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1年科技界十大专利侵权案件

合集下载

保护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

保护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

保护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知识产权是指由创造者的智力劳动所形成的用于获取经济利益的独特资产。

在全球范围内,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下面将介绍十个典型的保护知识产权案例,旨在更好地理解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和保护手段。

案例一:苹果 vs. 三星在智能手机市场上,苹果和三星一直是竞争对手。

2011年,苹果起诉三星侵犯其外观设计和技术专利权,包括手机外观和触控技术等方面。

经过长时间的诉讼,最终苹果获得了赔偿,并且三星被禁止销售涉案产品。

案例二:迪士尼 vs. 滴答屋山姆·伯顿执导的电影《奇幻森林》中的角色“圣杯兔”和日本品牌滴答屋的吉祥物“码头兔”外貌相似,引起了迪士尼的注意。

迪士尼起诉滴答屋侵犯其版权,最终法院判决滴答屋停止销售侵权产品并赔偿迪士尼损失。

案例三:特斯拉 vs. 本田特斯拉汽车公司拥有多项电动汽车技术专利,保护了其技术优势。

然而,本田公司在推出其电动汽车时,涉嫌侵犯了特斯拉的专利。

特斯拉提起诉讼,并最终赢得了案件,本田被判支付一定的赔偿金。

案例四:著名大师的艺术作品著名画家梵高、毕加索和达芬奇等大师的艺术作品被广泛破解和复制,盗版问题严重。

艺术品保护机构通过法律手段,加强对这些作品的版权保护,维护了艺术家的合法权益。

案例五:药物专利保护制药公司投入大量资源进行药物研发,一旦成功研制出新药,为了保护其独特性和商业利益,需要申请专利。

一个经典的案例是Viagra (伟哥)的专利保护,有效维护了辉瑞公司的市场垄断地位。

案例六:音乐版权问题音乐是知识产权的一个重要方面。

许多音乐作曲家、演唱家和音乐公司在保护其音乐版权上进行了大量努力。

例如,泰勒·斯威夫特的唱片公司和音乐版权公司起诉在视频分享网站上上传未经授权的音乐视频的侵权行为。

案例七:软件和互联网公司的专利保护软件和互联网行业发展迅速,知识产权保护尤为重要。

例如,谷歌和微软等大型科技公司通过购买和申请专利,以保护其独特的创新技术,加强了合法竞争。

十大著名侵权案例

十大著名侵权案例

十大著名侵权案例
1. 草地侵犯者案:草地侵犯者(The Invader on the Lawn)是一款由日本任天堂公司推出的游戏机游戏,该游戏的玩法和名称被中国企业抄袭,引发了一起著名的侵权案件。

2. 圣诞老人案:一家中国公司制作了一款与传统圣诞老人形象极为相似的玩具,引发了与圣诞老人传统形象版权所有者之间的侵权纠纷。

3. 爱马仕案:法国奢侈品牌爱马仕(Hermès)起诉中国公司侵犯其商标,双方之间进行了一场备受关注的商标侵权诉讼。

4. 雷蛇案:雷蛇(Razer)是一家知名的电脑外设公司,其品牌商标被一家中国公司未经授权地使用,雷蛇随后提起了侵权诉讼。

5. Adidas案:德国运动装备品牌Adidas控告一家中国公司侵犯其商标,包括标识和设计,引起了一场重大的商标侵权案。

6. 苹果案:苹果公司多次起诉中国公司侵犯其专利和商标,其中包括侵权iPhone外观设计和使用“iPhone”商标等案件。

7. 路易威登案:法国奢侈品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起诉多家中国公司生产和销售侵权的假冒产品,引发了一系列的知识产权侵权诉讼。

8. 蒙娜丽莎案: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
的作品《蒙娜丽莎》被多家公司用于商品设计和广告宣传,引起了与达·芬奇遗产管理机构之间的版权纠纷。

9. 比基尼牛仔裤案:美国服装品牌比基尼(Bikini)起诉中国
公司侵犯其商标,中国公司推出的牛仔裤设计被指与比基尼牛仔裤商标相似。

10. 哈利·波特案:英国作家J.K.罗琳的系列小说《哈利·波特》被多家中国公司未经授权地用于商品和广告中,引发了一系列的版权侵权纠纷。

中外十大知识产权纠纷案例及解析

中外十大知识产权纠纷案例及解析

中外十大知识产权纠纷案例东进与英特尔:杠杆的威力一度备受业界关注的英特尔公司诉深圳东进通讯技术有限公司侵权案,在历经两年多的对峙后,在5月14日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告终。

双方以和解协议的方式握手言和,让曾经火上浇油的一些媒体备感无趣无味。

英特尔起诉东进公司头文件侵权,曾被称为“中国2005年知识产权第一案”,完全符合英特尔宣扬“维护知识产权”理念的目标,但无情的事实是,英特尔在一个正确的地方打了一场不算正确的战争。

2004年12月,英特尔公司美国总部向深圳中级人民法院递交了起诉状,称东进公司侵犯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要求赔偿796万美元,折合6578万人民币。

2005年1月21日,深圳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东进公司进行了证据保全,但是,这个在任何国家都应当属于正常法律手续的行为,却被披上了一层象征饱受“欺凌迫害”的外衣,随之导致极端的民族情绪以及全国性一边倒舆论。

由此上溯,1993年,清华无线电专业硕士李如江携“清华三剑客”创立了后来被称为东进技术的深圳市东进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这是国内最早专业从事CTI核心部件的研发企业,注册资金4000万人民币,曾设计出国内第一个CTI硬件产品——TC-08A电话语音处理卡,专门开发语音板卡产品,并获得了第一张同类产品的全国入网许可证。

1998年以前,东进一直是CTI行业国内厂商的老大,在国际上同行业所有厂商中排第三位。

而自2000年英特尔以8亿美金收购行业排名第一的Dialogic 之后,东进就和这位IT业界老大直接对垒。

当英特尔注意到东进公司在争夺市场的行为中存在侵犯英特尔所有的知识产权时,对于手中的证据和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信心满满的英特尔,按照国际惯例作出了“采取法律行动”的决定,并期望在中国打第一场知识产权官司以警醒其他侵权企业。

但是,从后来的事态发展看,媒体大规模介入导致舆论倾向急转而下。

媒体赋予东进公司“以小博大”的“民族高科技企业”的光环,事件本身也呈现出“强烈的悲剧性和典型的象征性”。

保护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

保护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

保护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保护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一、专利权保护案例:1.1 苹果与三星专利侵权纠纷案简介:苹果公司指控三星侵犯其多项方式专利权,包括设计和技术专利。

该案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并对智能方式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细节:详细介绍双方的专利权纠纷、法院裁决的结果以及对双方公司的影响。

1.2 谷歌与Oracle版权侵权案简介:Oracle公司指控谷歌在其Android操作系统中,使用了Java编程语言的部分版权代码而未经授权支付版权费。

这是一起重要的软件版权侵权案件。

细节:详细介绍双方的法律争议、陪审团裁决和上诉结果,以及对软件开发领域的影响。

二、商标权保护案例:2.1 路易威登商标保护案简介:法国奢侈品牌路易威登多次与不同厂商对抗,保护其“LV”商标免受侵权。

这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商标侵权案例。

细节:详细介绍路易威登与多家制售假冒商品的公司之间的法律较量,以及对奢侈品领域商标保护的启示。

2.2 Nike与Adidas商标侵权案简介:运动鞋巨头Nike和Adidas之间的商标侵权案件引起了广泛关注。

双方就商标设计和商标词的相似之处展开了争议。

细节:详细介绍这起案件的诉讼过程、裁决结果以及对运动鞋行业商标保护的影响。

三、著作权保护案例:3.1 迪士尼与制假售盗版影片案简介:迪士尼公司多次与制造假冒销售盗版迪士尼影片的组织进行侵权诉讼。

这是一个典型的著作权侵权案例。

细节:详细介绍迪士尼与不法组织之间的法律纠纷、判决结果以及对娱乐产业著作权保护的启示。

3.2 爱迪生与爱迪生电影制片公司版权纠纷案简介:著名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与他的电影制片公司之间发生了一起版权纠纷。

这是一个有关著作权与公司所有权的典型案例。

细节:详细介绍爱迪生与电影公司之间的纠纷、法院判决以及对创作者和公司合作关系的影响。

附件:本文档无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专利权:指发明人或其继续者对其发明所享有的独占使用权。

2:商标权:指商标所有者对其商标在指定商品或服务上使用的独占权。

保护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

保护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

保护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1. 苹果公司 vs. 三星电子:专利侵权案在这个典型案例中,苹果公司对三星电子提起了专利侵权诉讼。

苹果公司声称三星电子的智能手机外观及操作系统等方面存在抄袭行为。

该案件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最终苹果公司获得胜诉,并获得相应的赔偿。

2. 贝聿铭 vs. 中国建筑公司:版权侵权案这个案例中,著名建筑师贝聿铭起诉中国建筑公司侵犯其设计作品的版权。

贝聿铭指控中国建筑公司在建设北京国家大剧院项目时未经授权使用了其设计方案。

法院最终判定中国建筑公司侵权,并要求支付巨额赔偿。

3. 艺术家 vs.印刷厂:著作权侵权案在这个案例中,某知名艺术家发现他的画作被某印刷厂擅自复制并出售。

艺术家对印刷厂提起诉讼,指控其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权。

法院经过调查和鉴定后认定印刷厂存在侵权行为,并判决印刷厂赔偿艺术家相应的经济损失。

4. 网络大作家 vs.小说盗版网站:网络版权侵权案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版权保护变得尤为重要。

在这个典型案例中,一位知名网络大作家发现他的小说被某盗版网站非法传播。

该作家对该盗版网站提起诉讼,要求停止侵权行为并索赔。

法院最终判决该盗版网站违反了著作权法,要求停止侵权并支付赔偿。

5. 玩具公司 vs.制假者:商标侵权案在玩具行业,保护商标权益尤为重要。

这个案例中,一家知名玩具公司发现有制假者生产和销售伪劣产品冒充其品牌。

玩具公司及时发起诉讼,要求制假者停止侵权行为并支付赔偿。

法院经过审理判定制假者侵犯了玩具公司的商标权,裁定制假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6. 电影制作公司 vs.侵权网站:影视作品侵权案在电影制作行业,保护影视作品的版权也是一大挑战。

这个典型案例中,一家知名电影制作公司发现一家侵权网站非法上传并传播其最新电影作品。

制作公司对侵权网站提起诉讼,要求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

法院最终判决该侵权网站侵犯了制作公司的版权,并责令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相应款项。

7. 音乐家 vs.音乐平台:音乐著作权案在音乐行业,保护音乐作品的著作权也是一项重要任务。

2011年专利复审委十大典型案例

2011年专利复审委十大典型案例

2011年专利复审委十大典型案例编者按:近年来,随着我国专利申请量的快速增加,复审请求和无效请求案件的数量也不断增加。

值此4·26世界知识产权日之际,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下称专利复审委)推出了一批侵权诉讼标的额巨大、对行业或产业有重大影响、涉及重大或疑难法律问题、社会关注度高的典型案例并进行点评,希望能为读者带来启发。

1.“阿德福韦酯”专利无效宣告请求案案情介绍2008年8月,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正大药业)针对天津药物研究院拥有的第02148744.8号、名称为“阿德福韦酯结晶形态及其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向专利复审委提出无效宣告请求。

药物阿德福韦酯最早由美国吉尔利德科学公司研发,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均优于之前的抗乙肝病毒一线药物——拉米夫定。

由于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人数约1.3亿,抗乙肝药物在我国的市场空间很大,针对阿德福韦酯的跟进研发以及专利申请很多。

目前,涉及阿德福韦酯的中国专利申请达31件,在这些申请中,最受关注、申请最多的主题就是阿德福韦酯的晶体。

正大药业和天津药物研究院最早开发出阿德福韦酯新晶体并获得专利保护,二者分别生产的“名正”与“代丁”为我国自主研发的阿德福韦酯药品,与进口药相比在疗效、市场覆盖率等方面相差无几。

双方各持一件晶体专利,自2006年起就一直存在侵权纠纷。

专利复审委经审查作出第13804号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维持天津药物研究院拥有的第02148744.8号专利有效。

决定作出后,双方很快达成和解。

案例点评本案中,专利复审委首先从技术角度对于晶体的表征进行探讨,分析了晶体表征中常用的方式、表征数值与谱图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判断所要求保护的晶体是否得到了说明书的支持;其次,明晰了晶体发明新颖性判断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其所反映出的审查标准将会对晶体专利申请的审查产生影响。

此外,专利复审委公开、公正、及时处理该无效请求,维护了市场秩序;对于国内制药企业来说,通过专利无效程序也能够对专利的保护范围、申请文件的撰写等有更深刻的认识。

【经典】知识产权侵权案例分析

【经典】知识产权侵权案例分析

【经典】知识产权侵权案例分析在当今的商业世界中,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等,它们是企业和个人创新成果的法律保护形式。

然而,知识产权侵权的现象时有发生,给权利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经典的案例来深入分析知识产权侵权的相关问题。

案例一:苹果与三星的专利大战苹果和三星这两大科技巨头之间的专利纠纷曾经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苹果指控三星侵犯了其多项专利,包括智能手机的外观设计、用户界面等方面。

这场官司旷日持久,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法院。

在这个案例中,苹果公司强调其产品的独特设计和创新功能是其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而三星的某些产品被认为与苹果的专利存在相似之处。

这一纠纷不仅涉及到技术层面的问题,还涉及到市场竞争和商业策略。

最终,法院做出了一系列的判决,有的对苹果有利,有的对三星有利。

但无论如何,这场大战对于整个科技行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让企业更加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研发和专利申请。

同时,也促使行业内对于专利的界定和保护范围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案例二:王老吉与加多宝的商标之争王老吉和加多宝之间的商标纠纷也是一个备受瞩目的案例。

原本,加多宝公司租用了王老吉的商标进行凉茶的生产和销售,并将其打造成为一个知名品牌。

然而,当双方的合作终止后,围绕着王老吉商标的归属和使用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的法律纠纷。

加多宝公司在失去王老吉商标后,推出了自己的品牌加多宝,但在宣传和市场推广中,使用了一些容易让人联想到王老吉的元素,这被王老吉方面认为是侵权行为。

这个案例反映了商标在品牌价值中的重要性。

一个知名的商标往往能够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因此商标的归属和使用必须得到明确和规范。

同时,在品牌推广过程中,如何避免侵权也是企业需要谨慎对待的问题。

案例三:“琼瑶诉于正”著作权侵权案琼瑶作为知名作家,其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于正编剧的电视剧被指抄袭了琼瑶的作品,引发了一场著作权侵权诉讼。

专利经典案例

专利经典案例

专利经典案例专利经典案例是指在专利申请和专利争议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力的案例。

下面将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专利经典案例。

1.罗区袜(Luo socks)专利案例罗区袜是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一起著名的专利案件。

2009年,广东省中山市一家袜子厂商利用一种新型设计,在袜子脚掌部位加入了排汗带,提高了袜子的舒适度和透气性。

后来,该公司将该新型设计申请了专利,并开始生产罗区袜。

然而,不久之后,一家上海的公司也开始生产类似的罗区袜,这引发了一场专利侵权纠纷。

最终,广东厂商通过专利申请的技术文件和其他证据,成功证明了他们在设计上的创新性和先发明权,法院裁定对方侵犯了其专利权。

这个案例在中国专利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它强调了专利保护的重要性和专利权的法律效力。

同时,该案例也表明企业在创新时需要重视对相关知识产权的保护,以确保自己的创新成果不受侵权。

2.苹果与三星专利侵权案苹果与三星之间的专利侵权案是当年备受瞩目的案件之一。

2011年,苹果对三星提起专利侵权诉讼,称三星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侵犯了其多项专利,包括外观设计和软件方面的专利。

这场专利诉讼使得全球关注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并引发了对于技术领域中专利的边界和保护范围的辩论。

201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家法庭判定三星犯有苹果专利侵权,并判三星支付10亿美元的赔偿金。

然而,随后的上诉和再审中,判决结果发生了多次变化,最终赔偿金额减少到5亿美元。

这个案例在全球范围内揭示了专利侵权的复杂性,以及各国法院在对专利案件进行裁决时的差异性。

也引发了对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讨论和改革。

3.爱迪生与西门子的专利斗争爱迪生与西门子之间的专利斗争是20世纪初知识产权保护史上的一段重要故事。

当时,爱迪生拥有许多重要的发明专利,包括电灯、电话等。

然而,爱迪生在将这些专利应用于商业生产中时遭遇到了很多困难。

其中一个重要的竞争对手就是德国的西门子公司。

西门子公司在爱迪生的专利到期后,开始生产和销售与其专利相关的产品,并在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份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盘点2011年科技界十大专利侵权案件/enews/ 2011年07月04日14:59 来源:eNet硅谷动力作者:Cherry 字号:小 | 大【文章摘要】2011年科技界专利纠纷不断,科技界的巨头间在市场竞争之外,打响了专利保卫战,专利诉讼不仅仅是保护知识产权的一部分,背后也存在着巨额利润的推动。

2011年7月1日,苹果三星专利案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开审。

【eNet硅谷动力资讯中心消息】7月4日消息 2011年科技界专利纠纷不断,科技界的巨头间在市场竞争之外,打响了专利保卫战,专利诉讼不仅仅是保护知识产权的一部分,背后也存在着巨额利润的推动。

下文列出了2011年科技界十大专利侵权诉讼案件:2011年7月1日,苹果三星专利案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开审。

专利战起源于今年4月18日,苹果起诉了三星电子,指控其Galaxy系列手机和平板电脑侵犯其iPhone和iPad 专利;其后,4月23日,三星在韩国、日本和德国提起专利诉讼,指控苹果侵犯了三星5项专利;4月27日,三星电子在美国加州圣何塞联邦法院对苹果提起诉讼,称苹果侵犯了该公司与手机相关的10项专利。

三星电子称,苹果使用了三星的专利,但没有支付费用;6月25日,苹果公司向韩国法院提起专利诉讼,指控三星电子公司侵犯了苹果公司的数项专利。

三星苹果互诉2011年6月14日,诺基亚、苹果专利纠纷的持久战,终于达成和解。

苹果将向诺基亚支付一笔一次性费用和后续版权使用费。

虽然双方没有透露具体的赔偿金额,但德意志银行分析师预测,苹果今年向诺基亚支付的专利费总额可能将超过10亿美元。

2011年6月,据美联社报道,美国音频设备制造商杜比实验室(Dolby Laboratories)分别在美国和德国向黑莓手机厂商RIM发起了专利侵权诉讼,要求RIM支付经济赔偿并终止销售未经授权使用其技术的黑莓智能手机和Playbook平板电脑。

2011年6月,飞索半导体(Spansion)与三星电子就专利诉讼达成和解,未来5年三星将向飞索半导体支付1.5亿美元。

根据双方的协议,飞索半导体和三星签订了7年交叉专利授权。

飞索同意以3000万美元收购三星的破产债权,如果被法院批准,飞索将被允许撤销165-185万股股票。

2011年6月,甲骨文聘请的损失赔偿专家伊恩·考克伯恩向美国加州北部地区法院提交的文件中称,谷歌应该为其Java侵权行为向甲骨文赔偿26亿美元。

甲骨文在去年对谷歌提起诉讼,认为谷歌Android系统侵犯了Java多项专利权,谷歌则对此否认。

2011年06月,德信无线旗下子公司德信智能手机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一纸诉状将三星告上了法庭。

德信宣称三星的双卡双待手机涉嫌侵犯其发明专利权,要求三星停止生产、销售侵权产品,并公开致歉。

2011年6月9日,美国最高法院做出裁决,判定微软专利侵权罪名成立,必须向位于多伦多的软件公司i4i支付2.9亿美元赔偿金。

2007年i4i起诉称,微软的Word字处理软件中一项工具侵犯了自己的专利权。

这项技术可使Word 2003和Word 2007用户更好地编辑XML代码。

2011年6月6日,德国西门子旗下照明公司欧司朗(Osram)在德国和美国控告南韩两大公司LG及三星,欧司朗称LG、三星侵犯其led技术专利权。

据悉,欧司朗要求法院颁令,防止三星及LG进口和销售被指侵权的LED产品,且要求两间公司赔偿其损失。

2011年6月1日,三星电子在美国控告台湾友达光电及其三大客户三洋电机、宏基和明基,侵害三星电子的部分显示技术专利权。

这是三星首度对友达提告。

三星电子表示,已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递状,控告这些业者的液晶产品使用其技术,却未支付相关费用。

2011年5月31日,美国X2Y Attenuators, LLC公司在宾夕法尼亚州西区美国联邦地方法院起诉苹果、英特尔和惠普侵犯了其5项专利。

微软要求摩托罗拉停售争议手机指控侵犯大量专利赵谨昨天,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开始审理微软起诉摩托罗拉移动侵权案。

微软指控摩托罗拉移动生产的Android智能手机侵犯了微软的7项专利并要求其在美国市场内停售含有技术争端的手机。

ITC计划在今年11月4日发布调查结果。

摩托罗拉移动发言人称,已在美国和欧洲对微软提出起诉,指控微软侵犯了自己的大量的专利。

本月15日,谷歌以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其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摩托罗拉的2万件左右的专利阻止针对Android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法律诉讼。

河南农民状告摩托罗拉手机设计侵犯专利南海网时间:2011-08-30 07:06 来源:人民网作者:人们广泛关注的张占平告摩托罗拉公司手机专利侵权案,昨天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再次审理,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布:择日将审理结果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当事人如有不服可继续上诉。

作为国内第一起中国公民与跨国公司之间的知识产权案件,该案已持续3年多。

张占平是河南省禹州市郭连乡课张村农民,1996年,他发现手机外凸开关键容易误触关机,在检索了大量中外专利后,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了“内凹键大哥大”专利,并于1997年8月20日获批授权,专利号为ZL96216244.2。

1998年元旦,张占平发现摩托罗拉新出的掌中宝328、308型的开关键均采用了内凹键结构。

他认为摩托罗拉侵犯了其专利。

在与摩托罗拉公司多次交涉未果的情况下,张占平于2000年1月3日正式向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起诉,状告该公司侵犯其专利权,并索赔1亿元人民币。

而之前的1998年4月14日,摩托罗拉公司则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了宣告张占平此项专利无效的请求。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继2000年1月6日对此案进行了首次审理后,昨天是再次审理。

在审理中,张占平的专利是否具有创造性和新颖性成为双方争议的焦点。

摩托罗拉公司的委托人提出了64份证据,试图证明“内凹键”的结构不具有创造性和新颖性,要求复审委员会宣告该专利权无效。

张占平本人和其委托的代理人则对摩托罗拉公司的证据逐一进行了反驳和质疑,要求驳回摩托罗拉公司的请求。

本报将继续关注此案的进展情况,并进行追踪报道。

高通侵权案进入总统复审 Broadcom要求维持判决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日前表示,将禁止使用高通芯片的部分手机进入美国市场销售,原因是这些芯片侵犯了Broadcom的专利权。

ITC的禁令将影响VerizonWireless、AT&T、SprintNextel和T-MobileUSA等销售的手机。

禁令将于60天后生效,除非美国总统布什发出否决令。

在禁令颁布后的本月初,高通拒绝了Broadcom提出的和解专利纠纷的提议。

高通称,这个和解协定的成本高达20亿美元。

据报导,Broadcom要求每销售一部配置高通侵犯其手机电源管理专利芯片的手机要向它支付6美元。

而高通提出的建议是支付1亿美元并且同意两家公司免费使用对方的专利。

和解失败后,布什总统指派美国贸易代表SusanC.Schwab来复审ITC对高通公司的裁定,并确定是否实施该裁决。

为期60天的总统复审将于8月6日结束。

对此Broadcom发布了一份报告,列举了诉讼案的相关情况以协助政府官员对于ITC关于高通侵权案裁决的复审。

Broadcom要求美国行政当局不要推翻ITC对于高通公司侵犯Broadcom专利案的裁决,因为总统的否决将会削弱美国在全球对知识产权保户所做出的努力。

于此同时,broadcom也提出了如下一些解决方案:高通对侵害Broadcom的983专利进行赔偿;Broadcom通过与高通达成一项全球性的协议来解决此问题;Broadcom和高通一起加入互换专利使用权计划;Broadcom为983号专利提供单独许可证。

据iSuppli的分析,如果上述禁令最终生效,在2007年将影响到估计出货量达420万部的EV-DO和WCDMA手机,这将占今年下半年北美手机出货量的4.4%,以及同期全球3G手机出货量的3.2%。

因此这一举动只会在短期内对全球无线通讯产业产生有限的影响。

苹果专利透露其触摸屏幕后技术德国Balda通过台湾伙伴提供模块发布: 2011-8-27 | 作者: —— | 来源: xiejunxia | 查看: 341次| 用户关注:所有的拆解分析都确定德国Balda是苹果iPhone触摸屏模块的供应商。

但进一步观察则发现,Balda 的台湾伙伴TPKHolding与其组建了一个合资企业进行触摸屏生产,TPKHolding才是该模块的生产商。

据市场调研公司iSuppli,iPhone触摸屏本身由多家厂商提供:爱普生,夏普,东芝和松下显示技术公司。

iSuppli 估计,这个显示器模块成本为27美元,在8-GbyteiPhone的成本中占10.8%,触摸屏成本为24.50美元,占8-GbyteiPhone成本的9.8%。

“显示屏方所有的拆解分析都确定德国Balda是苹果iPhone触摸屏模块的供应商。

但进一步观察则发现,Balda的台湾伙伴TPK Holding与其组建了一个合资企业进行触摸屏生产,TPK Holding 才是该模块的生产商。

据市场调研公司iSuppli,iPhone触摸屏本身由多家厂商提供:爱普生,夏普,东芝和松下显示技术公司。

iSuppli估计,这个显示器模块成本为27美元,在8-Gbyte iPhone的成本中占10.8%,触摸屏成本为24.50美元,占8-Gbyte iPhone成本的9.8%。

“显示屏方面的真正突破,是苹果使用了采用投影电容设计的多触点技术。

”iSuppli的显示器业务副总裁Paul Semenza表示。

“我们猜测,他们在NXP的基于ARM的控制器芯片内使用了一种算法,用来测量手指在屏幕上的触摸动作并相应地调整屏幕内容。

”苹果多触点屏幕技术的专利申请号码是20060097991,这是与iPhone相关的200项左右专利之一。

专利介绍内容写道,该触摸屏有“一个透明电容感应媒介,可以用于检测同时在触摸屏上面不同位置发生的多个触摸或者附近的触摸,并产生代表每一个触摸位置的不同信号。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