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读后感800字10篇

合集下载

名著读后感800字(通用90篇)

名著读后感800字(通用90篇)

名著读后感800字(通用90篇)名著读后感800字读后感写作方法(1)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

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要简练,而且要把重点写出来。

(2)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

亮明基本观点。

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

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

要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

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

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

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

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

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

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1]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

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

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

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

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

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的观点服务。

(4)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

“读”的内容不放松。

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

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的前面。

名著读后感800字(通用90篇)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

西游记优秀读后感800字(通用10篇)

西游记优秀读后感800字(通用10篇)

西游记优秀读后感800字(通用10篇)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

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西游记优秀读后感800字(通用10篇),以供大家参考!西游记优秀读后感800字篇1《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这本书写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途中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的事。

这一路上,他们求取芭蕉扇,翻过火焰山、三打白骨精……历经了千难万险,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妖魔鬼怪的阻挠,终于取到了真经成了仙。

书中写唐僧师徒经历了九九八十一个磨难让我想到了它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让我觉得自愧不如。

其中,我最欣赏孙悟空的勇敢机智,猪八戒的情感真切,沙僧的任劳任怨,唐僧的善良待人。

猪八戒是他们四司徒之中最让读者讨厌的,可是我对他却不这样认为,他结合了大家的优点,虽然他不够孙悟空那么勇敢机智,但是他也会不停地运用一些自己的思维,在困难面前为大家出主意;虽然他没有沙僧的任劳任怨,但是他在一路上仍然会帮助大家提东西;虽然他没有唐僧的优柔寡断与善良,但是他也会动真情。

孙悟空是一个系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灵石孕育迸裂见风而成之石猴。

在花果山占山为王三五百载。

在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拜菩提祖师为师,习得七十二变化之本领。

此后,孙悟空大闹天宫,自封为齐天大圣,被如来佛祖压制于五行山下,无法行动。

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经,路过五行山,揭去符咒,才救下孙悟空。

孙悟空感激涕零,经观世音菩萨点拨,拜唐僧为师,同往西天取经。

取经路上,孙悟空降妖除怪,屡建奇功,然而两次三番被师傅唐僧误解、驱逐。

终于师徒四人到达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经。

孙悟空修得正果,加封斗战胜佛。

孙悟空生性聪慧、活泼,勇敢、忠诚,疾恶如仇,在中国文化中已经成为机智与勇敢的化身。

读完这本书,我知道:如果我们能一件事从头到尾,不管我们成功还是失败,只要我们尽力去做,这对我们说也是好的,因为我们去做了,而且已经尽力了。

名著读后感800字(通用23篇)

名著读后感800字(通用23篇)

名著读后感800字(通用23篇)名著读后感800字篇1“这本书一点也不悲惨!”这是我看完这本《悲惨世界》所发出的感叹!《悲惨世界》的作者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代表作。

此书以冉阿让传奇式的一身生为主要线索,塑造了冉阿让、芳汀、珂赛特、爱潘妮等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法国社会下层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

失业短工冉阿让因偷窃一块面包被判刑,经历了十九年的苦役生活。

出狱后,他受到一位主教的感化,灵魂得到升华,一心为善,关心穷人。

其间,他与警察沙威发生了数次冲突。

但是,冉阿让始终未能见容于统治者,几遭困厄,最后在孤独中死去。

小说文笔优美,尤其是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真实细腻,更加精妙,堪称写作的典范。

这本书的主人公冉阿让其实一点也不孤独。

他虽然坐来十九年的牢,可出狱后遇见了像神一样的善良的人——米利哀先生,将他黑暗的灵魂进化为圣洁的灵魂,从市长到囚犯,他丢失来职位,但他得到来一位小女孩——珂赛特,成为了她的父亲,让她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爱。

后来,珂赛特结婚了,她的丈夫马吕西斯不允许冉阿让再与天使般的珂赛特往来,但是在他的人生即将孤单结束的时候,珂赛特和马吕西斯出现来在他身边,给予了他最后的关爱。

他一点也不悲惨,相关他很幸福,因为他得到来前所未有的爱。

本书的艺术特色,一是背景广阔,结构宏伟,具有一种博大的气势。

小说围绕着冉阿让一生经历,涉及拿破仑的失败、复辟时期及七月王朝;涉及贫民窟、监狱和修道院;涉及主教、资产者和流氓等等,形成了一个五光十色的社会缩影,容量极大,显示出作者雄浑的笔力。

二是浓烈的浪漫主义气息。

小说的情节紧张、离奇、富有戏剧性。

比如冉阿让从船上跳海逃生;比如冉阿让从一个苦役犯摇身一变,竟成了厂主和市长。

在人物塑造上,作者强化正面人物的人格力量,如米里哀以德报怨,冉阿让自我牺牲等等。

即便是反面人物,作者也写出他的恶行,来反衬正面人物的善良,如对德纳第的描写,手法就比较夸张。

本书文笔优美,尤其是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真实细腻,非常精妙,堪称我们学习写作的典范,大家一定要去读《悲惨世界》这本世界名著啊!名著读后感800字篇2今年寒假,我读了《狼王梦》一书。

名著读后感800字左右(精选10篇)

名著读后感800字左右(精选10篇)

名著读后感800字左右(精选10篇)名著读后感800字左右(精选10篇)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名著读后感(精选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名著读后感1我阅读了一本很有教育意义的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这是一部自传性的长篇小说。

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对自己一生的经历加以概括和提炼,以自己为原型塑造了保尔。

柯察金这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英雄形象。

保尔。

柯察金是十月革命后苏维埃第一代共青团员的代表,坚强的布尔什维克战士。

作者深刻的描写了这个人物内心世界的美,展示了主人公从童年起,直到国内战争和入党后的成熟时期的人生经历。

反映了他在革命斗争的烈火中百炼成钢的成长过程。

保尔。

柯察金出身于一个乌克兰的工人家庭,在几十年的学习和斗争中成为了一个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他从小诚实质朴,浑身是胆,无所畏惧,但对剥削阶级有着刻骨的仇恨,渴望反抗,同时自我要求上进,喜爱阅读各种革命书籍,思想觉悟提高快。

他的性格坚强,在敌人面前坚强不屈,和敌人进行坚强的斗争。

更重要的是他能够自我反省,对自己头脑中残存的旧思想开战,客服了自己的无政府主义影响,客服了缺乏组织纪律的观念。

再也不做自己感情和习惯的奴隶。

他将自己融入人民大众之中,工作完全忘我,为了人民群众得利益而甘愿付出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生命。

面对身体状况的恶化不屈不挠忍受剧痛,在另一条文学的战线上继续为人民服务。

他是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英雄形象。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钢铁的精神是怎样的?在烈火中煎熬,在重重困难中挺身而进;在烈火中千锤百炼,在恶势力的压迫下正义反抗。

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在数中所说的那样: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再临死的时候,他能够问心无愧的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人应当赶紧的、充分的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结束他的生命。

名著经典的读后感800字(精选5篇)

名著经典的读后感800字(精选5篇)

名著经典的读后感800字(精选5篇)名著经典的读后感800字(精选篇1)人,最应该有的就是感恩之心,学会感恩。

《简爱》这部作品让我看到了人类之间的感情,有人们追求金钱黑暗,有“灰姑娘”为爱情的奋斗,我更看见了,简那颗感恩之心。

简爱的父母早亡,她一直寄居在舅舅家,寄人篱下的环境,从小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姨妈的嫌弃,表姐的蔑视,表哥的侮辱和毒打......舅舅病逝后,舅母把她送进孤儿院,简·爱遇到了一个可爱的朋友:海伦·彭斯,海伦温顺、聪颖和无比宽容的性格一直影响着简.爱,使之以后面对种种困难都不再屈服抱怨,懂得了爱和忠诚。

简爱从令人讨厌的学校毕业,在罗契斯特先生的庄园找了份家教的工作,负责教育罗契斯特先生的女儿,罗彻先生脾气古怪,经过几次接触,在此过程中两人擦出爱的火花。

不久,里德太太派人来找简,说她病危要见简一面。

回到舅母家中,里德太太给她一封信,这封信是三年前简的叔父寄来的,向她打听侄女的消息,并把自己的遗产交给简。

里德太太谎称简在孤儿院病死了,直到临终前才良心发现把真相告诉简。

在他们举行婚礼时,梅森闯进来指出古堡顶楼小屋里的疯女人是罗彻司特先生的妻子,简爱不愿作为情妇,离开了桑恩费尔德。

碰到自己的表哥表妹,来到一个偏远的地方在牧师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个乡村教师的职业。

在牧师向简爱提出结婚时,正当简爱犹豫是否与表哥一起离开英国做传教士的妻子时,罗契斯特的庄园由于疯妻纵火毁于一旦,他本人也受伤致盲,心灵有所感应的简爱赶回庄园。

当赶回桑恩费尔德时古堡已成废墟。

原来几个月前,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疯女人伯莎放火烧毁了整个庄园,罗彻斯特为了救她,被烧瞎了双眼,孤独地生活在几英里外的一个农场里。

简赶到家场,向他吐露自己的爱情,他们终于结婚了。

两年之后,治好了罗彻斯特的一只眼睛,他看到了简为他生的第一个孩子。

人们都疯狂地似乎为了金钱和地位而淹没爱情。

在穷与富之间选择富,在爱与不爱之间选择不爱。

写四大名著读后感的(精选10篇)

写四大名著读后感的(精选10篇)

写四大名著读后感的(精选10篇)写四大名著读后感的篇2我曾听过爷爷说过,他最喜欢品读《红楼梦》:红楼梦的最大之处在于它体现了一种落败的趋势;不管是家族的,爱情的,仕途的,都是走向了没落,适当反抗也捍卫自己利益必须的。

以悲剧做结尾的中国古典并不多见。

我不明白爷爷说的意思,于是我带着好奇的心又重新走进了《红楼梦》的世界。

曾经,我一直认为那富丽堂皇的大观园是温柔的女儿乡,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地方。

而现在重读红楼梦的我知道自己错了。

在那如此富裕的红灯绿酒生活下,竟掩盖了世界如此肮脏的一面。

小说的内容很多,但令我最动容的贾宝玉和林黛玉那爱情悲剧。

或许吧,林黛玉是有些小肚鸡肠,是有些娇柔做作。

但我们仍从她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她的温柔与多才。

我也并不否认薛宝钗很完美,她的大方,孝敬是书的亮点。

但是,她在完美,也只是封建社会的塑造品,没有自己的思想,如娃娃般只知道一味的服从长辈的命令。

相比之下,叛逆的贾宝玉和孤寂冷傲的林黛玉却给我另一番体会。

“花飞花谢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也许有人会说花谢是自然规律,又那样假惺惺的葬花呢?你们不懂,黛玉这是把花比喻自己,感叹自己会不会这些花一样,等到花期一过,也会像花儿一样孤零零的落下,没人问?我只能佩服作者了,黛玉葬花已经暗示了最后她悲惨的结局。

当所有人都沉浸在与亲人团聚时的喜悦中,只有黛玉在哪独自一人伤心。

没人会懂她,自从她踏进贾府的那一刻,她必须小心谨慎,注意自己的言行,一不小心说错了什么或做错了什么,就会惹来人的嘲笑。

寄人篱下久了,使她变成了在一些人看来小肚鸡肠的样子。

当贾府一片喜气洋洋时,所有人都在为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事做准备的时候。

潇湘竹院却是另一番景象,面色苍白的黛玉等着贾宝玉的到来,没想到等待的却是心上人要成亲的消息。

哭,恨已经无济于事了,黛玉带着无奈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写四大名著读后感的篇3初次看《西游记》是在六岁左右,那时只觉得很好看,里面的人物活灵活现,情节曲折,使我回味无穷。

红楼梦读后感800字(通用11篇)

红楼梦读后感800字(通用11篇)

红楼梦读后感800字(通用11篇)红楼梦读后感800字(精选篇1)《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围绕事关贾府家事利益的贾宝玉人生道路而展开的一场封建道路与叛逆者之间的激烈斗争为情节主线,以贾宝玉和林黛玉这对叛逆者的悲剧为主要内容,通过对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没落过程的生动描述,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种种黑暗和腐朽,进一步指出了封建社会已经到了“运终权尽”的末世,并走向覆灭的历史趋势。

曹雪芹先生虽为男子,却文笔细腻,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在小说中,他充分运用了我国书法,绘画,诗词,歌赋,音乐等各类文学艺术的一切优秀传统手法,展示了一部社会人生悲剧。

如贾宝玉,林黛玉共读西厢,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晴雯补裘,宝琴立雪,黛玉焚稿等等,还表现在人物塑造上,如林黛玉飘然的身影,诗化的眉眼,智慧的神情,深意的.微笑,动人的低泣,脱俗的情趣,潇洒的文采……这一切,都是作者凭借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艺术素养培育出来的,从而使她在十二钗的群芳中始终荡漾着充满诗情画意的特殊韵味,飘散着东方文化的芬芳。

不得不说曹雪芹对人物的刻画可谓入木三分,真实地再现了人物的复杂性,使我们读来犹如作品中的人物同生活中的人物一样真实可信。

贾宝玉“说不得贤,说不得愚,说不得善,说不得恶,说不得正大光明,说不得混帐恶赖,说不得聪明才俊,说不得庸俗平凡”,令人徒加评论。

不仅贾宝玉,林黛玉这对寄托了作者人格美,精神美,理想美的主人公是如此,甚至连王熙凤这样恶名昭着的人物,也没有将她写得“全是坏”,而是在“可恶”之中交织着某些“可爱”,从而表现出种种矛盾复杂的实际情形,形成性格“迷人的真实”。

《红楼梦》全书规模宏伟,结构严谨,人物生动,语言优美,此外还有一些明显的艺术特点,值得后人品味,鉴赏。

红楼梦读后感800字(精选篇2)读完《红楼梦》后,我不禁被里面美丽的语言所折服,也为贾宝玉和林黛玉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叹息。

不得不说,曹雪芹是一位杰出的作家,他不仅把《红楼梦》这个故事写得如此精彩,连里面的每一首诗都是精心雕琢的。

《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通用10篇)

《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通用10篇)

《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通用10篇)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

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通用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1手捧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品味着从字里行间透露出年少轻狂时的童真,神思似乎也飘向了那份曾经属于我们的逍遥日子。

《朝花夕拾》,正同于它另类的名字一样,这本脍炙人口的巨作,是鲁迅先生在风烛残年的岁月里写下的。

老了,累了,回味起童年时的点点滴滴,心中还是会有当初的味道,想必还别有一番滋味吧。

清晨绽放的鲜花有了晨曦会显得更加娇嫩,到了夕阳西下时分去摘取,失去了刚刚盛开时的娇艳与芳菲,晚霞的照射却使它平添了一中风韵,那若有若无的清香在风的导送下,让人浮想联翩。

像是在尝一道佳肴,细细咀嚼,幼年时童真的味道留在心头,慢慢漾开。

鲁迅先生是一派大作家,他的童年并不乏味。

他是乡下人,却能和城里人一样去读书。

少了乡下孩子的粗狂,多了一份知书达理。

少了城里孩子的娇气,多了一种大度气派。

他怀念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日子,与小虫子们为伍,仿佛这样的童年才够味儿。

趁大人们一愣神,以神不知,鬼不觉的神速,钻进百草园。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也会来伴奏,鲁迅的童年似乎是在一首大自然圆舞曲中度过的。

枯燥,乏味,是对鲁迅先生在三味书斋的最好的诠释。

稍稍偷懒一会儿,也会被寿镜吾老先生的一句:“人都到哪里去了?”喊回来,整天除了读书还是读书,闲来无趣。

从书卷里散透出的天真烂漫,不经意间似乎也把我感染了,或许鲁迅的文章真有什么魔力吧,他用一个孩子处世不深的目光探射了我的心,引起了我的共鸣。

有人说:要看一个人是不是真的会写文章,最主要还是看他的文章里有没有感情。

老师也曾说过:只有情感才能把文章变成有血有肉的。

我不得不承认鲁迅确实厉害,他的一切话语虽然平淡朴实,炽热的情感却展露无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读后感800字10篇
人生难免有低谷,需要一些励志类的小说或书本来激励自己,读完这些文字你肯定会有励志的想法。

那么接下来由X为你带来励志书读后感,欢迎阅读。

励志书读后感篇一
曾看过与,我感慨兄弟之间的义气,才子非凡的智慧;又品过、,我崇尚他们年幼却不失勇敢的志气……但脑海中时常浮现那
片荷花淀,它曼妙的格律却不失战士的刚烈,虽是弥漫着战争的硝烟,却还蕴含着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

最爱的便是那篇令人颇有感触的。

寥寥数语,却道尽了在革命年代,一个普通村民的美好心声。

“浅花”,一个淳朴的女人。

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她吃尽了苦,挺着快要生产的肚子,日夜奔波,东藏西躲,在鬼子的压制下,跪在冰凉的地上,举着石墩。

她的脸已经没有血色了,眼里似乎冒着点点金星,飞
着,落下,又飞起来,又落下……她依然支持着丈夫的抗日工作,钻进灰暗的洞中,暗暗地为他送去亲手做的饭菜。

读到这里,我为之感动,为之仰望!
“浅花”,一个坚韧的女人。

为了孩子,为了丈夫,为了抗日工作,为了所有的一切,她承受着痛苦的折磨。

是怎样一种力量,让一个柔弱的女子,如此坚强,如此坚韧?是鬼子的压迫?还是丈夫红色思想的引导?哦,“浅花”——一个被红色思想浸染的女人!
我更感慨的是“新卯”的所作所为。

为了抗日工作,他不分日夜,马不停蹄。

那双眼睛似乎随着时间的流淌,正越嵌越深,就如同是一位战斗在前线的勇士。

“新卯”,他曾被多少人误解过,被多少人指责过,但他仍默默地工作着。

为了家,为了村民,为了信仰,为了每一个中国人。

我仿佛看到了他身后似乎有一条龙,一条中国龙,鼓舞着他,激励着他。

正因为这样,“新卯”与“浅花”,才能如此坚强与踏实地走向消灭敌人的每一步。

也许,在革命时代并非独“新卯”一人
为正义而奋斗,英雄无数,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如龙般的雄伟,如虎般的坚强,如狼般的精神……
捧着书,我感慨万千。

那头的晚霞照在我的脸上,我思考着,感慨着。

于是,拿起笔写了,我默默地写下了……
励志书读后感篇二
晚清的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中兴名臣,经过十几年的奋斗,终于把风起云涌的太平天国运动扑灭了,达到了“功高震主”的程度,再加上他在德行、文品方面的成就,被誉为“古今完人”。

后世人称他谋略之学共有十三部,我看到过两部,一部是讲相人之术的,还有一部就是他的。

这部内容十分广泛,有讲做人道理的,有谈古今诗文的,有教育弟姊儿女的。

让我看到了治军苛严的曾大帅温情的一面。

他的中,还用许多笔墨来写一些家庭琐事和田园之事。

比如怎样弄好鸡窝,怎样整理菜园,要遵守星冈公八字(考、宝、早、扫、书、蔬、鱼、猪)等,书中的插图也都
是一些菜园、花园、鸡鸭之类的东西。

所以有人不禁要问:“志存高远的曾大帅,就是把这些东西流传给后人?”
我认为这种说法过于肤浅,其实深刻的为人处世之道,尤其是老庄之道,就蕴含其中。

我们都知道,他的政治地位使他享有无比的荣耀,是清军入关以来权势最重的汉臣。

一个大臣,拥有的荣耀越多,所面对的危险也就越大。

有人说:“明清多小人。

”这些“小人”看到比自己风光的人,总会心生嫉妒,出来骂几句,踩几脚,甚至于诬告陷害。

再加上当时掌政的慈禧太后又是一个疑心
病很重的人,对曾国藩也心存疑虑,说不定哪天就把他给宰了。

所以说曾国藩在家书中写一些种菜、养鸡之类的事,无非说自己是个求田问舍,无心功名的人,以期保全首领罢了。

这就是给我的启示。

而历史上又有多少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呢?像春秋的文种、汉代
的韩信、明代的蓝玉……无数血淋淋的事实都证明了这一点,饱读诗书的曾大帅又岂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