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带答案
2020年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第一高级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0年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第一高级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俄罗斯现任总统普京曾说:“谁要是不为苏联解体而感到遗憾,他就是没心肝;谁要是想恢复原来模样的苏联,他就是没有头脑。
”这里的“遗憾”主要是指()A.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束B.高度集中体制被打破C.超级大国地位的丧失D.人民生活水平的降低参考答案:考点:苏联解体.分析:本题考查苏联解体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答案: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普京是资产阶级代表,不可能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束而“遗憾”.也可能是高度集中体制被打破;因此这里的“遗憾”是指苏联作为超级大国地位的丧失.故C正确,排除AB.人民生活水平降低的现象是苏联或俄罗斯经常出现的现象,故排除D.故选C.2. 麦哲伦船队实现环球航行所经过的海洋依次是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B、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D、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参考答案:C3. 下列各项中,合作水平最高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是A.欧洲联盟B.北美自由贸易区C.石油输出国组织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参考答案:A 4. 1930年12月,胡佛在第二个国情咨文中说:“经济不景气的问题是绝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的。
经济创伤只能由经济实体的细胞(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自我治疗。
这两方面的合作可以加速复原的过程并且减少不利的副作用。
一对该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政府决意发挥经济的自我调节功能B.政府决计无视市场经济规律C.政府决心加强经济立法功能D.政府意欲充当企业最后“保护伞一”参考答案:A5. 历代状元籍贯分布统计表(单位:人)形成以上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是A.北方战乱频繁 B.经济重心南移 C.中原人口南迁 D.南方重视教育参考答案:B6. 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指()A.英国的船坚炮利B.工业文明迅速发展C.中国的闭关锁国D.西方列强加紧扩张参考答案:考点:5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世界近代史是一部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英国率先开展也最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急于开辟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扩张.解答:分析题干材料,这里所说的“大势”即鸦片战争时期的西方发展趋势,也就是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和崛起,英国发动对中国的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的市场,这也是工业革命的需要,故B项正确;ACD三项也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但不符合题干材料意思.故选B.7.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氏族制度遭到新的失败。
2020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2020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墓葬中,河北兴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
河南新郑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5%.这些考古资料证明战国中晚期A. 铁器已开始用于农业生产B. 铁农具的使用已很普遍C. 铁器牛耕成为古代主要农耕方式D. 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技术的进步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铁器开始用于农业生产是在春秋时期,A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中没有反映“牛耕”,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铁农具技术臻于成熟的标志是唐代曲辕犁的出现,排除D;B项表述准确,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
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发展·耕作技术的进步2.顾炎武曾说: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的占有者称为“豪强”或“兼并之徒”,而入宋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
这表明A. 商品经济迅速发展B. 小农经济遭遇危机C. 土地兼并得到认可D. 农民生活艰难困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由“豪强”、“兼并之徒”到“田主”,即体现土地兼并得到认可。
而ABD三项均无从体现,属于无关项,排除。
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土地制度·土地兼并3. 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
这种“自治社会”形成的根源是()A. 地方制度的不完善B. 宗法制的深远影响C. 小农经济的分散性D. 中央集权的削弱【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有效信息“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由此可见是宗族治理主要是由于中国传统经济模式的,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决定的,本题选择C项正确。
【高中教育】2020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8。
西方学者评价1832年议会改革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这是因为
A。
工业资产阶级渐入政权中心
B。
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C。
新贵族赢得了被选举权
D。
无产阶级控制了国家政权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32年议会改革,降低城市与农村居民选举的财产资格限制;增加新兴工业城市的席位,扩大了工商业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利;推动了代议制的发展。
所以本题选A;B,C,D不符合史实。
点睛: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英国的代议制确立与发展,1832年议会改革,结合教材不难选出此题。
9。
法国共和政体最终确立的标志是
A。
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B。
1789年《权利法案》颁布
C。
1787年宪法的颁布
D。
1875年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答案】D。
点睛:本题考查法国共和制的确立,考查法国1785年宪法,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运用能力。
10。
鸦片战争的最终结局从根本上取决于。
2020年河南省南阳市第三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0年河南省南阳市第三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继承王位时只有18岁,辉格党领袖墨尔本几乎是手把手地教她如何做一个立宪君主……(女王)尽量自我克制,尽管她不喜欢辉格党领袖罗素,也不喜欢自由党首相格拉斯顿,但是她仍旧尊重政府领导者的决策。
维多利亚女王“仍旧尊重政府领导者的决策”的主要原因是A.受政治体制的约束B.政府决策的合理有效C.女王有较高的素养D.英国政治传统的影响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抓住题干中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英国责任内阁制已经建立,国王统而不治,故A项正确;BCD三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责任内阁制2. 洋务运动“预自强而不强”的结局,从根本上说是因为:A.西方列强极力阻挠和破坏B.创办的近代企业生产技术落后C.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生产关系D.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不幸战败参考答案: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欲自强而不强的结局,从根本说是因为没有从根本上触动中国的封建生产关系,故C项正确;ABD项是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
3.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中国在宋朝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
能够说明中国发生“商业革命”的有①宋朝海外贸易兴盛,中国商品远销海外②宋朝商业已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③对商人歧视压制的情形在宋朝开始转变④宋朝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C4. 某同学用“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无可奈何花落去”四句诗形象地概括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
其中导致“忽如一夜春风来”的因素有①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②辛亥革命的促进③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④官僚资本主义的推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参考答案:A【详解】结合材料中诗句,可知“忽如一夜春风来”是指1912-1919年民族工业发展的短暂春天,当时西方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故①正确;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为民族工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故②正确;民国初期国人掀起了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故③正确;官僚资本主义在抗日战争时期兴起,与材料时间不符,故④错误,由此得出正确为①②③,A项符合题意。
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31小题,总分70分)1.(2分)古书记载“夏有乱政,而作禹刑”、“芒芒禹迹,划为九州”。
这些记述体现了( )A.对立阶级产生B.早期国家出现C.内外服制实行D.分封制度确立2.(2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芍陂(quèbēi)、都江堰等,农业的进步推动了社会分工,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
上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铁器牛耕的使用B.井田制走向瓦解C.诸侯割据的出现D.中央集权的建立3.(2分)钱穆先生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其中后一段落的“郡县政治”( )A.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B.建立了第一个大一统封建国家C.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D.终结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分封制4.(2分)汉武帝即位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 )①采取“与民休息”政策①颁布“推恩令”①设刺史①铲除宦官势力A.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5.(2分)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先后入主中原,他们千年传承的乳制食品也随之在中原地区广泛流行。
这说明( )A.统治者重视农业B.民族矛盾消除C.少数民族封建化D.民族交融加强6.(2分)2014年,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隋朝时大运河首次南北贯通,沟通五大水系,“运漕商旅,往来不绝”、“自是天下利于转输”。
这体现了( )A.南北经济交流加强B.开明政治局面出现C.商人群体正式形成D.重农抑商政策实施7.(2分)《资治通鉴》记载:“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计入。
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材料反映的是( )A.初税亩B.租庸调制C.两税法D.摊丁入亩8.(2分)胡旋舞是唐代盛行的西域“三大乐舞”之一。
它源于中亚,经由西域传入中原,因舞姿旋转蹬踏而得名。
2020年福建省南平市顺昌第一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0年福建省南平市顺昌第一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国庆演说中讲到:“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
”美国实现把统治者“关在笼子里的梦想”主要是通过A.实行三权分立B.实行君主立宪C.实行民主选举总统D.国会制约总统权力参考答案:A2. “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
”这旨在说明十月革命的意义是A.开创了社会主义的道路B.实现了俄国社会的转型C.借鉴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D.否定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参考答案:A“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意在强调十月革命开创了一条新的现代化道路,即开创了社会主义的道路,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B是国内意义,而材料反映的是世界意义,不符合题意,排除;不再借鉴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是不再效仿西欧资本主义而非否定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3. 从前“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到1980年凤阳产粮5.02亿公斤;1981年产粮6.07亿公斤;1982年产粮7.15亿公斤。
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实行了对外开放的伟大战略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参考答案:A【详解】依据材料“到1980年凤阳产粮5.02亿公斤;1981年产粮6.07亿公斤;1982年产粮7.15亿公斤。
”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粮食产量增加的原因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因此A选项正确。
B选项错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发生于1953-1956年三大改造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C 选项错误,这主要是对内改革的结果,不是对外开放的影响;D选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是在21世纪初,与材料时间不符。
山东省潍坊市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统考 高一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潍坊市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是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圈分布图。
该图A.反映了中华文明的多元性B.说明华夏文明源远流长C.体现了地域文化同步发展D.显示文化区系相对封闭2.盐、铁、酒是西汉时期重要的手工业产品和销售量极大的商品,并称“三业”。
起初皆可私营,武帝时收归官府,实行专营。
这一做法旨在A.促进商品流通B.稳定市场秩序C.加强经济控制D.维护小农经济3.历史上的某次土地制度改革,其目的不是改变土地私有制,也没有实际地改变当时私有土地的占有状况,但它把公有土地平均分配给耕种者,然后要求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承担同等数额的租赋。
这次改革A.阻断了土地兼并B.促进了人口流动C.稳定了社会秩序D.消除了社会矛盾4.由于地处长城内外,长城外各族以游牧经济为主,长城以南则是以城郭为居的农业经济。
为适应这种状况,辽中央政权釆取了灵活的统治策略。
这一做法A.解决了辽宋之间的矛盾B.促使辽过渡到农耕文明C.适应了不同生产方式的需求D.促进了南北经济贸易往来5.它比古代经传更有系统和更为完整,并因其重新解释古代经典著作而赋予儒家思想以更多推理的内容。
这种新形式的儒家思想,经过加工,提供了对生活问题的更多解答。
它指的是A.先秦儒学B.汉代儒学C.宋明理学D.明清新儒学6.图2为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疆域轮廓图。
推断这一时期是A.唐 B.元 C.明 D.清7.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无论是农学、医学、天文学、数学等成就,还是对世界影响最大的四大发明,都源于现实生活的“利禄”而产生,满足大一统专制社会中各方面的需要。
这旨在强调中国古代科技具有A.实用性B.经验性C.总结性D.规律性8.维新运动是康有为、梁启超等传统功名不高的读书人发动的,阻力重重。
但在短短一两年内,维新运动便能达高潮,甚至一时出现“咸与维新”,一些高官也屡屡“赞助”以显自己的“开明”的局面。
2020年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第一高级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0年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第一高级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当今我国积极发展对外关系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B.捍卫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C.维护世界和平D.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利的国际环境参考答案:D2. 如果你作为公元3世纪的罗马的一名法官,审理一位罗马公民故意伤害一名外邦自由民的案子,你将用哪一部法律作为你量刑的依据,最有可能的是A.《十二铜表法》B.习惯法C.《万民法》D.公民法参考答案:C略3. 下列生产工具不属于同一类的是()参考答案:D4. 从1897年到1904年,美国企业间出现了大规模的合并运动,这使托拉斯(许多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或产品有密切关系的企业合并组成)的数目由1800年的24个增加到1904年的257个。
这一“合并运动”A.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普遍发展B.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C.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根本性变革D.率先应用于新兴的棉纺织业参考答案:B【详解】依据材料“1897年到1904年,美国企业间出现了大规模的合并运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表述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垄断组织的出现,垄断组织的出现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
故答案为B项。
A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普遍发展是在二战后,排除;C项垄断组织的出现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并没有使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根本性变革,排除;D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与题无关,排除。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判断出是垄断组织,结合垄断组织的影响解答即可。
5. 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趋势是A.逐渐平民化B.逐渐贵族化C.逐渐神秘化D.逐渐宗教化参考答案:A6. 有历史学家发出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越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呢?”这一材料说明了()A、要实现工业化必须发展资本主义制度B、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C、西方文明比伊斯兰文明更容易接受工业化D、自然条件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参考答案:B7. 从16世纪开始的早期殖民帝国时代,殖民强国虽然有了远洋航船和大炮、毛瑟枪和正规军,但是它的力量优势,尤其是对一些先进文明地区的力量优势却是有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带答案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我们在复习时,可以多做试题,总结错题经验,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2020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带答案,希望大家喜欢!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25题,共50分)
1.20XX年1月12日,海地产生7.0级地动,引起天下遍及存眷。
500多年前,海地岛曾被定名为“伊斯帕尼奥拉岛”(意为“西班牙的岛”)。
此定名由来的汗青依据是()
A.西班牙语是本地通用语言
B.麦哲伦举世飞行初次到达海地
C.哥伦布发明此岛宣布为西属殖民地
D.土著印第安人对该岛称谓的音译
2.16世纪初,西班牙的一位家庭主妇诉苦说“已往一个月的生存费就五个银币,如今十个银币还不敷。
”这反应了西班牙出现了()
A.贸易危急
B.贸易革命
C.代价革命
D.经济危急
3.下表所反应的征象产生的缘故原由是()
年份世界生铁产量(吨) 世界煤产量(吨) 1830 约1,600,000 30,000,000 1870 约12,250,000 220,000,000 A.煤铁产量激增B.人口激增C.“钢铁时代”到来D.工业化进程狂飙突进
4.贝尔试图说服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投资他发明的“新奇玩意儿”,却被后者当作痴人说梦而婉拒。
这个“新奇玩意儿”最有可能是()
A.电灯
B.电话
C.汽车
D.电影放映机
5.世界石油产量从1870年的80万吨提高到1900年的2000万吨。
致使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蒸汽机车的发明
B.汽车的发明
C.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D.石油化工的发展
6.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枝独秀”的局面,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各个先进国家“遍地开花”的局面,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经济实力的急剧衰落
B.美德等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C.自然科学研究的重大进展
D.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7.罗斯福说:“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今天他们却无法维持想像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买食品、衣服
和其他必需品以保持我们的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
”为此,罗斯福新政采取了()
A.整顿银行,统制货币
B.调节农业生产
C.规定最低工资标准
D.降低生活用品价格
8.一位俄国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C.推行社会福利政策
D.积极发展“新经济”
9.美国南达科他州的一个农民,他种植转基因作物,驾驶有全球定位系统的拖拉机。
这则材料反映出哪种经济现象的特点()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知识经济
C.经济全球化
D.第三产业
10.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
”这里的“阳光灿烂”与政府颁布的哪项政策有关()
A.农民缴纳固定粮食税
B.国家实行余粮收集制
C.政府免收农民赋税
D.农民可以租借国家的企业
11.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共同点是()
A.都促进了经济发展
B.都从当时的国情出发
C.都是为粉碎帝国主义进攻创造了物质条件
D.都体现了共产主义分配原则
1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对国际货币关系领域的自由放任与国际经济发展的要求,《经济学家》杂志指出“迫切需要货币方面的国际协议”。
由此建立了()
A.金本位制
B.“布雷顿森林体系”
C.欧洲统一货币
D.多种新货币体系
13.中国自年恢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席位以来,分别于年、年、年20XX年获得4次特别增资,目前在基金组织的实际份额占该组织总份额的6.394%,排在美国、日本之后位列第三位。
A.对世界金融与贸易走向的影响B.对世界金融与贸易C.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提高D.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跃居世界的第一位
14.下列几幅图片代表的是当今世界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它们共同反映了()
A.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B.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反对美国控制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D.世界经济发展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15.20XX年2月1日,欧洲多国参加了“停电节能5分钟”的活动,借此向浪费能源、破坏环境的行为宣战。
这一活动的开展表明()
A.电开始成为重要能源
B.经济全球化产生负面影响
C.欧洲一体化进程加速
D.欧洲仍然掌控世界经济
16.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天下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作参谋,专替君主打算。
这一家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17.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
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B.荀子、孟子C.商鞅、孟子D.韩非子、董仲舒
18.据史料记载,宋代女子吴妙静新婚之日,未婚夫在迎亲时溺水身亡,她遂出资在溺水处建造了一座五孔石桥,并终身守节。
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于()
A.董仲舒
B.朱熹
C.陆九渊
D.王y明
19.文天祥抗元被俘,但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
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A.黄老之学
B.佛学
C.程朱理学
D.西学
20.在量子力学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如果不去测量对象(电子),对象(电子)便没有位置,有科学家便把这一结果比喻为:月亮在无人看它时,它不存在。
当然,这一论断主旨意在突出微观研究领域的特殊性,并能在历史学那里找到了知音,这与中国古代某一学者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位学者是()
A老子B董仲舒C朱熹D王y明A.战国时期B.唐朝C.宋朝
D.明朝
23.一直以来,中国图书只有手抄本,同一种图书的复本相当少。
但唐宋以后市面上的图书数量逐渐增多,图书出版业慢慢兴盛起来。
导致这一变化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A.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造纸术的推广
D.印刷技术的发展
24.“舞”字的原始文字像一个人手执牛尾跳舞的样子,后来加上“舛”强调双配合双手和乐曲有节奏地跳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