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性格分析

合集下载

中国人的性格分析与创新思维

中国人的性格分析与创新思维

8

与西方人相反,中国人传统的性格是习惯于综合,不习惯于分析; 习惯于感性,不习惯于理性;习惯于表扬,不习惯于批评;习惯 于内敛,不习惯于开放;习惯于防御,不习惯于进攻;习惯于谋 略,不习惯于技物;习惯于窝里斗,不习惯于远征战;习惯于镇 压内乱,不习惯于抗击外侵;习惯于战胜自己,不习惯于战胜别 人;习惯于崇拜权力,不习惯于尊重人民;习惯于明哲保身,不 习惯于考虑全局; 习惯于见风转舵,不习惯于独立思考;习惯 于人际交往,不习惯于科学研究;习惯于专制,不习惯于民主; 习惯于人治,不习惯于法治;习惯于尊敬老师,不习惯于追求真 理;习惯于动口,不习惯于动手;习惯于内争,不习惯于外斗; 习惯于重义,不习惯于重利;习惯于务虚,不习惯于务实;习惯 于守旧,不习惯于创新;习惯于虚伪,不习惯于诚实;习惯于做 官,不习惯于做事;习惯于小宗族势力,不习惯于大工业社会。 在现代工业化的社会里,这些产生于孔孟之道的传统思想就成了 我们民族致命的弱点。
面子是一柄双刃剑 面子市场是一个大市场 面子有利于民族自强与自信 面子有利于维持和谐的关系 面子不利于管理与监控 面子不利于务实精神的形成
3
中国人的节约持家
节约持家的表现:有限资源的充分利用、忍耐、 居安思危 节约持家的原因分析: 地域资源特点 文化进化与遗传 心理认知机制 行为层面的原因
11
北京商人性格特征


京派商人不少与京城大大小小的官员有联系,路子广、信息 灵,他们热衷于做大买卖而且往往能成功。由于权力也可以 经商变成钱,北京商人的政治神经十分敏感,即使一个微不 足道或与政治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件,他们也能嗅出它的政治 气味。例如文化艺术现象最容易在京城引起轰动,上海人一 般看文艺就是从好看不好看的角度去评判的。而北京人则是 从政治背景、人事关系、领导人态度等各个角度去分析、去 揣摸、去猜测、去评价直搞得满城风雨 。 由于政治情结的心理缠绕,北京商人俨然像是政治家。朋友 聚会就像是政治家沙龙,北京商人侃起国家大事、政治形势 就像高山流水、气势磅礴。因此有顺口溜说:北京人侃主义, 广东人谈生意;北京街头多口号,广东街头多广告,北京人 脑袋里装的除了赚钱外就是最新最全的政治新闻、胸中存的 是独到的政治见解。有人曾戏言说在北京街头随便挑几个生 意人其政治水平都够得上外地县长一级的水平,北京商人做 生意时多喜欢带点官味,爱打政治牌 。

第十章中国人的国民性格

第十章中国人的国民性格

节俭
勤劳
❖ 讲究礼节
缺乏时间观念 忽视精确
❖ 天性误解
拐弯抹角
柔顺固执
❖ 心智混乱
麻木不仁
缺乏公共精神
❖ 守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忍耐
知足常乐
❖ 孝心
仁慈行善
缺乏同情心
Company Logo
三、我国国民性格的分析
❖梁启超
❖ 崇实际 ❖ 贵人事 ❖ 重阶级 ❖ 喜保守 ❖ 畏天命 ❖ 贵自强
主力行 明政法 重经验 主勉强 言排外
因循守旧
Company Logo
三、我国国民性格的分析
❖柏杨 《丑陋的中国人》 ❖ 脏乱吵 ❖ 窝里斗 ❖ 心胸狭窄 ❖ 见识少
Company Logo
三、我国国民性格的分析
❖ 本土化研究(杨国枢、杨中芳等) ❖ 他们对面子、孝道、报、缘、忍、差序格局、家
族主义等中国或东方社会特有的心理与行为现象 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如杨国枢提出中国人的社会 取向(与西方人的个人取向相对)的人格特征,表 现为顺从他人、不得罪他人、符合社会期望并受 他人意见的左右。
内容
1. 国民性格概念 2. 国民性格的形成 3. 我国国民性格的分析 4. 从价值取向分析我国国民性格形成
原因
Company Logo
一、国民性格概念
❖国民性格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绝大多 数人在思想、情操及行为上所表现出来的 某种固定形态。
Company Logo
一、国民性格概念
❖国民性格具备的条件: ❖一致性:全体国民或绝大多数国民均对事
Company Logo
(二)重视功名
❖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 士为国之宝,儒为席上珍。 ❖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中国人各省性格分析

中国人各省性格分析

中国人各省性格分析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独特的地理、历史、经济和文化背景,这也使得各省的人们在性格上有着一定的差异。

下面将从北方、东北、华北、东部沿海、中部和西南六个区域来进行中国人各省性格的分析。

首先,北方地区的人们性格较为开朗、豪爽。

他们生活的地区气候寒冷干燥,环境相对艰苦,因此有着坚毅、勤劳的品质。

北方人善于劳动和奋斗,他们性格开放,喜欢交际和热闹。

例如,北京人喜欢热闹和社交活动,他们热情好客,待人友好;河北人重情义,善于交际社交,他们开朗大方,善于幽默;山西人勤劳节俭,性格朴实、豪爽,他们勤俭节约、不拘小节。

东北地区的人们性格直爽、豪放。

东北人崇尚真实和直接,他们性格豪放、大气。

辽宁人豪爽开朗,善于交际;吉林人热情好客,待人真诚;黑龙江人性格坚毅,豪放直爽。

东北人性格开放直率,他们崇尚真实和直接,不喜欢拐弯抹角。

华北地区的人们性格勤奋、务实。

华北人常年生活在干燥和半干旱的气候环境中,他们性格勤奋、兢兢业业。

北京人聪明睿智,他们思维敏捷,善于创新;天津人乐观向上,性格开朗;河北人勤于努力,稳重踏实。

华北人注重实际,做事踏实认真,是中国社会中的中堂力量。

东部沿海地区的人们性格开放、进取。

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东部沿海地区与外界交流更为频繁,人们的性格也更加开放。

上海人注重实际,善于把握机遇,他们性格开放、灵活;浙江人勤劳勇敢,他们性格敢为人先、乐观自信;江苏人务实而进取,他们性格坚韧不拔。

东部沿海地区的人们性格开放、进取,更加注重个人的发展和创新。

中部地区的人们性格稳重、务实。

中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庞大的劳动力资源,人们普遍性格稳重、踏实。

湖南人热情开朗,他们性格豪放、乐观;湖北人勤劳朴实,他们性格沉稳、务实;河南人勤于努力,性格坚毅、兢兢业业。

中部地区的人们性格稳重、务实,他们勤劳向上,追求稳定和进步。

最后,西南地区的人们性格开朗、乐观。

西南地区地势较高,气候也较为湿润,人们性格开朗、乐观。

谈国人性格

谈国人性格

谈国人性格中国人在西方人眼中曾经是这样的:省吃俭用、勤劳持家、恪守礼节、遇事坚忍、仁慈行善、在乎面子、因循守旧、轻蔑外族、柔顺固执、漠视时间和精确、拐弯抹角、互相猜忌、缺乏公心、神经麻木......在西方人眼中,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人的性格是捉摸不透的,有时更是难以理解的。

因为他们的性格与此截然相反,思考和行事方式也完全不同。

他们直爽果断,而中国人委婉犹豫;他们放荡不羁,而中国人循规蹈矩;他们胆大精细,而中国人似乎谨慎忽微;他们提倡个人主义,中国人提倡集体主义;他们敢于冒险创新,而中国人却安于平静传统。

他们最佩服的是中国人的忍耐力和坚持力。

对一个中国人来说,在一个位置上呆多久都似乎没什么,他可以像一台自动机整天运转。

如果他是一个手艺人他可以从早到晚站在一个地方干活而无任何变化。

同样学生也是长时间地被限制在一个地方没有变动。

若在西方,这一定会逼得学生们发疯。

就睡觉而言,对西方人搞的无法入睡的干扰对国人似乎不起作用;国人可以忍受粗劣的环境休息而西方人却很讲究,他们要房间暗一些,安静是必须的。

相对西方人而言,国人常常面对疼痛而不退缩,能够忍受西方人难以忍受的病痛折磨坚持生活甚至不去医院也不吃药。

西方人不仅睡觉时需要安静,生病时更需要安静。

而国人对待病人却是:病讯一传开,来自四面八方的干扰都蜂拥而来,病情越重,干扰越多。

那么多前来探视病人的客人需要热热闹闹地迎送招待。

有些人担心病人不久会死去而痛哭不止。

对西方人而言,看到这种场面,还不如死了更好。

在过去,有相当比例的人们总是挣扎在死亡线上。

只要雨水稍增,洪水就会冲毁家园。

百姓很难幸免于官司的纠纷,一旦吃上官司,即便完全清白,也难逃倾家荡产的厄运。

人们面对这样的灾难时,也许是因为无法抗拒而默默地忍受。

西方人对我们的印象有实有虚,但实大于虚。

实在国人的传统气质,虚在国人自改革开放后性格的改变,尤其是从90后开始。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确实会由此越发感到国人那种源于灵魂、根深蒂固的性格气质。

中国人的典型性格特点有哪些

中国人的典型性格特点有哪些

中国人的典型性格特点有哪些
浪漫文学生
2019-07-20 Apple - iPhone 12
中国人占世界人口的大部分,那么中国人的典型性格特点是什么呢?
1、顺而不从
外国人说中国人性格很顺从,其实真正中国的性格是顺而不从,中国人害怕权威,却不服从权威。

2、中国人善和不善斗
中国文化很包容,就体现在一个和字上。

但是这种包容也引起混乱和条理不清的特征,这些也体现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3、心灵淳朴
中国人虽然经历了5000年的历史,但是内心依然像儿童一样鲜活年轻,即使到了70多岁依然如此,所以中国人很善解人意,很懂得站在别人立场思考,有同情心,但是他们的心智到了20多岁就已经固定下来,已经都已经基本定型了。

4、忍耐与节俭
中国人是世界最能忍耐的民族,对于恶劣政治的忍耐,对于灾难的忍耐,对于艰苦条件的忍耐,全世界都是独-无二,但同时中国人又是世界上最狂热的赌徒,这说明他们性格上的一个弱点,意志的衰弱,才害怕痛苦,因为害怕痛苦才选择忍耐,因为想逃避痛苦才想用赌博翻身!
5、积极乐观
中国人认为悲剧、消极都是不好的东西,人应该积极向上,即使遇到大灾难中国人也会认为未来会变好,这一点让中国人度过很多难关。

中国人的性格气质

中国人的性格气质

中国人的性格气质所谓性格,是指一个人对人和事物在态度上和行为上所表示出来的心理特点。

如刚强、懦弱等。

通常人们所说的性格温文尔雅、性情温顺、这是人们经常赞扬的一种好性格。

也有的人表现出的性格是懦弱、胆小怕事。

有的人性格刚强、不畏艰险、吃苦耐劳,这又是一种高尚的性格,我们中国人历来都注意人的性格培养。

所谓气质,是指一个人表现在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稳定性、指向性等方面的心理特点。

例如,知觉的速度、思维的灵活性、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情绪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以及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事物,还是倾向于内心世界的体验,等等。

中国人的性格气质具有自己的特点,许多学者常常为中国人绘出一副谨慎、克制、耐心、谦恭、中庸、较少攻击性、善良、勤劳的形象。

中国人的性格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社会化性格社会化性格,又称社会性性格或社会取向性格,是指个人心理上表现出来的一种依循于社会和他人的态度而作出反应的性格,即一种社会从众心理。

中国人的社会化性格是普遍的,“众口*金”、“人言可畏”是这种性格的写照。

中国人总是以社会的眼光来评价自己,即以别人的眼光看自己,而不是以自己的眼光看自己,因而,中国人总是尽量让自己的行为能被别人瞧得起,最好是得到别人的夸奖,千万别受到别人的贬低。

中国人总是极力地调整自己的观念,使自己的观念努力与社会的一致,这样,对中国社会而言,总是觉得多数人的绝大多数观点是相同的,如对善良、真诚、好人、坏人的评价。

中国人的社会化性格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国人总是努力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要求,尽量不要使自己的思想与行为与别人的相悖;另一方面,中国人总是以在社会比较中得来的自己的观念和标准,也就是社会中其他人的观念和标准去约束、限制和评价一个人。

也就是说,中国人一方面使自己与社会一致,另一方面也要求别人与社会相一致。

每个人的社会化性格,实际上使每个人的行为更加社会化,正是因为太多的中国人具有明显的社会化性格,即使本来不想顺应于社会的人,其行为也不得不适应于社会,社会化性格也在这种过程中形成和深化了。

柔顺固执的中国人

柔顺固执的中国人

柔顺固执的中国人柔顺固执的中国人漪山滂水近代以来有些西方人总结了中国人的处事特点与办事特色,总的描述的确不少。

对照一下今天社会仍有许多类同之处。

当然不能照搬照抄他人的观点,必须重新按我的理解并结合现状来表述,这里我先陈述三个典型的特点:面子要紧、柔顺固执、拐弯抹角。

当然还有许多致命的弱点(如:健康手段与食品安全、生命活力、缺乏公共精神、社会风暴、共担责任等等问题),以后有机会再慢慢来谈。

特点之一:面子要紧中国人的面子是一种不可否定的潜在力量,只不过面子不可捉摸、不讲规则,只按照人们的常识来做。

通常对于西方政客考虑的目的不是为了公正、为了取信于民,但对中国人来说却是另外一码事,也许完全是只考虑当事者各方的面子。

俗话说:朝中有人好办事,充分说明国人为人处事不是遵循法律法规去做,而是首先照顾当事者各方的面子。

就是你不信,他们可以找出1000个或10000个理由来驳倒你,无论是人情、道德、公理、世俗、风俗习惯还是其它道理,总有一条把它说圆了,给你的理由就是灵活应用相应的法律法规,不管你是否信服。

为了面子可以改写事实,甚至可以篡改史书,以便给一些重要人物增添光彩。

近年来发生许多事故的处理上充分说明了这点。

更有甚是还可利用这特点发挥其它对己有利的效果。

我不想有意贬低中国人,而是许多真相恰恰说明就是如此。

朋友们有问题和意见可以大胆提出来探讨。

特点之二:柔顺固执近代有些西方人用“柔顺固执”来形容中国人,感觉非常贴切。

他们认为:中国人是最“固执”的民族之一,但又可用“柔顺”来形容另一方面的特点。

在他们看来中国人性格颇像骡子一样“执拗”,但还含着一种西方人所缺乏的屈从的能力。

但必须强调的是:中国人远非最固执的民族,事实上还远远比不上盎格鲁-撒克逊人。

中国人好比竹子,看上去很优雅的,到处都用得着,容易弯曲,内芯又空洞。

东风一吹就倒向西;西风一吹便倒向东;无风时就直立。

也象是头发,可以适当拉长,但一松手就缩了回去。

许多人头上都只有一种发型,总是朝着某一个方向,一般不会改变。

中国人的性格特点及谈判风格

中国人的性格特点及谈判风格

二、 中 国 的 处 世 态 度
1、顺天 2、和人 3、现实
三、 中 国 人 的 人 际 关 系
1、人情
2、面子 3、关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我国部分省市人 的性格特征和谈 判风格
一、 北 京 人
二 、 东 北 人
三、山西人
四、山东人
五、河南人 六、上海人
七、浙江人
八、福建人
九、广东人 十、四川人
谢 谢 欣 赏
格中 判特国 风点人 格及的 谈性
讲 解 马任张高人 云欣林恩 虹萍钰慧
壹中

目 录
国 人 的 思 想 性 格 概 述
的 性我 格国 特 部 征分 和省 谈 市 判人 风 格

中国人的思 想性格概述
一、 中 国 人 的 性 格 特 征
1、社会化性格 2、和为贵性格 3、克己性格 4、利己性格 5、侠义性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性格分析
一、差序格局中的关系网与人情观
“差序格局”是由费孝通提出的,旨在描述亲疏远近的人际格局,如同水面上泛开的涟晕一般,由自己延伸开去,一圈一圈,按离自己距离的远近来划分亲疏。

形成这种亲疏远近的最基本因素是人们之间的血缘关系,以及在血缘关系投射基础上所形成的地缘关系。

但随着时代变迁以及人们思想观念变化,利益关系的复杂化,人际交往趋于功利化,“差序”关系形成了某种“情感+利益”的混合。

关系网的构建离不开人情,人情是构成人际关系的关键因素,是联系人与人之间的纽带。

中国人的“人情”是一种可以用于人际交换的资源、互动的纽带和准则。

人情的往来维持着关系。

二、对权力的推崇
几千年的以“权力”为轴心的中国皇权社会,一切以权力为中心,为权力服务。

中国人从骨子里对权力的奴性,崇拜权力,畏惧权力,更多的是热衷于权力。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旦捞到“一官半职”,马上就能成为“人上人”,光宗耀祖,人前显贵,那份荣耀真是令人羡慕。

“学而优则仕”,正是有了这句话,许多人从一开始读书识字,就有一种强烈的要出人头地的愿望。

从以前的寒窗苦读只为金榜题名到现在千军万马挤着国考这个独木桥,无不说明着这一点。

三、自私冷漠,克己不克群
中国人心中只有自己这个“小我”,没有国家和民族这个“大我”。

孙中山说中国人是一盘散沙,找不到可以把中国人的“心”团结在一起的东西,所以中国是个最出汉奸的国家。

中国人对于私利总是斤斤计较,绝不肯吃一点亏,象公共汽车座位这样一点微不足道的小利,大家也要拼命去争抢。

对于别人的不幸我们总是以一个看客的姿态,中国的贫富差距之大,网上各种炫富各种浮夸,却没有一个富翁肯像比尔盖茨一样裸捐。

难怪鲁迅会感叹我们民族“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了。

中国人什么都喜欢从己出发,克己也就成立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德性,他们不会去克群,使群不去侵略个人的权利。

四、打官腔说场面话
中国人在回答别人问题时,类似于此的答非所问、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的情形是相当普遍的,因而有外国人说中国人很虚伪。

不管中国人是否能用虚伪来形容,“口是心非”和“表里不一”却是千真万确的。

在中国,表里不一的训练始于儿童期,孩子们从小就被要求学会灵活应对,包括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以及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对于中国人来说,不便于说真话的场合太多了,而造成不便的主要因素是“内外有别”。

譬如,家里的某些事,同家庭以外的人就不能说,若逢人问就说些掩饰性的假话;学校里的某些事,遇到校外来参观的人就不能说;国家里的某些事,遇到外宾是不能说的;同样,自己的某些事不能对别人说,心里想的内容不能传出口。

五、办事效率地下,形式僵化
中国人办事喜欢走程序,喜欢互相推卸责任。

一件小事等批下来至少要等十天半个月。

中国人从国民习性来看是不大喜欢置疑的,对于已实行的规章制度一般缺批判意识,只要没有大的妨碍,即使是没什么道理也习惯于将其保持下去,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保守性,是一种缺乏革新意识的思维倾向,同时也是一种天然的惰性。

面对于一些不合情、不合理、不合实际、没有实效的现状,我们总是或缺乏动力、或缺乏理性思维而不思变革。

以往的规章、制度、工作程序不管是多么不合理,只要继续贯彻执行就会认为是顺理成章的事,而稍微有所变动,无论变得多么有理,也要惊动上下领导,千研究、万考虑,难以定夺。

对“变”的过度敏感,对稳固不变的习以为常,使任何方面的变革都会遇到很大的阻力。

六、官僚作风,排场大
中国党政机构以及各种企业、事业领导机构中,长期缺少严格的从上而下的行政法规和个人负责制(自下而上的监督体系),缺少对于每个机关乃至每个人的职责权限的严格明确的规定,以致事无大小,往往无章可循,绝大多数人往往不能独立负责地处理他所应当处理的问题,只好成天忙于请示报告,批转文件。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促成官僚主义的发展。

全世界各国人中往上爬的劲头(或升官或发财),只有中国人最足。

凡是爬不上去的人,也要有点阿Q精神,讲讲排场获得心理满足。

所以,在中国越是没地位的人,越要讲排场。

而构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就在于,中国虽然也有法制,
但中国的法律法规的出发点,不是在平等、人权的基础上制订的游戏规则,而仅仅只是为当权者服务的工具。

七、浪费成风,浮夸成性
当欧洲和美国正在饱受经济停滞之苦时,中国却一跃成为奢侈品长期的主要市场。

根据中国工商部门的数据,中国去年奢侈品消费达120亿美元。

根据麦肯锡和其他咨询公司的预测,到2015年,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将占到全球总额的20% 。

中国的新贵阶层热爱奢侈品,比如从法国进口的手提包、意大利跑车,当然,他们还有一个爱好,那便是炫耀。

晒名车、晒豪宅、晒小蜜、晒钱,无论穷的还是富的都两字“显摆”。

八、喜欢开会
中国人喜欢开会,因为中国人的学习、生产、工作、生活等等的一切人生领域,都离不开会议。

月月开会,天天开会,事事开会,处处开会;单位开会,部门开会,系统开会,地方开会;你开会,我开会,他开会;省里开会,县里开会,乡里开会,村里也开会。

打开电视是会,翻开报刊是会,收听广播是会,浏览网站还是会。

大会小会,长会短会,会外有会,会中套会。

之所以喜欢开会,是因为开会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是因为开会是社交的好场合,经常开会,还会积累许多人脉资源,有时在关键时候要办个事也就会方便许多;是因为开会是表现自我的好舞台是因为开会能得到许多不开会得不到的“上级精神”;是因为开会还能给有些人带来实实在在大大小小的“好处”,他们或游说领导,把会议转弯抹角地开到自己亲戚朋友所办的宾馆酒店、会展中心,从而牟取暴利;或明里暗里与会务承办者搞权钱交易,大吃“回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