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读懂古诗词(学案)
《如何快速读懂古诗词》详案

《如何快速读懂古诗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梳理、归纳快速读懂诗歌的“五看、三抓”方法;2、能够进行能力迁移,读懂诗歌。
教学重点:运用“五看、三抓”的方法分析2015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残春旅舍》。
教学难点:能够进行能力迁移,读懂诗歌。
教学方法:师生合作、自主探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经常埋怨读不懂古诗,害怕读古诗,甚至放弃读古诗。
其实,“读不懂”不是不读诗的理由,我们“读不懂”,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我们“没文化”,而是因为我们“不懂读”,即尚未掌握读古诗的方法。
当我们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后,我相信“读不懂”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你甚至,会爱上读诗。
二、方法归纳【五看】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看末句、看题干【三抓】抓意象、抓诗眼、抓抒情字词三、运用“五看、三抓”方法分析《残春旅舍》出示2015年海南省语文高考古诗阅读试题:残春旅舍韩偓①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
【注】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
②咸京:这里侑指都城长安。
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
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1)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
(5分)(2)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6分)(一)看标题残春:春天将去,春花凋残,故称残春。
——说明写诗的季节旅舍:居住场所。
——说明诗人应该是在旅途中,很有可能跟羁旅情怀有关。
标题一般交代写作的缘起、对象、时间、地点、背景以及诗歌类别等信息。
从题目入手一能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二能感知作者的喜怒哀乐牛刀小试(连线题):通过标题判断是什么类型的诗歌。
(二)看作者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有助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
快速读懂古诗词法方法教案

快速读懂古诗词法方法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古代诗词鉴赏》章节,具体内容包括《静夜思》、《秋浦歌》、《钱塘湖春行》三首古诗词的学习和鉴赏。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如韵律、对仗、意象等。
2. 学会运用快速读懂古诗词的方法,提高阅读鉴赏能力。
3. 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培养对古典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古诗词的韵律、对仗、意象等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重点:快速读懂古诗词的方法及其在实际阅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三首古诗词的意境图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片中的意境。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如韵律、对仗、意象等,并通过例句进行讲解。
3. 快速读懂古诗词方法(10分钟)(1)抓关键词:找出诗句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理解其含义。
(2)理解意象:分析诗句中的意象,领悟作者的情感。
(3)关注和作者:了解诗歌的背景,有助于理解诗意。
(4)运用联想和想象:将诗句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体会诗人的情感。
4.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一首古诗词,示范如何运用快速读懂方法进行鉴赏。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运用所学方法,独立完成一首古诗词的鉴赏。
6. 互动交流(5分钟)学生分享自己的鉴赏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古诗词基本知识:韵律、对仗、意象2. 快速读懂古诗词方法:关键词、意象、、联想和想象3. 例题及随堂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所学方法,鉴赏一首古诗词。
答案:略2. 作业要求:不少于300字,包括诗句理解、情感分析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古诗词阅读材料,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阅读,提高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快速读懂古诗词方法的掌握。
第二课 快速读懂一首古诗

任公子钓大鱼来分给众人食 用,如今却只能罢钓竿,是 因为天下盛世太平,没有大 鱼。
如何快速读懂古诗词——七看法
标题 作者 意象 注释 时间、地点、事件、情感、题材 知人论世 意象的象征意和意境 难点字词,典故、背景、诗人经历
情语 题材
典故
情感脉络 情感
委婉含蓄
酬朱庆馀
(2)看作者
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生平,写作风格和 时代背景去解读诗歌。比如: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 的沉郁顿挫……
了解诗人的—— 遭遇、境况 、朝代的国势 把握诗人的—— 创作方法和风格 诗人常见的—— 思想内容和情感倾向 岑参 :盛唐边塞诗人,驰骋沙场 李白: 盛唐浪漫诗人,出蜀游历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 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① 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②,十首秦吟近正声③。 世上富贵人人所羡,但我却命中 无份,这里虽有对自己诗才的自 ④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 许,但也蕴含着不平和辛酸。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注】①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 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称 “短李”。②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 ③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正声: 雅正的诗篇。④伏:服气。
论世 盛唐建功立业的豪歌。 中唐乱离时世的悲歌。 晚唐王朝衰败的挽歌。 北宋的哲理思考入诗。 南宋的爱国情怀入诗。
(3)看意象,体悟意境
读全诗---找名词—锁定意象----通晓诗意
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岑参)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意象: 雪飞、春风、白草 自然环境的恶劣 雪飞、春风写出: 白草写出: 边塞的萧瑟
快速读懂古诗词法方法教案

快速读懂古诗词法方法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古诗词三首》,包括王维的《使至塞上》、杜甫的《宿建德江》和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本节课将重点教授如何快速读懂古诗词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快速读懂古诗词的技巧和方法。
2.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快速读懂古诗词的方法和技巧。
难点: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文化内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一幅古诗词画卷为线索,引导学生进入古诗词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方法讲解:介绍快速读懂古诗词的五个步骤:了解作者背景、把握诗歌结构、品味词句、分析意象、体会意境。
3. 例题讲解:以王维的《使至塞上》为例,示范运用上述方法进行解析。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运用方法解析杜甫的《宿建德江》和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5.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理解和感悟,互相学习,互相借鉴。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快速读懂古诗词的五个步骤1. 了解作者背景2. 把握诗歌结构3. 品味词句4. 分析意象5. 体会意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快速读懂古诗词的方法,解析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并写一篇短文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2.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进行解析和分享,答案不设统一标准,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创新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下阅读更多的古诗词,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解析《古诗词三首》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分别是王维的《使至塞上》、杜甫的《宿建德江》和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这三首诗词代表了唐代不同风格和主题的作品,通过学习它们,学生可以了解到唐代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
读懂古诗导学案

【课堂合作探究】
(2)看作者知人论世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怀与品质?
(3)读注解把握背景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迟日,即春日。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思考:此绝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4)析意象探究情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找出诗中的具体意象,简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当堂测试】Biblioteka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溪桥晚兴
郑协①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②。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三、古诗词特点:凝练含蓄言简意丰。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诗歌由于声律要求和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常会打乱语序。读诗思路补充省略!还原语序整合句意把古诗当作文言文来读(重要字词、语序、省略)。谢冕教授提出了“泡、找、进、猜、补”五字法鉴赏古诗。
怎样才算读懂?
(一)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景物、事情)
课题
“庭院深深深几许”
--如何读懂古典诗歌
主备
耿保明
审核
语文组
学习目标
1、学会找到读懂古诗词的路径、角度。
2、调动相关知识关联分析,读懂古诗词。
3、掌握快速读懂古诗词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学生笔记
学案内容
学习要求:
【教学过程】一、导入
导学案 如何快速读懂诗歌

如何快速读懂诗歌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学习读懂诗歌的方法,帮助学生找到解读诗歌的钥匙.⑵运用所学方法提高读懂诗歌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方法点拨合作研讨自主学习3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诗歌,培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品质。
【学习重难点】读懂诗歌的方法运用所学方法快速读懂诗歌【学习过程】一.基本方法导引:师生互动1把诗歌当作文言文来翻译例1:春日即事李弥逊①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
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译文:细雨蒙蒙,丝丝如织网,想网尽满眼的春色,却见黄昏中,雨打落花,满地狼藉。
往日门前的喧闹车马,如今已经不复存在,我这里已是门可罗雀,独自在幽明的鸟声中掩上门。
2.看题目。
题目是诗词的眼睛,它往往直接揭示了诗词创作的时间、地点、事件和主旨等。
例2: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此诗题中的“冬至”表时间,“邯郸”表地点,且与“冬至”点明了特定的背景,是说冬至佳节时自己仍客居邯郸,这才“思家”,“思家”揭示了此诗的主旨。
3.看作者和时代。
鉴赏时要走进作者,了解作者所处的社会时代、生平遭遇、思想主张等方面内容,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
例3:《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释]1. 李龟年:是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著名音乐家。
2. 岐王:唐睿宗的第四个儿子,名叫李范。
他爱好文艺,封为岐王。
3. 崔九:名涤,中书令崔湜之弟。
他是玄宗的宠臣,任殿中监。
4.看注释和诗前小序例4:湖州歌(其六)(2005年天津卷)南宋汪元量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速读懂古诗词(公开课)

怎样快速读懂古诗词思想情感一、学习目标:1、学会找到读懂古诗词思想情感的路径、角度。
2、调动相关知识关联分析,读懂古诗词思想情感。
二、阅读思考:用1分钟阅读下面这首诗,思考出他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谈谈你用什么方法。
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答: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李白一为迁客②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③。
注: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
②迁客,指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
贬官到长沙。
③古曲有《梅花落》。
答: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答:三、课堂练习:快速阅读,利用所掌握方法思考下列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1、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2、日暮①杜甫牛羊下来久, 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 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 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 何须花烬②繁。
注:①大历二年(767)秋,杜甫在流寓夔(kuí)州瀼(ràng)西东屯期间,写下了这首诗。
②“花烬”: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3、减字木兰花苏轼莺初解语,最是一年出好处。
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
等待春回,颠倒红英间。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分)(2011广东)四、课后练习:用所学知识,快速阅读思考出各诗词的思想感情。
1、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代诗词鉴赏:“五读法”快速读懂古诗词

方法指导
• (一)读标题,寻找题眼
• 标题往往对诗歌广泛丰富的内容有很明 显的提示总括作用。
• 1、有些题目显示事件、情感; • 2、有些题目交代写作目的和写作背景; • 3、有些题目点明中心。 • 所以,有时抓住了题目,也就大体抓住了
诗歌的基本内容。
方法指导
•(二)读作者,知人论世
• 知人论世,就是说,要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 的思想感情,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 景。其实,许多诗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都与作 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的时代有关。我们要关注著名 诗人的相关遭遇、境况,所处朝代国势、朝政……
1、简述诗人作诗时的心情。(2分)
表达了作为应试举子考前所持有的不安和 期待的心情。(2分)
2、请从诗中举例说明采用了哪种传统的诗歌表现手 法?(4分)
运用比喻的手法。(2分)如诗中以新妇自 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比主考官。(2分)
例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 如诗歌是作者被贬某地时所作,则要考虑是否有怀 才不遇、报国思用等情感;如作者常年旅居外地, 则要考虑羁旅愁思、思乡怀人之情;如作者是南宋 诗人(或朝代已灭亡),则要考虑收复失地之 心……
例三、(09四川)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 答问题。(6分)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 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
①简点析明:渔鹦父鹉(洲隐本士是)地居名住,的后环因境元是代与白世贲隔(绝bē、n) 远的离“侬红家尘鹦的鹉“世洲外边桃住源,”是,个表不现识其字对渔所父处”环,境而的成 喜为爱隐、居自的豪典之故情。;补②注写中出也渔提父到(了隐鹦士鹉)超洲然是尘“世渔父 的居情处怀”的和代隐称逸,的由情此趣可。得出答案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
专题一如何快速读懂古诗词
学情分析
考纲要求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答题时存在的问题
读不懂、说不清、答不全
教学目标
1、学会找到读懂古诗词的路径、角度。
2、调动相关知识关联分析,读懂古诗词。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快速读懂古诗词的基本方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知识点回顾:
诗歌按思想内容分为哪几类?常见的思想感情又有哪些?
按内容分类:送别抒怀诗、羁旅思乡诗、思妇闺情诗、山水田园诗、怀古咏史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人生感慨诗、民生疾苦诗、哲理诗······常见的思想感情:
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
游子迁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
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
建功立业之豪迈昔盛今衰之感伤
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
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
黑暗官场之苦蔑视权贵之高洁
离别思念之情贬官谪居之恨
时光易逝之感慨愤世嫉俗之绪……
二、方法归纳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问:从思想内容分,这是什么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送”字提示了我们,这是一首送别诗。
诗中用“春江渺茫”“日暮”“何处泊”“断人肠”等词,表达了作者惜别哀伤之情。
请快速辨别以下诗歌的思想感情。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征人怨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总结方法之一:
(一)看标题,抓题眼
标题往往对诗歌广泛丰富的内容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作用。
1、有些题目显示事件、情感;
2、有些题目交代写作目的和写作背景;
3、有些题目点明中心。
所以,有时抓住了题目,也就大体抓住了诗歌的基本内容。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李白
一为迁客②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③。
注: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
②迁客,指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
贬官到长沙。
③古曲有《梅花落》。
(1)诗歌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总结方法之二:
(二)看注释,抓暗示信息
注释是诗歌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
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或感情基调;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寓意;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或主旨;还有些是解释诗中的生僻字句,那是在降低你阅读的难度。
总结方法之三:
(三)看作者,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就是说,要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
其实,许多诗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都与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的时代有关。
我们要关注著名诗人的相关遭遇、境况,所处朝代国势、朝政……
如介绍诗歌是作者被贬某地时所作,则要考虑是否有怀才不遇、报国思用等情感;如介绍作者常年旅居外地,则要考虑羁旅愁思、思乡怀人之情;如介绍作者是南宋诗人(或朝代已灭亡),则要考虑收复失地之心……
请背诵下列两首诗,并谈谈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
一般滋味在心头.
总结方法之四:
(四)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字”。
诗歌中有一些能够帮助我们把握作品思想内容的字眼,我们都称为“情感关键字”。
阅读时准确抓住情感关键字,无疑对正确理解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有重要的作用。
如《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
又如《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
背诵下列诗歌,谈谈它所表达的情感。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总结方法之五:
(五)看意象,把握特定含意
•在诗歌中,总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义,也往往寄托着特定的情感。
•又如:淮上与友人别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问:这首诗作者所要表达的基本情感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情感的。
•总结方法之六:
(六)看典故,取用原来意义
古诗很讲究用典,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
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典故有正用和反用两种,正用就是取典故的原来意义入诗文;反用则在诗文中反用原典的意义。
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塞下曲(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问:全诗写的是什么内容?表达什么样的思想?
总结方法之七:
(七)看尾句,卒章显志
诗歌的结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或以景结句、或以情结句、或以理结句、或以问结句。
不论以什么形式结尾,诗人都喜欢在结尾这个地方用点心机,因为结尾在全诗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又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结尾“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又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三、课堂练习小结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5分)
快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方法:
(一)看标题,抓题眼;
(二)看注释,抓暗示信息;
(三)看作者,知人论世;
(四)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字”;
(五)看意象,把握特定含意;
(六)看典故,取用原来意义;
(七)看尾句,卒章显志。
(八)看题干,得到启示
——方法多样,综合运用,方为上策!
四、课后作业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5分)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
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
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
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
③酒阑:酒尽.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结合诗简要分析(5分)
板书设计:
知识点链接:
意象与情感
月亮:思乡、思亲;人生的园满、缺憾;幽静、美好杨柳:离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
菊花:高洁、隐逸
梧桐:凄凉悲伤
浮云:漂泊
杜鹃:凄凉、哀伤
鹧鸪:悲凉
鸿雁:思乡怀亲之情、羁旅伤感、指代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