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与健康教育知识

合集下载

吸烟健康教育记录

吸烟健康教育记录

吸烟健康教育记录吸烟是一种常见的恶习,对人体健康有着极其负面的影响。

为了加强吸烟健康教育,确保人们远离吸烟的危害,以下是一份关于吸烟健康教育的记录。

第一部分:吸烟的危害吸烟是导致许多常见疾病的罪魁祸首。

吸烟会加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导致血管收缩,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患病风险。

吸烟还与多种癌症有关,包括肺癌、口腔癌、食道癌、膀胱癌等。

此外,吸烟还对呼吸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哮喘等疾病的发生。

除了个人健康之外,吸烟还对环境和他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二手烟是指吸烟者吸入的烟雾经由呼吸、皮肤以及衣物等途径排出,在空气中存在的烟雾。

二手烟中的有害物质同样存在着危害,吸入二手烟的非吸烟者面临与吸烟者类似的健康风险,例如增加患肺癌、心脏病等的风险。

此外,吸烟还会对家庭和社会经济造成负担,因为吸烟导致的健康问题会增加医疗费用和减少生产力。

第二部分:吸烟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第三部分:吸烟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1.吸烟的危害:向人们介绍吸烟对健康的负面影响,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和呼吸系统疾病等。

2.戒烟的方法和支持:提供戒烟的方法和建议,如药物治疗、戒烟辅助疗法、心理支持等。

3.二手烟的危害:向人们介绍二手烟对健康的危害,并提醒他们远离二手烟的环境。

4.物理和心理依赖:解释吸烟造成的物理和心理上的依赖,帮助人们了解戒烟的挑战并为他们提供支持。

吸烟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例如健康宣传和教育活动、媒体宣传、电子平台等。

在教育过程中可以使用图片、视频、口述故事等多种形式,以吸引受众的兴趣并加强他们对吸烟健康教育的认知。

此外,吸烟健康教育还可以与其他相关活动结合,例如健康检查和体育运动,以提高人们对吸烟危害的认知。

总结:通过吸烟健康教育,可以加强人们对吸烟危害的认知,增强他们对禁烟的意愿。

提供戒烟的方法和支持可以帮助吸烟者摆脱吸烟的习惯。

因此,吸烟健康教育是促进人们健康生活的重要举措,应该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和支持。

控烟宣传内容 3篇 控烟宣传教育内容

控烟宣传内容 3篇 控烟宣传教育内容

控烟宣传内容 3篇控烟宣传教育内容1. 控烟宣传教育内容一:吸烟的危害控烟宣传教育的第一个重点内容就是吸烟的危害,这可以从很多角度来阐述。

比如说:(1)吸烟是导致肺癌、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等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

(2)吸烟会对周围的人产生二手烟的危害,对于儿童、孕妇、老年人等人群尤为危险。

(3)吸烟还会导致皮肤老化、味觉减退、牙齿变黄等美容上的问题,影响生活质量。

只有让人们明白吸烟的危害,才能够避免或减少吸烟的行为,保护自己和周围人的健康。

控烟宣传教育的另一个重点内容就是介绍戒烟方法和工具,让人们知道该如何摆脱烟草。

对于戒烟方法和工具的介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行为烟草戒断疗法:如逐渐减少吸烟量、利用口香糖、替代物等。

(2)药物疗法:如尼古丁替代治疗、口腔酸制剂等。

(3)心理治疗:如草根互助会、心理辅导等。

(4)给予支持和鼓励:身边的朋友和家人可以给予必要的支持和鼓励,帮助戒烟。

通过介绍和推广这些戒烟方法和工具,帮助吸烟者更容易戒烟。

3. 控烟宣传教育内容三: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控烟宣传教育的第三个重点内容是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这与整个社会和公共环境的相关方面有关,比如:(1)建立全面禁烟政策,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

(2)提供快捷、有效的戒烟服务,让戒烟者得到必要的支持和医疗帮助。

(3)加强烟草宣传教育,让更多人认识烟草的危害,充分调动公众的重视程度。

(4)倡导和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注重饮食、运动、健康生活等方面,以减少吸烟的行为。

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可以帮助弱化吸烟的环境,对于减少吸烟率和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作用。

以上就是控烟宣传教育内容的三个方面。

控制烟草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还需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加强宣传教育,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控烟的行列中来。

品牌策划公司,帮助企业做好广告宣传。

控烟健康教育知识

控烟健康教育知识

控烟健康教育知识引言概述:控烟健康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措施,旨在提高人们对吸烟危害的认识,促使人们戒烟或不开始吸烟。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控烟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

正文内容:1. 吸烟的危害1.1 吸烟与健康问题:吸烟是导致多种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如肺癌、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1.2 吸烟与其他人的健康:吸烟不仅危害吸烟者自身,还对周围人的健康造成危害,特别是二手烟对儿童和孕妇的影响。

2. 控烟政策与措施2.1 禁烟区域设立:通过设立禁烟区域,限制公共场所的吸烟行为,保护非吸烟者的健康。

2.2 烟草税增加:提高烟草税可以增加吸烟成本,减少吸烟者的数量,从而达到控制吸烟的目的。

2.3 烟草广告禁止:禁止烟草广告的发布可以减少吸烟者的数量,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影响更为显著。

3. 控烟健康教育的重要性3.1 提高吸烟危害的认知:通过控烟健康教育,人们可以了解吸烟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增强戒烟的意识。

3.2 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控烟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减少吸烟者的数量,更重要的是培养人们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烟草。

3.3 预防青少年吸烟:青少年是吸烟的高风险群体,控烟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到吸烟的危害,避免开始吸烟。

4. 控烟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4.1 学校教育:将控烟健康教育纳入学校课程,通过课堂教学和校园活动向学生传递吸烟危害的知识。

4.2 社区宣传:通过社区活动、宣传栏、社交媒体等渠道,向社区居民普及吸烟危害的知识。

4.3 医疗机构参与:医疗机构可以通过开展戒烟诊疗服务、提供相关资讯等方式,帮助吸烟者戒烟。

5. 控烟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估5.1 吸烟率的变化:通过对吸烟率的监测,可以评估控烟健康教育的效果。

5.2 吸烟行为的改变:观察吸烟者的行为变化,如减少吸烟量、戒烟等,可以评估控烟健康教育的成效。

5.3 公众意识的提高:通过调查公众对吸烟危害的认知程度,可以评估控烟健康教育对公众意识的影响。

吸烟健康教育记录(2023最新版)

吸烟健康教育记录(2023最新版)

吸烟健康教育记录吸烟健康教育记录一、引言吸烟是一种对健康有害的行为,对身体健康和社会秩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提高人们对吸烟危害的认识,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进行吸烟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二、吸烟危害及其健康影响⒈吸烟的危害性:介绍吸烟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包括各种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生活质量的下降等。

⒉吸烟对儿童和孕妇的危害:阐述吸烟对儿童和孕妇的特殊危害,如儿童易患呼吸系统疾病、孕妇及胎儿受到的危害等。

三、吸烟的社会影响⒈吸烟的经济负担:介绍吸烟对个人和社会经济造成的负担,包括医疗费用的增加、生产力的降低等。

⒉吸烟的环境影响:阐述吸烟对室内和室外环境的污染和危害,提倡无烟环境的重要性。

四、吸烟戒断与辅助措施⒈戒烟的重要性:讲解戒烟对个人健康和社会健康的重要性,鼓励吸烟者主动进行戒烟。

⒉戒烟的方法:介绍各种戒烟的方法和辅助措施,如药物治疗、行为疗法、社会支持等。

五、吸烟健康教育与预防⒈吸烟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强调吸烟健康教育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吸烟预防的重要作用。

⒉吸烟预防的策略:介绍各种吸烟预防策略,包括青少年吸烟预防、工作场所吸烟控制、宣传教育等。

六、附件附件一:吸烟健康教育宣传海报附件二:吸烟健康教育话题讲座资料七、法律名词及注释⒈《中华人民共和国控制吸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法律,用于规范吸烟行为,保护非吸烟者的权益。

⒉《烟草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用于限制和规范烟草广告,以减少吸烟者的增加和吸烟行为的影响。

⒊《吸烟健康警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法律,要求在烟草制品包装上印制健康警示图文,提醒消费者吸烟的危害性。

2024年吸烟有害健康主题班会教案8篇

2024年吸烟有害健康主题班会教案8篇

2024年吸烟有害健康主题班会教案8篇吸烟有害健康主题班会教案1教育目的:1、宣传禁烟知识。

2、让学生了解吸烟的危害,远离吸烟,拒绝吸二手烟。

3、培养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

准备工作:上互联网查询有关全劝阻青少年吸烟的信息与资料班会过程:一、由班主任介绍吸烟的危害(一)、吸烟的危害1、青少年吸烟酗酒会降低脑力活动和学习能力,甚至对一生的脑部功能都会有影响;2、吸烟会引发火灾,造成人身和财产的损失;3、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首要危险因素,因肺癌死亡的患者中,87%是由吸烟或者被动吸烟引起的,而且平均每日吸烟数越多,发生肺癌的可能性越大。

(二)、烟草中的有害成分烟草燃烧时释放的烟雾中含有3800多种已知的化学物质,绝大部分对人体有害,其中包括一氧化碳、尼古丁等生物碱、胺类、腈类、醉类、酚类、烷烃、醛类、氮氧化物,多环芳烃、杂环族化合物、羟基化合物、重金属元素、有机农药等,范围很广,它们有多种生物学作用,对人体造成各种危害。

二、小组发言戒烟的好处①戒烟可增寿。

②戒烟能拯救大脑。

这主要是尼古丁等有害物质刺激大脑,使脑血管硬化,发生痉挛性收缩,大脑功能受到影响。

吸烟还可引发脑部病变,吸烟数量越大,患弥散性大脑皮质萎缩的可能就越大,患者表现为智能衰退,伴有偏瘫和癫痫发作。

③戒烟可使人变得更美丽。

吸烟会使皮肤里的某些基因过于活跃,产生过多的蛋白质MMP―1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降解真皮里的胶原质,使皮肤松弛并起皱,其中尤以嘴角和眼角产生的速度最快、程度最严重,并且皮肤易带一种病态的灰白色。

告别烟害,将会使人焕发容光,重塑形象。

吸烟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

减少或根治过敏症(吸烟者患过敏症的人数超过不吸烟者三倍)。

戒烟成功后数月内可减轻慢性气管炎的症状。

有慢性气管炎者吸烟会降低肺部的活动能量,和抵抗感染的能力,并走向肺气肿。

可以减少蛀齿,增进牙齿健康。

吸烟者有蛀齿病和牙周炎症的患病率超过不吸烟者三倍。

减少头痛的犯病率及疼痛度。

减低骨质疏松病发生的机率。

控烟健康教育知识

控烟健康教育知识

控烟健康教育知识引言概述:控烟健康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工作,旨在提高人们对吸烟危害的认识,促使人们戒烟或减少吸烟,以改善整个社会的健康状况。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控烟健康教育的知识。

正文内容:1. 吸烟危害的认识1.1 吸烟对健康的直接危害- 吸烟导致肺癌和心脏病的风险增加- 吸烟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吸烟对妇女和儿童的危害,如早产和低体重儿出生的风险增加1.2 吸烟对环境的危害- 二手烟对非吸烟者的健康造成危害- 吸烟引发火灾等安全隐患1.3 吸烟成瘾的原因- 尼古丁对大脑的作用机制- 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对吸烟成瘾的影响2. 控烟政策与法律法规2.1 国际控烟政策-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 国际上的控烟合作和经验交流2.2 国内控烟政策- 中国政府制定的《控制吸烟条例》- 各地区针对控烟的具体措施2.3 控烟法律法规的执行与效果- 对违法吸烟行为的处罚力度- 控烟政策的宣传和执行情况3. 控烟健康教育的重要性3.1 提高公众对吸烟危害的认识- 通过宣传教育,向公众传递吸烟危害的信息- 增强公众对吸烟危害的认知和意识3.2 促使人们戒烟或减少吸烟- 提供戒烟方法和支持- 增加戒烟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3.3 建立无烟环境- 推动无烟政策的实施- 提高公共场所的吸烟管控和监督4. 控烟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4.1 多媒体宣传教育- 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传播控烟信息- 制作宣传片、海报等宣传材料4.2 学校教育- 将控烟知识纳入学校课程- 开展控烟主题的校园活动4.3 社区宣传- 在社区举办控烟健康教育讲座- 设立控烟宣传展览5. 控烟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估5.1 监测吸烟率和二手烟暴露率的变化- 通过调查和统计数据评估控烟效果- 监测二手烟暴露情况的改善程度5.2 评估控烟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 检查各地区对控烟政策的执行情况- 评估控烟法律法规的实施效果5.3 调查公众对控烟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满意度- 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公众对控烟健康教育的反馈- 根据调查结果改进控烟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总结:控烟健康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工作,通过提高公众对吸烟危害的认识、促使人们戒烟或减少吸烟、建立无烟环境等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整个社会的健康状况。

控烟健康教育知识

控烟健康教育知识

控烟健康教育知识标题:控烟健康教育知识引言概述:控烟健康教育是指通过向公众传达吸烟对健康的危害以及如何预防吸烟的相关知识,以提高人们对吸烟危害的认识和意识,从而促进人们戒烟或者不吸烟的健康行为。

本文将从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吸烟预防知识、戒烟方法、控烟政策以及控烟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吸烟对健康的危害1.1 吸烟导致的疾病:吸烟是导致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脏病等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

1.2 二手烟危害:吸烟不仅危害吸烟者自身健康,还会对周围人造成二手烟危害,增加他们罹患各种疾病的风险。

1.3 青少年吸烟问题:青少年吸烟会对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长期危害,同时也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二、吸烟预防知识2.1 提高意识:加强吸烟对健康的认识,意识到吸烟对自己和他人的危害。

2.2 建立健康生活方式:通过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方式,提高身体素质,减少吸烟的诱因。

2.3 寻求支持:向家人、朋友或者专业机构寻求支持,共同努力戒烟。

三、戒烟方法3.1 逐渐减少烟量:逐步减少吸烟量,逐渐戒除烟瘾。

3.2 替代疗法:如尼古丁替代疗法、草药疗法等,匡助缓解戒烟症状。

3.3 心理支持: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疗法等方式,匡助戒烟者克服心理障碍。

四、控烟政策4.1 禁烟法规:加强各种场所的禁烟管理,减少吸烟者对周围人的二手烟危害。

4.2 增加税收:提高烟草税收,减少吸烟者数量,降低吸烟率。

4.3 宣传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提高公众对吸烟的警惕。

五、控烟健康教育的重要性5.1 促进健康:控烟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公众对吸烟危害的认识,促进人们健康行为的形成。

5.2 降低医疗成本:减少吸烟造成的各种疾病,降低医疗费用支出。

5.3 社会稳定:减少吸烟带来的社会问题,提高国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结语:控烟健康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工作,通过加强对吸烟危害的宣传和教育,可以有效降低吸烟率,减少吸烟造成的健康和社会问题。

控烟健康教育知识

控烟健康教育知识

控烟健康教育知识控烟健康教育知识是指通过教育和宣传,向公众普及有关控制吸烟和烟草危害的知识,以促进人们的健康意识和行为改变。

以下是对控烟健康教育知识的详细介绍。

一、吸烟的危害性1. 吸烟与健康问题:吸烟是导致多种慢性疾病和癌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如肺癌、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2. 被动吸烟的危害:被动吸烟同样对健康有害,特殊是对儿童和孕妇的影响更为严重。

二、控烟政策和法律法规1. 全球控烟政策:世界卫生组织(WHO)通过《世界卫生组织公约》等文件,提倡各国采取措施控制烟草使用。

2. 国内控烟法律法规:中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控制吸烟条例》等法律,规定了公共场所禁烟、烟草广告限制等内容。

三、控烟健康教育的重要性1. 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通过控烟健康教育,可以让人们了解吸烟的危害性,提高对健康的重视程度。

2. 促进行为改变:控烟健康教育可以匡助吸烟者认识到吸烟对健康的危害,从而促使他们戒烟或者减少吸烟量。

3. 保护非吸烟者的权益:控烟健康教育可以提醒人们被动吸烟的危害,促使吸烟者尊重非吸烟者的权益。

四、控烟健康教育的方式和方法1. 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举办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公众普及控烟健康知识。

2. 健康教育课程:将控烟健康教育纳入学校的健康教育课程,培养学生正确的健康观念。

3. 社区干预:在社区开展控烟健康教育活动,通过社区组织的力量推动吸烟行为的改变。

五、控烟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估1. 调查问卷:通过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受教育者对控烟健康教育的认知程度和行为改变情况。

2. 数据统计:对吸烟率、被动吸烟率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控烟健康教育的效果。

3. 专家评估:请专家对控烟健康教育的实施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

六、控烟健康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1. 多媒体教育手段:利用互联网、挪移应用等多媒体手段,扩大控烟健康教育的覆盖面。

2. 社会共治:加强各个社会群体的合作,形成控烟健康教育的共同努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致广大群众的一封信
-----吸烟与健康
1.?烟草中的成分
??一支香烟就像一个小小的化工厂,点燃时可以产生2000多种化合物,其中绝大部分物质对人体的健康都有不利的影响,以尼古丁、烟焦油和一氧化碳的影响最为明显。

?
1.1?尼古丁?
??尼古丁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有剧毒。

从一支香烟中提炼出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只小白鼠。

从一盒香烟中提炼出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头牛由于吸烟时部分尼古丁随烟雾吐了出来,还有一部分残留在烟蒂中,真正被人体吸收的尼古丁很少,因此,尼古丁是间断缓慢进入人体的,一般不会发生急性中毒死亡的情况。

?
??尼古丁除具有毒性外,还具有神经兴奋作用。

香烟中尼古丁的毒性一般不会使人致死,但其神经兴奋作用可对人体产生很大影响。

尼古丁可使大脑兴奋,使人产生欣快感。

这种欣快感同海洛因等毒品对人体的作用性质相同,只是不如毒品的作用程度强烈。

尼古丁可迅速地刺激大脑产生短暂的兴奋,短暂的兴奋过后即进入麻痹状态,吸烟久了即使短暂的兴奋作用也越来越小,持续的时间越来越短。

尼古丁的神经兴奋作用还可以对人体产生以下的影响:加快心率、升高血压、降低体温。

尼古丁的长期作用可以引发冠心病、使肠胃功能失掉导致消化性溃疡,使生殖系统功能失调。

?
??尼古丁还具有成瘾作用。

科学实验表明吸烟的欲望和行为是通过人体血液中的尼古丁含量来调节的。

烟草中尼古丁的含量为0.5%~0.8%,主要通过呼吸道黏膜吸收。

长期吸烟者体内的尼古丁含量维持在一个恒定水平,机体已经适应了这种状态,使吸烟者在生理上对香烟产生依赖
而成瘾。

一旦停止吸烟,体内的尼古丁水平便会下降,从而身体感到种种不适、无精打采。

?
1.2?烟焦油?
??烟焦油是香烟燃烧时产生的多种气体和物质的混合物,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和促癌物质。

遇冷时,可沉积于吸烟者使用的烟嘴及吸烟者的手指、牙齿、气管和肺中,呈棕黄色、油状,可染成黄手指、牙齿,对肺组织产生物理、化学刺激,引起癌变。

烟焦油中含有的致癌性多环芳烃大部分是在吸烟过程中产生的,其中苯并芘是最主要的致癌物质,具有强致癌作用,还有很多酚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促癌作用。

?
1.3?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的气体,纸烟的烟雾中一氧化碳浓度最高,是使人急性中毒和慢性病患者病情加重或急性发作的主犯。

我们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实际上就是一氧化碳中毒。

?
??人体组织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新陈代谢,即吸收氧气和养料,排出二氧化碳和废物。

新陈代谢所需要的氧气是通过血液内的血红蛋白携带到全身的。

氧气在肺泡与血红蛋白结合,随血液运送到组织细胞,到达各个组织细胞后,血红蛋白释放出氧气供组织需要,同时带走二氧化碳。

人在吸烟时吸进了大量的一氧化碳,由于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有更强的亲和力,它会取代氧气的位置与血红蛋白结合,被输送到组织细胞,机体可利用的氧减少而产生各种缺氧的表现。

?
??另外,一氧化碳可使血液粘稠度增加,而粘稠的血液可以造成小血管的堵塞,这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
2.?吸烟与健康的关系?
2.1?吸烟对人体的一般危害?
吸烟会引起许多疾病,吸烟的人患一些疾病的危险性要比不吸烟的人高得多。

这是因为吸烟对身体的许多系统都有不利影响,特别是对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影响最直接、最大。

??(1)呼吸系统?
??吸烟可使肺功能受损,痰液及有毒物质不能排出,细菌容易繁殖。

长期刺激下,形成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呼吸道阻塞,进一步可发展肺气肿。

吸烟的人患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如支气管炎、肺气肿)的危险性比不吸烟者高4~8倍。

?
烟焦油内大量的致癌物附着在呼吸道,长期刺激下还会引起呼吸道器官的癌症,如肺癌、喉癌等。

吸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性比不吸烟的人高10~20倍,患喉癌的危险性高6~10倍。

?
??(2)循环系统?
??香烟中的尼古丁可使心率增快,同时收缩血管,使血压升高。

?
??长期吸烟会使血管一直处在收缩状态,导致血管硬化、血管壁弹性减弱。

?
??当营养脑细胞的动脉出现血管硬化时,可诱发脑血管破裂出血,管腔变窄,甚至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从而导致“脑中风”;当营养心肌的冠状动脉硬化时,心肌得到的氧供应减少,心肌细胞发生变性坏死,从而导致“冠心病”。

?
??吸烟的人患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动脉硬化、脑溢血等)的危险性比不吸烟的人要高出2~3.6倍。

?
??(3)消化系统?
??尼古丁刺激胃酸分泌,刺激胃黏膜血管收缩,造成胃黏膜血液循环流量减少,使胃黏膜的营养状况受到影响,降低胃黏膜的抗病能力,吸烟者患胃溃疡的危险性比不吸烟者高3~7倍,患胃炎的危险性高2倍,患胃癌的危险性高3~4倍。

?
??(4)口腔?
??吸烟产生的烟雾及烟焦油首先在口腔内存留,其中所含的一些致癌物质和促癌物质如苯并芘、苯酚等会刺激口腔黏膜引起黏膜炎症性增生,形成黏膜百色水肿,久之则形成百色角化斑。

如继续受到烟雾及烟
焦油的刺激,则进一步引起黏膜增生与角化形成烟白斑,而3%~5%的白斑病人会发生癌变导致口腔癌。

?
2.2?吸烟对妇女的特殊危害?
??妇女吸烟除了会患上述疾病外,还会产生其他一些特有的危害:?
??(1)吸烟妇女的生育能力会降低;?
??(2)吸烟妇女易发生月经周期紊乱、提前绝经、阴道不正常分泌或流血;?
??(3)吸烟妇女患宫颈癌的危险性大大增加;?
??(4)孕妇吸烟易发生流产、并发症及难产,还易早产、分娩低体重儿;?
??(5)吸烟妇女的婴幼儿易患呼吸道疾病,智能发育也受影响。

?
2.3?青少年吸烟的特殊危害?
??(1)青少年的支气管从解剖学看,比较直,烟雾微粒和有害物质容易到达细支气管和肺泡,因而毒物容易吸收,组织损伤严重。

?
??(2)影响智能。

烟雾中的一氧化碳吸入肺内,与血红蛋白结合,剥夺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降低了血液的含氧量,影响大脑氧的供应,长此下去损害脑细胞,使记忆力减退,反应不灵敏。

?
??(3)影响品德。

多数吸烟学生纪律松弛,学习成绩差,个别学生为了找钱买烟,打架斗殴,遛门撬锁,走上犯罪道路。

?
??(4)影响体能。

吸烟的青少年生长发育差,因为肺部和心脏的发育如果受到影响,将直接降低体育锻炼的耐力和效果,使青少年的身体发育受到阻碍。

?
2.4?被动吸烟的危害?
??被动吸烟对身体同样有害。

被动吸烟是指不吸烟的人吸入吸烟者呼出的烟雾。

被动吸烟者同样易患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癌等疾病。

?
2.5?吸烟对容貌的影响?
??科学的研究结果显示,吸烟的男性面部出现中至重度皱纹的危险比不吸烟男性高约2.3倍,吸烟女性出现面部皱纹的危险比不吸烟女性高3.1倍。

?
3.五日戒烟法?
3.1五日戒烟法背景?
??1959年生理学博士J.WayreMcfarland和有丰富咨询经验的牧师ElmanJ.Flokenberg提出了“五日戒烟法”。

1984年StoryProctor领导一个专家小组,对“五日戒烟法”进行修改并将其更名为“停止吸烟——自由呼吸”。

1987你年~1991年,美国LomaLinda大学健康促进中心对该法进行了为期四年的试验和评估,充分肯定了其戒烟效果,并再一次做了修改。

1994年,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与中国健康教育所率先将“五日戒烟法”引入我国,并逐步推广使用。

在美国及许多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吸烟者采用此法戒烟,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据统计,1959年至今已有2000多万吸烟者用这种方法戒了烟,平均戒烟率在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