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含甲醇汽油、乙醇汽油)、石脑油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

合集下载

甲醇汽油混合物的安全隐患及应急处理措施

甲醇汽油混合物的安全隐患及应急处理措施

甲醇汽油混合物的安全隐患及应急处理措施在现代社会,汽车已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

虽然燃料的种类越来越多,但汽油仍然是最为常见的燃料。

而现在,人们开始探索更为环保、经济、高效的燃料类型,其中甲醇汽油混合物备受关注。

然而,甲醇汽油混合物不仅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且在遇到危险情况时需要特殊的应急处理措施,本文将分别探讨这些问题。

一、甲醇汽油混合物存在的安全隐患1. 目前中国市场上甲醇汽油比例较低,通常只有5%左右,因此比较安全。

但在发达国家,甲醇汽油的比例高达85%,会存在汽车自燃、交通事故等安全隐患。

目前甲醇汽油混合物的比例尚未确定,关于将其投入实际使用还需慎重考虑。

2. 甲醇的毒性很大,比汽油还毒。

甲醇汽油混合物中的甲醇如果接触皮肤,就会刺激和伤害皮肤。

如果接触眼睛,会出现疼痛、流泪等不适症状。

如果吸入过量甲醇,人体会出现头疼、恶心、视力模糊、昏迷等严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3. 甲醇容易产生静电火花,一旦有火焰点燃,容易引发爆炸。

此外,在甲醇汽油混合物加注、贮存、运输过程中,还会有泄漏、挥发、蒸发、自燃等隐患。

二、甲醇汽油混合物的应急处理措施1.当发生泄漏或挥发时,要采取隔离措施,保护工作人员及周围居民。

尽可能远离泄漏区域,建立警戒线,禁止外人接近。

2.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关闭火源,启动应急灭火装置,并通知消防部门及相关人员。

3.应储存在特定区域,隔离存储,防止与其它化学品混淆,加强防盗管理,确保存储安全。

4.应建立相关的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和应急处理流程。

并组织员工开展应急演习,提高应急处理的能力和效率,确保以最快速度、最安全的方式处理问题。

5.应加强对甲醇汽油混合物的监控和管控。

建立相应的安全检测系统,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以最快速方式进行处理,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三、结语总的来说,甲醇汽油混合物具有多种优势,比如环保和安全性。

但是其安全隐患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需引起充分重视。

应急处理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是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保证。

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与事故应急处置原则

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与事故应急处置原则

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莱州东方石油化工港储有限公司一.原油特别警示易燃粘稠液体。

理原油即,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有时有点绿色的)流动或半流动粘稠液,略化特性轻于水。

原油相对密度一般在~之间,少数大于或小于,相对密度在~之间的称为重质原油,小于的称为轻质原油。

原油粘度范围很宽,凝固点差别很大(-60~30℃),沸点范围为常温到500℃以上。

它由不同的混合组成,其主要组成成分是,还含有、、、、等元素。

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但可与水形成乳状液。

不同油田的石油成分和外观可以有很大差别。

主要用途:原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生产等,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剂、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危害信息【燃烧和爆炸危险性】易燃,遇明火或热源有燃烧爆炸危险。

【健康危害】石油对健康的危害取决于石油的组成成分,对健康危害最典型的是苯及其衍生物,含苯的新鲜石油对人体危害的急性反应症状有:味觉反应迟钝、昏迷、反应迟缓、头痛、眼睛流泪等,长期接触可引起白血病发病率的增加。

安全措施【一般要求】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

严加密闭,防止泄漏,工作场所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远离火种、热源,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在可能泄漏原油的场所内,应该设置可燃气体报警仪,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配备两套以上重型防护服。

戴安全防护眼镜。

穿相应的防护服。

戴防护手套。

高浓度环境中,应该佩戴防毒口罩。

必要时应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储罐等压力设备应设置液位计、温度计,并应带有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

避免与强氧化剂接触。

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存在残留有害物时应及时处理。

【特殊要求】【操作安全】(1)往油罐或油罐汽车装油时,输油管要插入油面以下或接近罐的底部,以减少油料的冲击和与空气的摩擦。

甲醇汽油应急预案

甲醇汽油应急预案

甲醇汽油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甲醇汽油是一种由甲醇和汽油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燃料。

由于其具有高能量密度、低排放和可再生等优点,甲醇汽油在交通运输领域被广泛应用。

然而,甲醇汽油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泄漏或事故,可能会引发火灾、爆炸等严重后果。

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定一套完善的甲醇汽油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二、应急预案目标1. 确保人员安全:保护现场人员和周边居民的生命安全,尽量减少人员伤亡。

2. 控制事故扩散:迅速控制泄漏源,防止事故扩大范围,减少环境污染。

3. 救援与处置:迅速组织救援力量,有效处置事故,最大限度减少财产损失。

三、应急预案内容1. 应急响应机构的建立与组织1.1 成立应急指挥部,明确指挥体系和职责分工。

1.2 组建应急救援队伍,明确人员配备和岗位职责。

1.3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环节的应急措施和流程。

2. 事故报警与信息发布2.1 事故发生后,立即拨打应急电话报警,通知相关部门。

2.2 快速收集事故现场信息,包括泄漏源、泄漏物性质和数量等。

2.3 及时发布事故警示信息,向周边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告知应急情况。

3. 现场处置与救援3.1 确保现场安全,设置警戒线,限制人员和车辆进入事故现场。

3.2 快速控制泄漏源,采取合适的封堵和隔离措施,防止泄漏扩散。

3.3 配备专业救援人员和设备,进行事故处置,包括泄漏物清除、火灾扑灭等。

3.4 同时组织医疗救援力量,及时救治伤员,保障人员生命安全。

4. 环境保护与污染控制4.1 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包括应急防护设施的建立和使用。

4.2 严格控制泄漏物的扩散,采取合适的处置方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3 进行事故后期环境监测,评估事故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5. 事故调查与评估5.1 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

5.2 根据事故调查结果,评估事故对人员和环境的影响,并提出改进意见。

5.3 完善事故记录和报告,以便后续的事故预防和管理。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基本原则和处置程序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基本原则和处置程序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基本原则和处置程序危险化学品事故是指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由于人为或自然原因造成的危险化学品的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

这种事故一旦发生,将会对人身安全、环境生态以及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对危险化学品事故进行应急救援十分重要。

下面将介绍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和处置程序。

一、基本原则1.人身安全第一:在进行危化品事故应急救援时,人身安全应当放在首要位置。

救援人员在没有足够的保护措施和装备的情况下,不应进入事故现场,无论是进行救援还是查勘。

2.灭火优先:对于包含易燃易爆气体、液体或固体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灭火是最优先的任务。

避免火势蔓延,尽最大努力控制火灾,并降低事故扩散的风险。

3.封堵、遏控和隔离:在事故发生后,尽量封堵泄漏源,遏止危险物质的进一步扩散,并采取适当的隔离和封锁措施,防止人员和环境进一步受到伤害。

4.系统化施救:应急救援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挥系统,并按照预定的处置程序进行施救。

应急救援人员应该明确各自的任务和责任,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5.强化风险评估:应急救援应当在全面评估危险程度和风险成因的基础上进行,对潜在的风险展开预判,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

6.社会化与合作化: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需要政府、企业、专家和公众的共同参与,形成政府、企业、公众、专家之间的合作机制,共同应对危机。

二、处置程序2.隐患排查和安全撤离:对于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现场,救援人员应首先进行隐患排查,尽可能找出可能造成次生事故的因素,并及时采取措施消除或降低隐患。

同时,对于可能受到危险的人员,应及时进行安全撤离。

3.灭火和泄漏处理:对于发生火灾的事故现场,应立即采取灭火措施,使用合适的灭火器材和灭火方法进行灭火。

对于泄漏的危险化学品,应根据泄漏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包括封堵泄漏源、分散或吸附危险物质等。

4.伤员救治与紧急处置:对于受伤的人员,应尽快实施紧急救治,包括止血、抢救呼吸、心肺复苏等。

汽油、酒精等危险物品的管理规定

汽油、酒精等危险物品的管理规定

汽油、酒精等危险物品的管理规定一、引言危险物品是指具有爆炸性、燃烧性、腐蚀性、毒性、放射性等危险性质的物质或物品。

在日常生活中,汽油、酒精等常见的危险物品被广泛使用,因此对其进行管理和使用的规定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汽油、酒精等危险物品的管理规定进行详细讨论。

二、汽油的管理规定1. 储存要求:(1) 储存场所必须通风良好,防止气体积聚。

(2) 储存场所要远离明火和热源,防止发生爆炸。

(3) 储存场所要与其他物品保持一定距离,防止发生燃烧事故。

2. 使用要求:(1) 使用汽油时要注意避免火源,防止引发火灾。

(2) 不得将汽油倒入非专用容器,以避免误判。

(3) 禁止在密闭空间中使用汽油,以防止气体积聚引发爆炸。

3. 运输要求:(1) 汽油运输必须符合相关的车辆、包装和标记要求。

(2) 汽油运输时应保证车辆的良好状态,严禁超载运输。

三、酒精的管理规定1. 储存要求:(1) 酒精要储存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明火和热源。

(2) 酒精储存场所要与其他火源和易燃物品保持一定距离。

2. 使用要求:(1) 使用酒精时要注意防止静电火花引发燃烧。

(2) 酒精不得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引起过敏或灼伤。

3. 运输要求:(1) 酒精运输需要符合相关的车辆、包装和标记要求。

(2) 酒精运输时应确保包装完好,严禁泄漏。

四、安全应急处置措施1. 灭火器材:(1) 储存和使用汽油、酒精等危险物品的场所应配备灭火器材。

(2) 灭火器材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可用。

2. 应急预案:(1) 储存和使用汽油、酒精等危险物品的场所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

(2) 预案中应包括火灾、泄漏等突发事件的处理流程和相关人员的职责分工。

五、培训和教育1. 培训要求:(1) 储存和使用汽油、酒精等危险物品的工作人员应接受相应的安全培训。

(2) 培训内容应包括危险物品的特性、储存和使用的规定等。

2. 教育宣传:(1) 储存和使用汽油、酒精等危险物品的场所应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宣传。

甲醇汽油应急预案

甲醇汽油应急预案

甲醇汽油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甲醇汽油是一种由甲醇和汽油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燃料,具有高燃烧效率和低排放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

然而,甲醇汽油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一旦发生泄漏、火灾等事故,将对人员生命安全和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防范和应对甲醇汽油事故,制定一份详细的应急预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应急预案编制原则1. 安全第一原则: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环境安全。

2. 防范为主原则:通过加强安全管理、技术改进等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 综合应对原则:综合运用预防、监测、报警、紧急处理等手段,快速、有效地应对事故。

4. 分工协作原则: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紧密的沟通和协作机制,确保应急工作的有序进行。

三、应急预案内容1. 事故预测与预警a. 制定甲醇汽油事故发生的预测模型,根据气象、环境和设备运行等因素,进行事故发生概率的评估和预测。

b. 建立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甲醇汽油储存、运输和使用环节的温度、压力、浓度等关键参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c. 建立预警机制,当监测数据超过安全范围或与预测模型相符时,及时发出警报,启动应急响应。

2. 应急组织与指挥a. 成立甲醇汽油应急指挥部,明确指挥体系和职责分工。

b. 制定应急预案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流程,确保应急工作的高效进行。

c. 建立应急人员名单,明确各岗位职责和联系方式,确保人员能够迅速到岗并展开工作。

3. 应急资源保障a. 确保应急设备和物资的充足供应,包括泄漏防护设备、灭火器材、应急救治药品等。

b. 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定期检查和更新物资,并保持良好的储存状态。

c. 与相关单位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调集人力、物力等资源。

4. 应急处置措施a. 当发生甲醇汽油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处置。

b. 首先确保人员安全,迅速疏散事故现场周边人员,并进行必要的隔离措施。

c. 采取适当的灭火措施,如使用泡沫灭火剂、二氧化碳灭火器等,避免使用水进行灭火。

主要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

主要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

主要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介绍化学品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农业、医疗、环境保护等领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经济效益。

然而,化学品的不当处理和使用可能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引发事故。

为了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采取一系列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主要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以加强对这方面知识的了解和应用。

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是通过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和事故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程度。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1. 确定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在使用和处理危险化学品之前,首先要了解其性质和可能引发的危险。

这包括了解其毒性、易燃性、腐蚀性等。

只有了解了化学品的性质,才能采取正确的安全措施。

2. 储存和管理危险化学品正确的储存和管理是防止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重要环节。

一般来说,危险化学品应存放在专门设计的储存设施中,这些设施应具备防火、防爆、通风等各种安全措施。

此外,还需要建立化学品台账,做好出入库管理,确保化学品的数量和种类始终掌握在手中。

3.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在接触危险化学品的情况下,使用正确的个人防护装备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面具等。

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能够有效地保护身体免受有害物质的侵害。

4. 建立事故预防机制为了降低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的概率,建立事故预防机制是至关重要的。

这可以包括定期进行设备检修、设立事故应急预案、开展职工培训等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能够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事故隐患,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原则即使采取了一系列安全措施,危险化学品事故仍有可能发生。

在事故发生时,采取正确的应急处置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以下是一些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的原则:1. 确定事故类型和规模在事故发生后,首先要做的是确定事故的类型和规模。

甲醇汽油应急预案

甲醇汽油应急预案

甲醇汽油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甲醇汽油是一种由甲醇和汽油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燃料。

由于其具有高燃烧效率和低污染排放的特点,甲醇汽油在汽车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甲醇汽油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一旦发生泄漏或者意外事故,可能会对人员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制定一份完善的甲醇汽油应急预案,能够有效应对突发情况,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和风险。

二、应急预案的目的和原则1. 目的:为了保障人员安全、减少环境污染和财产损失,制定甲醇汽油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流程和责任分工,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和效率。

2. 原则: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及时性、安全性。

三、应急预案的组织机构和职责1. 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审批应急预案,组织演练和评估工作。

2. 应急指挥部:负责指挥和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3. 应急救援队伍:负责实施应急处置工作,包括现场救援、泄漏控制、火灾扑救等。

4. 通信指挥中心:负责信息采集、传递和指挥调度工作。

5. 监测与预警部门:负责监测甲醇汽油泄漏情况,提供预警信息。

6. 医疗救护队伍:负责伤员救治和医疗保障工作。

四、应急预案的内容和步骤1. 应急预警- 监测部门收到泄漏预警信息后,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 向相关单位发布预警信息,提醒人员做好防护措施。

- 启动应急指挥部,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和医疗救护队伍做好准备工作。

2. 现场处置- 确定事故现场,划定安全隔离区域。

- 评估事故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如泄漏源封堵、火灾扑救等。

- 配置必要的防护设备和救援装备,确保救援人员安全。

3. 人员疏散与救援- 指挥中心根据事故情况,发布疏散指令,组织人员有序撤离事故区域。

- 应急救援队伍进行现场救援,确保被困人员安全脱离危(wei)险区域。

- 医疗救护队伍迅速展开伤员救治工作,将伤员送往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

4. 环境保护与污染控制- 采取措施控制泄漏物扩散,防止污染扩大。

- 清理泄漏物,防止二次污染。

- 监测污染物浓度,定期评估环境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输油管道地下铺设时,沿线应设置里程桩、转角桩、标志桩和测试桩,并设警示标志。运行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给饮牛奶或用植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2)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用储罐、铁桶等容器盛装,不要用塑料桶来存放汽油。盛装时,切不可充满,要留出必要的安全空间。
(3)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对于1000m3及以上的储罐顶部应有泡沫灭火设施等。
(3)当进行灌装汽油时,邻近的汽车、拖拉机的排气管要戴上防火帽后才能发动,存汽油地点附近严禁检修车辆。
(4)汽油油罐和贮存汽油区的上空,不应有电线通过。油罐、库房与电线的距离要为电杆长度的1.5倍以上。
(5)注意仓库及操作场所的通风,使油蒸气容易逸散。
【储存安全】
(1)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房温度不宜超过30℃。炎热季节应采取喷淋、通风等降温措施。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用水灭火无效。
【泄漏应急处置】
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毒、防静电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使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减少蒸发。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汽油(含甲醇汽油、乙醇汽油)
特别警示
高度易燃液体;不得使用直流水扑救(用水灭火无效)。




无色到浅黄色的透明液体。
依据《车用无铅汽油》(GB17930)生产的车用无铅汽油,按研究法辛烷值(RON)分为90号、93号和95号三个牌号,相对密度(水=1)0.70~0.80,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4,闪点-46℃,爆炸极限1.4~7.6%(体积比),自燃温度415~530℃,最大爆炸压力0.813MPa;石脑油主要成分为C4~C6的烷烃,相对密度0.78~0.97,闪点-2℃,爆炸极限1.1~8.7%(体积比)。
密闭操作,防止泄漏,工作场所全面通风。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配备易燃气体泄漏监测报警仪,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和设备,配备两套以上重型防护服。操作人员穿防静电工作服,戴耐油橡胶手套。
储罐等容器和设备应设置液位计、温度计,并应装有带液位、温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作为一项紧急预防措施,泄漏隔离距离至少为50m。如果为大量泄漏,下风向的初始疏散距离应至少为300m。
主要用途:汽油主要用作汽油机的燃料, 可用于橡胶、制鞋、印刷、制革、颜料等行业, 也可用作机械零件的去污剂;石脑油主要用作裂解、催化重整和制氨原料,也可作为化工原料或一般溶剂,在石油炼制方面是制作清洁汽油的主要原料。




【燃烧和爆炸危险性】
高度易燃,蒸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高速冲击、流动、激荡后可因产生静电火花放电引起燃烧爆炸。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和爆炸。
【特殊要求】
【操作安全】
(1)油罐及贮存桶装汽油附近要严禁烟火。禁止将汽油与其他易燃物放在一起。
(2)往油罐或油罐汽车装油时,输油管要插入油面以下或接近罐的底部,以减少油料的冲击和与空气的摩擦。沾油料的布、油棉纱头、油手套等不要放在油库、车库内,以免自燃。不要用铁器工具敲击汽油桶,特别是空汽油桶更危险。因为桶内充满汽油与空气的混合气,而且经常处于爆炸极限之内,一遇明火,就能引起爆炸。
【运输安全】
(1)运输车辆应有危险货物运输标志、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未经公安机关批准,运输车辆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
(2)汽油装于专用的槽车(船)内运输,槽车(船)应定期清理;用其他包装容器运输时,容器须用盖密封。运送汽油的油罐汽车,必须有导静电拖线。对有每分钟0.5m3以上的快速装卸油设备的油罐汽车,在装卸油时,除了保证铁链接地外,更要将车上油罐的接地线插入地下并不得浅于100mm。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汽车槽罐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
(3)严禁与氧化剂等混装混运。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防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及人口密集地段。
(4)输送汽油的管道不应靠近热源敷设;管道采用地上敷设时,应在人员活动较多和易遭车辆、外来物撞击的地段,采取保护措施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汽油管道架空敷设时,管道应敷设在非燃烧体的支架或栈桥上。在已敷设的汽油管道下面,不得修建与汽油管道无关的建筑物和堆放易燃物品;汽油管道外壁颜色、标志应执行《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 7231)的规定。
【健康危害】
汽油为麻醉性毒物,高浓度吸入出现中毒性脑病,极高浓度吸入引起意识突然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误将汽油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
职业接触限值: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mg/m3):300(汽油)。




【一般要求】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