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依存度及数据

合集下载

对外贸易依存度及数据

对外贸易依存度及数据

对数增加了1777.15亿美元,相对数增加了514.20%.三大贸易方式进出口总额后面6年增加的总额几乎是前面11年增加的总额的5倍。

表三、图三的数据和图形可以看出:1993年到1994年我国人民币汇率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升,从576.2:100骤升到861:100。

1995—2004年之间人民币汇率波动很小,基本维持在827:100。

2005年以后人民币汇率开始下降。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得出,不管是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还是按贸易方式分货物进出口总额都在2001年以后得到了快速增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在2001年加入了世贸组织,我国的对外贸易的市场半径扩大了若干倍才使得贸易总额骤增。

近20年以来,对外贸易从一个较低的水平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例从1990年的30%上升到了2007年的64.39%,从而使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大幅提升,对外贸易依存度也越来越高,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也愈显重要。

然而,任何事情有利就有弊,国外市场需求虽然正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但处理不好,“动力”也会变成“阻力”。

因此,正确地分析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影响因素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影响因素分析本文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多变量回归分析方法,对进出口总额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各种因素与进出口总额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

现主要是选取了四个主要影响因素:汇率,国内生产总值,各种产业结构的比重,国家政策等。

(一)各种因素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机理1.一般情况下,如果人民币对外升值,以外币表示的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将上升,这将会削弱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导致出口减少,出口总额下降。

反之,如果人民币对外贬值,以外币表示的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将下降,这样就能增强中国产品的竞争力,使得出口增加,出口总额上升。

再有,1994年实施的汇率并轨,国内银行挂牌的美元兑人民币的年平均汇率从1993年的576.20元骤升至861.87元,人民币大幅度的贬值对出口产生巨大影响,使外贸依存度一度高达46.6%。

对外贸易依存度分析

对外贸易依存度分析
2、由图3可以看出,从2001-2006年,我国外贸 依存度增长趋势和世界平均水平根本一致,但我 国的外贸依存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从2021年开 始平稳开展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三 、造成我国外贸依存度偏高的原因分析
〔一〕国际原因: 1、基于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各个国家和经济体相
互协作,贸易依存也逐渐增高; 2、2001年参加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开放性效
数据来源:由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计算而来。
1、由图1、图2可以看出:2001年中国参加世界 贸易组织后,对外贸易依存度快速增长, 2006年 更是从2000年的39.36%高达64.77%;但2007年 开始对外贸易依存度逐步回落,2021年低至 43.59%,随后几年处于比较平稳状态,这是受到 了美国2007年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的影 响。
636463.00水平比较折线图
通过对我国近10年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分析,我们了解到 3、在出口方面,我国应该加大第三贸易产业的比重; 〔一〕积极影响:1、说明中国参与全球一体化进程加速,国外市场的需求已经成为我国国内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我国经济与世 界经济已经形成相互依赖的伙伴关系; 2、外贸依存度的不断升高,使我国综合国力获得了提升,扩大了对外开放的程度,在国际上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但2007年开始对外贸易依存度逐步回落,2021年低至43. 四 、外贸依存度偏高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3、在出口方面,我国应该加大第三贸易产业的比重; 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本钱较低,世界很多的跨国企业都选择到中国进行企业投资。 1、基于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各个国家和经济体相互协作,贸易依存也逐渐增高; 图1 我国2000-2021年外贸依存度 3、2002年开始,美元对世界主要货币贬值了将近30%,美元的贬值实际上也说明了人民币的升值,这使得我国出口商品定价方面具有 优势,同样刺激了我国的出口。 2中国在对外贸易上与其他国家的摩擦也日趋严重; 2、只有把贸易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积极开拓多元化市场,才会降低对美日欧盟等国和地区的出口依存度,减轻这些国家逐渐增 长的贸易依赖性所带给我国的负面影响; 二 、我国2000-2021年外贸依存度相关数据分析 3、调整中国出口商品的结构,改变大量出口资源消耗型和劳动密集型商品的旧格局,提高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 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主要的吸收资金的大国,投资和贸易的联动机制加速了贸易依存度的提升。 2中国在对外贸易上与其他国家的摩擦也日趋严重; 二 、我国2000-2021年外贸依存度相关数据分析 图2 我国2000-2021年外贸依存度条形图 1、基于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各个国家和经济体相互协作,贸易依存也逐渐增高;

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现状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现状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现状分析摘要:对外贸易依存度作为衡量一国国民经济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的重要,对一国经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保持合理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是当今各国追求的经济目标之一。

本文通过对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现状进行分析,剖析了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的原因,指出了其不利影响,并简要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现状影响对外贸易依存度(foreign-trade dependence,FTD)又称作对外贸易系数,是衡量一国国民经济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的重要指标,它以本国对外贸易总额在本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表示,即(EX+IM)/GDP。

为了准确地表示一国经济增长对外贸依赖程度,对外贸易依存度又被分为进口依存度(import depen-dence,ID)和出口依存度(export dependence,ED)。

进口依存度反映一国市场对外的开放程度,出口依存度则反映一国经济对外贸的依赖程度。

一般来说,对外贸易依存度越高,表明该国经济发展对外贸的依赖程度越大,同时也表明对外贸易在该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重要。

一、我国目前对外贸易依存度的现状随着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日益加深, 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外贸依存度呈现出以下现状:1. 我国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与国际发展趋势基本保持一致。

1978年-2006年我国FTD不断提升,由1978年的9.8%上升至2006年的65%,与国际发展趋势基本一致。

20世纪以来,世界货物贸易的发展速度一直高于全球经济的发展速度。

据统计,1980年-2002年间,世界货物贸易的年均增长速度约为6%,而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在此期间年均增长约为5%,世界平均的外贸依存度从1980年的35.9%提高到40%。

这表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与地区的外贸依存度在此20多年中是在提高的。

由此可见,我国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是符合国际趋势的。

2.我国的出口贸易依存度总体上高于进口贸易依存度。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不断增长,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依存度也分别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对外贸易依存度名词解释

对外贸易依存度名词解释

对外贸易依存度名词解释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总额与本国或本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

它反映了该国(地区)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同时也说明其贸易状况和发展变化趋势。

具体计算公式为:对外贸易依存度(%) =本地区对外贸易总额/本地区国民生产总值×100%。

以2003年数据为例,我国进出口总额为1765亿美元,本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12309亿人民币,则2003年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为63.2%。

贸易发展研究专家保罗?皮尔泽(Paulpealer)把对外贸易依存度分为六个等级:高度、中度、较低度依存、中度依存、低度依存和不依存。

对外贸易依存度(Import-Import Index,简称DI)它是根据世界各国货物和服务贸易的统计资料,按照对外贸易总额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来划分的,可以直观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全球范围内的商品和劳务市场上的地位。

比如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实体,又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那么它在对外贸易上就处于极高的地位,因此其对外贸易依存度就很高;而印度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对外贸易中与美国差距很大,那么它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就比较低。

一般认为对外贸易依存度越高,说明该国或地区的贸易自由化程度越低,贸易政策对经济波动的反应越强烈,进口的商品和劳务越依赖进口,其长期的经济增长也受到更多的限制,这样的国家或地区贸易风险相对较大。

通过测算得出的数据,即使没有明确地表示出该国或地区的贸易依存度,但从分析其统计结果中仍能获得有用的信息。

通过研究和比较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将会给我们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

1、分析和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依存度,是判断其经济开放度、评价其进出口贸易政策和制定正确的政策与战略的重要依据之一。

2、提高本国或地区对外贸易依存度,有利于提高本国或地区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

3、对外贸易依存度的研究成果,可以作为国际间进行贸易谈判和协商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

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对外贸易总额与一国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比值。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 中国对外贸易迅速增长, 对外贸易依存度也随之显著提高。

一、我国外贸依存度的现状(一)我国外贸依存度的变化趋势贸易国际化程度, 一般用名义外贸依存度来表示。

对外贸易可以分为出口和进口两部分, 相应的计算公式如下:名义外贸依存度=进出口总额/GDP×100%名义出口依存度=出口总额/GDP×100%名义进口依存度=进口总额/GDP×100%图一、我国外贸依存度的变化趋势从上图中外贸可以看出, 我国的对外贸易额逐年上升, 随之, 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也从1985的25%上升到了2007年的历史最高点72%, 2007年的出口依存度略高于进口依存度, 近三年来, 我国的对外贸易有了小幅的下降, 但下降趋势仍不明显。

我国外贸依存度的逐年迅速提高,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有学者指出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如此之高并不是真实的,有我国GDP构成因素以及汇率方面的因素影响;也有学者提出了新的计算公式,得出的结论是并不高.其实.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难以提出一个理想的外贸依存度标准.我们研究的目的不是寻求一个绝对正确的外贸依存度计算值,而是从中观察外贸依存度变化所产生的影响.2000年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为40%,2007年却上升到了72%,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上升了32个百分比,这样的速度增长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二)外贸依存度的国际化比较中国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 对外贸易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外贸进出口总额连年快速增长, 自2000年以来年均增长率达22.11%,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

但是, 一句现行外贸依存度公式算出, 在2007年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达到72%的数值是明显偏高的。

表二.各主要国家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依存度用于衡量该国经济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的高低.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应当采取有效降低措施.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室主任沈骥如就认为“我国外贸总额的增长速度在2002年和2003年分别高达21.8%和31.7%,使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也快速增长,到2006年已经达到了68.38%,而且这种势头仍在继续.这种势头是不正常的,需要调整一系列政策加以纠正.如果我们不主动纠正,恐怕就要由剧烈的经济震荡来纠正了.”刘光国教授也指出:”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已高于美国,日本等许多经济大国一倍多…….有必要慎重考虑适当调整我国需求结构中的国内需求与国外需求的比重.”针对专家学者们的意见以及相关的数据分析,以下来分析我国外贸依存度偏高的主要原因及对策二、我国外贸依存度偏高的主要影响因素解析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变动的原因, 既要从宏观上, 即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趋势和国际环境上加以考虑;也要从微观上, 即要考察我国经济发展和贸易结构等具体的情况。

2022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分析

2022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分析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为对外贸易系数(传统的对外贸易系数),是指一国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其中,进口总额占GNP或 GDP的比重称为进口依存度,出口总额占GNP或GDP的比重称为出口依存度。

对外贸易依存度反映一国对国际市场的依靠程度,是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

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展现状分析20世纪80年月以来,随着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对外贸易快速增长。

伴随着外贸的增长,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也不断提高。

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经受了三个阶段的进展:第一阶段是1985~1990年,随着中国对外开放逐步扩大,出口缓慢增长。

1985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为23.1%,其中出口依存度为9.02%,进口依存度为14.08%,1990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首次达到30%,其中出口依存度为16.05%,进口依存度为13.84%,中国出口渐渐赶上并超过进口。

这一阶段,主要由于国内资源紧缺和大量技术设备的进口,使进口依存度连续多年高于出口依存度。

其次个阶段是1990年~2000年,在这一阶段,中国实行了一系列的宏观经济调控措施,使出口额年均增长达到12.4%,超出了中国年均GDP的增长速度8.8%。

劳动密集型产业崛起,加工贸易的开展,使出口快速增长,出口依存度超过进口依存度,推动外贸稳步上升,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也于1994年突破40%。

虽然1996~1999年四年内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有所滑落,但是在35%左右徘徊,2000年再次达到43.9%。

第三个阶段是2022年至今。

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深,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明显,2022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历史性的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超过日本,名列世界第三位,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和世界贸易的增长。

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快速增加, 2022年突破50%,2022年已经高达63%,2022年更是达到67%的高点,此后受我国经济转型、内外需结构调整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从2022年开头对外贸易依存度逐步回落,2022年为60.2%,到2022年更是低至50.1%,仅比2022年高0.1%。

对外贸易依存度

对外贸易依存度

对外贸易依存度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贸易成为各国间经济交流的重要途径。

对外贸易依存度是一个反映一个国家对外贸易依赖程度的指标,它反映的是该国经济体系对外部市场的依赖程度。

本文将从对外贸易依存度定义、影响因素、优劣势及对策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定义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个国家对外贸易依赖程度的测度,通常用商品贸易、服务贸易或外汇收支等指标来进行衡量。

当一个国家的经济体系离不开对外贸易市场,且对外贸易占国家GDP的比重较高,该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就高。

二、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影响因素1.市场规模对外贸易的依存度与市场规模大有关系。

如果一个国家的市场容量较小,产品自给自足能力有限,进口商品比较多,那么外贸依存度会较高。

2.产业结构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对其对外贸易依存度也有影响。

如果该国的原材料资源比较匮乏,那么依赖进口原材料的比例会相应较高,而完全依赖进口的大宗商品的进口依存度会非常高。

3.国际竞争力一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影响其对外贸易依存度。

一个国家的优势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越强,对外贸易依存度就会越低。

4.政策因素政策措施也会影响对外贸易依存度。

例如一些国家在贸易关系上实行保护主义政策,会使外国产品无法进入该国市场,对外贸易依存度降低,而国家在贸易开放方面采取的政策则会使其对外贸易依存度提高。

三、对外贸易依存度的优势和劣势对外贸易依存度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国内市场较小的国家,对外贸易有助于扩大其市场。

同时,通过参与国际贸易,国家可以促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交流,提高产业竞争力。

此外,对外贸易依存度可以带来更多的外汇收入,增强国家经济力量。

不过,过高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也有它的劣势。

首先,过于依赖出口意味着国家经济对外部环境的反应就会更加敏感。

一旦出口市场发生波动,就会对该国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其次,过度依赖出口也会使该国经济维度过窄,无法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甚至会出现产业结构转型困难等问题。

国际贸易中国、美国近十年对外贸易依存度

国际贸易中国、美国近十年对外贸易依存度

中国、美国近十年对外贸易依存度中国近十年数据:年份国内生产总值进口总值出口总值进出口总值亿元人民币上年=100 1978年=1001978年3645.2 111.7 100 206.4 167.6 355.0 2001年109655.2 108.3 823.0 20159.2 22024.4 42183.6 2002年120332.7 109.1 897.8 24430.3 26947.9 51378.2 2003年135822.8 110.0 987.8 34195.6 36287.9 70483.5 2004年159878.3 110.1 1087.4 46435.8 49103.3 95539.1 2005年184937.4 111.3 1210.4 54273.7 62648.1 116921.8 2006年216314.4 112.7 1363.8 63376.9 77594.6 140971.4 2007年265810.3 114.2 1557.0 73284.6 93455.6 166740.2 2008年314045.4 109.6 1707.0 79526.5 100394.9 179921.5 2009年340506.9 109.1 1862.5 68618.4 82029.7 150648.1 2010年397983 116.9 94430 106825.9 201255.9(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年份对外贸易依存度(%)2001年38.472002年42.702003年51.892004年59.762005年63.222006年65.172007年62.732008年57.292009年44.242010年50.57美国近十年数据年份国内生产总值出口总值进口总值进出口总值亿元人民币亿美元亿美元亿美元亿美元2001年838294.56 101280 10049 13704 23753 2002年866601.9 104700 9775 13991 23766 2003年907241.97 109610 10202 15152 25354 2004年967250.22 116860 11592 17692 29284 2005年1028168.94 124220 12815 19967 32782 2006年1081427.62 133989.3 14517 22120 366372007年1098648.43 140618 16432 23446 39878 2008年1048799.13 143690.8 18266 25225 43491 2009年963342.78 141190.5 10455.8 15625.5 26081.2 2010年972507.95 146241.8 32000美国年份对外贸易依存度(%)2001年23.452002年22.702003年23.132004年25.062005年26.392006年27.342007年28.362008年30.272009年18.472010年21.88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近十年来对外贸易依存度都是在50%左右,除了2001、2002、2009年以外,其余年份都超出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数增加了1777.15亿美元,相对数增加了514.20%.三大贸易方式进出口总额后面6年增加的总额几乎是前面11年增加的总额的5倍。

表三、图三的数据和图形可以看出:1993年到1994年我国人民币汇率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升,从576.2:100骤升到861:100。

1995—2004年之间人民币汇率波动很小,基本维持在827:100。

2005年以后人民币汇率开始下降。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得出,不管是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还是按贸易方式分货物进出口总额都在2001年以后得到了快速增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在2001年加入了世贸组织,我国的对外贸易的市场半径扩大了若干倍才使得贸易总额骤增。

近20年以来,对外贸易从一个较低的水平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例从1990年的30%上升到了2007年的64.39%,从而使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大幅提升,对外贸易依存度也越来越高,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也愈显重要。

然而,任何事情有利就有弊,国外市场需求虽然正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但处理不好,“动力”也会变成“阻力”。

因此,正确地分析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影响因素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多变量回归分析方法,对进出口总额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各种因素与进出口总额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

现主要是选取了四个主要影响因素:汇率,国内生产总值,各种产业结构的比重,国家政策等。

(一)各种因素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机理
1.一般情况下,如果人民币对外升值,以外币表示的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将上升,这将会削弱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导致出口减少,出口总额下降。

反之,如果人民币对外贬值,以外币表示的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将下降,这样就能增强中国产品的竞争力,使得出口增加,出口总额上升。

再有,1994年实施的汇率并轨,国内银行挂牌的美元兑人民币的年平均汇率从1993年的576.20元骤升至861.87元,人民币大幅度的贬值对出口产生巨大影响,使外贸依存度一度高达46.6%。

可见政策因素通过对汇率的影响对进出口总额起间接影响作用。

2.一国进出贸易的发展程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最有效的指标就是GDP。

国民经济越发达,与国外的联系也会越紧密,从而推动国家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猛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GDP已经跃居世界第三位,与此同时,进出口贸易也发展迅速。

3.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也对进出口贸易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

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的对象大多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一般而言,由于“服务不出国”,所以第三产业的可贸易程度较低,因此,第三产业的比重越高,进出口总额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就会越低。

例如,美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高达75%,而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仅33%,相比之下,美国的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就比中国要低。

所以要降低GDP对进出口总额的依赖就得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

4.一个国家的进出口总额不仅受本国政策的影响还受到其他国家政策的影响。

例如,我国政府出台政策宣布对某些产品进口或出口免税,则这些产品的进出口贸易额会增长很快,美国要提高对我国某种产品的进口关税和贸易堡垒,则这些产品的出口额就会减少。

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每年的贸易总额增加非常快,在短短都年间就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

可见,政策对贸易的影响是很大的。

(二)建立二元线性回归方程
基于以上分析,由于人民币汇率变动、各种产业结构中的服务业比重与进出口总额呈负相关关系,GDP与进出口总额呈正相关关系,同时引入虚拟变量来反映国家汇率政策的影响,建立
二元线性回归方程:Y=xht+xgt+a(y:进出口总额;xht:汇率;Xgt:GDP;t:虚拟变量;a:随机波动的误差项)。

这里将t=1995作为临界点,因为1994年国家实行汇率并轨,考虑到政策的滞后效应,汇率并轨对当年影响不会很大,而1995年之后,这种影响才突显出来。

(三)回归分析
中国1990—2007年进出口总额数据进行回归得到如下结果:
每个变量的回归系数都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5%的t检验,表明所选的每个变量对被解释变量均有显著性影响,而且该方程的Z验也非常显著,表明方程的整体拟合优度较好。

GDP与进出口总额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GDP每增长1亿元,进出口总额将增加0.6413亿元;服务业比重与进出口总额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服务业比重每增长1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将会减少1118.077亿元。

人民币汇率与进出口总额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并且这种关系也受到国家汇率政策的影响,在国家实行汇率并轨以前,人民币汇率每升值1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将会减少2747.442亿元,实行汇率并轨之后,人民币汇率每升值1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将会减少4951.38亿元。

而国家政策在这个回归分析中无法得出具体的相关系数,因为国家政策是世界贸易国与本国的综合体,需要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比较好。

而且政策效应在此难以量化,故不做特别分析。

但是,政策效应对进出口贸易总额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五、政策建议
1.在现有的人民币汇率基础上,再次通过渐进的人民币升值来实现进出口总额的下降,进而促进外贸依存度的降低。

(1)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劳动力收入提高,这无疑可以提高我国居民的购买力,这有利于刺激国内消费。

(2)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劳动力成本上升,这必然会导致一些竞争力差的企业放弃出口,减少我国的出口额。

另外,根据日本的经验来看,本币升值还可以在间接上起到调整出口产品结构的作用。

2.调整国内的产业结构。

(1)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减少对国外技术的依赖,进而降低该类产品的进口。

(2)大力发展能够吸纳劳动力的轻工业和服务业,有效提高国民的收入,进而进一步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3. 国家应重视对外贸易不平衡的问题,出台利于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努力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一个经济体在不损害别人的前提下得到发展是最完美的。

如果双边贸易的过度不平衡,给另一方造成过大的压力,就会造成贸易摩擦。

解决双边不平衡的问题是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要不断深入开拓有发展潜力的市场,尤其是加大对我国有贸易顺差国家的出口。

国与国之间应该加强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减少贸易壁垒,促进经贸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