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月坛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高二年级语文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先秦史传文学,从最早的《尚书》到《春秋》《国语》《左传》《战国策》,其“史传”的性质逐渐减弱,而“文学”的性质则逐渐加强。
《尚书》记言直录,不别方语雅言,亦不加裁剪;《春秋》记事简洁,如新闻标题一般;后世文学家对这两部著作推崇倍至,主要是崇其高古,很难说其有多少文学意味。
至《国语》《左传》,记言记事写人,尚裁剪,重技法,且开始出现与史无关而于文有益的“闲笔”,其叙述之高明,言语之醇美,较之《尚书》《春秋》,非止一箭之进。
到《战国策》,夸张失实之处俯拾皆是,很多记述都是出于文学的考虑,而难以史学的标准衡量,最突出的便是“床笫之私”“密室之谋”之类情景的记述。
发展到两汉时期,史传文学的巅峰之作《史记》出现,这两方面性质同时达到了最高水平,“”,言其史传之成就,“”,言其文学之成就。
然而从《汉书》开始,便预示了与先秦史传文学恰好相反的趋势,即“”性质的加强,和“”性质的减弱,这一趋势也就意味着“史传”与“文学”的分离独立,后世的史传著作便很难再在文学史上占一席之地了。
材料二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也是智者的游戏。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的大变革时期。
西周末年,王室衰微,诸侯林立,战争不断,周边戎狄蛮夷迅速强大,各诸侯国身处忧患之中,为了生存、为了发展,只有利用强大的军队去征服别国。
战争磨砺了智者,催生了谋略,产生了智慧。
在战争中,人类将政治智慧发挥至极致。
毋庸质疑,春秋战国的历史是血染的历史,是白骨堆积的历史,在这一历史舞台上,智慧与狡诈、血腥与惨烈构成时代的主旋律,这里有流芳千古的浩然正气,也有滑稽可笑的荒唐闹剧。
虽然说“春秋无义战”,但是,战争却有自身规律。
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武器的进步、战争方式的变革,以及战争规模的扩大,造就了一大批擅长指挥作战的将帅和军事家。
他们从战争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从事军事理论研究、裁篇著录,大量的军事理论著作应运而生,出现了一个兵家荟萃、群星璀璨的兵法盛世。
人教部编版北京市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高二语文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模块测试高二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试题满分:100分2019.10一、课文默写(每空0.5分,总分10分)1.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但以刘日薄西山,_________________,人命危浅,_________________。
3.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__________________,地接衡庐。
5.披绣闼,__________________,山原旷其盈视,__________________。
6.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8.__________________,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10.____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
11.桃花落,__________________,山盟虽在,__________________。
12.四十三年,望中犹记,_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_,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___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___,忘路之远近。
15.______________,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二、古诗词鉴赏(共4小题,总分17分)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1~3题。
三登乐范成大【1】路转横塘【2】,风卷地,水肥帆饱。
眼双明,旷怀浩渺。
问菟裘【3】,无恙否,天教重到。
木落雾收,故山更好。
过溪门,休荡桨,恐惊鱼鸟。
算年来,识翁者少。
喜山林,踪迹在,何曾如扫。
归鬓任霜,醉红【4】未老。
【注释】1.范成大:南宋诗人。
【精品高二语文试卷】2019-2020学年北京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答案

2019-2020学年北京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把正确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1.(3分)下列各组词语中,词语的书写和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伎俩迫不急待怔.住(zhèng)硕果累累..(lĕi)B.牌楼披星带月胆怯.(què)生杀予.(yǔ)夺C.灰烬奴颜卑膝契.(qì)据曲.曲折折(qǔ)D.噩梦挺身而出谄.媚(chǎn)滂.沱大雨(pāng)2.(3分)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在诺贝尔奖揭晓之前,到底哪些人获得了________或者谁最有可能是最终的获奖者,人们会有许多猜测。
②他事先没有充分调查研究,________做出了错误的结论。
③《中外童话故事》的艺术________是非常高的,它启示我们:最浅显的幼儿童话故事可以“蕴丰富于单纯,寓深刻于浅近”。
A.提名以至品位B.题名以至品味C.提名以致品位D.题名以致品味3.(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大多数网民认为那种缺乏正义感、不敢仗义执言的人,可以与奉行沉默是金、明哲保身的“和谐先生”同日而语....。
B.时尚总是在不断地轮回,一度杳无踪迹....的古董怀表、经典腕表复刻系列,最近纷纷重现各大名表专卖店。
C.那些埋头苦读而不假思索....的像“书橱”一样的人,常常难以承担实际工作的重担。
D.国庆黄金周,北京各大景点人流如潮,接踵而至....,真是名副其实的国庆黄金“粥”。
4.(3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战国策》记录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家们游说诸侯、相互辩难的言行,是一部国别体史书,由西汉刘向所著,共33篇。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东周前期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一些事件,相传为左丘明编订。
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a5c60ef7ec4afe04a1dfa1.png)
北京市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语文练习2019.11班级姓名学号成绩(考试时间150分钟)A卷(满分50分)一、基础知识与积累(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蔑视恭顺搅拌棉絮衣服褴褛B. 理睬惩诫笼罩嘈杂玩世不躬C. 殴打难勘轧票焦燥没精打采D. 抱怨消遣磕睡辩护篷头垢面【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形的能力。
字形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
题干中要求选出“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
B项,“玩世不躬”改为“玩世不恭”;“惩诫”改为“惩戒”;C项,“难勘”改为“难堪”;“焦燥”改为“焦躁”;D项,“磕睡”改为“瞌睡”;“篷头垢面”改为“蓬头垢面”。
故选A。
2.下列各项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邹忌讽齐王纳谏》、《冯谖客孟尝君》出自《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纪传体历史著作,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
B. 《左传》,相传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又名《春秋左氏》,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
C. 《苏武牧羊》选自《汉书》,《汉书》是一部断代体史书,分为纪、表、志、传四部分,共100篇。
D. “二十四史”是指清代乾隆时规定的自《史记》至《明史》的历代24部纪传体史书。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题干中答题关键词“表述有错误的一项”。
这需要考生日常学习中不断积累记忆。
A项,“是一部纪传体历史著作”错误,《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
书中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
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
《战国策》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北京市月坛中学2019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北京月坛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高二语文必修四模块考试试卷班级姓名成绩最新金榜题名,高考必胜!蝉鸣声里勾起高考记忆三年的生活,每天睡眠不足六个小时,十二节四十五分钟的课加上早晚自习,每天可以用完一支中性笔,在无数杯速溶咖啡的刺激下,依然活蹦乱跳,当我穿过昏暗的清晨走向教学楼时,我看到了远方地平线上渐渐升起的黎明充满自信,相信自己很多考生失利不是输在知识技能上而是败在信心上,觉得自己不行。
临近考试前可以设置完成一些小目标,比如说今天走1万步等,考试之前给自己打气,告诉自己“我一定行”!温馨提示:多少汗水曾洒下,多少期待曾播种,终是在高考交卷的一刹尘埃落地,多少记忆梦中惦记,多少青春付与流水,人生,总有一次这样的成败,才算长大。
高考保持心平气和,不要紧张,像对待平时考试一样去做题,做完检查一下题目,不要直接交卷,检查下有没有错的地方,然后耐心等待考试结束。
试卷多少汗水曾洒下,多少期待曾播种,终是在高考交卷的一刹尘埃落地,多少记忆梦中惦记,多少青春付与流水,人生,总有一次这样的成败,才算长大。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A卷】(50分)一、阅读下面《龄官划蔷痴及局外》选段,完成1~4题。
(每小题3分,共12分)且说那宝玉见王夫人醒来,自己没趣,忙进大观园来。
只见赤日当空,树(yīn)合地,①。
刚到了蔷薇花架,只听有人哽噎之声。
宝玉心中疑惑,便站住细听,【甲】架下那边有人。
如今五月之际,那蔷薇正是花叶【乙】之际,宝玉便悄悄的隔着篱笆洞儿一看,只见一个女孩子蹲在花下,手里拿着根绾头的簪子在地下抠土,一面悄悄的流泪,宝玉心中想道:“难道这也是个痴丫头,又像颦儿来葬花不成?”因又自叹道:“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不但不为新特,且更可厌了。
”想毕,便要叫那女子,说:“你不用跟着那林姑娘学了。
”话未出口,幸而再看时,这女孩子面生,不是个侍儿,倒像是那十二个学戏的女孩子之内的,却(biàn)不出他是生旦净丑的那一个角色来。
【精品高二语文试卷】2019-2020学年北京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2)+答案

2019-2020学年北京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一、本大题共4小题,共8分.1.(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潜.力(qiǎn)针灸.(jiǔ)关隘.(yì)多难.兴邦(nàn)B.羞赧.(nán)饼铛.(chēng)热忱.(chén)沐猴而冠.(guān)C.寒噤.(jìn)揩.油(kāi)轻佻.(tiāo)残垣.断壁(yuán)D.弹.幕(tán)提.防(dī)木讷.(nà)不揣.冒昧(chuǎi)2.(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更叠誊写寒碜隔靴瘙痒B.谬误禁固嫡系立杆见影C.条幅急燥枢杻防微杜渐D.妨碍飘零竹篙责无旁贷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子女们都很有教养,富有同情心、感恩心,礼数周到,这与父母对他们的耳提面命....分不开。
B.学校有很多同学突然迷上了模型制作,始作俑者....是一名高二的学生,他做的车模精致极了。
C.在学校的操场上,各班运动员早已厉兵秣马....,准备在本届“爱祖国”运动会上夺取团体冠军。
D.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不加强艺术修养,不深入体验生活,作品的创作水平就会每况..愈下..。
4.(2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既是历史文献,又是散文著作。
B.《战国策》为西汉刘向编定,记述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谋议辞说和外交活动。
C.《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东汉班固编写,历来“班马”并称,“史汉”连举。
D.词,即合乐的歌词。
又称“长短句”,或称“诗余”。
可以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14分.5.(2分)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一周年B.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损害C.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应当D.纵一苇之所如.往6.(2分)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不顾.而唾B.武益.愈孟尝君顾.谓冯谖曰单于愈益.欲降之C.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秦师过.周北门D.孟尝君就.国于薛三窟已就.7.(2分)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吾见师之.出郑之.有原圃B.敢以.烦执事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C.因.厚赂单于因人之力而敝之D.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吾其.还也8.(2分)下列选项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徐公来,孰视之B.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C.举匏樽以相属D.以何市而反9.(2分)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B.行李..之往来C.汉亦留之以相当..D.肴核既尽,杯盘狼籍..10.(2分)下列加点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侣.鱼虾而友麋鹿A.空以身膏.草野B.孟尝君怪.其疾也C.子墨.衰绖D.舞.幽壑之潜蛟11.(2分)下列语句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使吏召诸民当偿者A.视吾家所寡有者B.送匈奴使留在汉者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D.能为文收债于薛者乎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10分.12.(2分)下列句子中,对《论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精品高二语文试卷】2019-2020学年北京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1)+答案

2019-2020学年北京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一、(4小题,共11分.)1.(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西行路上左公柳徐刚一过酒泉,西风更烈。
西行路上的荒漠与废墟,更加浓重地扑面而来,更大的戈壁、更多的沙漠似乎一直延伸到了祁连山下,荒凉感震撼着我。
晃动着金色叶片的小叶杨,蓬首垢面地屹立在风沙中的红柳,都留在身后了。
真正高远的蓝天上,没有一丝云絮,戈壁滩上没有一只鸟,太荒凉太寂静。
华夏民族鼎盛时期产生的丝绸之路,在它的必经之地河西走廊上留下了无数重重叠叠的脚印,以及残损的、至今依然壮观的历史、地理、人文的景观。
不妨说,那是人类行进的使命未竟,上苍殷殷的照拂未断。
丝绸之路的相当一部分被沙漠埋没之后,河西走廊尽管历尽战乱、凋敝与风沙的进逼,至今不仅仍然存在着,且因为三北防护林①的崛起,有了再度辉煌的可能。
在兰州,在酒泉公园,不断有人告诉我这样的话:这是左公柳。
那是苍老的纪念。
风雨未及卷走的站立着的斑驳。
历时一百二十余年的老杨树老柳树老榆树,粗糙的树皮如同当西征丁勇的盔甲一样,那横伸枝节的树冠虽然被厚厚的尘沙压着,却有掩不住的苍老的绿色,显示着植物世界生命的强大与韧性。
因为这树,人们不能不想起左宗棠。
左宗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西安到兰州、到新疆开辟了一条三千多里长的大道,并且在道路两旁种了三千多里树木,有效地阻挡了风沙线推进的官员。
后人的诗赞实在不为过:上相筹边未肯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左公柳后来的命运如何?当年那一块告诫人们“勿翦勿伐”的告示牌,挡得住随后的风雨和贫困吗?对大西北的人民来说,维持生计所急需的是粮食与柴薪。
对于身陷贫因中的人来说,要求他目光远大是天方夜谭。
河西走廊的树木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无数次地遭受到人为的滥伐,以致河西的沙漠化日甚一日,富庶之地变得穷困潦倒。
而近代惟一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有组织的以军队为主力的植树,实际上是改变中国西北生态环境的一次伟大的实践。
2020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2019最新】精选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语文(必修Ⅳ)注意:本试卷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根据情境提示,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
(1)“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
《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相似句子:“,。
”(2)《归去来兮辞》中以问路这一细节体现诗人归心似箭心情的句子是:“,。
”(3)《陈情表》中李密申言自己的苦衷是人神共鉴的句子是:“,。
”二、语文基础知识(18分)2.下列词语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酒撰茕茕孑立赍发(jī)锱铢(zī)必较B.拔擢白璧微瑕云翳(yì)敝帚自珍(zhǒu)C.岑寂漱漱泪下盘桓(huán)荒诞不经 (dàn)D.尺牍待价而估付梓(zǐ)垂涎三尺( xián)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A.历职郎署或棹孤舟 B.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时矫首而遐观C.善万物之得时则刘病日笃 D.眄庭柯以怡颜臣具以表闻4.下列各组中加点词不全都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3分)A.策扶老以流憩至于成立 B.幼稚盈室臣欲诏奔驰C.既窈窕以寻壑拜臣郎中 D.尝从人事奚惆怅而独悲5.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谨拜表以闻舟遥遥以轻飏B.泉涓涓而始流而刘夙婴疾病C.感吾生之行休臣之进退实为狼狈D.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将有事于西畴6.下列文言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A.既自以心为形役 B.乐夫天命复奚疑C.农人告余以春及 D.今臣亡国贱俘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称“书”,到了汉代,则分为:章、奏、表、议四类,不同名称与上书内容有关,“表”是用来陈述衷情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月坛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高二年级语文班级姓名成绩(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6题。
每小题3分,共18分。
材料一先秦史传文学,从最早的《尚书》到《春秋》《国语》《左传》《战国策》,其“史传”的性质逐渐减弱,而“文学”的性质则逐渐加强。
《尚书》记言直录,不别方语雅言,亦不加裁剪;《春秋》记事简洁,如新闻标题一般;后世文学家对这两部著作推崇倍至,主要是崇其高古,很难说其有多少文学意味。
至《国语》《左传》,记言记事写人,尚裁剪,重技法,且开始出现与史无关而于文有益的“闲笔”,其叙述之高明,言语之醇美,较之《尚书》《春秋》,非止一箭之难以史学的标准衡量,最突出的便是“床笫之私”“密室之谋”之类情景的记述。
发展到两汉时期,史传文学的巅峰之作《史记》出现,这两方面性质同时达到了最高水平,“”,言其史传之成就,“”,言其文学之成就。
然而从《汉书》开始,便预示了与先秦史传文学恰好相反的趋势,即“”性质的加强,和“”性质的减弱,这一趋势也就意味着“史传”与“文学”的分离独立,后世的史传著作便很难再在文学史上占一席之地了。
1.填入文中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A.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文学史传B.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史传文学C.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传文学D.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文学史传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
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体史书,《曹刿论战》《烛之武退秦师》出自此书。
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
C.《战国策》由西汉刘向编定,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此书。
D.《史记》记载了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材料二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也是智者的游戏。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的大变革时期。
西周末年,王室衰微,诸侯林立,战争不断,周边戎狄蛮夷迅速强大,各诸侯国身处忧患之中,为了生存、为了发展,只有利用强大的军队去征服别国。
战争磨砺了智者,催生了谋略,产生了智慧。
在战争中,人类将政治智慧发挥至浩然正气,也有滑稽可笑的荒唐闹剧。
虽然说“春秋无义战”,但是,战争却有自身规律。
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武器的进步、战争方式的变革,以及战争规模的扩大,造就了一大批擅长指挥作战的将帅和军事家。
他们从战争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从事军事理论研究、裁篇著录,大量的军事理论著作应运而生,出现了体现。
《孙子兵法》被誉为“东方兵学的鼻祖”。
孙子所提倡的“知己知彼”“出奇制胜”“避实击虚”等军事思想至今仍被人们奉为圭臬,堪称世界第一兵书。
他全面总结了以前的战争经验,分析、论述了作战原理,提出了军事上许多杰对当时的战争有十分深刻的指导意义,而且还深远影响了后世乃至当今的军事思想。
战争离不开外交。
战国时期,以从事政治外交活动为主的一派人物,被称为“纵横家”。
他们朝秦暮楚,事无定主却往往能取得奇效,纵横家多出身贫贱,苦难的生活磨练了他们的意志品质,比如苏秦“悬粱刺股”。
他们可以用三寸不烂之舌退却百万之师,也可以用纵横之术解不测之危。
苏秦佩六国相印,统帅六国雄狮逼秦废帝号;张仪雄才大略,以片言得楚地600里;蔺相如虽非武将,他们的机智和勇敢,一直被后人敬仰。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一大批擅长作战的将帅和军事家,这离不开武器的进步、战争方式的变革,以及战争规模的扩大。
B.春秋战国时代的战争充满了血腥与计谋,但其中也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C.孙子倡导的诸多军事思想至今仍有其现实意义,与其善于从战争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有关。
D.纵横家在外交上往往取得奇效,他们多出身贫贱,意志坚定,但他们的行为方式为后人所不齿。
4.与例句修辞方法不相同...的一句是例句: 在这一历史舞台上,智慧与狡诈、血腥与惨烈,构成了时代的主旋律。
A.苏秦佩六国相印,统帅六国雄狮逼秦废帝号。
B.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C.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D.大上海成了孤岛了,一片黑暗笼罩。
群鬼出现,百怪跳梁。
5.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加横线词语的注音或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群星璀璨毋庸质疑精辟(bì)B.完璧归赵流芳千古荟(huì)萃C.推崇倍至朝秦暮楚血(xiě)腥D.悬粱刺股俯拾皆是滑稽(jì)6.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A.战争磨砺了智者,催生了谋略,产生了智慧。
在战争中,人类将政治智慧发挥至极致。
B.孙子所提倡的“知己知彼”“出奇制胜”“避实击虚”等军事思想至今仍被人们奉为圭臬,堪称世界第一兵书。
C.他们可以用三寸不烂之舌退却百万之师,也可以用纵横之术解不测之危。
D.他们从战争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从事军事理论研究、裁篇著录,大量的军事理论著作应运而生。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题,完成7~11题。
每小题2分,共10分。
7.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王之蔽甚矣B.失其所与,不知C.辞决而行D.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8.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沛公居山东..之力不及此。
..时 B.微夫人C.行李....之往来 D.言语粗鄙9.下列各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而夜缒而.出因人之力而.敝之B.乃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侯生乃.屏人间语曰C.以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之财D.所以吾所以..遣将守关者..待侯生者备矣所以10.下列各组加点词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孟尝君怪.之B.却秦而存.赵沛公军.霸上C.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常以身翼.蔽沛公D.皆谦而礼.交之秦师遂东.11.对下列特殊句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 籍何以至此宾语前置B.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状语后置C.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判断句D. 而如姬最幸被动句三、阅读《包身工》选段,完成后面12~13题。
共6分。
已经是旧历四月中旬了,上午四点过一刻,晓星才.从慢慢地推移着的淡云里面消去,蜂房般的格子铺里的生物已经..在蠕动..了。
“拆铺啦!起来!”穿着一身和时节不相称的拷绸衫裤的男子,像生气似的呼喊,“芦柴棒,去烧火!妈的,还躺着,猪猡!”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
跟着这种有威势的喊声,在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的空气里面,她们很快地就像被搅动了的蜂窝一般骚动起来。
打呵欠,叹气,寻衣服,穿错了别人的鞋子,胡乱地踏在别人身上,叫喊,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
成人期女孩所共有的害羞的感觉,在这些被叫做“猪猡”的生物中间,已经很迟钝了。
半裸体地起来开门,拎着裤子争夺马桶,将身体稍稍背转一下就会公然地在男人面前换衣服。
那男人虎虎地在起得慢一点的“猪猡”身上踢了几脚,回转身来站在不满二尺阔的楼梯上面,向着楼上的另一群生物呼喊:“揍你的!再不起来?懒虫!等太阳上山吗?”蓬头、赤脚,一边扣着钮扣,几个睡眼惺松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
自来水龙头边挤满了人,用手捧些水来浇在脸上。
“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但是倒冒出来的青烟引起了她一阵猛烈的咳嗽。
十五六岁,除了老板之外,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
手脚瘦得像芦棒梗一样,于是大家就拿“芦柴棒”当做了她的名字。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2分)A.第一段中的“才”与后面的“已经”呼应,天还没亮包身工们就得起床,说明她们很辛苦。
B.“蠕动”一词既写了包身工们开始起床的动作,又有比拟的意味,体现她们非人的生活状态。
C.男人的穿着和时节不相称,这说明他的生活也很贫困,因而借打骂包身工们来发泄自己的怨气。
D.包身工们蓬头赤脚地冲下楼,是为了争抢自来水龙头,作者写这一细节是为了表现她们有自私的一面。
E.点面结合是选段的写作特点:先写了包身工的群体形象,这是“面”;然后写芦柴棒这一个体烧稀饭的情景,这是“点”。
13.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包身工居住的环境和起床时的表现,她们居住的环境和起床时的表现分别有怎样的特点?文章写这些特点有什么作用?(4分)四、默写。
共6分。
14.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
(任选三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①《信陵君窃符救赵》中,侯生笑曰“吾固知公子之还也”的主要原因是:,。
②《鸿门宴》中关于派兵把守的原因,沛公是这样向项伯解释的:,。
○3《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劝说秦伯时,曾以一个假设句说明放过郑国是大有益处的,这句话是:,,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4《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想要发布悬赏求谏的政令,广开言路,设定了三等赏赐,“______,______”可以受上等赏赐。
五、微写作。
共10分。
读书让我们收获颇丰,请从《战国策》《红岩》《红楼梦》中任选一部书,完成下面的写作任务。
要求:从下面三题中任选一道,不超过150字。
15-1.书中总有一个场景留在你脑海中,请具体描绘..这个场景。
15-2.书中的什么精神打动了你?抒发..你对这种精神的感情。
15-3.书中的哪一个人深深地影响了你,写出这个人的某项事迹(字数不超过30字)并阐述..他带给你的启迪。
第Ⅱ卷六、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21题。
共20分。
鲁仲连义不帝秦秦围赵之邯郸。
魏安釐王使将军晋鄙救赵。
畏秦,止于荡阴,不进。
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因.平原君谓赵王曰:“秦所以急围赵者,非必贪邯郸,其意欲求为帝。
赵诚发使尊秦昭王为帝,秦必喜,罢兵去。
”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
鲁仲连适.游赵,见平原君曰:“事将奈何矣?”平原君曰:“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令赵帝秦。
今其人在是。
胜也何敢言事!”鲁连曰:“梁客辛垣衍安在?吾请为君责而归之。
”鲁连见辛垣衍而无言。
辛垣衍曰:“吾视居此围城之中者,皆有求于.平原君者也。
今吾视先生之玉貌,非有求于平原君者,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鲁连曰:“世以鲍焦○1无从容而死者,皆非.也。
今众人不知,则为一身。
彼秦,弃礼仪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则肆然.而为帝,过而遂正于天下,则连有赴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所为见将军者,欲以助赵也。
”“齐湣王将之鲁,夷维子执策而从,谓鲁人曰:‘彼吾君者,天子也。
天子巡狩,诸侯避舍,纳筦键,摄衽抱几②,视膳于堂下,天子已食,退而听朝也。
’鲁人投其钥,不果纳,不得入于鲁。
将之薛,假.途于邹。
当是时,邹君死,闵王欲入吊,夷维子谓邹之孤曰:‘天子吊,主人必将倍殡柩③。
’邹之群臣曰:‘必若此,吾将伏剑而死。
’故不敢入于邹。
”鲁仲连曰,“今秦万乘之国,梁亦万乘之国,俱据万乘之国,交有称王之名,睹其一战而胜,欲从而帝之。
且秦无已而帝,则且变易诸侯之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