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济学重点公式

合集下载

技术经济学

技术经济学

NPV=-1200-800(P/F,12%,1) +200(P/F,12%,3)+220(P/A,12%, 13)(P/F,12%,3)=-765.74(万元)
4.2价值型评价指标与方法
净现值指标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1.净现值函数的特点及NPV对i的敏感性问题: 对常规投资项目而言,NPV是一个关于折现率 i的单调递减函数,并存在唯一的使NPV=0的 正实根,即存在唯一内部收益率。
i
A
n
A P( 1 i)
n
i n (1 i) 1

P
n i(1 i) n (1 i) 1
P(A / P,i, n)
例:某项目贷款200万元,银行分4年等额收回贷款,若贷款年利 率为10%,则项目每年的还款额应为多少? 解:A = 200(A / P,0.10,4)= 200×0 .3155 = 63.09万元 4. 等额支付序列现值公式 n 1 i) ( 1 P A A(P / A,i,n) n 1 i) i(


4.2价值型评价指标与方法
(四)基准折现率的概念及其确定的影响因素



1.基准折现率i0:也称为目标收益率或最低 期望收益率(Minimum Attractive Rate of Return, MARR),是投资者进行投资 时可接受的最低收益水平,也是评价和判 断投资方案在经济上是否可行的依据。 常用的基准收益率主要有行业财务基准收 益率和社会折现率。 2.基准收益率确定的影响因素:资金成本 和机会成本、投资风险、通货膨胀及资金 限制等。
投资预计在未来5年内等额收回,若折现率为8%,则每
年应至少收回多少?

2技术经济学_资金等值计算

2技术经济学_资金等值计算
贷款总额:527800 万元
按揭年数: 20年(240期) 商贷基准利率: 6.8%
加强做责任心,责任到人,责任到位 才是长 久的发 展。20.12.2020.12.20Sunday, December 20, 2020
弄虚作假要不得,踏实肯干第一名。18:20:3818:20: 3818:2012/20/2020 6:20:38 PM
等额分付的资本回收公式
A
P
i(1 i)n (1 i)n
1
P(
A
/
P,
i,
n)
(A/P,I,n)为等额资金回收 系数。经济意义:在利率为I时, 现在的一元钱相当于n期中每期 期末的多少钱。
资金等值计算
资金等值计算的三个特例
先付年金的现值公式 永续年金的现值公式 一年多次复利计息的公式
购买方案
b.贷款类别:商业贷款i=6.8% 月均还款:3342.26元
还款总额:802142.58元 支付利息款:364295.38元
不考虑机会成本,用公积金贷款比商业贷款要 少付许多资金
购买方案
(2)等额本金法(公积金) 还款总额:644492.83元 支付利息款:206645.63元 1月,3539.26(元). 2月,3532.12(元). 3月,3524.97(元). 4月,3517.83(元) ……. 237月,1852.95(元). 238月,1845.8(元) 239月,1838.65(元). 240月,1831.51(元)
Fn :本利和 P :本金 In :利息
利息和利率
利率:一个计息周期内所得到的利 息额与本金之比
i=I1/P*100% 一个计息周期的利息
单利和复利
单利仅用本金计算利息,利息不再 计算利息

自考《技术经济学》公式汇总

自考《技术经济学》公式汇总
n资金与劳力的可比系数
科研费用新增收益率
SC
P为新增纯收益,Cr为系数,Cn为科研费用
=P*Cr/Cn
=P*Er/En
=P*Mr/Mn
科技费用新增收益率S
P为新增纯收益,Cn为科研费用, En为推广费,Mn为新增生产费用
=P/Cn+En+Mn *100%
方程求解公式
Ep>1
0<Ep>1
Ep<1
盈利公式
TR
极值原理:要使盈利最大获取最大利润:
边际收益=边际成本;价格增量=资源增量;
边际产量=资源/产品价格.
盈利=产品价格*产品产量-资源价格*资源投入量-固定成本
TR=Py*Y-Px*X-TFC
MR=MC=MPP*Py=Px
MPP=Px/Py
边际技术替代率(资源)
MRS
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资源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资源的投入
数量
平均边际替代率反映等产量曲线上某一区间内的资源替代率,即某一区间斜率
精确边际替代率反映某一点即某一点斜率
X2代替X1
MRS=△X1/△X2
MRS=Dx1/dX2 =
产品边际替代率
两种产品增量之经:一定资源下一种产品数量变动时所引起另一种产品改变量
年技术进步速度
年科技进步速度=生产成果增长速度-α*年资金增长速度-β*年劳动增长速度
C表示年土地增长速度,α β r分别表示资金、劳动、土地的产出弹性
技术进步对生产成果的贡献
=年技术进步速度/年生产成果增长速度
EA=a/y*100%
年技术进步速度=e自然对数底的系数*100%
综合要素生产率
m土地与劳力的可比系数

技术经济学复习整理

技术经济学复习整理

第二章1.项目总投资的构成总投资由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组成。

建设投资包括:工程费用(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预备费用(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其他费用2.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含义固定资产:书上: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3、单位价值较高。

总投资中除流动资金外都属于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保持方式:折旧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1年或1年以上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使用的资产,包括存货、现金、银行存款、应收及预付款项、短期投资等。

由总投资中的流动资金或流动负债共同构成。

保持方式:回收。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由技术转让费或技术使用费(专利权或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商誉等形成。

保持方式:摊销其他资产:指除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外的其他资产,如长期待摊费用。

保持方式:摊销3.产品总成本费用的构成总成本费用:是指项目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1年)为生产和销售产品所花费的全部费用。

国际通用分法:1、产品制造成本a、直接费用: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b、间接费用:制造费用2、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我国流行分法:外购材料费、外购燃料及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摊销费、修理费、利息支出以及其他费用。

4.经营成本的概念、构成,经营成本中为什么不包括折旧费、摊销费、维简费和利息支出经营成本:一定时期内为生产和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实际发生的现金支出。

经营成本=总成本—折旧费—维简费—摊销费—利息支出原因:1、现金流量表反映项目在计算期内逐年发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投资已在其发生时间作为一次性支出被计入现金流出,所以不能再以折旧和摊销方式计为现金流出,否则会发生重复计算。

2、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以全部投资作为计算基础,利息支出不作为现金流出,资本金现金流量表中已将利息支出列出,因此经营成本中也不包括利息支出。

技术经济学整理

技术经济学整理

现金流量的概念一个项目的建设,其投入的资金,花费的成本,得到的收益,都可以看成是以货币形式体现的现金流出或现金流入,把各个时点上实际发生的现金流入或现金流出称为现金流量(CF),流出系统的资金称为现金流出(CO),流入系统的资金称为现金流入(CI),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的差额称为净现金流量(NCF)。

(P10)视角:特定角度类别:CIt;COt;(CI-CO)t(二)现金流量图的绘制技术经济分析中,常遇到的现金流入:销售收入,固定资产净残值回收,流动资金回收。

常遇到的现金流出:投资,成本,税金。

例:某建设项目第1年年初投资200万元,第2年年初又投资100万元,第2年投产,当年收入500万元,支出350万元。

第3年至第5年年现金收入均为800万元,年现金支出均为550万元,第5年末回收资产余值50万元,试画出该项目的净现金流量图。

某工程项目初始投资为200万,每年产生的净收益为50万,第7年追加投资100万,当年见效,且每年产生的净收益由原来的50万变为80万,该项目的经济寿命约为10年,残值为0,试绘制该项目的现金流量图。

技术经济分析中常见的现金流量:现金流出:投资;成本;税金现金流入:销售收入;回收固定资产净残值;回收流动资金例:某机床设备原始购置价值为101万元,预计使用寿命年限为10年,设备报废时残余价值为1万元。

则该设备每年须计提折旧额(按平均年限折旧) 10 万元摊入成本。

如该设备已使用6年,则设备净值为41万元。

例:某项固定资产原值为10000元,预计净残值率为4%,折旧年限为5年,则按平均法计算年折旧率、年折旧额及第3年末帐面净值分别为多少?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折旧年限=(1-4%)/5=19.2%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年折旧率=10000*19.2%=1920第3年末帐面净值=固定资产原值-前3年总折旧额=10000-1920*3=4240计算一台估计生产100 000个单位的设备折旧额。

技术经济学知识点汇总

技术经济学知识点汇总

技术经济学第一章技术经济活动的四大要素:活动主体、活动目标、实施活动的环境、活动的后果。

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机会成本原理、经济效果原理、预见性原理、可比性原理、全局性原理、适用性原理。

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思路:确定目标、系统分析、穷举方案、评价方案、决策。

第二章资金的时间价值第一节现金流量及分类1.现金流量及定义定义:特定经济系统在某一时点发生了使用权或所有权专一的现金或其等价物的数量。

资金的时间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哪些因素:①投资利润②率通货膨胀率③风险因素资金时间价值的重要意义:资金的时间价值表明,在不同时间点上对投资项目所投入的资金和获得的收益,它们的价值是不同的,为了获得经济效果的正确评价,就必须把不同时间点的资金换算成同一时点上的资金,然后在相同的时间基础上进行比较。

2.现金流量图:大小、方向、时点。

3.影响现金流量的经济活动:投资、筹资、经营。

现金流量:现金流量就是实际发生的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所构成的资金运动。

现金流量=(年销售收入—销售成本)X(1—税率)+年折旧费利息:占用资金所付出的代价(放弃使用资金所获得的补偿)。

利率:在一个计息周期内,所获得的利息额与借贷资金之比。

单利:仅以本金计算利息,所支付的利息与占用资金的时间、本金、利率成正比。

复利:用本金和前期累计利息总额之和进行计息。

第三节资金的时间价值1. 定义:利率大于0时,随时间变化而产生的增值本质:资金作为生产要素,再生产、交换、流通和分配的过程中,随时间的变化而产生的增值。

2.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公式:3.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实际利率:在规定的最小计息周期数的计息利率。

名义利率:利息期的实际利率与计息期此说的乘积11-⎪⎪⎭⎫⎝⎛+=meffm r i 第四节 等值资金等值有两点值得注意:① 等值是以特定的利率为前提②在利率相同的情况下, 资金等值与资金数量、资金发生时间、利率三个因素所有关。

第三章 经济评价方法第二节盈利能力分析指标第三节项目技术方案经济评价第五章项目可行性研究第一节可行性研究概述一、可行性研究的基本工作程序1.签订委托协议;2.组建工作小组;3.制定工作方案;4.市场调查与预测;5.方案研制与优化;6.项目评价;7.编写并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

06270技术经济学整理公式

06270技术经济学整理公式

(四)农业技术经济效果临界1.表达式: 经济效果临界=(所得-所费)或(产出-投入)>=0或经济效果临界=(所得/所费)或(产出/投入)>=1经济效益临界=被选方案的经济效益-机会成本>=01.资源报酬固定形态 (直线)2.资源报酬递增形态 (下凹)3.资源报酬递减形态 (上凸)(一) 土地生产率指标组土地生产率 = 产品量\产值÷土地面积单位土地面积产量\产值= 产量\产值÷土地面积单位土地面积净产值 = (农产品产值 - 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 ÷土地面积单位土地面积纯收益 = (农产品产值-生产成本) ÷土地面积(二) 劳动生产率指标组劳动生产率 = 产量\产值÷(活劳动时间+物化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 = 产品数量\产值÷活劳动时间正指标劳动生产率 = 活劳动时间÷产品数量\产值负指标劳动净产出率= (产品产值-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 ÷活劳动时间劳动盈利率 = (产品收入-产品成本) ÷活劳动时间(三)资金生产率指标组1. 成本产品\产值率 = (产量\产值÷产品成本)x100%单位产品\产值成本= 产品成本÷产量\产值2. 成本净产出率 = 净产出÷产品成本成本利润率 = (利润÷产品成本)x100%3. 资金占用产品率 = (产量\产值÷资金占用总额)x100%固定资金占用产品率 = (产量\产值÷固定资金占用总额)x100%流动资金占用产品率 = (产量\产值÷流动资金占用总额)x100%资金占用净产率 = (净产值÷资金占用总额)x100%资金占用盈利率 = 【 (产品收入-产品成本)÷资金占用总额) 】x100%4. 资金生产率指标组1.基本建设投资回收期(年) = 基本建设投资总额÷年平均利润增加额 (年平均成本节约额)2.基本建设投资效果系数 = 年利润增加额(或年成本节约额) ÷基本建设投资总额投资总收益 = 【 (固定资产使用年限x投资年收益额)÷投资总额】x100%投资年利润率 = (年平均利润增加额÷投资总额)x100%5. 追加投资回收期 = (K1-K2) ÷(C2-C1)K1,K2:同一用途的两种投资金额;C1,C2:同一用途的两种成本总额或利润总额.(一) 边际分析概念1.用两种增量的变化率来研究表示农业生产中的投入产出的变化规律的分析方法.2.平均变化率:3.精确变化率:4.平均变化率---是曲线某一段切线的斜率精确变化率---是曲线某一点切线的斜率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1.总产量 TPP = F(X)2.平均产量 APP = TPP / X3. 平均边际产量 MPP =⊿TPP /⊿X 或 MPP = ⊿Y /⊿X精确边际产量 MPP = limMPP = lim dY /dX1.生产弹性: 产品数量变化率与生产资源变化率的比率,她反映产品数量对生产资源变动的敏感程度,是衡量生产资源转化效率的重要指标.A: MPP=APP, Ep=1B: MPP=0, Ep=0第一阶段 (生产相对不合理阶段)Ep>1, MPP>APP,第二阶段 (生产相对合理阶段)0<Ep<1,MPP<APP第三阶段 (生产绝对不合理阶段)Ep<0,MPP<01. Py*MPP = Px (边际收益=边际成本)⊿Y*Py = ⊿X *Px (产品价值增量=资源成本增量)MPP = Px / Py (边际产量=资源与产品价格比)2.确定单项变动资源投入量的最佳点A.列表法B.作图法 (1)Y1 : 总产量曲线Y2,Y3: 等值线, ⊿Y*Py = ⊿X*Px资源投入价值=产品价值Y2 的斜率与Y3的斜率相等,Q点为Y1与Y3的切点.C.代数法---导数极值定理F’(x)=0,Y有极值.F’(x)<0,Y有极大值.F’’(x)>0,Y有极小值1.边际产量最大法当MPP=Px / Py=0.4/0.4=1 时,资源利用最佳.2.边际产量相等法---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只要使各生产单位的资源利用边际产量相等,此时资源分配最佳.1.等产量线 , 资源的边际技术替代率 ,等成本线 , 扩展线2.成本最低的资源组合---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切点满足条件:3.计算: 产量一定水平下的最小资源成本组合4.盈利最大的资源组合满足条件:最基本的条件 : (边际成本)=(边际收益)1.生产可能性曲线, 产品的边际替代率, 等收益线2.产品之间的三种关系3.收益最高产品组合点的确定---边际收益均等原理dY1 *Py1=dY2*Py2⊿Y1*Py1= ⊿ Y2*Py2两种产品的边际收益相等时,收益最大.4.列表法,作图法,代数法Y=f(X1,…..,X n) 其中 Y为农产品产量, X1…..X n为农业生产资源(二) 农业生产函数的特点1.反映农业生产的周期性2. 表明的投入产出关系是一种统计相关关系3.反映的一般是既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的投入产出之间的关系4.是对农业生产过程高度简化的数学模型5.具有变量的纯质性6.通常采用连续可导的函数7.定义域和值域都是正实数,并且值域具有最大值的特点生产函数可反映:A. 某种技术水平下的产量与投入量之间的关系B. 技术条件在变化条件下的产量与投入之间的关系C. 技术应用的效率的高低1.物质生产函数和价值生产函数2.企业生产函数 (总生产函数)3.时间变量(趋势变量) ----用时间变量来反映技术的变化4.随机参数----引入一些必要的不可控制的生产因素5.虚变量----引入一些必要的无法用数量测度的因素(二) 齐次生产函数1阶齐次生产函数----固定比例报酬 (没有经济或不经济)>1阶齐次生产函数----递增比例报酬 (比例经济)<1阶齐次生产函数----递减比例报酬 (比例不经济)农业技术商品的寿命A. 概念------农业技术商品从诞生、成长、成熟和衰亡的发展过程.既农业技术成果在农业生产部门中的有效应用时间.B. 技术商品寿命周期各阶段的划分及特点第 I 阶段: 生长阶段 (开始阶段.成本高,效益低)第 II 阶段: 成长阶段 (效率提高,成本下降,经济效益提高)第III 阶段: 成熟阶段 (生产稳定,产量高,技术充分利用,市场饱和,销售增长缓慢)第IV 阶段: 衰退阶段 (原商品进入陈旧期,经济效益下降,新产品出现,最终被替代) 技术商品孕育阶段: 技术商品进入市场以前的技术成果的设计、研制过程.(不属于技术商品寿命周期)4. 农业技术商品定价的基本方法定义:农业技术商品定价是对农业技术的交易价格进行评定或测定.由权威职能机构采用科学的方法对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转让价格进行评定或是对该成果可能的转让价格进行预测的实践过程.A. 成本导向法 P = C + V + M* 完全成本定价* 直接成本定价* 投资成本定价农业技术商品定价的基本方法B. 需求导向法* 效益分成定价--- 根据农业技术在使用中的预期产出效益或实际产出效益,测算承受方因采用该技术而产生的净增利润,并按一定比例在供受双方分成,分给供方的利润折合到交易价款里.原则: 以承受方的利益要求为基础利润分成率 (效益分成系数 / 利润分享系数) --- 利益分成的具体比例= 供应者的竞争 + 承受方的迫切需要程度3. 农业科技成果经济评价的指标新增总产量指标 Y = ( Y0 – YN ) * R * A新增纯收益指标 P = ( PN-P0 )*A – ( CN + EN + MN )科技费用新增收益率指标 S = P / ( CN + EN + MN ) X100%科学决策率 = 报告期科学(民主)决策制定的政策数 / 报告期制定的政策数政策目标实现度 = 政策实施后的实现目标 / 政策实施前的计划目标* 技术政策目标变动率 =(新技术政策的实现目标–旧技术政策的实现目标) / 就技术政策的实现目标农民得益率 = 单位面积新增产量 (产值) / 单位面积新增生产费用 x 100%人均主要农产品占有量 = 全年主要农产品生产量 / 年均人口量* 优质产品率 = 优质农副产品总量 / 农副产品总量技术进步对总产值 (净产值 / 国民收入) 增长速度的贡献 (%) --- P259科技经费占财政指出的比重 --- P260年技术进步速度 --- P259科技成果年平均增长率科技成果转化率推广成效率 = 某技术实际推广面积 / 本区某技术适宜推广面积 x 100%劳动者平均文化程度 = ∑(受教育年限 x 同一年限人数 ) / ∑各年限人数科技人员占农民总数的比重科技人员专业对口率绝对经济效益相对经济效益1. 平均生产函数模型---- 根据萨缪尔森的定义,生产函数是一种技术关系,被用来表明每一组具体投入品(即生产要素)可能提供的最大产出。

技术经济学计算公式(2)

技术经济学计算公式(2)

《技术经济学概论》计算公式与计算方法题型一:单利、复利、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1、单利法:公式: F = P(1 + in)2、复利法:公式: F = P(1 + i)n说明:① F: 本利和(本金与利息之和); P:本金; i: 利息;n:计息次数②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计算题均按复利计算3、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公式: i = (1 + r/m)m– 1说明: i: 实际利率;r:名义利率;m: 计息次数题型二:六大基本公式(一)一次支付( F 与P):1、已知P、i、n ,求 F 公式: F = P(1 + i)n= P ( F/P ,i,n)2、已知F、i、n ,求P 公式:P = F= F ( P/F ,i,n)(二)等额支付( F 与A ;P 与 A):1、已知A、i、n ,求 F 公式: F = A= A ( F/A ,i,n)2、已知F、i、n ,求 A 公式: A= F = F ( A/F ,i,n)3、已知A、i、n ,求P 公式:P =A = A ( P/A ,i,n)4、已知P、i、n ,求 A 公式: A = P = P ( A/P,i,n)说明:① F: 代表终值、本利和,题目中“N年后、N年末、时间相对在后的一笔钱即为F ”,“残值必为F”; P:代表本金,题目中“期初、0年、时间相对在前的一笔钱即为P ”;A:代表年值、等值、均值,题目中“连续几年每年都会发生的钱即为A”; i: 利息;n:计息次数②题目没有特别说明,“拿出钱”均在期初,“收回钱”均在期末③题型二的难度不大,只须判断出题目已知和需计算数值分别代表的实质含义,套入公式即可。

题型三:费用现值(PC)、费用年值(AC)题型四:净现值(NPV)题型五:净年值(NAV)说明:①题型三与题型四、五适用于方案比较及方案可行性判断题目,有文字或图表两种考查方式,这三种题型为每年必考题,分值占总分10—20分,是计算题的重点②费用值与净值相对,费用值代表成本,净值代表收入,在计算时“+”、“-”符号相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投资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现金流动负债=应付账款+预收帐款生产成本=直接原材料+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直接工资+其它直接支出+制造费用期间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营业)费用+财务费用总成本费用=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生产成本+期间费用)工程系数法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系数×根据通常经验估算的设备总价值按比例投资估算法建设总投资=主要设备或主要生产车间投资÷占建设总投资的比例折旧固定资产净残值如不好计算,可取原值的3~5%。

(1)平均年限法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年折旧率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折旧年限(2)工作量法一、按行驶里程计算单位里程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总行驶里程年折旧额=单位里程折旧额×年行驶里程二、按工作小时计算每工作小时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总工作小时年折旧额=每工作小时折旧额×年工作小时(3)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100%年折旧额=2×年初固定资产净值/折旧年限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年折旧率注意:从折旧年限到期前二年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平均摊销(均值)。

即:最后两年折旧额=(年初账面净值-预计净残值)/2(4)年数总和法年折旧率=(折旧年限-已使用年数)/[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 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年折旧费=[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2×尚可使用年限]/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销售收入、税金和利润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数量×产品单价利润=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总成本费用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第三章净现金流量CF t =(CI -CO)t利息(盈利、净收益):投入资金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增值,简称I 。

利率(盈利率、收益率):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利息占原投入本金的比率,即单位时间里投入单位资金所得的增值,简称i利率i(%)=单位时间内的利息/期初投入本金×100%现值:发生在(或折算为)某一现金流量序列起点的现金流量价值,简称P 。

终值:发生在(或折算为)某一现金流量序列终点的现金流量价值,简称F 。

折现:把未来某时点的现金流量折算为起始时点值的过程。

净年值:发生在某一特定时间序列各计息期末(不包括零期)的等额资金序列。

单利计息:仅用本金作为计算利息的基数,不考虑先前计息周期中利息再产生利息。

n 期末本利和F =P +I =P +Pin =P(1+in) 复利计息:以本金与先前计息周期的累计利息之和为基数计算利息,即利息再生利息。

现值P 、终值F 和年值A 之间的关系一次支付终值公式:收益率为i ,问n 期期末投资 本利和F 为多少? 年末利息:P(1+i )n -1 i;年末本利和:P(1+i )n (F/P)一次支付现值公式:n 期期末终值为F ,收益率为i,问现在投资P 为多少(1)(1)nnFP F i i -==++(P/F )(现金流量序列的确定终值和现值)等额支付系列终值公式:若n 期内每期期末等额投资为A ,收益率为i ,则n 期期末本利和F 为(1)1n i F Ai+-=(F/A)等额支付系列偿债基金公式:欲在n 期期末获得收益(偿还资金)F ,收益率为i ,则今后n 期中,每期期末应等额投入资金A 为:(1)1n iA Fi =+-(A/F)等额支付系列现值公式:若在今后n 期内,要求每期期末获得收益A ,利率为i ,则现在投入P 为:(1)111(1)(1)n n n i A P A i i i i ⎡⎤+-==-⎢⎥++⎣⎦(P/A )当n 趋于无穷时, 1/(1+i) n 趋于0,则AP i =等额支付系列资金回收公式:(A 为年终值)若现在投资P ,收益率为i (实际利率),则今后n 期内每期期末等额回收A 为:(1)(1)1(1)1n n n i i iA P Pi Pi i +==++-+-(A/P)上式中, P i 就是投资者投入资本P 后所获得的投资回报;而P i /[(1+i)n -1]就是投资者的投资回收,因为将其作为年值,则其折算到项目期末的终值正好等于P 。

等比支付系列现值公式:11i s1nA s P i s i ⎡⎤+⎛⎫=-≠⎢⎥ ⎪-+⎝⎭⎢⎥⎣⎦ 当i=s 1nAP i =+当当n 趋于无穷时, 如i >s , (1+s)n /(1+i)n 趋于0,则A P=i s -等差支付系列现值公式:若在今后n 期内,第一期期末获得收益A ,以后逐期递增数额为G ,要求收益率i ,则现在投入P 为:2n nA G 1Gn P 1i i (1i)i(1i)⎡⎤⎛⎫=+⨯-- ⎪⎢⎥++⎝⎭⎣⎦当n 趋于无穷时, 1/(1+i) n 趋于0,则P =A /i +G /i 2实际利率:若给定利率为年利率,实际计息周期也是一年时,这种年利率称为实际年利率,简称实际利率i 。

名义利率:若给定利率为年利率,实际计息周期不是一年时,这种年利率称为名义年利率,简称名义利率r 。

令i 为实际利率,r 为名义利率,m 为复利的周期数,则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间存在着下述关系(1)1mr i m =+-实际计息期越短,名义利率越大,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差值就越大。

当m 趋于∞时,i =e r-1。

名义利率=周期利率×一年中计息次数;设计息周期利率为j ,一年中计息周期数为 m ,单利计息时,一年末的本利和F =P(1+j m)名义年利率r =(F -P)/P =[P(1+j m)-P]/P =jm 复利计息时,一年末的本利和F =P(1+j)m(1(1)1m F P P j Pi j P P -+-===+-m)实际年利率由r =jm 得j =r /m 则(1)1mr i m =+-第四章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指标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是指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使未回收投资余额及其利息恰好在项目计算期末完全收回的一种利率)()(1)nttt CI CO FIRR -=-+=∑FIRR ≥i c (基准收益率),该项目财务上可行 FIRR <i c (基准收益率),该项目财务上不可行内部收益率的计算NPV 与i 的关系:考虑特殊的常规投资方案: Y t <0(t =0),Y t ≥0 (t =1,2,..n ) NPV (i )=∑Y t /(1+i )t=Y 0+Y 1/(1+i)+ Y 2/(1+i)2+……+Y n /(1+i)nNPV ′(i)=-Y 1/(1+i)2-2Y 2/(1+i )3 -…… nY n /(1+i)n -1 即NPV (i )一阶导数小于0, NPV (i )曲线单调减少; NPV ″(i)=2Y 1/(1+i)3+6Y 2/(1+i)4+……n(n -1)Y n /(1+i)n -1 即NPV (i )二阶导数大于0, NPV (i )曲线上凹; 当i →∞时, limNPV (i )= Y 0 当i =-1时, NPV (-1)→∞当i =0时, NPV (0)= ∑Y t ,且一般情况下∑Y t >0FIRR 的计算任意给定一个i 1,计算NPV (i 1)。

如NPV (i 1)=0,则i 1=FIRR ,计算结束;如NPV (i 1)>0,则取i 2>i 1,进行下一次试算 ; 如NPV (i 1)<0,则取i 2<i 1 ,进行下一次试算 。

由i 2计算NPV (i 2)。

如NPV (i 2)=0,则i 2=FIRR ,内部收益率已求出,计算结束; 如NPV (i2)>0,则取i 3>i 2; 如NPV (i 2)<0,则取i 3<i 2 。

仿此计算,可以得到i 2,使得NPV (i 2)<0; 得到i 1,使得NPV (i 1)>0,且保证i 2、i 1差值在2%之内,最大不超过5%。

计算内部收益率 112112()()()()NPV i FIRR i i i NPV i NPV i =+-+例:tnot ti NCF i NPV -=∑+=)1()(111财务净现值:FNPV 按行业的基准收益率或设定的折现率,将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折现到建设期初的现值之和。

()(1)ntt c t FNPV CI CO i -==-+∑当FNPV 为零时,表明该投资方案的收益水平恰好达到基准收益率;若FNPV 为正值时,说明该投资方案除能达到基准收益率的收益水平外,尚能获得FNPV 所示的净收益现值;若FNPV 为负值时,说明该投资方案距离达到基准收益率的收益水平尚差FNPV 所示的净收益现值。

FNPV 与FIRR 的关系若FNPV ≥0时,投资方案的内部收益率大于等于基准收益率。

若FNPV <0时,投资方案的内部收益率小于基准收益率。

若FNPV ≥0时,项目财务上可行 若FNPV <0时,项目财务上不可行 静态投资回收期P t8()tP tt CI CO =-=∑每年的净收益抵偿总投资所需要的时间。

投资回收期越短越好。

投资回收期Pt ≤行业标准投资回收期Pc 时,项目财务上可行。

投资回收期Pt >行业标准投资回收期Pc 时,项目财务上不可行。

P t =累计净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的年份数-1+上一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的绝对值/当年净现金流量动态投资回收期P t()(1)t P ttct CI CO i '-=-+=∑P t ,=累计净现值开始出现正值的年份数-1+上一年累计净现值的绝对值/当年净现值投资利润率是指项目达产后正常生产年份的利润总额或生产期年平均利润总额与项目总投资的比率。

%项目总投资润总额年利润总额或年平均利投资利润率=100⨯其中,年利润总额=年产品销售收入-年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年总成本费用投资利税率是指项目达产后正常生产年份的利税总额或生产期年平均利税总额与项目总投资的比率。

%项目总投资税总额年利税总额或年平均利投资利税率=100⨯其中,年利税总额=年产品销售收入-年总成本费用资本金利润率是指项目达产后正常生产年份的利润总额或生产期年平均利润总额与项目资本金的比率。

%资本金润总额年利润总额或年平均利资本金利润率=100⨯资本金利润率是反映项目的资本金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第六章设备更新技术经济分析静态计算法设:P —设备目前实际价值,C t —第t 年的设备经营成本,L N —第N 年末的设备净残值 则 N 年内设备的年平均使用成本为11NN N tt P L AC CN N=-=+∑故,可通过计算不同使用年限的年平均使用成本AC N 来确定设备的经济寿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