猪舍的通风良好,温度适宜,并控制湿度水平。
定期检查和维护猪舍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2. 保持猪舍的清洁卫生,及时清理饲料残渣和污秽物。
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防止疾病传播。
3. 提供充足的饮水和合理的饲料。
确保饮水设施干净,饲料营养均衡,适应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
二、饲养管理1. 选育合适的种猪。
根据生产目标和需求,选择具有良好遗传背景和生产性能的种猪,确保繁殖高质量的猪仔。
2. 控制饲养密度。
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过于拥挤导致疾病传播和争斗等问题。
3. 制定合理的饲养计划。
根据种猪的不同生长阶段和需求,制定科学的饲养计划。
包括饲喂量、饲喂频次和饲料配方等。
4. 定期体检和疫苗接种。
建立猪只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疫苗接种,防止疾病传播和扩散。
5. 猪只行为管理。
观察猪只的行为表现,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行为。
保证猪只有充足的运动空间和适当的社交环境。
三、繁殖管理1. 优化配种策略。
根据种猪的遗传背景和繁殖目标,制定合理的配种策略。
包括选配合适的公猪和母猪,确保繁殖后代的优良性状。
2. 确定配种时机。
根据母猪的发情周期和生理状况,确定最佳的配种时机。
注意配种的时机对于繁殖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3. 妊娠检测和管理。
通过适当的检测手段,及时确认母猪的妊娠情况。
根据妊娠期的需要,调整饲料和环境管理措施,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
4. 分娩和断奶管理。
为母猪提供适宜的分娩环境和保健措施,确保顺利安全地分娩。
在断奶期间,做好断奶饲养,保障猪仔的健康生长。
四、生长管理1. 制定科学的饲料和饲养计划。
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制定合理的饲料和饲养计划。
种猪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种猪饲养管理操作规程1.入栏前准备a.清洁消毒栏舍,确保猪舍环境无臭味和病原菌。
b.检查饲料、水源和饮水设备是否符合要求。
c.确保栏舍通风良好,避免过度拥挤。
2.种猪选择a.选择健康、繁殖能力强的公猪和母猪作为种猪。
b.定期进行体检,确保种猪体质健康。
c.避免近亲交配,防止遗传疾病和畸形。
3.饲养环境a.控制温度和湿度,确保猪舍内的舒适环境。
b.保持猪舍的干净整洁,及时清除粪便和污物。
c.确保合适的照明条件,促进猪的生长和活动。
4.饲料管理a.提供均衡营养的饲料,满足不同生长阶段猪的需求。
b.定期检查饲料质量,避免受潮和霉变。
c.饲喂方式和时间要稳定,避免饲料的浪费和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5.疾病管理a.定期对猪群进行疫苗接种和体检,确保群体免疫力。
b.发现病症及时隔离患病猪只,减少传染风险。
c.合理使用药物,遵守药品使用说明书,预防和治疗疾病。
6.经济效益管理a.建立完善的记录系统,跟踪饲料消耗、生长速度和繁殖效果。
b.分析数据,找到改进饲养管理的关键点,优化经济效益。
c.定期与养殖专家进行讨论和交流,学习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
7.安全管理a.加强猪栏和饲料储存设施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b.建立安全培训和应急预案,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c.定期检查设备和设施的维护状况,确保正常运行。
8.劳动力管理a.建立科学合理的劳动力分工制度,确保工作高效完成。
b.加强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对猪饲养管理的理解和技术水平。
c.考虑员工福利和激励措施,增加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
通过遵循以上饲养管理操作规程,可以保证猪群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同时,规范的管理操作也能提高猪舍的生产效率,并降低疾病和意外事件的风险。
养猪技术手册

养猪技术手册猪是我国重要的养殖动物之一,养猪业也是一项广泛发展的行业。
养猪技术的掌握对于养殖户来说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猪的生长发育、繁殖效果以及养猪的经济效益。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养猪技术的要点,帮助您更好地开展养猪业务。
1.种猪的选择与管理种猪的选择是养猪的关键。
需要选择健康、品种优良的种猪用于繁殖。
种猪的饲养管理要保证合理的饲料配方、稳定的饲养环境和适当的运动量。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驱虫和疾病防治,并进行定期的体重测定和营养评估。
2.仔猪的保育新出生的仔猪对温度和饲料要求较高。
饲喂新生仔猪时,应确保饲料的高能量和高蛋白质含量。
同时,保持仔猪舒适的温度环境,防止感染疾病。
饲喂前应先清洁母猪的乳头,避免乳头堵塞影响仔猪正常进食。
3.育肥猪的饲养管理育肥猪的饲养管理主要包括饲料的配制与投喂、饮水的管理、环境的控制和疾病的防治。
饲料要根据猪的生长阶段进行科学配制,并合理控制饲喂量。
饮水设施应保持清洁,保证猪群的饮水量充足。
猪舍的环境要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避免发生疾病。
4.猪的疫病防控猪是易感染病原体的动物,养殖户应加强疫病的防控措施。
常见的猪病有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蓝耳病等。
养殖户应根据猪的生长阶段进行常规的疫苗接种,加强病害监测和早期发现,严格消毒措施以防止病毒传播。
5.猪舍管理与环境控制猪舍的合理建设和管理对于养猪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猪舍的设计应考虑合理的空间布局、通风换气设施以及安全的排水系统。
猪舍内要定期清理消毒,确保猪舍内无害气体的积聚。
同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养猪技术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需要养殖户具备丰富的养猪经验和科学的管理知识。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当地的养猪环境和市场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希望本文所述的养猪技术要点能够为养殖户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并帮助您更好地开展养猪业务。
猪育种规章制度怎么写的

猪育种规章制度怎么写的一、总则猪育种是提高猪种质量,增加生产效益的重要措施。
为了规范猪育种工作,保障猪种质量,保障猪育种的顺利进行,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分类管理(一)种猪管理:决策管理、资源管理、策略管理、遗传管理。
(二)育种管理:选种、配种、繁殖管理、疫病防控。
三、种猪管理(一)决策管理1.根据市场需求和公司发展方向,确定猪种繁育目标。
2.制订种猪产出计划,确定产种数量、种猪补充与淘汰计划。
(二)资源管理1.建立种猪档案,对种猪的血统、产量、疾病状况等进行记录。
2.建立规范的种猪场饲养、繁殖、生长环境,保证种猪生长状况良好。
(三)策略管理1.实行科学的选种繁育策略,根据需求确定选种对象。
2.积极引进和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种猪种血系。
(四)遗传管理1.实施正确的配种,制定好配种方案。
2.对种猪进行定期的遗传评估,确保繁殖的质量。
四、育种管理(一)选种1.根据市场需求、繁殖特性、抗病性等多方面因素,制定选种标准和方法。
2.对种猪进行遗传测定和疾病检测,确定选种对象。
(二)配种1.根据选种对象配种,制定具体的配种计划,保证配种的成功率。
2.严格控制配种的数量和时间,确保猪种质量。
(三)繁殖管理1.对妊娠期的种猪进行营养管理,保证胎儿的生长发育。
2.对产后母猪进行产后护理,确保母猪及仔猪的健康。
(四)疫病防控1.加强疫病防控,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种猪健康。
2.对疫病流行区域的种猪进行隔离观察,及时采取措施。
五、管理措施(一)加强人员培训1.加强猪育种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知识与技能。
2.对相关员工进行定期考核,确保猪育种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1.建立监督机制,对种猪的品质、数量、安全等方面进行监督。
2.对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进行惩罚,维护机构的正常秩序。
六、技术支持(一)建立科研机构1.建立专业的猪育种科研机构,对猪育种技术进行研究与开发。
2.积极引入国内外的先进技术,提高猪育种水平。
种猪怎么养殖?种猪如何配种?

种猪怎么养殖?种猪如何配种?种猪的饲养管理工作很重要,关系到全部猪场的发展,因此对于种猪的饲养管理应更加科学、仔细。
另外,在种猪配种方面,要对配种方式有所了解,便于挑选合适的配种方式,目前常见的有4种配种方式,即单次配种、重复配种、双重配种和屡次配种。
种猪怎么养殖?1、种公猪的饲养管理(1)公道饲养:种公猪的饲养需要给其提供充足的蛋白质饲料,只有蛋白质达标,公猪的精液才能够合格。
通常蛋白质水平控制在 16%~17% 为佳。
还需要给公猪提供充足的能量性饲料以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特别是钙磷比例较为重要,通常钙磷比例为2∶1 为**适宜。
能量性饲料添加量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否则公猪过瘦或过肥都会对公猪产生不良影响。
能量的饲料的含量应当占有日粮总量的50%,每天添加2~3 次,每天应当控制在3kg 之内。
(2)科学管理:公猪的管理应当在单独的圈舍内,圈舍的地面必须平整,墙面也需要光滑并且结实。
圈舍需要有保温作用,确保舍内冬暖夏凉。
由于气温的高低会对公猪的性欲和精液质量都产生影响,因此,必须做到种公猪舍内温度保持在公道区间,相对恒定。
种公猪养殖适宜的温度范畴在18~22℃之间。
还要有良好的透风设备,能够将舍内的有害气体排出,吸取进新鲜空气。
公猪需要专人来管理,不答应随便更换人员。
工作人员要给公猪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饲喂、运动等都有相应的时间,不应随便更换时间。
种公猪每天应当有一定时间的运动,不仅可以在猪舍内运动,还要到户外的运动场内进行运动。
通常冬季在中午气温较高的时间运动,而夏季则应当在早晚天气凉快的时间段内运动。
公猪的运动应当保持在4h 左右。
这样可以提升公猪体质,增强食欲,减少产生蹄病的几率,还能够提升其性欲,确保精液的品质。
公猪要定期检查精液的质量,特别是用于人工授精的种公猪,要对其精液的活力和密度都进行检查,通常活力要保持在0.6 以上,而密度需要大于1 亿/ml。
如果在两次检查后,其精液均不能够达标,则公猪应当剔除。
种猪饲养管理方法

种猪饲养管理方法猪是农业中重要的养殖动物,猪饲养管理方法对于提高养殖效益,保证猪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猪饲养管理方法。
1.饲料管理:饲料是猪生长发育的基础,合理的饲料管理对于猪的生长效益以及猪肉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根据猪的不同生长阶段调整饲料配方。
饲料中应包含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不饱和脂肪酸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此外,需要根据猪的耐受范围合理控制饲料中的纤维含量,避免过高的纤维引起消化不良。
另外,定期检测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含量,确保饲料质量。
2.饲养环境管理:饲养环境对于猪的健康生长具有重要影响。
猪舍应保持干燥、通风良好,避免积水和异味聚集。
注意猪舍的卫生,定期清理猪舍内的粪便和污垢,保持干净卫生。
另外,猪舍的温度也需要适宜,避免高温和低温对猪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在冬季,可以加装保温设施或者调整饲养密度,提供热源,确保猪的舒适性生活环境。
3.疫病防控管理:猪饲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传染性疾病,这会对整个猪群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疫病防控管理非常重要。
首先,要加强疫病监测,定期检测猪群的健康状况,并及时发现疫情,采取相应措施。
其次,要加强疫苗的预防接种,根据猪群的具体情况制定疫苗接种计划,确保猪群的免疫力。
此外,保持猪舍卫生和消毒,减少疫病传播的机会。
最后,要做好隔离和淘汰工作,将患病猪隔离并及时治疗或淘汰,避免疫病传播。
4.饮水管理:猪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清洁饮水,因此饮水管理也非常重要。
首先,要确保饮水设备的正常运行,保持水质的清洁。
同时,定期清洗饮水设备,防止水管堵塞和杂质积累。
另外,要定期检测饮水中的营养成分,确保饮水质量。
此外,还需要设置足够的饮水设备,避免猪之间争抢饮水引起伤害。
5.生长监测管理:猪的生长监测对于掌握猪的生长情况、调整饲养管理策略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定期测量猪的体重、体长、胸围等尺寸来监测猪的生长情况。
同时还需要观察猪的行为习惯和食欲情况,以及粪便状况。
种猪过渡期饲养管理

对于引进的种猪如何成功的度过过渡期,对其以后的生产至关重要。
我们主要从下面两个方面来探讨。
1种猪隔离舍的准备从猪舍的硬件设施和人员准备等各方面做好进猪前的准备工作,具体事宜可由以下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1.1检查、维修隔离舍内的饮水系统、通风、保温、电气设备等设施,保证能够正常使用。
1.2彻底清理舍内卫生及舍外的环境卫生。
使用4%火碱液喷洒地面、饲槽、栏杆、墙壁等,0.5~1小时后使用高压冲洗机用清水彻底冲洗掉火碱液。
1.3再使用0.3%过氧乙酸或氯制剂如消毒威1︰400~800进行整个猪舍的喷雾消毒。
1.4空舍5~10天,进猪前一天,再一次进行喷雾消毒,同时对猪场进行一次整体卫生清理和彻底大消毒。
1.5种猪在到达场内前,饲养员要把每一个饮水器都检查一遍,放出水管内积留的水,保证种猪进舍后能够饮到清洁的饮水。
1.6加强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重点在卫生防疫意识和饲养管理、卫生与消毒等多方面的规章制度及实际操作技术,特别是实际操作中的细节更值得关注。
1.7如果为冬季,种猪在到达前,猪舍内要提前供暖,一般舍温要达到14℃~16℃,种猪进入后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舍内温度,一般控制在18℃以上,不要超过25℃。
1.8药物及器械准备。
1.8.1个体冶疗药物:退热药物如安乃近、氨基比林等;注射用抗菌药物如青、链霉素、诺氟沙星、蒽诺沙星、头孢噻呋等;其他常用药物如止血敏、VC 、VB 2、VB 12、痢菌净、氟苯尼考、阿奇霉素、碘酊、生理盐水等。
群体预防、治疗药物以饮水、拌料的方式给药,如电解多维、口服补液盐、葡糖糖粉、利高霉素、支原净、强力霉素、阿莫西林、氟甲砜霉素、乳酸环丙沙星等。
1.8.3缝合针、缝合线、注射器及针头。
2饲养管理2.1不同猪场的猪只到达场后,不能立即进行混群饲养,必须各自独立隔离饲养。
2.2按猪只体重大小、栏舍面积分群分栏饲养,一般5~6头一圈为宜。
2.3猪群在隔离饲养期间,转入当天少喂料或不喂料,供水量也应有所控制,防止暴饮情况的出现。
种猪合理的饲养管理方法技术及注意事项 - 养猪技术

种猪合理的饲养管理方法技术及注意事项-养猪技术当前有很多养殖户对于种猪的饲养管理存在一定的误解,因此养殖户首先要意识到管理上的这些不足。
首先,有一部分养殖户平日里不注意打扫猪圈的卫生。
导致猪圈中的卫生环境很差。
在猪圈内随意撒青粗饲料,同时料槽不能定期清洗。
猪圈通常蚊蝇较多,而冬季猪圈内则容易结冰。
除此之外,养殖户不注意给种猪进行皮肤的打刷等也会造成种猪出现自淫的坏习惯,进而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猪的质量。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种猪合理的饲养管理方法技术及注意事项。
1、选择合理的饲养技术首先必须选择血统非常纯正的母猪与公猪来作为种用,同时要配备科学合理的饲养制度。
种公猪对于营养要求比较高,每天的粮食消化要达到14MJ,而蛋白质的含量则应该达到总食量的16%,包括5%~8%动物蛋白,例如肉骨粉以及优质鱼粉。
同时,种猪的日粮里矿物质的含量要充足,各种营养的比例要合理。
否则会导致种猪精液的质量下降,另外精子的死亡率会大大提升。
配种期时种公猪的负担比较大,体力的消耗也大,同时射精时消耗的能量多。
因此,在配种时期要另外在日粮中添加2个鸡蛋左右。
饲养方式可以选用每天三餐,每天的饲喂量应该在3kg左右。
除此之外,每天的采食量还要依据季节、个体以及温度的变化对其做适当的调整。
饲料的喂养需要做到多样化,保证营养互补。
饲喂的时间要定时定量,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种公猪繁殖时的体况。
对于空怀期的母猪,其膘情的好坏将直接决定母猪排卵的质量与数量。
因此,养殖户要保证空怀母猪拥有一个适度的膘情与精力。
这个时期也不能忽略母猪的营养,特别是蛋白质的供应一定要充足。
一旦蛋白质供应不足就会严重影响种猪的正常发育,而排卵的数量也会随之减少,同时受胎率也会下降。
应保证每天种母猪的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要达到17%,除了蛋白质的供应要充足以外,每天维生素A与维生素D的量也要达到要求,这对于提升卵子的质量以及排卵数有很好的助力。
另外,在配种前14天左右,要适度增加其母猪的饲喂量,特别是青绿多汁的饲料,最好选用自由采食的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5/13
26
◆母猪发情周期—配种
2018/5/13
27
(3)、配种次数与繁殖成绩
想要达到让有活力的精子停留在输卵管48小时的目的, 最好的办法是配种2次。一次配种的成功效率可能同2次一 样,但产仔数会下降。因此,配种多少次是检测猪群繁殖 情况的一项重要指标。
配种次数与经产母猪的繁殖成绩
2次配种 1次配种 1次配种 (发情24小时后配种)
母猪分娩头数
平均胎次 分娩率(%)
104
3.5 86.7
154
3.6 85.1
121
3.6 84.6
每胎活仔数
11.1
10.2
10.2
2018/5/13
28
(4)、合理的配种程序
• 配种工作的好坏决定于每天检查发情的 次数—每天发情检查的次数越多,判断 母猪的发情就越准确。实际生产中发情 检查1-2次/天。 • 如果每天只检查一次发情,应增加配种 次数—因为如果一次发情检查判断出错, 可能会耽误18-24小时。 • 青年母猪发情期短,应间隔12小时配种 一次。
种猪的饲养管理
2018/5/13
1
◆进行有效养猪生产的理想环境条件
í Ö Ð Ö × í Ï Ä ¶ Ì × Ð Ö í ú ³ É ¤Ö í £ ¨ 15-60Kg£ © ý · Ó Ê Ö í £ ¨ 60-100Kg£ © « Ö ¹ í ¸ Ö Ä í 0.3 0.5 0.7 9.0 1.8 Ë Ð ù è ¿ Õ ¼ ä (Æ ½ ½ Ã · ×) Â ¶ Î È (¡ æ ) 27-33 25-29 17-25 15-24 14-22 14-22
2018/5/13 10
2、后备母猪的选择时期:
• 2月龄选择:2月龄选择是窝选,由于猪的体重小,容 易发生错误,所以选留数目较多,一般为需要量的2-3 倍。 • 4月龄选择:淘汰生长发育不良、体质差、体形外貌有 缺陷的个体。这一阶段淘汰的比例较小。 • 6月龄选择:根据后备母猪自身的生长发育状况,以及 同胞的生长发育和胴体性状的测定成绩进行选择。淘 汰那些本身发育差、体形外貌差的个体以及同胞测定 成绩差的个体。 • 初配时的选择:后备母猪的最后一次选择,淘汰那些 发情周期不规律、发情征候不明显以及非技术原因造 成的2-3次配种不孕的个体。
2018/5/13 19
(2)、发情时的生理和行为表现:
• • • • • • • • •
2018/5/13
耳朵竖立 没有食欲 背部躬起 身体颤抖 眼神变呆 尾巴向上和下摆动 用手压背时表现站立不动 粘性分泌物从阴部流出 外阴部发红和微肿
20
(3)、查情:
※公猪查情法
• • • • 公猪性欲强烈 公猪最小10月龄 给予公猪舒适的环境 单个或小群(3-4头) 母猪鉴定 • 强烈求偶活动最多为 15-30秒钟 • 母猪应在2分钟内起反 应 • 有监督
• • • • •
2018/5/13
发情前的征兆 发情时的生理和行为表现 查情 母猪不发情的常见原因 促使不发情的母猪发情
18
(1)、发情前的征兆:
在站立发情前24小时有一些生理和行为的表 现——发情前的征兆 • 急躁不安 • 爬跨其它母猪 • 食欲不好 • 水样粘液从外阴部流出 • 咬圈栏 • 常常发出哼哼声 • 外阴部变红和发肿
• 断奶后母猪:2-3分,体况应偏瘦,不但 可以明显触摸到髋骨突起,并且可以看 见髋骨突起,体形呈狭长形。 • 妊娠中期母猪:3分,正常体况,背脂厚 度为18mm左右,用手可以摸到髋骨突 起,体形呈长筒形。 • 产仔期母猪:3-4分,体况应略肥,触摸 髋骨突起不明显。
2018/5/13 6
(二)、后备母猪的选择
2018/5/13
15
3、后备母猪配种前的体况:
现在瘦肉率高良种猪由于背脂薄已经影响 到产仔性能,因此对后备母猪来说背脂的厚度 将直接影响到母猪的使用寿命。要求:青年母 猪在配种前至少有1.8cm背脂的脂肪储存。
留用率与100Kg体重背脂的相关性
100 Kg 体 重 背 脂 (cm) <1.4 1.4-1.6 1.6-1.8 1.8-2.0 >2.0
◆4-2:最优的配种程序——发情检查2次/天 公猪刺激时 站立发情 经产母猪 第1天早上 第1天下午 青年母猪 第1天早上
8
2018/5/13
9
1、后备母猪的选择要点:
• 生长发育快:选择本身和同胞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 率高的个体。 • 体质外形好:后备母猪应体质健壮,无遗传疾患,并 应审查确定其祖先或同胞亦无遗传疾患。体形外貌具 有相应种性的典型特性。 • 繁殖性能高:后备母猪应选自产仔数多、哺育率高、 断乳体重大的高产母猪的后代。 • 足够的乳头数:至少有6对以上发育良好的乳头,且乳 头排列整齐(呈对称或交错排列),无瞎乳头和副乳 头。 • 母性良好,无繁殖缺陷:如阴部发育良好;有正常发 情周期,且发情征候明显。
*高温天气相对湿度小于80% *除热天外,猪舍空气流动速度应不大于0.2米/秒 *有毒气体的最大浓度 氨气 硫化氢
2018/5/13
10ppm 10ppm 0.3%
2
二氧化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母猪的饲养管理
• • • • • • • •
2018/5/13
母猪体况与繁殖性能 后备母猪的选择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发情与配种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分娩与接产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提高母猪生产能力的技术措施
2018/5/13 29
◆4-1:最优的配种程序——发情检查1次/天 公猪刺激时 站立发情 经产母猪 第1天早上 第1天下午 青年母猪 第1天早上 第1天下午 第1天早上 第1天下午 第1天早上 第1天下午 第2天早上 第2天下午 第1天下午 第2天早上 第3天早上 第3天下午 第2天早上 第2天下午 第1次配种 第2次配种 第3次配种
• 后备母猪的选择要点 • 后备母猪的选择时期
母猪不仅对后代仔猪的生产性能有一半的 遗传影响,而且对后代仔猪胚胎期和哺乳期的 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还影响后代仔猪的生产 成本(在其他性能相同的情况下,产仔数高的 母猪所产仔猪的相对生产成本低)。因此,后 备母猪的选择非常重要。
2018/5/13
7
2018/5/13
2018/5/13 12
◆如何发挥后备母猪遗传性能?
• 适时配种(初配年龄和体重):后备母 猪初配体重和月龄是决定母猪以后使用 中能否连续高产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 • 科学的饲喂计划 • 体况
2018/5/13
13
1、后备母猪的初配年龄和体重
• 后备母猪的初配年龄和体重:母猪到初情期已经初步具备了繁殖 力,但身体发育还未成熟,如过早配种会导致母体负担过重,不 仅影响第一胎的繁殖成绩(窝产仔少,初生重小),同时影响母 体自身的生长发育,进而影响以后各胎的繁殖成绩,并且利用年 限短,因此初情期不适合配种。一般在第二次发情时配种较为适 宜。但也不宜配种过晚,配种过晚,体重过大,会增加后备母猪 发生肥胖的概率,同时会增加后备猪的培育费用。 • 后备母猪的初配年龄和体重因品种和饲养管理条件不同而异。一 般来说,早熟的地方品种6-8月龄,体重60Kg即可配种,而良种 猪则需要7.5-8月龄,体重达125Kg才能配种。如果后备母猪的饲 养管理条件较差,虽然月龄 达到初配时期而体重较小,最好推迟 初配年龄;如果饲养管理条件较好,虽然体重达到初配体重要求, 而月龄尚小,最好通过调整饲粮营养水平和饲喂量来控制体重, 待月龄达到要求再进行配种。最理想的是使年龄和体重同时达到 初配的要求标准。
2018/5/13 17
1、发情
母猪性成熟后,即会有周期性的发情表现。前一次 发情开始至下一次发情开始的时间间隔称为发情周期。 母猪的发情周期平均为21天,多在19-24天范围内,品种、 个体、年龄间差异不大。母猪每次发情的持续期:青年 母猪1-2天,经产母猪2-3天,品种、个体间均有差异,一 般地方品种发情持续期长。
2018/5/13 14
2、后备母猪的饲喂计划
后备母猪的饲喂计划采取前高后低的营养水 平,后期的限饲极为关键,通过适当的限制饲养 既可保证母猪良好的生长发育,又可控制体重的 高速增长,防止过度肥胖,但应在配种前2周结 束限量饲喂,以提高排卵数。
• <100Kg:自由采食 • >100Kg:限饲,2-2.5Kg/天 • 配种前2周: 3-4Kg/天,催情补饲,加 料刺激可增加排卵数而提高窝产仔数。
3
(一)、母猪体况与繁殖性能
母猪体况直接影响繁殖性能。 ●体况太肥,不但母猪不易发情, 而且排卵数减少,受胎率低,也容易 发生难产; ●体况太瘦,母猪没有充足储备 供给胎儿生长发育,导致繁殖障碍, 也易发生产后瘫痪。
2018/5/13
4
◆母猪的体况评分标准:
2018/5/13
5
◆不同生产阶段母猪的理想体况:
2018/5/13 11
(三)、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 后备母猪的生长发育控制:目标是使骨骼得到较充分 的发育,肌肉组织生长发育良好,脂肪组织的生长发 育适度,同时保证各器官系统的充分发育。 • 合理配制饲粮(后备母猪料)及科学的饲喂计划 • 合理分群:4-6头/栏,建议单槽饲喂,控制猪群的均 匀度。 • 适当运动:适宜的饲养密度,让后备母猪得到充分运 动,能强健体质,增强四肢的灵活性和坚实性,促使 猪体发育匀称。 • 调教:训练猪只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建立人与猪的 和睦关系。 • 定期称重:定期称量个体重既可作为后备猪选择的依 据,又可根据体重适时调整饲粮营养水平和饲喂量, 从而达到控制后备猪生长发育的目的。
2018/5/13
※ 压背查情法
• • • • • 母猪到公猪舍 立即进行压背检查 侧面按摩 与公猪鼻与鼻接触 用手温和地但用力按 压母猪背中部 • 是否有“站立反应” (“挺立反应”) • 如果不确定再次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