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学复习材料(最终版)
昆虫学 考试复习资料

1.昆虫纲与近缘的原尾纲,弹尾纲和双尾纲有何区别? 原尾纲:无触角 缺单眼复眼 无翅 足五节 无尾须 弹尾纲:上下颚内藏 无颚须唇须尾须 缺单眼复眼 无翅 双尾纲:尾须细长多节 缺单眼 复眼 无翅2.绘蝗虫头部正面观的线条图,注明沟与区的名称。
3.列表比较咀嚼式,嚼吸式,舔舐式,虹吸式,捕吸式 , 锉吸式与刺吸式口器间的异同.咀嚼式:发达坚硬上颚 嚼吸式:下颚下唇特化为喙 舐吸式:下唇特化为喙 刮吸式:十分退化 1对口构 虹吸式:上颚退化 下颚微喙 捕吸式:上颚为镰刀壮 挫吸式:上下颚不对称 切吸式:上唇长 上颚刀片状 刺吸式:有口针和喙4.绘昆虫触角的基本构造图,注明各部分的名称. 柄节 梗节 辨节6.列表比较蝉,荔蝽和雌性蚊子口器构造的异同. 实验二1.绘昆虫胸足的基本构造图,注明各部分名称.2.绘昆虫翅的通用假想脉序图,注明各翅的名称(中文和英文),并与石蛾和蝙蝠蛾的前翅的脉序比较.3.何谓附肢?昆虫的头部,胸部和腹部各有哪些附肢? 头部 触角 上颚 下颚 下唇胸部:前中后足 腹部:外生殖器 尾须 5.如何区分鳞翅目幼虫与膜翅目叶峰的幼虫? 磷翅目 3,6,10 节上的腹足有趾 末端有趾沟 实验三2.比较咀嚼式口器与刺吸式口器昆虫消化道的异同。
咀嚼式:固体食物 较粗短 前胃发达 包有强壮肌肉 里面有胃齿刺吸式:液体食物 消化道细长 常无前胃 常有支嗦嚷 和滤室 咽 特化为咽唧筒3.绘蝗虫消化道构造图,并比较昆虫前肠,中肠和后肠组 织来源,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异同。
咽 嗦嚷 喂盲嚷 马氏管 直肠5昆虫马氏管的基段和端段的组织结构和功能有何异同个?基段:紧靠底膜的细胞质膜内褶较浅 向着官腔侧的细胞质膜形成的微绒毛较疏且长短不一 从官腔内排泄物中再吸收水分 无机盐端段:靠底膜侧的细胞膜高度内褶 向着管腔侧的微绒毛细长紧密 排列整齐 吸收代谢物并分泌入官腔8.绘蝗虫雌、雄内生殖器构造图,并注明各部分的名称。
华中农业大学昆虫学复习资料(自己整理,仅供参考)

昆虫学复习资料1.简述昆虫纲的特征:○1体躯由若干环节组成:这些环节集合成头、胸、腹三个体段。
○2头部是取食与感觉的中心。
○3胸部是运动与支撑的中心。
3个体节○4腹部是生殖与代谢的中心。
第一篇昆虫的外部形态(一)名词解释:1.体节和体段:组成昆虫体躯的每一个环节就是一体节;组成昆虫体躯的一系列体节分为头、胸、腹三个体段。
2.附肢和附器:胚胎发育时期,除头前叶和尾节外,昆虫的每一体节两侧都有1对管状突起,孵化前,一部分突起消失,其余的则演化成了分节或不分节的附肢;附器是指通常不在虫体体节的两侧,也不分节,与胚胎时的管状突起没有同源关系的附属器官3.初生分节和次生分节:初生分节是以节间褶为分界线的体躯分解方式;次生分节是以节间膜为体节分界线的分节方式。
4.沟和缝:骨板常在适当的部位向内凹陷,凹陷部位的外面留下1条狭窄的槽,称为沟;缝是相邻的两块骨片并接后相对继续骨化所留下的一条膜质线。
5.翅的连锁方式:(1)翅轭连锁:在毛翅目和蝙蝠蛾等昆虫中,前翅轭区的基部有一指状突起,称为翅轭飞行的时候,翅轭伸在后翅前缘的反面,前翅臀区的一部分边缘覆盖在后翅前缘的正面,将后翅夹住,以便使前、后翅的动作保持一直。
(2)紧贴连锁:在蝶类和枯叶蛾、天蚕蛾等昆虫中,后翅的肩角不仅膨大,而且还具有短的肩脉,它们不仅突出,而且伸于前翅的后缘之下,使前、后翅在飞行过程中紧密贴在一起,以便保持一致的飞行动作。
(3)翅缰连锁:在鳞翅目的一部分蛾类中,后翅前缘基部有1根刺或几根强大的刚毛,叫翅缰。
前翅基部的反面,有1簇毛和鳞片,叫翅缰钩。
飞翔时翅缰插入翅缰钩内,使前、后翅紧密的连接在一起。
通常雄蛾的翅缰仅有1根,翅缰钩位于前翅亚前缘脉的下面;而雌蛾的翅缰可多达2~9个根,翅缰钩位于肘脉的下面。
(4)翅钩连锁:多数膜翅目昆虫后翅前缘的中部有1排向上弯曲的小钩,称为翅钩。
在前翅后缘有1条向下卷起的褶,飞翔时将翅钩挂在翅卷起的褶上,以协调前、后翅的动作。
昆虫学复习资料

昆虫学复习资料绪论❖昆虫成虫期的基本特征:1)由头、胸、腹3个体段组成。
2)头部有1对触角3对口器附肢,通常还有复眼和单眼,是感觉、联络、取食中心。
3)胸部有3对足(用来区别是否为昆虫),一般还有2对翅,是运动中心。
4)腹部含有大部分的内脏和生殖系统,生殖孔位于第8~9腹节,是代谢和生殖中心。
❖昆虫繁盛的原因:1)有翅能飞;2)体躯小且有外骨骼;3)繁殖力强和生殖方式多样;4)口器的分化和食性多元化;5)具有变态和发育的阶段性;6)适应能力强;❖昆虫学的应用:仿生、检疫、药用、食用、工业原料等方面。
❖人体的四大寄生虫:臭虫、蚊子、跳蚤、体虱。
昆虫的附肢:头部:触角、上颚、下颚、下唇。
胸部:前足、中足、后足。
腹部:部分外生殖器的结构和尾须。
第二章触角:1)基本构造:由柄节、梗节、鞕节组成。
2)功能:嗅觉、触觉、听觉(觅食、聚集、求偶、产卵)口器的常见类型第三章胸节:昆虫的胸节由前胸、中胸、后胸3个体节组成。
每一胸节各有一对胸足,分别称前足、中足、后足。
多数昆虫的中胸和后胸上还各有一对翅,分别称为前翅和后翅。
胸足:胸部的运动附肢,从基部到端部依次为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前跗节组成。
胸足的类型翅:翅的3缘3角:前缘、外缘、后缘。
肩角、顶角、臀角。
翅的常见类型:膜翅:膜翅目、蜻蜓、草蛉、脉翅目前后翅,直翅目、半翅目、鞘翅目的后翅。
毛翅:毛翅目(石蛾的前后翅)飞行器官→→→鳞翅:鳞翅目蝶与蛾的前后翅纓翅:缨翅目蓟马的前后翅半鞘翅:半翅目大多数蝽的前翅鞘翅:鞘翅目的甲虫前翅保护器官→→→覆翅:直翅目昆虫的前翅平衡器官→→→棒翅:双翅目昆虫的后翅(前翅特化为平衡棒)第四章昆虫的腹部:昆虫的腹部是昆虫体段的第3体段,其内部包含着主要的内脏器官,其后端着生有外生殖器,是消化、排泄和生殖中心。
腹部的分节:腹部多为长圆筒形或近纺锤形,一般为9~11节。
石蛃目和衣鱼目为11 节,其他类群多为9~10节。
腹部的分段:根据外生殖器的着生位置,腹部可以分为生殖前节(每节两侧有一对气门,用于呼吸)、生殖节、生殖后节。
昆虫学复习资料.doc

昆虫学复习资料.doc昆虫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昆虫:体躯分三段:头、胸、腹,一对触角、2对翅膀、三对足,腹部分多节,骨骼包在体外部,从幼虫到成虫要通过一系列内部及外部形态和构造的变化。
2、激素:由内分泌器官分泌,散布于昆虫体内,经血液运送到靶标部位,以调节、控制昆虫本身的生长、发育、变态、交配、生殖和生理代谢的微量化学物质。
(昆虫内分泌激素有三类:脑激素、保幼激素、蜕皮激素)3、两性生殖:需要经过雌雄交配,精子和卵核结合,才能正常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法。
4、孤雌生殖:即卵不受精就发育成新个体的繁殖方法。
5、世代(异态)交替: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随季节的变化而交替进行。
6、变态: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幼虫到成虫要经过外部形态、内部结构以及生活习性上一系列的变化,称为变态。
7若虫:渐变态的昆虫,幼期和成期在外表、生活环境和习性方面都相像,所不同的是翅未长成和内生殖系统未发育完成,其幼虫称为若虫。
8、有效积温:昆虫完成一个发育阶段,需要一定的有效温度积累,即发育起点温度以上的温度总和,称为有效积温。
9、蛹期:全变态类昆虫幼虫老熟后,在幼虫变化成蛹,蛹变为成虫以前的一段时期。
10龄期:相邻两次蜕皮间经历的时间。
11、性二型:除生殖器官(直接产生性细胞)和外生殖器(实行交配、产卵等活动)的构造不同外,雌雄的区别也表现在个体的大小,体型的差异,颜色的变化等方面。
12、孵化:昆虫在卵内完成胚胎发育后破壳而出的现象叫孵化。
13、化蛹:完全变态昆虫在幼虫和成虫之间的一个发育阶段,也是幼虫转变成为虫的过程的过渡时期。
14、羽化:不完全变态昆虫的老熟幼虫和完全变态的蛹蜕皮后都变为成虫,这个过程称为羽化。
15、世代:昆虫从卵到成虫产卵为止的个体发育周期称为一个世代。
16、生活史:昆虫完成一个生命周期的发育史。
17、年生活史:一种昆虫在一年内的发育史,即由当年的越冬虫态并开始活动到第二年的越冬虫态结束为止,这中间的世代变化及各个虫期出现的发育经过称为年生活史。
昆虫学复习资料综合

昆虫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体节:昆虫的体躯是由一系列的环节组成的,称为体节。
体段:初生分节:一般昆虫的幼期,相邻体节具环形凹陷,即节间褶,纵肌附着褶上,其体节相当于胚胎发育的真正体节,故称这种分节方式为初生分节。
次生分节:在成虫体壁的骨化过程中,相当于初生分节的节间褶也骨化了,里面形成前内脊,褶前一未经骨化的窄环,成为体节的分界,这种因体壁骨化而产生的分节方式称次生分节。
头式:昆虫口器的形状及其在头部着生的位置。
脉序:指翅脉在翅面上的分布形式。
纵脉、是从翅基部发出伸到翅边缘的脉,起始于足气管的气管干的分支,是翅脉的主体。
横脉、是横列在纵脉间的短脉,起加固翅面的作用。
翅室:翅脉把翅面划分成的小区叫翅室。
开室:有一边没有翅脉而达翅缘的翅室叫开室。
闭室:当一翅室的各边均杯翅脉包围或仅基方于翅基本相通时,这样的翅室称闭室。
雌雄二型:同种的雌雄个体除了生殖器官的结构差异和第2性征的不同外,在大小、颜色、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
雌雄多型:同种昆虫同一性别的个体间在大小、颜色、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
两性生殖、孤雌生殖:指一些昆虫的卵不经过受精而发育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多胚生殖:是指1个卵内可产生两个或多个胚胎,并能发育成正常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胎生:一些昆虫可以从母体直接产出幼虫或若虫来。
这种生殖方法叫胎生。
幼体生殖:有少数昆虫在母体尚未达到成虫阶段就进行生殖,称为幼体生殖。
胚后发育变态:昆虫的个体发育过程中,特别是在胚后发育阶段要经过一系列的形态变化,昆虫的这种由幼虫期状态转变为成虫期状态的现象,称为变态。
增节变态:是昆虫纲中最原始的变态类型,其主要变态特点是幼期与成虫期之间除身体大小和性器官发育程度的差异外,腹部的节数随着脱皮次数的增加而增加。
原尾目表变态:也属于原始变态类型。
其变态特点是幼体与成虫之间除身体大小、性器官发育程度及附肢节数等有所变化。
成虫期仍能继续脱皮。
弹尾目、双尾目和缨尾目原变态:原变态是有翅亚纲中最原始的变态类型,仅见于蜉蝣目昆虫。
昆虫学复习资料

昆虫学复习资料昆虫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翅脉:在翅面上,沿着气管的地方加厚就形成翅脉。
2、开放式循环系统:血液循环不是封闭在血管内,而是充满在整个体腔中,浸浴着内部器官。
3、外激素:是有一种昆虫个体的特殊腺体分泌到体外,能影响同种其他个体的行为、发育和生殖等的化学物质。
4、两性生殖:雌雄异体,经过两性交配后,精子与卵结合,雌性产下受精卵,每粒卵发育成一个新个体的繁殖方式称为两性繁殖。
5、孤雌生殖:卵不经过受精可以发育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称为孤雌生殖。
6、卵胎生殖:指卵在母体内成熟后,并不排出体外,而是留在母体内进行胚胎发育,直到孵化后,直接产下幼虫。
7、多胚生殖:是由一个卵发育成两个或更多的胚胎,每个胚胎发育成一个新个体的繁殖方式称为多胚生殖。
8、孵化:在卵内完成胚胎发育后幼虫破壳而出的过程。
9、变态:昆虫在胚发育过程中,从幼期状态转变成成虫状态的现象。
10、若虫:一些昆虫一生发育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这些昆虫幼虫的形态和生活习性常与成虫相似,故常把这样的幼虫称为若虫。
11、脱皮:自卵中孵出的幼体,随着虫体的增长,经过一定时间重新形成新的表皮,将旧表皮脱去,这种现象称为~~12、不完全变态:发育仅经过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
13、全变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发育阶段。
14、龄期:两次脱皮之间经过的时间称为龄期。
15、化蛹:昆虫有老熟幼虫脱皮而产生蛹的过程称为化蛹或蛹化。
16、羽化:昆虫有蛹或老熟幼虫破壳而出的过程称~~17、雌雄二型:雌雄两性在形态上有明显差异的现象称为性二型或~~。
18、多型现象:同种同性别的昆虫具有两种或更多不同类型个体的现象称为~~19、世代:昆虫的生活周期,从卵发育开始,经过幼虫、蛹到成虫性成熟产生后代个体的发育史,称为一个世代。
20、年生活史:昆虫在整个一年中的发育经过,如发生的世代数,各虫态的出现的时间和寄主植物发育阶段的配合及越冬情况等称为~~21、休眠:是种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对不良环境条件的一种暂时的适应性。
昆虫学复习材料(最终版)

红笔为补充部分昆虫学(仅供参考)名词解释1.孵化:昆虫的胚胎发育结束后,幼虫破卵壳而出的过程叫孵化。
2.羽化:昆虫从若虫或蛹脱皮变为成虫的过程叫做羽化。
3.虫龄(instar):由卵孵化出来到第一次脱皮以前的幼虫叫第一龄幼虫;经第一次脱皮后的幼虫叫第二龄幼虫。
以后每脱一次皮就增加1龄,即虫龄=脱皮次数+1。
4.龄期(stadium):在相邻两次脱皮之间所经历的时间叫龄期。
5.渐变态:发育过程中可明显区分为卵、幼虫和成虫3个阶段,幼虫随着虫龄的增长而逐渐近似于成虫,而且成虫、幼虫生活环境和习性也相同。
是不完全变态中的一个类型。
6.全变态:发育过程经过4个虫态:卵—幼虫—蛹—成虫。
幼虫与成虫在形态及习性相差很大或完全不同。
7.变态:昆虫从卵孵化出幼虫一直到羽化为成虫的发育过程中,一般需经过一系列形态上的内部器官的变化,致使成虫和幼虫显著的不同,这种现象称为变态。
8.雌雄二型现象:昆虫的雌雄两性除生殖器官不一样外,其他特征也存在很大落差,这种现象称为雌雄二型。
9.多型现象:有一些昆虫,同一个种中,却存在着两种以上类型的个体,这种现象叫多型现象。
如:蜜蜂、白蚁、蚂蚁;稻飞虱长翅型和短翅型。
10.世代:昆虫由脱离母体(卵或幼虫)到成虫性成熟的个体发育史叫一个世代,简称一代。
11.趋性:趋性是指昆虫对某种刺激所表现出来的定向活动。
12.趋光性是指大多数夜出性的昆虫对短波光有强烈的趋性。
我们常用黑光灯进行诱集;蚜虫对黄色的光有趋性,所以在菜田中可用黄板进行诱杀。
13.趋化性:昆虫对某种化学物质具有趋性。
如性诱性应用;毒饵诱剂等。
14.食性:昆虫取食的习性叫食性。
15.单食性:只能在一种植物上或者与它亲缘关系很近的几个种上取食的昆虫,例如梨大食心虫,只在梨属的植物上取食为害,绿豆象只为害绿豆,豌豆象只为害豌豆等。
16.寡食性:只在一科植物上取食的昆虫,如小菜蛾只在十字花科不同属的植物上生活。
17.肉食性:以其它动物为食物的昆虫,如:瓢虫、草蛉、各种寄生蜂等。
昆虫学复习资料

昆虫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两性生殖:昆虫绝大多数是雌雄异体,通过两性交配后,雌性产下受精卵,每粒卵发育为一个子代个体。
这种生殖方式叫做两性生殖。
2、孤雌生殖:卵不经过受精就可以发育为心个体的繁殖方式。
3、生活史(年生活史):昆虫在一定阶段的发育史。
4、昆虫激素:昆虫激素是昆虫的内分泌腺分泌的,可经体液运至全身各处,对昆虫的生理机能、代谢、生长发育、滞育、变态、生殖等起调节控制作用的物质。
5、食物链: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在生态学[1]上被称为食物链6、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之间通过能量传递关系存在着一种错综复杂的普遍联系,这种联系象是一个无形的网把所有生物都包括在内,使它们彼此之间都有着某种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这就是食物网。
7、地下害虫:一生或一生中某个阶段生活在土壤中为害植物地下部分、种子、幼苗或近土表主茎的杂食性昆虫。
8、休眠:昆虫为了安全度过不良环境条件(主要是低温或高温)而处于不食不动,停止生长发育的一种状态。
当不良环境条件解除后,昆虫可以立即恢复正常的生长发育,这种现象成为昆虫的休眠。
9、滞育:指昆虫受环境条件的诱导所产生的静止状态的一种类型。
它常发生于一定的发育阶段,比较稳定,不仅表现为形态发生的停顿和生理活动的降低,而且一经开始必须渡过一定阶段或经某种生理变化后才能结束。
10、世代:昆虫由卵(或幼虫)发育到性成熟产生后代的过程称为一个世代或一个生命周期。
11、变态:昆虫的生长发育,形态上要经过多次的变化,多数种类都要经过卵、幼虫、甚至经过蛹的阶段才可变为成虫。
12、趋性:具有自由运动能力的生物,对外部刺激的反应而引起运动,这种运动具有一定方向性时称为趋性13、多型现象:有些昆虫,在同一性别中有不同类型的现象。
主要表现在躯体构造、形态和颜色等的不同。
14、内激素:激素分泌于体内,调节内部生理活动。
激素是体内腺体分泌的一种微量化学物质,起着支配昆虫的生长发育和行为活动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笔为补充部分昆虫学(仅供参考)名词解释1•孵化:昆虫的胚胎发育结束后,幼虫破卵壳而出的过程叫孵化。
2.羽化:昆虫从若虫或蛹脱皮变为成虫的过程叫做羽化。
3.虫龄(inStar):由卵孵化出来到第一次脱皮以前的幼虫叫第一龄幼虫;经第一次脱皮后的幼虫叫第二龄幼虫。
以后每脱一次皮就增加1龄,即虫龄=脱皮次数+1。
4.龄期(StadiUm):在相邻两次脱皮之间所经历的时间叫龄期。
5.渐变态:发育过程中可明显区分为卵、幼虫和成虫3个阶段,幼虫随着虫龄的增长而逐渐近似于成虫,而且成虫、幼虫生活环境和习性也相同。
是不完全变态中的一个类型。
6.全变态:发育过程经过4个虫态:卵一幼虫一蛹一成虫。
幼虫与成虫在形态及习性相差很大或完全不同。
7.变态:昆虫从卵孵化出幼虫一直到羽化为成虫的发育过程中,一般需经过一系列形态上的内部器官的变化,致使成虫和幼虫显著的不同,这种现象称为变态。
8.雌雄二型现象:昆虫的雌雄两性除生殖器官不一样外,其他特征也存在很大落差,这种现象称为雌雄二型。
9.多型现象:有一些昆虫,同一个种中,却存在着两种以上类型的个体,这种现象叫多型现象。
如:蜜蜂、白蚁、蚂蚁;稻飞虱长翅型和短翅型。
10.世代:昆虫由脱离母体(卵或幼虫)到成虫性成熟的个体发育史叫一个世代,简称一代。
11.趋性:趋性是指昆虫对某种刺激所表现出来的定向活动。
12.趋光性是指大多数夜出性的昆虫对短波光有强烈的趋性。
我们常用黑光灯进行诱集;蚜虫对黄色的光有趋性,所以在菜田中可用黄板进行诱杀。
13.趋化性:昆虫对某种化学物质具有趋性。
如性诱性应用;毒饵诱剂等。
14.食性:昆虫取食的习性叫食性。
15.单食性:只能在一种植物上或者与它亲缘关系很近的几个种上取食的昆虫,例如梨大食心虫,只在梨属的植物上取食为害,绿豆象只为害绿豆,豌豆象只为害豌豆等。
16.寡食性:只在一科植物上取食的昆虫,如小菜蛾只在十字花科不同属的植物上生活。
17.肉食性:以其它动物为食物的昆虫,女口:瓢虫、草蛉、各种寄生蜂等。
18.植食性:以植物的各部分为食物的昆虫,女口:粘虫、棉铃虫、麦蚜等。
19.拟态:昆虫有时也可以“模拟”其它动物的姿态来保护自己,这种现象叫“拟态”。
20.保护色:昆虫为了能够生存,避过敌害使本身的体色变得与环境相近的现象称为保护色。
21.两性生殖:绝大多数昆虫的生殖是雌雄两性必需经过交配,精子与卵子结合后,由雌虫将受精卵产出体外。
卵经孵化而成为新个体。
这种生殖方式称为两性生殖。
22.卵胎生:大多数进行孤雌生殖的蚜虫,它们的卵在母体内已经孵化,由母体直接产下幼虫。
这种现象称卵胎生。
23.物理机械防治法是应用各种物理因子、机械设备以及多种现代化除虫工具来预测及防治害虫的手段。
它包括光学、电学、声学、力学、放射物理等。
24.农业防治法:是从果园生态系的整体观点出发,根据害虫、寄主和环境间的相互关系,综合应用一系列园艺技术措施,有目的地创造有利于果树、天敌的生长发育,而不利于害虫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抑制害虫种群的增长或直接杀灭害虫,以达到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害虫,获得作物优质、高产的目的。
25.生物防治:是利用自然的有益生物或病原微生物来控制害的种群数量。
它包括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及其它有益动物的利用。
26.化学防治:是利用农药(杀虫剂)的毒性来防治园艺害虫的一种方法•27•害虫的综合治理(IPM):根据生态学的原理和经济学的原则,选取最优化的技术组配方案把有害生物种群数量较长期地稳定在经济损害水平以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28.植物检疫: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对内)利用政府法令的规定(即法律的措施),进行多方面的严格检验,来禁止危险性的害虫、?病菌及杂草人为地从国外(或外地)传入或传出,并对局部发生的检疫对象尽快加以控制和消灭,以保障农业生产和外贸的顺利进行。
单选、判断、简答、论述1•昆虫纲主要特征是什么?试比较昆虫纲与蛛形纲异同点。
(1)昆虫纲主要特征:体躯分别头、胸、腹三个体段;头部:1对触角、一对复眼及0-3 个单眼;胸部:具3对胸足,一般还有2对翅;腹部9-11节(2)昆虫纲与蛛形纲异同点:蛛形纲体躯只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两个体段,一般有4对足,无触角,无翅。
2.昆虫口器类型:咀嚼式口器、刺吸式口器、虹吸式口器、舔吸式口器。
昆虫咀嚼式口器构造:它包括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和舌5部分。
代表虫:星天牛刺吸式口器构造:上唇很短,呈三角形的小片;下唇长而粗,延长成喙,有保护口器的作用;上颚与下颚变成细长的口针,包在喙内,两对口针相互嵌接组成食物道和唾液道,其食窦(即唇基与舌之间)和咽的一部分形成强有力的抽吸机构。
代表虫:蝉、蚜虫、蚊子、荔枝蝽、柑桔木虱、黑点蚧、柑桔锈螨、柑桔红蜘蛛。
虹吸式口器代表虫:蝴蝶、蛾类;舔吸式口器代表虫:苍蝇。
3.请简述昆虫触角的基本构造、类型及代表虫。
触角基本构造:柄节、梗节、鞭节。
触角类型及代表虫:丝状(荔枝蝽)、刚毛状(蜻蜓、蝉)、念珠状(白蚁)、棒状(蝴蝶)、锤状(郭公虫、瓢虫)、锯齿状(雌性叩头虫、雌性豆象)、栉齿状(雄性叩头虫、豆象)、羽毛状(天蚕蛾、毒蛾、多数雄性蛾类)、膝状(蜜蜂、熊蜂、蚂蚁)、环毛状(雄蚊、摇蚊)、具芒状(双翅目蝇类)、鳃片状(金龟子)。
4.昆虫翅的类型及其代表虫。
①膜翅:蜻蜓、草蛉、蜂类的前后翅;②复翅:蝗虫、螳螂;③毛翅:毛翅目昆虫;④半鞘翅:蝽类前翅;⑤鞘翅:甲虫的前翅;⑥鳞翅:蛾、蝶;⑦缨翅:蓟马;⑧棒翅(平衡棒):双翅目昆虫和雄性介壳虫。
5•胸足的基本构造及各部分名称。
胸足的类型及代表虫。
前胸、中胸和后胸上各有1对足,称为前足、中足和后足。
足从基部向端部由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和前跗节(爪)6个部分组成。
胸足的类型:①步行足(步行虫、瓢虫)②跳跃足(蝗虫、蟋蟀)③捕捉足(螳螂、猎蝽)④开掘足(蝼蛄)⑤携粉足(蜜蜂)⑥游泳足(龙虱、仰蝽)⑦抱握足(雄性龙虱)⑧攀缘足(虱类)6.跗节式3-3-3是什么含义?(拓展隐3节是什么含义)前足冲足-后足的跗节数量分别为3, 3,37•变态的主要类型有几种及其代表虫?变态的主要类型:1、表变态(缨尾目昆虫)2、不完全变态(1)渐变态(荔枝蝽、桃树叶蚕)(2)半变态(蜻蜓)(3)过渐变态(缨翅目蓟马、同翅目雄蚧、粉虱等昆虫)3、完全变态(黄曲条跳甲、鞘翅目、蛾、蝶类、双翅目、膜翅目以及脉翅目)4、复变态(寄生性昆虫,如芫菁、部分寄蝇、捻翅虫、部分步甲、拟步甲)9.全变态昆虫幼虫主要有哪些类型?蛹有哪些类型? 幼虫类型:①原足型:膜翅目寄生蜂类的幼虫②多足型:鳞翅目和膜翅目叶蜂类的幼虫a.蠋型幼虫:鳞翅目幼虫;b.拟蠋型幼虫:膜翅目叶蜂幼虫。
③寡足型:根据体型和足发达程度,又可分为4种类型。
a蛃型(衣鱼型):瓢虫、步甲以及草蛉的幼虫; b.蛴螬型:金龟子幼虫;c∙蠕虫型:叩头虫幼虫(金针虫)、拟步甲幼虫(拟金针虫);d.象虫型。
④无足型a全头型:少数潜叶蛾。
鞘翅目中的象甲、天牛、吉丁虫、蚤目低等双翅目一些蜂等; b.半头无足型:虻、水虻的幼虫;c∙无头无足型:蛆。
蛹的类型:①离蛹(裸蛹):甲虫、蜂类;②被蛹:蛾、蝶类;③围蛹:蝇类。
9个目的主要特征及代表虫,着重掌握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同翅目、双翅目。
10.请比较直翅目和缨翅目的特征及代表虫。
直翅目特征:口器咀嚼式;前翅为复翅,后翅为膜质;后足跳跃足;雄虫常常具有发音器;属不完全变态。
本目常见的科有:蝗虫、螽蟖、蟋蟀、蝼蛄等。
缨翅目特征:口器锉吸式;小型昆虫;缨翅。
花器及叶部害虫;部分是天敌。
11.请比较鳞翅目和膜翅目的特征及代表虫。
鳞翅目特征:鳞翅、口器为虹吸式;幼虫为咀嚼式口器。
幼虫为多足型,蛹为被蛹,属完全变态类型。
鳞翅目是一个大目,全世界已知的种达十万种以上,与农业有关的有2个亚目。
多数种类是农业害虫。
鳞翅目:蛾类和蝴蝶类。
膜翅目特征:翅膜质;口器为咀嚼式;触角丝状或膝状;有些具螫刺;属完全变态类型。
膜翅代表虫包括蜂和蚂蚁。
12.请比较同翅目和半翅目的特征及代表虫。
同翅目特征:口器刺吸式,其喙从头腹后方向胸部延伸;翅膜质或革质,有些雌虫无翅。
分泌蜜露,诱发煤烟病。
同翅目分为5个亚目。
蝉科;叶蝉科;木虱科如桔木虱、龙眼木虱、橄榄木虱、梨木桔木虱和梨木虱等。
粉虱科;蚜科;蚧总科。
半翅目特征:半翅目“蝽” ;口器为刺吸式(喙从头前方向后延伸);前翅半鞘翅,后翅为膜质;胸部后足基节旁具臭腺开口,能挥发臭液,因此蝽象又被叫做“臭屁虫”。
属不完全变态。
13.请比较鞘翅目和双翅目的特征及代表虫。
鞘翅目特征:鞘翅目昆虫统称甲虫;口器咀嚼式;前翅硬化成鞘翅,后翅膜质;属完全变态类型;幼虫寡足型,或无足型。
蛹多为裸蛹;食性复杂:有肉食性、植食性、腐食性、粪食性等等。
本目昆虫是昆虫纲中最大的一个目,含有25万多种甲虫。
鞘翅目共有157个科,分属于三个亚目。
双翅目特征:口器为刺吸式,刮吸式或者吮吸式;一对膜质的前翅,后翅特化为平衡棒;属完全变态类型。
双翅目包括蚊类、虻类和蝇类昆虫。
14.为什么要进行植物检疫?植物检疫重要性:①害虫分布的具有明显的区域性;②不同区域害虫传播是随同农产品而传带;③一种害虫传入新区后,因气候、食料及其它环境条件适宜,而且缺乏天敌的对其的控制,使它发生危害的程度比原产地更加严重。
15.农业防治法有何优缺点?在园艺害虫防治中有哪些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其依据是什么?优点:具有预防作用、无副作用(3R)、方法简便、经济,符合农业可持续要求。
缺点:对即将发生的害虫无法控制。
主要措施:①选用高产优质的抗虫品种;②果园合理搭配、套作等;适地适树;③选用健壮无虫的种苗;④加强园艺管理:如除草,修剪整枝,清园卫生;⑤肥水科学管理,如合理施肥等。
依据:从果园生态系的整体观点出发,根据害虫、寄主和环境间的相互关系,综合应用一系列园艺技术措施,有目的地创造有利于果树、天敌的生长发育,而不利于害虫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抑制害虫种群的增长或直接杀灭害虫,以达到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害虫,获得作物优质、高产的目的。
16.化学农药有哪些类别?当前对化学农药发展有哪些要求?农药的分类① 杀虫剂②杀菌剂③杀螨剂④杀线虫剂⑤除草剂⑥杀鼠剂⑦植物生长调节剂合理使用农药,提高防治效果(1)建立病虫测报体系,提高测报的准确度。
适时用药:虫害一般在低龄幼虫盛发期用药。
(2)选择高效低毒的农药(3)农药混用或交替使用避免或延缓害虫抗性的产生和发展,提高农药的使用效果,延长使用时间。
17.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的优缺点是什么?化学防治的优点:作用快、效果好,能够迅速杀灭即将暴发的害虫;不受地区、季节、面积等的限制,?同时对各种害的不同虫态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大量生产,使用方便,易受群众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