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实用技术基础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作业一、二答案

第1章操作系统概论一、填空题1、操作系统作为支撑计算机系统有序运行的(基础软件),为有效地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各种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流程),为用户使用计算机系统提供(方便)、(安全)、(可靠)工作环境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操作系统实际上为用户提供了两种不同级别的操作接口,一是(提供便捷易用的普通操作界面),另一个是(提供系统资源调用接口)。
3、影响分时操作系统运行效率的因素包括(终端数量)、(时隙长短)以及(作业调度时的系统开销)。
4、实时操作系统能够(及时响应)和(处理用户操作请求),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处理结果(反馈给用户)。
5、操作系统的“一体式”结构优点是(代码效率高、储存量小、可以提供代码共享等),缺点是(可维护性差,修改升级困难)。
二、简答题1、操作系统的定义是什么?参考答案:计算机操作系统是与计算机硬件紧密相关的一层系统软件,由一整套分层次的控制程序(模块)组成,统一管理计算机系统的所有资源,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以及其它系统软件、应用程序和数据文件等。
操作系统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系统工作流程,有效地利用计算机系统资源为用户提供一个功能强大、界面良好、使用方便的工作环境,让用户无需了解硬件细节,而是直接利用逻辑命令就能灵活方便地使用计算机。
操作系统为计算机软硬件功能的进一步扩展提供了一个支撑平台。
2、操作系统与计算机软硬件有什么关系?参考答案:硬件是计算机系统资源的基础,包括可摸可见的各种计算机设备和相关部件;操作系统是与硬件紧密结合的一层系统软件,为其它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用户提供与硬件的接口,操作系统屏蔽了使用硬件的细节,担当起统一管理硬件资源的角色。
3、为了方便用户,操作系统采用了哪三项技术?参考答案:操作系统具备了程序并发、资源共享和独立随机可访问三大特征。
程序的并发:在操作系统中,我们把一个功能上独立的程序的一次执行称为一个进程,每一个进程都需要占用一部分系统资源,包括占用处理器时间、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期末试题(附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网络实用技术基础》期末试题(附答案)共40道题,其中20道单选题(每题3分),20道判断题(每题2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1.()不属于按交换方式分类的网络。
(3分)A.电路交换B.局域网C.报文交换D.分组交换2.关于网桥的描述,错误的是()。
(3分)A.网桥工作在MAC子层B.网桥通过自学习算法建立转发表C.网桥可连接两个相同结构的局域网D.网桥根据路由表进行帧的转发3.()是专用地址(也称私有地址)。
(3分)A.201.1.3.120B.172.18.30.165C.213.116.132.9D.217.18.32.114.()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具有流量控制和可靠传输等功能的传输层协议。
(3分)A.TCPB.UDPC.IPD.IGMP5.到银行去取款,计算机要求你输入密码,这属于网络安全技术中的()。
(3分)A.身份认证技术B.加密传输技C.防火墙技术D.网络安全技术6.UDP工作在()。
(3分)A.数据链路层B.传输层C.应用层D.网络层.7.不属于无线传输介质的是()。
(3分)A.微波B.同轴电缆C.无线电波D.红外线中的com代表()。
(3分)A.政府机构B.军事机构C.商业机构D.非营利性机构9.关于FTP的描述,错误的是()。
(3分)A.FTP协议属于TCP/IP协议族B.FTP协议不能保证传输的可靠性C.采用FTP传输文件时,不需要对文件进行复杂的转换D.Internet上的两台计算机,只要它们都支持FTP协议,就可以相互传输文件10.在SDN的三层架构中,路由器属于()。
(3分)A.基础设施层B.网络层C.控制层D.应用层11.同时使用两个不同的密钥,即公钥和私钥,这是()的特点。
(3分)A.对称密码体制B.非对称密码技术C.加密算法D.解密算法12.关于网卡的描述,错误的是()。
(3分)A.以太网传送数据包的地址就是网卡地址B.每一个网卡都有一个MAC地址C.网卡地址就是IP地址D.MAC地址的长度是48个二进制位13.小明和父母都有笔记本电脑,工作需要他们经常在家上网,小明家小型局域网的恰当规划是()。
期末考核《网络实用技术基础》全套机考答案——第二版

期末考核《网络实用技术基础》全套机考
答案——第二版
第一部分:单选题
1. A
2. C
3. B
4. A
5. D
第二部分:多选题
1. A, C, D
2. B, D, E
3. A, B, D
4. A, C, D
5. B, C, E
第三部分:填空题
1. OSI
2. IP
3. FTP
5. DNS
第四部分:简答题
1. 互联网是由连接在一起的全球计算机网络组成的,而局域网是在特定区域内的计算机网络。
2. TCP/IP协议是互联网的核心协议,它定义了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方式和规则。
3. DNS(域名系统)是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的系统,使得用户可以通过域名访问网站而不需要记住IP地址。
第五部分:编程题
请根据题目要求编写代码
题目一:计算两个数的和
def add_numbers(a, b):
return a + b
题目二:判断一个数是否为偶数
def is_even(number):
if number % 2 == 0:
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题目三:计算列表中所有元素的平均值
def calculate_average(numbers):
total = sum(numbers)
average = total / len(numbers)
return average
以上是《网络实用技术基础》全套机考答案的第二版,希望能对你的期末考核有所帮助。
祝你考试顺利!。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第1题:程序调试的内容包括程序的正确性、程序的运行速度和程序使用的简便性。
第2题。
EDI。
第3题:MIS系统设计中模块划分的标准有高内聚、低耦合和少层次。
第4题:属于系统维护的工作是扩充性维护、预防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和改正性维护。
第5题:计算机网络按拓扑结构分类主要有星形、树形、网型和环形。
第6题:电子商务为企业提供了网上交易、贸易洽谈、市场调查和广告宣传等功能。
第7题:代码的类型包括序码、助记码、分组码和块码。
第8题:计算机网络的特点有分散性、可靠性、可扩充性和共享性。
第9题:常见的数据安全保护对象有数据文件、程序和数据定义。
第10题:电子商务为企业提供了网上交易、市场调查、广告宣传和贸易洽谈等功能。
第11题: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的安全包括计算机和网络的安全、数据的安全和灾难性故障发生后系统的恢复等方面。
第12题:数据库的物理设计的主要内容是确定存储分配、确定存储结构和确定数据存放位置。
第13题:代码的类型包括分组码、助记码、序码和块码。
第14题:计算机网络的特点有可扩充性、可靠性、分散性和共享性。
第15题:绘制系统结构图时要遵循高聚合、低耦合和独立性的原则,作用范围要在控制范围之中。
第16题:从信息系统的作用观点来看,系统分析员不是信息系统的主要部件,信息源、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是主要部件。
第17题:以下几个特征中及时性不是系统的特征,系统的特征包括关联性、整体性和层次性。
第18题:订货子系统不是专家系统的子系统,专家系统的子系统包括咨询解释子系统和推理子系统。
37.选项A不属于安全控制措施的环节。
38.数据流程图的基本元素包括数据流、处理功能、外部实体和数据存储。
39.进行新系统边界分析的目的是为了确定系统的人机接口。
40.模型在计算机内的存储方式主要有作为子程序存储、作为数据存储和作为语句存储。
41.U/C矩阵用来划分子系统,由管理功能和数据类之间的关系形成。
42.数据流的定义是数据字典的内容。
2024年秋国开电大《网络实用技术基础》形考任务1-4

国开大学、各地开放大学形考、终考、期末复习资料答案由【电大题园】微信公众号提供,禁止复制盗取。
答案由【电大题园】微信公众号提供,禁止复制盗取。
答案由【电大题园】微信公众号提供,禁止复制盗取。
2024年秋国开电大《网络实用技术基础》形考任务1-4形考任务一一、单选题1.在P2P网络中,节点的功能不包括()。
【答案】加密2.关于WWW服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答案】用于提供高速文件传输服务3.()不属于计算机网络四要素。
【答案】用户4.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包括()。
【答案】数据传输、资源共享5.计算机网络中广域网和局域网的分类是以()来划分的。
【答案】网络覆盖范围6.()网络结构简单、灵活,可扩充性好,传输速率高,响应速度快。
【答案】总线型7.()属于分组交换的特点。
【答案】数据传输前不需要建立一条端到端的通路8.计算机网络协议的三要素为()。
【答案】语法、语义和同步9.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RM的最底层是()。
【答案】物理层10.在TCP/IP协议体系中,将网络结构自上而下划分为四层:(1)应用层;(2)传输层;(3)网际层;(4)网络接口层。
工作时,()。
【答案】发送方从上层向下层传输数据,每经过一层附加协议控制信息11.下列属于TCP/IP模型中网际层协议的是()。
【答案】ICMP12.下列属于TCP/IP模型中应用层协议的是()。
【答案】SMTP13.IEEE802委员会定义的快速以太网的协议标准是()。
【答案】IEEE802.3u14.下列以太网()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
【答案】10BaseT15.局域网的典型特性是()。
【答案】高数据速率,小范围,低误码率16.对局域网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答案】无规则的拓扑结构17.交换机工作在OSI七层模型中的()层。
【答案】数据链路层18.()是一种居民宽带接入网,在原有有线电视网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答案】光纤同轴混合网(HFC)19.在计算机网络中,通常所说的WLAN是指()。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期末机考全套满分答案——第二版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期末机考全套满分
答案——第二版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期末机考全套满分答案——第二版
一、选择题
1. 答案:B
2. 答案:A
3. 答案:C
4. 答案:A
5. 答案:B
6. 答案:C
7. 答案:B
8. 答案:A
9. 答案:C
10. 答案:B
二、填空题
1. 答案:协议
2. 答案:网络拓扑
3. 答案:路由器
4. 答案:IP地址
5. 答案:子网掩码
三、简答题
2. 答案:TCP/IP是一组用于互联网通信的协议族。
它包括TCP(传输控制协议)和IP(互联网协议)等多个协议。
TCP负责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顺序性,IP负责将数据包从源主机发送到目标主机。
TCP/IP协议族是互联网的核心协议。
3. 答案:DNS(域名系统)是一个用于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它通过域名解析将用户输入的域名转换为对应的IP地址,从而实现互联网上网站的访问。
DNS使用层次化的命名空间结构进行管理,具有高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4. 答案:URL(统一资源定位符)是用于标识互联网上资源的
地址。
它包含了资源的协议、域名(或IP地址)、路径和参数等
信息。
通过URL,用户可以方便地访问和定位互联网上的各种资源,如网页、图片、视频等。
四、编程题
答案略
五、分析题
1. 答案略
2. 答案略
3. 答案略
4. 答案略
以上是《网络实用技术基础》期末机考全套满分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网络实用技术基础形考任务1-4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60分)题目1 在P2P网络中,节点的功能不包括()。
A. 下载B. 生成C. 加密D. 信息追踪正确答案是:加密题目2 关于WWW服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可显示多媒体信息B. 使用超链接技术C. 工作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D. 用于提供高速文件传输服务正确答案是:用于提供高速文件传输服务题目3 ()不属于计算机网络四要素。
A. 计算机系统B. 用户C. 传输介质D. 网络协议正确答案是:用户题目4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包括()。
A. 数据处理、信号分析B. 数据存储、资源管理C. 数据传输、资源共享D. 任务调度、设备管理正确答案是:数据传输、资源共享题目5 计算机网络中广域网和局域网的分类是以()来划分的。
A. 信息交换方式B. 传输控制方法C. 网络使用习惯D. 网络覆盖范围正确答案是:网络覆盖范围题目6 ()网络结构简单、灵活,可扩充性好,传输速率高,响应速度快。
A. 总线型B. 星型C. 树型D. 环型正确答案是:总线型题目7 ()属于分组交换的特点。
A. 建立连接的时间长B. 报文大小不一C. 数据传输前不需要建立一条端到端的通路D. 出错后整个报文全部重发正确答案是:数据传输前不需要建立一条端到端的通路正确答案是:数据传输前不需要建立一条端到端的通路题目8 计算机网络协议的三要素为( )。
计算机网络协议的三要素为(A. 语法、语义和同步语法、语义和规程语法、语义和同步 B. 语法、语义和规程C. 语法、功能和同步语法、功能和同步D. 语法、同步和规程语法、同步和规程正确答案是:语法、语义和同步正确答案是:语法、语义和同步题目9 的最底层是( )。
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RM的最底层是(A. 物理层网络层物理层 B. 网络层C. 传输层传输层D. 应用层应用层正确答案是:物理层正确答案是:物理层题目10 在TCP/IP协议体系中,将网络结构自上而下划分为四层:(1)应用层;(2)传输层;(3)网际层;(4)网络接口层。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在现代社会中,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带来了无数便利和创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然而,要实现互联网的畅通和高效运行,我们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网络实用技术基础。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键的网络实用技术基础,帮助读者了解并应用于实际场景中。
1. IP地址和子网掩码IP地址和子网掩码是网络通信的基础。
IP地址用于标识网络上的主机,子网掩码用于划分网络和主机两部分。
它们共同构成了计算机在网络中的唯一标识。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了解IP地址的类型(IPv4或IPv6)和不同类型的子网掩码。
这些知识对于实施网络管理和保障网络安全至关重要。
2. 路由器和交换机路由器和交换机是网络中的重要设备。
路由器用于连接不同的网络,并通过转发数据包来实现不同网段之间的通信。
交换机用于连接多台计算机,它能够根据MAC地址来转发数据包,实现局域网内的通信。
了解和掌握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工作原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配置和管理网络设备,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安全性。
3.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网络通信中的规则和约定,它定义了数据如何在网络中传输和处理。
常见的网络协议包括TCP/IP、HTTP、FTP等。
了解不同协议的特点和应用场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和开发网络应用,提高网络的效率和稳定性。
4. 防火墙和网络安全防火墙是保障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能够监控和控制网络流量,阻止潜在的安全威胁。
了解防火墙的原理和配置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建立并维护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
此外,还应了解常见的网络攻击方式和防御方法,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5. 远程访问和虚拟私有网络(VPN)远程访问和虚拟私有网络(VPN)使得用户可以在不同的地点和网络环境下访问和管理远程服务器或网络资源。
了解远程访问的原理和使用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远程工作或远程管理的需求。
同时,了解和掌握VPN技术,能够帮助我们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下建立一个安全的通信渠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辅导教师:高慧波 Email:nlifang@ QQ:50470477
第四章 数据通信基础
4.1 4.2 4.3 4.4传输方式 差错控制 数据交换方式
4.1 基本概念
1. 通信系统的分类 按照传输介质不同,分为有线通信和无线 通信两大类。 按照所传输的消息,分为模拟通信、数字 通信和数据通信。 2. 数据通信的定义 依照通信协议,利用数据传输技术在两个 功能单元之间传递数据信息。
(4) 无线传输介质:无线传输介质是利 用可以穿越外太空的大气电磁波来传输信 号的。由于无线信号不需要物理的媒体, 它可以克服线缆限制引起的不便,解决某 些布线有困难的区域联网问题。无线传输 介质具有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建网速度 快等特点,目前应用于计算机无线通讯的 手段主要有无线电短波、超短波、微波、 红外线、激光以及卫星通信等。
(2) 同轴电缆:由不对称的同轴管构成的一种通信回路, 其内导体是一铜质芯线,外面包有绝缘层和网状编织物的 外导体屏蔽层,最外面是塑料保护外层。同轴电缆按其阻 抗特性来分主要有三大类,即50Ω、75Ω和93Ω。 (3) 光纤:又称光导纤维,通常由非常透明的石英玻璃 拉成细丝状,是一根很细的、可弯曲的、能传导光束的介 质。其物理结构和同轴电缆相似,但是没有网状屏蔽层。 中心是玻璃纤芯,芯外面包围着一层折射率比芯低的玻璃 封套,又叫包层,再外面是一层薄的塑料外壳,用来保护 玻璃封套。塑料制成的外壳可以吸收光线,防止串音,保 护外层表面;透明玻璃制成的纤芯和包层可使光线沿着纤 芯传播,并在它们之间的接触面上进行光的反射。纤芯的 折射率要高于包层的,以保证光线在纤芯中传输时比在包 层中慢,这样就使从纤芯向包层传送的光波能被反射回纤 芯,并沿光纤传播。
DCE
端数 设据 备电 路 终 信道
DCE
端数 设据 备电 路 终
DTE
通 信 控 制 器 计 算 机 系 统
数据电路
数据链路 图4.1 数据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1)数据终端设备DTE 是数据通信系统的输入和输出设备,主要完成数据的输入、 数据处理和存储以及通信控制等功能。 (2)数据电路终端设备DCE 是数据信号的变换设备,其作用是在传输网络能提供的信 道特征和质量的基础上实现正确的数据传输,并实现收发 之间的同步。 (3)传输信道TC 也叫传输媒介,是两地间传输数据信号的通路。 有专用线路和交换线路之分。 (4)数据电路DC 是指在线路或信道上加接上信号变换设备之后形成的二进 制比特流通路,由TC加上DCE构成的。 (5)数据链路DL 是指按照信息的特定方式进行操作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终 端装置与互连线路的一种组合体。
4. 数据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 通信的基本目的是及时准确地完成传递、交 换信息的任务,因此,在衡量和评价一个 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时,可以从有效性和 可靠性两个方面来考虑。 有效性:是指在给定信道内所传送信息量 的大小。 可靠性:是指在给定信道内接收到的信息 的可靠程度。
4.2 通信信号与介质
4.3 信息的传输方式
4.3.1 通信方式 通信线路可由一个或多个信道组成,根据信 道的多少和在某一时间内信息传输的方向, 可有三种通信方式。 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
4.2.3 传输方式
并行传输是指数字信号以成组的方式在多个并行信道上传 输,通常是将构成一个字符代码的几位(如7单位或8单位 码)都在同一个时钟节拍上发送出去,因此需要多个并排 的信道。并行传输的优点在于传送速率高,发收双方间不 存在字符同步的问题;缺点是需要多个并行信道,增加了 设备的成本,而且并行线路间的电平相互干扰也会影响传 输质量。 串行传输就是将比特流逐位在一条信道上传送,由于数据 流是串行的,必须解决收发双方如何保持码组或字符同步 的问题,否则,在接收方将无法正确区分每一个码字,这 样,会使传输过来的信息变为一串毫无意义的比特流。相 对于并行传输,串行传输的效率低,但由于只有一条信道, 减少了设备的成本,且易于实现,因此,是目前计算机通 信采取的一种主要方式。
1. 数字信号与物理信号的对应 2. 基带信号与频带信号 3. 基带信号的码型
(1)单极不归零码 (2)单极归零码 (3)双极性归零码 (4)双极性非归零码 (5)双相脉冲编码
4.2.3 通信介质
定义:又称传输媒介,是通信传输系统中发方与收 方之间的物理路径,也是数据通信系统的重要组 成部分之一。 (1) 双绞线:将一对绝缘线纽绞在一起,任意拧 成螺旋形就构成了双绞线,见图4.6。拧在一起的 原因是为了减少外部的干扰和对串音的敏感。双 绞线的优点是价格较便宜,使用方便、安装容易, 因此常作用户与本地中心站间及中心站与中心站 间的连线。双绞线根据其有无屏蔽层可分为非屏 蔽双绞线(UTP:Unshielded Twisted Pair) 和屏蔽双绞线(STP:Shielded Twisted Pair) 两种。
数据通信的特点 (1)数据通信实现的是机与机之间的通信。 (2)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要求高。 (3)传输速率高。 (4)通信持续时间差异较大。 (5)数据通信具有灵活的接口能力。
3. 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 主要原理:是通过某种类型的介质把数据从一个 地点向另一个地点传送。 DTE
数 据 I/O 设 备 传 输 控 制 器
光纤的传输原理是利用光导纤维传递光脉冲来完成通信, 目前广泛应用的光纤分为两类,一类是单模光纤,一类是 多模光纤。 从传输特性等分析,无论何种光纤,都有以下共同特点: ①传输频带宽,速率高。光纤通信带宽高达25000~ 30000GHz,故通信容量大; ②传输损耗低,传输距离远。由于光纤的损耗明显低于同轴 线的明线,故中继距离较长,可在几十公里以上的距离中 以G级的高速率传输数据,;对远距离传输特别经济; ③抗雷电和电磁的干扰性好。主要因为光既不会受到电磁场 干扰又不会幅射电磁能量,同时由于其抽头困难,故可用 在有大电流脉冲干扰的环境,具有良好的光电隔离效果; ④保密性好,不易被窃听或截获数据; ⑤传输的误码率很低,可靠性高; ⑥体积小、重量轻。这对于现有电缆管道已拥塞不堪的状况 特别有利。 ⑦光纤的缺点是接续困难,光接口还比较昂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