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8烧伤和冷伤修改稿2
8 烧伤和冷伤-修改稿2

烧伤治疗∙创面处理
常用方法:
包扎疗法 暴露疗法 半暴露疗法 浸浴疗法 湿敷疗法
烧伤治疗∙创面处理
• 烧伤清创术:简单 安全 • Ⅰ°烧伤无须特殊处理 • 浅Ⅱ°创面:包扎疗法 • 深Ⅱ°创面:暴露疗法 • Ⅲ° 创面:手术
病理病生∙局部病变
• 轻度:毛管扩张充血→红肿 • 中度:毛管壁损伤通透性增高→水疱, • 水肿,组织细胞变性坏死 • 重度:组织蛋白凝固炭化→焦痂
病理病生∙全身反应
• 1.血容量↓ a.渗出 b.蒸发24-48hr • 2.氮负平衡 a.能耗 b.应激 • 3.RBC↓ a.血管内凝血 b.破坏 • 4.免疫功能↓ 功能受损
• 主要用于成人: • 将全身体表分为11个9%进行计算;儿童 因头部较大而下肢较小,应结合年龄进 行计算. • 成年女性的特殊性.
伤情诊断∙面积估算 中国新九分法
• 头面颈 • 双上肢 • 躯干(会阴) • 双下肢(双臀)
1×9% =9%
2×9%
3×9% 5×9% +1
=18%
=27% =46%
伤情诊断∙面积估算 中国新九分法
• 双下肢(双臀):5×9%+1% =46% 双 臀 5% 双 足 7% 双小腿 13% 双大腿 21% • 成年女性双臀和双足各占6% • 小儿双下肢: {5×9%+1-(12-年龄)}%
伤情诊断∙面积估算 中国新九分法
• 口诀:
3 5 13 5
3 6 13 7
病理病生∙病理分期 休克期
• 急性体液渗出期 持续36-48 h 伤后2-3h急剧渗出 水肿 尿量↓ 8h 达高峰 48hr趋恢复 回吸收 水肿消退 尿量↑
病理病生∙病理分期 急性感染期
小学生安全教育烧伤急救(2篇)

第1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学生接触到的危险因素越来越多,烧伤事故也时有发生。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烧伤急救知识,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小学生安全教育中的烧伤急救常识。
一、烧伤的类型烧伤是指由热、光、电、化学物质等引起的皮肤和组织损伤。
根据烧伤的深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一度烧伤:仅损伤表皮层,局部皮肤发红、肿胀、疼痛,几天后恢复正常。
2. 二度烧伤:损伤表皮层和真皮层,局部皮肤红肿、疼痛,出现水泡,愈合时间较长。
3. 三度烧伤:损伤表皮层、真皮层和皮下组织,局部皮肤发黑、坏死,愈合时间更长,甚至可能留下疤痕。
二、烧伤的急救措施1. 冷却烧伤部位:一旦发生烧伤,应立即用冷水冲洗或浸泡烧伤部位,持续15-20分钟,以降低局部温度,减轻疼痛和肿胀。
2. 防止感染:烧伤部位容易感染,应保持清洁,避免用手触摸。
如果烧伤部位出现红肿、疼痛、流脓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3. 不要自行剥脱水泡:水泡是烧伤后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应尽量保持水泡完整。
如果水泡较大,可以用消毒针头将水泡底部刺破,轻轻挤出液体,再覆盖消毒纱布。
4. 不要涂抹牙膏、酱油等物品:这些物品不具备消毒作用,反而可能加重烧伤。
5. 不要包扎过紧:包扎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加重组织损伤。
6. 不要随意用药:未经医生指导,不要随意使用药物,尤其是抗生素和止痛药。
7. 保持烧伤部位干燥:烧伤部位出汗可能导致感染,应保持干燥。
8. 及时就医:如果烧伤面积较大、深度较深,或者出现发烧、头晕、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三、预防烧伤的措施1. 注意用电安全:不要随意触碰电源插座、电线等,避免触电。
2. 注意用火安全:不要玩火,不靠近火源,如火炉、炉灶等。
3. 注意化学物品安全:不要随意触摸化学物品,如农药、洗涤剂等。
4. 注意烫伤:不要随意触摸热水瓶、热锅等高温物品。
5. 注意防晒: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容易晒伤皮肤。
6. 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不要靠近车辆。
【2019年整理】8烧伤和冷伤修改稿2

烧伤治疗∙全身治疗 液体疗法∙补液种类
补液的质:
• 晶体:等渗盐水;平衡盐;高渗盐水;等 渗碱性溶液
• 胶体:血浆;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代 血浆;全血
• 水(生理需要量):5%10%葡萄糖溶液
烧伤治疗∙全身治疗 液体疗法∙补液量
全国公式(1970年全国烧伤会议推荐):
烧伤治疗∙现场急救
1.迅速脱离热源:移出火场 降温 灭火 2.保护创面:避免再损伤;减少沾染 3.镇静止痛 4.防治休克:补充液体 5.保持呼吸道通畅 6.优先处理复合伤
烧伤治疗∙创面处理
贯穿整个烧伤治疗过程的重要环节
原则:
1.保护创面,减少渗出 2.预防和控制创面感染 3.尽早清除失活组织并覆盖创面 4.预防畸形,最大程度恢复功能容貌
伤情诊断∙全身表现
• 低血容量表现 • 体温升高 • 消瘦,乏力,失眠
伤情诊断∙烧伤严重性评判
轻度 Ⅱº<9% 中度 Ⅱº10-29% 或 Ⅲº<10% 重度 Ⅱº30-49% 或Ⅲº10-19%
或休克 呼吸道烧伤 复合伤
特重度 总面积>50% 或Ⅲº>20%
或已有严重并发症
伤情诊断∙并发症
• 第2个24hr输入量:晶体1500ml,胶体750ml, 水2000ml,共4250ml。
烧伤治疗∙全身治疗 液体疗法∙简化公式
• 输入量=烧伤面积(Ⅱ˚+Ⅲ˚)×100+1000 • 晶体液=(总量-2000)×2/3 • 胶体液=(总量-2000)×1/3 • 基础水分 2000ml • 输液速度及尿量要求同前一公式。
• 感染 • 休克 • 肺部感染 • 急性肾功能不全 • 应激性溃疡和胃扩张
《精华烧伤冷伤》课件

冷伤患者的护理与康复
• 疼痛管理:提供适当的疼痛药物治疗和心理支持 ,减轻患者痛苦。
冷伤患者的护理与康复
温和运动
进行温和的运动和活动,促进血 液循环和关节灵活性。
中医疗法
采用中医治疗方法如针灸、拔罐 等,促进患处的康复。
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患者 克服心理障碍,重拾信心。
康复过程中的心理支持与关怀
细胞因子的作用
细胞因子在烧伤后的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白细 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可以促进炎症反应,而 白细胞介素-10等细胞因子则具有抗炎作用。
03 烧伤的现场急救与治疗
现场急救措施
迅速脱离致伤源
在发生烧伤时,应立即将患者 脱离致伤环境,避免烧伤加重
。
冷疗处理
对于小面积烧伤,可以使用冷 水或冰块进行冷疗处理,以缓 解疼痛和减轻组织损伤。
烧伤的病理过程
烧伤的分类
根据烧伤的严重程度,可分为一度、二度和三度烧伤。一度烧伤仅损伤表皮层 ,二度烧伤损伤表皮和真皮乳头层,三度烧伤则损伤全层皮肤甚至皮下组织。
烧伤的病理变化
烧伤后,皮肤组织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包括炎症反应、细胞坏死、组织修复 等。这些变化会影响皮肤的再生和修复。
烧伤对全身的影响
呼吸系统
冷空气刺激可引起咳嗽、 气喘等呼吸系统症状。
神经系统
寒冷可导致头痛、失眠等 神经系统症状。
冷伤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快速复温
将患者移至温暖环境,用热水袋、电热毯等 复温工具对受伤部位进行快速复温。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冷伤或出现坏死组织的情况,需要 进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使用抗炎、止痛、抗凝等药物进行 治疗。
烧伤深度诊断标准修订决议

烧伤深度诊断标准修订决议烧伤是一种常见的创伤性伤害,严重的烧伤可导致多种系统的功能障碍和并发症,因此早期的准确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烧伤深度是烧伤严重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确定准确的烧伤深度非常重要。
本文就烧伤深度诊断标准的修订决议进行分析。
一、烧伤深度分类烧伤深度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浅表性烧伤(Superficial Burn):皮肤表层受损,表现为红肿、水疱和表皮剥离等症状,通常能够自行愈合,不留有疤痕。
2.浅深度烧伤(Superficial Dermal Burn):表皮和真皮浅层受损,表现为泡状损伤和焦痂。
一般需要7-14天时间可以恢复,不留有瘢痕。
二、修订基础传统的烧伤深度分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深度烧伤和浅深度烧伤的区分不够准确,因此烧伤深度诊断标准的修订在临床实践中十分必要。
现有的修订基础是由两个分别来自美国和欧洲的研究小组共同发布的:美国烧伤协会(American Burn Association,ABA)和欧洲烧伤协会(European Burns Association,EBA)。
ABA 指南将烧伤深度分为:1.浅表性烧伤(Superficial Burn Pri),缺点是将大多数浅深度烧伤归类为浅表性烧伤。
3.深度烧伤(Deep Dermal Burn),但对于深度烧伤和全厚度烧伤的区分不够准确。
Ⅱ度烧伤(浅深度烧伤, Superficial Dermal Burn,Semi-Deep Dermal Burn), 包括浅深度烧伤和半深度烧伤。
三、修订决议针对传统烧伤深度分类的不足,2018年由美国和欧洲联合烧伤学会聚集相关专家将烧伤深度诊断标准进行了修订,修改后的标准包括了烧伤深度及烧伤区域的描述和分类。
具体内容如下:1.烧伤深度的描述改为了临床病理类型,分为四种:清创型(Clear wound):只有浅表性烧伤伤口,未形成疤痕。
直接覆盖型(Direct cover):烧伤区患者的角质层被烤干,愈合需时间,但不需要局部清创手术。
《修改烧伤冷伤》课件

针对烧伤患者的心理创伤,进行心理 咨询和心理疏导。
烧伤的康复与治疗
药物治疗
使用抗生素、止痛药等药物,缓解症 状和促进愈合。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烧伤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植 皮、皮瓣转移等手术。
烧伤的康复与治疗
快速复温
将受伤部位浸泡在温水中,或用温暖的湿毛巾包裹,促进血液循环。
止痛药
口服或外用止痛药,缓解疼痛。
适度锻炼
进行适当的运动和功能锻炼,有助于恢复肌 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
THANKS
感谢观看
低体温症
由于长时间暴露于寒冷环 境中,导致体温过低,出 现寒战、心肺功能异常等 症状。
02
烧伤和冷伤的症状与处理
烧伤的症状与处理
症状
皮肤发红、疼痛、水疱、焦痂等 。
处理
立即用冷水冲洗伤口,涂抹药膏 ,严重者需就医。
烧伤的并发症与处理
并发症
感染、休克、器官功能障碍等。
处理
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加强护理。
冷伤的症状与处理
症状
皮肤苍白、麻木、疼痛等。
处理
迅速复温,用温水浸泡或包裹受伤部位,严重者需就医。
冷伤的并发症与处理
并发症
局部组织坏死、感染等。
处理
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加强护理。
03
烧伤和冷伤的预防与护理
烧伤的预防与护理
烧伤的预防
避免接触高温物体,远离火源,注意 厨房用火安全,教育儿童不要玩火。
脏器官。
冷伤的定义
冷伤是指由低温或寒冷所致的组 织损伤,通常发生在暴露部位。
冷伤的程度取决于低温强度、暴 露时间和受影响组织的范围。
冷伤可分为冻疮、冻伤和低体温 症等类型。
烧伤科(第八版)

(三)防治: • (1)及时纠正休克,保护肠粘膜的组织屏 障。 • (2 )正确处理创面:重度烧伤早期切痂, 削痂植皮。 • (3 ) 抗生素应用选择:菌群动态、细菌 培养及药敏。 • (4 ) 营养支持,水电解质紊乱纠正,脏 器功能维护。
同左
休克监测(补液观察指标)
• • • • ①每小时尿量每公斤体重不低于1ml ②安静不烦躁 ③无明显口渴 ④心跳有力,脉率小于120次/分 ⑤收缩压不小于90mmHg、脉压不小于20mmHg ⑥呼吸平稳 ⑦监测中心静脉压、血气、血乳酸
• 若出现反常,应加快补液。注意呼吸道的通畅
六、烧伤全身性感染
另一峰期2-3周坏死组织广泛溶解,并毒素吸收.使感染加重. 大面积侵入性感染,痂下组织菌量超过105/g,早期即可并发烧伤创面脓毒症
• • • • • • •
• •
(三)创面修复期
①浅Ⅱ°和部分深Ⅱ°可自愈。 ②Ⅲ°和严重感染的深Ⅱ°由创缘上皮覆盖。面积较大 ﹥3CM×3CM,一般需植皮,如不植皮多难自愈或需时 较长,或愈合后瘢痕较多,易发生挛缩,影响功能和外 观。 痂皮等坏死组织广泛溶解,创面裸露,成为开放门户, 不仅利于细菌入侵,而且体液和营养物质继续大量丧失, 致使机体抵抗力显著降低,成为感染的另一高峰(伤后 2-3周) (四)康复期 瘢痕→影响外观和功能→锻炼、理疗、体疗、整形
二、烧伤病理生理和临床分期
㈠体液渗出期(休克期):渗出36—48小时 早期低血容量性休克,6-12小时最为快且达到高峰,3648小时间恢复。严重烧伤心肌损害也是重要因素。 烧伤面积较大:①成人:Ⅱ°、Ⅲ°面积﹥15﹪ ②小儿: Ⅱ°、Ⅲ°面积﹥5﹪ ㈡急性感染期: ①皮肤、黏膜屏障功能受損。 ②机体免疫功能受抑制。 ③机体抵抗力降低。首先伤后48小时(第3天)到10天水 肿回收期开始,此时免疫功能低迷,易感染.外界细菌广泛 侵入. ④易感性增加。创面坏死组织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
烧伤与冷伤ppt课件

26
三、修复期
组织烧伤后,炎症反应的同时,组织的修复已开始, 包括两部分:机体自身的修复和创面处理。 创面处理: 1.创面处理的目的:保护创面,减少损害和疼痛,防 治感染;及时封闭创面,以杜绝细菌入侵及减少体液外渗; 创面愈合后不留瘢痕或少留瘢痕;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等。 2.烧伤创面处理的常用方式: 烧伤清创术:以往采用传统的清创技术,费时,易加 重休克、使创面加深,现在多采用简单清创法。清除创面 上的细菌、污物、污染溃烂的泡皮、油渍等。不同深度创 面的处理办法见下:
28
⑶暴露疗法:①方法:烧伤创面清创消毒后,外用药 物后,将创面直接暴露在空气中,用热风吹干。②优点: 易于观察创面变化,降低创面感染机会,将低医生工作量。 ③缺点:创面因干燥而加深,病房要求条件高。④适应症: 各种类型的烧伤。尤其大面积烧伤, Ⅲ° 创面的烧伤。 ⑷半暴露疗法:①方法:烧伤创面清创消毒后,创面 上仅粘贴一层含外用药物的油纱布。②优缺点:综合了包 扎疗法和暴露疗法的优点,去除了两种疗法的缺点。全国 各大烧伤中心使用最多的一种疗法。③适应症:各种创面。
17
+ 一、休克期(急性渗出期)
+ 二、感染期 + 三、修复期
18
一、急性液体渗出期(休克期)
1. 组织烧伤后的立即反应是体液渗出,一般持续36-48 小时。小面积烧伤可自身代偿,大面积则易发生急剧休克。 属于低血容量休克。伤后2~3小时最为急剧,8小时达高峰。 至48小时渐趋恢复。所以补液应掌握先快后慢的原则。 因为病人伤后48小时威胁生命的主要是休克,所以, 此期称休克期。此期度过是否平稳至关重要。 2.烧伤休克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二、致伤原因:
1.热力。 2.烟雾中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被吸入到肺 泡。⑴局部腐蚀。⑵全身中毒。 三、吸入性损伤的诊断: 1.燃烧现场相对封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情诊断∙深度识别 皮肤模式图
伤情诊断∙深度识别 皮肤模式图
伤情诊断∙深度识别(浅Ⅱ°烧伤)
• 水疱性烧伤 • 表皮生发层或真皮浅层(乳头层) • 薄皮水疱,饱满,易剥脱 • 渗液多,创面潮红,水肿 • 剧痛,痛觉过敏 • 温度增高 • 2w内无瘢痕愈合,色素沉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伤情诊断∙深度识别(深Ⅱ°烧伤)
8烧伤和冷伤修改稿2
教学大纲
烧伤和冷伤
烧伤 热力烧伤 电烧伤
冷伤
化学烧伤 非冻结性冷伤 冻结性冷伤
病理病生∙病理分期 急性感染期
• 水肿回吸收期→创面愈合前 • 休 克 期 免疫低下 • 水肿回吸收期 毒素吸收 • 广泛溶痂期 有腐必有菌 烧伤创面脓毒症 • 手术切痂期 抵抗力低下+手术打击
• 主要用于成人: • 将全身体表分为11个9%进行计算;儿童
因头部较大而下肢较小,应结合年龄进 行计算. • 成年女性的特殊性.
伤情诊断∙面积估算 中国新九分法
• 头面颈 • 双上肢 • 躯干(会阴) • 双下肢(双臀)
1×9%
=9%
2×9%
=18%
3×9%
=27%
5×9% +1 =46%
伤情诊断∙面积估算 中国新九分法
• 水疱性烧伤 • 真皮深层(网状层),有皮肤附件残留 • 厚皮水疱,小,不易剥脱 • 渗液少,白里透红,网状血管,水肿显 • 痛觉减退,迟钝 • 温度低 • 3-4w,瘢痕,色素沉着
伤情诊断∙深度识别(Ⅲ°烧伤)
• 焦痂性烧伤 • 皮肤全层或皮下组织,肌肉或骨骼 • 表皮不易剥脱,坏死或炭化 • 蜡白,焦黄,干燥,皮革样,树枝状血管栓塞 • 痛觉消失 •凉 • 3-5周脱痂后肉芽创面,难自愈,瘢痕
烧伤治疗∙创面处理 速记口诀
• 四肢包 躯干暴 • 头面会阴可不包 • 脓液多时可浸泡 • 三度焦痂早切掉
湿的包 干的暴 干不了时用灯烤 最可怕是乱糟糟 植上皮后最牢靠
烧伤治疗∙创面处理
烧伤治疗∙创面处理
暴露疗法:
• 方法:25-30˚C室温下暴露创面 • 适应征:头面颈,会阴等不宜包扎部位;深度烧伤;
沾 染严重及感染创面;大面积烧伤 • 优点:创面干燥不利于细菌生长;便于观察创面;节
省敷料;可直接行创面用药 • 缺点:要求消毒隔离环境;寒冷季节需要保暖装备;
不适于后送
烧伤治疗∙创面处理
烧伤治疗∙现场急救
1.迅速脱离热源:移出火场 降温 灭火 2.保护创面:避免再损伤;减少沾染 3.镇静止痛 4.防治休克:补充液体 5.保持呼吸道通畅 6.优先处理复合伤
烧伤治疗∙创面处理
贯穿整个烧伤治疗过程的重要环节
原则:
1.保护创面,减少渗出 2.预防和控制创面感染 3.尽早清除失活组织并覆盖创面 4.预防畸形,最大程度恢复功能容貌
伤情诊断∙深度识别
• 三度四分法 按热力损伤组织的层次分成
Ⅰ°、浅Ⅱ°、深Ⅱ°和Ⅲ°。 ⅠⅡⅢ即三度,四个层次即四分。
伤情诊断∙深度识别
1.损伤组织层次 2.表皮特征 3.创面外观 4.感觉 5.温度 6.愈合过程
伤情诊断∙深度识别(Ⅰ°烧伤)
• 红斑性烧伤 • 表皮浅层(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状层) • 表皮完整,红肿 • 创面干燥,红斑 • 灼痛,敏感 • 温度稍高 • 3-5日脱屑,无瘢痕
烧伤治疗∙创面处理
常用方法:
包扎疗法 暴露疗法 半暴露疗法 浸浴疗法 湿敷疗法
烧伤治疗∙创面处理
• 烧伤清创术:简单 安全 • Ⅰ°烧伤无须特殊处理 • 浅Ⅱ°创面:包扎疗法 • 深Ⅱ°创面:暴露疗法 • Ⅲ° 创面:手术
烧伤治疗∙创面处理
包扎疗法:
方法:油纱,棉垫3-5cm 适应征:肢体和部分躯干部位;浅度烧伤 作用:保护创面,防止沾染,对抗渗出和水肿 优点:护理方便,对病室环境要求低;舒适; 肢体 便于保持功能位;适于后送 缺点:炎热时不易耐受;消耗大量敷料,不适于大批 伤员;更换敷料痛苦
• 感染 • 休克 • 肺部感染 • 急性肾功能不全 • 应激性溃疡和胃扩张
• MSOF
烧伤治疗
• 目的:修复创面
• 原则
• 方法:现场急救
•
创面处理
• 全身治疗
• 防治并发症
烧伤治疗∙治疗原则
1.保护创面,防止沾染污染 2.预防和治疗低血容量性休克 3.预防和治疗局部及全身感染 4.尽早消灭创面,减少瘢痕畸形 5.预防和治疗MSOF
双臀
5%
双足
7%
双小腿
13%
双大腿
21%
• 成年女性双臀和双足各占6%
• 小儿双下肢: {5×9%+1-(12-年龄)}%
伤情诊断∙面积估算 中国新九分法
• 口诀: 333 567 13 13 1 5 7 13 21
伤情诊断∙面积估算 中国新九分法
适用于较小面积的判断 五指并拢 掌面为1% 以患者的手掌大小为准
病理病生∙病理分期 修复期
• 炎症同时开始组织修复
浅度烧伤 零星烧伤 可自愈 大面积深度烧伤手术修复
伤情诊断
• 面积+深度+部位
面积: a.中国新九分法 b.手掌法 深度: 三度四分法 部位: 特殊部位烧伤
伤情诊断∙面积估算
▪ 中国新九分法 ▪ 手掌法 ▪ 十分法 ▪ 图像自动扫描法
伤情诊断∙面积估算 中国新九分法
半暴露疗法: • 方法:用单层的抗菌药液纱布或凡士林
纱布粘附于创面,任其暴露变干,保护创 面 • 适应征:面部,臀部等 • 优缺点:同暴露疗法
烧伤治疗∙创面处理
深度烧伤创面:
• 浅度烧伤: Ⅰ°浅Ⅱ°
• 深度烧伤:深Ⅱ°Ⅲ°
•
表面有一层坏死物质
• 深Ⅱ˚:痂皮→削痂
• Ⅲ° :焦痂→切痂
• 提倡早期
• 头面颈 1×9%
头 (发覆盖区) 3%
面
3%
颈 (包括项部) 3%
儿童头部较大:{9+(12-年龄)}%
伤情诊断∙面积估算
中国新九分法
双上肢2×9%=18%
双手
5%
双前臂
6%
双上臂
7%
躯干3×9%=27%
躯干前
13%
躯干后
13%
会阴
1%
伤情诊断∙面积估算 中国新九分法
• 双下肢(双臀):5×9%+1% =46%
伤情诊断∙全身表现
• 低血容量表现 • 体温升高 • 消瘦,乏力,失眠
伤情诊断∙烧伤严重性评判
轻度 Ⅱº<9% 中度 Ⅱº10-29% 或 Ⅲº<10% 重度 Ⅱº30-49% 或Ⅲº10-19%
或休克 呼吸道烧伤 复合伤
特重度 总面积>50% 或Ⅲº>20%
或已有严重并发症
伤情诊断∙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