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3月)历史试题word版有答案AlUHPM
【2018山东一模】山东省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文综历史(解析版)

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2018. 3第Ⅰ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上表为汉字“王”“父”“夫”“族”在《说文解字》冲的注解。
这主要反映了 A.汉字重意境的特征 B.父系血缘关系开始受到重视 C.中华文化的内聚性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25.秦汉时期,三公九卿虽然各有执掌,分工清晰,但当时职无常守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官吏既可能有职而无权,也可能有实权而未授职务。
这主要表明泰汉时期 A.官员选拔注重实践能力 B.中央官僚体制受到冲击 C.君主专制统治得到巩固D.世袭贵族势力干政严重26.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宋代发生的同一件事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宋太祖的死亡不仅突然而且离奇B.皇后与晋王合谋杀害宋太祖C.宋太祖死前与晋王之间发生争执D.宋太祖有意把王位传给晋王27.明中后期,过去“天下望其服而知贵贱,观其用而明等威”的规制日益为世俗所冲破,江南“迩来则又衣丝蹑缟者多,布服菲屦者少,以是薪璨而下,百物皆仰给于贸居”。
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A.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B.商品经济发展引发等级观念变动C.政府经济管制的空前强化D.百姓生活习俗受到外贸繁荣影响28.“这一运动强大的社会动员奇迹和爆发力使势头正盛的外国殖民者心头一震……改变了列强国家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普遍态度和观念,深刻认识到中国巨大的潜力和战斗力是不可短期战胜的。
”这体现了A.辛亥革命影响的普遍性B.义和团运动影响的深刻性C.五四运动影响的国际性D.太平天国运动影响的震撼性29.(注:1850年全部国民收入均视为农业生产部门生产,没有按产业部门划分。
)上表为1850--1914年我国部分国民经济数据。
据此可知A.洋务运动引进了近代工厂制度B.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C.中国传统经济向近代化的转变D.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出现严重分化30.按规定,“陕甘宁边区参议会作为权力机关,可以选举、罢免边区政府主席委员及高等法院院长;制定边区单行法规,批准民、财、教、建、粮食及军事等各项计划;督促、检查边区政府对参议会决议的执行,等”。
山东省淄博市国际大学预备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淄博市国际大学预备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多次会战,其最重要意义在于A.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侵略计划C.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D.掌握了抗日战争的主动性参考答案:A解析:.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淞沪、徐州、太原和武汉会战,其主要作用在于沉重打击日军嚣张气焰,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国民党正面战场很少取得大胜利,不可能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故A项错误;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是台儿庄战役,故C项错误;抗战初期中国军队始终没有掌握主动权,故D项错误。
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影响的正确理解。
2. 袁老师是一位集邮爱好者,下面是他收集的两枚邮票,关于两枚邮票所纪念的人物和事件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二者之间没有关系B.前者引发后者发生C.前者直接领导后者D.后者丰富前者理论参考答案:【知识点】D1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巴黎公社运动【答案解析】D 解析:观察图片可知:图一是马克思;图二是巴黎公社。
就两者之间的关系而言,巴黎公社虽然不是马克思领导的,思想理论也不是马克思主义,但从理论上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
正确答案是D。
A项错误,后者丰富了前者;BC项错误,后者并不是以前者为指导或者作为理论支撑。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与巴黎公社关系的理解。
3. 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
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D.采用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参考答案:D4. 一代代的徽商在几百年的商品经营中,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响当当的“老字号”招牌,如谢正安创办“谢裕大”,其制作的“黄山毛峰”誉满天下;胡云龙创办“祁红”茶号;吴鲁衡创办的“吴鲁衡罗经店”;胡椿创办的“胡玉美”等。
最新-山东省2018届高三历史模拟试题汇编与解析 专题七

山东省2018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与解析: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人民版必修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1.(2018年3月淄博市一模25题)物质、能量、信息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要素,但人类对三者的认识和应用却不同步。
下列与此相关的科技成就依次是()A.原子能利用→经典力学→相对论→互联网B.相对论→原子能利用→经典力学→互联网C.经典力学→互联网→原子能利用→相对论D.经典力学→相对论→原子能利用→互联网2.(2018年5月聊城市二模15题)1879年,某项科技新成果发明的消息传到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的煤气股票价格随之狂跌。
引起股票狂跌的科技新成果应是下图中的A.改良蒸汽机B.蒸汽机车C.汽车D.电灯3.(2018年11月山东聊城高三期中40题)1878年,爱迪生在报上预告一项新发明,结果煤气公司的股票猛跌,因为这意味着普遍使用的煤气灯将要被淘汰。
这项新发明是4.(2018年9月山东省兖州市高三模拟28题)小波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发现,在古代常用文字中有关“马”的词汇特别多;而现代常用文字中关于“马”的词汇少了很多,但关于“机”的词汇却多了。
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生态恶化,物种消失B.传统文化的丧失和灭亡C.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转变D.文字改革的必然结果5.(2018年3月潍坊市一模13题)“自15世纪以来,中国曾面临过三次战略机遇期,其中第三次是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这次战略机遇期出现的主要原因有()①世界进入相对稳定的时期②科学技术革命的新发展③两极格局的形成④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6.(2018年山东实验中一模15题)观察下表,与上述内容有关的信息有()①二战后美苏从战时盟友变成对手,对抗争霸②美苏在高科技领域角逐激烈③战后苏联经济迅速崛起,成为与美国并驾齐驱的经济大国④美苏科技竞争服从服务于政治斗争的需要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7.(2018年3月济宁市质检10题)某班同学在制作《近代物理学的成就》手抄报时,画了下面一幅漫画。
历史-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4页。
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到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前往徐州拜见齐威王,双方互相承认对方的王位,史称徐州相王。
这表明齐魏两国A.是最早称王的诸侯国B.两分天下格局的形成C.藐视了周天子的权威D.意在挟天子以令诸侯25.图6为唐朝三省六部示意图,图中政事堂为宰相的议事办公处。
政事堂的设置旨在A.提高决策效率B.加强中央集权C.防止大臣专权D.分割宰相权力26.表1为不同史料关于北宋庆历六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地震促使宋朝确立储君B.登州地震导致了兵变C.北宋积极应对自然灾害D.登州曾持续发生地震27.明初,有隶属官府的工匠,因为不堪官府奴役,经常怠工、逃亡。
嘉靖年间,政府允许工匠以银代役,每人每年四钱五分,称“匠班银”。
这一变化反映了A.工匠对官府人身依附削弱B.社会矛盾日益尖锐C.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D.雇佣关系逐步普及28.洋务运动时期,西方国家的外交体系开始在中国出现,例如外国公使入驻北京,清政府也派遣使节驻外,进行国际交往活动。
另一方面,中国与一些仅存的朝贡国之间仍旧采用旧有的模式进行交往。
2024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和答案

淄博市2023-2024学年度高三模拟考试历史真题1.图1为商代王位世系图(部分)。
“三公二父”是商王康丁的五位旁系先王,他们经常一起受祀,祖甲多数情况下都是单独受祀。
这些做法表明当时A.嫡长子继承制已经确立B.兄终弟及方式渐趋成熟C.直系血缘纽带关系强化D.统治集团内部等级森严2.北魏皇帝赐名是鲜卑族的重要习俗。
孝文帝时期开始向北方汉族大族赐名,所赐之名都取自汉族的重要经书和史书。
这一做法旨在A.实行因俗而治B.延揽汉族文士C.承续华夏传统D.促进政权认同3.以下是中国古代天然植被被破坏过程示意图,能准确反映唐宋时期的是4.康熙年间,“江南烟户业田多而聚居城郭者什之四五”。
乾隆时苏州地区的一些豪绅宦室,更是“皆在城中,无有居乡者”,大批地主城居,甚至成为一种时尚。
这一时期居城地主的大量存在主要得益于A.租佃关系得到发展B.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C.户籍管理趋于混乱D.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5.1858年,湖南巡抚骆秉章谓:“道光初年,每银一两尚止易钱一千三四百文,自后渐次增长至二千文,近更增至二千三四百文。
农民以钱易银,完纳钱漕。
”这一现象A.缘于商品经济发展B.激化了社会矛盾C.便于列强资本输出D.扭转了贸易逆差6.图2为1894年《点石斋画报》绘制的《鸭绿江战胜图》。
画报图像场面宏大,画面中日本军舰不堪一击,倾覆于海水里。
图像配文中写到“倭奴死凶枕藉,伤者更不计其数,讵(难道)不足以伸天讨而快人心也哉!”该图反映了当时A.清朝军队战果辉煌B.洋务运动效果显著C.思想观念转型艰难D.媒体报道客观真实7.1931年10月10日,《大公报》登载的《民国二十年国庆辞》中论道:“吾人回首二十年来之民国,深痛夫今日之严重国难, 皆过去不努力之所致。
夫二十年之岁月,不为短矣。
不观夫苏联,五年之间,建成国防工业!二十年来之中国,一言蔽之,虚度而已。
”该论述旨在A.批判民国政府腐败无能B.效仿苏联走社会主义的道路C.寻求国家建设的新途径D.推动国共两党实现合作抗战8.在1953年10月的一次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说:“配售问题可以考虑,我观察也势在必行。
最新 山东省淄博市2018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精品

山东省淄博市2018—2018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历史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卷纸一并交回。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第一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1.5分,共45分)。
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公元前11世纪中期,商王朝为周所灭。
确切的说,此前的周属于商朝的()A.内服B.外服C.封国D.邻邦解析:B 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内服是商王统治区,外服是周边属国地区。
商朝时期,周属于商的属国,所以是商的外服。
2.《汉书》说:“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
”其中所谓的“周制”是指()A.宗法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礼乐制解析:B 解读材料:秦统一全国后,鉴于周实行分封制的教训,不再分封,而是实行郡县制,以求长治久安。
所以“周制”指的是分封制。
3.“(宋太祖)因谓(赵)普日:‘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宋太祖据此所采取的措施是()中学历史教学园地A.削弱节度使的实权B.杯酒释兵权C.设置转运使D.派遣文官担任知州解析:D 解读材料:五代时期,藩镇割据,人民深受其害。
于是宋太祖选派文臣治理地方,在他看来,即使文官贪污,也没有武将割据一方的危害大。
所以,为防止藩镇割据局面,宋太祖派文臣做各地知州。
4.自秦始置丞相,不旋锺而亡。
……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期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这则材料提供的关于唐朝的历史信息包括(1)唐朝始设宰相(2)唐朝宰相中有很多贤相(3)唐朝有的宰相专权乱政(4)唐朝所用的宰相尽是小人A.(1)(2)(3)(4) B.(2)(3)(4)C.(2)(3) D.(1)(4)解析:C 宰相制度在唐代早已经出现,唐朝任用的宰相不全是小人,故排除(1)(4)5.右图是一块币值为5元的纪念银币。
山东省淄博市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24.“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即周的宗盟,除了同姓外还有异姓,异姓列在同姓之后。
异姓纳入周的宗盟A.破坏了宗法制的原则 B.加强周王室的统治力量D .有利于周王的集权统治 C.丰富和发展了分封制25.西汉惠帝六年规定女子在15岁至30岁之间必须出嫁,否则多征税,此政策被历代王朝所借鉴。
而民间则有“女大三,抱金砖”的婚俗。
这体现了A.政府鼓励早婚和人口繁衍 B.民间抵制政府的早婚规定D .多子多福的传统伦理观念 C.农业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26.“因念圣人此处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道,从者皆惊。
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这说明王阳明A.认为天理就在每个人心中 B.主张圣人之道就是天理D.提出致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C.继承了朱熹格物致知思想27.朱元璋颁布诏书,规定“佃户见田主不论齿序,并行以少长之礼;若在亲属,不拘主佃,止行亲属礼。
”清雍正颁布新制,规定禁止“不法绅衿私置板棍擅责佃户”。
这说明A.佃户和田主取得完全平等地位 B.主佃之间人身依附关系减弱C.资本主义性质的租佃关系产生 D.传统等级秩序遭到严重破坏28.据记载:“南方之金属矿,与北方之煤矿同受欧战之影响,故湖南之锑,民国三年不过值200万余元,至五、六年殆值千万。
所可惜者,南方金属各矿,开采均用土法,组织初无规模,成则互争,败则瓦解。
故欧战既停,销路忽滞,改革无术,失败接踵,与北方之煤矿桐较,然后知新旧之不能相容,土法之不易持久也。
”由此可以看出南方金属矿衰落的主要原因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B.技术落后缺乏革新D .生产组织规模狭小C.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29.《一代风流人物的登场》一文指出,1894年,未来中国的主导者开始崛起,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孙中山等一大批政治新秀走上前台,他们因甲午战争改变了命运,更改变了人生态度和政治理念,中国历史则从此进入“快进”模式。
他们主导的“快进”模式以A.西方学说代替传统儒学 B.实业救国为主要途径D.美国的政治制度为蓝本.资产阶级代议制为目标 C30.两届博览会展品的变化表明表1 .中国传统手工业日渐凋零BA.中国国际地位有较大提升.两国产业结构逐渐趋同D.环境保护引起更多关注C“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能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形式或.列宁认为,31.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
2018年山东省淄博市鲁中艺术学校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

2018年山东省淄博市鲁中艺术学校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右图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B.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参考答案:D2.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途径来实现的,这种国家资本主义的特点是(1)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同私人资本合作; (2)限制资本主义剥削; (3)受到人民政府的管理和工人的监督; (4)带有若干社会主义性质()A.(1)(2)B.(2)(3)C.(1)(2)(3)D.(1)(2)(3)(4)参考答案:D3. 宣统年间,卢彤编绘了一套《中国历史战争形势全图》,图中战争英雄以黄帝、岳飞等汉族英雄为主。
民国初年,作者修改全图,超越单纯议族英雄叙述,转以历史上开疆拓土、扬威异域、增进国家光荣、促进同民进步者为依归。
从这一变化可以推知当时部分知识分子A.期望富国强兵的强烈愿望B.深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C.认同多民族国家建国模式D.摆脱偶像崇拜的思想束缚参考答案:C材料“超越单纯汉族英雄叙述,转以历史上开疆拓土、扬威异域、增进国家光荣、促进国民进步者为依归”,故选C;材料没有涉及富国强兵的信息,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西方民主思想,排除B;材料“战争英雄以黄帝、岳飞等汉族英雄为主”,并非以偶像崇拜,排除D。
4. 富兰克林认为,美国新宪法确定的政体是一种“选出来的君主制”;杰弗逊也称美国的新政体是“君主制的新版本”这主要是针对何者而言A.最高权力中心在议会B.美国总统权力很大C.国会装饰下总统集权D.总统必须对议会负责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的政治体制。
根据1787年宪法,美国确立了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政体。
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掌握行政权,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同时也是三军统帅;法院掌握司法权。
分析选项,A与题意无关;B符合题意;C 说法错误,美国实行的是三权分立的体制;D说法错误,总统对选民负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淄博市2017-2018学年度高三模拟考试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第Ⅰ卷24.图5是西周时期鲁国的世系图,其中横线表示传子,竖线表示传弟,箭头表示弑杀争位,数字表示嗣位顺序。
这表明当时的鲁国A.未遵循周代继承原则B.实行了王位世袭制度C.存在违背宗法制的现象D.统治集团内部等级森严25.平定七国之乱后,汉景帝在吴、楚、赵、齐四国旧地,陆续分封皇子13人为诸侯王,王国中的高级官吏由中央任免。
上述做法A.扩大了王国辖区加强中央集权B.为汉武帝推恩令提供了借鉴C.以宗室子弟収代异姓诸侯王D.形成郡国并行的地方体制26.玄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社会思潮,它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穷极宇宙人生的哲理。
魏晋名士认为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多是“天理自然”,应任其发展。
魏晋玄学A.弱化了佛教的社会影响B.背离了孔子懦学思想C.主张无为与伦理名分结合D.发展了天人感应思想27. 表2类别户数(户)占有土地数(亩)无地户45 010亩以下户85 124.5510到50亩户43 1087. 7250到100亩户7 528.39100亩以上户 2 319. 64总数182 2060. 30表2为清代乾隆年间徽州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
据此可知,当时该地A.小农经济逐步衰退B.存在土地集中现象C.人地矛盾日趋尖锐D.租佃关系普遍存在28. 1890年,上海织布局生产的棉布投入市场。
政府规定织布局产品从上海或其他通商口岸运货到内地销售,按照洋布的通例,都在上海统一征税。
由此可知,清政府A.限制上海织布局的销售量B.减免洋务企业的内地税收C.对市场进行了合理的评估D.鼓励支持上海织布局发展29. 1894年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到1912年1月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夕,他则倡导包括满族在内的“五族共和”。
这种转变说明A.孙中山民族国家构想逐渐丰富B.民权主义内涵发生变化C.孙中山提倡建立民族统一战线D.民族革命取得最终胜利30.全面抗战爆发后,从淞沪会战到武汉会战的一年间,共有4次大规模会战,每次参战的国民党军队在33个军以上。
而1939年到1943年的五年间,会战仅12次,平均每年2. 6次,参战的军事力量在19个军以下。
产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是A.抗战开始进入相持阶段B.国民党军队的数量减少C.日军对华军事战略调整D.正面战场无法抵御曰军31. 1979年至1980年,我国国家领导人的出访活动大幅度增长。
从出访的国家来看,两类国家明显增多:一是发达国家,二是正在进行改革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些活动主要是为了A.推动中美建交B.推动改革开放C.实现睦邻友好D.引进先进技术32.雅典人组织上演悲剧时,要求全体公民不论阶层、职业都要参与进来。
戏剧节期间,城里的一切事务都要停止,甚至妇女、奴隶、囚犯都可以出来看戏。
为了能让穷人也看得上戏,自公元前五世纪末,雅典开始给看戏的穷人发放看戏津贴。
这些做法旨在A.提升妇女的社会地位B.促进人文思想的传播C.实现全体居民的平等D.增强雅典城邦凝聚力33.有学者统计,1789年法国人均税负75克银子,而英国人均税负188克银子。
法国接下来发生大革命,英国则幵启工业革命。
由此可见A.税负高低与暴力革命爆发无关B.法国的社会发展水平高于英国C.合理的政治制度利于社会稳定D.人均税负过重激化了社会矛盾34. 20世纪50年代,苏联政府对农庄、农场下达计划指标,详尽规定各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播种时间、技术措施、收割期限、产量等。
这些做法A.增强了集体农庄抵御风险能力B.促进了苏联农业的快速发展C.实现了政府对农业的科学管理D.限制了集体农庄经营自主权35.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是由英国倡导建立的组织。
1960年,奥地利、丹麦、挪威、葡萄牙、瑞典、瑞士和英国在斯德哥尔摩签订《建立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公约》。
公约规定, 在成员国间逐步取消工业品的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实现自由贸易,并扩大农产品贸易。
这一组织成立的初A.对抗欧洲经济共同体B.提升欧洲的国际地位C.冲击美苏的两极格局D.推动欧洲经济一体化第Ⅱ卷(―)必考题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材料一自唐宋以来,东方世界便形成了一个以中国为核心的、以同源文化、同质制度为根基的亚洲经济圈。
所谓“中央文明”或“中央帝国”,绝非仅仅就地理位置而言,中国对东亚国家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中国很少利用自己的宗主地位和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奴役和掠夺体系内的朝贡国;大多数时候,朝贡在经济上是无利可图的,甚至成为王朝的负担。
在封建权贵资本体系支配下的朝贡贸易是一种内敛型体制,以“德治”为维系手段。
——摘编自张明之《从朝贡体系到条约通商》材料二条约体系指伴随着近代殖民扩张,形成的西方殖民列强主导的以条约关系为结构的国际体系。
19世纪的一个全球性现象就是西方殖民列强与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政治实体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并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将后者的领土、主权和权益以合法的形式转移到殖民者手中。
这些不平等条约把殖民扩张过程中形成的实质不平等关系转化为形式平等的条约关系,并通过单边或双边的不平等条约而得到落实。
,一一摘编自王培培《“朝贡体系”与“条约体系”》(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清朝朝贡体系与19世纪西方条约体系的特点及它们产生的原因。
(1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西方条约体系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所起的作用。
(9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表3表3为中国古代节假日的简表,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二)选考题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一建国初,中央教育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接管了国民党政府所属的各级学校,开始把旧学校改造成为人民服务的新学校。
其次,从帝国主义者手中收回各种文化教育、宗教慈善事业的自主权。
第三,改革旧教育的重点是改革课程,改革学制和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
政务院要求高等学校课程的设置在系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适当专门化。
从1951年下半年到1953年进行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经过调整,各类高校的性质和任务更加明确,特别是高等工业院校得到很大的加强。
——摘编自张艺之《中国历史》材料二198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后公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推动了新时期的教育改革:首先,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其次,调整中等教育机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第三,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加强高等学校同生产、科研和社会其他各方面的联系,实行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三级办学体制。
——摘编自黄仁贤《中国教育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和新时期所推行的教育改革的不同之处。
(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意义。
(7分)46.[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一1945年11月,美国提出鲍莱报告。
鲍莱报告从根除日本的战争潜力这一目的出发,严峻地规定拆除所有陆海军工厂、飞机工厂等抵充赔偿,钢铁、发电等民用工业也应大幅度削减50%以上,钢的生产能力限制在年产量250万吨,拆除剩佘的工业设备用于战争赔偿,并主张把1950年日本工业可达到的生产能力维持在1926 —1930 年的水平,日本人的生活水平不高于亚洲的其他国家。
材料二1 948年5月18日,美国公布了詹斯顿报告。
报告提出:“要使日本经济自立,美国现在必须正视援助问题”,“为了维持合理的生活水平,支付进口粮食和原料的货款,日本必须增加目前出口额的8 —9倍”,因此“除了日本有用的和平生产设备外,能够拆除的生产能力是不太大的”。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方连庆《国际关系史(战后卷)》(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美国对日政策的变化,并说明变化的原因。
(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日政策变化产生的影响。
(5分)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公元前130年,汉武帝下诏令各郡国举荐文学之士,公孙弘在这次对策中强调应当以儒家标榜的仁、义、礼、智为“治之本,道之用”。
同时,他又把法家标榜的法、术、功利揉和到儒家标榜的仁、义、礼、智之中,认为“致利除害”是仁的重要属性。
当时参加对策的儒士共有一百余人,主持征辟的太常在评议对策等第时,“弘第居下”,后来上奏皇帝,武帝把他的等第颠倒过来,,“摧弘对为第一”。
公元前126年,公孙弘迁御史大夫,后为丞相。
汉初常以功臣列侯或其后嗣充任丞相,公孙弘以布衣摧居相位。
自他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天下文人学士无不靡然效仿。
——摘编自白寿鼻《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公孙弘得到汉武帝重用的原因。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公孙弘得到汉武帝重用产生的影响。
(9分)历史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24.C 25.B 26.C 27.B 28.D 29.A 30.C 31.B 32.D 33.C 34.D 35.A41.(1)朝贡体系:特点:中国居于主导(或中国为核心),具有内敛性、不计经济成本、强调德治归化。
(4分)原因:中国经济文化的吸引力,自给自足的农本经济,传统的华夷观(或天朝上国意识、儒家思想的影响)。
(4分)条约体系:特点:西方列强主导,具有侵略性、本质上属不平等的殖民体系。
(4分)原因:近代民族国家形成(或列强的经济军事优势、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扩展),工业革命实现工业化(或机器大工业),自由贸易(或自由主义)思潮、资本主义的扩张性。
(4分)(2)作用:利于西方国家主导和控制市场规则的制定权;便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扩张,加强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利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获得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促成世界市场的形成与拓展。
(9分)42.评分标准:论题部分0~3分,阐述部分0~9分,具体赋分要求如下。
论题:中国古代节假日制度的传承发展(3分)阐述:唐宋传承了汉代的节假日制度,汉代冬至和夏至各休假五日,唐代和宋代冬至和夏至分别放假七天和三天。
这与中国古代节气有关,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
唐宋发展了汉代的节假日制度,节日普遍放假制度化了。
此外,唐代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规定佛生日放假一天,后增设道祖诞辰日,放假三天。
这体现了节假日制度受到宗教的影响。
总之,基于社会需要和国家需要,中国古代节假日制度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得以传承并发展。
(9分)其他论题也可,如中国古代节假日制度与节气、中国古代节假日制度受到宗教影响、明清与唐宋相比假日减少、中国古代节假日制度与皇权密切相关、古代中国影响节假日设立的因素、中国古代节假日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