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古诗词(课件)

合集下载

《读懂古诗词》课件

《读懂古诗词》课件

古诗词的分类
古诗词按诗句的字数和格律可分为绝句、律诗、词。不同的格律要求和结构特点赋予了每一种诗词不同的风格 和韵味。
古诗词的韵律和格律
古诗词以平仄、押韵、对仗为主要特点,通过精妙的句法结构和声韵规律,营造出音韵悦耳的美感和节奏变化。
古诗词的表现形式
古诗词通过具象修辞、意象表达和隐喻手法,展示出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感 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情感共鸣。
《读懂古诗词》PPT课件
通过《读懂古诗词》PPT课件,我们将探索古诗词的奥妙和魅力,从起源、分 类到表现形式和创作技巧,一起领略古诗词带来的艺术魅力。
什么是古诗词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她以简洁、意境深远的表达方式,诠释了古 人的思想感情,并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沉淀。
古诗词的起源和发展
古诗词起源于古代语言文字的形成,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交流,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具魅力的文学艺术形 式。
古诗和现代诗的区别பைடு நூலகம்
古诗以意境和禅意为重,注重形象描绘和抒发情感;而现代诗则更注重内心表达和现实生活的反思,风格更加 多样化。
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区别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字,注重于规范和庄重;而白话文则更接近日常口语表达,更加通俗易懂。

高考复习从诗家语的角度读懂古诗课件(共30张PPT)

高考复习从诗家语的角度读懂古诗课件(共30张PPT)
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 摧。
燕支(山)黄叶落, (我)妾(独)自登台 望(远方)。
(看见)海上碧云断, 单于(带着)秋色来。
胡兵(在)沙塞合,汉 使玉关回。
征客无归日(期),空 悲蕙草摧。
主语:1、妾(明)
2、诗人(暗)
课堂研讨分析二
古人作诗,讲究章法、结构,注重诗歌的
起承转合、一句一景、照应、波折、 不对称性、列锦(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等章法。
的安史之乱,国难当头,直接 点出了创作的时代背景。
我已无家寻弟妹, 例2:老莱衣(孝亲故事,含
君今何处访庭闱? 蓄表达作者有家不能回的悲痛
之情。)
黄牛峡静滩声转,
例3:滩声(险滩激流,困难
白马江寒树影稀。 重重。)
此别应须各努力, 例4:树影(人已去余树影, 故乡犹恐未同归。 孤独惜别)
小结3:读懂诗人的意象、典
诗人经常变换语序
(我)送韩十四(去)江东觐省 杜甫
(因为)兵戈(我)不见老莱衣,(我)叹息人 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我仿佛听到)(你途经幽)静黄牛峡(时)滩 (汹涌的流水)声转(来),(我伫立在)寒 (风凛冽的)白马江(只见)稀(疏)树影。
此别(我们)应须各(自)努力,(我)犹恐未 (能与你)同归故乡。
读 诗
歌 是
懂 一
种 用
诗 言
语 表
歌 达
的 艺 术
如何读懂古诗
——从诗家语的角度读懂古诗
行家读古诗:读懂诗家语
什么是诗家语?
“诗家语”是具有独特美感魅力的一种文学语言。
其基本特征是:精炼含蓄,以形象写情 思,时空可以跳动,反映社会生活。
从哪些角度读懂诗家语?

如何读懂古诗词PPT教学课件

如何读懂古诗词PPT教学课件

2020/12/09
15
四、读懂典故
• 例:刘禹锡《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 •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赏析:“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诗人借这 个典故怀念已故去的朋友柳宗元等人;“烂柯人”指上山 砍柴的晋人王质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作者以 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二十三年的感慨,表达物是人非,暮 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2020/12/09
6
三、读懂意象(景物),读出意境(景物特点)
• 1、壮景配豪情 • 2、悲景配愁情 • 3、美景配乐情 • 4、幽景配闲情
2020/12/09
7
三、读懂意象(景物),读出意境(景物特点)
• 1、壮景配豪情
• 例:王维《使至塞上》 •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赏析:颈联描写了大漠壮阔雄奇的景象,
显露出一种慷慨豁达的情怀。
2020/12/09
8
三、读懂意象(景物),读出意境(景物特点)
• 2、悲景配愁情
• 例:王维《使至塞上》 •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赏析:颔联以飘飞的蓬草、孤零的归雁自况,表 达了飘零之感和被排挤的孤寂之情。
•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 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国破、家亡、夫死、物丧的深重 愁苦和孤苦无依之情。
5
二、找出表达情感的关键词句
• 练习

高考复习从诗家语的角度读懂古诗课件(共30张PPT)

高考复习从诗家语的角度读懂古诗课件(共30张PPT)

转:黄牛峡静滩声转(想象远方意识),白马江 寒树影稀(现实眼前意识)。(惜别之情)
合:此别应须各努力(希望意识),故乡犹恐未 同归(担忧意识)。(互相勉励、担忧未来)
小结2:读懂诗的章法,把握主旨领会多变的 情感
高考复习从诗家语的角度读懂古诗课 件(共30 张PPT)
高考复习从诗家语的角度读懂古诗课 件(共30 张PPT)
高考复习从诗家语的角度读懂古诗课 件(共30 张PPT)
课堂研讨分析一
精炼 诗词是最
的语言,往往要在短短的几十字中,表
现出尺幅千里的画面。所以字数的限制,诗人常常会省略
掉很多关键的信息,这是我们阅读古诗词时最大的障碍之
一。
诗人经常省略的信息有:主语、谓语以及关键转折。
古诗词为了适应诗词平仄、押韵等声律的要求,诗人往往 需要对诗句的语序进行适当的变换。格律的要求促使诗人 找出更加精炼的表达方式,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
天文地理知识(“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 《短歌行》
例4季节时令知识:
春季—草萌芽、桃花、杏花、春柳、杜鹃、黄鹂、 白鹭、燕飞等。
夏季—荷花、蝉鸣、蛙唱、稻黄、梅黄、芭蕉等。 秋季—菊花、枫叶、落叶、流萤、桂花、大雁等。 冬季—寒梅、松柏、竹子、雪花等。
高考复习从诗家语的角度读懂古诗课 件(共30 张PPT)
方法点睛
1、读懂诗家语的省略,调整语序疏通诗 意。
2、读懂诗的谋篇章法,把握主旨领会多 变的情感。
3、读懂诗人的意象、典故言语,领会含 蓄表情。
4、读懂诗中的生活常识,体会诗歌的情 感。
研读: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③?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如何读懂古诗词》课件(46张)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如何读懂古诗词》课件(46张)

实战演练: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1、本诗在表现手法方面最突出的特色是什么?请简要回答。2、 点评“风吹一夜满关山”在词语锤炼方面的妙处。
参考答案: 1、最突出的特色是虚实结合,前两句“雪净胡天牧马还,月
明羌笛戍楼间”写得是实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战士们赶着 马群归来,天空中洒下明月的清辉。《梅花落》本是一种曲调, 作者拆开用,又构成了虚景,仿佛飘落的不是笛声而是梅花的花 片,这样,虚实交错,构成了美妙阔远的意境。
一为迁客②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③。 注: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经过武 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迁客,指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 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到长沙。③古曲有《梅花 落》。 (1)诗歌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抒发了诗人被流放的凄凉之感和眷恋朝廷、 思而不得的苦闷。
❀ 如何读懂古诗词
方法归纳
例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问:从思想内容分,这是什么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 感?
答:“送”字提示了我们,这是一首送别诗。 诗中用“春江渺茫”“日暮” “何处泊”“断 人肠”等词,表达了作者惜别哀伤之情。
①表现了诗人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 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2分)结合注释因为诗 人仕途失意,所以“路暗花迷”表现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 (1分) “无奈”“思家”等词语则表现了无可奈何之情和 渴望回家之情。(1分)
总结方法
• (六)看典故,取用原来意义 古诗很讲究用典,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 历出处的词语。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 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 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典故有正 用和反用两种,正用就是取典故的原来意义入诗文;反用 则在诗文中反用原典的意义。

诗歌鉴赏——怎样快速读懂古诗词PPT课件

诗歌鉴赏——怎样快速读懂古诗词PPT课件
诗歌鉴赏
——怎样快速读懂古诗词
1
诗歌体裁分类
2
诗歌知识储备
一、熟悉体裁: 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也叫“古诗”或 “古风”,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律诗与绝句称 为近体诗,而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 诗称为古体诗。 古体诗按照诗句的字数分为四言、五言、七 言、杂言。古体诗语言接近口语,形式比较自 由,不讲求平仄、对仗,表现方法多样,多有 名篇杰作,是一份珍贵的诗歌遗产。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绝句,又称“绝诗”,每首四句,常见的有 五言、七言两种。
(2)此诗虚实结合,哪一句是虚写?在诗中起到什么作 用?
答案:虚写的是第七句,它表达的意思是:分别以后, 即使在梦中也难以相会,更不用说在现实中了。这强化了 全诗的感情,深化了诗歌的主旨。
9
知识点回顾:
1、诗歌按思想内容分为哪几类?常见的思 想感情又有哪些?
按内容分类:山水田园诗、怀古咏史诗、 羁旅行役诗 、思亲离别诗、咏物抒怀诗、 闺怨诗、边塞诗······ 常见的思想感情: 忧国忧民 建功报国 怀古伤今 蔑视权贵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 登高览胜 惜春悲秋 思乡怀人 长亭送别 思乡念亲 相知相思 别恨离愁 ……
10
积累
( 一 ) 忧 国 伤 时
1、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如:杜牧《过华清宫》
2、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如:杜甫《兵车行》
3、山河沦丧离乱的痛苦
如:南宋汪元量《湖州歌》
4、同情人民的疾苦
如:白居易《卖炭翁》;
5、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如:杜甫《登楼》
6、借古讽今的情怀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11
例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高中语文课件-1.如何读懂古诗

高中语文课件-1.如何读懂古诗

▪ (4)、默读两遍诗歌,整体感知,试着翻译 为白话文(个别字词难以理解,可暂时搁 置)
▪ (5)、找出反映诗人感情的关键词、句,揣 摩诗歌蕴含的情感
▪ (6)、找出写景、写物、写人的名词,捕捉 并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弄清它写了什么
▪ (7)、看命题者给出的所有题干,看看是否 有某种暗示
▪ (8)、综合以上各点,综合考虑诗歌所写内 容和蕴含的情感
15.①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 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②第二 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 “如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 意足、踌躇满志。
旨的关键句)
▪ (1)捕捉诗中主观色彩较浓的词语 如:愁、喜、 客等等
▪ (2)抓抒情议论的句子点明感情的句子
▪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 《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沦落天涯之 恨。
▪ (3)抓首句和尾句首句往往交代写作缘由或奠 定感情基调,尾句往往会直接点明主旨。
▪ 作用2:题目表露心情 《春日忆李白》题目中的“忆” 就直接点出了对李白的思念与仰慕。再如《春夜喜雨》 《天净沙·秋思》
▪ 作用3:题目显示诗歌题材,暗示诗歌内容。因为相同 的诗歌体裁,有大体相似的诗歌内容。如《鹧鸪天·送 人》《在狱咏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2.知作者
▪ 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就是 说要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 作的时代背景、目的等。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 境况,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方面的问题。 知道了人与世,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这方面 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

七年级上册(2024修订)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件(共26张PPT).ppt

七年级上册(2024修订)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件(共26张PPT).ppt
我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离你愈远就愈发思念,恋 恋不舍随着小舟去向渝州。
1.《峨眉山月歌》中连用 5 个地名极为独特,请你品 味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峨眉山月歌》中连用 5 个地名给 人造成空间迅速转换的感觉,让人感受 到行船之快,这样既传达出诗人江行的 独特体验,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浓浓思念。
硬要,迫使,尽力:~使。~迫。
3.jiàng 固执,强硬不屈:倔~。
结合诗歌,发挥想象,描绘岑参笔下的“故园菊”。
战火纷飞的长安故园四处断壁残垣,饿殍遍野,虽是金秋时 节,但是家乡却没有一丝生机。突然,诗人仿佛看到一抹淡雅的 黄,那是一丛菊花在战地傲然开放,她是如此弱小又如此倔强, 仿佛在哀诉又仿佛在期盼些什么……
课外 古诗词诵读
新课导入
李白和杜甫 论诗五首·其二 赵翼【清】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了解诗人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 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他 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 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军旅诗 闺怨诗 送别诗
军旅诗指以军队和战争为题材,表现现实的或虚拟的军人形象, 战时或日常的生活及其心态的诗词。
知人论世
岑参 (约 715 年— 770 年),江陵人(今湖北荆 州),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特色, 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岑参长于七 言歌行,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异域的文化风 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2012年中考《月夜》考试题目 (1)“更深”“阑干”是什么意思?请 选择其中一个回答。(2分) (2)“虫声新透绿窗纱”描写了怎样的 情景?表达了诗人什么心情?(3分)
【答案】 (2)这首诗描写春天来临,蛰虫涌动的 情景,表达了诗人惊喜、喜爱、喜悦的 心情。
再试身手:《商山早行》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题目】(1)诗中“幽篁”、“长啸”是什么意思? (2分)
(2)诗中表现诗人怎样的心境?请结合诗句作 简要分析。(3分)
【答案】(1)幽篁——幽深的竹林。长啸—长声呼啸。 (2)此诗写诗人(谁)在竹林里(地点)独自弹琴,长
啸,与明月相伴(干什么)的情景。前两句写诗人 “独坐”、“弹琴”、“长啸”等动作,后两句写夜 静人寂,明月相伴,构成了全诗优美、高雅的意境, 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小结】学习古诗的方法:品释——描述 —— 品析
身临其境:陆游《卜算子*咏梅》与毛泽东《卜算子*咏梅》进行比较阅读。 陆游《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行之景” 的画面,哪一句寄托了 作者的羁旅凄凉情思?(3分)
【答案】(1)征铎——远行车马所挂的铃
杜陵梦—— 思乡之梦
(2)画面:鸡鸣响过后,茅店上空还有一弯残月,板桥 上留下了人踩过的霜痕,槲叶已经落满了山路,枳花开 满了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一句寄托了作者羁 旅凄凉的情思。
简要分析。(3分)
运用诗联品析法读懂古诗词 诗联品析法 品释:理解关键字词的意思。 描述:对重点句或诗词意思进行描述,
理解内容。 品析:从关键字词句中,通过联想和想象,
把握古诗词的情感,
小试身手,以《月夜》为例,运用诗联品析法进行学习。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问题: (1)“更著”、“一任”、“零落”是什么意思?任选两
个来 回答。(2分)
(2)同样写梅,两位作者所流露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4分)
【答案】(1)更著——又遭受。著,同“着”,遭受。 一任——任凭。 零落——凋谢。
(2)陆游所表达的是高洁、孤高、奉献的情操。
课外作业:2011年中考题《竹里馆》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品释:征铎——远行车马所挂的铃 照——盛开 驿墙——驿站的墙壁 杜陵梦—— 思乡之梦 凫雁—— 野鸭、大雁,可以泛指水禽。
2、描述:①这首诗是描绘早晨(时间),作者(谁) 在旅途中(地点)看到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
读懂古诗词
从化七中 初三语文备课组
古诗词阅读的基本要求: 《语文会考指导书》 “一是涵咏积累, 二是初步鉴赏,其核心是读懂。”
例子:2011年中考题《竹里馆》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题目】 (1)诗中“幽篁”、“长啸”是什么思?(2 分)(2)诗中表现诗人怎样的心境?请结合诗 句作
谢谢大家!
山路,枳花照驿墙(原文)的景色。 ②请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诗中所描绘的景色。
鸡鸣响过后,茅店上空还有一弯残月,板桥上留下了人 踩过的霜痕, 槲叶已经落满了山路,枳花开满了驿墙。 3、品析:此诗表达了作者悲苦的思乡之情的感情,从诗
中“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原文)可以看出。
【练习】
(1)“征铎”、“杜陵梦”是什么意思?(2分)
1、品释:更深——夜深
阑干——横斜的样子
偏知——才知道 新透——刚透进,初透进
2、描述:①这首诗描述的是春天来临(季节)
夜深人静(时间)蛰虫涌动(景物)的情景。
②你是从哪些诗句知道的?
季节:今夜偏知春气暖 时间:更深月色半人家
景物:虫声新透绿窗纱
3、品析:
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惊喜、喜爱、喜悦的情感。
你从哪句诗可以知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