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的病因及治疗
荨麻疹介绍ppt课件

3
Ⅰ型变态反 应原理图
B-cell
Ag首次刺激
IgE Ag再次刺激
Mast cell
黏膜反应 组胺、激肽
皮肤反应
平滑肌反应
4
三、临床表现
(一) 急性荨麻疹 1. 发病急 2. 风团大小不等、此起彼伏、骤起骤退 3. 瘙痒明显 4. 病情严重者可伴: ➢高热 ➢胃肠道症状 ➢过敏性休克 ➢喉头水肿
6. 植物:花粉、荨麻 7. 精神:精神紧张引起胆碱能性荨麻疹 8. 内脏和系统性疾病:如肿瘤
2
二、发病机理
(1)变态反应性
Ⅰ型变态反应性 Ⅱ型变态反应性 Ⅲ型变态反应性
(2)非变态反应性
药物:阿托品、吗啡 毒素:蛇毒、海蛰、昆虫 食物:蘑菇、龙虾、草莓
机理:通过变态反 应激活肥大细胞 或补体
机理:直接激活补体产生 C3a、C5a过敏毒素或直 接刺激肥大细胞
11
12
13
14
五、诊断
根据病史和风团皮疹结合各型特 点,不难诊断。病因诊断比较困难。
15
六、治疗原则
1. 排除病因 2. 对症处理 3. 免疫调节 4. 脱敏治疗
16
(一) 急性荨麻疹的治疗
1.抗组胺药物: n 一般患者,足量,联合用药, 逐渐减量。可
以第一第二代H1受体拮抗药物联合,也可以H1 和H2受体拮抗药物联合 2.皮质类固醇: n 皮疹泛发,一般抗组胺治疗无效者可口服 Prednison或 Dexamethason静脉推注
5
6
7
8
(二) 慢性荨麻疹
1. 病程超过1个月 2. 风团反复发作 3. 时多时少 4. 症状较轻 5. 多数原因不明
9
(三) 特殊类型
荨麻疹患者如何正确用药?

荨麻疹患者如何正确用药?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很多患者都深受其扰。
正确用药对于缓解症状、控制病情至关重要。
那么,荨麻疹患者应该如何正确用药呢?首先,我们要了解荨麻疹的发病机制。
荨麻疹通常是由于身体对某些物质产生过敏反应,导致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引起皮肤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从而出现风团、红斑、瘙痒等症状。
常见的过敏原包括食物(如海鲜、牛奶、鸡蛋等)、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类等)、花粉、尘螨、感染等。
此外,物理因素(如冷、热、摩擦、压力等)、精神因素(如紧张、焦虑、抑郁等)也可能诱发荨麻疹。
在用药之前,患者应该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尽可能找出病因。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发病时间、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对于症状较轻的急性荨麻疹患者,通常首选第二代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这些药物副作用相对较小,每天服用一次,能够有效缓解瘙痒和风团症状。
如果一种抗组胺药物效果不佳,可以考虑更换另一种,或者联合使用两种不同类型的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联合西替利嗪。
对于症状较重、伴有血管性水肿、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
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和抗过敏作用,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肥胖、骨质疏松、高血压、糖尿病等,因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短期使用,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停药。
除了口服药物外,外用药物也可以缓解荨麻疹的症状。
常用的外用药物有炉甘石洗剂、薄荷醇洗剂等,具有止痒、收敛的作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外用药物只能缓解症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荨麻疹。
在用药过程中,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有些患者在症状缓解后就擅自停药,导致病情反复。
抗组胺药物一般需要连续服用一段时间,即使症状消失,也应该按照医生的建议逐渐减量停药,以巩固疗效,减少复发。
同时,患者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虽然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副作用较小,但仍可能出现嗜睡、口干、乏力等不适。
荨麻疹诊疗指南

二、病因
多数急性荨麻疹可找到病因,但慢性荨麻疹的病 因很难确定,常见病因如下:
1. 食物:肉食类;植物水果类;奶制品;食品添加剂 2. 药物:变态反应性;直接促组胺释放;其他药物。 3. 感染:隐性感染是慢性荨麻疹重要病因之一,包括
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幽门螺杆菌尚有争论 4. 吸入物:花粉、动物的羽毛及皮屑等。 ■ 5.物理因素:摩擦、压力、冷、热、日光照射等。 6. 系统性疾病: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疾
自身免疫性荨麻疹的治疗
· 目前的治疗方法是血浆置换和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 球蛋白。
· ASST阳性的患者硫化白三烯(SLT) 的产生高于皮试 阴性的患者,而SLT导致风团反应的作用比组胺作用 强100倍。
·经典的非嗜睡性抗组胺药对自身免疫性荨麻疹的疗 效不佳,可选用有抗炎作用的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 例如咪唑斯汀。
感染性荨麻疹
· 细菌感染
·慢性感染,以鼻窦炎、中耳炎、牙周病、扁导体炎等常见 · 高热、大块风团的表现可能是金葡菌败血症,应重视
· 病毒感染
· 乙型肝炎常引起荨麻疹血管炎 · 其他如EB病毒及其他上呼吸道病毒也可出现荨麻疹
· 皮肤真菌感染
· 例如念珠菌感染
· 寄生物中的旋毛虫感染(点免疫联结法可确诊)
活检:血管炎? 是
否
调查表/ 物理实验
大于6周?
是
否
否
调查表 压力实验 是适中的
压力?
是
否
感染性 尊麻疹
尊麻疹 性血管
炎
物理
性尊 麻疹
慢性 尊麻疹
其他 类型 尊麻疹
急性 尊麻疹
迟发性 压力性 尊麻疹
HAE
AAE SA
冷激发
荨麻疹健康教育

荨麻疹健康教育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也被称为风疹、风团疹。
它通常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红色、瘙痒的斑块或丘疹,伴随着疼痛和烧灼感。
荨麻疹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以儿童和青少年最为常见。
本文将为您介绍荨麻疹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荨麻疹。
一、病因荨麻疹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过敏反应有关。
当人体接触到过敏原(如食物、药物、花粉、尘螨等)后,免疫系统会产生过度的免疫反应,释放大量的组胺和其他炎症介质,导致血管扩张和皮肤组织的水肿。
这些炎症介质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瘙痒感。
二、症状1. 皮肤症状:荨麻疹的主要症状是皮肤上出现红色、瘙痒的斑块或丘疹。
这些丘疹可以随时出现、消失或移动,称为“风团现象”。
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水肿、皮肤潮红等症状。
2. 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随全身症状,如头痛、嗜睡、乏力、食欲不振等。
严重的荨麻疹病例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喉咙肿胀等症状,这属于过敏反应的严重表现,需要立即就医。
三、治疗方法1. 避免过敏原:首要的治疗方法是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
如果您已经确定了引起荨麻疹的过敏原,尽量避免接触或使用该物质。
2. 药物治疗:荨麻疹的治疗主要包括口服抗组胺药物和外用抗炎药物。
抗组胺药物可以帮助减轻瘙痒和红肿,常见的药物有非酒精类抗组胺药物和酒精类抗组胺药物。
外用抗炎药物可以缓解局部症状,如瘙痒、红肿等。
3. 其他治疗方法:对于严重的荨麻疹病例,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调节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但这些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并且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
四、预防措施1. 避免过敏原:了解并避免接触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如食物、药物、花粉、尘螨等。
2. 注意饮食:饮食对荨麻疹的发作有一定影响。
一些患者对某些食物过敏,如海鲜、鸡蛋、花生等。
如果您发现某些食物引起了荨麻疹的发作,尽量避免食用这些食物。
3. 注意保湿:保持皮肤的湿润有助于减轻瘙痒感。
使用温和的洗浴产品,避免过度清洁和摩擦皮肤。
荨麻疹最快治疗方法

荨麻疹最快治疗方法荨麻疹,又称风疹、风团疹,是一种皮肤病,主要特征是皮肤和黏膜出现短时间内出现的红色斑块和水肿。
荨麻疹病因复杂,常见的原因包括过敏、药物、食物、环境等。
患者在发病时会出现瘙痒、灼热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因此,荨麻疹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荨麻疹最快治疗方法,帮助患者尽快缓解症状。
首先,对于荨麻疹患者来说,最快速的治疗方法之一是口服抗组胺药物。
抗组胺药物能够有效地抑制组胺的释放,减轻瘙痒和红肿的症状。
常见的抗组胺药物包括赛庚啶、扑尔敏、马来酸氯苯那敏等,患者可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其次,外用药物也是治疗荨麻疹的重要手段。
患者可以选择使用抗组胺药膏或者激素类药膏进行外用治疗。
抗组胺药膏能够迅速缓解痒感,减轻红肿,而激素类药膏则能够快速抑制炎症反应,加速皮肤修复。
在使用外用药物时,患者应该注意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避免过度使用或者长时间使用,以免出现皮肤萎缩、色素沉着等副作用。
此外,荨麻疹患者还可以尝试中药治疗。
中医认为荨麻疹是由于人体风热、湿热等引起的,因此可以选用一些清热解毒、祛风止痒的中药进行治疗。
常见的中药包括连翘、板蓝根、黄连等,患者可以选择中药煎剂或者中药颗粒进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治疗需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避免不当使用导致不良反应。
最后,对于一些严重或者反复发作的荨麻疹患者来说,还可以考虑使用免疫调节剂进行治疗。
免疫调节剂能够调节患者的免疫系统,减少过敏反应,从根本上解决荨麻疹的发作。
但是,使用免疫调节剂需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出现免疫功能低下、感染等严重后果。
综上所述,荨麻疹的最快治疗方法包括口服抗组胺药物、外用药物、中药治疗以及免疫调节剂。
患者在进行治疗时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同时,患者在治疗的同时也应该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刺激性食物等,帮助加速康复。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治疗方法能够帮助荨麻疹患者尽快摆脱病痛,恢复健康。
荨麻疹的中医分型

荨麻疹的中医分型概述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过敏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呈现红斑、丘疹、水肿等症状。
中医认为,荨麻疹属于湿热病邪侵袭所致,与体质虚弱、脾胃功能失调等有关。
根据中医理论,荨麻疹可分为不同的中医分型,每种分型有其特定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
本文将介绍荨麻疹的中医分型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
中医分型及治疗方法1. 风湿病邪型病因:外感风湿病邪。
病机:病邪入侵肌表,阻滞气血流通。
症状:荨麻疹呈红色,局部皮肤肿胀,伴有瘙痒、灼热感,可有关节酸痛等症状。
治疗方法:疏风祛湿,行气活血。
常用方剂有桂枝汤加芍药、牛蒡子、柴胡等。
2. 湿热病邪型病因:饮食不洁、内伤湿热、体质湿热等。
病机:湿热病邪郁结,气血瘀滞。
症状:荨麻疹呈红色,伴有丘疹,皮肤水肿,瘙痒、灼热感明显,伴有口渴、小便赤黄等症状。
治疗方法: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常用方剂有龙胆泻肝汤、双花薄荷露等。
3. 气虚血瘀型病因:先天不足、劳倦过度、情绪郁结等。
病机:气虚无力,气血运行不畅。
症状:荨麻疹色淡,丘疹较少,皮肤水肿不明显,瘙痒轻微,舌淡红,脉细弱。
治疗方法:益气活血,调经止痛。
常用方剂有四物汤、归脾汤等。
4. 血虚寒湿型病因:寒湿侵袭、气血运行不畅等。
病机:寒湿郁滞,血液流通不畅。
症状:荨麻疹色淡,丘疹多见,皮肤水肿不明显,瘙痒较轻,伴有寒战、畏寒、喜温等症状。
治疗方法:温补阳气,祛寒湿。
常用方剂有温经汤、金匮肾气丸等。
5. 肝郁脾虚型病因:情绪不畅、饮食不节、脾胃功能失调等。
病机:肝郁气滞,脾虚失运。
症状:荨麻疹常呈暗红色,皮肤肿胀,瘙痒明显,伴有胁肋胀痛、烦躁易怒等症状。
治疗方法:疏肝理气,养血健脾。
常用方剂有柴胡化湿汤、益气养血汤等。
结语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中医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型和治疗。
根据不同的中医分型,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可以更好地改善疾病症状,恢复身体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荨麻疹时应个体化,结合具体情况制定方案,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荨麻疹断根的土方法

荨麻疹断根的土方法荨麻疹,又称风团、风疹、风疙瘩,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其特点是皮肤瘙痒、红肿、突起的丘疹和斑丘疹,可伴有烧灼感或刺痛感。
荨麻疹的发病原因复杂,包括过敏、感染、药物反应、食物因素等。
在中医理论中,荨麻疹被认为是由于体内风热、湿热、湿毒等引起的皮肤病变。
针对荨麻疹,现代医学通常采用抗组胺药物、激素类药物等进行治疗。
然而,这些药物治疗荨麻疹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长期使用更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
因此,很多患者希望能够寻求一些自然、安全、有效的方法来治疗荨麻疹,尤其是一些慢性反复发作的荨麻疹患者,更加迫切地需要一种可持续、无副作用的方法来治疗。
土法治疗荨麻疹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通过外用一些天然的土材料来治疗荨麻疹,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无害的优点。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土法治疗荨麻疹的方法,希望对患有荨麻疹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首先,土法治疗荨麻疹的方法之一是使用土豆。
土豆是一种常见的食物,它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痒的功效。
将土豆洗净去皮,切成薄片,然后敷在患处,每天多次更换,可以缓解荨麻疹的症状。
此外,也可以将土豆切成小块,榨汁后涂抹在患处,同样具有一定的疗效。
其次,黄土是土法治疗荨麻疹的另一种常用材料。
黄土具有吸湿、消肿、止痒的作用,可以有效缓解荨麻疹的症状。
将黄土加水搅拌成糊状,然后涂抹在患处,干后再涂一层,每天坚持使用,可以取得一定的疗效。
另外,土法治疗荨麻疹的方法还包括使用蜂蜜。
蜂蜜具有滋润肌肤、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以帮助缓解荨麻疹的症状。
将适量的蜂蜜涂抹在患处,轻轻按摩后静置一段时间,可以缓解痒痛感。
需要提醒的是,虽然土法治疗荨麻疹的方法相对安全,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使用。
在使用土法治疗荨麻疹之前,建议患者先咨询医生的意见,了解自己的体质和病情是否适合采用这些方法。
同时,患者在使用土法治疗荨麻疹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疲劳等。
荨麻疹治疗方法

荨麻疹治疗方法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也被称为风团疹。
它通常表现为皮肤上突然出现的红色、瘙痒的肿块或斑块,这些肿块或斑块通常会在几小时内消失,然后在其他部位重新出现。
荨麻疹通常是由于过敏反应引起的,但也可能是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如感染或药物反应。
治疗荨麻疹的方法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病因。
下面将介绍荨麻疹的治疗方法。
首先,对于轻度的荨麻疹,可以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来减轻症状。
过敏原可以是食物、药物、花粉、动物皮毛等。
一旦确定了过敏原,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以减轻症状。
此外,患者还可以尝试使用止痒药膏或药物来缓解症状,如氯雷他定、扑尔敏等。
这些药物可以减轻瘙痒感,帮助患者舒缓症状。
对于中度到重度的荨麻疹,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使用抗组胺药物来控制症状。
抗组胺药物可以帮助减轻瘙痒感和减少肿块的形成。
常用的抗组胺药物包括非那雄胺、氯雷他定、赛庚啶等。
此外,医生还可能会建议患者使用类固醇药膏来减轻炎症和肿块。
对于严重的荨麻疹,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接受皮质类固醇药物的口服治疗,以控制症状。
除了药物治疗外,患者还可以尝试一些非药物治疗方法来缓解荨麻疹的症状。
例如,患者可以尝试冷敷或温水浸浴来缓解瘙痒感和炎症。
此外,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也是很重要的,可以帮助减轻症状。
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紧张也可以有助于减轻荨麻疹的症状。
总的来说,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但是它可以通过合理的治疗得到控制。
对于轻度的荨麻疹,患者可以通过避免过敏原和使用止痒药物来缓解症状。
对于中度到重度的荨麻疹,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使用抗组胺药物和类固醇药膏来控制症状。
此外,患者还可以尝试一些非药物治疗方法来缓解症状。
通过合理的治疗,大多数患者的荨麻疹可以得到控制,不会对生活造成太大影响。
如果您怀疑自己患有荨麻疹,请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荨麻疹的病因及治疗
荨麻疹的病因与过敏原息息相关,有下列一些过敏原:
1)食物。
如鱼、虾、蛋类、奶类,其次是肉类和植物性食品,如草莓、可可、番茄。
腐败性食品分解为多肽类,碱性多肽是组胺释放物。
蛋白食品在未彻底消化之前,以胨或多肽形式被吸收,可引起荨麻疹,另外,加入食物中的色素、调味剂、防腐剂、食物中的天然或合成物质也能引起荨麻疹。
2)药物。
一类为可形成抗原的药物,如青霉素、血清、疫苗、磺胺、呋喃唑酮等,另一类为组胺释放剂,如阿司匹林、吗啡、可待因、哌替啶、多黏菌素、维生素B、奎宁、肼苯达嗪等。
3)感染。
最常见的是引起上感的病毒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是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柯萨奇病毒等。
寄生虫感染,如蛔虫、钩虫、血吸虫、丝虫、阿米巴和疟原虫等;细菌感染如急性扁桃体炎、齿槽脓肿、鼻窦炎、脓疱疮、败血症等。
4)吸入物。
花粉、灰尘、动物皮屑、烟雾、羽毛、真菌孢子、挥发性化学品(如甲醛、丙烯醛、除虫菊、化妆品等)和其他经空气传播的过敏原等。
5)物理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及压力等物理和机械性刺激。
6)动物及植物因素如昆虫叮咬、毒毛刺入(如毛虫,甲虫及飞蛾的毛鳞刺入皮肤)以及接触荨麻、羊毛等。
7)精神因素精神紧张或兴奋、运动后引起乙酰胆碱释放。
...
荨麻疹的表现
不同的荨麻疹有不同的表现,基本损害为皮肤出现风团。
通常先出现皮肤瘙痒,随即出现风团,呈鲜红色或苍白色、皮肤色,少数患者有水肿性红斑。
风团的大小和形态都不一样,发作时间也不一定。
风团逐渐蔓延,融合成片,由于真皮乳头水肿,可见表皮毛囊口向下凹陷。
风团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少数可延长至数天后消退,不留下痕迹。
部分患者还伴有恶心、呕吐、头痛、头胀、腹痛、腹泻,严重患者还可有胸闷、不适、面色苍白、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呼吸短促等全身症状。
每一个人的荨麻疹具体出现的位置不同,有的是四肢,有的脸部,胸部、背部、大腿内侧等。
荨麻疹的诊断
根据临床上的表现来诊断,首先出现风团样皮疹,便可确诊。
诊断不困难,但引起荨麻疹的原因较复杂,确定引起荨麻疹的原因常很困难,因此,必须通过详细采取病史,详细体格检查,以及有关的实验室检查,尽可能的明确荨麻疹的原因。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的诊断则可根据病史,阳性家族遗传史和血清学检查等,当有以下临床表现应当怀疑有否本病的可能:
1)反复发作的局限性水肿。
2)有自限性,一般1~3天可自行缓解消退。
3)反复发作的喉水肿或不明原因的腹痛。
4)伴有情绪,月经,尤其是外伤等诱因。
5)不痒且不伴发荨麻疹。
6)用抗组胺剂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
7)有阳性家族史,家族中有近半数成员发病。
8)血清脂酶抑制蛋白C4和C3值降低。
荨麻疹的治疗
荨麻疹的原因不同,治疗效果也不尽相同。
首先要去除病因,细到每位患者的病因,加以避免。
如果是感染引起的,要积极治疗感染病灶。
药物引起者应停用过敏药物;食物过敏引起者,找出过敏食物后,不要再吃这种食物。
还要避免诱发因素,如寒冷性荨麻疹应注意保暖,乙酰胆碱性荨麻疹要减少运动、出汗及情绪波动,接触性荨麻疹减少接触的机会等。
慢性荨麻疹可以用芝麻来治疗,常食用芝麻,可以改善体质,增强体力,强化肌肤,不现容易出疹子。
黑芝麻酱效果很好,慢性荨麻疹治疗、桃叶可以作入浴剂,桃叶的汤汁可以抑制荨麻疹的搔痒,有防治发生荨麻疹的功效。
取生的桃叶阴干,捣碎放入纱布袋中,置于浴缸内。
将水煮沸注入浴缸,待冷却至适当温度后,身体慢慢浸泡在浴缸,效果很好。
煎煮枇杷叶,也有治疗痱子和荨麻疹的功效。
取三枚叶片,用手掐碎,放入500克水中煮沸。
待煮汁冷却,用此清洗患部。
也可以将枇杷叶放入纱布袋中,放入浴池水中片刻,用作入浴剂。
慢性荨麻疹的病因
1)遗传缺陷。
大部分慢性荨麻疹患者都有遗传缺陷,研究表明慢性荨麻疹是多基因遗传病,表现为遗传过敏体质在致敏因素的作用下,机体免疫系统功能混乱。
2)外界诱发因素。
①食物:以鱼、虾、蟹、蛋类最常见,其次是某些植物性食品如草莓、可可、番茄或大蒜等调味品等。
有的食物引起的荨麻疹可属于变态反应性,但有的不新鲜食品腐败分解为多肽类,碱性多肽是组胺稀放物,蛋白食品在彻底消化之前以胨或多肽形式吸收,可引起荨麻疹。
②药物:很多退热药物易引起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本病。
常见的有青霉素,血清制剂,各种疫苗,痢特灵,磺胺等。
也有些药物因为是组胺释放物如阿司匹林、吗啡、可待因、奎宁、肼苯达嗪等。
③感染: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等。
最常见的是引起上呼吸到感染的病毒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是肝炎病毒,多数慢性感染病灶:如鼻窦炎扁桃体炎大多慢性中耳炎等与荨麻疹发病的关系密切。
3)物理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及压力等物理性刺激。
最新权威实验证实:过敏人群体内自由基数量比非过敏人群高许多。
自由基对人体免疫系统侵害是过敏体质形成的基础,还会直接氧化人体的肥大细胞和嗜碱细胞,导致细胞膜破裂释放出组织胺,产生过敏反应。
因此,改善过敏体质就要清除自由基。
...
荨麻疹和湿疹的区别
两者都是常见的皮肤科疾病,但区别也是很明显的。
①荨麻疹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粘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强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
是一种伴有剧痒的暂时性、水肿性、过敏性皮肤病。
湿疹则是一种常见的表皮的炎症,其特点为急性期皮损多形性(红斑、丘疹、水疱等),有渗出倾向,自觉瘙痒。
引起湿疹的原因有许多,常不易稳定。
皮疹形态为多形性、弥漫性、对称性,急性渗出则有浸润肥厚,病程不规则反复发作,瘙痒剧烈。
②湿疹和荨麻疹是有区别的,湿疹一般发作持续时间长,皮肤湿润,无明显诱因。
荨麻疹类似过敏反应,发作迅速,避开诱因后很快好转。
③湿疹是由内外多种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临床上急性期皮损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慢性期以苔藓样变为主,易反复发作。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两种疾病虽然都有瘙痒的感觉,但具体的表现还是不一样的,荨麻疹主要是红色风团以及丘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