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解剖与其生理功能
心血管系统解剖学知识点深入了解心脏和血管的解剖结构和循环机制

心血管系统解剖学知识点深入了解心脏和血管的解剖结构和循环机制心血管系统是人体内的重要系统之一,它由心脏和血管组成,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排出代谢产物。
深入了解心脏和血管的解剖结构和循环机制对于理解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心脏和血管的关键解剖结构和循环机制。
一、心脏的解剖结构心脏是心血管系统的核心器官,位于胸腔中央,由心房和心室组成。
心脏的外部被心包包裹着,心脏的内部有四个心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和右心室。
心脏内部还有四个瓣膜: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它们的作用是控制血液的流动方向。
心脏的解剖结构不仅包括心房和心室,还包括心脏的血供和神经支配结构。
心脏的血供主要来自冠状动脉,这些动脉分布在心脏表面,为心脏提供了丰富的血液供应。
而心脏的神经支配主要来自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系统,这些神经对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二、血管的解剖结构血管是心脏和全身组织之间输送血液的通道,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动脉是将氧合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的血管,静脉是将脏器组织产生的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输送回心脏的血管,而毛细血管则是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连接通道。
血管的解剖结构包括血管壁的三层:内膜、中膜和外膜。
内膜是血管壁最内层,它由内皮细胞构成,并具有平滑肌和弹性纤维层。
中膜是血管壁的中间层,由平滑肌和弹力纤维构成,具有保持血管管径和血液流动的重要作用。
外膜是血管壁最外层,由结缔组织构成,能够提供血管的保护和支持。
三、心血管循环机制心血管循环是人体内血液循环的过程,通过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
心血管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大循环系统。
体循环是指血液从左心室开始,通过动脉系统送氧和营养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然后通过静脉系统将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带回心脏右心房。
肺循环是指血液从右心室开始,通过肺动脉进入肺部,在肺泡中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然后通过肺静脉回到左心房。
解剖学-心血管系统(总论、心)

解剖学-心血管系统(总论、心)第9章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是脉管系统的一部分。
脉管系统是封闭的管道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分布于人体各部。
心血管系统由心、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组成,血液在其中循环流动;淋巴系统由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构成,淋巴液沿淋巴管道向心流动,最后汇人静脉,故淋巴管道可视为静脉的辅助部分。
脉管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把营养物质和氧等输送到全身器官的组织和细胞,同时又将细胞和组织的代谢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运送到肺、肾、皮肤等器官排出体外。
此外,对维持体内酸碱平衡、体温调节也起着重要作用。
淋巴系统的淋巴结等淋巴器官和组织,可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构成人体重要的防御体系。
第1节心血管系统总论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心血管系统(cardiovascular system)由心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组成。
1、心脏(heart)是中空的肌性器官,是连接动、静脉的枢纽和心血管系统的动力泵,借房间隔和室间隔分为左、右两个半心。
每半又分为上方的心房和下方的心室,形成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四个腔。
同侧心房和心室之间经房室口相通。
心房接纳静脉,心室发出动脉。
2、动脉( artery)为导血离心的血管。
自心室发出,在行程中不断分支,分为大动脉、中动脉和小动脉,最后移行为毛细血管。
动脉管壁较厚,管腔呈圆形,具有定的弹性,可随心的舒缩而搏动。
3、毛细血管( capillary )是连于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呈网状的微细血管。
毛细血管分布广,数量多,除了软骨、角膜、晶状体玻璃体、毛发、牙釉质和指甲和被覆上皮外,遍布全身各部。
毛细血管管壁薄,通透性大,血流慢,是物质交换的场所。
4、静脉( vein)是导血回心的血管。
起始于毛细血管的静脉端,在回心的过程中不断接受属支依次形成小静脉、中静脉和大静脉,最后注人心房。
静脉管壁较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液在静脉内流动缓慢。
二、血液循环的途径血液从心室射出,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后返回心房,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流动,称为血液循环。
人体解剖心脑血管动脉

解剖位置及结构特点
01
冠状动脉位于心脏表面,分为左 、右两支,环绕心脏分布。
02
颈动脉分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 ,分别供应大脑前部和面部血液
。
椎动脉起源于锁骨下动脉,通过 颈椎横突孔进入颅腔,供应大脑 后部及小脑、脑干等部位血液。
03
心脑血管动脉管壁较厚,弹性较 大,可承受较高的血流压力。
04
生理作用及意义
脑静脉
分为浅静脉和深静脉两组,浅静脉收集皮质及其邻近髓质内的静脉血,向上、向后、向下汇入邻近的静脉窦;深 静脉收集大脑深部髓质、基底核、间脑和脑室脉络丛等处的血液,汇入直窦。
脑静脉系统
乙状窦
位于颞骨乳突部的乙状窦沟内,然后转向 前下,在颈静脉孔处续为颈内静脉。
上矢状窦
位于大脑镰上缘和颅顶内板正中线的矢状 缝连接处,上矢状窦两侧有许多陷窝,内 含有蛛网膜粒,使颅骨内板形成凹窝。
人体解剖心脑血管动脉
目 录
• 心脑血管动脉概述 • 心脏血管解剖 • 脑血管解剖 • 心脑血管动脉疾病及病理改变 • 心脑血管动脉检查技术 • 心脑血管动脉保护与健康生活方式
01 心脑血管动脉概述
定义与功能
01
心脑血管动脉是指心脏和脑部供 血的主要血管,包括冠状动脉、 颈动脉、椎动脉等。
02
它们负责将富含氧气和营养物质 的血液输送到心脏和脑部,以维 持其正常生理功能。
下矢状窦
位于大脑镰下缘内,自枕内隆凸至鼻根部 向后达小脑幕前缘。
横窦
位于枕骨内面的横窦沟内,向外侧与乙状 窦相续。
直窦
位于大脑镰与小脑幕连接处,向后与横窦 相续。
04 心脑血管动脉疾病及病理 改变
常见心脑血管疾病类型
01
心血管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学

心血管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学心血管系统是人体重要的生命系统之一,负责输送氧和营养物质到身体各个部位,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本文将从解剖和生理学两个方面来探讨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一、解剖学1.心脏心脏是心血管系统的核心器官,位于胸腔中央略偏左的位置。
它由左、右两个心房和左、右两个心室组成。
心脏内部有心瓣膜,主要包括三尖瓣、二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这些瓣膜的作用是控制血液的流动方向。
2.血管血管是心血管系统的管道,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类型。
动脉将氧合血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静脉则将含有代谢废物的静脉血回输到心脏。
毛细血管是动脉和静脉之间的细小管道,负责氧气和养分的交换。
3.主要血管(1)主动脉:起源于心室,将氧合血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
(2)肺动脉:起源于右心室,将二氧化碳生成的静脉血输送到肺部进行气体交换。
(3)上下腔静脉:将全身的静脉血回输至心脏。
二、生理学1.心脏收缩与舒张心脏的工作循环包括舒张期和收缩期。
在舒张期,心脏充满了静脉血,心房和心室放松,此时心瓣膜开放,血液通过肺动脉和主动脉进入肺部和全身。
而在收缩期,心脏肌肉收缩,心瓣膜关闭,防止血液逆流,将氧合血推送到全身。
2.心电图心电图是通过检测心脏电活动来评估心脏功能的方法。
它反映了心脏在收缩和舒张过程中的电信号变化,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展示为波形图。
心电图的主要指标包括心率、心律和心室肥厚等,对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3.血压调节血压是指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
血压的调节涉及到多个因素,如心输出量、血液容量和外周血管阻力等。
通过调节血管收缩和舒张、心脏收缩力和心率的变化,人体可以维持正常的血压水平。
4.血液循环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的循环路径。
在心脏的驱动下,氧合血从左心室通过主动脉进入全身组织,经过毛细血管进行氧气和养分交换,然后通过静脉回流至右心房,最后经过肺循环重新进行气体交换,循环往复。
三、心血管系统的意义心血管系统的正常运行对于保持人体生理功能的稳定至关重要。
心血管系统解剖与生理功能心血管基础知识

A期:心衰高危但是没有器质性心脏病或 心力衰竭症状(严重高血压、冠心病、 有使用心脏毒性药物治疗或酗酒史、 风湿热史、心脏病家族史等) B期:有器质性心脏病但是没有心衰症状 (左心室肥厚或纤维化、左心室舒张 或收缩力降低、无症状性心瓣膜病, 既往心 肌梗死)
30
心力衰竭衰分期(二)
C期:有器质性心脏病,并且既往或目前有 心衰 症状 D期:需要特殊干预治疗的难治性心衰 (因心衰频繁住院治疗且不能从医院 安全出院者、等待心脏移植者、在家 中接受静脉支持治疗者,正在使用机 械循环辅助装置者、在重症病房接受 心衰治疗者)
右心室-肺动脉-肺泡 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8
血管系构成及功能
冠状动脉
定义:保证心脏自身有富含氧气的血液供应的血管 右冠状动脉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和后旋支) 组成冠状动脉系统
9
血管系构成及功能
冠脉循环的特点
途径短,流速快(大) 血流量大(250ml/min),占全部循环的5%,心脏重300g, 仅占体重0.5% 灌注压高(大),和主A压接近 动静脉血氧差(avDO2)大,冠状A血氧含量为200ml/L,冠 状窦血氧含量为50-60ml/L,avDO2为140ml/L,说明心脏 的氧摄取率高(70%)。 血流量和回流有时相性 代谢调节作用大于N调节 心肌毛细胞血管密度大,几乎每个心肌细胞有一条毛细血 管,弥散途径短,最大弥散距离为9μ m,而骨骼肌为18μ m, 有利于心肌细胞获取氧与营养物质。 吻合支少而细,易发生心肌梗死。
中枢神经系统 3. 头晕、易疲劳感、头痛,嗜睡,失眠,性功能障害
代謝・内分泌系统 4. 胰岛素敏感性低下,糖耐量异常,低血糖状态,血脂异 常(LDL増加,HDL減少) 其他 5. 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等)
心血管系统解剖学知识点

心血管系统解剖学知识点一、导言心血管系统是人体内一套复杂的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了解心血管系统的解剖学知识点对于理解其功能和疾病的发生机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心血管系统的关键解剖学知识点。
二、心脏的解剖结构1. 心脏的位置和形状心脏位于胸腔的中部,前后位于胸骨后面和脊柱前面,呈锥形。
2. 心脏的外周结构心脏的外周有两个上腔静脉和两个下腔静脉,它们将血液从全身各组织和器官返回心脏。
3. 心脏的内部结构心脏内部可分为四个腔室: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
左心室是最强壮的腔室,主要负责将血液推送到全身。
4. 心脏的瓣膜结构心脏有四个主要的瓣膜: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它们起到防止血液逆流的重要作用。
三、血管系统的解剖结构1. 动脉系统和静脉系统动脉系统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器官,静脉系统将血液从器官回流到心脏。
2. 主要动脉和静脉主要动脉包括主动脉、肺动脉和体循环动脉。
主要静脉包括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和心脏中静脉。
3. 微循环微循环由毛细血管组成,将氧和营养物质传递给组织细胞,同时带走二氧化碳和废物。
四、心血管系统的神经调控1. 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通过调节心脏和血管的活动来维持循环平衡。
2. 内在节律调控心脏拥有独立的兴奋和传导系统,能够自主地产生心搏和传导冲动,维持正常的心脏节律。
五、心血管系统的发育1. 胚胎期心脏的发育心脏在胚胎早期由心管和心脏原始细胞发育而来,经历多个发育阶段形成成熟的心脏结构。
2. 胚胎期血管系统的发育血管系统的发育主要包括原始血管形成、血管分支和血管重塑等过程。
六、常见心血管疾病1. 冠心病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类型,主要由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引起。
2.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心脏节律异常的疾病,包括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
3. 高血压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持续升高,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心血管系统的解剖与功能

心血管系统的解剖与功能一、心血管系统的解剖结构心血管系统是人体内运输氧和营养物质的重要系统,包括心脏、血管以及其中流动的血液。
它承担着将氧合血输送到全身组织和收集二氧化碳及废物,并将其排出体外的功能。
1. 心脏结构人类的心脏位于胸腔中,紧邻胸骨后侧。
正常成年人的心脏大约有一个拳头大小,呈锥形,由四个心腔组成: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
通过壁厚较粗短而粗狭窄高度分离,防止了氧合与非氧合性质的血混合。
2. 血管结构主要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类。
动脉和静脉是指导致各个器官和组织供应所需营养物质和含氧血液的大型输送通道。
动脉将鲜活富含氧气的血液从心脏中推送到全身各处,而静脉则将含有二氧化碳和废物的血液从组织器官运送回心脏,以实现再循环。
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1. 输送氧和营养物质心血管系统主要功能之一是将富含氧气和养分的血液输送到全身组织。
当身体细胞使用这些营养物质时,氧被释放出来供组织细胞进行新陈代谢。
通过这种方式,心血管系统保持了身体各部分正常运行所需的供给。
2. 移除废物和二氧化碳除了为全身提供重要物质外,心血管系统还起到废弃物与代谢产物的排空作用。
在各个组织中产生的废弃物和二氧化碳被收集到静脉中,并流回心脏。
在肺部,二氧化碳被换出人体,而新鲜的氧被吸入。
3. 维持体温心血管系统在保持人体正常体温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调节冷热敏感位于皮肤表面动静脉(由周边机械调节)或内因性神经荷尔蒙和调整周边血管,心血管系统能够改变流动于体表部分的血液量,从而影响到热量散发和温度调节。
4. 免疫功能心血管系统也参与免疫反应。
白细胞通过循环的血液输送至感染或受伤的组织中,并释放出各种化学信号物质来引导免疫反应。
这种机制有助于清除感染源和促进伤口修复过程。
5. 维持水平稳定心血管系统还参与调节体液平衡。
当我们摄入过多的水分时,肾脏会向心脏发送信号进一步排除多余水分,以保持正常范围内的体液浓度。
6. 维持酸碱平衡通过将带有酸性代谢产物的废弃物排出体外,心血管系统有助于维持人体内部酸碱平衡的稳定状态。
心血管系统的解剖与功能

心血管系统的解剖与功能一、简介心血管系统是人体重要的器官系统之一,由心脏和血管组成。
本文将主要介绍心血管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二、心脏的解剖结构心脏位于胸腔中央,主要分为四个腔室: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
这四个腔室通过瓣膜相互隔开,保证了血液在不同腔室间正常流动。
而两侧的房室瓣膜和动脉瓣膜则起到阻止反流的作用。
三、心血管系统的循环系统1. 大循环大循环是指将富含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血液从左心室经主动脉分支输送至全身各组织器官,再通过静脉回流至右心房。
这一过程通过动力学压力驱动完成,主要有收缩期和舒张期两个循环阶段。
2. 小循环小循环是指将富含二氧化碳等废物及少量氧气的静脉血由右心室经肺动脉进入肺循环,将二氧化碳排除出体外,同时补充氧气,并将血液返回左心房。
小循环的作用是保持正常肺功能和供给机体所需的氧气。
四、心血管系统的功能1. 泵血功能心脏是心血管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通过周期性地收缩和舒张来实现泵血功能。
当心脏收缩时,呈现强有力的收缩力度,将富含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血液推向全身各组织器官;而舒张期则允许右侧心房接收从身体各部位回流的静脉血,并将其送至肺动脉以进行二氧化碳和废物的交换。
2. 调节血压心脏和血管维持了身体内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这包括调节和控制血压水平。
通过放松或收缩不同直径的血管以及调节心率与心输出量等方式,机体能够自主调整产生合适的动脉压力。
3. 维持供氧通过大循环和小循环,心血管系统能够将富含氧气的血液送达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以维持正常的代谢活动。
同时,在小循环中,二氧化碳通过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排出体外,保持了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4. 免疫功能心血管系统除了承载营养物质、废物和氧气之外,还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
由于心脏内部富含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在必要时可提供一定程度的抗菌和抗病毒保护。
五、总结心血管系统是人体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系统之一。
通过心脏泵血、调节血压和供给足够的营养与氧气等功能,它确保了各个组织器官正常运行,并协助机体免疫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课件ppt
13
医学课件ppt
14பைடு நூலகம்
大血管解剖
• 胸主动脉 升主动脉 主动脉弓 降主动脉
内径22-26mm
医学课件ppt
15
• 肺动脉 左肺动脉 右肺动脉
医学课件ppt
16
• 上、下腔静脉
医学课件ppt
17
心肌结构与特点
• 心房肌、心室肌分为浅层、深层,浅层为 球螺旋肌;深层为球螺旋肌+窦螺旋肌。
心血管解剖与其生理功能
任发成
医学课件ppt
1
医学课件ppt
2
医学课件ppt
3
心房室与瓣膜解剖、生理功能
• 正常三尖瓣口面积4-6cm2 关闭不全>6-12cm2
医学课件ppt
4
医学课件ppt
5
• 正常肺动脉瓣口面积2-4cm2
医学课件ppt
6
• 正常二尖瓣口面积4-6cm2 轻度狭窄>1.2cm2 中度狭窄0.8-1.2cm2 重度狭窄<0.8cm2
医学课件ppt
7
医学课件ppt
8
• 正常主动脉瓣口面积2.5-3.5cm2 轻度狭窄>0.8cm2 中度狭窄0.5-0.8cm2 重度狭窄<0.5cm2
医学课件ppt
9
医学课件ppt
10
医学课件ppt
11
医学课件ppt
12
• 成人左心室舒末内径50-55mm,容积100ml 右心室前后径<25mm,容积100-160ml
• 心室肌厚,左心室比右心室肌厚2-3倍。
医学课件ppt
18
心脏血液供给 • 左、右冠状动脉
医学课件ppt
19
• 降主动脉分支 纵隔动脉、支气管动脉 从肺静脉开口心包转折部位进入心肌,
大小树目不等。
医学课件ppt
20
医学课件ppt
21
医学课件ppt
22
心脏神经支配
• 交感神经以及起自迷走神经的副交感神经 在颈部、胸部发出心支分布于心脏。
• 刺激交感神经 缩力
心率 ,心肌收
刺激迷走神经
心率
医学课件ppt
23
心脏的传导系统
• 特有的传导系统
窦房结
房室结
束 浦肯野氏纤维
左、右房室
医学课件ppt
24
医学课件ppt
25
心脏的静脉回流
• 心大静脉
冠状静脉窦
右心房
• 左房后静脉(如未退化可形成左上腔静脉)
• 小静脉
右心房
医学课件ppt
26
医学课件ppt
27
医学课件ppt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