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核电站三废的收集与处理

合集下载

第九章 放射性三废的处理和处置

第九章 放射性三废的处理和处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⑹易操作,易屏蔽,安全运行

特点:
外加热管较长,溶液 自然循环速度较快
加热室和分离室分开 设置,降低蒸发器的 总高度


蒸发器操作简便、运 行稳定,易于控制。

影响蒸发器运行的主要因素: ⑴蒸发器内的负压

一般采用负压操作,但负压使二次蒸汽增大雾沫 夹带量。
⑵液位 液位应控制在汽液混合导管中心线以下某一范围 内。
第九章 放射性三废的处理和处置
9.1 9.2 9.3 9.4 9.5 9.6 概述 放射性废水的处理技术 高放废液的综合利用与最终处置 污溶剂的净化与再生 放射性废气的处理 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

核燃料后处理厂的废物,是从乏燃料中回收铀、提取钚的 过程中伴随产生的含有不同数量的裂片元素,或超铀元素 的水相和有机相溶液、气体和气溶胶、固体物质和粉尘。 放射性废物管理包括废物处理、运输、暂时贮存和最终处 置的全部过程。


固化分为:水泥固化、沥青固化或聚合物固化玻 璃固化等。


1. 对废液固化的基本要求
(2)固化体应具有良好的导热性、机械强度、辐照稳定性; (3)固化体的化学稳定性高,在水介质中固化体组分的浸出 率低,应无爆炸性、无自燃性和对废物包装容器无侵蚀性; (5)固化工艺产生的二次废物应尽可能少; (6)固化工艺流程简单,能安全、可靠地进行远距离操作和 维修,运行费用低。




(2)固化方法及其优缺点
按要求将水泥、添加剂和废液混合均匀、装桶、封装。
水泥固化优点: 工艺、设备简单,可在废液贮存容器或处置容器中直接进行; 操作温度低,免去废气净化工序; 水泥固化体的化学稳定性和辐照稳定性较高; 投资少和运行费用低,能耗低; 易于实现远距离操作和自动化控制。 缺点: 固化物的浸出率较高; 最终产品的体积为原废液的1.5~2倍; 为防止结垢便于清洗,有些设备需用不锈钢制成; 处理化学泥浆时易生产胶状物,排料困难。

核能发电技术的废物处理与处置

核能发电技术的废物处理与处置

核能发电技术的废物处理与处置引言核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核能发电技术所产生的废物也成为了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核能废物的处理与处置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环境、安全、法律等多个方面的考量。

本文将介绍核能废物的分类、处理和处置方法,并讨论相关的安全和环境问题。

核能废物的分类核能废物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按照放射性程度,可以分为高放射性废物、中放射性废物和低放射性废物。

高放射性废物是指放射性活度高于一定标准的废物,如核燃料棒和核电站中的部分设备。

中放射性废物活度较低,如医疗设备中使用的封装源。

低放射性废物活度更低,如实验室中使用的一些放射性物质。

另外,核能废物还可以按照其物理状态进行分类。

固体废物是最常见的形式,如使用过的核燃料棒和堆芯结构材料。

液体废物主要是冷却剂和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液体副产物。

气体废物主要是来自冷却系统和放射性气体的封装源。

核能废物的处理方法核能废物的处理方法主要分为三种:再处理、封装和焚烧。

1. 再处理再处理是指将废物中的可重复利用的物质进行提取和回收。

核燃料的再处理主要包括两个步骤:核燃料的萃取和核燃料的再循环。

首先,核燃料中的铀和钚被提取出来,然后经过处理再循环使用。

这一过程可以减少核燃料的需求量,延长核能资源的利用寿命。

然而,再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物,并且会将核燃料中的放射性物质分离出来,增加了辐射源的数量和危险程度。

2. 封装封装是将核能废物进行包装和密封,以防止放射性物质的泄漏和扩散。

封装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初封和终封。

初封是指将核能废物进行初步包装,通常采用铅罐或不锈钢容器进行包装,并在外部添加一层防护层进行固化。

初封后的废物存放在中间贮存设施中,以等待最终处理。

终封是指将初封的核能废物进行最终的包装和密封。

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将核能废物放入玻璃或陶瓷材料中,并进行高温烧结,形成一种固态玻璃体。

这种玻璃体具有较高的抗辐射性和化学稳定性,可以有效地将放射性物质封存起来。

核电站如何处理核废料

核电站如何处理核废料

核电站如何处理核废料核电站是一种利用核能发电的设施,它产生的核废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核废料的处理是保障核电站安全运行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探讨核电站如何处理核废料的方法和措施。

一、核废料的分类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核废料的分类。

根据放射性强度和半衰期的不同,核废料可以分为3个主要类别:低、中和高放射性废料。

低放射性废料主要指放射性强度较低、半衰期较短的废料。

如使用过的防护服、工作台面擦拭物等,这些废料通常以普通垃圾的形式处理。

中放射性废料指放射性强度较高、半衰期较长的废料。

这类废料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如包装封存、隔离储存和最终处置。

中放射性废料通常是在核电站内部进行处理和储存。

高放射性废料是最危险的废料。

它们产生的放射性强度极高,半衰期非常长。

高放射性废料要求在特殊的条件下进行处理和储存。

二、核废料处理的方法核废料的处理方法可分为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放射性废料处理。

物理处理主要指对核废料进行分离、过滤和固化等步骤。

分离是将核废料与辐射不活跃物质分离开,使得放射性物质能够独立处理。

过滤则是通过过滤器将放射性颗粒物和其他污染物物理上分离。

固化是将核废料与固态材料结合,使其形成固体块,并降低其溶解速度和释放量。

这些物理处理手段可以有效控制核废料的辐射危害。

化学处理是指利用化学方法对核废料进行处理。

例如,通过化学反应将放射性物质转化为不活跃物质或稳定同位素,从而降低其放射性。

化学处理可以减少核废料对环境和人类的威胁。

放射性废料处理是最关键的一步。

一般来说,放射性废料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储存和处理,直到放射性水平足够低,可以安全释放到环境中。

我们可以使用深地质处置、穴落排放或再处理等方法来处理放射性废料。

深地质处置是将高放射性废料埋入数千米深的地下,利用地质屏蔽效应将其隔离。

穴落排放是将处理后的放射性废料悬浮在水体中,通过合理排放进一步降低其放射性。

再处理则是将废料进行二次利用,从而减少其余留物。

三、核废料处理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核废料处理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面临着许多挑战。

核电站三废讲义解析

核电站三废讲义解析

P1: L.L PRES 1.1bar 01MP/03SP
KSN/KSC报警
后果:01/02PO停运
P2: LOW PRES 1.2bar
01MP
KSN/KSC报警
后果:RAZ氮气补给
P3: Hi PRES 3.2bar
01MP
KSN/KSC报警
后果:操纵员手动开启247VY排氮
P4: H.H PRES 3.3bar 01MP/05SP
TEP系统的主要功能:
❖ 收集一回路可复用的堆冷却剂,经过滤、除 盐、除气和硼水分离后向一回路提供蒸馏水 和4%的硼酸溶液。
❖ 冷停堆期间将大修机组的一回路冷却剂进行 脱气。
❖ 用于RCV系统下泄流的除硼,补偿堆芯末期 的燃耗。
❖ 用于堆冷却剂的排氚。
❖ 当REA水箱的水不合格时,进行在处理。
2020/9/23
001/003ZV KSC:代表该设备在主控室控制 KSC 第三行:代表该TL有两个位置,ON/OFF
OFF POS ON 0PO0S1TL指向“ON”:A为0,B为1
A
0B 01TL指向“OFF”:A为1,B为0
2020/9/23
星空战舰
4
逻辑图符号
➢ RS触发器: 1 也2 称双稳元件。 3是可有可无的,当2端有过逻辑1后,4
KSN/KSC报警
后果:没有N5时,247VY自动开启
P5: H.H.H PRES 3.4bar
N4: H.H LEVEL 52
01MN
KSN/KSC报警
对应:3.2bar
N5:H.H.H LEVEL 75 01MN/05SN
KSN/KSC报警
后果:247VY关闭,013VP动作,

核电厂废料的处理与处置技术研究

核电厂废料的处理与处置技术研究

核电厂废料的处理与处置技术研究核电站是一种常规的发电方式,它可以解决一些能源问题,但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废料。

这些废料对环境和人类的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因此,核电厂废料的处理与处置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

I. 废料的种类核电站产生的废料种类主要分为三类:放射性废料、非放射性废料和污水废料。

放射性废料是核电站产生的最主要的废料之一,它主要来源于核反应堆的燃料。

燃料用完后,产生的废料中,放射性物质的浓度非常高,需要长时间的管理和处置。

非放射性废料是核电站中其他产生的废料,如工业燃料、废水、废气等。

这些废料中并不含有放射性物质,但它们的处理和处置也非常重要。

污水废料是核电站与其他处理工艺中所产生的废水,需要经过一定的处理后才能排入环境中。

II. 废料的处理方法处理放射性废料的方法主要包括三种:浸出、固化和加热。

这些方法中,浸出法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方法,它包括了水浸出和稀酸溶解两种方式。

在浸出的过程中,放射性物质会被带出废料,并移到液体中去。

而固化则是将放射性物质稳定在一种固体基质中,以防止放射性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

加热则是利用高温使放射性物质分解成不放射性物质,并减少废料的体积。

这些方法的核心理念都是“稳定长期安全”。

非放射性废料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煅烧、氧化和还原。

在煅烧过程中,废料会被加热到高温,燃料和氧气会重新排列形成新的化合物。

氧化则是指加入氧化剂,氧化剂和燃料发生反应,废料得到了氧化。

还原是指利用还原剂和氧化剂进行还原反应,以改变废料的化学性质。

这些方法的核心理念是“降解,还原和升级”。

污水废料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沉淀、过滤和离子交换。

在沉淀过程中,污水中的固体颗粒会在化学反应的作用下,变成一种沉淀物而夹带净水。

过滤则是在过滤器中把含有固体的水过滤掉,从而得到净水。

离子交换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水中的离子,来得到净水的方法。

这些方法的核心理念是“将废物转化成价值”。

III. 废物的处置技术废物处置技术的选择包括深海排放、固体地质贮存和地下储存。

核电站的废物处理与储存

核电站的废物处理与储存

核电站的废物处理与储存核电站是一种以核能为动力的发电设施,其核能转换为电能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定数量的废物。

这些废物包括放射性废物和非放射性废物,由于其特殊性质,核电站的废物处理与储存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核电站废物的处理与储存方法,并分析其挑战和前景。

一、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储存放射性废物是核电站中最具挑战性的废物之一,其具有强放射性和长半衰期的特点。

对于这类废物的处理和储存,需要采取高度安全和可持续的方法。

1. 废物处理放射性废物处理包括分离、固化和封存三个主要步骤。

首先,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对放射性物质进行分离和提取,以降低其毒性和放射性强度。

其次,将处理后的废物固化成块状或球状,通常采用特殊的混凝土或玻璃矩阵作为固化材料。

最后,将固化后的废物封存于深层地质处置库或人工封存设施,以防止辐射泄漏和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2. 废物储存放射性废物的储存要求具备长期稳定性和高度安全性。

对于已经固化的废物,主要采取地质处置的方式进行长期储存。

深层地质处置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方法,通过选择地质条件较好的地下岩层,将废物封存于数百至数千米的地下,以确保辐射不会对人类和环境产生危害。

二、非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储存与放射性废物相比,非放射性废物没有辐射危险,但仍然需要适当的处理和储存以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1. 废物处理非放射性废物处理包括分类、回收和无害化处理三个阶段。

分类是将废物按照不同特性进行分门别类,以便进行后续的处理。

然后,可回收的废物应进行回收利用,例如金属和玻璃等可以被再次加工利用。

最后,对于无法回收的废物,需要进行无害化的处理,如焚烧、填埋或生物降解等方式。

2. 废物储存对于已经处理过的非放射性废物,可以考虑采用填埋或焚烧等方法进行储存。

填埋是将废物掩埋于地下,焚烧是通过高温燃烧将废物转化为灰渣。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都需要确保废物储存场所的环保合规性和健壮性,避免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三、挑战与前景核电站废物的处理与储存面临诸多挑战,其中包括技术、法规和公众意识等方面的问题。

我国核电站放射性废液的收集和处理研究

我国核电站放射性废液的收集和处理研究

我国核电站放射性废液的收集和处理研究随着我国核电站建设的快速发展,放射性废液处理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

放射性废液是指核电站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带有放射性成分的废液,一旦排放到环境中,会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因此,放射性废液的收集和处理成为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任务。

一、放射性废液的特点放射性废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放射性强度高。

核电站中产生的废液中含有大量放射性核素,强度高。

2. 放射性成分多种多样。

核电站中产生的放射性废液,其核素组成比较复杂,包括放射性核素和稳定核素,其中放射性核素包括放射性核素、中子激发核素、放射性同位素等多种类型。

3. 放射性废液容易扩散。

由于放射性废液具有很高的放射性强度,因此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放射性废液的收集是指对产生的放射性废液进行集中和处理。

核电站生产的放射性废液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在反应堆中产生的放射性废水,主要是冷却剂中的放射性核素;另一类是在核燃料加工和核废弃物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废液,主要是高放废液。

放射性废液的收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 凝结沉淀法。

该方法主要利用化学药剂或物理方法将放射性核素转化为固体或混合沉淀物。

2. 膜分离法。

该方法主要利用薄膜技术,通过低压差跨膜过滤,将放射性核素从废液中分离出来。

3. 离子交换法。

该方法主要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将废液中的离子轻易地吸附到树脂表面上,实现废液中的放射性核素的去除。

放射性废液处理是指将收集来的放射性废液进行安全处理,使放射性物质达到安全排放标准。

目前我国核电站采用的放射性废液处理方式主要有:1. 浓缩固化法。

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化学药剂将放射性核素转化为固体,然后压缩成块状,从而实现放射性核素的稳定。

综上所述,放射性废液处理是核电站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通过科学的方法收集和处理废液,能更好地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确保我国核电站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

核能发电厂的废物处理与安全管理

核能发电厂的废物处理与安全管理

核能发电厂的废物处理与安全管理1. 引言核能发电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各地。

然而,核能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处理和安全管理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核能发电厂的废物处理方法以及相关的安全管理措施。

2. 核能发电废物的分类核能发电废物主要分为两类:高放射性废物和低放射性废物。

2.1 高放射性废物高放射性废物指的是在核能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极高放射性的废物。

这些废物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极大,需要经过严格的处理和管理。

常见的高放射性废物包括:燃料棒、燃料元件、核废料等。

这些废物含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严重伤害。

2.2 低放射性废物低放射性废物指的是在核能发电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较低的废物。

这类废物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较小,但仍需要经过适当的处理和管理。

常见的低放射性废物包括:电子设备、仪器、工具、建筑材料等。

这些废物中含有放射性物质,但放射性强度相对较低,因此需要采取合适的处理方法。

3. 废物处理方法为了安全、有效地处理核能发电废物,核能发电厂采取了一系列废物处理方法。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处理方法。

3.1 高放射性废物处理方法3.1.1 临时贮存高放射性废物在产生后首先需要进行临时贮存,以待后续处理。

这一阶段的目标是确保废物不会对人员、设备和环境造成危害。

3.1.2 转运经过临时贮存后,高放射性废物需要进行转运。

转运过程需要严格遵守一系列安全标准和规定,确保废物在运输过程中不会泄漏或造成任何安全风险。

3.1.3 长期处理高放射性废物的长期处理方法包括:深地贮存、回收和再利用、热处理等。

这些方法旨在降低废物的放射性强度,并将其最终安全地处理掉。

3.2 低放射性废物处理方法3.2.1 分类和封装低放射性废物首先需要进行分类和封装。

根据废物的性质,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别,并采取适当的封装方式,以减少废物释放放射性物质的可能性。

3.2.2 暂存和运输经过分类和封装后,低放射性废物需要进行暂存和运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核电站三废的收集与处理核电厂与一般工厂一样,会产生一些诸如粉尘、热量和化学产物之类的废物。

但在核电厂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存在裂变产物及活化腐蚀产物等,因而还会产生一些带有放射性的液体、气体和固体废物。

为保护环境免受污染、防止工作人员和电厂周围居民受到过量的放射性辐照,核电站在排出或再利用这些放射性废物之前,一定要采用必要的工艺对它们进行处理,经监测符合有关标准后再进行排放或回收再利用。

为此,大亚湾核电站设立了一整套排出物的处理和排放系统。

这些系统主要有:——核岛排气和疏水系统(RPE);——硼回收系统(TEP);——废液处理系统(TEU);——废液排放系统(TER);——废气处理系统(TEG);——固体废物处理系统(TES)。

9.1核电站三废的来源及分类1. 废液的分类废液按其不同来源和化学性质,分为可复用废液和不可复用废液。

可复用的废液是指从一回路排出的未被空气污染的,含氢和裂变产物的反应堆冷却剂。

这部分排水由RPE系统收集并送往硼回收系统(TEP),经处理后供一回路重新使用。

不可复用的废液又分为工艺排水、地面排水和化学废液三类。

其中,工艺排水是指从一回路排出的、已暴露在空气中的、低化学含量的放射性废液;地面排水是指来自地面的、化学含量不定的低放射性废液;化学废液是指被化学物质污染的,并可能含有放射性的废液。

这三种废液都是由RPE系统收集、就地分类,分别送往废液处理系统(TEU)的工艺排水箱、地面排水箱和化学废水贮存箱,经处理后通过废液排放系统(TER)排放。

除了上述三种废液外,还有一种废液,叫做公用废液,是指淋浴、洗涤和热加工车间使用去污剂去污的废水。

这些废水通常会有较弱的放射性。

公用废液由联系核岛、机修车间和厂区实验室的放射性废水回收系统(SRE)收集的,经监测,或直接排放,或被送往TEU系统的地面排水箱,随地面排水进行处理和排放。

2. 废气的分类按照废气的化学性质,将废气分为两类:一类是含氢废气,另一类是含氧废气。

含氢废气是指那些由稳压器卸压箱(RCP002BA)、化容系统的容控箱(RCV002BA)、核岛排气和疏水系统的冷却剂排水箱(RPE001BA)以及硼回收系统的前置贮存箱和除气器排出的气体。

这些气体都含有氢气和裂变气体。

这些废气将被送往废气处理系统(TEG)的含氢废气分系统,经压缩贮存和放射性衰变后排往大气。

含氧废气是指那些来自反应堆厂房通风系统和通大气的各种水贮存箱的排气。

这种废气是被轻度污染的空气。

含氧废气将被送往TEG系统的含氧废气分系统,经过滤后直接排往大气。

3. 固体废物的分类固体废物被分为四类,它们是:各种除盐器的废树脂、蒸发器的浓缩液、过滤器的失效滤芯和其它固体废物。

其它固体废物包括被污染的零部件和工具以及在现场使用过的纸张、抹布和塑料制品等。

所有固体废物都将在生物防护的条件下被送往固体废物处理系统(TES),经处理后贮存。

排出物的分类如图9.1所示。

图9.1 排出物的分类9.2核岛排气和疏水系统(RPE)9.2.1 系统功能排气和疏水系统(RPE)一部分是每个机组专用,一部分是两个机组共用。

本系统分类收集在核岛产生的全部气体、液体废物(有或无放射性)并送往相应的处理系统;在失水事故后,收集在NX和KX的高放射性废液并泵回RX。

9.2.2 系统的收集管网1. 可复用的一回路排水的收集管路可复用的一回路排水在不同工况下的收集管路是不同的。

(1) 在稳态工况下,一回路的排水有:稳压器卸压箱的间断排水、主泵2号和3号轴封的引漏、压力容器一号密封的引漏、化容系统的过剩下泄和所有未被空气污染的一回路泄漏水。

这部分排水的温度如果低于60℃,将被直接收集到冷却剂排水箱RPE001BA中,高于60℃的排水则被排入稳压器卸压箱中,经冷却后再转送到RPE001BA中。

RPE001BA 的容积为5m3。

进入RPE001BA的排水用排水泵(RPE001、002PO)送往硼回收系统的前置贮存箱(TEP001、008BA)。

(2) 在瞬态工况下,一回路的排水是指:反应堆启动与停堆过程中的排水,硼浓度改变过程中的排水,或改变负荷时引起一回路平均温度变化的过程中的排水。

这部分排水总量较大,将通过化容系统三通阀RCV030VP直接排入硼回收系统的前置贮存箱。

可复用的一回路排水的收集管路如图9.2所示。

图9.2 可复用一回路排水的收集管路2. 不可复用的一回路排水的收集管路(1) 工艺排水的收集管路工艺排水的收集管路分布于反应堆厂房、燃料厂房和核辅助厂房,管路分布如图9.3所示:——反应堆厂房在标高+2.70m以上设备的工艺排水靠重力自流到工艺排水汇流管;来自汇流管下方的工艺排水先被收集到工艺排水箱RPE003BA,再用输液泵RPE014PO将其送到工艺排水汇流管。

汇流管将反应堆厂房的工艺排水送入核辅助厂房工艺排水污水坑RPE002PS。

——核辅助厂房的工艺废水由两个网路收集:标高+5.00m网路汇集的工艺排水靠重力排入TEU系统的工艺排水贮存箱;标高+0.00m网路主要收集RCV、REA、TEU和TEP设备的工艺排水,并将它们汇集到核辅助厂房的工艺污水坑(RPE002PS)中。

——燃料厂房的工艺排水经共用泄流管流入工艺排水汇流管,最终排入核辅助厂房的RPE002PS。

RPE002PS中收集到的工艺排水由输水泵送往TEU系统的工艺排水贮存箱。

图9.3 工艺排水收集管路(2) 地面排水的收集管路地面排水的收集管路也分布于反应堆厂房、核辅助厂房和燃料厂房,其管路分布如图9.4所示。

——反应堆厂房的地面废水和化学废水均被收集在安全壳内的通用污水坑(RPE011PS)内,再由输水泵RPE003或004PO排入核辅助厂房通用污水坑RPE001PS。

——燃料厂房的地面废水由RPE010PS和RPE014PS等两个污水坑收集,再由RPE009或010PO排入RPE001PS。

——核辅助厂房的地面排水被收集到RPE001和005PS中,这两个污水坑收集的地面排水由输水泵送往废液处理系统的地面排水贮存箱TEU003和004BA。

图9.4 地面排水收集管路分布示意图(3) 化学废水的收集管路化学废水包括燃料厂房内乏燃料屏蔽罐冲洗池的最后排水、连接厂房内的污染工具间和热实验室的废水、核辅助厂房内TEU系统酸碱贮存箱及其相关泵的疏水和排气以及其它核辅助系统设备的去污水。

所有这些废水均被收集在核辅助厂房内的化学废水污水坑(RPE003PS)中,再由RPE021或022PO送往TEU系统化学废水贮存箱TEU005和006BA。

(4) 公用废水的收集公用废水由放射性废水回收系统(SRE)收集。

该系统为两机组共用,回收热洗衣房、热更衣室、热化学分析室和热工具间带放射性的或可能带放射性的废液。

这些废液经贮存和取样后,被送往TEU系统,或经处理后排放,或通过TER系统直接排放。

3. 废气的收集(1) 含氢废气的收集含氢废气的来源包括:稳压器卸压箱(RCP002BA)的废气,容积控制箱(RCV002BA)的排气和扫气,硼回收系统前置贮存箱(TEP001和008BA)的排气,TEP系统脱气装置中的排气冷凝器(TEP001CS)的排气。

上述所有含氢废气均被送往TEG含氢废气处理分系统的缓冲箱(TEG001BA)。

(2) 含氧废气的收集含氧废气的主要来源包括:TEP系统的中间贮存箱(TEP002、003和004BA)、除气器(TEP001、002DZ)和蒸发器(TEP001、002EV),TEU系统的工艺排水贮存箱(TEU001和002BA)和蒸发器(TEU001EV),TES系统的浓缩液和废树脂贮存箱(TES001、002和003BA),TEP、RCV系统的过滤器和除盐器,RCV系统的热交换器,REN系统的通风柜,一回路通风系统的排气等。

这些废气被送至含氧废气分系统风机TEG001和002ZV的吸口,并经DVN排到烟囱。

9.3硼回收系统(TEP)9.3.1 系统的功能TEP系统接受并处理可复用冷却剂,得到合格的除盐除氧水和浓度为4%的硼酸溶液,供给REA系统;在反应堆寿期末时,本系统还用于化容系统下泄流的除硼,以补偿堆芯寿期的燃耗;9.3.2 系统流程TEP系统流程方框图如图9.5所示。

硼回收系统由净化、硼水分离和除硼三部分组成。

净化部分包括前置暂存、过滤除盐和除气三个工段,设置两条完全相同的序列各用于一台机组,必要时又可互为备用。

硼水分离部分包括三台中间贮存箱、两套蒸发装置、两台蒸馏液监测箱和一台浓缩液监测箱,为两个机组共用。

另外,TEP系统还有一个独立的除硼段,包括用于1号机组化容系统下泄流除硼的TEP005DE,用于2号机组化容系统下泄流除硼的TEP007DE和用于蒸馏液除硼兼作TEP005DE和TEP007DE备用的TEP006DE。

图9.5 TEP系统流程方框图下面按第一序列叙述工艺流程。

堆冷却剂排出液收集在有密封和氮气覆盖的前置暂存箱TEP001BA内。

开启TEP135VP,用泵TEP001PO可以搅拌箱内液体,以便取样和避免悬浮固体在箱底沉积。

开启TEP131VP,用泵TEP001PO可以对箱内液体过滤除盐,实现净化再循环。

正常运行时,TEP001BA达到20m3水位使1号除气装置自动起动,TEP001PO将箱内液体经过滤除盐后泵入除气装置除气。

氢气和放射性裂变气体等不凝结气体通过RPE 管道送往废气处理系统(TEG)含氢废气分系统处理。

TEP001BA水位降到10m3时,除气装置将自动停运。

已除气的堆冷却剂用TEP003PO送到中间贮存箱TEP002-004BA中的一台贮存。

中间贮存箱内的液体用TEP007PO进行再循环,搅拌均匀后取样分析,箱顶与TEG含氧废气分系统相连保持负压。

蒸发处理时用TEP005PO将中间贮存箱内的液体送往蒸发装置,产生的蒸馏液送往蒸馏液监测箱TEP005BA或006BA,装满一箱后,用图9.6 T E P 系统第一序列工艺流TEP013PO或012PO再循环,搅拌均匀箱内液体。

取样分析,将合格的蒸馏液泵入REA系统补给水箱贮存备用。

硼浓度超过5μg/g时,用除硼床TEP006DE处理,化验合格后再送往补给水箱。

浓缩液送往浓缩液监测箱TEP007BA,搅拌均匀并化验合格后用TEP014PO送往REA系统硼酸贮存箱贮存备用。

必要时,可以用蒸馏液来调节浓缩液的硼浓度。

TEP005DE和007DE除硼床分别于用1、2号机组化容系统下泄流的除硼,除硼后的堆冷却剂返回化容系统的容积控制箱内。

第一序列工艺流程图9.6所示。

9.4废液处理系统(TEU)9.4.1 系统功能TEU系统用于接收两台机组来自RPE系统、TEP系统、TES系统、TER系统和放射性废水回收系统(SRE)收集的热洗衣房废水等不可复用废液,对它们进行贮存、监测和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