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安全检测监控技术发展现状及前景

论我国安全检测监控技术发展现状及前景
论我国安全检测监控技术发展现状及前景

论我国安全检测监控技术发展现状及前景

201126070215 陶维

摘要:阐述安全检测监控技术的发展历程,针对发展的六个阶段分析我国现今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领域应用安全检测监控技术,并在理论上分析一些新的安全检测技术在国内的应用,安全检测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扩大可检测范围,依靠新的知识和技术,逐渐发展新的检测方法和手段,保证我国各种设备和产品的安全水平。

概述

现代安全监测技术是由早期的闭路监控系统发展而来的。闭路监控系统是随着电视和摄像机的出现发展壮大起来的。在短短的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监控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如下六个阶段:一对一监控系统、监控电路系统、处理器监控系统、外挂多媒体的监控系统、过渡型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数字多媒体监控管理系统。而这些技术如今仍有不少应用在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

1、发展现状:

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生产装置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功能越来越完善,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相应的安全问题也日益严重,导致的后果更加严重,因此,在大部分重工业以及高危行业,安全监控技术也日趋完善,诸如煤矿检测、桥梁检测、汽车检测、食品安全检测,基本都是应用数字多媒体监控管理系统,但是部分行业的安全监控技术仍然比较落后,安全隐患较大。安全监控理论已较成熟。各式各样的检测设备已被研制和开发,各种层次的检测

技术知识被研究出来,总的来说,安全监控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且其技术发展也日趋完善。

1.1国内大坝安全监测的现状及趋势(以三峡大坝为例)

20世纪2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逐步认识到大坝安全的重要性,各国专家、程技术人员纷纷开始对大坝安全监测的各个环节进行研究。20世纪70年代后期,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大坝安全监测技术及相关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大坝安全自动化监测技术有了实质性的发展并趋于成熟化和实用化。我国大坝安全监测工作起步相对较晚,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总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实现了自动化遥测;90年代后大坝安全监测技术发展较快,许多水库和水电站都完成了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安装和改造。

三峡工程安全监测覆盖整个枢纽建筑物及基础接入系统的变形、流、应力应变等监测点共计有2 153点。安全监测的特点是测点多、分布面广、传感器品种多、工作环境恶劣、监测数据量大。结构建设充分考虑上述特点并结合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考虑分期实施要求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网络总体分为监测中心至采集站层和采集站层至DAU (数据采集站)两层。系统主要包括1个监测中心、5个数据采集站、61个数据采集单元区。系统的数据管理与分析软件采用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方法,达到功能完善、操作灵活、运行可靠、先进实用的目标。

就目前来说,三峡大坝在建筑物安全检测监控技术的应用上基本

网络安全技术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现状

论文:网络安全技术综述 研究目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如今,个人、企业以及政府部门,国家军事部门,不管是天文的还是地理的都依靠网络传递信息,这已成为主流,人们也越来越依赖网络。然而,网络的开放性与共享性容易使它受到外界的攻击与破坏,网络信息的各种入侵行为和犯罪活动接踵而至,信息的安全保密性受到严重影响。因此,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企业及广大网络用户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21世纪全世界的计算机都将通过Internet联到一起,信息安全的内涵也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不仅从一般性的防卫变成了一种非常普通的防范,而且还从一种专门的领域变成了无处不在。当人类步入21世纪这一信息社会、网络社会的时候,我国将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网络安全体系,特别是从政策上和法律上建立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网络安全体系。 网络安全技术指致力于解决诸如如何有效进行介入控制,以及何如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物理安全分析技术,网络结构安全分析技术,系统安全分析技术,管理安全分析技术,及其它的安全服务和安全机制策略。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对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意义重大,它关系到小至个人的利益,大至国家的安全。对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就是为了尽最大的努力为个人、国家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让网络安全技术更好的为广大用户服务。 研究意义: 一个国家的信息安全体系实际上包括国家的法规和政策,以及技术与市场的发展平台.我国在构建信息防卫系统时,应着力发展自己独特的安全产品,我国要 想真正解决网络安全问题,最终的办法就是通过发展民族的安全产业,带动我国网络安全技术的整体提高。信息安全是国家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还没有从系统的规划上去考虑它,从技术上,产业上,政策上来发展它.政府不仅应该看见信息安全的发展是我国高科技产业的一部分,而且应该看到,发展安全产业的政策是信息安全保障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应该看到它对我国未来电子化,信息化的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更换维护期间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更换维护期间安全技术措施示范 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更换维护期间安全技 术措施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矿井概况 1、矿井地质、生产布置、通风系统、瓦斯涌 出、自然发火概况 2、矿井安全监控系统概况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通信干线路线: 井下路线:-120副井(552m)→-120副井车 场(320m)→-120副井车场与-410行人井联络道 (40m)→-410行人井(779m)→-410行人井车场 (470m)→-410西翼大巷(685m)→-410西翼底弯道 至-410西翼2#皮带道联络道(70m)→-410西翼2#、 1#皮带道(780m)→-410中间皮带道(115m)→-

410WE变电所交换机(两台)→-410西翼火药库回风道及火药库(117m)→-410WE16层材料道(80m)→-410东翼大巷(1880m)→-410ES材料道(380m)→-410ES 变电所交换机(两台)→-410ES材料道(380m)→-410EW材料道(730m)→-410EW408运顺辅助道→-410EW皮带道(757m)→-410东翼4#、3#、2#、1#皮带道(2070m)→-410皮带变电所(50m)→-410材料副井井底车场(250m)→-410材料副井(878m)→-410排水上部管子道(117m)→-120主井车场(130m)→-120主井(698m)→地面。 地面路线: -120副井井口(50m)→地面电缆桥 (110m)→监控设备修理室交换机(两台)→地面电缆桥(160m)→俱乐部外电线杆(架空线,80m)→独身楼(70m)→安全监控中心站。

安全监控系统升级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单位:调度室 编制: 单位负责人: 日期: 2017年7月13日

审批记录 生产矿长:年月日机电矿长:年月日总工程师:年月日安监处长:年月日通风科:年月日调度室:年月日安监处:年月日机电科:年月日生产科:年月日

审批意见:

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概述 田庄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采用江苏三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KJ70N系统,该系统自2007年投入使用,一直运行稳定、数据可靠。根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煤安监函〔2016〕5号)、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转发国家煤矿安监局〈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的通知》(鲁煤监技装〔2017〕13号)要求,通过对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改造,不断提高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准确性、灵敏性、可靠性、稳定性和易维护性,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的保障作用,提升事故防控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为保证KJ70N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升级改造任务的顺利完成,特编制本安全技术措施。 二、施工时间 2017年7月----2017年12月 三、施工地点 地面及井下安装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所有区域 四、劳动组织 负责人:李鹏 参加人员:各工区电工、安全监测工、调度中心通讯管理员及网络管理员、监测监控厂家工程技术人员 五、操作准备: 1、备齐安装所用工具、仪器、仪表以及设备说明书和图纸。 2、备齐安装所需分站、断电器、各种传感器、监控电缆、传感器标校用设备等。 3、对准备安装的分站、断电仪、传感器等设备应检查其是否符合《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器设备》的要求。还应保证仪器外形应无严重损伤变形,观察窗、指示灯罩应完整无缺,所有紧固件不得有松动和失落。 4、确定安装顺序:仪器检查——登记——安装——检查质量——登记 六、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升级方案 1、地面中心站

机动车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概述

机动车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概述 摘要:近几十年来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国民经济状况也越来越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中。因此,我国机动车保有量一直在快速增加着,而对于机动车的安全检测问题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重点了。现今,对于进一步加强机动车的安全检测问题是保证国民出行的重要工作。公安交通管理局对于如何加强机动车辆的检测问题已经提上议程,而这恰好也是提高我国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机会。 关键词:机动车;安全检测技术;发展概述 1.机动车安全检测的意义(机动车安全检测的重要性) 我国机动车的检测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了,发展到今天经过了十几年的实践给我国机动车安全检测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但是,国内的机动车检测技术以及检测设备基本上都是按照国外的检测标准来进行的。这种做法虽然目前对于推动国内机动车安全监测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却也暴露了许多问题。针对目前国内机动车检测情况来说,安全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 减少环境污染 机动车在行驶过程中因为燃油会排出一些自然尾气,尾气中又含有一些物质对人体是有一定伤害的。主要伤害物质有碳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铅化合物、硫化物以及物体颗粒等等。这些物质的排出不仅对人体有害,还会污染到山川河岳,危及到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另外汽车尾气中好友的二氧化碳,过量的排放二氧化碳会产生温室效应,使得地球温度的升高而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较大的影响就是汽车噪音影响。汽车在行驶中难免产生噪音,机动车噪音影响的范围也比较广,干扰时间长,这对于人们的正常起居生活都是有影响的。因此需要严格对机动车进行安全检车,保证汽车尾气排放跟噪音污染在可控制的标准之内非常重要。 1.2 保证行车安全 机动车在长期使用过程当中难免会出现故障问题,比如汽车制动问题、转向问题以及照明问题,稍不注意都有可能引发重大事故。现今交通管理局对于车辆的检测与事故诊断相对于往年都有很大的改善,目前国内多使用先进的故障检测仪器,能够更加全面的检测出机动车是否存在问题,使得机动车能够及时得到维修,保证行车安全。 1.3 有效改善机动车性能 机动车经过一定时间的使用后,出了故障问题还会出现性能下降的问题。这种性能下降问题的出现会使得机动车动力性跟经济性明显降低,而油耗却会增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管理规定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5812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管理规定标准版本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管理规定标准版 本 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为更好地服务矿井安全生产,调度监视监控系统应用于生产中,现对该系统的使用与管理作以下规定: 施工单位编写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设施时,必须对安全检测系统作出设计,内容包括设备的种类、数量和位置。动力开关和被控开关的安设地点,控制电缆和电缆的敷设控制区域等,作出明确规定并绘制布置图。 一、安全监视系统: 在使用过程中探头及线缆、接线盒由该地点的施

工单位负责日常维护监管,否则损坏或破坏,除按原值赔偿外,并追究单位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安全监控系统: 1、各分站点由各分站地点的单位负责监管。线缆、接线盒、甲烷传感器由责任区内的使用单位监管,损坏或破坏除按原值(甲烷传感器3千元)赔偿外并追究单位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2、各分站主机应安设在便于人员观看、调试、检验及支护良好,无滴水无杂物的进风巷道或峒室内,其离地板高度不小于300mm或吊挂。 3、甲烷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大于300mm,距巷道侧不小于200mm。掘进工作面的甲烷传感器不得挂在风筒的同一侧,禁止用新鲜风流直吹甲烷传感器。 4、工作面完工后由使用单位负责回撤设备及线

缆并及时交回调度室。 三、监控系统的使用与管理: 1、掘进工作面距迎头回撤的距离不小于 100M,放炮后挂在距迎头6M,采煤工作面放炮前向外回撤不小于50M,放炮后挂在距工作面10M范围内,线缆吊挂符合《煤矿安全规程》标准,此项工作由本工作面班组长负责回撤及敷设。 2、使用单位应在开工前5天根据已批准的作业规程,提出安设监控申请单,交于调度室。掘进巷道从风机至工作面由使用单位敷设,采煤面从分站以外由本单位敷设。 3、机电处要建立校验制度,负责对各工作面甲烷传感器的校验工作,校验包括零点、灵敏度、报警点、断电点、复电点、指示值等,使用单位要给予配合,机电处要制定甲烷传感器的使用制度、维护保护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 T 367—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 / T 367—2001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物内部及周边地区安全技术防范用视频监控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的技术要求,是设计、验收安全技术防范用电视监控系统的基本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以安防监控为目的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中的电视监控系统的设计,其他领域的视频监控系统可参照使用。 本标准的技术内容仅适用于模拟系统或部分采用数字技术的模拟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8702—1988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GB/T 15211—1994 报警系统环境试验 GB/T 15408—1994 报警系统电源装置、测试方法和性能规范(idt IEC 60839-1-2) GB 16796—1997 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17626.2—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1—1999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 GB 50198—1994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A/T 74—2000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GA/T 75—199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JGJ/T 16—199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视频video 基于目前的电视模式(PAL彩色制式,CCIR黑白制式625行,2:1隔行扫描),所需的大约为6MHz或更高带宽的基带信号。 3.2 视频探测video detecting 采用光电成像技术(从近红外到可见光谱范围内)对目标进行感知并生成视频图像信号的一种探测手段。 3.3 视频监控video monitoring 利用视频探测手段对目标进行监视、控制和信息记录。 3.4 视频传输video transmitting 利用有线或无线传输介质,直接或通过调制解调等手段,将视频图像信号从一处传到另一处,从一台设备传到另一台设备。本系统中通常包括视频图像信号从前端摄像机到视频主机设备,从视频主机到显示终端,从视频主机到分控,从视频光发射机到视频光接收机等。 3.5 视频主机videocontroller/switcher 通常指视频控制主机,它是视频系统操作控制的核心设备,通常可以完成对图像的切换、云台和镜头的控制等。 3.6 报警图像复核video check to alarm

特种设备安全检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 郭锐

特种设备安全检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郭锐 发表时间:2018-02-28T16:24:18.0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33期作者:郭锐 [导读] 摘要: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特种设备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特种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的要求也逐渐严格,为实际生产过程中提供了安全保障。 柳州卡乐星球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广西柳州 545000 摘要: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特种设备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特种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的要求也逐渐严格,为实际生产过程中提供了安全保障。由于特种设备的自身性质比较特殊,所以传统的检测技术无法满足特种设备的需求,还需要安全检测技术的支持。文章对特种设备安全检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特种设备;安全检测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1前言 游乐设施是在运行过程中涉及人民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之一。大型游乐设施是指用于经营目的,承载乘客游乐的设施。为确保游乐设施的安全运行,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法规和标准对游乐设施的设计、制造、安装、运行、检验和修理等各环节进行了严格规定,而无损检测技术在游乐设施的制造、安装和检验过程中得到广泛使用,对质量控制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下面综述了这些过程中使用的各项无损检测技术。 2特种设备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特种设备安全检测技术在石油化工领域中的应用比较常见,并且凭借其自身优势在巨型存储油罐、石油化工生产设备、输送管道等方面都获得了高度的关注,对于现代企业的经济建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安全检测技术之所以能够受到现代工业企业的高度重视,最主要是因为它能够为企业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所受到的经济损失,对于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也有很大的帮助。目前,现代工业企业对于特种设备安全检测技术的需求逐渐增加,但是能够真正发挥出安全检测技术实际效果的企业却少之又少,一般都只是停留在一些简单的操作阶段。而且,特种设备安全检测技术的应用对于检测人员综合实力的要求比较严格,需要具备极强的实践能力。 3游乐设施主要无损检测方法 3.1目视检测 目视检测是游乐设施检验检测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目的是为了检查游乐设施的整体外观质量、几何尺寸及变形情况、各功能部件的性能等。主要检查内容有,①机械部分,包括金属结构的几何尺寸测量、表面质量及腐蚀状况、载荷试验、机械装置试验和安全保护装置试验等。②电气部分,包括电控装置、电气保护装置、保护接地、照明及信号电路检查等。③液压和气动,包括液压油箱密封检查、系统渗漏检查和液压油温检查等。检查方法主要为目测、感官判断、量具测量和机构试运行等。 3.2射线检测 射线检测在游乐设施定期检验中不采用。只有对滑行类游乐设施,当滑行车的速度≥50km/h,制造和安装时的轨道对接焊缝要进行70%以上的射线检测。滑行类游乐设施的轨道一般采用工字钢或钢管,壁厚较小,采用常规X射线即可对其进行检测。检测时根据被检对象的材质、材料厚度、形状等和JB4730标准的要求选择适当的作业参数,即可得到合格的底片,然后按标准对底片进行评定,确定其质量等级。 3.3超声检测 游乐设施采用的超声检测主要是对直径大于M36的重要轴和销轴进行,制造时必须进行100%超声检测,定期检验时至少进行20%抽查,采用的检测标准为GB/T 4162,缺陷等级评定不低于A级。超声检测采用的探头为2.5~ 5MHz的单晶直探头或双晶直探头,该方法可检测轴内部的裂纹、白点和夹杂等缺陷。 3.4磁粉检测 表面和近表面裂纹是游乐设施的重要检测内容,游乐设施的钢结构和零部件及焊缝都不允许存在裂纹,鉴于一般游乐设施受力部件采用的多是钢材,磁粉检测也就成为游乐设施最常用的无损检测手段之一。 3.5渗透检测 在某些情况下,因为材料和结构形状等原因,有些部件或部位不利于磁探仪的操作,用其它无损检测方法也难以取得理想的检测效果,此时,渗透检测便成为唯一可选的无损检测方法。因此,渗透检测也是游乐设施检测中最常用和最简便的无损检测方法之一。 3.6电磁检测 (1)铁磁性材料表面裂纹电磁检测 在定期检验中检测铁磁性表面和近表面裂纹最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为磁粉和渗透检测,该方法灵敏度高,但在检测过程中必需对检测区域的表面进行打磨处理,去除表面的油漆、喷涂等防腐层和氧化物。 (2)钢丝绳检测 钢丝绳是游乐设施常用部件,对其一般采用漏磁方法进行检测。探头对进入其中的钢丝绳进行局部饱和磁化或技术磁化,根据缺陷引起的磁场特征参数(如磁场强度和磁通量等)的变化情况对钢丝绳的缺陷情况进行判别,并可进行定性(断丝或腐蚀等)和定量(断丝数或横截面积损失量)分析。 4特种设备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 4.1强化特种设备的适应性检测工作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特种设备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特别是很多特种设备中的压力容器正在朝着大型化、长周期、高参数的方向变化,而这些特种设备的检修期也在逐步变长,这些都对特种设备的检测技术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每次检测的过程中,不仅要对设备的发展进行深入的了解,还要对新设备和新材料的特性进行分析。通过相互比对,从而对原有的检测技术进行改进。促进检测技术与特种设备的同步化发展,并在强化特种设备的适应性检测工作中,符合相关特种设备的检测和使用要求。

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基本技术要求

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基本技术要求 1 应用范围 本要求规定了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技术规范,是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设计、建设、评审、检测、验收的依据之一。 本要求的技术内容适用于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前端图像采集由模拟摄像机加编码器组成的系统也适用于本标准。 2 定义 2.1 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图像的前端采集、传输、控制及显示记录等采用数字设备组成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传输构成模式可分为网络型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和非网络型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2.2 网络型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图像在前端采集后经压缩、封包、处理,具有符合TCP/IP特征,传输数字信号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如:由网络摄像机、模拟摄像机加编码器等相关设备组成的系统)。 2.3 非网络型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图像在前端采集后未经压缩、封包即传输数字信号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如:由SDI摄像机等相关设备组成的系统)。 3 总体要求 3.1 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应符合下列规范及标准: GB 50198-2011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11-200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48-2004 安全防范技术工程规范

GB/T 20271-2006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GB/T 21050-2007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交换机安全技术要求 GB/T 25724-2010 安全防范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 GB/T 28181-2011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A/T 75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 367-200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GA/T 669.5-2008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第5部分: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Y/T 157-2000 演播室高清晰度电视数字视频信号接口 GY/T 160-2000 数字分量演播室接口中的附属数据信号格式GY/T 164-2000 演播室串行数字光纤传输系统 GY/T 165-2000 电视中心播控系统数字播出通路技术指标和测量方法 YD/T 1171-2001 IP网络技术要求-网络性能参数与指标 YD/T 1475-2006 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 SMPTE 292M 串行数字接口高清电视系统 ISO/IEC 14496-10 通用视听业务的先进视频编码(AVC) 上海公安数字高清图像监控系统建设技术规范(V1.0) 3.2 系统中所使用的技防产品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其他相关技术标准、本市技防管理部门制定的相关技术要求,并取得相应的型式检验合格报告、CCC认证证书、生产登记批准书。 3.3 系统应采用数据结构独立的专用网络(允许采用VLAN的独立网段)。系统传输与布线设计应符合GB 50198-2011中 2.3、GB 50348-2004中3.11的相关规定;网络型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传输

国内外大数据发展现状和趋势(2018)

行业现状 当前,许多国家的政府和国际组织都认识到了大数据的重要作用,纷纷将开发利用大数据作为夺取新一轮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抓手,实施大数据战略,对大数据产业发展有着高度的热情。 美国政府将大数据视为强化美国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把大数据研究和生产计划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在美国的先进制药行业,药物开发领域的最新前沿技术是机器学习,即算法利用数据和经验教会自己辨别哪种化合物同哪个靶点相结合,并且发现对人眼来说不可见的模式。根据前期计划,美国希望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在多个领域的突破,包括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工程技术、国土安全、生物医药等。其中具体的研发计划涉及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国家卫生研究院、国防部、能源部、国防部高级研究局、地质勘探局等6个联邦部门和机构。 目前,欧盟在大数据方面的活动主要涉及四方面内容:研究数据价值链战略因素;资助“大数据”和“开放数据”领域的研究和创新活动;实施开放数据政策;促进公共资助科研实验成果和数据的使用及再利用。 英国在2017年议会期满前,开放有关交通运输、天气和健康方面的核心公共数据库,并在五年内投资1000万英镑建立世界上首个“开放数据研究所”;政府将与出版行业等共同尽早实现对得到公共资助产生的科研成果的免费访问,英国皇家学会也在考虑如何改进科研数据在研究团体及其他用户间的共享和披露;英国研究理事会将投资200万英镑建立一个公众可通过网络检索的“科研门户”。 法国政府为促进大数据领域的发展,将以培养新兴企业、软件制造商、工程师、信息系统设计师等为目标,开展一系列的投资计划。法国政府在其发布的《数字化路线图》中表示,将大力支持“大数据”在内的战略性高新技术,法国软件编辑联盟曾号召政府部门和私人企业共同合作,投入3亿欧元资金用于推动大数据领域的发展。法国生产振兴部部长ArnaudMontebourg、数字经济部副部长FleurPellerin和投资委员LouisGallois在第二届巴黎大数据大会结束后的第二天共同宣布了将投入1150万欧元用于支持7个未来投资项目。这足以证明法国政府对于大数据领域发展的重视。法国政府投资这些项目的目的在于“通过发展创新性解决方案,并将其用于实践,来促进法国在大数据领域的发展”。众所周知,法国在数学和统计学领域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 日本为了提高信息通信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培育新产业,同时应用信息通信技术应对抗灾救灾和核电站事故等社会性问题。2013年6月,安倍内阁正式公布了新IT战略——“创建最尖端IT国家宣言”。“宣言”全面阐述了2013~2020年期间以发展开放公共数据和大数据为核心的日本新IT国家战略,提出要把日本建设成为一个具有“世界最高水准的广泛运用信息产业技术的社会”。日本著名的矢野经济研究所预测,2020年度日本大数据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兆日元。 在重视发展科技的印度,大数据技术也已成为信息技术行业的“下一个大事件”,目前,不仅印度的小公司纷纷涉足大数据市场淘金,一些外包行业巨头也开始进军大数据市场,试图从中分得一杯羹。2016年,印度全国软件与服务企业协会预计,印度大数据行业规模在3年内将到12亿美元,是当前规模的6倍,同时还是全球大数据行业平均增长速度的两倍。印度毫无疑问是美国亦步亦趋的好学生。在数据开放方面,印度效仿美国政府的做法,制定了一个一站式政府数据门户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625003814.html,.in,把政府收集的所有非涉密数据集中起来,包括全国的人口、经济和社会信息。 我国大数据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期,未来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 ?目前大数据企业所获融资数量不断上涨,二级市场表现优于大盘,我国大数据行业的市

浅谈我国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浅谈我国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安全0803 刘阔 020*******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摘要:介绍我国安全检测技术的应用现状与检测内容,推进企业安全管理的发展,使企业安全生产得到技术上的保障,进一步介绍国内外一些新的技术检测手段以及最新的安全检测技术发展趋势和前景。 关键词:安全检测检测技术煤炭检测桥梁检测汽车检测 0概述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各种有关因素,如烟尘、辐射、噪声以及化学元素等,还有其他主客观因素等,对生产环境污染、对生产产生不安全作用,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查清、预测、排除和治理各种有害因素是安全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安全检测技术为管理决策和技术有效实施提供丰富可靠的安全信息以及及时的反馈信息。 1 发展现状 检测技术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技术,它涉及社会的各行各业,特别是安全检测技术,它是现代化设备必不可少的一项基础综合技术,其理论已较成熟。各式各样的检测设备已被研制和开发,各种层次的检测技术知识被研究出来,煤炭检测、桥梁检测、汽车检测、食品安全检测等等,但这些检测技术的侧重行业却缺乏均衡。 1.1煤矿检测 关于煤矿生产方面的检测设备和检测技术就相对落后,而且已被研制出来的许多设备参数在煤矿实际生产中达不到要求或是使用极不方便,以致在实际现场中得不到很好的应用与推广。有些检测设备虽然达到要求,也能使用,但由于设计与实验室而对现场考虑欠周,从而使其对环境要求过高,另工作人员为提高产量和进度极有可能忽视检测设备的应用,是检测设备失去其安全防护意义。现阶段煤炭安全检测技术还不够成熟,检测设备参数标准不一;同时,由于标准的不一导致不同设备之间虽然同时检测出同一参数,但不能采取同种措施分析,使整个系统出现混乱,不能有效集中管理。 1.2桥梁检测 桥梁检测方面,桥梁检测与承载力评定技术是判定桥梁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和依据,是桥梁安全评定的最核心内容,设计检测、荷载试验、评定方法和检测仪器等多方面内容。我国自“六五”期间开始大力开展相关理论与应用研究,“九五”之前,通过大跨度混凝土桥梁试验方法、桥梁检测与试验设备、旧桥承载能力评定方法等项目的实施,初步构建了以荷载试验为主要手段的桥梁承载力评定技术与方法体系,研发了部分桥梁检测设备,是我国的公路桥梁承载力评定检测工作有章可循。“十五”期间又研发提出了基于检测结果的桥梁承载能力多参数修正演算分析方法。 1.3汽车检测 汽车检测技术水平逐步提高。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我国的迅猛发展及电子控制系统(燃油喷射系统、制动防抱死系统、安全气囊等)在汽车上的应用,汽车维修检测市场上不仅出现了大量的诊断硬件设施,同时应用计算机的汽车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软件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诊断设备已由单机发展为配套,由单功能发展为多功能,由手工操纵发展为自动控制,并逐步开发出与计 算机联网,满足快速、方便、准确测试的汽车诊断专家系统。

安全监测技术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安全检测(广义):安全检测是指借助于仪器、传感器、探测设备迅速而准确地了解生产系统与作业环境中危险因素与有毒因素的类型、危害程度、范围及动态变化的一种手段。 2.传感器:传感器是指对被测对象的某一确定的信息具有感受(或响应)与检出功能,并使之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与之对应的有用输出信号的元器件或装置。 3.应急控制:在对危险源的可控制性进行分析之后,选出一个或几个能将危险源从事故临界状态拉回到相对安全状态,以避免事故发生或将事故的伤害、损失降至最小程度。这种具有安全防范性质的控制技术称为应急控制。 4. 预警(early warning,pre—warning)一词用于工业危险源时,可理解为系统实时检测危险源的“安全状态信息”并自动输入数据处理单元,根据其变化趋势和描述安全状态的数学模型或决策模式得到危险态势的动态数据,不断给出危险源向事故临界状态转化的瞬态过程。由此可见,预警的实现应该有预测模型或决策模式,亦即描述危险源从相对安全的状态向事故临界状态转化的条件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的表达式,由数据处理单元给出预测结果,必要时还可直接操作应急控制系统。 5. 现代测试系统:以计算机为中心,采用数据采集与传感器相结合的方式,能最大限度地完成测试工作的全过程。它既能实现对信号的检测,又能对所获信号进行分析处理求得有用信息 6. 传统测试系统:由传感器或某些仪表获得信号,再由专门的测试仪器对信号进行分析处理而获得有限的信息。 7. 动态标定: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二阶系统的固有角频率与阻尼比,这些特性参数取决于系统本身固有属性,可以由理论设定,但最终必须由实验测定,称动态标定。 8. 灵敏度:在稳态情况下,输出信号的变化量与输入信号的变化量之比称为灵敏度 9. 非线性度:非线性度是指在静态测量中输出与输入之间是否保持常值比例关系(线性关系)的一种量度。即定度曲线与其拟合直线间的最大偏差(与输出同量纲)与装置的标称输出范围(全量程)的比值。 10. 重复精度:重复精度是在等精度测量条件下(即在操作者、仪器、环境条件等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多次重复测量),装置给出相同示值的能力,又称为示值的分散性,是表征装置随机误差大小的指标。通常用误差限表示。 11. 漂移:漂移是指在一段时间内,输入信号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输出量的变化量。常以每小时的变化量来表示。其通常是由于装置内部元件的发热或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引起的,故又称为温漂。若保持输入为零时进行观察和量度,故又叫做零点漂移或零漂。 12. 相对误差:对测试装置的相对误差常用示值误差与示值范围(即满刻度值)的比值来表示。 13. 传感器静态模型:指在静态信号(输入信号不随时间变化的量)情况下,描述传感器输出与输入量间的一种函数关系.静态模型一般可用多项式来表示。 14. 传感器动态模型:指传感器在准动态信号或动态信号(输入信号随时间而变化的量)作用下,描述其输出和输入信号的一种数学关系。动态模型通常采用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等来描述 15. 应变式传感器:利用金属的电阻应变效应将被测量转换为电量输出。当金属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将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金属的电阻应变效应。 16. 磁电式传感器:磁电式传感器是通过磁电作用将被测量(如振动、位移、转速等)转换成电信号的一种传感器。 17. 生产性粉尘: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并且能够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称为生产性粉尘。 18. 总悬浮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s,TSP) 是指一定体积空气中所含有的、能较长时间悬浮的粉尘颗粒物的总质量,其单位是mg/m3。 二、填空题 1.安全检测的工作对象是劳动者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物质和物理危害因素的检测,安全监控的对象是对生产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状态和安全水平进行监督检测。 2. 使生产过程或特定系统按预定的指标运行,避免和控制系统因受意外的干扰或波动而偏离正常运行状态

安防监控技术要求

安防监控安装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4.1 系统基本构成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一般由前端、传输、控制及显示记录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前端部分包括一台或多台摄像机以及与之配套的镜头、云台、防护罩、解码驱动器等;传输部分包括电缆和/或光缆,以及可能的有线/无线信号调制解调设备等;控制部分主要包括视频切换器、云台镜头控制器、操作键盘、种类控制通信接口、电源和与之配套的控制台、监视器柜等;显示记录设备主要包括监视器、录像机、多画面分割器等。 根据使用目的、保护范围、信息传输方式,控制方式等的不同,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可有多种构成模式。本标准仅对各种不同类型视频监控系统的共同部分提出了通用技术要求。各种不同的视频监控系统的共同部分的基本构成如图1所示。 4.2 系统设备要求 4.2.1 系统各部分设备选型 4.2.1.1 应满足现场环境要求和功能使用要求,同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有关技术要求。 4.2.1.2 前端设备可为分离组合型摄像机,也可为一体化摄像机。 4.2.1.3 传输设备可以为普通的电缆,也可以为光调制解调设备与光纤配合,也可以为微波开路传输设备。 4.2.1.4 显示设备可以是普通的电视机,专业监视器,也可以是显示器和/ 4.2.1.4 显示设备可以是普通的电视机,专业监视器,也可以是显示器和/或其他设备如投影机、组合大屏幕等;记录设备可以为普通录像机,长时延录像机,也可以是数字记录设备如数字硬盘录像设备,以及可能配置的多画面分割器、大屏幕控制器等。 4.2.1.5 显示设备的配置数量应满足现场监视用摄像机数量和管理使用的要求,即应合理确定视频输入输出的配比关系。 4.2.1.6 显示设备的屏幕尺寸应满足观察者监视要求。 4.2.1.7 数字图像记录设备应根据管理要求,合理选择。设备自身应有不可修改的系统特征信息(如系统“时间戳”、跟踪文件或其他硬件措施),以保证系统记录资料的完整性。 4.2.1.8 控制设备中的切换器与云台镜头控制器可以是分离的,通常在稍大的系统内,切换器、云台镜头控制器等采用集成式设备。 4.2.2 协调性 各种配套设备的性能及技术要求应协调一致,保证系统的图像质量损失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4.3 系统设计要求 4.3.1 规范性和实用性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设计应基于对现场的实际勘察,根据环境条件、监视对象、投资规模、维护保养以及监控方式等因素统筹考虑。系统的设计应符合有关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要求,符合有关设计规范、设计任务书及建设方的管理和使用要求。 4.3.2 先进性和互换性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设计在技术上应具有适应超前性和设备的互换性,为系统的增容和/或改造留有余地。

(完整版)安全监测监控试题(带答案)

安全监测培训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一通三防”是指:通风、防治瓦斯、防治粉尘、防灭火。 3、瓦斯治理的方针是: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 4、信噪比就是网络传输时受干扰的程度。 5、甲烷传感器的分类:矿用低浓载体催化式甲烷传感器、瓦斯抽放用热导式高浓度甲烷传感器、煤矿用高低浓甲烷传感器。 6、多路复用一般分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码分多路复用。 7、掘进工作面必须设甲烷传感器,甲烷传感器距工作面不得大于5米,应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不得小于200mm,并应安装维护方便,不影响行人和行车。 8、煤矿安全监控网络结构中的树形网络结构缺点是信噪比较低,抗电磁干扰较差。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以下哪种气体是黑白元件的致命杀手( B )。 A、一氧化碳B、硫化氢C、二氧化硫D、二氧化氮 2、煤矿监控系统的备用电源最小工作时间不得小于( B )小时。 A、1.0 B、2.0 C、3.0 D、4.0 3、采掘工作面的进风风流中的氧气浓度不得低于( C )。 A 18% B 19% C 20% D 21% 4、安全监测监控必须具备故障( B )功能。 A 断电 B 闭锁 C 控制 D 解锁 5、采煤工作面和机电硐室设置的温度传感器的报警值是( D )。 A 30°和26° B 26°和30° C 26°和34° D 30°和34、 6、回风流中的机电硐室,必须在入风口处3—5米的范围内设置甲烷传感器,其报警和断电浓度≥( C )CH4. A 1% B 0.75% C 0.5% 7、安全监测系统当主机与系统电缆发生故障时,系统必须保证(A)装置的全部功能。 A、甲烷断电仪和甲烷风电闭锁 B、甲烷风电闭锁 C、甲烷断电仪

大数据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大数据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朱孔村 (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42) 【摘要】数据是信息化时代的“新石油”资源,如何利用好这种“新石油”资源需要大数据技术的支持。文章介绍了大数据技术及其发展历程,概括了当前国内外大数据的发展现状并展望了大数据技术和产业方面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大数据;现状;趋势 【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151(2019)01-0115-04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Big Data Abstract: Data is the “new petroleum” resource of the information age and how to make good use of this “new petroleum” resource needs the support of big data technology.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big data technology and its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summariz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big data at home and abroad. Finally,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big data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is prospected. Key words: big data; current situation; trend 1 大数据技术概述 1.1大数据技术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成熟,以及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全社会的数据量呈指数型增长,全球已经进入以数据为核心的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信息技术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会遇到数据处理的问题,人类需要不停的面对来自数据的挑战。为满足商业结构化数据存储的需求而产生了关系型数据库,为满足互联网时代非结构化数据存储需求而产生了NoSQL技术,而大数据技术的产生是为了解决大型数据集分析的问题。 大数据技术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各行各业有着自己的见解,但总体而言,其关键在于从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维基百科从数据处理的角度将大数据定义为一个超大的、难以用现有常规的数据库管理技术和工具处理的数据集。国际数据公司(IDC)给出的报告指出,大数据技术描述了一种新一代技术和构架,以很经济的方式、以高速的捕获、发现和分析技术,从各种超大规模的数据中提取价值[1]。 少量的数据看似杂乱无章,但是当数据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呈现出一种规律和秩序。大数据的价值就在于数据分析,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从海量数据中总结经验、发现规律、预测趋势,最终为辅助决策服务。《大数据时代》的作者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认为:“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他指出大数据将带来巨大的变革,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改变人们的商业模式,影响人们的经济、政治、科技和社会等各个层面。 1.2大数据发展历程 1.2.1萌芽阶段 20世纪90年代,“大数据”这个术语开始出现。1998年SGI首席科学家John Masey在USENIX大会上提出大数据的概念,他当时发表了一篇名为Big Data and the Next Wave of Infrastress的论文,使用了大数据来描述数据爆炸的现象。但是那时的大数据只表示“大量的数据或数据集”这样的字面含义,还没有涵盖到相关的采集、存储、分析挖掘、应用等技术方法与特征内涵 1.2.2发展阶段 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期是大数据的发展期,在这一阶段中大数据逐渐为学术界的研究者所关注,相关的定义、内涵、特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2003至2006年,Google 发布的GFS、MapReduce和BigTable三篇论文对大数据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2006至2009年,大数据技术形成并行运算与分布式系统。2009年,Jeff Dean在BigTable基础上开发了Spanner数据库。随着数据挖掘理论和数据库技术的逐步成熟,一批商业智能工具和知识管理技术如数据仓库、专家系统、知识管理系统等开始被应用。 1.2.3成熟阶段 2011年至今,是大数据发展的成熟阶段,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大数据的认识从技术概念丰富到了信息资产与思维变革等多个维度,一些国家、社会组织、企业开始将大数据上升为 总第21卷233期大众科技Vol.21 No.1 2019年1月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 January 2019 【收稿日期】2018-11-06 【作者简介】朱孔村(1985-),男,山东临沂人,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实习研究员,从事电子政务相关工作。 - 115 -

检测技术的现状、发展和展望

11机械设计与制造一班柯焱彬 1161120004 检测技术的现状、发展和展望 1、引言 工业设备在制造过程及整机性能测试中离不开各种机械量和几何量,有些工业设备在运行中还要经常对多种物量进行检测或监视,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力、力矩、功率、压力、流量、温度、硬度、密度、湿度、比重、黏度、长度、角度、形状、位置、表面粗糙度、表面波形等,这些均属于物理量。实际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还会遇到化学量、生物量(包括医学),而所有这一切,从信号工程的角度来看,都需要通过传感器,将其转换成电信号(近代还可以转换成光信号),而后再进行信号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控制……,从信息的角度看,这些信号连同声音和图象信息都是信息的源头,所以传感器和检测仪表、测量仪表是信息科学技术的三部分(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中的重要部分。 在现代工业设备中,传感器和检测仪表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理由,还可由以下两方面来看,传统的工业设备如在其上增加了必要的传感器,配备精密测量部件(附件),则其功能和精度可以提高,便于用户操作和维护,安全等级也可以提高,设备可以增值;工业设备作为自动化系统的控制对象或作为自动化系统的一部分,必须能与自动化系统的三部分(检测、控制、执行)相兼容或提供接口,使之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无论是单机自动化或作为大型自动化装置的一

部分,都使该工业设备的用途扩大。综上所述,作为工业设备本身增加传感器和检测仪表、测量仪表或提供接口,是传统设备更新换代的必要条件。 传感器是一种把非电量转变成电信号的器件,而检测仪表在模拟电子技术条件下,一般是包括传感器、检测点取样设备及放大器(进行抗干扰处理及信号传输),当然还有电源及现场显示部分(可选择),电信号一般为连续量、离散量两种,实际上还可分成模拟量、开关量、脉冲量等,模拟信号传输采用统一信号(4-20mA DC等)。数字化过程中,检测仪表变化比较大,经过几个阶段,近来多采用ASIC专用集成电路,而且把传感器和微处理器及网络接口封装在一个器件中,完成信息获取、处理、传输、存贮等功能。在自动化仪表中经常把检测仪表称为变送器,如问题变送器、压力变送器等。 2、传感器和检测仪表的现状 传感器产品的门类品种繁多,用于流程工业的主要有: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重量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氧敏传感器、力敏传感器、气敏传感器、分析仪表……,用于机械工业的还有:开关类的接近/定位传感器安全门开关等安全传感器、旋转编码器、视觉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国内传感器共分10大类,24小类,6000个品种,而国外品种更多,如美国约有17000种传感器,所以发展传感器品种的领域很宽广。 检测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主要用于检测机电一体化系统自身与操作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