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层次人才集聚途径之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合集下载

福建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集聚的政策效应研究

福建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集聚的政策效应研究

福建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集聚的政策效应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福建省积极推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集聚,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引才计划、创业担保贷款、人才税收优惠等。

本文将就福建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集聚的政策效应进行探讨。

一、引才计划福建省实施“青千计划”、“百千万工程”、“闽江学者”等引才计划,鼓励高层次人才到福建省创新创业。

据统计,2015年至2019年,福建省各级引进各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497人,包括两院院士、杰出人才、青年千人、海智计划拔尖人才等。

这些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不仅增强了福建省的创新实力,还促进了福建省科技与经济发展。

他们在福建省参与创新创业,技术人才经验丰富,能够带动福建省人才队伍的壮大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从而为福建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创业担保贷款福建省通过实行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来支持高层次人才创业,该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为创业者提供无担保贷款支持。

福建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可以申请创业担保贷款,根据不同创业项目的需求,获得不同数额的贷款。

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的实施,对于促进福建省的创新创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降低了创业人才的融资成本,鼓励创业者积极创新,提高成功率和创业效益,同时也推动了福建省的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三、人才税收优惠福建省通过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来吸引和鼓励高层次人才。

该政策主要是为高层次人才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如免税、减免等。

在福建省工作并达到一定工资收入的高层次人才,可以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旨在吸引优秀的高层次人才前来福建创新创业。

该政策的实施,为福建省引进了大量的高层次人才。

他们为福建省的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也使得福建省的税收收入得到了提高。

总结:上述政策及措施的实施,为福建省的高层次人才集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它们也起到了促进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今后,福建省应继续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和集聚,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更加全面、优化的政策创新服务,为福建省未来的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加强福建省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

加强福建省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

加强福建省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加强福建省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摘要:高校高层次人才在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肩负重要的历史使命。

在认识福建省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现状的根底上,分析了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制订规划、健全管理机制、营造良好气氛、拓宽建设渠道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加强福建省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高校是福建省高层次人才的主要聚集地,是全省知识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在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肩负重要的历史使命。

由于历史的演进及地理区位的制约,福建的高校数量少,高校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在全国排名靠后。

据中国科教评价网的最新评价结果,2021年全国大学教育地区竞争力排名中福建省排名第18位,处于中下水平;在入选的131所全国重点大学竞争力排名中,福建仅有厦门大学和福州大学入选,综合竞争力排名仅分别居第21位和第84位。

【1】如何提高高校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进而增强高校效劳经济社会的开展能力,已成为福建省高校建设和开展中的中心问题。

而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一、福建省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1.高校高层次人才的总量分析近几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得到不断开展。

至2021年9月底,福建省已累计聘任闽江学者155名。

在高级职称教师人数方面,截至2021年10月福建省高校20所公立本科院校专任教师总数约为19251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比例约为45%,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比例的24.5%。

与其他省市相比,福建省高校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还相当薄弱,高职称、高学历的专任教师的数量和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高校高层次人才的结构分析福建省各高校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质量,以促进自身的学科建设水平和科研水平。

福建省高校现有两院院士12人,“〞入选者17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48人,特聘教授23人,讲座教授13人,与其他沿海较兴旺省市相比人数较少。

《2024年新型研发机构功能定位的实现机制研究——以北京为例》范文

《2024年新型研发机构功能定位的实现机制研究——以北京为例》范文

《新型研发机构功能定位的实现机制研究——以北京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北京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领头羊,其新型研发机构的功能定位与实现机制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新型研发机构在北京市的功能定位及其实现机制,以期为其他地区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新型研发机构的功能定位新型研发机构的功能定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科技创新的引领者:新型研发机构通过集聚高端人才、引进先进技术、开展基础与应用研究,成为科技创新的引领者和驱动器。

2. 科技成果转化的桥梁:新型研发机构连接着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深度融合。

3. 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者:新型研发机构通过搭建平台、整合资源,构建起一个开放、协同、高效的创新生态系统。

三、实现机制分析(一)人才集聚与培养人才是新型研发机构的核心理念。

北京的新型研发机构通过设立人才引进计划、提供优越的研究条件和薪酬待遇,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

同时,积极推动人才培养计划,与高校、职业学校等教育机构合作,培养适合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人才。

(二)资源整合与共享新型研发机构在资源整合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通过整合政府、企业、高校等各方的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

例如,北京的新型研发机构积极与中关村等科技园区合作,共享科研设施、实验设备等资源,提高科研效率。

(三)产学研用一体化产学研用一体化是新型研发机构的重要特征。

通过与高校、企业等合作,将科研、教学、生产紧密结合,形成产学研用的良性循环。

北京的新型研发机构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如与知名企业合作开展项目研发,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四)政策支持与激励机制政府在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北京市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如提供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等,支持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

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如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奖励等,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参与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福建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集聚的政策效应研究

福建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集聚的政策效应研究

福建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集聚的政策效应研究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福建省政府为了吸
引和集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本文旨在探讨福建省高层次创
新创业人才集聚政策的效应。

一、政策背景
二、政策措施
为了加快高层次创业人才的集聚,福建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具体包括:
1.创业扶持政策。

福建省鼓励和支持高层次人才在福建省创业,提供创业补助和贷款
支持。

2.人才购房补助。

针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福建省提供购房补贴和租房补贴。

3.企业引进补贴。

福建省对于引进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所开设的企业,提供相应的
税收优惠和资金扶持。

5.绿色通道。

福建省对于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落户、求职和子女入学等给予快速、
优先的优惠政策。

6.招聘优惠。

福建省对于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录用的企业,提供招聘优惠政策。

三、政策效应
1.引入优秀人才。

福建省的优惠政策、补贴和扶持措施,吸引了一批才华横溢的高层
次人才来到了福建省。

2.促进创业创新。

福建省的政策和措施增加了高层次创业人才的创业意愿,为福建省
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总之,福建省政府出台各种政策和措施,成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这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在人才引进、创业扶持、税收优惠、生活保障等方面,全面提高了
福建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培养了一大批高端、专业化的人才团队,
为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服务实效,“以业聚才”助推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

服务实效,“以业聚才”助推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
服务实效,“以业聚才”助推高水 平人才高地建设
2023-11-11
目 录
• 背景介绍 • “以业聚才”的实践路径 • “以业聚才”的保障措施 • “以业聚才”的初步成效与展望 • 结语
01
背景介绍
人才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人才是城市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01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人才是推动城市创新、经济发
强化国际人才引进
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积极引进国际优 秀人才,提升当地人才队伍的整体素 质和国际化水平。
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加强产业、高校、研究机构之间的合 作,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促进人 才的培养和转化。
05
结语
“以业聚才”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
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促进创新驱动发展
通过吸引和聚集高水平人才,推动产业发 展,提升城市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展的关键因素。
人才资源是城市竞争力的关键
02
城市的竞争力取决于其拥有的人才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人才是
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
人才引进和发展是城市管理的重点
03
城市管理需要关注人才的引进和发展,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
环境和生活条件,以吸引更多的人才。
当前人才引进和发展面临的挑战
人才流失问题
一些城市面临人才流失的问题,需要采取措施留住本地培养的人 才和吸引外地优秀人才。
01
02
03
04
05
加强政策引导 和支持
加大对“以业聚才”工作 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更 加优惠的人才引进政策, 吸引更多高水平人才来城 市发展。
完善人才服务 体系
建立健全人才服务体系, 为人才提供更加便捷、高 效的服务,包括户籍办理 、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 方面。

福建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集聚的政策效应研究

福建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集聚的政策效应研究

福建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集聚的政策效应研究引言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也在不断地加速发展自己的经济建设。

政府也在不断的出台各种政策,来鼓励创新创业,并且吸引更多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福建省作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其对于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政策效应研究尤为重要。

一、福建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需求激增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新经济、新技术层出不穷。

面对这样的形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创业者都在积极寻求更多优秀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而福建省也不例外。

福建省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激增的趋势。

过去,福建省在各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政策上的落后,导致了福建省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流失现象十分严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福建省不断加大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吸引和留用力度,以及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来鼓励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留在福建省工作与创业。

二、政策效应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吸引力福建省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政策效应是十分显著的。

福建省积极鼓励和支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来福建省创新创业,并且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和政策支持。

福建省出台了一系列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优惠政策,比如给予他们税收减免、项目资金扶持、科研经费支持等等。

这些都大大提高了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在福建省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福建省还积极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和交流,鼓励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与这些机构开展合作,共同推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三、政策效应对福建省创新创业环境的影响福建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政策的效应不仅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吸引力有利,对于整体的创新创业环境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政策效应使得福建省的科研环境更加活跃、人才资源更加集聚,吸引了大量高端科技人才进行创新创业活动。

这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也带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促进了福建省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四、政策效应对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福建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政策的效应对福建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集聚实证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集聚实证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集聚实证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 吴华刚
福建省科技发展研究中心 福州 < = # # # < 摘要 科技人才是创新要素中最具能动性的核心要素 是科 技 创 新 和 经 济 发 展 中 最 具 根 本 性 的 战 略 资 源 而 科 技 创 新 创业领军人才培育和集聚 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关键作用 以福建省第一 批 科 技 创 新 分析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现状 和 存 在 问 题 提出加快福建省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集聚 创业领军人才为研究对象 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科技人才 集聚 研究 福建 中图分类号 E < ! @!! 文献标志码 ?!! 文章编号 ! @ " !A! B # " $ # ! " ! #A# # G <A# =
!! 加快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集聚的意义
福建省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 ! 已经形成了一批初 具规模的产业集群 ! 积 累 了 较 丰 富 的 物 质 资 源! 但发 软件 % 依然存在明显短板 ! 最集中表现为创新能力 展$ 不足和领军人才匮乏 " ! $ !! 加快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集聚是适应福建省 发展新阶段新特点的迫切需要 福建省经济发展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 经济结构 发生了深刻 变 化 ! $ # ! @年福建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 为" 突破! 传统生产要素 E L M+ <G = !元! ## # # 美元 !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现递减趋势 ! 科技创新日益成为 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 经济发展迫切需要从投资 拉动向创新驱动转 变 # 从 资 源 依 赖 向 科 技 支 撑 转 变# 从外延扩张 向 内 涵 提 升 转 变

高层次人才及人才环境建设

高层次人才及人才环境建设

高层次人才及人才环境建设高层次人才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群体性特征,对人才环境具有較强的感知与判断力,直接关系着人才作用发挥与流失。

地方政府及用人单位应通过健全人才政策及其管理体系,做好育才、引才、留才和用才工作,从而维护好人才环境,促进人才队伍良性发展。

标签:高层次人才人才环境人才政策人才管理高层次人才队伍状况不仅代表着当地生产力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后劲和可持续能力,更体现出当地人才环境状况和人才集聚能力。

各地要实现人才强市,就必须完善好人才环境,营造出人才集聚效应,从而促进人才队伍良性发展。

1 高层次人才及其基本特征所谓高层次人才,是指那些具有高职称、高学历和高技能的各类人才。

他们一般具有较高专业素质、较好职业素养、较完善心智结构、较好沟通能力和较强合作能力与水平,对人生有着较高的追求,渴望实现自身价值,盼望对社会做出较大贡献。

高层次人才按照层次划分可以分为精英人才、高端人才和高级人才;按照人才培养属地来源可分为海外人才和本土人才;按照人才智能结构可以分为单一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按照所从事工作性质分可以为管理型人才、科研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和服务型人才;按照职业类别划分可以是高级公务员、高级工程师、高级教师、正副教授、高级编辑、高级农艺师等。

对于地方及用人单位而言,高层次人才一般都具有高稀缺性、高创造性、高投入性、高回报性和高流动性等特点,关系着一个单位乃至一个地方的发展,因而必然成为各地及用人单位竞争的焦点。

就高层次人才个体而言,他们除了拥有高学历(博士学位)、高职称(副高级以上技术职务)和高职业资质(高级技师、高级工艺师等)等社会公认的硬件外,最重要的是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所表现出的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能够运用他们高智商、高水平和高技能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这其中创新是他们突出的表现,如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等。

他们一般是一个单位、行业或组织的决策者、高层管理者、领军人物或科研主导者等核心人物,是不可或缺的专家型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e e r h o h a s o t e i g Hi h — lv lTa e t n Ch n s a c n t e W y fGa h rn g -e e ln s i i a

T kn ui r ic r xm l a i F j nPo ne o a pe g a v f E
t gte h h—l e t et i Fj np v c r g d sytl t,f x l a r t nadS n oa ri h g e la ns n ui r i et o hi ut e s l i e ta i n Oo . v l a o n h u n r an e b tco
K yw r s i e o d :hg h—l e t e t;gte n ; a s F j np oic e l a ns ah r g w y ; ui r n e v l i a v
当今世 界 ,国与 国 、地 区与地 区 之 间 的竞 争 愈 来 愈激 烈 ,在 知 识创 新 、技术 创 新 、产 业 创 新 不 断 加 速发 展的 时代 背 景 下 ,人 才 资 源 已成 为最 重 要 的 战 略资 源 。近 年 来 ,福 建 省 积极 实 施 “ 技 强 省 ” 科 和 “ 才 强 省 ” 战 略 。2 1 人 0 0年 1月 2 日,福 建 省 4
Z HAO Ho g e , XIY n q n nw i o g i
( c o l f u l d ns a o ,F zo n es y uh u3 0 0 ,C i ) S h o o bi A mi t t n u h u U i r t,F z o 5 0 2 hn P c ir i v i a
委 、省政府先后 出台了 《 福建省 引进高层次创业创 新人才暂行办法》 海西产业人才高地建设实施办 、《 法 》 海 西创 业 英 才培 养实 施 办法 》 等 3个 政策 性 、《 文件 ,加大 对 高 层 次 人 才 引 进 、培养 的力 度 ,提 供 多种研究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 ,优化高层次人才集 聚环境 ,为福建省打造 “ 高层次人才集聚地” 奠定 了 良好 的基 础 。
( 州大学公共 管理 学院 ,福建福 州 3 00 ) 福 50 2
摘要 :近年来 ,福建省进入 加快建设 海峡 西岸 经济 区的 重要 历 史时期 ,对各类人 才特别是 高层 次人 才的 需求 日 益迫切 ,因此 ,抓 住海西发展机 遇,通过各种 方式和途 径集 聚高层次人 才 已成福 建经济社会 可持 续发展 的 当务 之急 。在分析福建省 高层次人才集聚现状的基 础上 ,根据 高层 次人 才队伍建设特点 ,从产业聚才、柔性 引才等 5 个方 面对福建省 高层次人才的集聚途径进 行探 究。 关键词 :高层次人才 ;集聚 ;途径 ;福建省 中图分类号 :F4 G 1 2 0: 3 6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10 79 (0 2 l一 l8— 4 00— 6 5 2 1 )0 0 l 0
22 第 期 o 年 l l
s de 。。 i。 T 。 盏
。 t 。h m 黜 R
di 0 3 6/. s.00— 6 5 2 1. 10 8 o:1.9 9 ji n 10 7 9 .0 2O . 2 s
我 国高层次人才集聚途径之研 究—— 以福建省为例
赵 宏伟 ,郗永勤
c e sn l r e t h rf r ,s ii g o p ru i e o d v l p a v rey o a s a d me n o g te ih—lv ltln sb — r a i gy u g n .T e eo e e zn p o t n t s t e eo a t f y n a s t ah rh g i i w e e ae t e
1 高层 次人 才集聚概 述
高层次人才是一个较 难界定的概念 ,在不 同发 展水平 、不 同发展阶段 、不 同区域 才 ,是指
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 ,在学术 、技术领域具有 较 高造诣 和较 突 出成 果 的专 业 人才 ,重 点对 象 是 指 : 学 术技术 水平 处 于 国 内外 领 先 的 学术 技 术 带 头 人 和 优秀拔尖人才 ,年龄一般在 6 O岁以下 ;博士学位获 得 者 ,年龄 一般在 4 5岁 以下 ;懂 技术 、善 管理 的高 级 企业 经 营 管 理 人 才 ,年 龄 在 5 5岁 以 下 ;拥 有 专 利 、发 明或 专有 技 术 并 属 国 内先 进 水 平 的人 才 ;其 他 具有 特殊 才能或 重大 贡献 的人才 。 高层次 人才集 聚是 高 层 次 人 才 流 动过 程 中 的一 种 特殊 行 为 ,它 是指 高层 次 人 才 由于 受 某种 因素 影 响 ,从 各个 不 同 的区 域或 企 业 流 向某 一 特定 区域 或 企业的过程 。由于人才集聚有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 配置 和社会 生 产 力 的发 展 ,因此 它 不 仅 有 利 于 人 才 自身价值的实现,而且 还会产生集聚效应,使集聚 地 获得 先行 发展 的机 会 ,加速 技术 创新 和社 会 进 步 , 促进经济持续 、快 速、健康发展l 。由于高层次人 才在人才结构 中处于顶 尖地位 ,因而高层次人才集
Ab t c :R c nl ,F j np o i eh ss p e n ni p r n i oi l ei oa c l a h o s u t n o e sr t ee t a y ui rv c a t p d it a m ot t s r a p r d t c e rt te cn t c o f h a n e o a ht c o e e r i t
we tr c n mi r a i i a t i ,t e d ma d fralk n so ln ,e p cal h i h—l v l ae tb c me n s n e o o c a e Taw n Sr t h e n o l i d f ae t s e i y t e h g e n as t l e e t ln e o s i—
cm sa retaki tess ial dvl m n o oo n c lyo ui .B sdo eaa s fh a s o e nugn s ut nb ee p et f cnmy ds i i f j n ae nt nl io es t t nh a e o e a o at F a h y s t tu 0 hg fi h—l e te t i Fj npoi e t s a e,acrigt caat sc f i e la ns n ui rv c ,h pr codn hrc rt s v l a n ip o e i o h h—l e t et, xlr ew y i g e la n epo st as v l s e h
必然会为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动力。引力场效 应不仅为这一 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无限 的人力 、物力 二产业高层次人才所 占比例逐年略有下降。 资本 ,其联 动效应 使得 区域竞争更 加激烈 ;同时, 24 研究平 台与环境情 况分析 . 近 年来 ,随着 福 建 省 经济 社 会 稳 步发 展 ,省 委 、 高层次人才数量 的增加使得区域在产生 人才群体效 应的同时各种人才优势互补 ,促进人 才 自身综合 素 省政府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 的科研创新平 台建设并 质和人才之间融合度 的不断提高 ,为福 建经济社会 取得了突出成效 ,较好地改善了高层次创新人才的 00 福建省引进高层次创业创 发 展 提供 足够 的智 力 支 撑 ,也 为 福 建 的 改 革 创 新 再 集聚环境。随着 2 1 年 《 、《 添活力 ,使福建与 国内其他地域在其他方面 同等条 新人才暂行办法》 海西产业人才高地建设实施办 法》 海西创业英才培养实施办法》3 、《 个政策性文 件下 获得 先行 发 展 的优 势 。 件 的颁布 ,全省财政每年将 安排 2 亿元资金用于引 2 福建 省高 层次 人 才集 聚的现 状 分析 进 、培 养 和 集 聚 海 内外 各 类 高 层 次 创 业 创 新 人 才 , 软 、 硬 20 0 8年 ,福 建 省拥有 两 院 院士 1 ,全 国优 秀 福 建省 集 聚高层 次人 才 的 “ ” “ ” 件 环境 正 在 5人 专业技术人才 2人 ,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 8 0人 ,省 逐步优 化 。 级优 秀专 家 37人 ,“ 2 新世 纪百 千万 人才 工程 ” 一 二 3 福 建省 高层 次 人才集 聚 的制约 因素 三层次人选 87人 ,享受政 府特殊 津贴专 家 227 1 0 通过对福建省高层次人才集聚的现状分析表 明, 人 ,从 国内外 引进高层次人才 18 1 5 人 。高层次 人 才 队伍建 设 有 力 地 推 动 了福 建 省 经 济 社 会 的可 持 福建 省 已初步 形 成 一 定 的 高 层 次 人才 集 聚 优 势 ,但 与东部沿海其他省份相 比,还存在很 大差距。面对 续 发展 。 新形势和新任务 ,福建省高层次人才队伍 集聚情况 2 1 高层 次人 才年龄 与 学历 结构 分析 . 近年来 ,福建省 高层次人 才的年龄结构逐 步趋 还不 能 完 全 适 应 加 快 海 峡 西 岸 经 济 区建 设 的需 要 , 前还存在着重点行业 、重点领域 的高层次人才规 于年轻化 ,这得益于福建省 在培养 和引进 高层 次人 目 才过程 中高度注重对年轻人才 的培养和引进。20 模与产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尤其是经济社会发展 08 年 ,4 5岁 以下 的高层 次人 才 占全 部人 才 比重达 到 急需 的高层次人才规模不大 ,所 占比例偏低 ;高层 6 % ,而 5 9 6岁 以上 才 占 7 ;与之 相 对 应 的 是 学 历 次人 才 结构 不 适 应 ,专 业 技 术 人 员 多 ,企 业 经 营 管 % 结构 ,全省高层次人才的主要学历是大学本科 以及 理 人才 少 ;高 层 次 人 才 区域 分 布 不 均衡 ,福 州 、厦 博 士 ,其 次是 硕 士生 ,分 别 占总人 数 的 5 % 、2 % 、 4 0 门等大 中城 市 人 才 多 ,县 、乡 特别 是 边 远 贫 困地 区 1% ,硕 士和 博士 研 究 生 所 占 比例 总计 3 % 。通 人 才奇 缺 ;大专 院校 、科 研 单 位 人 才 多 ,工 农 业 生 8 8 过上述分析表 明,福建省 目前所拥有的高层次人才 产一线人才少 ;高层次人才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职 业化水平不高 ,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还有待进一步 学 历 相对 较 高 。 加强 ;引进 的高层次人才质量参差不齐 ,整体绩效 22 高层 次人 才部 门分 布情 况分析 . 20 0 8年 ,全 省高 层次人 才共 计 5 5 85 2人 。与 亟待提 升 等 问题 。福 建 省要 实 现 经 济 社 会 全 面 、协 20 0 3年 、20 05年相 比,福建 省 开始 由市 场 主 导人 才 调与 可 持 续 发 展 ,必 须 要 高 度 重 视 并 解 决 好 上 述 分布 ,高层次人 才流动更加科 学 ,大 中型企业拥有 问题 。 的高层次人才无论是绝对数量还是所 占比例都稳步 4 福 建 省高层 次 人才集 聚 的途径探 究 上升 ,已经成 为 高层 次 人才 的 主 要 聚集 地 ;高 等 院 目前 ,福 建省 正处 于加 快 推 进 海 峡 西岸 经济 区 校等其他教育 、科研机构尽管拥有高层次人才 的绝 建设 的重 要历 史 机 遇 期 ,迫 切 需 要 一 大批 高层 次 人 对数量有所增加 ,但是所 占比例却有所 下降。20 08 年获 得 福建 省科 技 一等 奖 的 1 奖励 中 ,只 有 4项 才为海西 建设提供强有力 的人才保 障和智 力支撑。 1项 是企 业 独 立 完 成 ,2项 由大 中 型企 业 和 学 校 共 同研 结合福建省情 ,在充分考虑到高层次人才所 具有 的 究完 成 ,其余 均 由 高 校 和科 研 机 构 完成 J 由此 说 稀缺性 、高增值性 、高创造性和较强 的流动性 等特 。 明 ,高层次科技成果主要集 中在高等学校与科研机 点的基础上 ,福 建省 只有通 过创 造优 越 的 “ ” 软 、 构 ,高 等学校 与 科 研 机 构 是 高 层 次 科 技 成 果 的 主要 “ 硬”件高层 次人 才集聚环境 ,并与产业 吸才 、柔 来源地。 性引才、“ 领头羊” 聚才和高薪聘才等途径相结合 , 23 高层 次人 才产业 分布 情 况分析 . 充分发挥各种集聚途径的综合效应 ,加快 引进海 内 从 20 04年 到 2 0 0 8年 ,福 建 省 高 层 次 人 才 集 聚 外高层次人才并留住现有 高层次人才 ,才能把福建 的产业 分 布 变 化 情 况 不 大 ,主 要 聚 集 在 第 三 产 业 , 省打造成高层次人 才集 聚地 ,从而实现海西经济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