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李沧区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

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

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一、选择题。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将该答案的字母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共14分。

每小题2分)1.下面各项中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溃.退(guì)舀.水(yǎo)白洋淀.(.dìng)仄.歪(zè)B.绥.靖(suí)脂.粉(zhī)蹿.一蹿(cuān)荒谬.(miù) C.寒噤.(jīn)拂.晓(fú)颤.巍巍(chàn)阻遏.(jié)D.提.防(tí)惊骇.(hài)迫.击炮(pò)地窖.(gào)2. 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张惶失措荡然无存永垂不朽制栽B.眼花缭乱名副其实响彻云宵箱愜C.精疲力竭锐不可挡转弯抹角桩物D.丢人现眼气势汹汹丰功伟绩肃穆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从早晨起,天就这么着。

②面对凶残的敌人,老头子坦然,毫不惊慌的样子。

③在充满诗情画意的芦花荡里,一个干瘦的老头子整天地穿梭着。

A.阴沉自如自若 B.阴沉自若自如C.阴森自如自若 D.阴森自若自如4. 下面的几个句子中,画线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9月16日,联合国叙利亚化学武器调查报告当日公布,核查人员宣称8月21日大马士革市郊的确发生过化学武器袭击,但不能确定“化武”的使用者,因此本次核查并没有使叙利亚“化武”事件真正的水落石出。

(比喻真相大白)B.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上,对英法联军侵略中国进行了强烈的谴责,并以此作为他对巴特勒上尉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赞扬)C.中秋之夜,漫步郊外,仰望天空一轮明月,看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感受习习凉风的轻抚,那月明风清的境界令人陶醉。

(月光明朗,微风爽人。

)D.在全运会女子7人制橄榄球决赛中,北京队由于对裁判的判罚不满,在下半场0比15落后之后放弃比赛,全体队员围成一圈站在场地中等待比赛结束。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一、选择题1. 选出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在保卫钓鱼岛的行动中,无论是意气风发的学子,还是风烛残年的老人,都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爱国之情。

B . 深秋的夜晚,万籁俱寂,我坐在窗前读着书,沉浸在这宁静的世界中。

C . 我校第51届校运会上,每个班级的入场式都是故弄玄虚,创意十足。

D . 我们只有脚踏实地好好学习,经历过千锤百炼的考验,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考察期间,贺国强特别强调要高度重视解决贫困家庭学生上大学和大学生就业。

B . 造成“环境难民”的原因,是由土地干旱、森林毁坏及海平面上升等引起的。

C . 为了避免道路交通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D . 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围绕太阳运行的。

3. 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目前对社会精神文化素质起引领作用的显然是媒体。

媒体是种权力,而任何权力都可能演变成暴力。

在权威专制的情况下是如此,在言论自由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只不过方向不同罢了。

A . 媒体有法制约束,才能保证方向的正确。

B . 目前,各种媒体对我国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都起着正面的积极的作用。

C . 媒体是自由的,不受任何约束,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权力。

D . 媒体的“暴力”在于,它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二、字词书写4.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字注音。

________cuànhuán________________溃退________改惨绝人________颁发诘责juānliáo________kuídān________刻眼花________乱国殇夺________________精竭虑三、句子默写5.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

(2)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3)树树皆秋色,________。

初二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测试卷10月份试题

初二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测试卷10月份试题

初二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测试卷10月份试题1.以下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厌恶 (z èng)零碎(xiè)涎水(xián)B.诘责 (jié)惦念(diàn)胡同(tòng)C.悼念 (d ào)奔丧(sāng)取消(dì)D.颓唐 (tu í)糟糕(zāo)骷髅(kū)2 .以下词语中不含错别字的一组是( )‘A.蹋败平和浮躁凶讯B.仲胀惧惮难堪训斥C.落魄交卸渴幕急躁D.跋涉赋闲狼藉手段3 .下边加点字解说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触目伤怀 ( 心,心中 )人头济济(形容人多)B.情不可以已 ( 停止 )顿然昏迷(预料之外)C.情郁于中 ( 齐集 )踌躇一再(重复三次)D.识文断字 ( 判断 )冷静自在(不慌不急)4.挨次填人以下句中空缺处,适合的一组词语是( )④有人在外的家眷一时堕入惊慌,四周——新信客,怎么也找不到。

②今后,我就更其——画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

⑧这些日子,家中——非常暗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A.物色采集光景C.物色采集情形C.查问采集光景D.查问采集情形5.以下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妥的一项为哪一项()A.信客教地理绘声绘色,成效奇佳。

B.那年冬季,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但行的日子。

C.乡村里有这么个民俗,光天化日之下,夫妻俩不合坐一条板凳。

D.农妇把他当成了死神冤鬼,高声训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

6.下边相关文学知识的连线,不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A.鲁迅——《阿长与山海经》——《朝花夕拾》B.朱自清——《背影》——诗人、学者、散文家、民主战士C.钱钟书——《围域》——小说D.余秋雨——《信客》——小说二、依据提示填空、默写。

( 10 分)(1)、《》是鲁迅先生唯一的散文集,本学期我们学的课文《》就是出自这本书。

(2)《长歌行》中劝告人们珍惜时间的句子是:,。

八年级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带解析).doc

八年级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带解析).doc

八年级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带解析)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第1题:下列划线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 .锐不可__当__(dāng)__赃__(zāng)物__仄__(zè)歪地__窖__(gào) B .张__皇__(huáng)失措__提__(tī)防阻__遏__(è)奔__丧__(sàng) C .负__隅__(yú)顽抗寒__噤__(jìn)瓦__砾__(lì)__颤__(c hàn)巍巍 D .转弯__抹__(mō)角__溃__(kuì)退憎__恶__(wù)震__悚__(sù) 【答案】:C 【解析】: 第2题: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感动温州”人物“兰小草”是谁,无人知晓,但“兰小草”的善举,__家喻户晓__。

B .“地沟油事件”在众多社会热点中__出类拔萃__,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C .温州是水乡,河网__纵横交错__,这给各地的端午节划龙舟活动带来了便利。

D .乔布斯锐意进取,__百折不挠__,创造了“苹果神话”,成了许多人的精神偶像。

【答案】:B 【解析】: 第3题: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给自己一点时间,背上行囊,带上简单行李和旧相机,自己写字,自己拍照,走走停停。

踏访古村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梦游江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游走大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访名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南的烟雨客,独到塞北看寒雪……所有的一切,需要我们在路上!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①聆听佛语梵音,晨钟暮鼓②坐在老房子前发呆,阳光温柔抚摸③入目的便是黄沙白草,长河落日④感受杏花春雨,听苏子吟唱,渔歌互答A.③①④②B.②④③①C.①②③④D.②①④③【答案】:B【解析】:第4题:芦花荡(10分)①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

八年级上册十月月考试卷及答案.doc

八年级上册十月月考试卷及答案.doc

八年级十月语文月考测试题一、语文知识及运用。

(20分,1—6题每题2分,7题8分)1、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将正确的句子用正楷字抄写在方格中O信客长年长途泼涉,大半辈子风成苦旅。

2、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汉字写出准确的读音。

朱自清通过父亲踏( )鲫( )的背影抒写着父子深情;信客用诚实与依赖传di( )着温xin( )。

3、下列句子中应填写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更会有一些农妇听了死讯一时性起,咬牙切齿地憎恨城市,憎恨外出,连带也憎恨信客,把他当做了死神冤鬼,大声,他也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

(2)他只好柔声地汇报在上海处置后事情的况,农村妇女完全不知道上海社会,提出的每每使他无从回答。

C3)发了财的同乡知道他一来就会坏事,故意装做不认识,厉声他是什么人。

A.诘问质问呵斥B.呵斥质问诘问C.诘问呵斥质问D.呵斥诘问质问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听了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后,大家的心长时间久久不能平静。

B.通过学习《背影》一文,我认识到了父爱的深沉与伟大。

C.为了防止日本核泄漏放射性物质不再扩散,日本政府采取了各种应对措施。

D.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

5、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最动人的是秋林映着落日。

,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②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酩红所慑住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那酩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A③④①②B④③①②C④①③②D③①②④6、名著阅读。

鲁迅的唯一一本散文集是《》,全书共篇,除了教材中选录的文章外,我还读了《》、《》等。

7、默写。

CD日墓乡关何处是?。

(2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 ”二句,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

(3),平海夕漫漫。

(4)《望岳》中,抒发凌云壮志的诗句是:(5)《石壕吏》中暗示老妇已被抓走的诗句是(6)!妇啼一何苦!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

八年级语文上册十月份月考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十月份月考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十月份月考测试卷)26分分,第10题8分,共一、基础知识(前9题,每题2( )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沿溯(shuó) 郦道元(lì) 僦赁(lìn) B.绝巘(yǎn) 亦未寝(qǐn) 雷霆(tíng)C.涧肃(jiàn) 夕日欲颓(tuí) 一舸(gě) D.素湍(tuān) 藻荇(xìng) 罗绮(qǐ) 2.下列句中不含错别字的一项是( )A.大声如雷霆,震憾激射,吞天沃日。

B.莫说相公痴,更有痴是相公者。

C.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粼竞跃。

D.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3.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绝:断绝) B.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回:回旋)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欣赏) D.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既望:农历十六)4.下列力一去滴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倏而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C.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粤时俱备。

D.乘骑弄旗标枪舞刀干水面者。

5.下列句中加点的“为”字与其他句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句是( )A.盖筒桃核修狭者为之。

B.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C.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D.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6.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乌。

C.饮食百物皆倍穹时。

D.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7.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自康乐/公/以来/,未复能/与其/奇者B.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C.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D.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1 / 5( ).对下面这首北朝民歌赏析欠妥的一项是8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八年级语文上册十月份月考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十月份月考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十月份月考测试题一、基础知识(前9题,每题2分,第10题8分,共26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沿溯(shuó)郦道元(lì)僦赁(lìn) B.绝巘(yǎn) 亦未寝(qǐn) 雷霆(tíng)C.涧肃(jiàn)夕日欲颓(tuí)一舸(gě) D.素湍(tuān)藻荇(xìng)罗绮(qǐ)2.下列句中不含错别字的一项是( )A.大声如雷霆,震憾激射,吞天沃日。

B.莫说相公痴,更有痴是相公者。

C.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粼竞跃。

D.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3.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绝:断绝) B.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回:回旋)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欣赏) D.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既望:农历十六)4.下列力一去滴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倏而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C.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粤时俱备。

D.乘骑弄旗标枪舞刀干水面者。

5.下列句中加点的“为”字与其他句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句是( )A.盖筒桃核修狭者为之。

B.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C.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D.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6.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乌。

C.饮食百物皆倍穹时。

D.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7.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自康乐/公/以来/,未复能/与其/奇者 B.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C.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D.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8.对下面这首北朝民歌赏析欠妥的一项是(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初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_1.doc

初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_1.doc

初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第1题: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读书,能使浮zào( )的心变得宁静;读书,能使枯燥的心变得湿rùn( );读书,能使贫jí( )的心变得富足;读书,能使平庸的人生变得多姿多cǎi ( )。

【答案】:躁 润 瘠 彩 【解析】: 第2题:改正下列句子中的语病,在原句上改。

(4分) 【小题1】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小题2】事实表明,网络谣言的泛滥和滋生,会使许多人成为受害者。

【答案】: 【小题1】将“是否”去掉。

【小题1】将“泛滥”和“滋生”互换位置。

【解析】: 第3题:根据下面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3分) 行走在诗意的江南,醇厚的文化味儿让你陶醉。

迷人的田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着四千年蚕桑的浓厚气息,宁静的乡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着耕读传家的人文精神,热闹的古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着中华商业文明的辉煌。

在这里,自然与文化交融,传统与现代互动,处处展现出水乡独特的神韵和魅力! (A 、隐含 B 、彰显 C 、散发) 【答案】:C A B (1)散发 (2)隐含 (3)彰显 【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第4题:父亲(11分)再也见不到父亲了!我羡慕那些父母尚在的同事,常常呆望和父亲一般年纪的老人……母亲病故,父亲不到四十岁,怕我们姐弟受气,没有续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市李沧区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2019·梧州)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 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lián),牵动着阳光的彩棱(léng)镜。

B .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wù)兀穷年,沥(lì)尽心血。

C . 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八千观众一齐翘(qiāo)首而望,屏(bǐn)息敛声的一刹那。

D . 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是亵渎(xièdú)职业之神圣。

2. (2分) (2017八上·盐城月考) 下列对课文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虽然同样是以长征为题材,但《<长征>节选》和《老山界》两篇课文的体裁并不相同。

B . 王愿坚的《草》,以红军爬雪山为创作背景,塑造了以周副主席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大形象。

C . 《枣核》选自《美国点滴》,作者萧乾,现在代作家、翻译家、记者。

D . 《始终眷恋着祖国》一文讲述了钱学森虽然在美国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心系祖国,最终历经艰辛回到祖国的故事。

3. (2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会到名人的光辉形象。

(将“领会”改为“领悟”。

)B . 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

(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和“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互换位置。

)C . 通过调查,使我们了解了真实情况。

(删掉“通过”或“使”。

)D . 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

(去掉“防止”或“不”。

)4. (2分) (2016八上·新安月考) 下列加横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他处理这类事情可谓轻车熟路,一点也不费力。

B . 实现小康的宏伟蓝图是需付出艰苦努力的,不可能一挥而就。

C . 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在山顶欣赏了美好的景色。

D . 这件事我明明不愿做,他却偏要我去做,这不差强人意吗?5. (2分) (2017八上·盐城月考)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

把衣放在首位,为什么?。

,,,。

①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②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③即必须首先从外表上塑造出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⑤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与行为准则A . ①②⑤④③B . ③⑤④①②C . ④①⑤②③D . ④①③②⑤二、默写 (共1题;共8分)6. (8分)古诗词名旬默写。

①鸡声茅店月,________。

(温庭筠《商山早行》)②八百里分麾下炙,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③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____。

(苏轼《定风波》)④________,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⑤________,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⑥感时花溅泪,________。

(杜甫《春望》)⑦自古诗人多磨难。

面对磨难,许多诗人并未消沉,而是以乐观进取的精神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请写出体现他们此种风采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三、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2分)7. (12分) (2019八下·洛川期末) 综合应用。

(材料一)“普通话诵经典,规范字书中华。

”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以立德树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任务,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核心内容,以诵读、书写、讲解等文化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以课程教材、资源平台及人才培养建设为基础支撑,以广大青少年、教师、家长和中华文化爱好者为基本对象,充分发挥语言文字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中的重要作用,为青少年的美好人生打下鲜明中国底色,为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提供有力支撑。

(《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2018年9月26日)(材料二)“学习强国”是一款为国民提供优质学习资源的手机软件。

2019年5月,“学习强国”上推出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品牌“最美诵读”,陆续播放了童声素读作品《鸟鸣涧》《乡村四月》《望庐山瀑布》等优秀作品,好评如潮,引发广泛关注。

(材料三)央视已连续举办四期《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没有大牌明星,只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生;没有声嘶力竭的歌唱,只有安安静静的书写。

节目开播以来,全国刮起了一股汉字听写风潮,催生了一批“听写族”。

(1)从上述材料中你探究出了怎样的信息?班级拟开展“漫步古诗苑”综合性学习,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2)根据示例,为活动再设计两项内容。

②________③________(3)诵读活动现场,首先由班长李冉同学朗诵了李白的《送友人》,接着语文课代表唐辉将朗诵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请你给这两个节目写一段串词,要求衔接自然、富有感染力,不少于60字。

四、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9分)8. (15分) (2017八上·徐州期中)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下列小题。

做父亲丰子恺楼窗下的弄里远远地传来一片声音,“咿哟,咿哟”渐近渐响起来。

一个孩子从作业簿中抬起头来,睁大眼睛倾听一会,“小鸡!小鸡!”叫了起来。

四个孩子同时放弃手中的笔,飞奔下楼,好像路上的一群麻雀听见了行人的脚步声而飞去一般。

我刚扶起他们所带倒的凳子,拾起桌子上滚下去的铅笔,听见大门口一片呐喊:“买小鸡!买小鸡!”其中又混着哭声。

连忙下楼一看,原来元草因为落伍而狂奔,在庭中跌了一跤,跌痛了膝盖不能再跑,恐怕小鸡被哥哥姐姐们买完了轮不着他,所以激烈地哭着。

我扶了他走出大门口,他且跳且喊:“买小鸡!买小鸡!”泪珠跟了他的一跳一跳而从脸上滴到地上。

孩子们见我出来,转身包围了我。

“买小鸡!买小鸡!”由命令变成了请愿,喊得比以前更响了。

他们仿佛想把这些音蓄入我的身体中,希望由我的口上开出来。

独有元草直接拉住了担子的绳而狂喊。

我全无养小鸡的兴趣;而且想起了以后的种种麻烦,觉得可怕。

但乡居寂寥,强迫一群孩子在看惯的几间屋子里隐居这一个星期日,似也有些残忍。

我就招呼挑担的,叫他把小鸡给我们看看。

他停下担子,揭开前面的一笼。

“咿哟,咿哟”的声音忽然放大。

但见一个细网的下面,蠕动着无数可爱的小鸡,好像许多活的雪球。

五六个孩子蹲集在笼子的四周,一齐倾情地叫着“好来!好来!”许多小手伸入笼中,指向一只纯白的小鸡,有的几乎要隔网捉住它。

挑担的忙把盖子无情地盖上,许多“咿哟,咿哟”的雪球和一群“好来,好来”的孩子,便隔着咫尺天涯了。

孩子们怅望笼子的盖,依附在我的身边,有的伸手摸我的口袋。

我就向挑担的人说话:“小鸡卖几钱一只?”“一块洋钱四只。

”“这样小的,要卖二角半钱一只?可以便宜些么?”“便宜勿得,二角半钱最少了。

”他说完,挑起担子就走。

大的孩子脉脉含情地目送他,小的孩子拉住了我的衣襟而连叫“要买!要买!”挑担的越走得快,他们喊得越响。

我摇手止住孩子们的喊声,再向挑担的问:“一角半钱一只卖不卖?给你六角钱买四只吧!”“没有还价!”他并不停步,但略微旋转头来说了这一句话,就赶紧向前面跑。

“咿哟,咿哟”的声音渐渐地远起来了。

元草的喊声就变成哭声。

大的孩子锁着眉头不绝地探望挑担者的背影,又注视我的脸色。

我用手掩住了元草的“二角大洋一只,卖了吧!”“没有还价!”他说过便昂然前行,悠长地叫出一声“卖——小——鸡!——”其背影便在弄口的转角上消失了。

我这里只留着一个嚎啕大哭的孩子。

我硬拉了哭着的孩子回进门来。

别的孩子也懒洋洋地跟了进来。

庭中柳树正在春光中摇曳柔条,堂前的燕子正在新巢上低徊软语。

我们这个刁巧的挑担者和痛哭的孩子,在这一片和平美丽的春景中很不调和啊!关上大门,我一面为元草揩拭眼泪,一面对孩子们说:“你们大家说‘好来!好来!’‘要买!要买!’那人便不肯让价了!”小的孩子听不懂我的话,继续抽噎着;大的孩子听了我的话若有所思。

我继续抚慰他们:“我们等一会再来买罢,隔壁大妈会喊我们的。

但你们下次……”我不说下去了。

因为下面的话是“看见好的嘴上不可说好,想要的嘴上不可说要。

”倘再进一步,就变成“看见好的嘴上应该说不好,想要的嘴上应该说不要”了。

在这一片天真烂漫光明正大的春景中,向哪里容藏这样教导孩子的一个父亲呢?(有删改)(1)理解下列句子的表达作用。

①四个孩子同时放弃手中的笔,飞奔下楼,好像路上的一群麻雀听见了行人的脚步声而飞去一般。

(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②大的孩子锁着眉头不绝地探望挑担者的背影,又注视我的脸色。

(这句话运用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2)作者在第14段描写春景有什么用意?(3)文章主要写孩子们想要小鸡,却没有买成小鸡,为什么作者以“做父亲”为题?9. (17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好望角①老人划着船向岸边驶来。

我踏上船板,船身晃荡了几下,荡出去一层层细密的波纹。

我回头朝岸边望去,老人问:“岸边像什么?”我盯着那个凸出的尖端,想给老人一个精当的比喻。

他乐呵呵地说:“非洲好望角!”我愣住了。

老人脸上流露出一丝诡秘的笑:“跟好望角长得一模一样!”②我不解地问:“您到过好望角?”老人呵呵一笑:“非洲那个我倒是没去过,但我现在不整天都在好望角吗?”他将目光送到了远处的河岸。

河水哗哗地响。

河上无风。

芦苇丛簇挺立。

③“我小的时候,在一本地图册上看到了这个地名。

当时我就想,长大后一定到好望角,看看那里到底是个啥样子!可我连小学都没读完,日本鬼子就扛着枪进村了。

人们四处逃难,我和爹娘跑散了。

后来,我就参军打鬼子、打老蒋,差不多把山南海北都跑遍了。

那本地图册一直揣在怀里,行军或休息时总把手放在胸口上摸一摸。

”老人说着,掏出一本面黄肌瘦的小册子——中间破了个圆圆的洞。

有一页折起一角,翻到那页,好望角的浪潮就从灰黄粗糙的纸页上拍打了出来,我似乎闻到了咸腥的海浪气息。

⑤老人笑了笑,眼角的皱纹亲密地挤到一起,说:“鬼子枪子打的,还在我肚子上打了一个洞。

”老人微笑着摸了摸小肚子:“解放后我买了很多书,我想,只要把书念成了,迟早会被国家派到国外学习。

可书没读多少,又是‘革命’什么的。

干脆不念了,这辈子就没有念书的命。

那年我托人说了个媳妇成了家。

我想,这好望角啊,它就在这张书页里,世上压根儿就没有!”老人向远处望了一眼:“可后来我儿子非说,好望角就在非洲南端。

”⑥“你儿子?”这时,一只白色水鸟从芦苇丛中飞来,落在了我们小船上。

老人伸手抚摸着,呵呵地笑了起来:“是啊,后来有了个儿子。

不光我儿子说有,连这家伙也呱呱叫着,一个劲地说‘有’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