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变速器设计报告

合集下载

汽车变速器毕业设计

汽车变速器毕业设计

汽车变速器毕业设计汽车变速器毕业设计引言汽车变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根据车辆的速度和负载情况,实现发动机输出转矩和车轮转速之间的匹配。

在现代汽车工业中,变速器的设计和优化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探讨汽车变速器的毕业设计,包括设计目标、设计流程和关键技术。

设计目标汽车变速器的设计目标是提高汽车的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性能包括加速性能、爬坡能力和最高速度等方面。

燃油经济性则是指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油耗。

因此,在进行变速器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齿轮比的选择:齿轮比是决定车辆行驶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合理选择齿轮比,可以实现加速度和爬坡能力的提升,同时降低发动机负荷,提高燃油经济性。

2. 齿轮材料和制造工艺:齿轮的材料和制造工艺直接影响变速器的可靠性和寿命。

选择高强度、耐磨损的材料,并采用先进的制造工艺,可以提高变速器的使用寿命。

3. 润滑系统设计:润滑系统对变速器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合理设计润滑系统,确保齿轮和轴承的充分润滑,可以减少摩擦和磨损,提高变速器的效率和寿命。

设计流程汽车变速器的设计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设计要求:根据汽车的使用条件和性能要求,确定变速器的传动比范围、最大扭矩和最高转速等参数。

2. 齿轮设计: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齿轮模数和齿轮比,进行齿轮的几何设计。

通过计算和仿真,优化齿轮的齿形和齿向,提高传动效率和静音性能。

3. 轴承设计:根据变速器的负载情况,设计合适的轴承布局和尺寸。

通过计算和有限元分析,确定轴承的载荷和寿命,确保变速器的可靠性。

4. 润滑系统设计:根据变速器的结构和工作条件,设计合适的润滑系统。

选择合适的润滑油和润滑方式,确保变速器的正常运行。

5. 性能评估和优化:通过试验和仿真,评估变速器的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根据评估结果,对设计进行优化,提高变速器的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关键技术在汽车变速器的设计过程中,有几个关键技术需要重点考虑:1. 齿轮传动技术:齿轮传动是汽车变速器的核心技术。

汽车手动五档变速器毕业设计

汽车手动五档变速器毕业设计

摘要变速器是汽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功用是使汽车在起步、爬坡、转弯、加速等各种行驶工况下获得不同的牵引力和速度,同时使发动机在最有利的工况下工作。

手动式五档变速器具有成本低廉,操控感强的优势。

因此对提高发动机性能具有很大的意义。

本设计针对桑塔纳轿车的变速器进行设计,计算了变速器传动齿轮的传动比、选定齿轮的模数、齿数、齿宽并校核了齿轮的强度输出轴一档齿轮受弯曲应力306Mpa小于350Mpa,所受应力符合强度要求。

及轴的强度和刚度计算得出输出轴所受应力150Mpa小于400Mpa,符合强度要求。

还计算了轴承的寿命得出两对轴承寿命:输出轴轴承224796.2(h)中间轴轴承411726.6(h)。

并运用画图软件如AUTO CAD绘制变速器零件图及装配图。

最终设计出手动中间轴式五档变速器其传动比,齿轮参数,经过校核后,其弯曲强度和接触强度都符合标准。

轴的选用,并经过强度和刚度校核后符合标准。

轴承的选用,同步器的选用。

以及变速器相关的设计图纸。

关键词:传动机构,齿轮校核,轴校核,轴承校核Design of Five Shift Manual TransmissionABSTRACTTransmission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car, its purpose is to make the car start, climbing, cornering, acceleration and other driving conditions get different traction and speed while the engine in the most favorable conditions of work. Five-speed manual transmission has a low cost, control and strong sense of superiority therefo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engine performance.This design on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Santana involves calculating the transmission gear transmission ratio and selecting gear modulus, tooth number, tooth width and checking the strength of gear. Output shaft gear bending stress is 306 (Mpa)which is less than 350 (Mpa), which meets the strength standard. Calculate the strength and stiffness of the shaft. The shaft stress is 150 mpa which is less than 400 (Mpa), comply with the requirement of strength. Also calculate the bearing of life. The output shaft bearing life is 224796.2 (h) and the other one has 411726.6 (h). And use drawing software such as AUTO CAD drawing transmission part drawings and assembly drawingThe final design of the five-speed manual gearbox countershaft type transmission ratio, gear parameters, after checking, the bending strength andcontact strength are standard. Select shaft and check the strength and stiffness of the shaft which is suit for standard. Select bearing and the synchronizer. Draw the related part drawings.Key words: Transmission mechanism,Gear checking,shaft checking,bearing checking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0 引言 (1)1 变速器的基本设计方案 (3)1.1 变速器设计的基本要求 (4)1.2 传动机构布置方案 (4)1.3 倒挡布置方案 (6)2 变速器的主要基本参数选择 (7)2.1 本设计的基本参数 (7)2.2 档数和传动比 (8)2.3 中心距 (9)2.4 轴向尺寸………………………………………………………………103 变速器各档齿轮的参数选择及计算……………………………………113.1 模数的选择……………………………………………………………113.2 压力角…………………………………………………………………123.3 螺旋角β………………………………………………………………123.4 齿宽……………………………………………………………………123.5 各档齿轮齿数分配 (13)4 变速器齿轮的校核 (21)4.1 各轴、各齿轮扭矩计算 (21)4.2 齿轮的损坏形式 (21)4.3 齿轮弯曲强度计算 (22)4.4 齿轮接触应力的计算 (24)4.5 各档齿轮受力 (25)5 变速器轴的设计计算及校核 (28)5.1 变速器轴的结构 (28)5.2 变速器轴的尺寸设计 (28)5.3 变速器轴的刚度校核 (30)5.4 变速器轴的强度校核 (34)6 变速器轴承的校核 (38)6.1 变速器轴承的选择 (38)6.2 计算轴承当量动载荷 (38)6.3 计算轴承寿命 (41)7 同步器的选用及计算 (42)7.1 同步器设计 (42)7.2 同步器的工作原理 (42)7.3 同步环锥面上的螺纹槽 (43)7.4 锥面半锥角 (44)7.5 摩擦锥面平均半径R (44)7.6 锥面工作长度b (44)7.7 同步环径向厚度 (44)7.8 锁止角 (45)7.9 同步时间t (45)8结论 (37)参考文献 (47)0 引言汽车变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统中最主要的部件之一。

(完整版)汽车变速器毕业设计

(完整版)汽车变速器毕业设计

(完整版)汽车变速器毕业设计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六档变速器毕业设计专业 xxxxxxxxxx班级 xxxxxxxxxxxxxx学号___ xxxxxxxxxx __姓名___ xxxxxxxxxx_ ___指导教师 xxxxxxxxxxxx起止日期 xxxxxxxxxxxxxxxxxxxxxxx机电信息工程系摘要作为汽车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变速器对整车的动力性与经济性、操纵的可靠性与轻便性、传动的平稳性与效率都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

虽然传统机械式的手动变速器具有换档冲击大,体积大,操纵麻烦等诸多缺点,但仍以其传动效率高、生产制造工艺成熟以及成本低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现代汽车上。

本文在深入了解和学习变速器开发流程和相关设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首先确定该微型汽车手动变速器的设计方案,包括齿轮和轴的总布置形式、换档操纵机构及档位布置形式等;其次根据所配发动机的基本参数以及考虑到整车动力性和经济性要求下的传动比,设计计算出变速器主要零件的相关参数,通过对设计参数的分析,找到影响手动变速器性能的因素,完成齿轮、轴和轴承等主要零件以及同步器同步过程的分析。

同时针对各影响因素结合变速器的结构和目标性能进行优化。

在提高传动效率,换挡舒适性,整机NVH性能,轻量化等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手动变速器传动效率 NVH性能轻量化- I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automobile transmission, gearboxnot only ha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vehicle’s power and economy, also affects the operation reliability andease, transmission stability and efficiency.Although the traditional mechanical manual transmission has many disadvantages,such as large shift shock, huge volumeand complicated control,it is still widely used in modem cars for its advantages ofhigh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mature production technique and more importantly lowcost.This thesis firmly confirms the design plan of manual gearbox of micro car, basing on the comprehension and study on gearbox development process as well asrelevant theories.The design plan includes the layout of gear and shaft, layout of gearshifting operation mechanism,etc.Secondly based on the essential parameter offurnished engine and the requ ired transmi ssion ratio of the vehicle’s powerperformance,the related parameters on main components of gearbox are worked out.Via analysis to design parameters,finds out the factors which take effects on theperformance of manual gearbox.This thesis completes gear, shaft and bearing main parts and synchronizer synchronous process analysis. Considering all the factors combined with the structure of the performance target and transmission is optimized .In improve th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the shifting comfort ability,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NVH, lightweight, etc,Key word: manual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NVH performance lightweight- II -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一、绪论 .. (1)(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2)(三)研究的内容 (4)二、变速器方案的确定 (5)(一)变速器结构方案的确定 (5)1.变速器传动机构的结构分析与型式选择 (5)2.倒挡传动方案 (10)(二)变速器主要零件结构方案的分析 (12)1.齿轮型式 (12)2.换挡机构型式 (12)三、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择 (14)(一)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择 (14)1.挡数和传动比 (14)2.中心距 (15)3.轴向尺寸 (16)4.齿轮参数 (16)四、主要零件的选择 (18)(一)各档传动比机器齿轮齿数的确定 (18)1.确定各挡齿轮的齿数 (18)- III -2.齿轮变位系数的选择 (20)(二)变速器齿轮的强度计算与材料的选择 (21)1.齿轮的损坏原因及形式 (21)2.齿轮的强度计算与校核 (22)(三)变速器轴的强度计算与校核 (26)1.变速器轴的结构和尺寸 (26)2.轴的校核 (28)(四)轴承的选择与校核 (32)1.轴承选择 (32)2.轴承的校核 (33)(五)变速器同步器的设计 (40)1.同步器的结构 (40)2.同步环主要参数的确定 (42)五、提高整机的NVH性能设计 (44)(一)摇结构的NVH 优化设计 (45)(二)齿轮的NVH 优化设计 (45)结论 (46)致谢 (46)参考文献 (47)附录 (49)- IV -一、绪论(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汽车在不同使用场合有不同的要求,采用往复活塞式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其在实际工况下所要求的性能与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矛盾。

变速器设计实习报告

变速器设计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实习时间:2023年7月1日至2023年7月31日实习单位:XX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实习内容:变速器设计及制造过程一、实习目的与要求1. 了解汽车变速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及其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的作用。

2. 熟悉变速器的设计方法、制造过程及质量控制要点。

3. 学习变速器各零部件的加工工艺,了解现代汽车变速器的发展趋势。

4. 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职业道德。

二、实习过程1. 变速器原理及结构学习:在实习初期,通过查阅资料和请教工程师,对汽车变速器的原理和结构进行了系统学习。

了解了变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齿轮、同步器、壳体等,以及它们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2. 变速器设计学习:在工程师的指导下,学习了变速器的设计方法。

包括选型、参数计算、三维建模、强度校核等。

以一款手动变速器为例,完成了整个设计过程,并掌握了相关设计软件。

3. 变速器制造过程参观:参观了变速器制造车间,了解了从毛坯加工到成品组装的整个制造过程。

重点关注了齿轮加工、同步器制造、壳体焊接等关键工序,学习了各种加工设备和工艺。

4. 变速器装配与调试:参与变速器的装配和调试工作,学会了使用各种工具和仪器,掌握了装配顺序和调试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了变速器在装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5. 质量控制与改进:学习了变速器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包括过程控制、成品检验等。

在实习过程中,发现并解决了若干质量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三、实习收获1. 掌握了汽车变速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2. 了解了变速器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包括加工工艺、装配顺序、调试方法等。

3. 学会了使用相关设计软件,提高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

4. 培养了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职业道德。

5. 紧跟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对现代汽车变速器的技术进步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对汽车变速器的设计和制造过程有了全面的认识。

在实习过程中,我努力学习和实践,掌握了相关技能,并为变速器的改进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汽车变速器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汽车变速器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4、江苏,昆山,汽车变速器的性能与轴承类型,轴承,2007年1期。
5、王建玲,王春1,李金贵2,梁国俐,汽车变速器后体压铸模设计,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006年第26卷第5期。
6、孙卫平,汽车变速器软轴操纵机构的设计,汽车技术,2006年第6期。
7、罗春香,汽车变速器设计中速比分配问题的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30:查阅课题相关资料;
第七周至第八周:进行课题相关工作;
第九周至第十周:参数计算;
第十一周至第十二周:进行三维设计及部分零部件的二维
图纸的绘制;
第十三周至第十四周:撰写说明书;
第十五周及以后:完成论文的编写、修改工作,准备答
辩;
六、指导教师审批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四、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获得情况:
1、苏楚奇,高海鸥,邓亚东,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变速器建模与仿真,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2、蔡炳炎,徐勇,林宁,机械式汽车变速器的速比配置分析,机械研究与应用,2005年4月第18卷第2期。
3、陈一永,张家玺,汽车变速器齿轮副磨损分析及改善措施,润滑与密封,2006年8月第8期
8、林绍义,一种汽车变速器设计,机电技术,2004年第1期。
9、胡加,载重汽车变速器头档速比的选择方法,专用汽车,2000年第2期。
10、方瑞华,楔横轧轧制汽车变速器第二轴研究,江苏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5月第20卷第3期。
11、冯樱,刘加华,张胜兰,汽车变速器自顶向下设计方法研究,北京汽车,2007年第5期。12、董炳武,汽车变速器的优化设计,福州大学学报,1997年10月第25卷第5期。13、马怀琳,汽车变速器的锁止装置,北京汽车,1995年第1期。
南京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江淮宾悦汽车变速器设计-开题报告

江淮宾悦汽车变速器设计-开题报告
率等都 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它也是影响整车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变速器的质量一直也是 汽车行业竞争的焦点,对变速器的研究开发也越来越显得举足轻重。
在设计研究中,企业的技术人员结合其它型号的变速器进行类比设计,再通过经验 公式进行验算,计算出变速器各个部分的强度刚度,但计算的数据不是很精确,而且各 个部分的质量分配可能还存在很大的缺陷或者富余,因此对该变速器的结构分析和优化 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变速器关键部件的结构强度、刚度的理论计算分析,为变速器 的初始结构设计和结构改型提供了指导性的建议,同时通过结构分析,找出变速器的缺 陷,评估变速器系统的静态特性,从而为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分析依据。得到既有 足够的安全可靠性,又有适当经济性的优化产品,从而摆脱用固定的、静止的观点进行 设计的陈旧框框,使设计工作更加精确、更能符合实际、更能适应于汽车性能日益提高 的要求,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使设计者从大量的繁琐和重复的计算工作中解 脱出来,使之有更多的精力从事创造性的工作,并大大缩短变速器的设计周期,提高设 计效率。
与外国相比我国变速器设计手段相对落后,在一些发达国家他们利用计算机辅助设 计技术,将现代设计方法,如有限元分析、优化设计、CAD等应用到了设计中,我国现 也采用CAD在计算机上进行建模与分析。
在70年代初,欧美国家就已经把有限元法应用于汽车结构的分析了,能较好的模拟 并分析汽车结构的静动特性。70年代,福特汽车公司为了找出高应力区,就使用ANSYS 软件,进行车身的有限元静态分析。在80年代末,日本汽车公司已将CAE技术应用到车 身设计的各阶段,其分析的范围包括强度、刚度、振动、疲劳、碰撞及形状和重量的优 化。到90年代,有限元分析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通用汽车公司在有限元程序基础上 自主开发了后处理程序,将发动机和道路的激励载荷集成到数据库中,进行了汽车对发 动机和道路激励的响应分析和改进,大大简化了分析过程。

四轮驱动汽车变速器设计开题报告

四轮驱动汽车变速器设计开题报告
目的是在原地起步、爬坡、转弯、加速等各种行使工况下,使汽车获得不同的牵引力和速度,同时 使发动机在最有利的工况范围内工作。变速器设有空挡,可在起动发动机、汽车滑行或停车时使发 动机的动力停止向驱动轮传输。变速器设有倒挡,使汽车获得倒退行使能力。
汽车变速器技术的发展历史: 手动变速器(MT:Manual Transmisson)主要采用了齿轮传动的降速原理。变速器内有多组传 动比不同的齿轮副,而汽车行驶时的换挡工作,也就是通过操纵机构使变速器内不同的齿轮副工作。 自动变速器(AT:Automatic Transmisson)是由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和液压操纵系统组成, 通过液力变矩器和齿轮组合的方式来达到变速变矩。 AMT 是在传统干式离合器和手动齿轮变速器的基础上改造而成,主要改变了手动换挡操纵部 分。即在 MT 总体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改用电子控制来实现自动换挡。 无级变速器(CVT: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又称为连续变速式机械变速器。金属 带式无级变速器主要包括主动轮组,从动轮组,金属带和液压泵等基本部件。主要靠主动轮,从动 轮和传动带来实现速比的无级变化,传动带一般用橡胶带,金属带和金属链等。 无限变速式机械无级变速器(IVT:Infinitely Variable Transmisson)采用的是一种摩擦板式变 速原理。IVT 的核心部分由输入传动盘,输出传动盘和 Variator 传动盘组成。它们之间的接触点以 润滑油作介质,金属之间不接触,通过改变 Variator 装置的角度变化而实现传动比的连续而无限的 变化。 汽车的发展经历了三大革命,动力革命(内燃机的使用),传动革命(机械传动的完善和液体 传动的使用)和控制革命(用传感器、微机和电液阀进行信息处理)。 从先进国家来看,动力革命和传动革命已经完成,目前正处于控制革命阶段,要解决的主要是 机械太“机械”,没有灵性的问题,过去机械全靠人来操纵控制,然而人的生理和心理能力(感觉器 官的功能、头脑分析的能力和体能)是有限的,操纵汽车这样复杂的机械对于人来说体力和脑力负 担是很重要的,更主要的是单靠人力操纵将阻碍汽车的发展和其性能的提高。因此必须对汽车各部 分(发动机、变速器、悬架、制动和转向机构等)进行自动控制,并从各部分的单独控制向整车一 体化控制发展,从一般控制向智能控制发展。要解决机械信息处理能力问题,机械本身是无能为力 的,液压控制在性能上也达不到要求,必须引入具有良好控制性能和信息处理能力的电子技术。但

大众速腾五档手动变速器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大众速腾五档手动变速器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第1章绪论1.1 本次设计的目的意义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开展,汽车工业也渐渐成为我国支柱产业,汽车的使用已经遍布全国。

而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微型客货两用车、轿车等高级消费品已进入平常家庭。

在我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

入世后,我国的汽车工业面临的是机遇和挑战。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不断的壮大,以及汽车行业持续快速开展,如何设计出经济实惠,工作可靠,性能优良,且符合中国国情的汽车已经是当前汽车设计者的紧迫问题。

在面临着前所未有机遇同时不得不成认在许多技术上,我国与兴旺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发动机的输出转速非常高,最大功率及最大扭矩在一定的转速区出现。

为了发挥发动机的最正确性能,就必须有一套变速装置,来协调发动机的转速和车轮的实际行驶速度。

在经济方面考虑适宜的变速器也非常重。

本次设计对轿车变速器的构造进展了介绍,阐述了轿车主要参数确实定,在机构方面选择了机械式变速器确定变速设计的主要参数,在变速器的寿命方面以及与变速器相关的操纵机构也进展了介绍。

1.2 变速器的开展现状汽车问世百余年来,特别是从汽车的大批量生产及汽车工业的大开展以来,汽车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开展、为人类进入现代生活,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巨大影响,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奉献,掀起了一场划时代的革命。

自从汽车采用燃机作为动力装置开场变速器就成为了汽车重要的组成局部,现代汽车广泛采用的往复活塞式燃机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工作可靠和使用方便等优点,但其转矩和转速变化围较小,而复杂的使用条件那么要求汽车的牵引力和车速能在相当大的围变化,故其性能与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矛盾,这对矛盾靠现代汽车的燃机本身是无法解决的。

因此在汽车传动系中设置了变速器和主减速器,以到达减速增矩的目的。

变速器对整车的动力性与经济性、操纵的可靠性与轻便性、传动的平稳性与效率都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

汽车行驶的速度是不断变化的,即要求汽车变速器的变速必要尽量多,尽管传统的齿轮变速器并不理想但以其构造简单、效率高、功率大三大显著特点依然占领者汽车变速器的主流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变速器设计报告
姓名:
学号:
目录
一、1轴总成的创建
(1)1轴轴体
(2)1轴轴承
(3)同步锁环
(4)1轴总成
二、中间轴总成
(1)中间轴主体部分
(2)常啮合齿轮
(3)五档齿轮
(4)中间轴轴承
(5)中间轴总成
三、2轴总成
(1)2轴轴体
(2)5档齿轮、5档齿轮接合齿圈、2轴同步齿轮、接合套(3)螺母
(4)2轴总成
四、箱体箱盖总成及其二维工程图
五、变速箱装配总成及爆炸图。

通过对车辆数字化技术课程的学习,我们对数字化设计技术及汽车行业相关软件有了一些了解,这对我们的专业素养有很大的提升。

在本次作业中,对一款完整的五档汽车变速箱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进行了充分学习,使用Creo软件对此款变速箱的主体及五档部分结构进行了简略三维模型的创建。

本人主要分1轴总成、中间轴总成、2轴总成、箱体箱盖总成等几个部分对该变速器进行三维模型的创建。

一、
1
轴总成的创建
1轴总成大致有以下几个部分构成:1轴轴体、1轴轴承、同步锁环。

(1)1轴轴体
首先,选定平面草绘出该平面,进行旋转操作,即可得到1轴主体部分。

然后合并已绘制好的1轴齿轮、1轴接合齿圈
(2)1轴轴承
草绘如图,旋转得到轴承内圈。

同理绘制轴承外圈,滚珠,并将三部分合并,得到1轴球轴承模型。

(3)同步锁环
(4)建立装配文件,将以上三个部分按位置装配,得到1轴总成。

二、中间轴总成
中间轴总成大致分为以下几部分:中间轴主体、常啮合齿轮、五档齿轮、中间轴轴承等。

(1)中间轴主体
首先草绘此截面,进行扫描操作,然后进行倒角处理,得到中间轴主体部分。

(2)常啮合齿轮。

针对齿轮,以此齿轮为例,详细记录一下建模过程如下。

①设置齿轮参数。

新建文件后进入三维实体建模的环境。

然后选择菜单栏中“工具/参数”
选项,将齿轮的各参数依次添加到参数例表对话框中,如图1所示
②创建基本草绘曲线。

选取FRONT为草绘平面,单击“草绘”按钮进入二维草绘模式。

然后绘制4个任意尺寸的同心圆。

分别为181.50mm,183.50mm,196mm,206mm
③创建齿轮参数关系式,确定基本尺寸。

选择菜单栏中“工具/关系”选项,在对话框中添加齿轮参数间关系式,然后在绘图区单击4个同心圆,在对话框中添加齿轮参数关系。

④创建齿轮齿廓渐开线。

使用“创建/插入基准曲线”,依次选择弹出菜单中“从方程/完成”,选择“坐标系/笛卡尔”选项,然后在弹出的记事本中输入渐开线方程如下:
r=db/2
theta=t*45
x=r*cos(theta)+r*sin(theta)*theta*pi/180
y=r*sin(theta)-r*cos(theta)*theta*pi/180
z=0
再点击“文件/保存”之后关闭记事本;单击
“确定”完成渐开线的绘制,再通过创建基准点
PNT0、基准轴GEAR_AXIS、基准平面DTM1、基准平面HF_DTM、镜像渐开线,即得到齿廓另一侧的渐开线。

⑤绘制螺旋曲线。

使用“创建/插入基准曲线”,依次选择弹出菜单中“从方程/完成”,选择“坐标系/圆柱”选项,然后在弹出的记事本中输入螺旋线方程如下:
r=d/2
theta=2*b*tan(beta)/d*t*180/pi
z=b*t-b/2
再点击“文件/保存”之后关闭记事本;单击“确定”完成螺旋线的绘制。

⑥齿顶圆实体特征的创建。

使用“插入/拉伸”工具,选择“对称”拉伸形式,设置拉伸高度,绘制齿顶圆草绘图,即得到拉伸齿顶圆实体特征。

⑦单个齿槽特征的创建。

选择之前拉伸特征,草绘封闭的齿槽截面。

通过“插入、扫描混合”去除材料,选取螺旋线为扫描混合轨迹完成单个齿槽特征的创建。

⑧其他轮齿特征的创建。

选取齿槽特征,利用阵列功能,得到其他轮齿特征。

打孔,去除材料,倒角,得到常啮合齿轮。

(3)五档齿轮
(4)中间轴轴承
(5)将以上部分进行装配,得到中间轴总成。

三、2轴总成
2轴总成大致分为:2轴轴体、5档齿轮、5档齿轮接合齿圈、接合套、2轴同步齿轮、螺母等。

(1)2轴轴体
与1轴轴体类似,相同方法得到2轴轴体。

选取截面,草绘如图线和封闭截面,进行扫描去除材料,并进行阵列操作,得到花键特征。

(2)与1轴类似,可得5档齿轮、5档齿轮接合齿圈、2轴同步齿轮、接合套。

(3)螺母
草绘如图封闭线,拉伸得到如图实体。

按如图截面旋转去除材料,镜象处理,螺纹修饰,得到螺母模型。

(4)然后将各部分装配,得到如图2轴总成。

四、箱体箱盖总成及其二维工程图
五、变速箱装配总成及爆炸图。

由于时间不足,仅仅完成五档结构,希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能继续完成其他部分模型的建立,继续提高软件使用熟练程度及技巧性。

另外,我觉得如果这种作业能分成很多小作业,每周完成一个,那样效果会更好。

需要模型文件的可以联系我qq11478354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