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PPT课件(34张)
合集下载
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34页PPT

一个企业的资产和权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实 际上是同一资金的两个不同方面,是从资金的占用形式 和来源两个不同角度观察和分析的结果。有一定数额的 资产,就有一定数额的权益,反之,有一定数额的权益 ,就有一定数额的资产。资产和权益这种相互依存的关 系,决定了在数量上一个企业的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必 定相等。即:资产=权益
■ 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或者两者 兼而有之
■ 将会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 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不包括为第三方或 客户代收的款项
3.收入的分类
广义的收入还包括投资收益、补贴收入和营业外收入。
狭义收入一般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收 入)
(1)主营业务收入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 使用权等正常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二、会计要素的内容
(一)资产 1.概念: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并由企
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 业带来经济利益。 2.特征 ■ 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 资产必须为企业拥有或控制 ■ 资产是过去的交易、事项中获得
3.资产的分类
(1)流动资产: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 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款项
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 会计对象2.1.ppt 第二节 会计要素2.2.ppt 第三节 会计等式2.3.ppt
第一节 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就是会计要反映和监督的内容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就是社会再生产过 程中的资金运动。 资金: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 资金运动基本形态: 资金投入(筹集) 资金运用 资金退出
二、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基本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资产内部一增一减;
■ 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或者两者 兼而有之
■ 将会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 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不包括为第三方或 客户代收的款项
3.收入的分类
广义的收入还包括投资收益、补贴收入和营业外收入。
狭义收入一般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收 入)
(1)主营业务收入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 使用权等正常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二、会计要素的内容
(一)资产 1.概念: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并由企
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 业带来经济利益。 2.特征 ■ 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 资产必须为企业拥有或控制 ■ 资产是过去的交易、事项中获得
3.资产的分类
(1)流动资产: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 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款项
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 会计对象2.1.ppt 第二节 会计要素2.2.ppt 第三节 会计等式2.3.ppt
第一节 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就是会计要反映和监督的内容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就是社会再生产过 程中的资金运动。 资金: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 资金运动基本形态: 资金投入(筹集) 资金运用 资金退出
二、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基本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资产内部一增一减;
02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ppt课件

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资产和 权益的同时增加,双方增加的 金额相等。
从资金运动的角度上看,是属 于资金投入企业。
例1、收到某单位汇来银行存 款50000元,作为向本企业 的投资。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企业的“银 行存款〞增加了50000元,另一方面使“实 收资本〞增加了50000元。
“银行存款〞是资产类科目,“实收资本〞是 权益类科目。
这项经济业务发生后,只引起资产内部两个 科目之间以相等的金额一增一减的变动。 (填入表内)。这样的一增一减,既不会引 起资产总额发生变化,更没有涉及到权益科 目,因此,资金总额仍为684000元。
第四种类型:
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权益科目之间的一 增一减,增减的金额相等。
从资金运动的角度来看,是属于来源渠道 的相互转化。
一个单位的资金总额,从其占用 形态来看,就是该单位的资产总额, 从其来源角度来看,就是该单位负 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资产和负债、 所有者权益是同一资金的二个不同 侧面,因而总额必然相等,这种必 然相等的关系,称为会计基本等式。
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例如:大华企业2019年9月30日资产 、负债、所有者权益状况如下:
例7、企业向银行借款20000 元,直接归还应付账款。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企业的“银 行借款〞增加了20000元,另一方面使“应 付账款〞减少了20000元。
“银行借款〞和“应付账款〞都是权益类科目。
这项经济业务发生后,只引起权益内部两 个科目之间以相等的金额一增一减的变动。 这样的一增一减,既不会引起权益总额发 生变化,更没有涉及到资产科目,因此, 资金总额仍为684000元。
资产要素的特征为:
(1〕资产由过去的交易或事 项所形成;
从资金运动的角度上看,是属 于资金投入企业。
例1、收到某单位汇来银行存 款50000元,作为向本企业 的投资。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企业的“银 行存款〞增加了50000元,另一方面使“实 收资本〞增加了50000元。
“银行存款〞是资产类科目,“实收资本〞是 权益类科目。
这项经济业务发生后,只引起资产内部两个 科目之间以相等的金额一增一减的变动。 (填入表内)。这样的一增一减,既不会引 起资产总额发生变化,更没有涉及到权益科 目,因此,资金总额仍为684000元。
第四种类型:
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权益科目之间的一 增一减,增减的金额相等。
从资金运动的角度来看,是属于来源渠道 的相互转化。
一个单位的资金总额,从其占用 形态来看,就是该单位的资产总额, 从其来源角度来看,就是该单位负 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资产和负债、 所有者权益是同一资金的二个不同 侧面,因而总额必然相等,这种必 然相等的关系,称为会计基本等式。
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例如:大华企业2019年9月30日资产 、负债、所有者权益状况如下:
例7、企业向银行借款20000 元,直接归还应付账款。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企业的“银 行借款〞增加了20000元,另一方面使“应 付账款〞减少了20000元。
“银行借款〞和“应付账款〞都是权益类科目。
这项经济业务发生后,只引起权益内部两 个科目之间以相等的金额一增一减的变动。 这样的一增一减,既不会引起权益总额发 生变化,更没有涉及到资产科目,因此, 资金总额仍为684000元。
资产要素的特征为:
(1〕资产由过去的交易或事 项所形成;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会计学原理PPT

和监督的内容 C.企业日常进行的所有活动都是会计对象 D.会计对象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企业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才能确认为会计 对象。
【例】凡是能够以数量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 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 )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凡是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 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
➢ 性质不同:前者是企业对投资者负担的经济责任; 后者是企业对债权人负担的经济责任。
➢ 是否偿还上不同:后者必须于一定日期偿还;在 企业持续经营的情况下,前者一般不需要归还。
➢ 享受权利不同:后者只有按期收回本息权;前者 具有参与利润分配和企业经营管理双重权利。
➢ 承担风险不同:后者拥有优先求偿权;前者则没 有。
反映企业经营成果
2024/9/15
费用 利润
投资者
企业
债权人
所有者权益
资金来源
资金
负债
资金占用
现金
存货 机器设备 长期投资
……
资
产
2024/9/15
1.资产 (1)资产的含义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 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 益的资源。(《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2024/9/15
(4)资产的内容
我们学校的 电脑是什么 资产啊?
2024/9/15
• 自然资源是不是资产?
2024/9/15
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交易性金融资产
2024/9/15
货币资金
• (1)库存现金——指存放在企业用于日常零星 开支的库存现金,是由出纳人员保管的财务。
• (2)银行存款——企业存放在银行或其他金融 机构的各种款项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企业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才能确认为会计 对象。
【例】凡是能够以数量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 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 )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凡是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 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
➢ 性质不同:前者是企业对投资者负担的经济责任; 后者是企业对债权人负担的经济责任。
➢ 是否偿还上不同:后者必须于一定日期偿还;在 企业持续经营的情况下,前者一般不需要归还。
➢ 享受权利不同:后者只有按期收回本息权;前者 具有参与利润分配和企业经营管理双重权利。
➢ 承担风险不同:后者拥有优先求偿权;前者则没 有。
反映企业经营成果
2024/9/15
费用 利润
投资者
企业
债权人
所有者权益
资金来源
资金
负债
资金占用
现金
存货 机器设备 长期投资
……
资
产
2024/9/15
1.资产 (1)资产的含义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 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 益的资源。(《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2024/9/15
(4)资产的内容
我们学校的 电脑是什么 资产啊?
2024/9/15
• 自然资源是不是资产?
2024/9/15
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交易性金融资产
2024/9/15
货币资金
• (1)库存现金——指存放在企业用于日常零星 开支的库存现金,是由出纳人员保管的财务。
• (2)银行存款——企业存放在银行或其他金融 机构的各种款项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PPT-55页)

•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10:08:1710:08:1710:08Sunday, August 07, 2022
•
不可麻痹大意,要防微杜渐。22.8.722.8.710:08:1710:08:17August 7, 2022
•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2年8月 7日上 午10时8分22.8.722.8.7
其他业务收入
收入
投资收益
(四)收入
3、收入的构成
其他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
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是指 企业非主营业务所
取得的收入。
投资收益
(四)收入
3、收入的构成
其他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
收入
投资收益是指企业 对外投资所取得的
净收益。
投资收益
(五)费用
1、费用的定义
•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 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 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二、会计要素之间相互关系
资产¥5000
负债、所有者权益¥5000
资金耗费¥1500 费用¥1500
资金收回¥2000 收入¥2000
二、会计要素之间相互关系
资产¥5000
负债、所有者权益¥5000
资金耗费¥1500
+ 费用¥1500
资金收回¥2000
收入¥2000 资产¥5500
二、会计要素之间相互关系
6、资产增加,负债增加。
第一,会计等式两边同时增加;
7、资产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 第二,会计等式两边同时减少;
8、资产减少,负债减少。
第三,会计等式左边一增一减;
9、资产减少,所有者权益减少。 第四,会计等式右边一增一减。
第2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学原理》PPT课件

月末所有者权益 与月初如何变化?
三 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 经济业务类型
四种基本类型的经济业务,又可以分为九种具体情况: (1)引起资产与负债项目同时增加; (2)引起资产与所有者权益项目同时增加; (3)引起资产与负债项目同时减少; (4)引起资产与所有者权益项目同时减少; (5)引起资产项目之间的此增彼减; (6)引起负债项目之间的此增彼减; (7)引起所有者权益项目之间的此增彼减; (8)引起负债项目减少所有者权益项目增加; (9)引起负债项目增加所有者权益项目减少。
(4)以银行存款退还投资款90,000元 (5)购入原材料5000元,款项已支付 (6)从银行取得借款20000元偿还欠款 (7)决定向投资者分配利润30000元 (8)将债权人的借款200000元转为投资 (9)用盈余公积100000元转增资本金
1,240,000=330,000+910,000 1,240,000=330,000+910,000 1,240,000=330,000+910,000 1,240,000=360,000+880,000 1,240,000=160,000+1,080,000 1,240,000=160,000+1,080,000
资本公积(资本或股本溢价)
直接计入所 有者权益的 得利和损失
留存收益
其他综合收益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区别
项目
归还期限不同 权利内容不同 权益性质不同 风险大小不同
所有者权益
负债
一般不予归还
必须偿还
参与收益分配和经营管理 到期收回本金及利息
剩余索取权
优先清偿权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培训课程(共 31张PPT)

28
账户的基本结构:
会计科目
金额
金额
29
账户的金额要素
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 期初余额 本期增加发生额 本期减少发生额 期末余额
关系: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 -本期减少发生额 30
思考题
1.什么是会计科目?其如何分类? 2.什么是账户?账户的结构中金额要素 是什么? 3.简要说明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
17
会计科目的分类
(一)从会计要素的角度分类
分为资产、负债、共同、所有者权益、成本、损 益六大类。 1.资产类科目 流动资产类科目。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应收账款”、“原材料”等科目。 非流动资产类科目。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等科目。
18
2.负债类科目 流动负债类科目。 “短期借款”、“应付职工薪 酬”、“应付账款”等科目。 非流动负债类科目。 “长期借款”、“应付债券 ”等科目。 3.共同类科目 如“衍生工具”、“套期工具”、“被套期项目”等 科目。
23
第二节 账户
24
一、账户的含义及其与会计科目的关系
含义: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具有一定 的格式和结构,是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 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25
账户与科目的关系: 会计科目和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科 学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 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 ; 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 没有会计科目,账户便失去了设置的依据; 与会计科目相比,除了名称外,还具有一定的 格式和结构。 在实际工作中,会计科目与账户二者往往互相 通用,不加区别。 2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 预提费用等。
(2)长期负债:偿还期在一年(不含一年)或者超过 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 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
负债
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
应付及 预收款项
应付账款 预收账款 预提费用 应交税金等
长期负债
长期借款 应付债券 长期应付款
(三)所有者权益
无
其
定
形
他
资
资
资
产
产
产
特别注意:预付账款、待摊费用的性质。
(二)负债
1.概念:指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 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 业。
2.特征: ■ 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 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 负债是基于过去交易或事项而产生的
3.负债的分类
(1)流动负债:将在一年(含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 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
第一节 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就是会计要反映和监督的内容。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 中的资金运动。 资金: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 资金运动基本形态: 资金投入(筹集) 资金运用 资金退出
一、制造业会计对象 (资金的运动)
二、流通业会计的对象(资金运动)
三、行政与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
第二节 会计要素
3.费用的分类
生产费用(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费
间接费用
销售费用
用 期间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广义的费用还包括投资损失、营业外支出
和所得税费等。
主营业务成 本等
投资损失
期间费用
其他业务 成本
费用
营业外支出
(六) 利润
1.概念:是指企业在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 有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之分。
一、会计要素的含义
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会计对象的
具体化,是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 成果的基本单位。
■ 资产
■ 负债
财务状况要素
■ 所有者权益
■ 利润
■ 收入
经营成果要素
■ 费用
二、会计要素的内容
(一)资产 1.概念: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并由企
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 业带来经济利益。 2.特征 ■ 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 资产必须为企业拥有或控制 ■ 资产是过去的交易、事项中获得
盈余公积(从实现的利 润中留存企业部分)
利
润
未分配利润(已 经实现但尚未分
配的利润)
(四) 收入
1.概念: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 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特征: ■ 是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的 ■ 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或者
两者兼而有之 ■ 将会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 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不包括为
(3)盈余公积:企业按照规定从净利中提取的积累 资金。包括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法定 公益金。
(4)未分配利润:企业未作分配的净利润。 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合称留存收益,前者为
拨定用途,后者为未拨定用途。
实收资本(投资者 直接投入部分)
所有者 权益
资本公积(与经营活 动无关的资本增值,
如接受捐赠)
第三节 会计等式
一、会计等式的含义
也称会计平衡式,它是表明各会计要素之间 基本关系的恒等式。
(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一个企业的资产和权益(负债和所有者权 益),实际上是同一资金的两个不同方面,是从 资金的占用形式和来源两个不同角度观察和分析 的结果。有一定数额的资产,就有一定数额的权 益,反之,有一定数额的权益,就有一定数额的 资产。资产和权益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了 在数量上一个企业的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必定相 等。即:资产=权益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目的、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 握会计要素的涵义内容和特点;理解、 掌握会计等式及相互转化形式;使学生 明确经济业务类型及其对会计等式的影 响。 重点:会计要素、会计等式 难点:会计要素
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 会计对象2.1.ppt 第二节 会计要素2.2.ppt 第三节 会计等式2.3.ppt
(4)无形资产: 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者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 或为管理目的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 性长期资产。专利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非专
利技术和商誉等。(可辨认、不可辨认) (5)其他资产:
除上述资产以外的资产。 长期待摊费用、银行冻结财产、诉讼中
资
投
产
资
资产
固
1.概念:是指所有者在企业中所享有的经济利 益。它在数量上等于全部资产减全部负债。 (净资产、剩余权益)
2.特征: ■无须偿还 ■企业清算时,接受清偿在负债之后 ■可分享企业利润
3.所有者权益分类
(1)实收资本(股本):资本金,投资者实际投入 企业的资本。
(2)资本公积:是资本在投入过程中发生的增值。 包括资本(股本)溢价、接受捐赠、资本折算差 额等。又称准资本。
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3.收入的分类
广义的收入还包括投资收益、补贴收入和营业外
收入。狭义收入一般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 收入。(营业收入)
(1)主营业务收入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 资产使用权等正常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2)其他业务收入:材料销售、代购代销、包装物 出租等。
主营业务收入一般指所占比重大,比较稳定的 收入。 主、副营业务可以转换。
3.资产的分类
(1)流动资产: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 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款项
待摊费用和存货等。 (2)长期投资:持有一年以上不准备随时变现的股
票、债券和其他投资 。 (3)固定资产:使用期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并
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实物型态的资产。 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
2.分类: 营业利润等于营业收入减营业成本、税金减期
间费用。 利润总额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
收支净额。 净利润等于利润总额减所得税。
主营业务 利润
营业利润
利润 总额
其他业务 利润
投资净收 益(损失)
营业外收 支出净额
三、划分会计要素的意义
■ 使会计确认和计量有了具体对象,为分类 核算提供基础 ■ 为设置账户和会计科目提供了依据 ■ 为会计报表构筑了基本框架
主营业务 收入
营业收入
收入
其他业务 收入
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 补贴收入
(五)费用
1.概念: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 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成本也属于费用范畴,应当在产品销售 收入确认时,计如入当期损益。
2.特征: ■ 是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 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 ■ 将引起所有者权益减少
(2)长期负债:偿还期在一年(不含一年)或者超过 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 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
负债
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
应付及 预收款项
应付账款 预收账款 预提费用 应交税金等
长期负债
长期借款 应付债券 长期应付款
(三)所有者权益
无
其
定
形
他
资
资
资
产
产
产
特别注意:预付账款、待摊费用的性质。
(二)负债
1.概念:指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 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 业。
2.特征: ■ 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 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 负债是基于过去交易或事项而产生的
3.负债的分类
(1)流动负债:将在一年(含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 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
第一节 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就是会计要反映和监督的内容。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 中的资金运动。 资金: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 资金运动基本形态: 资金投入(筹集) 资金运用 资金退出
一、制造业会计对象 (资金的运动)
二、流通业会计的对象(资金运动)
三、行政与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
第二节 会计要素
3.费用的分类
生产费用(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费
间接费用
销售费用
用 期间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广义的费用还包括投资损失、营业外支出
和所得税费等。
主营业务成 本等
投资损失
期间费用
其他业务 成本
费用
营业外支出
(六) 利润
1.概念:是指企业在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 有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之分。
一、会计要素的含义
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会计对象的
具体化,是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 成果的基本单位。
■ 资产
■ 负债
财务状况要素
■ 所有者权益
■ 利润
■ 收入
经营成果要素
■ 费用
二、会计要素的内容
(一)资产 1.概念: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并由企
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 业带来经济利益。 2.特征 ■ 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 资产必须为企业拥有或控制 ■ 资产是过去的交易、事项中获得
盈余公积(从实现的利 润中留存企业部分)
利
润
未分配利润(已 经实现但尚未分
配的利润)
(四) 收入
1.概念: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 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特征: ■ 是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的 ■ 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或者
两者兼而有之 ■ 将会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 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不包括为
(3)盈余公积:企业按照规定从净利中提取的积累 资金。包括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法定 公益金。
(4)未分配利润:企业未作分配的净利润。 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合称留存收益,前者为
拨定用途,后者为未拨定用途。
实收资本(投资者 直接投入部分)
所有者 权益
资本公积(与经营活 动无关的资本增值,
如接受捐赠)
第三节 会计等式
一、会计等式的含义
也称会计平衡式,它是表明各会计要素之间 基本关系的恒等式。
(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一个企业的资产和权益(负债和所有者权 益),实际上是同一资金的两个不同方面,是从 资金的占用形式和来源两个不同角度观察和分析 的结果。有一定数额的资产,就有一定数额的权 益,反之,有一定数额的权益,就有一定数额的 资产。资产和权益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了 在数量上一个企业的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必定相 等。即:资产=权益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目的、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 握会计要素的涵义内容和特点;理解、 掌握会计等式及相互转化形式;使学生 明确经济业务类型及其对会计等式的影 响。 重点:会计要素、会计等式 难点:会计要素
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 会计对象2.1.ppt 第二节 会计要素2.2.ppt 第三节 会计等式2.3.ppt
(4)无形资产: 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者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 或为管理目的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 性长期资产。专利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非专
利技术和商誉等。(可辨认、不可辨认) (5)其他资产:
除上述资产以外的资产。 长期待摊费用、银行冻结财产、诉讼中
资
投
产
资
资产
固
1.概念:是指所有者在企业中所享有的经济利 益。它在数量上等于全部资产减全部负债。 (净资产、剩余权益)
2.特征: ■无须偿还 ■企业清算时,接受清偿在负债之后 ■可分享企业利润
3.所有者权益分类
(1)实收资本(股本):资本金,投资者实际投入 企业的资本。
(2)资本公积:是资本在投入过程中发生的增值。 包括资本(股本)溢价、接受捐赠、资本折算差 额等。又称准资本。
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3.收入的分类
广义的收入还包括投资收益、补贴收入和营业外
收入。狭义收入一般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 收入。(营业收入)
(1)主营业务收入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 资产使用权等正常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2)其他业务收入:材料销售、代购代销、包装物 出租等。
主营业务收入一般指所占比重大,比较稳定的 收入。 主、副营业务可以转换。
3.资产的分类
(1)流动资产: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 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款项
待摊费用和存货等。 (2)长期投资:持有一年以上不准备随时变现的股
票、债券和其他投资 。 (3)固定资产:使用期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并
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实物型态的资产。 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
2.分类: 营业利润等于营业收入减营业成本、税金减期
间费用。 利润总额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
收支净额。 净利润等于利润总额减所得税。
主营业务 利润
营业利润
利润 总额
其他业务 利润
投资净收 益(损失)
营业外收 支出净额
三、划分会计要素的意义
■ 使会计确认和计量有了具体对象,为分类 核算提供基础 ■ 为设置账户和会计科目提供了依据 ■ 为会计报表构筑了基本框架
主营业务 收入
营业收入
收入
其他业务 收入
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 补贴收入
(五)费用
1.概念: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 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成本也属于费用范畴,应当在产品销售 收入确认时,计如入当期损益。
2.特征: ■ 是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 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 ■ 将引起所有者权益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