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几分之一认识几分之几的拓展练习
【教育资料】三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认识几分之一人教新课标学习精品

教师的专业成长ppt
期中质量检测分析二、依图顺序:2√4√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三、 < >
第1课时 认识几分之一(教材例1、2、3,P89~91)
一、我会填。
智慧树《管理学》答案1. 2.
3. 4.
暑假放假时间2019小学二、在能用 表示阴影一填,比一比。
描写学校的成语() ()() ()
把一个图形或物品平均分成几份,其中一份就是它的()。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教师上课平均分的份数越多,这个分数就()。
三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4.21认识几分之一浙教版(含答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4.21认识几分之一、单选题1•图中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为()5.把一张长方形纸的纸片对折 4次, 每份是这张纸的( )。
111A.4B .C.16二、填空题6•衣表示把平均分成份,取这样的份,它的分数单位是7. 填一填(1)读作 ________ ,二十三分之五写作 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块肥皂定价 5. 73元,读作 。
(3) 3029是 ______ 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________ 位,其中“3在 ________ 位上,表示 _________ 个 _________ “ 2在 ____ 位上,表示 __________ 个 ________ 。
(4)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A. 4 2.有一块饼平均分成 1 A. 63.下面涂色部分表示 B.66份,取2份是7B. _6的是 ()4 C.66C.C⑴这些苹果的是——个。
楼高约为30 _______ 大桥的载重约为40 ___________铅笔的长约为15 ________ 数学书的封面面积约为 5 ___________ (5) 2平方米= ________ 平方分米 3元7角5分= ____________ 元 4千克60克= ________ 克 2吨= _________ 千克8•—个生日蛋糕重2千克,把它平均分给10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这块蛋糕的 ______________ ,每个小朋友分得 ________ 千克。
412•甲数的亍等于乙数(甲乙不等于零),那么甲数比乙数大。
3513•大于而小于的分数只有1。
四、解答题15. 小红每天有 于的时间休息,说说 壬的意义。
她每天休息多少小时? 9 116.1千米的 与9千米的=一样长,对吗?五、综合题17.9.把1条绳子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条绳子的 10•妈妈买了 8支铅笔,给小华5支,小美3支,小华拿了这些铅笔的 的—。
三年级下数学(练习)第7单元第1课时-认识几分之一苏教版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认识几分之一》第1课时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一、填空
A.每段长3/5 米 B.每段的长度是全长的3/5
C.每段的长度是全长的1/5 D.每段的长度是1米的 3/5
【答案】:B
4.两根同样长的铁丝,从第一根上截去它的1/2 ,从第二根上截去1/ 2 米,余下部分比较,()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同样长 D.无法确定
【答案】:D
三、解答题
2.有24枝铅笔,平均分给8个同学,每枝铅笔是铅笔总枝数的几分之几,每人分得的铅笔是铅笔总数的几分之几.
【分析】24枝铅笔,求每枝铅笔是铅笔总数的几分之几,用1÷24解答;24枝铅笔,平均分给8个同学,求每人分得的铅笔是铅笔总数的几分之几,用1÷8解答.
【解答】解:1÷24=1/24 ,
1÷8=1/8 ,
答:每枝铅笔是铅笔总枝数的1/24 ,每人分得的铅笔是铅笔总数的1/ 8 .
故答案为:1/24,1/ 8 .
【点评】本题考查分数的意义及应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解答.。
三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认识几分之一人教新课标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一、1. 2. 3. 4.
二、依图顺序:2√4√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三、 < >
第1课时 认识几分之一(教材例1、2、3,P89~91)
一、我会。
1. 2.
3. 4.
二、在能用 表示阴影部分的图下面画“√”。
三、填一填,比一比。
() ()() ()
把一个图形或物品平均分成几份,其中一份就是它的()。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8《分数的初步认识》整理和复习(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分数的初步认识》整理和复习学情分析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整理与复习主要在于复习以下内容:1、分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认识几分之几2、分数的简单计算:同分母分数的简单加减法、1减去几分之几3、分数的简单应用4、几分之一的大小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工具在整理与复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了以下知识1、认识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2、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会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3、会简单的分数计算:同分母分数的简单加减法、1减去几分之几4、分数的简单应用教学目标1. 梳理本单元知识内容,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分数中数与计算的知识体系。
2. 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分层次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在练习中及时查漏补缺。
3. 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1、从“部分-整体”的角度初步认识分数2、理解分数表示的实际含义难点: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方法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整理与复习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读、写分数比较大小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分数的简单运用教学过程(一) 猪八戒吃西瓜导入师:孙悟空说:一个西瓜每人分四分之一,八戒不同意,八戒要求每人分六分之一。
孙悟空说:还是每人八分之一,多分点给八戒,可最后八戒还是吃亏了,你们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吗?请同学们学习完今天这节课后来教教我吧!(二)复习梳理1、这节课我们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这学期我们学会了分数的哪些知识?板书: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读、写分数比较大小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分数的简单运用2、这些知识中哪些你有点忘记或者还有问题的?(用疑问激起学生求知欲,提高课堂专注力)3、师小结:同学们,随着年级的升高,我们要慢慢学会自己梳理知识,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像这单元三方面内容,关键是理解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表示的意思,学习分数大小比较和分数简单加减法都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分数。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优秀4篇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优秀4篇篇一:“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分析、概括等方法,使学生初步,建立分数的初步观念.2.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理解他们的含义,会正确读写比较简单的分数.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观念.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观念.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1.回忆旧知.(1)把12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2)把6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2段,每段多长?(3)把3支铅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多少支?教师明确:通过仔细观察这几道题中都有平均分,就是使每一份者都是一样多.通过刚才的分,我们可以看出,平均分后,每份都能得到一个整数,可以用一个整数来表示.但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不是每一次平均分后都得到一个整数,这儿有一个,我想把它分给两个同学,那么怎么分才使两个同学觉得呢?每份得多少?只有分得同样多,才能使每个同学平均分.二、探究新知1.谈话导入.【出示图片例1】这半个饼可以用一个整数来表示吗?那么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2.教学例1:认识.(1)认识一个饼的①出示图片例1.②教师说明:把一个分成两份,其中一份是多少用分数表示就是这块饼的二分之一(板书:)写的时候先写一,再写2,最后写1.③学生看图独立想表示的意义.小组讨论交流.学生:表示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的一份.教师提问:一、2、 l各表示什么?学生:一表示平均分,叫做分数线,2表示平均分的份数,l表示取的份数.师强调:写的时候,注意这条线要写得平直,横线上、下的数要对齐.(2)指导读写(3)反馈练习①引导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纸,试析出它的,涂上颜色,并在涂色的一半上写.教师提问:折法不向,拆出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每一份都是这张纸的?②判断图中的阴影部分能否用表示.为什么?3.教学例2:认识(1)【出示图片例2-1】教师提问:通过看这幅图,你都知道了什么?(2)让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折出它的,并给它涂上颜色,涂完后小组讨论判断对错.巩固意义: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了三份,阴影部分表示这个圆的三分之一.(教师板书:,读作:三分之一)(3)拿出准备好的彩带,学生讨论:怎样才能剪下它的4.教学例3、例4.(l)引导学生每人拿出两张长方形的纸,按例3、例4的要求做,做完后填空.(2)同桌讨论,教师各组巡回检查,了解学生自学情况.(3)集体反馈:四分之一、五分之一怎样?教师贴图:(4)判断.下面哪个图的涂色部分是,在里划.5.教学(1)教师:请同学们拿出长方形纸、直尺和彩笔,在长方形纸上画出1分米长的一条线段,把它平均分成10份,标出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怎么写?(2)小组讨论,看图.(3)群体讨论.投影展示学生的答案,师贴出放大图.教师提问:数一数,这条线段上有几个?教师明确:把一条一分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十份,每份都是它的,它有10个这样的.6.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的分数有什么特点?(板书:几分之一)三、课堂练习1.填空: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分之一写作;把一条1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15份,每份是它的.2.判断:(1)(2)把一块蛋糕切成7块,每块是它的(3)把一根绳子平均分成3段,每段是它的3.一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每份长米.4.读出、、、、,写出这些分数.四、全课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五、课后作业.1.小军跑步,他跑了全长的,请你在线段上表示出来.2.读出下面各分数.3.写出下面各分数.六分之一九分之一十二分之一十分之一七分之一二十分之一板书设计几分之一教案点评:本教案是针对这部分内容设计的一个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认识几分之一浙教版含答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4.21认识几分之一一、单选题1.把一个班的60个学生平均分成4组,每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A. 15个B.C.D.2.将一张长方形纸对折3次,其中的1份是这张纸的()A. B. C. D.3.下列图形中,能正确表示“ 的”,的含义是()A. B. C.4.一根木棒截成两段,第一段长米,第二段占全长的,()A. 第一段比第二段长B. 第二段比第一段长C. 无法确定二、判断题5.一张油饼分给两个人吃,每人吃了油饼的.6.把一根木棒锯成10段,锯下一段所用的时间是锯成10段所用时间的。
7.两个杯子各装了的水,将它们倒在一起刚好是一杯水。
8.比大的分数有无数个。
三、填空题9.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8块,小明吃了3块,小明吃了这块蛋糕的________,剩下的爸爸吃了,爸爸吃了这块蛋糕的________。
10.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________,3份是它的________.11.38厘米是________米,还可以写成________米。
12.里面有________个,4个是________,18个是________。
13.请你把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解答题14.把4吨煤平均分给5户居民,平均每户居民分得总吨数的几分之几?每户居民分到多少千克煤?15.一盒巧克力共有15块,平均分给3个同学。
每块巧克力是这盒巧克力的几分之几?每人分得的巧克力是这盒巧克力的几分之几?每人分得多少块巧克力?五、综合题16.分别用分数和小数表示涂色部分.(1)分数:________(2)小数:________六、应用题17.下图是动物园为小动物们建的新房平面图,已经设计好的猴子房(A)和熊猫房(B)分别占总面积的和。
请你在剩下的空间里,设计一下(用粗线条隔开,并标上相应的字母):老虎房(C)占,狮子房(D)占,狗熊房(E)占。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C【解析】解答:平均分成4组,每组人数就是全班人数的分析:考察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通用5篇)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通用5篇)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篇1教学背景:最近,我在教《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确实感到有点头疼。
因为我一直认为对于分数的含义学生是很难理解的,所以,我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还费尽心思设计了教案,准备把要学的知识点都有讲得非常透彻、到位。
但结果,在上课时,许多学生都觉得很简单,他们不停地插话,打乱了我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可让他们做作业时,却是错误百出。
但是不让他们插嘴,专心听我讲,结果他们兴致全无,趴在桌上不想听课。
我真是不知该如何办才好,一下课,甚至还埋怨这些学生真是太放肆了!后来,我停止了抱怨,开始反思:如何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呢?对!就是要让学生亲历实践活动,倡导自主学习。
案例描述:一、游戏导入:(用掌声表示数)1.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几个?2.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几个?3.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几个?当第3小题口述后,学生没有击掌,有的学生窃窃私语,有的学生紧锁眉头,此时,每个学生都在积极地思索(进入了状态)。
2分钟过去了,一个学生站起来问:“邱老师,这半个苹果该怎样表示呀?”接着我就顺水推舟对大家说:“是啊?你能用手中的圆形纸折出半个来吗?(学生兴趣盎然,待学生折出之后)二、自主探索,体验分数师(用期待的目光追问):怎么表示这半个苹果呢?生1:可以说“一个苹果的一半”。
生2:可以画出半个苹果“D”生3:可以用1/2表示。
生4:可以用0.5表示。
……师:同学们刚才都说得很对,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类似这样不足一个苹果的情况,用整数是无法表示的,在数学中引入了分数,就象刚才第3位同学说得可以用1/2这个分数来表示这个苹果的一半,现在谁能说出1/2这个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呢?(在学生认识了1/2这个分数之后)师:你能用手中的长方形纸折出它的1/2吗?(学生动手折纸表示后反馈)生1:可以折成……生2:可以折成……师:你还能用手中准备好的各种形状的纸折出你想认识的其它分数吗?(学生信心十足地说:“能”,并且表现出非常感兴趣的样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把一根绳子对折两次,每一段是这根绳子的 ( ),三段是它的( )。
• 如图,第①部分是大正方形的( ②部分是大正方形的( )。
);第
①
②
判断题
1 1.把一块蛋糕分成6份,每份是它的 。( 6
)
1 5 2. 表示8个 。( 5 8
) )
1 3.正方形的边长是它的周长的 4 。(
1 4.下面图形中,阴影部分不能用 表示的是B和C。( ) 3
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情境导入 合作探索 自主练习 回顾反思
课前练
1.
一共有438名 同学。
每批进馆的人数 不超过96人。
如果一天只能安排4批同学 参观,这些同学一天能参观 完吗?
课前练
2.一个正方形操场,边长40米,小亮 每天早晨沿操场跑5圈,小亮每天 跑多少米?
二、合作探索
分数各部分名称
3 8
分子 分数线 分母表示Fra bibliotek的份数表示平均分的份数
想一想,写分数时,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三、自主练习
用分数表示图形中不同颜色所占整个图形的大小
填空
3
1.分数 4 中的( )是分母,表示把一个物体 或图形平均分成( )份;( )是分子,
表示取其中的( )分。 2. 5
8
里面有(
1 )个 8
1 ,6个 是( 9
A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