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查研究

合集下载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农村生态环境调查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农村生态环境调查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农村生态环境调查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农村生态环境调查一、调查目的和背景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议。

农村生态环境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关系到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以及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二、调查方法和范围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调查范围包括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生物多样性、土壤质量、水体污染等方面。

三、农村生态环境现状调查3·1 自然环境调查根据实地考察和数据收集,我们发现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普遍存在以下问题:(详细列出自然环境问题,如森林砍伐、土地沙化、湿地退化等)3·2 生物多样性调查经过对农村地区的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我们发现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遭受到了较大的破坏和威胁。

主要问题包括:(具体问题,如野生动植物种类减少、物种濒危等)3·3 土壤质量调查通过采集土壤样本并进行实验分析,我们发现农村地区的土壤质量存在以下问题:(具体土壤质量问题,如养分流失、重金属污染等)3·4 水体污染调查对农村地区的水体进行取水样本和实地调查后发现,水体污染情况较为严重。

主要问题包括:(水体污染问题,如农药残留、工业废水排放等)四、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原因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认为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主要由以下因素引起:(分析具体原因,如无序开发利用、环境意识淡薄等)五、改善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建议在了解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以改善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详细列出具体建议,如加强环境监管、推广农业生态化发展等)附件:1·问卷调查结果摘录(附表)2·实地考察照片(附图)法律名词及注释:1·环境监管:指对环境污染源进行监督、管理和控制的行为,保障环境质量不受破坏。

2·农业生态化发展:指在农业生产中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和做法,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农业生态学》实验实习指导

《农业生态学》实验实习指导
五.作业
1.以 7 天为一周期,记录不同作物株高的变化,分析不同作物间的竞争力动态变化; 2.将最终实验结果绘制为表格,进行统计分析,此后进行文字分析。
5
实验三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流分析*
一、目的意义
1.学会农业生态系统投入能结构和产出能效率分析和计算,分析各种能量流之间的关系; 2.从能量角度评价系统的基本情况,为改善系统投入能结构和建立新的农业生态系统提 供依据; 3.了解常用的能流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法、输入—输出法和过程分析法等。
四、实习资料
黄土高原某地张家山村年降水量 660mm,除川道外的农田无灌溉条件,长期以来种植小 麦、玉米为主,生产结构单一,加之山区缺乏燃料砍树毁草现象较为严重,生产水平低而不 稳。2001 某科技项目选择农户 20 个,进行生态农业模式示范。示范涉及土地面积 200 亩, 奶牛 20 头,猪 94 头,人口 89 人。生态农业示范包含的具体要素是:户均 8m3的沼气池一个、 一头奶牛、4—5 头猪、一个温室大棚(0.8 亩/个,20 个共占地 20 亩),1.0 亩青贮玉米,1.0 亩辣椒、1.5 亩苹果园,2.5 亩小麦田,1 亩草地(旱地)、2 亩林地。2001 年起在大棚栽植矮 化油桃,果园种植三叶草,旱地种草栽树。由于引入沼气系统,强化了农牧结合,加强了物 质循环,不断培肥地力,提高了自然资源的转化效率,农产品品质持续提高,取得了较好的 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注:本实验引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生态学实习指导 6
(2)在组分确立后,分别确定各亚系统的输入和输出项目 对于生产者亚系统的输入,包括太阳辐射能和燃油、电力、农业机械、化肥、农药、除
草剂等各种工业辅助能以及人畜力、秸秆、有机肥料等可再生生物能;输出则包括主要目的 产品—粮食和收获的秸杆等。

农村生态环境调研报告

农村生态环境调研报告

农村生态环境调研报告农村生态环境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与背景为了解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和问题,制定相应的保护与改善措施,我们进行了此次调研。

通过调研分析,为更好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研地点和方法我们选择了某省某县农村地区作为调研地点,采用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的方式进行调研。

三、调研结果1.森林覆盖率低:经过实地调研,我们发现农村地区的森林覆盖率较低。

大量农田规模扩张导致森林面积减少,森林资源逐渐退化。

2.土壤质量下降:农村地区长期的耕作和农药施用使得土壤质量逐渐下降。

农药残留、农田化学肥料施用过量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土壤质量。

3.水质污染严重:农村地区农田中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水质受到了污染。

许多农民依靠井水作为饮用水源,其水质安全无法保证。

4.生物多样性减少:农村地区大量的森林和草地遭到了砍伐和过度放牧,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许多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

5.环境污染治理缺乏科学规划:农村地区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缺乏科学规划和有效措施,导致了环境问题的长期存在。

四、问题原因与分析1.经济利益驱使:农村地区农民普遍追求规模经济,大面积耕作和化肥农药的使用能够带来较大的经济利益。

2.观念落后:农民的环保意识相对较差,不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3.政策扶持不足:农村地区的环保政策扶持不够,缺乏科学规划和有效措施,无法实现环保目标。

五、保护与改善措施1.提高农民环保意识:积极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推行科学耕作方式:指导农民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推广绿色有机农业,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3.加强环境监测与治理:建立科学的环境监测机制,加大对农田排污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水质。

4.建立生态保护区:设立生态保护区,加大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力度,恢复和提高生物多样性。

六、总结与建议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落实相应的环保政策。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报告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报告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报告农村生态环境调查报告报告目的和背景:本报告旨在对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调查和评估,了解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以促进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农村生态环境进行了调查。

调查内容和结果:1. 水资源:在农村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较为突出。

由于长期以来的过度开采和水污染等原因,许多农村地区的水质严重不达标,供水困难。

2. 土地环境:农村地区土地面临着土壤退化、荒漠化和农药残留等问题。

大量的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导致土壤受到污染,进而影响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另外,过度开垦和乱占耕地导致农田面积缩减,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

3. 大气环境: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和能源利用等活动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也较为严重。

农村地区频繁的秸秆焚烧、农业机械排放等大量排放的废气造成了空气质量恶化。

4. 生物多样性:农村地区的生物多样性面临着严重威胁。

大量的农药使用和生态栽培的不普及,导致了农田生态系统的破坏,许多珍稀的动植物物种濒临灭绝。

建议和措施:1. 加强农村水资源管理:加大对农村地区水资源的保护力度,加强水质监测,提高供水设施的建设和改善,倡导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2. 推广有机农业和环保农业技术:鼓励农民采用有机农业技术,减少农药的使用,提高土地质量和农产品的品质。

同时,推广农村地区绿色能源的使用,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3. 加强农村环境教育:推动农村居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加强农村环境知识的普及,培养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

4. 增加对农村地区的投入:增加对农村地区的经济和政策支持,鼓励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农民的收入,为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支持和保障。

结论: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居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政策,促进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农业生态学 形考任务 实训1 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特征调查报告

农业生态学 形考任务 实训1 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特征调查报告

实训1 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特征调查一、目的意义本实验把农户作为农业生态系统调查研究的对象,通过调查若干农户,分析农户所在农业生态系统的优点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整与设计的初步方案。

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总结由一个个农户组成的农业生态系统现状,并能提出初步发展规划。

二、实验性质和学时1.实验性质:选修2.实验学时:6学时三、方法与步骤(一)农户调查1.调查内容(1)自然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地势、地形、土质、地下水位、气候条件及特点(包括光热水变化规律极其生产潜力、主要气象灾害等)。

(2)生产条件农户庭院面积、人口、庭院设施种类、数量、承包的土地面积、类型(山、水、田、林等)劳力、畜力、机械、灌溉条件等。

(3)经济状况庭院经营收入、大田经营收入、年总收入、人均纯收入、人均粮、棉、油、肉、蛋、蔬菜、水果等数量、生活水平等状况。

(4)生产经营状况庭院生产经营类型、规模、产品种类、数量、投入资金额、各类经营产值、纯收益、大田生产经营类型、规模、产量、产值、主要农作物的栽培管理经验、主要病虫草害的类型及其危害程度、大田生产投入情况及效益。

(5)市场调查农户所生产经营的各类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状况及市场对其它产品的需求状况。

(6)农户各成员的知识水平、技术特长、生产经验等。

(7)农户生产经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庭院和大田两方面)。

2.调查方法(1)搜集资料通过农户所在地区的农业生产领导部门、技术部门、市场管理部门、科研单位等有关部门收集:①当地气象资料;②农业区划资料;③市场行情;④水文地质资料;⑤土壤普查资料。

(2)农户调查①选户:选择庭院和大田生产都有一定规模,并取得一定效益的有代表性的农户进行调查;②调查:通过对庭院和大田实地察看、测量、和农户座谈取得第一手资料;③对调查资料及时整理并填入调查表中(见附录),如有遗漏或不清楚,应设法补充,力求资料的完整性。

(3)统计与初步分析在上述调查整理的基础上可进行初步统计和简单分析,并记录对该农户的印象和评价意见。

农田生态系统调查

农田生态系统调查
一、绪论:地球化学应用于农业研究的发 展简史
在这一时期,环境地球化学一直集中于某些元素 (Cu, Co,Se,等)的不足和某些元素(Mo, Cd, Zn Pb 和As)的过量研究 。同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微量 元素的养分供给与其存在的化学形态有直接的关系。 因此,开始了土壤中植物必需微量元素的有效态含量 与植物生长关系的研究,用不同的化学提取剂分析元 素的存在形态及提取元素的有效态的方法开始出现。 如1979年Tessier等提出了六步七项提取方案,1978 年,Lindsay and Norvell提出了一种目前被广泛接受 的微量元素提取方法,即用0.05 M DTPA提取元素的 有效态。
一、绪论:地球化学应用于农业研究的发展简史
1991年在瑞典召开了主题为“90年代的环境 地球化学与健康”的第二届环境地球化学 年会,评价了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在农业 和野生动植物营养中的应用,并预测了这 种调查在未来研究中的优势。
实践表明,随着分析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地球化 学在以下方面的研究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
农田系统中元素的来源及其迁移转化规律: 元素分布的来源及成因
二、元素分布的人为来源
农田生态系统中,人类活动强烈地改变着元 素在土壤中的分布,存在着许多影响元素分布 的人为源因素,如Nicholson et al.(2019) 列出了英格兰和威尔士输入农业土壤重金属的 污染源清单,它们包括:大气沉降、污泥、动 物肥料、无机肥料和石灰、农用化学品、灌溉 水、工业 三废以及复合肥料。对于农田生态系 统,影响比较严重的因素是农用化学品的施用。
图8 部分元素在农业土壤和非农业土壤中表层与深层含量对比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为p<0.01;引自Akira et al.(2019)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农村生态环境调查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农村生态环境调查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农村生态环境调查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农村生态环境调查1、调查目的与背景1.1 调查目的在农村地区开展生态环境调查,旨在了解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情况、生态保护状况以及农村居民对环境问题的认知和态度,为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1.2 调查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因此,深入了解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情况,探索农村环境治理与农民生活质量改善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2、调查方法与样本选择2.1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问卷收集农村居民的意见和认知,并选择代表性的农村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和数据收集。

2.2 样本选择样本选择采取分层抽样的原则,首先从不同地理区域选择代表性农村,然后在每个农村地区内随机选择一定数量的户籍农民作为样本。

3、调查内容与结果分析3.1 农村环境污染情况调查通过实地考察和数据收集,详细了解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源、主要污染物种类和排放情况,并对农村环境污染程度进行评估和分析。

3.2 农村生态保护状况调查调查农村地区的自然保护区、农田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等生态保护情况,了解农村生态系统状况和保护措施的实施情况。

3.3 农民认知和态度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农村居民对环境问题的认知程度、环境保护意识和行为习惯,并分析其对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的态度和期望。

4、调查结果4.1 农村环境污染情况通过调查发现,农村地区主要污染源包括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水排放。

其中,地区的工厂存在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地区的农田面源污染对水域造成了严重影响。

4.2 农村生态保护状况调查显示,农村地区的自然保护区覆盖面积较大,但管理不严格,存在违法建设和资源开发问题。

农田生态系统普遍存在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现象,水域生态系统中水质受到农业面源污染的较大影响。

4.3 农民认知和态度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农民对环境问题有一定的认知,但对环境治理和保护的具体措施了解不多。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报告范文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报告范文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报告范文一、引言农村生态环境是现代农业生产和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解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和问题,本次调查对县农村生态环境进行了全面调研,并撰写报告,以期为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共收集了300份问卷,对农田、水源、空气质量以及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调查。

三、调查结果1.农田环境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农田环境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

首先,农业面源污染较为严重,农户普遍使用化肥和农药过多,导致土壤富集了大量的农药残留物,对农作物和地下水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而且地力逐渐减弱,土壤肥力下降的问题也十分突出。

2.水源环境农村的水源状况也不容乐观。

根据调查结果,80%的村民依赖地下水作为生活和生产用水,但地下水质量普遍较差。

污水排放、化肥和农药的渗入以及养殖业废水排放等都对地下水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而且,村庄周围的水体被过度开发和污染,导致水资源减少且质量低劣。

3.空气质量农村地区的空气质量普遍较好,但与城市相比,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在主要农作物种植地区,农民过量燃烧秸秆,导致大气污染加剧。

另外,农村地区的柴油机车排放也是引起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

4.生物多样性农村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严重受到威胁。

农田的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导致了生境破坏和植被破坏,许多农村地区的植物和动物种类数量减少。

砍伐森林、湿地开垦以及过度捕捞也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四、问题分析综合以上调查结果,农村生态环境存在以下问题:1.农田环境问题: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污染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2.水源环境问题:地下水污染严重,水资源减少且质量低劣,村庄周围的水体受到过度开发和污染的影响。

3.空气质量问题:农田秸秆燃烧和柴油机车排放导致空气污染加剧。

4.生物多样性问题:生境破坏和人为捕捞导致农村地区生物多样性减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一、目的意义本实验把农户作为农业生态系统调查研究的对象,通过调查若干农户,分析农户所在农业生 态系统的优点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整与设计的初步方案。

在此基础上,分析 和总结由一个个农户组成的农业生态系统现状,并能提出初步发展规划。

二、实验性质和学时 1.实验性质:选修 2.实验学时: 6学时 三、方法与步骤 (一)农户调查 1.调查内容( 1)自然条件 包括地理位置、地势、地形、土质、地下水位、气候条件及特点(包括光 热水变化规律极其生产潜力、主要气象灾害等)。

( 2)生产条件 农户庭院面积、人口、庭院设施种类、数量、承包的土地面积、类型(山、 水、田、林等)劳力、畜力、机械、灌溉条件等。

( 3)经济状况 庭院经营收入、大田经营收入、年总收入、人均纯收入、人均粮、棉、油、 肉、蛋、蔬菜、水果等数量、生活水平等状况。

( 4)生产经营状况 庭院生产经营类型、规模、产品种类、数量、投入资金额、各类经营 产值、纯收益、大田生产经营类型、规模、产量、产值、主要农作物的栽培管理经验、主要病虫 草害的类型及其危害程度、大田生产投入情况及效益。

( 5)市场调查 农户所生产经营的各类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状况及市场对其它产品的需求 状况。

(6)农户各成员的知识水平、技术特长、生产经验等。

(7)农户生产经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庭院和大田两方面)。

2.调查方法( 1)搜集资料 通过农户所在地区的农业生产领导部门、技术部门、市场管理部门、科研 单位等有关部门收集:①当地气象资料;②农业区划资料;③市场行情;④水文地质资料;⑤土 壤普查资料。

(2)农户调查①选户:选择庭院和大田生产都有一定规模,并取得一定效益的有代表性的农户进行调查;②调查:通过对庭院和大田实地察看、测量、和农户座谈取得第一手资料;实验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查研究* 资4 由药智网& 集整理h t t p ://w w w .y③对调查资料及时整理并填入调查表中(见附录),如有遗漏或不清楚,应设法补充,力求资料的完整性。

(3)统计与初步分析在上述调查整理的基础上可进行初步统计和简单分析,并记录对该农户的印象和评价意见。

(二)农业生态系统设计1.设计的原则和依据(1)需求原则(2)提高系统的总体功能和综合效益原则(3)相宜性原则①农业生态综合经营项目的多少、规模的大小以及可能实现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大小等,应当与农户所拥有或可供其支配、使用的各类生产要素相适应,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以发挥各业的潜在优势和现实优势。

②要与市场需求结构相适应,产销对路。

③要与农户的具体情况,如劳力、资金、技术水平、文化程度、管理能力相适应,即要因户制宜”。

(4)合理利用空间、时间的原则,在庭院内实行立体开发,充分利用地上、地面、地下各层空间;在大田中也要进行立体开发,充分利用各层空间的光、热水、土资源,同时还要在时间上合理安排,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多次、充分而有效的利用,保证再生产的节奏与连贯。

(5)综合经营原则,在不违背相宜性原则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开展多种经营,保持农户收益的稳定增长。

(6)结构应具有较强的调节机能,保证农户的整体生产力在各种条件下都比较稳定。

2.设计内容(1)总体设计根据农户的自然和经济条件以及各方面的需要确定庭院和大田的生产经营方向、规模,并在两者之间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财力,使它们相互联系,充分发挥各自的生产经营潜力,提高农户的整体生产经营水平,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①确定大田生产经营结构根据农户的经济实力、生产条件、生活需要、生产任务、市场需求价格、大田土壤肥力、农作物产量、庭院能提供的肥料数量、化肥、农药供求等,确定大田作物生产的种类和比例。

②确定庭院生产经营结构根据农户的经济实力、生活需要、市场情况、劳动力素质、技术特长、庭院环境、设施、大田产品种类和数量确定庭院种植、养殖、加工等生产类型和规模,以充分利用庭院空间,现有设施,提高庭院生产的经济效益,美化庭院生活环境。

2生1i'ft 学农业WIt'Ikh t t p : //b b s . y③对庭院和大田生产进行综合平衡,使两者密切配合,协调发展。

(2)部门设计主要分为庭院和大田设计。

①庭院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平面设计;垂直设计;时间设计;食物链设计。

②大田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种植制度设计,包括确定各种作物的播种面积及配置、确定复种方式、轮作方式及配置,间混套作方式及配置;养地制度设计及其它配套措施。

依据种植制度,确定土壤耕作制、灌溉制、农田防护林、病虫草害防治、作物品种类型组合等。

3.方法步骤(1)对农户现有的农业生态系统进行评价。

①现有的农业生态系统结构是否合理?②农户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是否合理?③农户的生态环境、经济效益如何?④各种产品能否满足需要?⑤各种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和保护?⑥增产潜力多大?障碍因素是什么?(2)进行需要和可能的分析计算农户的养分平衡、水分平衡、资金产投比、能量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等。

(3)确定农户生产经营的目标主要目标有:总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大(如产值、净产值、纯收益最大);总生产成本最低;资源利用率最高;生活环境优美。

(4)运用经验法,优化法进行农业生态工程设计。

(5)空间配置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把各种生产要素在庭院和大田内合理安排,并绘制平面分布图。

(6)可行性论证对资源利用效益、产量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进行可行性分析。

(7)编写设计说明书①基本情况。

②粮、棉、油、肉等各方面的需求指标。

③农业生态工程设计(庭院、大田)方案。

④实施设计方案的措施。

(三)调查方案通过对某农户进行调查,对其农业生态系统进行调整与设计,编写设计说明书。

3资4由药智网&集整理h t t p :〃w w w .y一、典型农户调查户主姓名_______ 省______ 市______ 县____ 乡________ 村i自然条件温度:年平均气温______ C,无霜期________ 天,> 0C积温_______ , > 1CE积温_______ ,各月平均气光照:平均年日照时数•小时,日照百分率%,年太阳总辐射量千焦耳cm降水:平均年降水量 ________ 毫米,各月平均降水量___________ 毫米。

水资源:灾害:旱灾频率%,旱灾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涝灾频率%,面积占耕地面积的%。

盐碱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

病虫害频率%,占耕地面积%。

2 •生产条件庭院面积公顷,住房面积m2, 承包耕地面积公顷,林地面积公顷,果园面积公顷,水面面积公顷,其它面积公顷。

耕地中水田面积公顷,旱地面积公顷,水浇地面积公顷。

土壤:类型①② ③ ④,质地①②③ ④,PH 值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效磷含量mg/kg,速效氮含量mg/kg。

灌溉水来源:井灌%,地下水灌%。

肥料:有机肥施用量m3/公顷,质量。

化肥用量:氮肥公斤/公顷,磷肥公斤/公顷,钾肥公斤/公顷。

人口劳力:总人口人,劳动力人个,劳均耕地公顷/劳力,劳均林地公顷/劳力。

畜力:役畜(牛、马、骡、驴)头,每头役畜负担耕地面积公顷/头。

4生li'ft 学农业Wlt'lkh t t p : //b b s . y5动力:大中型拖拉机 _台,_马力,小型拖拉机 ____________ 台,_马力,每台负担耕地面积 _公 顷/台。

大小型农具台。

能源:生活用燃料结构:秸秆 %,煤%,薪炭 %,其它%。

生活用电千瓦时,农田用电千瓦时/公顷。

秸秆利用结构:燃料 %,饲料 %, 直接还田%,其它%。

农药用量(纯): 公斤/公顷。

庭院设施:日光温室公顷,沼气池m 3,猪舍m 2 ,厩棚 m 2,鸡舍m 2,兔舍 _______ m 2,鱼池 ________ m 2,其它 _______ m 2。

3. 社会经济条件位置 __________ ,交通状况 _________________ 。

收入来源:庭院经济收入 元,占总收入 _____________ %,其中:种植收入 _元,占_ %,加工 收入 ___________ 元,占总收入 __________ %,贮藏增值 元,占总收入 ______________ %。

大田生产经 营 ______ 元,占总收入 %,其中,粮食作物收入 元,占总收入 %,经济作物 收入 _______ 元,占总收入 %。

年总收入 ________________ 元,人均纯收入 元。

需要:粮食 ____ 公斤,口粮 _____ 公斤,人均 _____ 公斤,饲料粮 _____ 公斤,商品粮 _______ 公斤,国 家征购任务—公斤,种子—公斤;其它用粮—公斤;食油—公斤,人均食油—公斤; 棉花 公斤,人均棉花 公斤;肉 公斤,人均肉 公斤;奶 公斤,人均奶 公斤;蛋—公斤,人均蛋—公斤;果品—公斤,人均果品—公斤;蔬菜—公斤,人均蔬 菜 公斤。

各种生产资料价格:4•庭院生产经营现状种植业: ① _____________ ,数量 ______ ,② ______ ,数量 _______ ,③ _______ ,面积_ m 2, ④ _______ 面积 ________ m 2,⑤,面积 m 2。

养殖业:役畜头,肉牛头,奶牛 ____________________ ,猪头,羊 ____________ 只鸡鸭 _______ 只,*资4由药智网&集整理h t t p :〃w w w .y兔 ______ ,鱼 ______ 尾,其它 ______ 头(只)。

加工业:种类 ______________ ,产品________ ,数量_____ 。

食用菌生产:种类 _______________ ,产量_______ 公斤。

5.大田生产现状肥料施用状况调查表水分状况:年降水量毫米;灌水量:水浇地毫米;水田毫米。

7.主要生物种类和品种。

8.能量多级利用状况。

9.对农户的印象及评价意见。

二、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查报告在农户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农户所在自然村(或者所在区域)农业生产现状,形成报告,并撰写农业生态系统的规划的报告。

一般包括的内容如下:1.自然条件:包括年降水量、年蒸发量、年日照时数、年平均温度、年极端温度、日照时数、太阳辐射量、无霜期等。

2.土地资源类型:包括山坡地、丘陵地、平地、水田、水域、滩涂地。

3.土地使用状况:包括耕地面积、林地面积、草地面积、园地面积及其它用地。

4.社会条件:人口数量、人口密度、受教育现状、农业人口数量、劳动力数量、农业机械化条件、交通现状、距周边市场距离、农业用电情况、化肥用量、农药用量、农村能源现状(沼气、6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电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