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合集下载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1、产生,19世纪60~90年代,部分商人、地主、官僚投资于迈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客观上为民族工业发展到创造条件清政府鼓励民间办厂;〔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先后发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3、短暂繁荣:一战期间,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鼓舞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帝国主义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4、日益萎缩: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前期有的发展,后期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打击,排挤下,日趋委琐。

5、新生:新中国成立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使民族工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1978年改革开放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民族工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1、五四精神: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乐于奉献的精神、敢于斗争、坚持斗争的精神。

2、长征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精神。

3、创新精神: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立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

三、中外几次重大的思想运动及影响。

历史上的每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1、欧洲近代思想解放有两次:①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②法国思想启蒙运动:反教权、反专制、为法国大革命的到来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

2、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①戊戌变法的思想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打下基础。

②辛亥革命的思想解放运动,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③新文化运动,彻底批判了封建思想,为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时期奠定了基础。

④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理论上的准备。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春夏秋冬.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春夏秋冬.

年代 地点 产生途径 投资人 著名 企业 概况
19世纪60、70年代 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两条途径 官僚、地主、商人 、买办、华侨等
上海发昌机器厂、 南海继昌隆 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投资资本额;主要分布的部门
一 、 民 族 资 本 主 义 的 产 生
特点
轻工业为主,分布于沿海地区 具有革命性与妥协性
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有什么特点?
三 、 民 族 资 本 主 义 进 一 步 发 展
特点
1、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是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 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2、仍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发展程度有 限。 3、在一些主要部门,外国资本仍超过民族资本, 在资金、技术、原材料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赖外国。 4、自然经济仍占优势。
观察右图, 请你说出三 者之间的关 系,并分析 民族资本主 义两面性的 原因
民 族 资 本 主 义 企 业
反对 依赖
压制 技术
外国 资本 反殖 反封 封建 制度
规模小 数量少
软弱 妥协
依赖
反对
束缚
压迫
有人说“中国的资本主义是 欧风美雨的产物”。你同意这些 观点吗?
根据以上材料的内容发挥想象力,设想 “如果你是一名生活在厦门的纺织手工业者, 你会发现自己及周围的人和事,在鸦片战争前 后有什么变化?”
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 作用,“抵制外货’’、“发展实业’’和“实业救国’’不仅是民 族资产阶级的口号,也成为各阶层人民的共同要求
观察下面两幅图,请 你归纳出中国民族资 本主义在进一步发展 时期的特点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概况
纺织工业:1913年前,全 国共有231个工厂,资本 3254万元,到1920年增至 475个工厂,资本达8275 万元;纺纱也1913年纱锭 比1919年增加180%。1919 年厂丝出口额比1913年增 加168%。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甲午战争以后民族资本主义开始发展;民国初期民族资本主义经历了“短暂的春天”;抗战时期民族资本主义遭到沉重打击;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凋谢萎缩。

1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手工工场的出现。

以丝织业为例,“机户”开设“机房”,雇用“机工”劳动,机户就是早期资本家,就是早期的雇佣工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就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雇佣关系的产生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

2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竞相对华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同时,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也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刺激下,许多人纷纷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国”。

中国出现了兴办工业的浪潮,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3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民国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历了“短暂的春天”,这是中国社会发展和国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辛亥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制度上的束缚和障碍。

革命提高了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激发了他们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

4民族资本主义遭到沉重打击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抗战爆发后,不少民族资本家出于爱国热情和使企业免遭日本的掠夺,历尽艰险迁往内地,并尽快恢复生产,对大后方经济发展,对支持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沦陷区,来不及内迁的厂矿,或被日本灭毁,或被日军以“委托经营”、“军管理”、“租赁”等形式吞并。

5民族资本主义凋谢萎缩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凋谢萎缩,美国与国民政府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攫取了大量在华政治、经济等特权。

之后,美国大量对华进行商品输出,排挤了国货。

有人称这一条约为“新二十一条”。

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工业。

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通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实业部通告汉口商民建筑市场文》 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治之民,可共
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 命者,今也其时矣! ——《工业建设会趣旨》
辛亥革命的促进作用。
精选版课件ppt
18
时间
国别
1915年与1914年相比 欧洲列强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英国 法国
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2)根据材料说明,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 大因素是什么?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精选版课件ppt
22
情境三:(分析时请划出你认为关键的字眼)
苦苦支撑了几年后,随着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 建立,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一系列鼓励发展 经济措施的出台,荣氏企业再一次大放异彩。1932年, 荣氏兄弟控制下面粉、纺织系统在全国民族资本面粉 厂、纺织的比重,分别占30.7%,29.4%,“面粉大 王”和“棉纱大王”两项光彩夺目的桂冠,再次落在 兄弟俩的头上。荣氏企业的发展创历史最高纪录。

近代化上升到 制

度层面
精选版课件ppt
16
情境二:(分析时请找出你认为关键的字眼)
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着实让荣氏兄弟欢欣鼓舞
了一阵子,政府也大力倡导实业。不久,第一次世界大
战爆发,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还纷纷向中国订
购面粉,中国进口棉纱锐减。荣氏看准了面粉,棉纱工
业大发展的苗头,不失时机地大力扩充。1915年“二十
粉发展工立业下、了棉汗纺马织功业劳的,福 50》名半知名月企刊业评家为之世一界,富健豪家榜族以”揭16晓.44,亿荣美智金
成为旧中国有名的 是建国后,国内跻身 排在第一位。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孔氏家族—最会玩钱、最会抓钱、 最奢侈的豪门家族; 陈氏家族—最会玩人、最会拉帮 结党的衰败家族。
蒋家天下陈家党, 宋氏姐妹孔家财。
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 的急剧膨胀,而中国的民族 资本在萎缩……
当堂检测答案
B
CAAACAC
外 国 资 本 主 义
封 建 主 义
封 建 主 义
1、产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初步发展: 甲午战后 3、短暂黄金时代: 一战 时期 4、迅速萧条: 20世纪20年代 5、较快发展: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日本侵华 解放战争时期 1949--1953
6、日益萎缩:
7、陷入绝境: 8、调整时期:
必须推翻本国封建势力的统治,实现政治民主
统治者凭借国家政权的力量建立和发展起来
的经济。是政治不民主、经济不发达的产物。
官僚资本主义是国家权力和财产私人所有制
的结合,其基础是国家权力的寻租和财产的 私人所有制度,其目的是追求超过自身(财产 私人所有制)创造能力之外的财富
蒋氏家族—最会争权、专政、护 权、传权的政教家族; 宋氏家族—最会钱权结合、横跨 政经界956
1860 1870
1895
1912 1914 1919
1927
1936
1945
1949 1952 1956
1860 1870
1895
1912 1914 1919
1927
1936
1945
1949 1952 1956
明代机房的纺织设备
请根据两幅图片总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地域分布上 有什么变化?在行业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封建自然经济
根据图例回 答中国民族 资本主义与 其它两类经 济成分相比 较,处于什 么地位?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精选文档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精选文档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一、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其产生有深刻的历史原因。

明清时期,中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由于封建制度的阻碍而发展缓慢。

鸦片战争后,西方经济入侵冲击了中国的民族手工业,使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但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也夭折了。

在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受洋务运动的诱导,和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了。

伴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中国社会阶级构成和阶级关系也开始发生变化,出现中国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种新的政治力量,他们开始领导中国人民反封建和反侵略斗争,中国进入民主革命的新阶段。

思想上,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出现了早期维新思想,主张向西方学习,实行君主立宪制,推动中国思想解放。

从经济来看,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开始融入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大潮中,符合历史趋势和时代潮流,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二、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自然经济加速解体,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甲午战争后,有些爱国的民族企业和工商界人士,痛感战败之辱,发出“实业救国”的呼声,提出自办工厂,以抵制洋商洋货,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而且甲午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洋务派已无法垄断近代工业,清政府也无力投资兴办新式企业。

为扩大财源,支付巨额赔款,解决财政危机,清政府不得不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这有利于民族资本的发展。

于是,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工业的热潮,民族资本总额大幅度增加,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并且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代表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维新派掀起了旨在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要求“兴民权,设议院,行君主立宪”。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三步曲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三步曲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三步曲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时间: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2.兴起条件: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封建社会已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社会经济条件。

外资的入侵分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扩大了商品和劳动力市场——客观条件。

外商在华企业利润刺激了官僚、地主、商人的投资热情;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诱导。

3.投资者:投资于近代工业的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

4.企业分布:集中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5.代表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州联泰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纺。

6.主要影响:使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增加了新成分,促进了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使中国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发展,无产阶级发展壮大。

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和民主革命的发展;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二、中共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1.时间:十九世纪末2.发展原因: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要求(主要原因)。

3.发展表现:商办厂矿数量增加,投资总额迅速增加,企业分布范围更广,轻工业发展最为显著。

4.历史影响:民族资产阶级开始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和推翻清朝统治的辛亥革命。

5.萧条原因:由于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加剧和瓜分中国狂潮的掀起,使中国民族工业受到严重影响。

三、民族工业发展的“短暂的春天”1.时间:二十世纪初(1912——1919)2.发展原因: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扫除了障碍;民族资产阶级大受鼓舞,倡导实业救国;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华侵略(日、美除外);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性爱国运动的推动。

3.发展表现:新建厂数多,新增资本多,工业部门多(轻工业为主,纺织业、面粉业发展最快);分布地区广(集中于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著名实业家多(南张北周和两荣)4.历史影响: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发展较快,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反对军阀,掀起新文化运动;促进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中共诞生和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提供了阶级基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黄金时期:1、时间:一战时期(1914-1919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条件:a、西方国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民族资产阶级所领导的辛亥革命的鼓励
c、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1、历史条件:a、中国资本主义萌芽
b、洋务运动的诱导
c、外商企业的刺激
3、局限:a、未根本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b、仍主要集中于轻工业
c、封建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2、时间: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3、局限:对外国资本存在技术上的依赖、对本国封建制度依赖
4、特点:规模小、集中于东南沿海、资金少、以轻工业为主、经营分散、与封建势力有联系
4、影响:a、出现新文化运动(1915年)
b、为中国由旧三民主义向新三民主义革命的转化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阶级基础�
b、清政府因赔款适当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c、十九世纪末出现实业救国浪潮
3、影响: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先后领导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引领维新变法思潮
5、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与妥协性 原因:中国当时的社会性质
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1、时间:甲午战争后(1895年以后)
2、历史条件:a、西方国家入侵方式变为资本输出,加速中国自然经济解体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 发展提供更多市场和劳动力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时间:19世纪60、70年代
2、地点:东南沿海
3、产生原因:(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2)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3)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4)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办厂。

4、代表企业:(1)上海发昌机器厂;(2)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3)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5、影响: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产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此基础上,新的阶级力量—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6、特点: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分布比较集中;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展比较艰难。

(“先天不足”)
二、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时间:甲午战后,19世纪末
2、原因:(1)外国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着中国的自然经济;
(2)清政府放宽对民间投资办厂的限制,民间出现办厂热。

3、表现:(1)民族资本总额增加;(2)商办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
(3)兴办企业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4、影响:随着民族在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发展壮大,并作为一支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展开斗争。

如: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

三、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短暂的春天”
1、时间:1912—1919
2、原因:(1)外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内因: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建立起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封建障碍;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
③群众性爱国运动的有力推动;④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3、表现:(1)新建扩建厂矿企业增多,新增资本增多;(2)轻工业发展较快,其中面粉业、纺织业发展最快;(3)涌现出一批实业家,如:张謇,荣氏兄弟等。

4、特点:(1)工业结构不平衡:偏重于轻工业,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2)地区分布不平衡:大部分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附近;(3)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与本国封建经济相比,封建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后天畸形”未能形成完整独立的工业体系)
5、影响:(1)促进了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2)为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萧条期
1、时间:1919—1927
2、原因:(1)一战结束,欧洲列强卷土重来,加强对中国的侵略;(2)当时中国处于军阀混战时期,没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

3、表现:20年代,大批民族工业或被外资控制兼并,或因产品竞争力不足而倒闭。

4、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帝国主义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因素,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实现现代化。

五、民族资本主义的较快发展期
1、时间:1927—1936
2、原因:(1)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全国基本统一;(2)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3、表现:(1)工业部门增多,新兴工业部门:化学工业、橡胶工业等;(2)产品出口国外:碱出口日本、朝鲜等;(3)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935年—1936年增长8.86%,长速历史最高。

六、空前打击、日益萎缩
1、时间:1937—1945
2、原因:(1)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2)沦陷区,日本实行野蛮的经济掠夺(毁坏、吞并或“军管理”);(3)国统区,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官僚资本的压榨和掠夺。

七、民族资本主义陷入绝境
1、时间:1946—1949
2、原因:(1)外因—美国加紧对华的经济侵略(《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2)内因—①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工业;②国民政府增加苛捐杂税,滥发纸币,造成通货膨胀。

3、表现:工厂、矿山、店铺纷纷倒闭。

4、影响:民族工业遭到毁灭性打击。

近代中国五种经济形态
发展曲线图
在中国近代的发展状况:
①自然经济——A、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
B、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新中国成立后被消灭。

②洋务企业——A、19世纪60-90年代;
B、是清政府的一次自救运动,“变器不变道”,只学技术,不学制度;
C、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③外商企业——A、1842年-1949年,鸦片战争后至新中国成立;
B、凭借政治特权和经济实力,长期占据优势地位;
C、破坏了中国的经济主权,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为主要表现形式。

④民族资本主义——A、19世纪60、70年代-1956年三大改造;夹缝产生,曲折发展;
B、是中国经济近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C、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和动力。

⑤官僚资本主义——A、1927年-1949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新中国成立;(四大家族)
B、抗日战争期间迅速膨胀;
C、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严重压制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