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1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二、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1.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酸性、碱
性、 腐2蚀.物性理、性稳质:定不性需等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 硬度、
溶区解别性:、这导种电性导质是热否性通、过挥化发学性变、化吸才能附表性现、出吸来水 性等。
外部特征
物质的外形,形状、 状态发生改变
伴随能量的变化,发光 放热,颜色改变、生成 气体,产生沉淀等
本质区别
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联系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在化学变化 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一定没有 化学变化
分析蜡烛燃烧的过程
蜡烛熔化 蜡烛燃烧
物理变化 同时发生
化学变化
完成学法大视野P4[即学即用1-1]
的物质
质生成
液态的水

粉末状的胆


想一想:这两个变化有何共同点?
水的沸腾 液 态 胆矾的研碎 块 状
气态
液 态 (状态改变)
粉末 状 (形状改变)
实验1-1:(3)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实验1-1:(4)石灰石和盐酸反应
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实验 (3)
实验 (4)
练一练 完成学法大视野P5[课堂训练],第1、2、4题
物理变化
变化
联系
区别
联系
物质 化学
组成 化学变化
研究对象
结构 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区别
作业布置
1.课本P10练习与运用第1题; 2.学法大视野P5【课后提升】(5、7不做); 3.预习第一单元课题2,完成学法大视野P6 【课前预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PPT课件

实验 变化前 序号 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 的现象
变化后 的物质
变化后有 无新物质 生成
试管中的水沸腾并
1-1 液态的水 逐渐减少,玻璃片上 液态的水 无
出现小水珠
1-2
蓝色块状 蓝色块状固体变成 蓝色粉末 的胆矾 细小的蓝色粉末 状胆矾

1-3
蓝色的 胆矾溶液
蓝色溶液中有蓝色 沉淀出现
蓝色的氢 氧化铜沉
现象:
试管中的水沸腾并逐渐减少,玻璃片上出现 小水珠。
【实验1-2】
操作:
取少量胆矾(又叫蓝矾)放在研钵
内,用研杵把胆矾研碎。
现象:
蓝色块状固体变成细小蓝色粉末。
思考:两个实验中物质的变化有何规律?
水的沸腾: 液态水 气态水 液态水
胆矾的研碎: 块状
粉末状
实验 变化前 变化时发生 变化后 变化后有
4.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 变化的一组是( D )
A.玻璃杯被摔碎、米饭变馊 B.酒精挥发、 湿衣服晾干
C.蜡烛燃烧、乒乓球变瘪 D.菜刀生锈、 牛奶变酸

【实验1-1】
操作:
1.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 铁架台上。 2.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到水沸腾。
3.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移近试管口。
C、可能是化学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
D、既是物理变化又文化,古诗
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
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D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练习6]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化学变化
⑴空气液化 物理变化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件(共26张PPT)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件(共26张PPT)

在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 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直到水沸腾,把 一块洁净的玻璃片或盛有冷水的小烧杯 移进试管口,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 生成
液态的水 无
探究物质变化的实验
变化前的物质
固态的石蜡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石蜡熔化成液态
将盛有一小块石蜡的试管置于盛有沸水 的烧杯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1)定义: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 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常见的物理变化:如水的三态变化,胆矾的研碎、汽油挥发等。
2.化学变化
(1)定义:___生__成__其_他__物__质_的__________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__化__学__反_应________

颜色改变
生成沉淀
放出气体
(2)基本特征是 ,常表现为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学习目标
1.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判断 2.掌握物理性质喝化学性质的概念和判断 3.理解物质的性质、变化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新课导入
水的沸腾 水(液态)变为水蒸气(气态)
木材的燃烧 木材变为木炭
探究物质变化的实验
变化前的物质
液态的水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水沸腾产生的水蒸气遇玻璃片又 凝结成液态的水
【答案】C 【解析】 A、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木条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水结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课堂练习
类型一、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李林同学在不同季节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春天花朵掰成花瓣 B.夏天粮食酿成美酒 C.秋天水果榨成果汁 D.冬天冰砖凿成冰雕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性质(共14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性质(共14张PPT)

新课讲解
三、运用物质的性质解决问题 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性质:氧气能供给人呼吸
决 定
用途:氧气可用于抢救危重病人、 登山、潜水、航空等领域。
•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强化练习
1、下列洗涤方法主要利用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B )
A、无水酒精洗手机屏幕
B、食醋洗去水壶内的水垢
C、清水洗涤衣服上的食盐 D、汽油洗涤衣服上的油迹
【方法点拨】明确物质的用途依据物质哪些性质,然后根据化学性质的概念进行判断。物质在 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解析】A、无水酒精可以溶解手机屏幕上的赃物,是根据溶解作用原理洗涤,属于物理性质; B、水垢不易溶解于水,但能与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溶的盐,故食醋洗去水壶内的水垢是利用了物 质的化学性质;C、食盐易溶解于水,可用水溶解后洗净,是根据溶解作用原理洗涤,属于物理性质; D、植物油不易溶解于水,不能用水洗净,可用汽油洗去,是根据溶解作用原理洗涤属于物理性质。
强化练习
3、下列关于氧气的“自述”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C ) A、我能让铁生锈 B、我能使食物腐烂 C、加压降温我可以变成淡蓝色液体 D、我能供给呼吸
【方法点拨】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 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解析】A、能让铁生锈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B、能使食物腐烂,是利 用了氧气的氧化性,是化学性质;C、加压降温我可以变成淡蓝色液体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 来,是物理性质;D、能供给呼吸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41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41张PPT)

• 第二组:①属于物理性质 (5) ;
• ②属于化学性质
(2)

• ③属于物理变化
(4)

• ④属于化学变化
(1)

• ⑤属于化学现象
(3)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1.1《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 41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1.1《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 41张PPT)
• 1、日常生产生活中接触到的下列变化,其
2.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 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硬度、溶解性、 熔点、沸点、密度、挥发性、导热性、 导电性、延展性等
3.区别: 是否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熔点和沸点
① 熔点:物质的熔化温度(固态变液体)
如:固态的冰在0℃时会熔化成液态的水,即冰 的熔点为0℃。 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液态变气态)
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C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应用化学性质的是( C )
A、用铁、铝制作炊具 B、用大理石作建筑材料
C、用酒精作燃料
D、用铜制作导线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1.1《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 41张PPT)
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D
• A、石油分馏
B、用活性炭净化水
• C、灯泡通电发光 D、牛奶变酸
• 2.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
是( )
B
• A.铁锅生锈
B.冰雪融化
• C.粮食酿酒
D.蜡烛燃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1.1《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 41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4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4张PPT)

新知学习
日常生活中,常见一些人用医用酒精来降温,以达到 退烧的目的,也经常用工业酒精炖小锅美食。这都是利用 了酒精的特性。
思考: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验,酒精有哪些性质?
新知学习
根据观察和生活经验,酒精具有以下性质:
颜色: 无色 状态: 液体 气味: 有特殊气味 密度: 0.8g/ml 水溶性: 能与水互溶 是否挥发:易挥发 点燃时在空气中 能燃烧
讨论:以上性质可以怎样分类?
新知学习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毒性、氧化性、稳定性、腐蚀性 、酸性、碱性等。
2.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 挥发性、密度、导热性、导电性等。
阅读完这段话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铜的物理性质有: ①、②、③、④、⑤、⑥ 铜的化学性质有: ⑦、⑧、⑨、⑩
课堂小结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变 化 物 质
•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性 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
升华等
烂等
说明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等现象产生,但有发光、发 热等现象产生的变化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新知学习
判断下列变化的类型
雪的形成 云的形成
燃放烟花 蜡烛的燃烧
新知学习
例1 判断下列说法:电灯通电发光发热是发生了什么变化? 甲同学:有发光放热的现象,所以是化学变化。 × 乙同学: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所以是物理变化。 √
•图1-3 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一课时 物质的变化
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变化
瓷碗被打碎
折纸艺术
天然气燃烧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这些变化有什么特点?本质是否相同?
食物腐烂
如何观察实验现象,要从哪些方面观察?
实验前
有几种物质 参加反应; 物质的颜色、 状态、气味 等
实验过程中
实验记录与分析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 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蓝色的硫 生成蓝色 酸铜溶液等 沉淀
蓝色的氢氧 化铜沉淀等
有新物质 生成
实验1-1
(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
在盛有少量大理石的试 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将产 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记录与分析
①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②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对比辨析,思考回答 思考一: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化 学 变 化
木柴燃烧
物 理 变 化
灯泡通电发光
结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对比辨析,思考回答 思考二: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到底是什么?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生成了新物质——化学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
思考:蜡烛燃烧时发生了哪些变化?其中哪些是 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蜡烛熔化
物理变化
蜡烛燃烧
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蜡烛熔化,即化学 变化中伴随着物理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24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24张PPT)

探究一、化实学验变现化象和的物记理录变化
序号 变化前的 物质
变化时发生 的现象
变化后 的物质
1-1 液态的水 水沸腾,有蒸汽, 液态的水 玻璃片有水滴
1-2 蓝色块状的 由块状变粉末 蓝色粉末状
胆矾
的胆矾
1-3 蓝色的胆矾 有蓝色沉淀生成 蓝色的氢氧
溶液
化铜沉淀
1-4 颗粒状石灰 有气泡放出, 二氧化碳气
1、物理性质:
不需要发生 化学就变表化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 导热性、延展性、挥发性、溶解性、吸附性、铁磁性等。
2、化学性质:
物质在
化学中变表化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金属活动性、
酸碱性、受热易分解等。
物理性质
⑴ 熔点和沸点 ① 熔点:物质的熔化温度(固态变液体)
矾溶液
1-4石灰石与盐 酸反应
颗粒状石 灰石(或 大理石)
实验一:水的沸腾
(1)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如图所示。 (2)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至水沸腾。 (3)把一块洁净的表面皿移近试管口,观察现象。
实验二:胆矾的研碎
(1)取少量胆矾放在研钵中。 (2)用研杵把胆矾研碎,观察现象。
实验三:胆矾与氢氧化钠反应
石(或大理石) 石灰水变浑浊
体等
变化后有 无新物质
生成
无物
理 变 化无有源自化 学变化

[讨论1、交实流验]1和实验2有什么共同特征? 思考
21、.什实么验是3物和理实变验化?4有什什么是么化共学同变特化征??
32、.物实理验变1化、与2化与学实变验化3分、别4有有什什么么特本征质? 的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BCDE ) A.铁铸锅 B.木头制桌椅 C.汽油挥发 D.灯泡发光
E.香水挥发F.蜡炬成灰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第一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课件 (22张PPT)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第一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课件 (22张PPT)
活动2:实验探究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第一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课件 (22张PPT)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第一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课件 (22张PPT)
实验(1)中需观察: (1)水的颜色、状态、气味。 (2)水加热沸腾时,试管口有什么现象? (3)干冷玻璃片上有什么现象?
实验(2)中需观察:
汽油挥发等
食物腐烂等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等现象,但发光发热等 现象产生的变化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电灯 通电发光放热就是物理变化。
人教版《初物中质化的学变九化上和第性一质单》元p课pt题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课件 (22张PPT)
反馈练习 人教版《初物中质化的学变九化上和第性一质单》元p课pt题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课件 (22张PPT)
(1)变化前胆矾的颜色、状态是什么样的? (2)粉碎后的胆矾颜色、状态又是什么样的? (3)变化前、后胆矾有什么不同?变化后的粉末物质还是 原来的胆矾吗?为什么?
实验
变化前
变化时发生
变化后
变化后有无新
序号
的物质
的现象
的物质
物质生成
液态水沸腾,
(1)
液态的水 产生水蒸气, 液态的水

遇冷变液体
(2) 蓝色块状的胆矾 由块状变粉末 粉末状的胆矾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第一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课件 (22张PPT)
人教版《初物中质化的学变九化上和第性一质单》元p课pt题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课件 (22张PPT)
认识实验仪器
铁架台 试管 酒精灯
人教版《初物中质化的学变九化上和第性一质单》元p课pt题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课件 (22张PPT)
研钵
人教版《初物中质化的学变九化上和第性一质单》元p课pt题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课件 (22张PPT)
铁架台 橡胶塞
试管
橡胶管
玻璃导管 烧杯
人教版《初物中质化的学变九化上和第性一质单》元p课pt题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课件 (22张PPT)
人教版《初物中质化的学变九化上和第性一质单》元p课pt题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课件 (22张PPT)
重点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区分。 难点 变化与性质的区分。
新课导入
演示“火柴梗被折断”、“纸撕 碎”、“火柴梗燃烧”等实验。
通过实验大家观察到,世界万物总是在不 停的变化着,这些变化有何不同?我们如 何区分呢?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 物质的变化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第一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课件 (22张PPT)
反馈练习
1.下列过程的原理,一定包含化学变化 的是(C )
A.蒸发 B.导电 C.燃烧 D.灭火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B)
A.矿石粉碎 B.纸张燃烧
C.酒精挥发 D.冰雪融化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第一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课件 (22张PPT)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物理变化
⑴定义: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⑵特征: 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
⑶形式: 破碎、扩散、蒸发、凝固
⑷判断方法:如果变化过程中没有其 它物质生成,只是物质的
形 态 发生了改变,则该变化为物理变化。
实例:铁水铸成锅、酒精挥发、撕碎纸屑、折断树枝等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第一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课件 (22张PPT)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第一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课件 (22张PPT)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第一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课件 (22张PPT)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 生活中的典型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2.了解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识别哪些是化学性 质,哪些是物理性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相关信息,并能 够运用化学知识揭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人教版《初物中质化的学变九化上和第性一质单》元p课pt题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课件 (22张PPT)
人教版《初物中质化的学变九化上和第性一质单》元p课pt题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课件 (22张PPT) 人教版《初物中质化的学变九化上和第性一质单》元p课pt题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课件 (22张PPT)
归纳总结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对比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本质区别 (判断依据)
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伴随现象 相互联系
状态或形状发生改变 发光放热,颜色改变、 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中不一定伴随化学变化。
实例 说明
矿石粉碎,水蒸发, 木炭燃烧,铁生锈,
1.在下列变化中,有一个变化与其他变化的 本质不同,该变化是( B )
A.石蜡熔化
B.米饭变馊
C.汽油挥发
D.湿衣服晾干
2.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 学变化的是(A )
A.玻璃破碎 面包发霉
B.榨取果汁 工业上制取氧气
C.玉米酿成白酒 铁生锈
D.煤的燃烧 干冰升华
人教版《初物中质化的学变九化上和第性一质单》元p课pt题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课件 (22张PPT)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第一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课件 (22张PPT)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第一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课件 (22张PPT)
想一想:
实验(1)和实验(2)有什么共同特征?你 还能举出类似这样变化的实例吗?
都没有新物质生成;
木头制成课桌、瓷器破碎、车胎爆裂、 汽油挥发等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第一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课件 (22张PPT)
活动1:实验探究
观察P6 实验1-1 (1)蒸发液态水和 P7 (2)研磨胆矾,然后完成下表。
实验须知
反应前: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 反应时:观察发生的现象(有无沉淀、气体生成,
是否有发光、发热或颜色变化等现象发生)。 反应后:观察生成物的颜色、状态。
石灰石表面有 气泡产生,澄 清石灰水变浑 浊
二氧化碳气体等

(5)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第一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课件 (22张PPT)
银白色镁条
白色粉末状氧化 镁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第一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课件 (22张PPT)
想一想:
实验(3)和实验(4)有什么共同特征? 你还能举出类似这样变化的实例吗?
归纳 人教版《初物中质化的学变九化上和第性一质单》元p课pt题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课件 (22张PPT)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 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但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都不能作为判 断发生化学反应的依据。例如:灯泡发光、无色的气态氧 气变为淡蓝色液态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最根本的区别: 看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第一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课件 (22张PPT)
反馈练习
1.厨房里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D ) A.煤燃烧 B.刀生锈 C.菜腐烂 D.水蒸发 2.从化学的视角来看,下列名句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的是(C )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曾青(指CuSO4溶液)得铁则化为铜
观察P7 实验1-1 (3)蓝色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和(4)石灰石与盐酸的反应,然后完成下表。
实验 序号
变化前 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 的现象
变化后 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 质生成
(3)
蓝色的硫酸铜溶 液等
有蓝色沉淀生 成,溶液颜色 变浅,最后为
蓝色的氢氧化铜 沉淀等

无色
(4)
颗粒状石灰石 (或大理石)等
2、化学变化 ⑴定义: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⑵特征: 生成了其它物质
⑶常伴随的现象:
发光、放热、变色、变味、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⑷判断方法:如果变化过程中都生成了其他物质,则该变 化为化学变化。
实例:铁生锈、蜡烛燃烧、 柴草燃烧、食物腐烂等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第一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课件 (22张PPT)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第一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课件 (22张PPT)
想一想: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又有什么联系? 为什么说点燃蜡烛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呢?
3. 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 变化时是否有其它物质生成。
4. 两种变化的联系: 化学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