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系杂交水稻恢复系选育的实践与体会
三系法杂交水稻和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的具体过程

三系法杂交水稻和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的具体过程首先,选取高产、抗病虫害等优良性状的亲本。
一般在三系法杂交水稻育种中,选取作为亲本的三个系别分别为A系、B系和Rf系。
A系是产生雄性核不育线的系别,其特点是通过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控制产生不育花粉,使其与普通稻属于两性花植物的特点不同。
B系是产生进一步不育F1杂种的系别,也称为不育系别。
其特点是通过核基因控制不育性状,将该不育性状转移到杂交后代中的F1代中。
Rf系是恢复系别,其特点是通过核基因恢复细胞质不育的雌雄不育杂交后代恢复成可育的杂交后代。
Rf系具有恢复不育性状的基因。
然后,利用杂交技术将A系和B系进行杂交,产生A/BF1代。
由于A系和B系具有不育性状,A/BF1代也是不育的。
接下来,将不育的A/BF1代与Rf系进行再次杂交,产生A/B/RfF2代。
在A/B/RfF2代中,具有Rf系恢复基因的个体为可育的,不具备恢复基因的个体仍然为不育的。
在A/B/RfF2代中,选取具有良好性状的个体进行自交,获得A/B/RfF3代。
F3代植株中有很少的不育个体,并且具有A系和B系的杂种优势。
然后,从A/B/RfF3代中,根据自家配合法原则,选择杂交亲本的组合,进行优选与鉴定,选择出优异的稳定性状的天然不育株系,形成不育系。
最后,将通过该育成不育系的种子与商业品种或优良自交系杂交,得到新的杂交优良组合。
而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的具体过程如下:首先,选取两个不育系别(父本),一个高育性系别(母本)。
然后,进行杂交,把不育系别(父本)和高育性系别(母本)进行人工授粉,形成杂交后代。
接下来,种植杂交后代,进行选择和筛选,根据产量、品质等性状选择优异个体作为丰产型。
然后,连续自交选择,对筛选出的优异个体进行连续自交数代,以稳定其性状。
最后,通过连续自交选择得到的稳定性状的自交系,与商业品种或优良自交系进行杂交,得到新的杂交优良组合。
总结起来,三系法杂交水稻和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的具体过程均遵循着杂交、选择、连续自交选择以及杂交得到新的组合等基本流程,在育种过程中不断选拔和筛选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并进行稳定和改良,最终获得优良的杂交品种。
袁隆平三系及两系杂交水稻育种法

1. 三系杂交稻确定了有生产潜力的杂交组配后,利用传统的三系法生产杂交稻,需要持有三种材料,即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
三系法生产杂交稻示意图对于细胞质基因突变造成的胞质型雄性不育,不育系自身不能自交结实(花粉败育),因此不能传代,只有与保持系杂交(保持系有正常花粉),才能结出种子。
正因为不育系的不育特性是细胞质基因突变造成的,花粉基本不携带细胞质基因,细胞质基因常通过母本的胚珠传递给后代,所以即使保持系提供了正常花粉,胞质型不育系母本上结出的种子仍然是不育系。
保持系与不育系生出的仍然是不育系,这样的种子农民种了去长出的水稻仍然不育,是收不到粮食的。
只有恢复系与不育系杂交生出来的种子才是可育的,可以作为商品种子出售。
不育特性随母系遗传,保持系虽然自己有花粉是正常可育的,但是不含有育性恢复基因,不能恢复母系遗传下来的不育特性;恢复系正常可育并且含有育性恢复基因,育性恢复基因是核基因,随花粉遗传,但是能够回复细胞质基因突变产生的不育特性,杂交出来的种子F1是正常可育的。
不育系与保持系通常是姊妹系,也就是近等基因系,不同的基因是细胞质中控制育性的基因。
这样,不育系作母本与保持系作父本生出来的还是不育系,保持系自己结的种子还是保持系,恢复系自己结的种子还是恢复系,这就实现了种质资源的保存。
制种田中,恢复系与不育系种在一起,隔行种植,收获时只收不育系结的种子,就都是杂种F1了。
不育系的利用降低了人工去雄的生产成本,简化了制种难度,增加了制种量和制种速度,加速了杂交种子的推广。
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CMS-WA是细胞质基因和核基因互作导致花粉败育类型,属于孢子体雄性不育。
可以通过回交的方法保留细胞质基因组而交换核基因组,达到培育不育系的目的。
除CMS-WA外,我国水稻育种学家还创制出不同细胞质来源的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
周开达先生等用西非品种冈比亚卡与朝阳1号、雅安早等杂交和回交,育成冈型不育系冈12朝阳1号A和冈22雅安早A;同时,周开达先生等从Dissi D52/37//矮脚南特群体中选出不育株,育成D型不育系意大利A。
中国杂交水稻的成功经验

一、引言杂交水稻是现代农业科技的重大成就之一。
1964年,袁隆平受一株具有显著杂种优势的天然杂交水稻的启发,率先在籼稻中开展雄性不育的研究,并于1966年首次报道“水稻的雄性不育性”,提出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系”配套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育种设想,开启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
之后,相继研究成功了三系法和两系法杂交水稻并大面积推广应用,不仅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为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具有杂种优势提供了有力佐证。
中国杂交水稻经过50多年的创新发展,成为了世界农业发展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本文客观、系统、全面地回顾并解读了杂交水稻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可作为一部杂交水稻发展简史呈现给读者。
二、杂交水稻概述杂交水稻分为三系法、两系法和一系法三个战略发展阶段,朝着应用方法由繁到简、效率越来越高、优势水平由品种间到亚种间,甚至远缘杂种优势越来越强的方向发展。
三系法是通过细胞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复系的“三系”配套实现杂种优势利用的方法。
雄性不育系为生产大量杂交种子提供物质基础,保持系用于繁殖不育系,恢复系用于给不育系授粉来生产雄性恢复且有杂种优势的杂交水稻种子[图1(a)]。
中国三系法杂交水稻于1973年成功实现“三系”配套,是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经典方法。
“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于1981年获中国国家技术发明奖特等奖。
图1 三系法(a)和两系法(b)杂交水稻示意图两系法是指只需不育系和恢复系进行杂种优势利用的方法,最为成功的方法首推光温敏核雄性不育(photo-thermo-sensitive genic male-sterile, PTGMS)系。
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在长日照高温下表现雄性不育,在短日照低温下表现可育,在不育期内制种,在可育期内自交繁殖不育系,同时不需要保持系[图1(b)]。
两系法杂交水稻是中国独创的农业科技成果,于1995年研究成功,当前年种植面积占杂交水稻品种的50%以上。
籼型优质中籼早熟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旌优539的选育

2023年第11期育繁制种136杨洪松为共同第一作者基金项目: 四川省育种攻关项目(2021YFYZ0016);成都市科技项目(2022-YF09-00036-SN );四川农业大学本科生科研兴趣培养项目(2022662)通信作者:吴先军籼型优质中籼早熟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旌优539的选育田芸峰 杨洪松 廖泳祥 梁 宇 徐培洲 张红宇 陈晓琼周 浩 夏 朵 杜康兮 吴先军(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成都611130)摘要:旌优539是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自主选育的优质、高产恢复系蜀恢539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选育的不育系旌早1A 配组育成的优质中籼早熟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其米质达农业行业标准2级,且兼具稳产等特点。
该品种在2022年7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川审稻20220038。
从选育经过、特征特性、栽培管理及制种方法对该品种进行介绍。
关键词:旌优539;中籼早熟;优质;杂交水稻Breeding of a New Indica Type Three-Line Hybrid Rice CombinationJingyou 539 with High Quality and Early-MaturingTIAN Yunfeng ,YANG Hongsong ,LIAO Yongxiang ,LIANG Yu ,XU Peizhou ,ZHANG Hongyu ,CHEN Xiaoqiong ,ZHOU Hao ,XIA Duo ,DU Kangxi ,WU Xianjun(Rice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engdu 611130)在四川中籼早熟三系杂交水稻一般被用作与油麦、蔬菜、药材轮作,适宜种植在山区丘陵地块作一茬种植,通常产量一般,米质优的则更少。
选育高产且优质的早熟品种对市场来说可满足消费者对优质(好吃)的需求,对种植户来说可实现产量高增收,米质优提价,双管齐下提高收入。
浅谈水稻三系的选育及其杂种优势的利用

浅谈水稻三系的选育及其杂种优势的利用作者:施永祜来源:《农业与技术》2014年第08期摘要:通过对水稻的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俗称水稻三系)的选育,利用水稻在杂交制种时所产生的杂种第一代超亲优势,以达到水稻粮食生产高产稳产的目的。
关键词:水稻;三系选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杂交优势;利用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凡是2个具有不同遗传基础的纯合体亲本,进行杂交后所产生的杂种第一代,往往比其双亲有着较强的生产力,这种现象便称之为杂种优势。
具体地说:所谓的杂种优势就是其杂种的第一代在生长势、适应性、抗逆性、生活力、繁殖率、产量以及品质等方面都比其双亲优越。
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就是把水稻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按一定的规定种植在一起,通过自然杂交获得第一代种子后,再将这些种子应用到大田生产的高产优质水稻。
杂种优势一般应具有:高产稳产、植株健壮、根系发达、耐肥抗倒、分蘖力强、适应性广、穗大粒多、千粒重大、米质优良等优点。
杂种优势又通常分为超亲优势、平均优势及竞争优势等3种优势,而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主要是竞争优势。
通过选育水稻雄性不育系(简称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简称保持系)、雄性不育恢复系(简称恢复系)的三系法途径,实现水稻杂种优势利用[1]。
1 水稻三系与其相互关系所谓水稻三系,就是指水稻的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雄性不育恢复系。
水稻是典型的自花授粉作物,雌雄同花。
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就是利用雄性不育的特性,通过异花授粉的方式来生产出大量杂交种子的方法,其中收效最佳是使用雄性不育系(用A表示)、雄性不育保持系(用B表示)和雄性不育恢复系(用R表示),来配制的杂种一代(用F表示)。
由于这种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方法,需要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相互配套,通常称之为水稻三系法杂交优势的利用。
运用这种方法培育的杂交水稻简称为三系法杂交水稻。
水稻三系之间关系密切,其中不育系除了雄性器官发育不正常,花粉败育不能自交结实,抽穗吐颈不彻底外,其他性状与保持系基本相同。
作物育种学实习报告

作物育种学实习报告一、目的与意义了解水稻和玉米的育种流程,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
二、实习时间2021.7.11二、实习内容本次实习前往崇州科研基地学习水稻和玉米的育种流程。
(一)水稻部分首先我们了解到了水稻育种过程。
从原始野生稻到高秆栽培稻,再到所谓的绿色革命的矮化育种的矮化栽培稻,再后来水稻就开始分支,粳稻和籼稻的分化,在矮化育种的初期有常规稻的概念,于是就有了常规粳稻和常规籼稻。
随着袁隆平先生对野败型水稻的发现,就有了杂种优势的利用,接着做杂交稻,杂交稻接近40年的发展历史,就有了两系杂交稻和三系杂交稻的过程,当杂交稻发展和产量达到一定的地步,袁隆平先生又提出了超级杂交稻的概念,在最初期杂交稻的产量水平上有显著的提升,同时对环境的适应性也大大提高,对逆境的抗性更加增强。
三系:雄性不育系是一种雄性退化但雌蕊正常的母水稻,由于花粉无力生活,不能自花授粉结实,只有依靠外来花粉才能受精结实。
因此,借助这种母水稻作为遗传工具,通过人工辅助授粉的办法,就能大量生产杂交种子。
保持系则是一种正常的水稻品种,它的特殊功能是用它的花粉授给不育系后,所产生后代,仍然是雄性不育的。
因此,借助保持系,不育系就能一代一代地繁殖下去;恢复系是一种正常的水稻品种,它的特殊功能是用它的花粉授给不育系所产生的杂交种雄性恢复正常,能自交结实,如果该杂交种有优势的话,就可用于生产。
三系杂交水稻就是指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系配套育种,不育系为生产大量杂交种子提供了可能性,借助保持系来繁殖不育系,用恢复系给不育系授粉来生产雄性恢复且有优势的杂交稻。
我们还了解到制种时的一些要求。
在隔离方面,有自然隔离—充分利用公路、沟渠及房屋作隔离带,落实制种面积。
空间隔离—利用旱粮、蔬菜等其他作物做隔离,水平距离在30米以上,或垂直高度高于1.5米以上。
时间隔离—制种田周围有同期开花的非父本或不同父本的水稻,必须与制种花期首尾错开10天以上。
三系杂交水稻原理

三系杂交水稻原理
三系杂交水稻是指利用三个不育系和一个恢复系进行杂交育种的一种方法。
三
系杂交水稻的原理是通过杂交组合,使得杂交后代具有优良的性状,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下面将详细介绍三系杂交水稻的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三个不育系的特点。
不育系是指在生殖器官发育过程中出
现某些障碍而不能正常进行有性生殖的植株。
在三系杂交水稻中,分别选取了A、B、R三个不育系。
A不育系是由一个核不育基因控制的,B不育系是由两个核不
育基因控制的,R不育系是由一个细胞质不育基因控制的。
这三个不育系的特点是
互补的,可以使得杂交后代的杂种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其次,恢复系的作用是恢复杂交后代的育性。
恢复系是指具有恢复不育系育性
的基因型的植株。
在三系杂交水稻中,选取了一个恢复系,其特点是具有恢复不育系育性的基因型。
通过恢复系的作用,可以使得杂交后代具有正常的生殖器官发育,从而保证了杂交后代的育性。
最后,通过三个不育系和一个恢复系的组合,进行杂交育种。
首先,将A不育系与B不育系进行杂交,得到F1代。
然后,再将F1代与R不育系进行杂交,得
到三系杂交水稻的最终产物。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得杂交后代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从而产生更多的优良性状,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总的来说,三系杂交水稻是通过三个不育系和一个恢复系的组合,利用杂交育
种的方法,使得杂交后代具有优良的性状,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这种方法在实际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于解决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系杂交水稻恢复系万恢355选育及利用

m 长 宽 比 3 , 白米 率 4 垩 白度 1 %, 明度 2 m, .垩 0 % . 透 0 级 ,碱 消 值 65级 ,胶 稠 度 7 m,直链 淀 粉 含 量 . 7m 1. 蛋 白质含 量 1 . 除糙 米率 外其 余指 标均 达 09 %, 06 %,
部颁二级优质米标 准。
实粒 数 196粒 , 实率 8 . 均 高 于 明恢 6 ; 3. 结 8 %, 9 3 千粒
重 2. g 78 ,谷粒金黄色 ,谷粒长 6 m,谷 粒长宽 比 .m 5 3 , . 稃尖无色 。 0
2 生 育 期 . 2
好, 花时集 中 , 花药饱 满 , 花粉 量充 足 , 繁殖 制种产 量 高, 抗性较好 , 米质优 。20 年 8 09 月通过重庆市水稻 审 定委员会 组织 的技术鉴定 。
恢 8 8 在特殊 配合力测定 中 , 3; 万恢 3 5与中 9 宜香 5 A、 A、 4 A均表现出正值 , 冈 6 优于明恢 6 ( 3见表 2 3 。 、)
2 万恢 3 5的特征特性 5
21 形 态 学特 征 .
万恢 3 5 中籼迟熟型 , 高 12 m, 于明恢 5属 株 1. c 高 8 6 , 型紧 凑 , 3株 茎秆粗 壮 , 主茎 叶片 1  ̄ 7叶 ; 叶直 51 剑 立, 芽鞘色为紫红色 , 叶鞘色为绿色 ; 叶色为淡绿 色 , 颖
1 万恢 35的选育经过 5
万恢 35是 重庆三 峡农业科 学 院 19 5 9 4年用 明恢 6 与 泰引 1 3 号杂交 , 。 开始连续 自交 ,定 向选 择综 F代
2 0 ~ 04年 在重庆万州对 万恢 35进行 了分期 0 2 20 5 播种试验 , 结果 表明 , 3年中万恢 3 5 3 5 在 月份播种 , 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