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依存度(计量)
外贸依存度的几种计算方法

贸易额 =
出口 = 总产出
然,它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即:计算
国内中间投入 + 消费 + 投资 + 过程比较复杂,有的年份数据是靠推算
出口 + 进口 - 进口 = 总产出 ③ 而得,所以存在一定的误差。
在③式中,可以看到等号左边有一
(三)作者构建的公式
总活动 =
正一负两个进口,两者在数值上正好相 等。正的进口可看作外国产品参与了本 国的经济活动,负的进口表示必须把它 扣除才能与等式右边的总产出相等。如
200 7.9
存度 Q=
表 3 中、日、美外贸依存度比较
统计方略
STATISTICAL PO LIC Y
(称作D 算法) 2
对于 D 算法,分子中涉及到的进出
口值都是指有形商品值,而分母中的 M
注: 数据来源相关年份的《国家统计年鉴》和《投入产出表》中的相关资料计算而得。
2. 如果考虑到服务贸易的影响,可
参考文献
析
表 2 几种算法的外贸依存度
以看出 D 比 B 高,D 比 C 高;另外,结
1
2
合实证数据,从 D 和 D 的变化过程中可
1
2
以看到,服务贸易在外贸依存度中所占
部分中,进口是负值而不是正值,恰 好 A 算法也正是把进口活动当成了负的
济的联系程度。
A 算法是目前普遍使用的一种。其 经济活动。
外贸依存度的计算方法,国内外理 优点在于计算简便,易于理解。然而,
可以看出,A 算法在一定程度上会
论界都存在不同的观点。计算方法是否 它却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原因如下: 夸大外贸活动在一国经济活动中的作
200 7.9
统计方略
STATISTICAL PO LIC Y
外贸依存度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中,服务业比重偏低,2005年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是47.3%和40.3%,服务业比重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三次产业结构差异也是影响各国外贸依存度可比性的主要因素。如果用剔除各国产业结构差异的工业外贸依存度计算,2005年我国工业外贸依存度为153% 。 此外,如果考虑GDP和GNP之间的差异,外贸依存度用GNP衡量的话,我国外贸依存度有可能扩大。
(二)我国外贸依存度的变化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依存度呈现不断增加的态势,但不同时期我国外贸依存度增速出现很大差异。1980年到1990年, 我国外贸依存度由12.6%上升到30%,10年间提高约17个百分点 , 这段时间外贸依存度增长较快与改革开放初期外贸基数很低有关。1990年到2000年,我国外贸依存度上升到39.6%,10年间提高了约10个百分点,在这段时间内,外贸依存度出现波动,其原因一方面是外贸增长受汇率调整、亚洲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在这段时间内我国外贸增长的基础还不牢固。 2001年到2005 年是我国外贸依存度上升最快的5年,到2005年,外贸依存度上升到 63.9%,5年间提高了约24个百分点。其中2003年和 2004年是外贸依存度增加最快的时候,几乎每年外贸依存度上升8-9个百分点。这段时间我国外贸依存度上升速度之快是全球少见的。 从外贸依存度变化还可以看到,伴随着长期的贸易顺差,1993 年以后,我国出口依存度持续高于进口依存度。如果对两种外贸依存度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我国工业外贸依存度与外贸依存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1978年,我国工业外贸依存度是外贸依存度的2.3倍,而到了2005年变成2.4倍,变 化幅度很小,其主要原因是服务业在我国经济中比重变化不大。 此外,如果对我国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进行比较还可以发现,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环节上的外贸依存度明显高于资源密集型、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外贸依存度,这是与我国比较优势和在国际上的分工地位相一致的。
对外贸易依存度计算答案

41.某国某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 )为26416亿美元,贸易出口额为9689亿美元,贸易进口额为7915亿美元。
计算该国该年的对外贸易依存度。
(计算结果精确到1%)【答案】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以一国对外贸易额同该国GDP 或GNP 比率来表示,用以反映一国经济发展对外贸易的依存度。
.%7%7%1002641679159689%100存度为所以该国的对外贸易依对外贸易依存度值国民(或国内)生产总对外贸易额度解:因为对外贸易依存≈⨯-=⨯=【解析】P9本题考查了计算某国的对贸易依存度的大小。
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以一国对外贸易额同该国GDP 或GNP 比率来表示,用以反映一国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的依存度。
【点评】本知识点2006年10月以前每次必考,但最近几年没有考过,现在又重新考到,需要引起重视,可能会成为以后几次考试中的必考知识点,在做本题是要注意美元和人民币之间的换算。
考核题型有单选、计算。
【真题连接】2006年10月单选3题,2005年10月计算,2004年10月单选,2003年10月单选、2009年1月计算、2009年10月计算。
计算方法:外贸依存度的计算方法和名称依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而有所差别。
当只观察国际市场需求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时,可不考虑进口对本地区市场的影响,使用“外贸出口依存度”,其计算方法是:用外贸出口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乘以百分之百求得。
其数值越大表明该地区经济发展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越高,也反映国际市场对该地区产品的认可程度提高,对该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增强。
在国民经济核算综合分析中,为观察对外贸易对整体国民经济的影响,需考虑进口和出口的双向影响。
计算“外贸依存度”,方法是:用净出口(对外贸易出口减进口)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乘以百分之百求得。
另外,还有使用进出口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来计算“外贸进出口依存度”。
由于以上各指标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计算方法各异,在使用时应加以区别。
外贸依存度

●外贸依存度一国/地区对贸易的依赖程度,一般用对外贸易额在其同期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来表示。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上各国(地区)之间在进行商品生产上的劳动分工,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的基础。
●完全经济一体化指区域内各国在经济、金融、财政等政策上完全统一化,在各成员国之间完全废除商品、资金、劳动力等自由流通的认为障碍。
●关贸总协定是一个政府间缔结的有关关税和贸易规则的多边国际协定。
(它的宗旨是通过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削除国际贸易中的差别待遇,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以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与流通)●进口附加税是指一国对不同国家进口商品除了征收不同税率的一般进口税外,在特殊情况下,为了某些目的,会增收临时性的进口附加税。
包括反补贴税、反倾销税、和差价税。
●国民待遇是指缔约国一方保证缔约国另一方的公民、企业和船舶在本国境内享受与本国公民、企业和船舶同等的待遇●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公平贸易)指国家不干预贸易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活动,使其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流动。
指国家采取多种措施干预贸易商品的生产和贸易活动,以达到限制进口,鼓励出口或者限制出口的目的。
指世界各国在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共同遵守有关的国际规则,相互提供对等的、互惠的贸易待遇。
●贸易创造效益是指在关税同盟内部取消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后,国内生产成本高的商品被成员国中生产成本低的商品所取代,来自成员国的低价进口商品替代了昂贵的国内生产的商品,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被创造出来。
●对外贸易额是指以货币表示一国/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额与进口额之和(CIF 成本加保险费加运费价计算FOB 装运港船上交货计算1.对外贸易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对外贸易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重要手段。
●对外贸易是获得外国先进技术的重要手段。
●发展对外贸易有利于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对外贸易有利于丰富国内市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对外贸易可以增加财政收入和外汇收入是国家积累资金的源泉之一。
外贸依存度的几种计算方法

外贸依存度的几种 计算方法
文 / 赵 勇
对外贸易依存度(简称为外贸依 存度),从传统意义上讲,是
外贸依存度 = 外贸总额 国内生产总值
以上(如新加坡),进而推出这个国 家的内部经济活动为零甚至为负。而事
指一国或地区的进出口商品总额占该国 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它从一个
2000~2004 年这 5 年的相关数据。 从表 2 中,总结如下: 1. 如果考虑到我国加工贸易的特殊
性,用 C 算法所得的数值比 B 算法所得 的数值要小,也就是说在描述我国经济
占了较大部分。 4.如果考虑到服务贸易,通过用 D1
算法(结合 B 算法)相互比较可以看 出,一方面总体上我国的外贸依存度比 美国、日本略高,但是差别并不大;
也会影响到人们对外贸依存度发展水平 经济联系程度的,也就是说,一个国 判断以及一国的外贸战略和政策的制
的正确判断,进而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 家在一定时期内的所有经济活动中,既 定。作者认为 A 算法不是十分可取的。
有关外贸战略和政策的制定。
包含本国的经济活动,也包含与国外有
(二)投入产出法(暂称为 B 算法)
200 7.9
存度 Q=
表 3 中、日、美外贸依存度比较
统计方略
STATISTICAL PO LIC Y
(称作D 算法) 2
对于 D 算法,分子中涉及到的进出
口值都是指有形商品值,而分母中的 M
注: 数据来源相关年份的《国家统计年鉴》和《投入产出表》中的相关资料计算而得。
出,即可计算出上述 5 年的增加值率 是差别不大,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在我国 越来越重要。
(其他年份的增加值率则用线性插值法 加工贸易本身与国内经济联系程度不十
对外贸易依存度

1、对外贸易依存度:指一国的进出口贸易额与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进口额+出口额)/GDP⏹用于衡量一国经济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的高低⏹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超过60%2、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工业制成品比重占90%以上最主要的机械及运输设备的进出口3、对外贸易市场结构: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地位⏹以各自的进口额、出口额、进出口额分别占该国进口额、出口额、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来表示⏹反映一国出口货物的去向和进口货物的来源⏹最大的贸易伙伴:欧盟最大的对外出口市场:欧盟最大进口来源地:日本4、转口贸易:货物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或货物供给国与需求国之间,经由第三国贸易商分别签订进口合同和出口合同所进行的贸易。
从第三国角度来看,即是转口贸易.(中国最大的转口市场是:香港)5、过境贸易:从甲国经过丙国过境向已过运送的货物,而货物所有权不属于丙国居民。
6、中国对外经贸的基本理论绝对成本论⏹由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认为各国应按照各自在绝对成本方面上的优势进行分工,生产并出口绝对成本低的商品,进口绝对成本高的商品。
⏹以己之所长,换己之所需比较优势理论⏹由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提出⏹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双方,不一定都要有某一商品的生产绝对成本低,只要各自生产相对成本较低的商品并进行交换,⏹也就是:“两利取重,两害取轻”。
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俄林提出,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每个国家应生产并出口运用本国丰裕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而进口运用本国短缺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新贸易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技术差距论—波斯纳技术上的差距可以使技术领先的国家具有技术上的比较优势,从而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
随着技术被进口国的模仿,这种比较优势消失,由此引起的贸易也就结束了偏好相似论⏹代表人物:林德⏹从需求角度入手,主要解释的是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如何产生的问题⏹两国的发展程度相近,需求偏好相似,相互需求就大,贸易可能性也就大。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

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对外贸易总额与一国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比值。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 中国对外贸易迅速增长, 对外贸易依存度也随之显著提高。
一、我国外贸依存度的现状(一)我国外贸依存度的变化趋势贸易国际化程度, 一般用名义外贸依存度来表示。
对外贸易可以分为出口和进口两部分, 相应的计算公式如下:名义外贸依存度=进出口总额/GDP×100%名义出口依存度=出口总额/GDP×100%名义进口依存度=进口总额/GDP×100%图一、我国外贸依存度的变化趋势从上图中外贸可以看出, 我国的对外贸易额逐年上升, 随之, 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也从1985的25%上升到了2007年的历史最高点72%, 2007年的出口依存度略高于进口依存度, 近三年来, 我国的对外贸易有了小幅的下降, 但下降趋势仍不明显。
我国外贸依存度的逐年迅速提高,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有学者指出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如此之高并不是真实的,有我国GDP构成因素以及汇率方面的因素影响;也有学者提出了新的计算公式,得出的结论是并不高.其实.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难以提出一个理想的外贸依存度标准.我们研究的目的不是寻求一个绝对正确的外贸依存度计算值,而是从中观察外贸依存度变化所产生的影响.2000年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为40%,2007年却上升到了72%,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上升了32个百分比,这样的速度增长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二)外贸依存度的国际化比较中国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 对外贸易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外贸进出口总额连年快速增长, 自2000年以来年均增长率达22.11%,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
但是, 一句现行外贸依存度公式算出, 在2007年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达到72%的数值是明显偏高的。
表二.各主要国家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依存度用于衡量该国经济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的高低.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应当采取有效降低措施.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室主任沈骥如就认为“我国外贸总额的增长速度在2002年和2003年分别高达21.8%和31.7%,使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也快速增长,到2006年已经达到了68.38%,而且这种势头仍在继续.这种势头是不正常的,需要调整一系列政策加以纠正.如果我们不主动纠正,恐怕就要由剧烈的经济震荡来纠正了.”刘光国教授也指出:”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已高于美国,日本等许多经济大国一倍多…….有必要慎重考虑适当调整我国需求结构中的国内需求与国外需求的比重.”针对专家学者们的意见以及相关的数据分析,以下来分析我国外贸依存度偏高的主要原因及对策二、我国外贸依存度偏高的主要影响因素解析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变动的原因, 既要从宏观上, 即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趋势和国际环境上加以考虑;也要从微观上, 即要考察我国经济发展和贸易结构等具体的情况。
我国对外贸易的依存度

我国对外贸易的几点建议
继续开放市场, 继续开放市场,尽快融入经济全球化中去 进一步扩大内需, 进一步扩大内需,稳定国内经济增长 加强技术创新,创立国际品牌, 加强技术创新,创立国际品牌,提升产品竞 争力 调整产业结构, 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服务贸易出口
近年来我国外贸依存度逐年增高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对外贸易快速增长。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对外贸易快速增长。伴随着外 世纪80年代以来 贸的增长,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也不断提高。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 贸的增长,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也不断提高。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 第一阶段是1985~1990年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逐步扩大,出口缓慢增长。1985年 第一阶段是1985~1990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逐步扩大,出口缓慢增长。1985年,我国对外 1985 贸易依存度为23.1% 其中出口依存度为9.02% 进口依存度为14.08% 1990年我国对外贸易依存 23.1%, 9.02%, 14.08%, 贸易依存度为23.1%,其中出口依存度为9.02%,进口依存度为14.08%,1990年我国对外贸易依存 度首次达到30% 其中出口依存度为16.05% 进口依存度为13.84% 30%, 16.05%, 13.84%, 度首次达到30%,其中出口依存度为16.05%,进口依存度为13.84%,我国出口慢慢赶上并超过进 这一阶段,主要由于国内资源紧缺和大量技术设备的进口, 口。这一阶段,主要由于国内资源紧缺和大量技术设备的进口,使进口依存度连续多年高于出口 依存度。 依存度。 第二个阶段是1990年 2000年 在这一阶段,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经济调控措施, 第二个阶段是1990年~2000年,在这一阶段,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经济调控措施,使出 1990 口额年均增长达到12.4% 超出了我国年均GDP的增长速度8.8% 劳动密集型产业崛起, 12.4%, GDP的增长速度8.8%。 口额年均增长达到12.4%,超出了我国年均GDP的增长速度8.8%。劳动密集型产业崛起,加工贸易 的开展,使出口快速增长,出口依存度超过进口依存度,推动外贸稳步上升, 的开展,使出口快速增长,出口依存度超过进口依存度,推动外贸稳步上升,我国的对外贸易依 存度也于1994年突破40% 虽然1996 1999年四年内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有所滑落 但是在35% 1994年突破40%。 1996~ 年四年内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有所滑落, 存度也于1994年突破40%。虽然1996~1999年四年内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有所滑落,但是在35% 左右徘徊,2000年再次达到43.9%。 年再次达到43.9% 左右徘徊,2000年再次达到43.9%。 第三个阶段是2001年至,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深, 第三个阶段是2001年至,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深,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 2001年至 WTO 的作用日益明显,200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历史性的突破万亿美元大关 超过日本, 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历史性的突破万亿美元大关, 的作用日益明显,200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历史性的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超过日本,名列世界 第三位,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和世界贸易的增长。 第三位,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和世界贸易的增长。中国对外 贸易依存度快速增加,2002年突破50%,2005年已经高达63%。 年突破50% 年已经高达63% 贸易依存度快速增加,2002年突破50%,2005年已经高达63%。据有关学者分析我国已经跻身中等 贸易依存度国家行列,即贸易依存度集中在30% 100%之间 如法国、意大利、英国、韩国、 30%~ 之间, 贸易依存度国家行列,即贸易依存度集中在30%~100%之间,如法国、意大利、英国、韩国、德 国等。 国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依存度计量版本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节节攀升,这说明中国参与全球一体化的程度加深以及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相互依赖关系的增强,但是不少学者认为我国的贸易依存度过高,存在一定的风险,那麽实际情况如何呢?本文首先对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进行纵向的历史分析,然后选取了美国、德国、日本三个发达国家和中国、印度、墨西哥三个发展中国家作为样本,以其2004年的经济统计数据进行横向的国际比较,全面分析我国的实际外贸依存度水平。
一、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历史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经过20多年的开放,我国的对外贸易有了长足发展,外贸依存度也一路上升,1978年仅为9.8,然而到2004年外贸依存度上升到了60,很多专家学者表示了极大关注。
我们要做的是抛开表面的数字,探求外贸依存度背后的变量,寻找影响外贸依存度的主要因素,进而正确认识我国外贸依存度的现状。
让我们看一下1985年---2004年的进出口贸易总额、汇率与GDP的数据,也许我们可以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
(数据详见附表1:1985年---200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汇率与GDP) 从数据可以看到截然不同的两个阶段,1985—1994年为第一阶段,1995—2004年为第二阶段,可以清晰地看到1985—1994年间的人民币汇率处于持续贬值的状态,而1995—2004年间的人民币汇率则处于相对稳定的时期。
但是在整个二十年间我国的GDP、进出口总额、对外贸易依存度一直处于上升趋势。
这些数字的背后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首先,分析1985—1994年间的相关数据,假定TD为外贸依存度,TT为进出口总额,M为人民币在1985—1994年间的各年累计贬值率。
通过EVIEWS计量软件对TD、M、TT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如下结果:1985—1994年间,我国进出口总额TT与人民币贬值率M的相关系数为0.9857;外贸依存度TD也与人民币的贬值率的相关系数为0.9876。
因此,我们假定外贸依存度TD与人民币贬值率M存在如下函数关系:TD=C(1) C(2)*M,C(1)、C(2)为方程系数,利用最小二乘法对该方程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回归结果:TD=20.52 0.09×MR2=0.975可以看出,该模型拟合得很好(拟定优度R2=0.975,接近于1),系数也非常显着(T统计量分别为33.34、17.81,方程中系数的P值都小于给定的显着性水平0.05),且不存在自相关(DW=1.52)。
所以在1985—1994年间我国外贸依存度持续上升主要是由于人民币贬值引起的,这一方面是由于货币贬值导致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增强,导致出口量增加,拉动供给生产使得对资本品的进口需求也在增长;另一方面则由于贬值当年货币的换算问题导致虽然以美元表示的进出口总额增长很少,但以人民币表示的进出口总额却增长巨大,例如人民币具有较大贬值的1990和1994年,以美元表示的进出口总额分别比上年增长3.37和20.90,而以人民币表示的进出口总额则分别比上年增加33.78和80.83。
其次,让来看1995—2004年间的情况,这十年间我国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基本保持稳定,但是外贸依存度却依然持续上升,2004年的外贸依存度比1995年上升了48.43,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我们从表1也可以看出,从1995年到2001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变化不大,在34.24---43.37之间波动,从2002年开始,进出口总额大幅上升,外贸依存度也急速上升。
这有两个原因,一是美元汇率下跌。
自2002年2月以来,美元的贸易加权价格下跌近30,其中美元兑欧元的汇率更是下跌40。
由于人民币汇率是盯住美元的,因此人民币汇率也相对贬值,促使进出口总额迅速增长。
第二个原因是从2002年起我国的加工贸易迅猛增加,2001年加工贸易额2475亿美元,2002年、2003年、2004年的加工贸易额分别为3021亿美元、4047亿美元、5496亿美元,2004年的加工贸易额比2001年增长122.06,占总贸易额的比重为47.59。
加工贸易额实际上不能算做我国自己产品的贸易额,因此,如果去掉加工贸易,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实际并不高,以2004年为例,名义外贸依存度为59.52,如果去掉加工贸易5496亿美元,实际外贸依存度仅为31.33。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对我国的外贸依存度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国际比较从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历史分析中,已经得到结论:我国名义外贸依存度的增长是有内在原因的,实际外贸依存度并不高。
但笔者还想对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进行国际比较,于是选取了美国、德国、日本三个发达国家和中国、印度、墨西哥三个发展中国作为样本,以其2004年的经济统计数据进行横向的国际比较。
考虑到一国不但有商品进出口贸易,还有服务贸易,因此应计算总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公式为: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出口商品贸易总额/GDP 服务贸易额/GDP,我们将通过此公式计算得到的贸易依存度称为名义贸易依存度(详见附表2)。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2003年我国的名义贸易依存度(66.74),大大高于发达国家中的美国(25.41)、日本(26.59)和发展中国家印度(34.06),也高于德国(65.21)和墨西哥(49.99),是六个样本中贸易依存度最高的国家。
但是与实际的贸易情况相比,这似乎不能真正反映一国的实际贸易依存度。
既然利用一般的贸易依存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的贸易依存度不能真正反映一国的实际依存度,那我们就要考虑针对贸易商品形式和内容的实际情况对公式做一下改进。
贸易按商品形式和内容的不同分为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按产业来分,贸易商品全部来自国民经济的第Ⅰ产业和第Ⅱ产业,而服务贸易则全部来自第Ⅲ产业,两者是相互独立的。
因此,我们应将商品贸易额、服务贸易额分别与第Ⅰ、Ⅱ产业的GDP和第Ⅲ产业的GDP相除,然后将计算出的分类外贸依存度相加来计算一国的贸易依存度。
计算公式为:设第Ⅰ、Ⅱ产业的GDP为GDP1,第Ⅲ产业的GDP为GDP2;商品贸易额为T1,服务贸易额为T2;经过调整的贸易依存度为TD。
则:TD=T1/GDP1 T2/GDP2我们将通过此公式计算得到的贸易依存度称为调整的贸易依存度(详见附表3)。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考虑了贸易对象及其产业以后,美国(85.55)、日本(79.22)、德国(287.07)、墨西哥(159.05)的贸易依存度都增长了二倍以上。
德国的贸易依存度更是增长了4倍,这是因为其第三产业比较发达,绝对产值和相对产值都较高,因此商品进出口依存度大大提高,因而中国(110.86)在这六个国家中的贸易依存度相对下降了。
除贸易物品形态对一国的贸易依存度有影响外,一国的实际购买力,体现在货币上就是汇率的高估或低估,也会影响对外贸易依存度。
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PowerParities,PPP)是国际上用来比较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一种换算指标,能够消除官方汇率所带来的扭曲,使指标更具可比性。
如果按照世界银行公布的购买力平价GDP为基础来计算,对外贸易依存度公式变为:TD=T1/购买力平价GDP1 T2/购买力平价GDP2。
各国的贸易依存度(详见附表4:按照购买力评价计算的贸易依存度)中只有印度(6.25)比中国(16.91)低,美国(25.41)、日本(33.02)、德国(83.27)、墨西哥(41.04)。
综合以上计算可以看出,我国的贸易依存度经过如上的调整计算后,大幅度降低,仅略高于印度,远低于发达国家,应该说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根据中宏数据库世界经济信息,即使不经过购买力评价调整,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也远低于泰国(122.16)、马来西亚(210.68)等许多发展中国家和比利时(160.54)、奥地利(103.07)、丹麦(83.91)等发达国家。
三、对外贸依存度的辩证思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经济和对外贸易出现了大幅增长,世界外贸(进出口)依存度(即世界进出口总额/世界GDP总额)也不断提高,1990年世界外贸依存度为32.29,到了2000年升至41.69,2004年则达到44.91。
而我国外贸依存度的提高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国际环境。
外贸依存度这一指标的变动趋势,说明世界扩大再生产的进行以及产品的实现越来越依赖国际市场和对外贸易,这正是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的突出体现,也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对于各国经济具有正面的影响和积极意义。
因此我们应正视并接受外贸依存度这一变动趋势,利用与国际经济联系的加强发展我国经济。
但是如果实际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剔除加工贸易等因素)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将会使我国经济发展受到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较大,一旦国际经济出现较大波动(包括物价、汇率、金融等),必然使国内经济出现一些困难,这源于较高的外贸依存度与较低的国际竞争并存的矛盾;而且外贸依存度的长期走高将会增加国内资源短缺与出口规模扩大的矛盾,从而难以支持外贸的持续高速增长。
因此,我国一方面仍要要加大开放力度,重点发展第三产业,促进技术、知识产权等服务贸易,提升我国贸易的产品结构;另一方面要注重通过刺激国内市场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不要过分依赖国际市场,要真正做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发展我国经济。
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增长原因阶段分析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作对外贸易系数,是衡量一国国民经济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的重要指标,它以本国对外贸易总额在本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表示。
中国作为转型中的发展中大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也逐年提高。
1 近年来我国外贸依存度逐年增高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对外贸易快速增长。
伴随着外贸的增长,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也不断提高。
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第一阶段是1985~1990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逐步扩大,出口缓慢增长。
1985年,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为23.1%,其中出口依存度为9.02%,进口依存度为14.08%,1990年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首次达到30%,其中出口依存度为16.05%,进口依存度为13.84%,我国出口慢慢赶上并超过进口。
这一阶段,主要由于国内资源紧缺和大量技术设备的进口,使进口依存度连续多年高于出口依存度。
第二个阶段是1990年~2000年,在这一阶段,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经济调控措施,使出口额年均增长达到12.4%,超出了我国年均GDP的增长速度8.8%。
劳动密集型产业崛起,加工贸易的开展,使出口快速增长,出口依存度超过进口依存度,推动外贸稳步上升,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也于1994年突破40%。
虽然1996~1999年四年内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有所滑落,但是在35%左右徘徊,2000年再次达到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