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的护理管理策略及效果

合集下载

消化道肿瘤患者留置PICC导管的护理及安全管理

消化道肿瘤患者留置PICC导管的护理及安全管理

消化道肿瘤患者留置PICC导管的护理及安全管理发表时间:2015-10-20T11:43:21.393Z 来源:《河南中医》2015年6月供稿作者:李玉陈萍姚菊[导读] 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 830000 患者均通过PICC管顺利完成化疗,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保证了化疗的效果,提高了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

(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 830000)【摘要】目的:为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推广使用深静脉通道,以保证化疗药物顺利进入体内达到治疗效果,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方法:实行安全使用的认知,操作,维护,出院教育等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结果:患者均通过PICC管顺利完成化疗,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保证了化疗的效果,提高了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PICC 消化道肿瘤;安全管理;化疗;护理【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6-0714-01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采用引导针经外周静脉穿刺,将1根由硅胶材料制成,标有刻度,能放射显影的中心静脉导管插入并使用其顶端位于上或下腔静脉内侧的深静脉导管置入术[1]。

从90年代开始引进我国,并在临床广泛应用[2]。

PICC穿刺点在外周静脉直观下置管,操作较深静脉穿刺简便,安全,穿刺成功率高。

目前,治疗消化道肿瘤常用氟尿嘧啶( 5-FU),持续静脉滴注,由于滴注时间长,药物毒性大,较易引起局部静脉炎,静脉硬化,皮肤出现条索状色素沉着,甚至溃烂,局部皮肤坏死等,患者较为痛苦。

2009年10月—2011年9月我科对90例确诊为消化道肿瘤患者通过应用PICC经锁骨下,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置管,经腋静脉到上腔静脉从管内滴注5-FU[3],建立并严格执行留置PICC导管的安全管理制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9年12月—2011年9月对诊断90例为消化道肿瘤患者均用5-FU持续静脉滴注48h或120h进行化疗,男62例,女28例,年龄在22—78岁,平均年龄50岁,其中肝癌23例,胃癌28例,胰腺癌23例,均使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PICC导管。

PICC置管术的护理操作要点和安全管理

PICC置管术的护理操作要点和安全管理

PICC置管术的护理操作要点和安全管理【摘要】PICC置管术是一种重要的静脉通路插管技术,对于需要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PICC置管术的护理操作要点和安全管理措施。

在PICC置管术前,护士需要做好患者的评估和准备工作,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操作过程中,护士需熟练掌握置管术的步骤,确保操作准确无误。

术后的护理操作也至关重要,包括定期更换敷料、观察患者的反应等。

护士需要了解并发症的可能发生情况,及时处理并预防。

在安全管理方面,护士们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障患者的安全。

PICC置管术的护理操作要点和安全管理措施十分重要,可以有效提高操作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安全性。

在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PICC置管术的相关管理和操作将更加严谨和完善。

【关键词】PICC置管术、护理操作、安全管理、准备工作、操作步骤、护理操作、并发症、安全管理措施、护理要点、安全管理、未来发展趋势1. 引言1.1 PICC置管术的重要性PICC置管术是一种常见的静脉导管置入技术,对于需要长期静脉输液治疗或血管通路困难的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相比传统的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PICC置管术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能够显著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用,提高治疗效果。

在临床护理中,PICC置管术已经成为一种常规操作,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通过PICC置管术,医护人员可以在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情况下,有效地进行输液治疗或监测患者生理指标。

这种技术的重要性在于可以减少患者反复插管的次数,减轻患者疼痛和焦虑,降低医疗感染的风险,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正确的PICC置管术操作和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

在医院护理工作中,对PICC置管术的重要性和操作技巧的熟练掌握是每位护士必备的技能之一。

1.2 PICC置管术的定义PICC(经皮脉管)置管术是一种通过经皮插管技术将导管置入靠近心脏的大血管内,以便输注药物、营养液或抽取血液等治疗目的的方法。

PICC置管在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PICC置管在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采用美国巴德公 司生产的中心静脉导管, 根据 患 者静脉血 管及用药情 况 , 分别 选用 型号 为 3F 和 r 4F 的导管 , r 总长度为 6 m。向患者 说明穿刺 目 5c 的和注意事 项 , 臂扎 止血 带 , 盈血 管 , 上 充 选定一 点 作为穿刺点, 松开止血带 , 测量预期穿刺长度。根据 无菌原则行穿刺点局部消毒 , 范围 1 a 0 m×1 c 。 0 m 打开无菌包 , 应用无菌技术, 采用 PC IC导管 白带的 穿刺针穿刺静脉并观察回血。确认针头全部进入血
[ ] 陶宝英. ,L 3 dJ包皮环切术 的护理观察 []护 士进修杂 J.
志 ,07 2 ( )6 8 2 0 ,2 7 :5 .
[ ] 雷汉荣 , 4 何
红. 人头发缝线在 包皮环切 术 中的应用
( 收稿 日期 :0 8 8— 1 20 —0 2 ) ( 本文编辑 曹素文)
[] 护理学杂志 , 0 ,1 1 ) 9 J. 2 62 (0 :. 0
因线 头刺激而 出现 糜烂 。为 防止 细菌感 染 , 以涂 可 1次红汞 药液 , 糜烂 处 快速 干燥 结 痂 。根据 临 床 让 观察 , 包皮环 切术用 丝线 缝合 , 切 口无 刺 激 , 染 对 感
等, 尽量减少性刺激而引起的阴茎充血、 水肿 、 疼痛。 () 4 用可 吸收线缝合 的切 口, 术后经换药 3— 4次 后, 可配备 消毒药液让 患者在家 自行消毒 , 直至痊

8・
护理实践与研究 2 0 0 8年第 5卷第 l 2期上半月版
天换药 1次。也 可 以用 碘伏 消 毒后 不包 扎 , 每天涂
情 的书报 、 视 等 , 人 应暂 回避 , 影 恋 不要 拥 抱 、 吻 接

PICC置管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PICC置管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现将我科 护 1次 ,常规消毒后 ,回抽血液及注射生理盐水通 畅后 ,肝 素盐
PICC置管在肿瘤患者 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水脉冲式封管 ,PICC体外部分需无菌贴膜 固定 。嘱患者注 意保
参考文献 【1】 陶玉玲.中心静脉 导管在治疗恶性胸 腔积液 中的应用与护理 fJ].护
理研究 ,2008,22(增 刊 ):34—35. [2] 孟晓萍 ,李淑梅.内科学[M】.长春 :吉林大学 出版社 ,2012:91.
(收稿 日期:2o13一o7—03)
PICC置管在肿瘤化疗 患者 中的应 用及护理
管 ,将 导管外露 部分用胶 布 “Y”形 固定于胸 壁 ;记 录导管 的穿 刺位置 ,置入深 度 ,每 4 h评 估 1次导 管 ;将 引流 袋置 于穿 刺 点下 50em,便于引流。③保持导管通畅 ,每小时挤捏引流管 1次 , 防止导管扭 曲、堵塞及脱落等 ,如发生异常 ,及时通知医生并给 予处理。④保持 局部 皮肤 清洁、干燥 ,每周换药 2次 ,同时更换 抗反流 引流袋 ;换 药过程 中,注意 观察 穿刺点 有无渗血 、渗液 , 局部有无 红 、肿 、热 、痛 ,防止气胸 、感染及 其他并 发症的发生 ; 无菌敷贴如有污染 、潮湿 、脱 落 ,应及时更换。
3.3 饮食护理 引流期 间 ,由于蛋 白质大量丢 失 ,护理 人 员应做好 健康教育 ,告知患者饮 食宜清 淡 、易消化 、营养 丰富 , 且 少量 多餐 ,多饮水 ;必要 时给予静 脉营养 支持 ,如输 入脂 肪 乳 、氨基酸 、白蛋 白等 ,以增强体质 ,促进康 复。
3.4 功能锻炼 指 导患者掌握深 呼吸 、腹式 呼吸及有效 咳嗽的方法 ,便于胸腔积液排出 ,促进肺复张 ,改善呼吸功能 。

PICC置管后的护理

PICC置管后的护理

PICC置管后的护理PICC导管,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主要用于一些长期无法进食的患者或是肿瘤患者的化疗。

通过对此导管的应用,可使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性得以明显减轻,有助于患者持续接受治疗。

说到这了,可能有人会问:PICC导管到底是什么?主要适用于哪些患者?置管后该如何护理?鉴于大多数人不甚了解,接下来本文将对此类问题作以重点的论述和详细的讲解,希望能够为大家科普一下,以便提升认知和增长见识。

1.PICC是什么?PICC导管,从本质上来看,其实是一条有效、快捷的静脉通路。

具体指通过手臂的外周静脉穿刺,在心脏外周静脉植入的穿刺管。

主要用于对长期不能进食的患者以静脉输入的方式进行营养补给,还有就是针对于肿瘤患者的化疗。

PICC管是一种方便、安全且有效的静脉输液通道,具有很多优点。

如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感染率低等,可有效的减轻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性,缓解患者的痛苦。

正因为如此,使得该技术一经问世,便得到了医护人员以及患者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追捧,并在短时间内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之中。

1.PICC置管的主要适应症有哪些?(1)需要长期静脉输液,但由于不具备较好的外周静脉条件,导致穿刺难以成功;(2)刺激性药物需要多次输入,比如用于治疗肿瘤的化疗药物;(3)一些高粘稠度或高渗透性药物需要长时间输入,如脂肪乳、高糖等;(4)需使用压力或加压泵在短时间内快速输液的患者,如输液泵;(5)血液制品(如血小板、血浆等)需要反复输入者;(6)每日需要对静脉进行多次抽血检查的患者。

三、PICC置管后的护理(一)置管后维护1、更换敷料在完全穿刺后的24小时内,应进行敷料的初次更换。

随后,应遵循7天1换的原则进行敷料的更换。

若敷料使用期间,存在松动或潮湿的情况,应立即更换。

在对敷料进行更换时,应对无菌操作原则予以严格遵守。

同时,需对导管的体外长度进行必要的观察,若长度超过2cm,则代表导管已经出现松动,并发生一定位移。

对此,可借助X片的拍摄,来对导管的末端位置予以确认。

肿瘤患者PICC管穿刺后的健康教育及护理体会

肿瘤患者PICC管穿刺后的健康教育及护理体会

肿瘤患者PICC管穿刺后的健康教育及护理体会【摘要】总结了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的护理措施和出院前后的健康指导。

认为良好的护理和系统的健康指导可延长管道使用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picc管;健康教育;护理picc即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的导管,由于其置管操作简便、无痛、安全性高、不需要缝针,留置时间较长,比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高、风险小,静脉输液并发症少,避免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痛苦,避免了输入静脉高营养及化疗药物等刺激性强的药物对血管的破坏,为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的静脉治疗通路,对患者做好相应的健康指导和心理护理,有助于延长管道的使用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置管后的护理1 记录picc置入后为每位患者建立置管长期护理手册,及时、准确地记录导管的情况,包括导管型号、穿刺静脉名称、置入长度、胸片、穿刺日期、每次更换敷贴的时间等。

2 观察置管后注意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因picc置管穿刺针头粗,局部损伤较大;穿刺后24小时穿刺点可有少量渗血。

为防止出血,24h内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并告知患者24h内穿刺肢体不能剧烈活动。

24h后敷贴如有渗血应及时更换。

3 管道的维护置管后48h更换敷贴,如有出血24h后及时更换敷贴,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以后每周更换敷贴及肝素帽一次。

如敷贴有潮湿、渗血、卷曲、松动应及时更换;应注意沿导管方向由下向上揭开敷贴,观察局部有无渗血及走行血管部位情况,输液是否通畅,患者主诉不适情况。

4 掌握正确冲管及封管方法输液前后用20ml注射器抽0.9%生理盐水20ml脉冲式冲管及正压封管。

禁止使用10ml以下注射器,picc管内禁止用于抽血及ct 或磁共振等检查示造影剂的高压注射。

5 预防picc管血栓形成肿瘤患者普遍存在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内膜受损及血流缓慢等血栓易发因素,picc置管后局部血液循环更加缓慢,加上导管对血管内膜的刺激,患者更易发生血栓[1]。

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的应用及护理

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的应用及护理
l 8 4
北方药P I C C置管 的应 用及 护理
文 U 汝 梅 毕 珍 宁 ( 1 . 山东省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肿瘤科 青岛 2 6 6 1 0 0 ; 2 . 山东省青岛 市第八人民医院 肿瘤科 青岛 2 6 6 1 0 0 )
摘要 : 目的: 探 讨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 穿刺置入 中心静 脉导管( P I C C) 行化疗的相关并发症的原 因分析与护理方 法。方法: 对5 2 例经 P I C C行肿瘤化疗的患者 出现的并发症 的原 因进行分析 , 并给予有效 的护理干预。结果 : 本 组 出现机械性静脉 炎 5例 , 继发 感染各 2例 , 给 予针对性预防、 护理后并发症得到 了有效控制。 结论 : P I C C为肿瘤化疗患者开辟 了一条 方便安全有效的通路 , 提 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 P I C C 肿瘤化疗 并发 症 护理 中图分类号 : R 4 7 3 . 7 3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 编号 : 1 6 7 2 — 8 3 5 1 ( 2 0 1 3) 0 7 — 0 1 8 4 — 0 2 P I C C( P e r i p h e r a l I n s e r t e d C e n t r a l V e n o u s C a t h e t e r ) 是一 种 3 . 2 . 2血栓形成 : P I C C术后血栓形成 的发生率为 2 . 4 7 %t 5 1 , 主要 经外周静脉 ( 通常是手臂 的静脉 ) 插入并开 口于 中心 静脉 的导 原 因是导 管长 , 并且长期漂浮在静 脉血 管中 , 从 而使血液形成 管。 对肿瘤化疗 患者进行 P I C C置管可 以有效地避免化疗药物 涡流 , 继而产生微血栓 。其他 如导管末端位置不理想 , 导管 固 与手臂静脉 的直接接触 , 并且 中心静脉 的血 流速度快 , 可 以使 定不佳 , 老年患者 , 血流速度慢等 因素也可导致 血栓形成 。选 化疗药物迅速稀释 ,避 免了药物 对外 周静脉 的破坏 和局部组 择合 适规格 的导管 , 轻柔地 穿刺及送 管 , 避免损伤 血管 内膜 。 织 的刺激 。因此 , 能够有效保护 上肢 静脉 , 减少静 脉炎及药物 妥善 固定 并确保导管末端在合适位置 ,准 确评 估血栓形成 的 外渗 的发生 , 减轻 了患者重复静 脉穿刺 的痛苦与疼痛 , 保证 了 高危 因素 , 均有助于减少血栓形成 。患者血栓形成可无 任何 症 化疗 的顺利进行 。 我科 2 0 0 9年 7月一 2 0 1 2年 3月对 5 2例化疗 状 、 体征, 也可表现 为同侧手 、 臂、 颈 的疼痛和肿 胀感 , 抽 回血 患者采用 P I C C置管 , 取得 了 良好 的效果 , 现介绍如下 。 有 阻塞感等 。 怀疑有血栓形成的患者应及 时行血管 B超排查 , 1材料与方法 一旦有血栓形成应及时用尿激酶或链 激酶进行溶栓治疗 。 1 . 1一般资 料 : 肿瘤 化疗 患者 5 2例 , 男2 8例 , 女2 4例 ; 年龄 3 . 2 . 3感染 : P I C C术后 继发感 染是最严重的并发症[ 6 1 , 其发 生率 3 5 ~ 8 0岁 , 平均 5 5岁 。肺癌 1 8例 , 消化道 癌 2 0例 , 乳 腺癌 9 为3 %一 1 0 %, 严重者可导致败血症 。严格无菌操作是预防感染 例, 其他恶性肿瘤 5 例, 均有病理学诊断。 的关键 。 接 头滤器处 的操作造成 的污染是 P I C C最常见的感染 1 . 2治疗 方法 : 首先确 定静脉和插 管穿刺 点 , 用 皮尺测 量穿刺 来源。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发生存在很多内源性 因素 , 如患者 部位 至上腔静脉的长度 。然后铺治疗 巾, 局部皮肤消毒 , 扎 止 的年龄 、 营养及原发病的严重程 度等。 若患者 出现局部红肿或 血带 , 戴无菌手套 , 铺无菌洞 巾。 置管过程严格无菌操作。 然后 有不 明原 因的发热 和白细胞 升高 , 应高度怀 疑导管相关感染 , 拍胸部正位片确定导管尖端位置 。置管过 程中应密切观 察患 立即做细菌培养 , 拔除导管 , 同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者的一般状况 , 有无头晕 、 胸 闷等不适。 3 . 2 . 4导管堵 塞 : 常见原 因除血栓形成 外 , 主要是导管 打折 、 受 2结 果 压, 未彻底 冲洗管道 , 封管 方法不 正确 , 肿瘤患 者的高凝状 态 5 2例 P I C C置管患者 穿刺失败 2例 , 机械性静 脉炎 5例 , 而引起堵管等1 7 ] , 随着导 管留置时间的延长导管堵 塞的发生率 P I C C术后继发感 染 2例 , 无 血栓形成及导 管堵塞 、 脱 出病例 , 增加 。一旦发生导 管堵 塞应积极查找原 因及时处理 , 可用尿激 对相关并 发症 均进行 了及时有效 的处理 。 P I C C置管操作简便 、 酶溶液进行溶栓。 安全 、 成功率高 , 可 由护士独 自操作 。 5 2例患者 P I C C置管留置 3 . 2 . 5导管漂移或脱出 : 主要原 因有导管 固定不佳 、 置管侧上肢 时间为 1 2 2 1 0 d , 保证 了化疗顺利完成。 活动过度或更换敷料 时操作错误 。如果 出现导管移位 应拍 x 3护 理 线照 片 , 置管脱 出部分切勿再送入 血管 内 , 以防引起感 染 。如 3 . 1 常规护理 : P I C C穿刺时使用无菌透明贴膜覆盖 , 以便 于观察 导管移位距离大 , 则应拔 除置管 。 导管及穿刺点。 贴膜上应该记录更换敷料 的时间。 置管后 2 4小 4讨 论 时更换一次敷料 , 同时更换肝素帽 。以后每 1 周更换一次 , 若敷 肿瘤化疗 患者 因需 反复多周期化疗 ,且 多数 患者营养状 料松动 、 潮湿或渗血时应及时更换敷贴 , 更换时应观 察置管穿 况差 , 反复输液 , 血管条件差 , 静脉穿刺多数 比较困难。且长期 刺点有无红肿 、 静脉炎和出血。输液时要观察滴速 , 每次静脉输 输液 及输 注高浓度 、 高刺激化疗药 物引起血管损伤 、 毛细血 管 液、 给药 、 输 血或血制品 、 输注 高粘滞性 药物后必须立 即冲管。 通透性增加 ,致使药物外渗 ,造成血管及 软组织损伤甚 至坏 治疗 间歇期 每 7天冲管 1 次, 常规 7 天换一 次肝素帽 , 如有裂 死。P I C C导 管具有 良好 的组织相容性和顺应性 , 故不易折断 , 纹、 残 留血液等特殊情况需立即更换 。同时 , 嘱患者使患肢适 当 P I C C导管远端直达上腔静 脉 ,化疗药物通 过 P I C C导管进 入 活动 , 置管侧手臂不负重物。定期观测导管体外长度 , 若与原长 血管后迅速被稀释 , 从 而减少了药物对血管壁 的刺激 , 避免 了 度相差大于 2厘米 , 应立即拍 X线片确认导管尖端的位置。 药物的外渗 , 有效 地保 护了外周血管 , 保证 了患者化疗疗程 的 3 . 2 相关并发症的护理 顺利完成。 P I C C 操作简单方便 , 创伤小 , 成功率高 , 在体 内可 留 3 . 2 . 1 机械性 静脉 炎 : 通 常在置管后 3 ~ 5天发 生Ⅲ , 是P I C C常 置 6个月一 1 年 ,可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且具有并发症 见 的并发症 。主要原因是静脉内膜 、 静脉瓣受到穿刺鞘 和导 管 少 、 易护理 的特点。 的刺 激及 外界刺激引发变态反应翻 。导管尖不在 中心 静脉 、 穿 总之 , P I C C为肿瘤化疗患者 开辟 了一条方便 安全有 效 的 刺次数 、 剧烈运动等均可导致静 脉炎发生率 的增加 。故降低机 通路 , 有效 避免了化疗药物外渗引起 的静脉 炎与组织坏死 , 提 械性 静脉炎发生率 的关键是选择合适 的导 管和血管并提 高穿 高 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刺技 巧和确保导管尖端处于正确位置 。 研究显示 , 抬高置管侧 参考文献 肢体并热 敷上臂 ( 4次/ 日, 2 0 — 3 0分 钟/ 次) 可减 少静 脉炎 的发 【 1 】 【 6 】 黄红健 , 彭南海 , 柏屏. 经外周导入 中心静脉置 管的临床 应 生[ 3 1 。 当发生机械性静脉炎时 , 局部用 5 0 % 硫 酸镁溶液湿敷 , 喜 用进展[ J ] . 中国实用护理杂 志, 2 0 0 4 , 2 0 ( 1 0 ) : 7 3 — 7 5 . 疗妥外擦并配合局部温热敷或用如意 金黄 散外敷 ,都会起 到 【 2 ] 谌永毅 , 刘翔 宇, 李娟 , 等. 1 4 9 0 例肿 瘤化疗患者留置 P I C C主 很好的治疗作用嗍 。如上述治疗不能控制症状 , 应做超排查 血 要 并发症发 生的原 因分析l J 1 . 中国现代 医学杂志 , 2 0 1 2 , 3 6 ( 2 2 ) : 栓的可能。3天未见好转或更严重则应拔除置管。 9 3 — 9 7 .

老年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的护理

老年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的护理
随 时更 换 。
2 用 及全 胃肠 外营养 液对血 管的 刺激 , 常使患者承受静脉炎及渗漏性组织损伤的痛苦 , 经外周 静脉置人 中心静脉 导管 ( e p eayIsr dC nr a e r Pr hrl ne e et C t t i l t l a he PC ) I C 为肿瘤患者 提供 了一条 方便 、 全 、 安 有效 、 长期使 用 可
下颌 紧贴肩部皮肤 , 以防导管误入颈 内静脉 ) 抽出导丝 , , 外留 5 m剪断 , c 接上接头 , 4 r 生理盐水脉 冲式 推人导管 , 用 0I l l 接肝 素帽 , 小纱布放于穿刺点 上方 , 1 用 0×1c 2 m透 明贴 固定 。2 4 小时更换透 明贴 , 以后每 7天更 换透 明贴一 次 , 渗血较多 , 若
液体 7 0例 。
3 1 PC . IC在老年肿 瘤患者 中的应用
PC IC导管已广泛
应用于临床 , 特别是老年肿瘤患者的应用 , 因老年患者静脉血
中心 静 脉 导 管 包 一 个 ,IC穿 刺 包 一 个 ( PC 内
12 用 物 .
管壁增厚 、 变硬 、 血管弹性差 , 脆性 增加 , 皮肤松 驰 , 管不宜 血 固定 。老年肿瘤患者需 反复化疗 或静 脉高营养 , 可有 效地 防 止化疗药物引起的静脉炎和对外周静脉 的破坏 。可 以避免高 渗透压药物对血管的刺 激 ,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次性手术 衣 , 带无菌手套 , 在穿刺 手臂下铺 无菌 治疗 巾, 消
毒皮肤 , 围以穿刺点为 中心上下 1 范 0~1 c 采 用 三 遍 7 % 5 m, 5
成一定损 伤 , 导管在血 管 内一 定程 度影 响血液 循环 , 术后 2 4 小时后发 生局部组织 肿胀 明显 。为避免局 部组织 肿胀 , 后 术 1 O小时给予局部组织湿热敷 1周 , 3天每天湿热敷 ( 前 4—6 ) 次 , 4天每天湿 热敷 2次 , mi 次 , 热敷时要避免烫伤 。 后 3 n 0 / 湿 本组 1 例患者未按要求热敷 ,4小 时后发生 局部组织 肿胀明 2 显, 2例患者置 管过程 中也发生局部组 织肿胀 , 即时给 予湿热 敷后 局部组织肿胀消除 。 3 23 导管阻塞 由于老年 肿瘤患 者多有 各种慢性 疾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的护理管理策略及效果该文探究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的护理管理策略及效果。

护理管理策略应
用于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的主要并发症及相关症状效果明显,从客观立场对有关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护理管理策略,能够有效提高肿瘤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按着PICC有关感染和护理意外事件发生,延长患者的留置导管时间,有助于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标签:肿瘤患者;PICC置管;护理管理策略;效果
[Abstract] This paper tries to investigate the nursing management strategies and effects of PICC after being placed in tube. The application of nursing management strategy to the main complications and related symptoms of PICC after the catheterization of cancer patients has obvious effects. Analysis of relevant factors from an objective standpoint and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nursing management strategie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e of patients with cancer and reduce the PICC related infection and care accidents,prolonging the indwelling catheter time of the patient,improving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and it is worth promoting and applying in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 Cancer patients;PICC catheterization;Nursing management strategies;Effectiveness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现阶段化疗和血液透析中不可或缺的静脉输液途径。

肿瘤患者在长期治疗过程中需要给予各类静脉输液,因此对肿瘤患者实施PICC,能够减少反复穿刺带给患者的巨大痛苦,以此减少静脉炎发生事件[1]。

PICC置管后长期停留容易造成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影响到患者的有关治疗,特别是恶性肿瘤患者身体各项机能都在不断退化,系统免疫功能有所下降,因此出现导管感染现象普遍。

在置管后给予患者一定的护理管理策略,一定程度上降低导管感染发生率和置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护理管理策略从肿瘤患者置管后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出发,包括对管理方案的制定、实施和效果评价等各方面提高护理质量的策略整个过程,这对于肿瘤患者具有积极的影响。

护理管理策略从实际出发,尤其是针对PICC置管后肿瘤患者发生的不适应症,对感染的预防效果做出综合评价,意在为肿瘤患者PICC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参考。

1 计划阶段
主管护士总结在PICC置管后肿瘤患者经常出现的并发症,并分析出原因,主要表现如下:①导管脱落或堵塞。

这种现象的发生与患者的活动方式、贴敷选择方式密切相关、导管固定的方法不稳妥或者是冲管和封管形式不对。

②PICC 相关感染。

这种现象的发生与敷料更换操作有关系,没有严格遵守在无菌的环境下实施隔离操作,同時和肿瘤患者免疫力低下有关。

③皮肤置管后出现问题,和
各种敷料、换料不及时操作有关。

护理人员对此做出护理管理策略,首先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采取院内培训和院外进修学习相结合的方法给予护理人员以置管后培训[2]。

其次加强对患者的培训,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管理策略的依从性,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最后护理人员对于置管后出院的患者定期进行电话回访,同时在出院前进行健康教育。

2 执行阶段
从理论和技术双方面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指导,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护理管理策略包括的方面比较多,不仅仅是具有系统的理论体系,而且在实践临床治疗中要发挥出具体的效果。

理论课程的培训主要包括PICC常见并发症、常见问题的处理对策、敷贴选择方式、消毒液选择、导管固定手法以及定期更换接头方法等。

想要规范护理人员的操作行为,变得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就要对理论操作程序了如指掌。

此外,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静脉穿刺、PICC管道维护以及PICC 感染并发症预防等处理方式,轮流指派护理工作人员,回来后召开会议交流心得,分享学习经验。

从肿瘤患者的角度要强化患者自身的健康意识以及自我负责能力,提高患者对PICC置管后的顺从性。

首先制定肿瘤患者PICC护理手册,采取口头教育和书面教育相结合的测评方法宣传疾病健康知识[3]。

对于置管后出院的患者,也要由护理人员定期对其加强健康教育,预防出现异常情况。

其次出院时指导患者签署带管出院同意书,一式两份,一份留在医院档案室、保存,一份患者自行保存,并且完善相关的保存手续,以便于后期查询使用。

最后科室建立PICC特有记录本,记录好出院患者的个人信息,并且对患者加以追踪记录,以便随时了解具体情况,以及是否需要再次回院维护。

3 检查阶段
对照最新发布的《输液资料护理实践指南及细则》规划符合肿瘤患者PICC 置管后的维护流程和标准[4]。

护理管理策略制定小组应该具体对每个月患者的流程进行质量维护,记录患者的依从性和电话回访情况,并且对这些情况加以分析。

由于检查阶段是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护理工作人员制定护理管理策略的可参考依据,因此对于这些出现的问题都要加以详细分析。

4 處理阶段
护理管理策略制定小组会定期对于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护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且将问题呈献给护理科室,主管护士作为小组主要的负责人,对于护理人员进行分配,对于积累的成功经验加以继续使用,而存在问题的护理管理策略则要做出详细调整,以便继续服务于肿瘤患者。

由于护理管理策略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根据肿瘤患者在置管后出现的问题加以制定的,因此在实践应用中理论上应该会发挥出实际效用,但是由于每个患者的身体机能有所差异,所以护理管理策略在应用中会有所区别,一旦患者发现不适用情况应立即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上报,不能有所耽搁。

从应用过程中发现,PICC置管后的护理管理策略中对并发症的预防与控制是重点[5],同时也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内容。

5 观察指标
记录并统计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对护理管理策略的反应情况,从顺从性、满意率和穿刺成功率以及导管脱落和堵塞情况进行分析[6]。

6 讨论
对于长期化疗的肿瘤患者来讲,使用PICC置管可有效避免化疗药物对静脉及局部组织造成的损伤。

尤其是在置管后存在的较多安全风险来讲,护理管理策略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不仅能够减少患者承受的治疗痛苦,而且提升了治疗效果,减少医疗纠纷事件。

该次研究为了探究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的护理管理策略效果,就要在延长患者置管时间段内,对患者的病情有更多的了解,不断评估患者的病情进展,了解患者的各项具体资料,从而实施针对化的健康教育知识宣传,让患者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7]。

责任护士在长期的动态监测过程中,有助于提高其责任心,有效预防PICC置管后感染现象的发生。

对于穿刺后的导管管理是预防相关感染发生的重点。

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效果都体现在理论知识、技术水平和工作责任等方面,并且通过规范性的测评方法来对护理质量加以评定,只有正确掌握护理管理方法,才会发挥出预期的效果。

该次研究中对于护理管理策略的实施都是建立在专业护理人员基础上实行的,只有把握住正确的工作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8]。

综上所述,护理管理策略应用于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的主要并发症及相关症状效果明显,从客观立场对有关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护理管理策略,能够有效提高肿瘤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按着PICC有关感染和护理意外事件发生,延长患者的留置导管时间,有助于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束寒玲,戴文君,张小华,等.电话回访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4):535-539.
[2] 冯月珍,张玉松,赵敏艳,等.肿瘤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因素与护理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5):1181-1182,1191.
[3] 刘波,孙扬,张春艳,等.品管圈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0):268-269.
[4] 裴雯.PICC置管化疗肿瘤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0):117-118.
[5] 马燕,王宾艳.PDCA护理管理在老年恶性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27):3961-3964.
[6] 唐素贞,林梅斌.QCC护理模式对PICC置管肿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研究[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3):151-152.
[7] 李颖,李香玉,朴素宙.肿瘤科专科护士培训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36):145-146.
[8] 张雪.PICC导管血栓形成原因分析及管理措施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36):24-25.
(收稿日期:2018-03-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