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篆书新年对联-范文模板 (9页)
2019年邓石如篆书集字对联.doc

2019年邓石如篆书集字对联篇一:篆书历代名作欣赏篆书第十五周:篆书历代名作欣赏(二)七秦公簋銘此铭在民国初年出土于甘肃天水。
其铭文继承大篆而近《石鼓文》与《诅楚文》,既有浓郁的西周金文气息,又有秦小篆之雏形。
笔画细匀而劲健,整饬而趋圆,气势生动,笔致豪迈,在先秦金文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八石鼓文石鼓文,因文环刻在十块鼓形石上,故称“石鼓文”。
是春秋时期秦国的文字,也是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出土于唐代初年。
石鼓文的书法艺术历来备受推崇,其结体方正严谨,笔画饱满圆润,布局匀称疏朗,呈现出古朴浑厚、卓然不凡的艺术风貌,对后来的小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历代评论家常有“习篆当从石鼓文开始”之说,学习效法者代不乏人。
九秦诏铭此为秦二十六年秦始皇下诏统一度量衡的诏文,均刻在权、量上。
秦诏版有多器,文字风格基本一致,不少学者将其称为“秦刻凿金文”。
由于诏版的功用性质,诏文没有过多的雕琢和修饰,一任简单质朴,随手而出。
正是在有意无意中,构成了相承起伏的韵律,留下了生动自然而节奏多变的作品,给后世书家以珍贵的艺术参照和借鉴。
十峄山刻石又称“峄山碑“。
秦始皇二十八年东巡登峄山,丞相李斯为颂秦德而立,石久佚,今传本乃宋淳化四年郑文宝以南唐徐铉摹本重刻于长安。
此碑文笔画简净圆润,字形规整匀称,空间分割均等,具有很强的规范性特征。
这种规范,一直为习篆者的立身之本,并对后来的汉隶和唐楷的结字构形具有示范作用。
十一袁安碑全称《汉司徒袁安碑》。
东汉永元四年立。
1929年发现于河南偃师县。
此碑属小篆体势,字迹清晰,用笔流畅自如,笔势强健遒劲,字形飞动,结体宽博,给人以温和婉转之感,和同一地方出土的《袁敞碑》篆法相同,合称《二元碑》。
为汉代篆书的代表之作。
十二祀三公山碑又名《汉常山相冯君祀三公山碑》,俗称《大三公山碑》。
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元氏县令王治歧在元氏县城外访得。
此碑刻因处在篆书式微与隶书正盛之际,其书法篆隶相兼,方圆相应,随意放达,自由豪放,显现出一种篆的“稚趣”和隶的“拙味”,淳古遒厚,前所未有,给习篆者以启迪。
吴昌硕篆书对联范文

吴昌硕篆书对联范文吴昌硕题画诗(20)2101.吴昌硕(1844?1927)菊石图立轴款识:鸟已鸣秋听嘲哳,虎能幻石见离奇。
东篱绕屋无人到,漉酒湌(餐)英纪义熙。
辛酉春吴昌硕时年七十八。
2102.吴昌硕(1844~1927)墨梅图立轴款识:倚虬枝寄遐赏,山荒荒月初上。
壬子花朝大雨。
吴昌硕大聋。
2103.吴昌硕(1844~1927)节临石鼓文〃石鼓文七言联四屏〃纸本?对联屏条识文:又鯆又其望孔庶脔之其鱼隹可隹鱮隹鲤可以之隹杨及柳汧殹沔丞丞皮淖渊处之之君子之又其游帛鱼其氐鲜黄帛銮车乘弓孔硕彤矢四马其写六辔徒孔庶宣搏眚车(载)道徒如章原湿阴阳趍趍马射之(同前)如虎兽鹿如多贤禽吾允异又临猎碣。
款识:_知危先生正譌。
戊午孟陬月客海上芦子北隅禅甓轩,时盆梅吐萼香古气清,七十五叟吴昌硕。
对联识文:小囿雉鸣逢雨夕,瀞流鱼出乐花朝。
款识:_知危先生属集旧拓石鼓字,时戊午惊蛰,七十五叟吴昌硕。
2104.吴昌硕(1844?1927)菊石图立轴款识:折来秋色雁初飞,采得黄华蟹正肥。
我料泉明犹未老,手携尊酒对烹薇。
丁巳后花朝数日,安吉吴昌硕大聋。
2105.吴昌硕(1844?1927)竹石图立轴识文:平生憙画竹,弄笔拌起早。
研池水溶溶,窗纸日杲杲。
万个岂云多,一枝不嫌少。
竿矗如矢直,叶横若剑埽。
风夝兼雨露,滋润杂乾燥。
纵横破古法,与可安足道,堂名题墨君,作记笑坡老。
天机活泼泼,此意有谁晓。
恍惚游潇湘,扁舟傍幽莜。
我心师竹虚,岁寒节同抱。
臃肿类散樗,惭愧为小草。
世事纷乱麻,何日见羲暤。
款识:戊午岁十二月安吉吴昌硕年七十五。
2106.吴昌硕(1844?1927)篆书七言联对联识文:作事留馀谋始善,与人无竞敕终良。
款识:伯鹰仁兄大人雅属,癸未长夏作于缶庐,吴俊 2107.吴昌硕(1844?1927)桃花图立轴款识:渔人误认桃源路,更逐晴霞踏乱云。
此题红梅句也,予移以题桃花,谓桃源之说,诚荒唐耳。
吴俊卿。
2108.吴昌硕(1844?1927)临石鼓文立轴(二幅)识文:(1). 猷作原作导徒我除帅及坂暮为世里微迺罟栗柞棫其棕祗祗鸣亚箬。
书法春节对联15篇

书法春节对联15篇书法春节对联15篇书法春节对联11、学子清贫唯剩腹中五车书,志士清高独占世上八斗才。
2、墨犁耕心田,笔斧拓神境。
3、胸万卷风雷动,无端直奔笔下来。
4、人间清品如荷极;学者虚怀与竹同。
人到万难须放胆;事当两可要平心。
5、万岫烟云迷岭外;千重紫气锁山头。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6、勿施小惠伤大体;毋以公道逐水情。
风人所咏托于古;静者之怀和若春。
7、烟霞尽入新诗卷,山水遥开古画图。
8、窗前草色侵吟席,帘外花香火睡轩。
9、花间酌酒邀明月,石上题诗补绿云。
10、软红不到藤罗外,嫩绿新添几案前。
11、养心莫如寡欲,温故乃能知新。
12、顺境当思逆境,丰年在想荒年。
13、上联:气[更觉山川近;下联:意远方知宇宙宽。
14、上联:大着肚皮容物;下联:立定脚跟做人。
15、上联:宁静而致远;下联:澹泊以清心。
16、灯火良宵,鱼龙百戏;琉璃世界,锦绣三春。
17、灯火万家,良宵美景;笙歌一曲,盛世元音。
18、千门挂红灯,灯火迎佳节;万树绽银花,花团闹元宵。
19、万里鹏程随心起,新年鸿运顺意来。
20、新年顺景开鸿运,佳岁平安发大财。
21、日暖神州光辉万里,春回大地气象一新。
22、日月增辉五星旗艳,乾坤交泰四海春新。
23、反腐倡廉春风劲发,修文练武国运常新。
24、水陆舟车四通八达,城乡客货纷至沓来。
25、双举文明云蒸霞蔚,十年业绩月异日新。
26、人民万岁;中华长春。
27、龙腾虎跃;燕舞莺歌。
28、江山千古秀;天地一家春。
29、人民江山千秋固;祖国风物万年春。
30、大业中兴歌盛世;神州此日正高秋。
31、五星旗红映日月;四季花放妆山河。
32、日月光华辉大地;人民伟业谱新天。
33、心有尺规行不乱,意存忠厚气堪平34、疾风识劲草,烈火见真金。
35、静思明事理,诚朴贯人牛。
36、慷慨大丈夫,铁石豪杰心。
37、宁静而致远,澹泊以清心。
38、真如朱丝绳,清似玉壶冰。
39、闲逸磨损意志,勤奋陶冶情操。
40、言比信行必果,色思温貌思恭。
2018-2019-五福临门名家篆书对联-推荐word版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五福临门名家篆书对联篇一:201X 经典篆书带横批对联1.上联:欢声笑语贺新春下联:欢聚一堂迎新年横批:合家欢乐2.上联:春归大地人间暖下联:福降神州喜临门横批:福喜盈门3.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下联:万事如意步步高横批:五福临门4.上联:欢天喜地度佳节下联:张灯结彩迎新春横批:家庭幸福5.和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万象更新6.一年四季春常在万紫千红永开花喜迎新春7.春满人间百花吐艳福临小院四季常安欢度春节8.百世岁月当代好千古江山今朝新万象更新9.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喜迎新春10.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吉星高照11.百年天地回元气一统山河际太平国泰民安12春雨丝丝润万物红梅点点绣千山春意盎然13.一干二净除旧习五讲四美树新风辞旧迎春14五湖四海皆春色万水千山尽得辉万象更新篇二:邓散木篆书作品选草书对联行书邓散木篆书作品选草书对联行书 ..隶书立轴名菊初。
钝铁,字散木,别号芦中人、无恙、粪翁。
1960年因动脉硬化,截去左腿,因自署一足、夔,斋馆名有厕简楼,三长两短斋(三长者,篆刻、作诗、书法;两短者,绘画、填词,这是散木先生对自已艺术的评价)。
以字行。
江南大书家萧退庵的弟子。
工行草书,一笔王字,但于篆隶真书,也都下过极深的工夫。
楷书以唐楷为主,也写北碑,但终于还是帖意浓于碑意。
隶书则汉代名碑大多涉及,以笔酣墨饱、结字谨严胜。
篆书初学《峄山碑》,继杂以钟鼎款识,上溯殷商甲骨文,融会贯通,最后写出一种个人风格强烈的草篆。
邓散木在近代,是以篆刻著称的。
当年印坛所谓“北齐南邓”,就是指北京的齐白石与江南的邓散木。
篆刻初学浙派,后师秦汉玺印。
早年得李肃之先生发蒙,壮年又得赵古泥、萧蜕庵两位先生亲授,艺事大进,又从封泥、古陶文、砖文中吸取营养,形成了自已章法多变,雄奇朴茂的风格。
2019-篆书法对联-word范文模板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篆书法对联篇一:201X 经典篆书带横批对联1.上联:欢声笑语贺新春下联:欢聚一堂迎新年横批:合家欢乐2.上联:春归大地人间暖下联:福降神州喜临门横批:福喜盈门3.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下联:万事如意步步高横批:五福临门4.上联:欢天喜地度佳节下联:张灯结彩迎新春横批:家庭幸福5.和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万象更新6.一年四季春常在万紫千红永开花喜迎新春7.春满人间百花吐艳福临小院四季常安欢度春节8.百世岁月当代好千古江山今朝新万象更新9.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喜迎新春10.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吉星高照11.百年天地回元气一统山河际太平国泰民安12春雨丝丝润万物红梅点点绣千山春意盎然13.一干二净除旧习五讲四美树新风辞旧迎春14五湖四海皆春色万水千山尽得辉万象更新篇二:篆字对联精诚墨缘天道酬勤砥节励行云和水聚明德唯馨篇三:篆书章法篆书章法篆书分为大篆和小篆,写的时候,章法略有不同。
我先讲小篆。
章法,又叫“谋篇”,指的就是作品的整个布局。
篆书的章法比行、草,要略简单一点。
小篆的类似楷书,而大篆、甲骨的比较复杂。
因为大篆和甲骨字形并不像楷书什么的比较整齐,不容易在纸上安排。
小篆的章法,分为两种。
一种是唐以上,到秦的模式,这种与楷书的章法相近,要求:平正整齐,横竖成行,行距、间距一直。
第二种是清朝以后的模式,从邓石如开始。
邓老先生,吸收了秦汉两代篆书的一些东西,对小篆的形体、用笔和章法进行了一些改革。
变化比较多,字形瘦长,垂脚的地方比较舒展。
邓先生的字,章法上成横式排列,字上下的距离很宽松,左右之间的距离比较紧凑这种章法现在也比较常见。
写小篆的时候,如果字比较多建议大家,最好是打格,或者叠格子,衬格。
字少就无所谓了,不过还是建议打格。
因为小篆是长方形的,所以注意要叠成长方形。
【参考文档】篆书春节对联-范文模板 (1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篆书春节对联篇一:201X 经典篆书带横批对联1.上联:欢声笑语贺新春下联:欢聚一堂迎新年横批:合家欢乐2.上联:春归大地人间暖下联:福降神州喜临门横批:福喜盈门3.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下联:万事如意步步高横批:五福临门4.上联:欢天喜地度佳节下联:张灯结彩迎新春横批:家庭幸福5.和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万象更新6.一年四季春常在万紫千红永开花喜迎新春7.春满人间百花吐艳福临小院四季常安欢度春节8.百世岁月当代好千古江山今朝新万象更新9.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喜迎新春10.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吉星高照11.百年天地回元气一统山河际太平国泰民安12春雨丝丝润万物红梅点点绣千山春意盎然13.一干二净除旧习五讲四美树新风辞旧迎春14五湖四海皆春色万水千山尽得辉万象更新篇二:春联及其篆书八法龙蛇寻奥妙万方翰墨出精微﹍﹍﹍﹍﹍﹍﹍﹍﹍﹍﹍﹍﹍﹍﹍﹍﹍﹍﹍﹍﹍﹍﹍﹍﹍﹍﹍﹍﹍﹍﹍﹍﹍﹍﹍﹍﹍﹍﹍笔走龙蛇资雅韵诗题福寿贺新春﹍﹍﹍﹍﹍﹍﹍﹍﹍﹍﹍﹍﹍﹍﹍﹍﹍﹍﹍﹍﹍﹍﹍﹍﹍﹍﹍﹍﹍﹍﹍﹍﹍﹍﹍﹍﹍﹍﹍辰龙回宫欣报捷巳蛇出洞喜迎新壬辰胜岁堂堂去癸巳芳春鼎鼎来﹍﹍﹍﹍﹍﹍﹍﹍﹍﹍﹍﹍﹍﹍﹍﹍﹍﹍﹍﹍﹍﹍﹍﹍﹍﹍﹍﹍﹍﹍﹍﹍﹍﹍﹍﹍﹍﹍﹍壬辰传捷龙辞旧癸巳报春蛇迎新﹍﹍﹍﹍﹍﹍﹍﹍﹍﹍﹍﹍﹍﹍﹍﹍﹍﹍﹍﹍﹍﹍﹍﹍﹍﹍﹍﹍﹍﹍﹍﹍﹍﹍﹍﹍﹍﹍﹍金蛇狂舞迎新纪瑞雪纷飞兆好年篇三:篆书春联吴昌硕金石拙美的集成——吴昌硕篆书王福州201X-12-28 15:31:23 来源:中国艺术报观赏吴昌硕篆文书法,感受金石文字拙美,是一件快事,更是一种享受。
金石书法是中国视觉美术独特的美感发现,因其苍厚高古,须像老者观赏一件称心古玩,细细把玩远近端详。
纵览中国书法史,元代赵子昂推崇摹古复古,发展至明清美学上的重大收获便是逐步摆脱帖学纤弱气质,推动了对“拙”美的挖掘和金石美学的繁荣。
最新-篆书春节对联 精品

篆书春节对联篇一:篆书春联吴昌硕金石拙美的集成——吴昌硕篆书王福州2019-12-28153123来源:中国艺术报观赏吴昌硕篆文书法,感受金石文字拙美,是一件快事,更是一种享受。
金石书法是中国视觉美术独特的美感发现,因其苍厚高古,须像老者观赏一件称心古玩,细细把玩远近端详。
纵览中国书法史,元代赵子昂推崇摹古复古,发展至明清美学上的重大收获便是逐步摆脱帖学纤弱气质,推动了对“拙”美的挖掘和金石美学的繁荣。
伴随大量吉金碑版的出土,金石学、文字学、考古学兴盛。
金石拙美在气息在味道,来自吉金乐石,来自钟鼎盘盂,来自碑碣摩崖,来自纸墨槌榻。
透过古今对金石书法朴茂、遒劲、浑厚、古拙、沉雄、苍老等的溢美之辞,便体味到金石拙美的一鳞半爪。
吴昌硕是近现代金石美学的集大成者和总结者,谈论金石美学绕不开吴昌硕。
吴昌硕的书法,以石鼓篆文最为夺目,尤其是篆书,真力弥满,古趣横溢,为他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欣赏吴昌硕篆书,感受金石拙美,一方面必须了解石鼓文。
石鼓作为先秦石刻,历经千年风霜,先放置凤翔夫子庙,再放置汴梁的保和殿,最后被金人运往北京放置国子监。
石鼓文书写停匀婉通,镌刻工整精细,远超西汉石刻。
随着搬运和重复椎拓,鼓上字迹日益磨损,至乾隆年间曾另选贞石征工摹刻,所以石鼓又分新旧两种。
吴昌硕认为宁波范氏天一阁所藏北宋拓本最佳,可惜咸丰十年化为灰烬。
他退而以书家阮元所摹刻的天一阁本石鼓,作为日夜临写的对象。
甚至有传说他没有真正的阮刻本,只能重复从迟鸿轩所临出来的石鼓样本。
石鼓文线质浑劲,结体略呈纵势,籀文的繁复结构贯穿其中,章法疏密有致,纵横有象。
习石鼓过程中,常熟书家杨沂孙、贵州莫友芝对吴昌硕都有相当影响。
吴昌硕融会贯通,相互为助,其篆书脱胎于石鼓文,以天玺碑为骨干,蓄意。
篆书春节对联

篆书春节对联篇一:篆书春联吴昌硕金石拙美的集成——吴昌硕篆书王福州2012-12-28 15:31:23来源:中国艺术报观赏吴昌硕篆文书法,感受金石文字拙美,是一件快事,更是一种享受。
金石书法是中国视觉美术独特的美感发现,因其苍厚高古,须像老者观赏一件称心古玩,细细把玩远近端详。
纵览中国书法史,元代赵子昂推崇摹古复古,发展至明清美学上的重大收获便是逐步摆脱帖学纤弱气质,推动了对“拙”美的挖掘和金石美学的繁荣。
伴随大量吉金碑版的出土,金石学、文字学、考古学兴盛。
金石拙美在气息在味道,来自吉金乐石,来自钟鼎盘盂,来自碑碣摩崖,来自纸墨槌榻。
透过古今对金石书法朴茂、遒劲、浑厚、古拙、沉雄、苍老等的溢美之辞,便体味到金石拙美的一鳞半爪。
吴昌硕是近现代金石美学的集大成者和总结者,谈论金石美学绕不开吴昌硕。
吴昌硕的书法,以石鼓篆文最为夺目,尤其是篆书,真力弥满,古趣横溢,为他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欣赏吴昌硕篆书,感受金石拙美,一方面必须了解石鼓文。
石鼓作为先秦石刻,历经千年风霜,先放置凤翔夫子庙,再放置汴梁的保和殿,最后被金人运往北京放置国子监。
石鼓文书写停匀婉通,镌刻工整精细,远超西汉石刻。
随着搬运和重复椎拓,鼓上字迹日益磨损,至乾隆年间曾另选贞石征工摹刻,所以石鼓又分新旧两种。
吴昌硕认为宁波范氏天一阁所藏北宋拓本最佳,可惜咸丰十年化为灰烬。
他退而以书家阮元所摹刻的天一阁本石鼓,作为日夜临写的对象。
甚至有传说他没有真正的阮刻本,只能重复从迟鸿轩所临出来的石鼓样本。
石鼓文线质浑劲,结体略呈纵势,籀文的繁复结构贯穿其中,章法疏密有致,纵横有象。
习石鼓过程中,常熟书家杨沂孙、贵州莫友芝对吴昌硕都有相当影响。
吴昌硕融会贯通,相互为助,其篆书脱胎于石鼓文,以天玺碑为骨干,蓄意变化创立草篆,参以三代金笔意及绘画的笔法结构,形成拙美金石书法。
石鼓文因其优劣难辨,晦涩难懂,鲜有近代书法家喜爱,唯吴昌硕一以贯之钟情改造。
另一方面应对书法气韵有了解,即学会望气,体察书品气局,品味气眼气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篆书新年对联
篇一:201X 经典篆书带横批对联
1.上联:欢声笑语贺新春
下联:欢聚一堂迎新年
横批:合家欢乐
2.上联:春归大地人间暖
下联:福降神州喜临门
横批:福喜盈门
3.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
下联: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五福临门
4.上联:欢天喜地度佳节
下联:张灯结彩迎新春
横批:家庭幸福
5.和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万象更新
6.一年四季春常在万紫千红永开花喜迎新春
7.春满人间百花吐艳福临小院四季常安欢度春节
8.百世岁月当代好千古江山今朝新万象更新
9.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喜迎新春
10.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吉星高照
11.百年天地回元气一统山河际太平国泰民安
12春雨丝丝润万物红梅点点绣千山春意盎然
13.一干二净除旧习五讲四美树新风辞旧迎春
14五湖四海皆春色万水千山尽得辉万象更新
篇二:春联及其篆书
八法龙蛇寻奥
妙万方翰墨出精
微﹍﹍﹍﹍﹍﹍﹍﹍﹍﹍﹍﹍﹍﹍﹍﹍﹍﹍﹍﹍﹍﹍﹍﹍﹍﹍﹍﹍﹍﹍﹍﹍﹍﹍﹍﹍﹍﹍﹍笔走龙蛇资雅
韵诗题福寿贺新
春﹍﹍﹍﹍﹍﹍﹍﹍﹍﹍﹍﹍﹍﹍﹍﹍﹍﹍﹍﹍﹍﹍﹍﹍﹍﹍﹍﹍﹍﹍﹍﹍﹍﹍﹍﹍﹍﹍﹍辰龙回宫欣报
捷巳蛇出洞喜迎
新
壬辰胜岁堂堂
去癸巳芳春鼎鼎
来﹍﹍﹍﹍﹍﹍﹍﹍﹍﹍﹍﹍﹍﹍﹍﹍﹍﹍﹍﹍﹍﹍﹍﹍﹍﹍﹍﹍﹍﹍﹍﹍﹍﹍﹍﹍﹍﹍﹍壬辰传捷龙辞
旧癸巳报春蛇迎
新﹍﹍﹍﹍﹍﹍﹍﹍﹍﹍﹍﹍﹍﹍﹍﹍﹍﹍﹍﹍﹍﹍﹍﹍﹍﹍﹍﹍﹍﹍﹍﹍﹍﹍﹍﹍﹍﹍﹍金蛇狂舞迎新
纪瑞雪纷飞兆好
年
篇三:篆字对联
精诚
墨缘
天道酬勤
砥节励行
云和水聚
明德唯馨
篇四:篆书春联吴昌硕
金石拙美的集成
——吴昌硕篆书
王福州
201X-12-28 15:31:23 来源:中国艺术报
观赏吴昌硕篆文书法,感受金石文字拙美,是一件快事,更是一种享受。
金石
书法是中国视觉美术独特的美感发现,因其苍厚高古,须像老者观赏一件称心
古玩,细细把玩远近端详。
纵览中国书法史,元代赵子昂推崇摹古复古,发展
至明清美学上的重大收获便是逐步摆脱帖学纤弱气质,推动了对“拙”美的挖
掘和金石美学的繁荣。
伴随大量吉金碑版的出土,金石学、文字学、考古学兴盛。
金石拙美在气息在味道,来自吉金乐石,来自钟鼎盘盂,来自碑碣摩崖,
来自纸墨槌榻。
透过古今对金石书法朴茂、遒劲、浑厚、古拙、沉雄、苍老等
的溢美之辞,便体味到金石拙美的一鳞半爪。
吴昌硕是近现代金石美学的集大成者和总结者,谈论金石美学绕不开吴昌硕。
吴昌硕的书法,以石鼓篆文最为夺目,尤其是篆书,真力弥满,古趣横溢,为
他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欣赏吴昌硕篆书,感受金石拙美,一方面必须了解石鼓文。
石鼓作为先秦石刻,历经千年风霜,先放置凤翔夫子庙,再放置汴梁的保
和殿,最后被金人运往北京放置国子监。
石鼓文书写停匀婉通,镌刻工整精细,远超西汉石刻。
随着搬运和重复椎拓,鼓上字迹日益磨损,至乾隆年间曾另选
贞石征工摹刻,所以石鼓又分新旧两种。
吴昌硕认为宁波范氏天一阁所藏北宋
拓本最佳,可惜咸丰十年化为灰烬。
他退而以书家阮元所摹刻的天一阁本石鼓,作为日夜临写的对象。
甚至有传说他没有真正的阮刻本,只能重复从迟鸿轩所
临出来的石鼓样本。
石鼓文线质浑劲,结体略呈纵势,籀文的繁复结构贯穿其中,章法疏密有致,纵横有象。
习石鼓过程中,常熟书家杨沂孙、贵州莫友芝对吴昌硕都有相当影响。
吴昌硕融会贯通,相互为助,其篆书脱胎于石鼓文,
以天玺碑为骨干,蓄意变化创立草篆,参以三代金笔意及绘画的笔法结构,形
成拙美金石书法。
石鼓文因其优劣难辨,晦涩难懂,鲜有近代书法家喜爱,唯
吴昌硕一以贯之钟情改造。
另一方面应对书法气韵有了解,即学会望气,体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