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热透疹说葛根
葛根的功效与作用

葛根的功效与作用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味甘、辛,性凉,有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的功效,常用于表证发热、项背强痛、麻疹不透、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热泻热痢、脾虚泄泻等症,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葛根的作用与功效吧!葛根的功效【性味】味甘、辛,性凉。
【归经】肺、胃经。
【功效】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用于表证发热、项背强痛、麻疹不透、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热泻热痢、脾虚泄泻等症。
1、葛根中含有葛根素、花生酸、氨基酸、蛋白质、多种维生素、有机钙等多种成分,葛根素、大豆黄酮是葛根的主要活性成分。
2、葛根中还含有葛根素木糖苷、β-谷甾醇和花生酸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以及微量元素硒、锌、锰、锗等。
3、葛根素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疗效。
4、葛根黄酮还具有防癌抗癌和雌激素样作用,可促进女性养颜,尤其对中年妇女和绝经期妇女养颜保健作用明显。
葛根的作用1、对心肌梗塞和心律失常的作用:葛根醇浸膏、大豆甙元和葛根素均有明显的对抗乌头碱和氯化钡诱发的心律失常作用,葛根素还能明显缩短氯彷、肾上腺素诱发的家兔心律失常时间,葛根素能明显缩小心肌梗塞范围,被认为是一种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
2、对血压和外周血管的作用:葛根总葛酮和葛根素能使血浆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显著降低,血压下降。
葛根素对微循环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主要表现为增加微血管运动的振幅和提高局部微血流量,葛根总黄酮具有明显扩张脑血管的作用,改善脑微循环和外周循环。
3、对记忆的影响:葛根总黄酮和醇提物能提高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乙酰胆碱含量,并降低海马乙酰胆碱转移酶活性,对抗东莨碱所效的大鼠记忆获得性障碍,这说明,葛根具有一定的改善学习记忆的能力。
4、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葛根素能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诱导和5-ht(5-羟色胺)与adp联合诱导的人和动物的血小板聚集,另外,葛根素还能明显抑制由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中5-ht的释放,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
葛根的功效与作用

葛根的功效与作用文章目录*一、葛根的简介*二、葛根的功效与作用*三、葛根的市场信息1. 葛根的价格2. 葛根的选购方法3. 葛根的保存方法葛根的简介别名:野葛、鹿霍、黄斤、鸡齐根、干葛、甘葛、粉葛、黄葛根。
葛根,中药名。
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习称野葛。
秋、冬二季采挖,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
甘、辛,凉。
有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之功。
常用于表证发热,项背强痛,麻疹不透,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热泻热痢,脾虚泄泻。
葛根的功效与作用1、富含物质葛根含异黄酮成分葛根素、葛根素木糖甙、大豆黄酮、大豆黄酮甙及β-谷甾醇、花生酸,又含多量淀粉(新鲜葛根中含量为19~20%)。
2、功效作用葛根,味甘、辛,性平,归脾、胃、肺、膀胱经。
解肌退热;发表透诊;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主外感发热;头项强痛;麻疹初起;疹出不畅;温病口渴;消渴病;泄泻;痢疾;高血压;冠心病。
3、临床应用3.1、《本经》:主消渴,身太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
3.2、《别录》:疗伤寒中风头痛,解肌,发表,出汗,开腠理。
疗金疮,止痛,胁风痛。
生根汁,疗消渴,伤寒壮热。
3.3、《本草经集注》:杀野葛、巴豆、百药毒。
3.4、陶弘景:生者捣取汁饮之,解温病发热。
葛根为屑,疗金疮断血,亦疗疟及疮。
3.5、《药性论》:治天行上气,呕逆,开胃下食,主解酒毒,止烦渴。
熬屑治金疮,治时疾解热。
3.6、《唐本草》:末服之,主猘狗啮,并饮其汁良。
3.7、《本草拾遗》:生者破血,合疮,堕胎,解酒毒,身热赤,酒黄,小便赤涩。
3.8、《日华子本草》:治胸膈热,心烦闷热狂,止血痢,通小肠,排脓破血,敷蛇虫啮。
3.9、《开宝本草》:小儿热痞,以葛根浸捣汁饮之。
3.10、《医学启原》:除脾胃虚热而渴。
4、科学研究取本品粉末0.8g,加甲醇10ml,放置2 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葛根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 含1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葛根

葛根葛根功能主治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温。
治伤寒、温热头痛项强,烦热消渴,泄泻,痢疾,癍疹不透,高血压,心绞痛,耳聋。
①《本经》:"主消渴,身太热,呕吐,诸痹,起...[详情]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捣汁。
外用:捣敷。
【别名】干葛、甘葛、粉葛、葛葛根、葛麻茹、葛子根、葛条根、鸡齐根【药用部位】为豆科植物葛的块根。
野葛根含大豆甙元(daidzein),大豆甙(daidzin),葛根素(puerarin),4'-甲氧基葛根素(4’-methoxypuerarin),大豆甙元-4’,7-二葡萄糖甙(daidzein-4’,7-diglucoside),大豆甙元-7-(6-O-丙二酰基)-葡萄糖甙[daidzein-7-(6-O-malonyl)-lucoside],染料木素(genistein),刺芒柄花素(for-mononetin),大豆甙元-8-C-芹菜糖基(l→6)-葡萄糖甙[daidzein-8-C-apiosyl(1→6)-glucoside],染料木素-8-C-芹菜糖基(1→6)-葡萄糖甙[genistein-8-C-apiosyl(1→6)-glucoside],葛根素木糖甙(puerarinxyloside,PG-2),3’-羟基葛根素(3’-hydroxypuerarin,PG-1),3’-甲氧基葛根素(3’-methoxypuerarin,PG-3),4’-O-葡萄糖基葛根素(4’-O-glucosyl puerarin,PG-6),葛根酚(puerarol),葛根甙(pueroside)A、B,刺芒柄花素-7-葡萄糖甙(formononetin-7-glucoside),羽扇烯酮(lupeno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二十二烷酸(docosanoic acid),二十四烷酸(tetracosanoic acid),l-二十四烷酸甘油酯(glucerol-1-monotetracosanoate),尿囊素(allantoin),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β-sitosteryl-β-D-glucoside),6,7-二甲氧基香豆精(6,7-dimethoxycoumarin),5-甲基海因(5-methylhydantoin)及以槐花二醇(sophoradiol),广东相思子三醇(cantoniensistriol),大豆皂醇(soyasapogenol)A、B ,葛根皂醇(kudzusapogenol)C、A和葛根皂醇B甲酯(kudzusapogenol B methylester)为甙元的三萜皂甙。
解肌退热升阳止泻生津药葛根的功效应用

解肌退热升阳止泻生津药葛根的功效应用葛根,首录于《神农本草经》,为豆科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干燥根。
前者习称“野葛”,后者习称“粉葛”。
野葛主产于河南、湖南、浙江、四川;甘葛藤主产于广西、广东。
在秋、冬二季采挖,野葛多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甘葛藤多除去外皮,稍干,截段或再纵切两半或斜切成厚片,干燥。
野葛以质疏松、切面纤维性强者为佳;粉葛以块大,质坚实,色白,粉性足,纤维少者为佳。
生用或煨用。
[葛根:生津,透疹,解肌退热,升阳止泻。
善治项背强痛。
主治热泄热痢,热病口渴,麻疹不透,内热消渴,脾虚泄泻。
退热生津宜生用,升阳止泻宜煨用。
治热毒泻痢兼表证宜用生葛根,治脾虚泄泻宜用煨葛根。
生葛根:解肌退热,生津止渴。
煨葛根+黄芪:升阳止泻。
葛花:善解酒毒,醒脾和胃。
善治酒后头昏头痛。
]一、性味归经:甘、辛,凉。
归脾、胃、肺经。
(甘能生津止渴。
)二、功效应用: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
(发表解肌,升阳透疹,解热生津)1、解肌退热,用于外感发热,头痛,无汗,项背强痛等证。
葛根解肌发汗,甘辛性凉,轻扬升散,具有发汗解表,解肌(解除肌肉疼痛)退热之功。
外感表证发热,无论风寒与风热,均可选用葛根,头项强痛者为宜。
为太阳经、阳明经之“解肌”之药。
1)治疗风热感冒,发热、头痛等症,可与薄荷、菊花、蔓荆子等辛凉解表药同用。
2)若风寒感冒,邪郁化热,发热重,恶寒轻,头痛无汗,目疼鼻干,口微渴,苔薄黄等症,或风热表证兼有内热;常配伍柴胡、黄芩、石膏、羌活等药,以解肌清热,如柴葛解肌汤。
3)葛根既能辛散发表以退热,又长于缓解外邪郁阻、经气不利、筋脉失养所致的颈背强痛,故风寒感冒,表实无汗,恶寒,项背强痛者,常与麻黄、桂枝等同用,如葛根汤;若表虚汗出,恶风,项背强痛者,常与桂枝、白芍等配伍,如桂枝加葛根汤。
2、生津止渴,用于热病口渴(烦渴),阴虚消渴,口渴多饮等证。
葛根甘凉,于清热之中,又能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升,而有生津止渴之功。
葛根升麻同用 透疹解毒.docx

葛根升麻同用透疹解毒
出疹性热病,是因感染、过敏、中毒等因素所致的发热与皮肤出疹同时或先后出现的一类急性热病。
本组疾病好发于儿童,最常见的有水痘、麻疹等。
中医辨证多属热毒瘀于肌肤,治宜透疹解表、清热解毒。
笔者在临床上每当遇到这些疾病,总要选用葛根、升麻两种药物。
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发现,用药后均可收到出疹快、退烧快、消散快、痊愈快的良好效果。
葛根性凉,气平,味甘,归脾、胃经,可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
《本草纲目》:“葛根,具清热,降火,排毒。
”主治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高血压颈项强痛。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葛根可增加缺血组织的血液供应,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
常用量9克~15克。
升麻可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主治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阳毒发。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升麻对结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卡他球菌有中度抗菌作用,并有解热,抗炎,镇痛,抗惊厥,抑制血小板聚集及释放等作用,常用量3克~9克。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宜生用,升阳举陷宜炙用。
二药同用,通行肌表内外,可升阳散邪、透发疹毒,可用于治疗各种斑疹初现的头痛、发热或麻疹初起的发热、疹出不畅等病。
网址: 第 1 页,共 1 页。
中药葛根的药理药效研究

中药葛根的药理药效研究摘要】葛根作为一种传统而古老的中药,以其发表解肌、解热生津和升阳透疹的优点得到较为普遍的应用。
最新研究表明葛根中含有葛根苷类、生物碱、异黄酮类、三萜皂苷类以及其他类别化合物,具有多种不同的药理药效作用,例如降血压、降血脂和血糖、抗肿瘤、抗氧化自由基、对血小板聚集具有抑制作用、β受体阻断以及抗心律失常等。
本文对葛根的药理药效进行研究,希望有所贡献。
【关键词】葛根药理药效葛根的使用历史悠久,在古代就应用于疾病治疗中,其功效主要为发表解肌、透热生津以及升阳透疹。
除此之外,葛根还可以其自身的生散之性鼓舞胃气,利用气化而滋生出胃液。
临床常用葛根对麻疹初起、外感发热、脾虚腹泻、湿热泻痢以及热病烦渴和消渴症等病症施以治疗。
随着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针对葛根提取物所含的有效成分研究进展的不断深入,葛根苷类、生物碱、异黄酮类、三萜皂苷类以及其他类别化合物相继在葛根提取物内被发现,具有多种不同的药理药效作用,例如降血压、降血脂和血糖、抗肿瘤、抗氧化自由基、对血小板聚集具有抑制作用、β受体阻断以及抗心律失常等。
1 抗心律失常葛根中富含大豆苷元、葛根黄酮和葛根乙醇提取物等有效成分,对于乌头碱、氯化钙、急性心肌缺血以及氯化钠等引起的心律失常具有显著的对抗效果。
经国内学者研究表明,葛根素通过对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对大鼠心肌细胞离子通道产生相应的作用,且此种抑制作用呈现为浓度依赖性;部分研究以1μg/kg单位的脑垂体后叶素注入大鼠尾静脉,对心肌缺血模型加以复制,同时在治疗过程中采用葛根素以及葛根素衍生物,结果证实针对抗氯仿引起的小鼠心律失常以及抗垂体叶素引起的大鼠心肌缺血,葛根素衍生物4ac具有明显的对抗作用。
2 保护心肌缺血葛根中含有葛根苷类、生物碱、异黄酮类、三萜皂苷类以及其他类别化合物等多种有效成分。
其中异黄酮等对于因缺血、血氧引起的内皮细胞凋亡具有显著的对抗效果,对于血管内皮细胞屏障功能的维持极为有利,使缺血后机体炎症反应相应减少。
葛根到底是什么

葛根到底是什么
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习称野葛,秋、冬二季采挖,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
甘、辛,凉,有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之功,常用于表证发热、项背强痛、麻疹不透、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热泻热痢、脾虚泄泻等症。
野葛为木质藤本植物,具肥厚的大块根,枝灰褐色,羽状三出复叶,总状花序腋生,比叶短,总花梗贴生白色短柔毛,密花,荚果长圆形,扁平,长4~10厘米,宽约10毫米,密被黄褐色长硬毛,含2~10粒种子,花期7~8月,果期9~10月。
野葛适应性强,野生多分布在向阳湿润的山坡、林地路旁,喜温暖、潮湿的环境,有一定的耐寒耐旱能力,对土壤要求不甚严格,中国大部地区有产,主要分布于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
野葛长期以来在亚洲国家都被作为一种食物补充剂,最常见到的方法是以茶或者药粉的方式服用,亚洲东南部的气候特别适合野葛生长,中国和日本最早发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传入美国。
在夏天,每天都会看到野葛藤和根日新月异的生长,不加修剪可能会超过树木、电线杆和建筑物。
葛根粉也称粉葛,药用来源为为豆科植物野葛、甘葛藤的块根,可以
1。
葛根晒干的正确方法

葛根晒干的正确方法
葛根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等功效。
葛根晒干的方法如下:
1. 选择新鲜、无病虫害的葛根,用清水洗净表面的泥土和杂质。
2. 将葛根切成薄片或细条状,尽量保持大小和形状的一致性。
3. 将葛根片或细条放在阳光下晾晒,每隔 2-3 小时翻动一次,以保证晒干均匀。
4. 晒干时间一般为 2-3 天,直到葛根片或细条变得干燥、坚硬、易碎即可。
5. 将晒干的葛根片或细条放入密封的容器中,放置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保存。
需要注意的是,在晾晒过程中,要避免葛根受到污染,如灰尘、细菌等。
同时,葛根晒干后,其药效会有所降低,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注意用量和用法。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或疑虑,请咨询专业医生或中药师的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热透疹说葛根
葛根为豆科植物葛的根。
中医认为葛根味甘、辛,性平,入脾、胃二经,具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止泻之功效。
可用于感冒发热、头痛项强、热痛烦渴、麻疹透发不畅、泄泻、痢疾等症。
近年来还用于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突发性耳聋、偏头痛、中央性视网膜炎、视神经萎缩等。
用量6克~15克,退热生用,止泻煨熟用。
葛根有野生和家种两种,并以块肥大、质坚实、色白、粉性足、纤维性少者为佳。
葛根入药最早见于汉朝的《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药性论》、《新修本草》、《日华子本草》、《本草纲目》等也有介绍。
现代研究表明,葛根含有20多种成分,主要是葛根素、葛根素木糖甙、大豆黄酮等。
药理作用有以下几点。
1.解热作用:葛根浸剂和煎剂都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并且持续时间较长,达4小时~5小时。
2.解痉作用:该品中的大豆甙可对抗组织胺和乙酰胆碱引起的痉挛,对平滑肌有解痉作用。
3.对心血管的影响。
葛根中的有效成分总黄酮和葛根素可明显地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流量,降低血压,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从而维持氧的供求平衡。
4.对血液的影响。
葛根素能抑制三磷酸腺苷诱导的人和动物的血小板凝集,还可明显抑制由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中5-羟色胺的释放,因而对防止血栓形成和治疗偏头痛有意义。
5.煎剂有轻度的降血压作用。
6.有雌激素样作用等。
治烦躁热渴:葛根粉120克,先以水浸粟米半升1夜滤出拌匀,煮粥食。
治小儿热渴不止:葛根15克、水煎服。
治头痛:生葛根洗净捣汁1 大盏,豆豉60克,煎服。
(叶水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