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地质毕业实习

合集下载

湖山地质实习报告

湖山地质实习报告

地质测绘实习报告1:1000(江宁县湖山村陡山地区)班级:地质工程二班姓名:熊聪指导老师:侯玉宾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质工程系二〇一一年九月第一章绪论一、测区概况汤山位于南京城东约28公里,自南京有公共汽车直通汤山镇、湖山等地,交通方便。

汤山湖山地区位于长江以南,沪宁高速公路以北,地势位于宁镇褶皱束的南带,地形上有三列山组成,走向北东东。

北列山海拔高度在120-169米,包括排山、棒锤山。

中列山山势较高,一般标高为160-250米,主要包括黄龙山、团山、纱帽山、土山、陡山、狼山等山头,主峰孔山高341.8米。

南列山简称汤山,其主峰标高为292.3米。

三列山之间是两个纵向谷地。

汤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温和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植被茂盛。

宁镇地区的地层单元属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分区宁着呢地层小区。

本区地层自震旦系至第四系均有出露,发育良好,研究程度高。

古生代和部分中、新生代地层,有达60年之久的研究历史,建有许多标本剖面,为广大地质工作者划分和对比地层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汤山-湖山地区因其地层出露齐全清楚,被众多高校定为重要的实习地点。

二、实习要求地质实习是在课程理论的学习基础上通过对基本的地质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与现场实践,获得感性认识并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此次地质实习的目的是使得学生掌握野外工作基本技能,掌握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会判断断层走向,会测量断层的倾向、倾角。

第二章地层一、地层岩性宁镇地区的地层单元属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分区宁镇地层小区,实习穿越路线区域地层由老到新为:(一)志留系高家边组(S1g)该组地层为暗色、灰绿色页岩,其下部产出丰富笔石,该地层岩性软弱,易受侵蚀,多被植被覆盖。

坟头组(S2+3f)该组地层为土黄色砂岩,夹有少量土黄色薄层粉砂岩、泥岩、页岩,厚度约为120米,中厚-厚层状,据资料,其产出丰富的三叶虫、腕足类化石,但未观察到,与高家边组整合接触。

河海大学地质实习报告

河海大学地质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为了更好地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素养,河海大学地质工程专业组织了一次为期两周的地质实习。

本次实习地点位于我国某地,主要针对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层分布、矿产资源等进行实地考察。

二、实习目的1. 了解我国某地的地质构造和地层分布情况;2. 学习野外地质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技能;3. 掌握矿产资源勘查的基本流程;4. 提高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实习内容1. 地质构造与地层分布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首先对实习区域的地质构造进行了详细的了解。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发现该地区主要分布有沉积岩、变质岩和岩浆岩。

其中,沉积岩主要为砂岩、页岩、泥岩等;变质岩主要为片麻岩、大理岩等;岩浆岩主要为花岗岩、闪长岩等。

2. 野外地质调查在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野外地质调查的基本方法,包括地质罗盘的使用、地质锤的敲击、岩心的采集等。

通过实地调查,我们对实习区域的地质情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3. 矿产资源勘查实习期间,我们还参观了当地的矿产资源勘查项目。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矿产资源勘查的基本流程,包括地质勘查、物探、化探、钻探等。

4. 团队协作与沟通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分组进行实地考察,每个小组由一名组长负责统筹安排。

通过团队合作,我们完成了各项实习任务。

此外,我们还与当地地质工作者进行了交流,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

四、实习收获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

2. 野外地质调查技能:掌握了野外地质调查的基本方法,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3. 矿产资源勘查流程:了解了矿产资源勘查的基本流程,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积累了经验。

4. 团队协作与沟通: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实习建议1. 加强实习前的准备工作,确保实习顺利进行;2. 提高野外地质调查技能,为今后工作奠定基础;3. 加强实习过程中的团队协作,提高工作效率;4. 注重实习过程中的安全,确保实习安全有序进行。

河海大学水工专业工程地质实习_图文(精)

河海大学水工专业工程地质实习_图文(精)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专业年级 08水工 1江宁区汤山镇湖山地区野外实习及南京燕子矶公园野外实习江宁区汤山镇湖山地区野外实习. 实习目的1观察地质构造现象,认识背斜构造及单斜现象; 2学会使用罗盘测量岩石产状。

时间 :2010.11.20 天气 :晴实习地点 :小野田采矿场→沿盘山公路路边观察→小野田办公楼本次实习主要地点是盘山公路路边,主要观察孔山背斜。

从一背斜的翼向核部方向前进。

沿着山道由下往上依次经过二叠系栖霞组;随后进入石炭系:上石炭统船山组,中石炭统黄龙组,下石炭统老虎洞组,和州组,高骊山组和金陵组。

背斜核部为上泥盘统五通组的石英砂岩。

实习工具为地质包,包括地质罗盘、放大镜、地质锤。

观测前老师简单的向我们介绍了各种工具的用途与使用方法,初步掌握后,我们开始观察与测量工作。

1. 整个过程中较有代表性的地层特征:二叠系(P栖霞组(P 1q厚度约 130m ,与船山组为假整合接触。

其中岩石中含有较多的硫化氢(2H S,为臭灰岩,当用地质锤敲打时会闻到臭鸡蛋气味。

岩石灰黑色,中厚层,缝合线构造发育,风化面上形成沿层面方向延展的眼球,扁豆状小溶沟。

下部为硅质层段,岩石灰黑色。

在此处测量岩层的产状:走向 346度,倾角 46度。

石炭系(C上石炭统 (C3船山组(C3c图 1 背斜的一段与黄龙组为假整合接触, 厚度约 40m 。

岩石为致密无基灰岩,浅灰色与深灰色灰岩, 块状,具有缝合线构造。

中部及上部有核形石。

中统(C2黄龙组(C2h厚度约 55m ,与老虎洞组为假整合接触。

黄龙组岩层灰以白色略显肉红色微晶生物屑灰岩为主,岩石多为块状,很难分辨层理, 只能由缝合线判断产状。

下统(C1老虎洞组(C1l厚度约 6m ,与和州组假整合接触。

为灰色、浅灰色结晶白云岩,致密,较坚硬,风化面有刀砍状溶沟。

含有灰黑色、灰白色、肉红色、燧石结核,呈透镜体或团块状,透镜状燧石结核的伸长方向与层面平行,可判断层面。

下统(C1和州组(C1h厚度约 5m ,与高骊山组假整合接触。

河海大学地质实习报告

河海大学地质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专业年级土木2010级学号**********姓名晏嘉兴指导教师孙英学二〇一三年六月中国南京目录第一章前言 (3)一序言 (3)二实习目的 (3)三实习要求 (3)四地区简介 (4)五实习概况 (4)第二章地层 (5)一湖山区内三叠系青龙组 (5)二湖山区内石炭系金陵组、黄龙组 (6)三阳山二叠系栖霞组 (6)四六合白垩系赤山组、新近系方山组 (7)第三章岩石 (8)一沉积岩 (8)二火成岩 (9)第四章地质构造 (10)一倾斜构造 (10)二褶皱(火石峰背斜) (10)三断层(阳山大石碑断层) (12)第五章汤山溶洞群 (13)第六章地质博物馆 (14)第七章结语 (15)第一章前言一、序言实践出真知,为了加深对地质学基本概念的形象理解,了解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技能和方法,2013年6月,我们2010级土木工程专业全体学生在孙英学等老师的带领下在南京湖山区域、汤山区域、六合火山地质公园、江苏省地质博物馆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地质实习。

二、实习目的通过考察南京湖山区域、汤山区域、六合火山群等典型地质点及参观江苏省地质博物馆,突破课堂学习地质学的局限性,认识野外地质现象,了解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技能与方法,加深对地质学基本概念的形象理解,巩固扩展地质学的基础知识,同时激发学习地质的热情和培养良好的品德意志。

三、实习要求1、认识三大岩类、南京附近地层和典型地质构造(褶皱、断层、节理);2、初步认识和了解地质作用及地貌现象;3、学习罗盘仪的使用方法,学习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倾角)的测量及表示方法;4、认真主动地观察、测量、记录(文字、照片、素描、信手剖面)和思考,完成各项地质观察任务。

四、地区简介汤山-湖山地区位于宁镇褶皱束的南带。

该地区地层出露齐全而清楚。

志留系高家边组、坟头组出露较好,茅山组很不发育,仅零星可见。

五通组、孤峰组发育良好,剖面切割得清楚。

龙潭组中下部的页岩与砂岩暴露,易于观察。

地质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地质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地质专业毕业实习报告在大学的学习生涯中,地质专业的理论知识为我们构筑了坚实的基础,但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往往需要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和探索。

毕业实习作为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环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加深了对地质专业知识的理解,更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一、实习单位及工作内容我实习的单位是_____地质勘查公司,这是一家在地质勘查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和卓越声誉的企业。

在这里,我参与了多个地质项目,涵盖了矿产勘查、地质调查和地质灾害评估等方面。

在矿产勘查项目中,我的主要工作是协助地质工程师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和采样。

我们需要穿越山林,仔细观察岩石的露头,记录其岩性、构造和矿物组成等特征。

同时,使用地质罗盘和 GPS 等工具进行测量和定位,以确定地质点的准确位置。

采样工作则要求我们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在地质调查项目中,我参与了区域地质图的绘制和地质剖面的测量。

这需要我们对地层的分布、接触关系和岩石的变化进行详细的观察和记录,并运用所学的地质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

而在地质灾害评估项目中,我跟着团队对一些可能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区域进行调查和评估。

通过对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综合分析,为相关部门提供了预防和应对地质灾害的建议。

二、实习收获与体会1、专业知识的应用与提升通过实际操作,我对地质构造、岩石学、矿物学等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例如,在野外观察中,我能够准确识别不同类型的岩石和矿物,并分析它们形成的环境和条件。

在绘制地质图和剖面图时,我更加熟练地运用了地层学和构造地质学的原理,能够准确地表达地质体的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

2、野外工作技能的培养野外工作是地质专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这次实习让我掌握了许多野外工作的技能。

学会了如何使用地质罗盘进行测量,如何准确地定位和记录地质点,以及如何在复杂的地形中进行安全、高效的工作。

同时,也锻炼了我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能够在野外迅速发现有价值的地质现象。

河海大学地质毕业实习

河海大学地质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报告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地质三班姓名:李海学号:1109020317指导老师:杨老师,朱老师,严工实习一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实习实习地点:南京市浦口某工地现场实习单位:江苏省工程地质勘察院指导老师:严工,杨凤根老师,朱旭芬老师。

进入场地,我们首先看到这是一个拆迁重建的工地,地貌单元为岗地,对于拆迁的场地,严工介绍勘察中要着重注意老基础深度,以便于提供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案,同时为岗地,要注意是否有冲沟发育。

老师讲解后,我们着重看了钻孔过程及钻孔编录,场地每2 4 米布置一钻孔,角点额外布置。

双桥静力触探试验及其曲线分析。

双桥曲线图中,纵坐标深度(m ),纵坐标为阻应力(M p a )。

实线为锥尖阻力,虚线为侧壁摩阻力。

虚线和实线偏差大一般是粉质粘土,虚线和实线较吻合,一般是淤泥质粉粘,虚线和实线相互交错,一般是粉砂,曲线规律不明显,往往是有杂质。

场地中次生土较多,上部黄色为主,下部变为灰色,原因是下部地下水的浸泡作用,使得土中有机质积累而变为灰色土。

后来到附近另一工地观察了表面看起来差不多,实际底部包括了漫滩和岗地两个地貌单元的场地,场地漫滩区钻孔较深才能见到基岩,岗地区很浅就能见到基岩。

场地植被丛生,可以根据植被的情况估判地下土的性质,如老土因为已经密实固结,植被长势一般不如新土好。

最后严工详细地给我们介绍了华宁工程地质勘查软件的应用以及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写。

由衷的感谢!总结一个文明部落往往有必要的居住区,公共设施,必要的交通路线和枢纽,各样工厂和大量建筑物,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以下简称工民建勘察)就是在这些建筑物施工前期进行地形地貌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地质结构以及动力地质作用等方面条件的勘察和分析评价,为施工选择合适的场地并提供相关对策和建议。

工民建勘察服务的一般是房屋建筑、高层建筑、大型公用建筑、工业厂房及1. 跨度大而复杂,一般跨度为9~12m,大者达3 0m ;2. 边墙高度大,一般可达20~30m,高的可达4 0 m ;3. 基础荷载大,承重墙、框架墙、柱和地面的静荷载都很大;4. 基础埋置较深,常设地下室,以深基础为主。

河海大学水利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河海大学水利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水利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专业水利水电工程班级10级水工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杨凤根、杨保全赵燕容、骆祖江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2012年11月目录第一章绪言 (1)第二章地质实习内容 (5)第一节南京汤山湖山地区 (5)第二节阳山碑材公园 (12)第三节汤山猿人洞 (15)第四节南京六合瓜埠山 (17)第五节南京地质博物馆 (21)第三章结束语 (23)参考文献 (25)第一章绪言一、工程地质野外认识实习的任务、目的和要求。

实习目的及任务:江宁区汤山镇湖山地区实习目的及任务1、观察沉积岩地区岩溶地质现象。

2、观察、认识沉积岩的地层、岩性及古生物化石。

3、观察地质构造现象,认识褶皱构造现象和断层构造。

4、观察地下水现象。

5、学会使用罗盘,包括:测量岩层的产状,并学会在地形图上定点。

六合区瓜埠山地质公园实习目的及任务1、观察认识火山岩地区(主要为玄武岩)地貌现象。

2、观察认识火山岩地层及岩性。

3、观察认识下蜀黄土、浦口组、雨花台组地层沉积物特征。

实习路线及观察内容:江宁区汤山镇湖山地区实习路线及观察内容:路线1:火石峰山脚下—沿盘山公路路边观察—火石峰北坡废弃采石场主要观察泥盆系、石炭系地层的岩性及古生物化石。

观察孔山背斜在火石峰出露的特征。

学会利用罗盘测量地层产状。

路线2:火石峰脚下—沿盘山公路路边观察—中国水泥厂采石场主要观察石炭系下统的地层特征。

利用罗盘测量地层产状。

路线3:棒锤山西小铁路边人工剖面主要观察三叠系中下统青龙群下部地层、岩性等。

利用罗盘测量地层产状。

路线4:明文化村—大石碑—汤山雷公山猿人洞在明文化村古代废弃的采石场,观察二叠系栖霞组地层中岩性、化石特征。

考察大石碑断层,寻找该断层存在的证据,判断该断层的性质。

在汤山雷公山猿人洞中,考察奥陶系碳酸盐岩中发育的溶洞特征,观察洞内的钟乳石特征。

在葫芦洞中考察第四系更新统堆积层特征,观察南京汤山古人类——南京直立人化石(牙齿1枚,头盖骨2件)。

六合区瓜埠山地质公园实习路线及观察内容:1、观看介绍瓜埠山地质公园的电视纪录片(20min)。

河海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河海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河海大学测绘专业首次地质实习实习报告班级:测绘二班学号:姓名:目录1、封面 (1)2、目录 (2)3、实习目的 (3)4、实习路线 (4)5、实习内容: (5)6、总结 (12)实习目的1.普地实习是让我们学生走出课堂,走进野外,使得我们对一些基本的地质现象获得些感性的认识,并巩固我们在课堂上学习到的一些理论知识。

2.通过普地实习,老师向我们传授野外工作的基本技能,它包括地质罗盘的使用,产状的测量以及地质报告的编写。

3.通过普地实习,能使我们较好的掌握野外地质工作的方法,建立起地质体的空间概念,并为今后从事地质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的测绘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通过普地实习,使得我们对地质工作的性质与内容有所了解,开阔眼界,培养对地质学科的热爱,巩固专业思想实习路线第一天路线:江宁校区—→小铁路青龙群人工剖面—→火石峰背斜—→大石碑公园断层―→古猿人洞―→江宁校区第二天路线:江宁校区—→南京地质博物馆—→江宁校区实习内容2010年12月25日,就在圣诞节这一天,我们测绘系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南京相关地区进行了地质实习。

第一个目的地就是棒槌山西段(小铁路旁),棒槌山位于南京城东28公里,南面山俗称汤山。

这里是三叠纪青龙群组,经过老师的讲解以及自己的实地观测我们了解到,青龙群组500米以下分布的主要是砂岩和泥岩。

此地带的主要是泥岩、页岩中间夹一层薄的灰岩,小铁路青龙群人工剖面主要呈黄灰色。

灰岩随着深度的增加会不断增多,但大体含量都不变。

在老师的教授下,我们现场实习了如何使用罗盘去测量地形的产状,通过实地观测我们测出走向为76度,倾角为351度,倾角为29度。

因为受到力的作用,所以层间呈褶曲的形态。

此地段还是断层影响带,通过观测可以发现1、其是逆断层,相对而言是异常的-----------------2、存在由灰岩向泥页岩转变的过程--------------3、方解石的裂隙--------------结束了棒槌山西段的考察我们又乘车去了不远处的火石峰背斜,这两个地方都很荒凉,旁边大多是采石场,但地质地貌很丰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实习报告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地质三班:海学号:1109020317指导老师:老师,朱老师,严工实习一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实习实习地点:市浦口某工地现场实习单位:省工程地质勘察院指导老师:严工,凤根老师,朱旭芬老师。

进入场地,我们首先看到这是一个拆迁重建的工地,地貌单元为岗地,对于拆迁的场地,严工介绍勘察中要着重注意老基础深度,以便于提供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案,同时为岗地,要注意是否有冲沟发育。

老师讲解后,我们着重看了钻孔过程及钻孔编录,场地每2 4 米布置一钻孔,角点额外布置。

双桥静力触探试验及其曲线分析。

双桥曲线图中,纵坐标深度(m ),纵坐标为阻应力(M p a )。

实线为锥尖阻力,虚线为侧壁摩阻力。

虚线和实线偏差大一般是粉质粘土,虚线和实线较吻合,一般是淤泥质粉粘,虚线和实线相互交错,一般是粉砂,曲线规律不明显,往往是有杂质。

场地中次生土较多,上部黄色为主,下部变为灰色,原因是下部地下水的浸泡作用,使得土中有机质积累而变为灰色土。

后来到附近另一工地观察了表面看起来差不多,实际底部包括了漫滩和岗地两个地貌单元的场地,场地漫滩区钻孔较深才能见到基岩,岗地区很浅就能见到基岩。

场地植被丛生,可以根据植被的情况估判地下土的性质,如老土因为已经密实固结,植被长势一般不如新土好。

最后严工详细地给我们介绍了华宁工程地质勘查软件的应用以及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写。

由衷的感!总结一个文明部落往往有必要的居住区,公共设施,必要的交通路线和枢纽,各样工厂和大量建筑物,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以下简称工民建勘察)就是在这些建筑物施工前期进行地形地貌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地质结构以及动力地质作用等方面条件的勘察和分析评价,为施工选择合适的场地并提供相关对策和建议。

工民建勘察服务的一般是房屋建筑、高层建筑、大型公用建筑、工业厂房及烟囱、水塔、电视电讯塔等房屋建筑与构筑物系。

分类高度(m)层数对建筑物结构起控制作用的荷载低层建筑3 ~61 ~2竖向荷载多层建筑9 ~123 ~7竖向荷载与水平荷载高层建筑24 ~608 ~20水平荷载超高层建筑>6 0>2 0水平荷载工业建筑主要包括专供生产用的各种厂房和车间,其特征是:1. 跨度大而复杂,一般跨度为9~12m,大者达3 0m ;2. 边墙高度大,一般可达20~30m,高的可达4 0 m ;3. 基础荷载大,承重墙、框架墙、柱和地面的静荷载都很大;4. 基础埋置较深,常设地下室,以深基础为主。

民用建筑按其用途可分为住宅建筑和公共事业建筑,其特点是:跨度不大而结构简单,基础的荷载较小,且以静荷载为主,很少考虑动荷载和偏心荷载,基础埋深不大,以浅基础为主。

按建筑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将其划分为简单的,中等的和复杂的三类:1. 简单的场地地形平坦,地貌单一;地质构造及地层结构简单,岩土体强度高而岩性均匀,土体压缩性变化较小;无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地下水埋深大且对基础无不良影响;2. 中等复杂的场地地形有起伏,地貌单元较多;地层种类较多,岩土体性质变化较大,或在一般地基压缩层计算深度,基岩面起伏较大;局部有不良的物理地质现象;地下水埋藏较浅且对基础可能有不良影响;3. 复杂的场地地形起伏大,地貌单元多;地层结构复杂,岩土体性质变化大且不均匀,或在地基压缩层计算深度,基岩面起伏大或有断裂存在;场地有对振动敏感的地层;不良的物理地质现象发育;地下水埋深小于基础砌置深度,且对基础有不良影响。

按建筑物的重要性、工程规模大小和特点、荷重大小及安全等方面,建筑工程可分为三级:一级(重要工程):荷重较大的建筑、大于30层的住宅及公用建筑;二级(一般工程):7~30层的住宅及公用建筑;三级(次要工程):6层以下的的住宅及公用建筑。

工民建勘察针对的建筑一般是浅基础建筑,作用于基础上力主要是静力荷载,主要勘察容有:1) 地形地貌,地貌单元(漫滩,阶地,岗地,山地等),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以及物理地质现象(滑坡,潜在滑坡,泥石流,塌陷等);2) 水文地质条件;3) 地基承载力,地基特性,地层特征,持力层以及地基稳定性。

工民建勘察常用勘察方法有:1) 钻孔。

钻孔可以直接揭露地下地层,并获得样本做各项室试验。

2) 荷载试验。

包括动力荷载和静力荷载,常采用双桥静力触探试验,既可以获得地基承载力参考值,又可以根据记录曲线进行地层划分,岩性判断,持力层识别等。

3) 抽水试验。

获得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及地层水文地质参数。

4) 室试验。

室试验是将钻探过程中获得的岩层或土层样品进行土工试验,包括抗剪,压缩,固结,渗透,颗粒分析,含水量,密度等试验。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一般有:1) 区域稳定性问题。

区域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地震和新构造运动,在新开发地区选择建筑场址时,更应注意。

在强震区兴建房屋建筑与构筑物时,应着重于场地地震效应的分析与评价。

2) 斜坡稳定性问题。

在斜坡地区兴建建筑物时,斜坡的变形和破坏危及斜坡上及其附近建筑物的安全。

建筑物的兴建,给斜坡施加了外荷载,增加了斜坡的不稳定因素,可能导致其滑动,引起建筑物的破坏。

3) 地基稳定性问题。

研究地基稳定性是房屋建筑与构筑物工程勘察中的最主要任务。

地基稳定性包括地基强度和变形。

4) 建筑物的配置问题。

各建筑物的用途和工艺要求不同,它们的结构、规模和对地基的要求不一样。

在满足建筑物对气候和工艺方面的条件下,工程地质条件是建筑物配置的主要决定因素。

配置问题包括:选择较优的持力层、确定合适的基础类型、提出合理的基础砌置深度。

5) 地下水的侵蚀性问题。

混凝土是房屋建筑与构筑物的建筑材料,当混凝土基础埋置于地下水位以下时,必须考虑地下水对混凝土的侵蚀性问题;大多数地下水不具有侵蚀性,但当地下水中某些化学成分( 如HCO3-、SO42-、C l-、侵蚀性C O2 等) 含量过高时,会对混凝土产生分解性侵蚀、结晶性侵蚀及复合性侵蚀。

6) 地基的施工条件问题。

修建房屋建筑与构筑物基础时,一般都需要进行基坑开挖工作,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地基的施工条件不仅会影响施工期限和建筑物的造价,而且对基础类型的选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勘察报告编写。

主要包括:1) 工程概况;2) 场地岩土工程条件;3) 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4) 结论与建议;5) 附表(包括钻孔的主要地层数据表,钻孔原位测试成果表,土工试验成果总表,各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性质参数统计表);6) 附图(平面布置图,工程地质柱状图,工程地质剖面图)。

补充:画地质图时,由于以钻孔数据构成体系是以点带面的模型,因此各点之间的连接线宜用直线,避免出现较大误差。

实习二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实习实习地点:省市安吉县天荒坪镇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指导老师:凤根老师,朱旭芬老师实习经过首先来到下水库区的二期工程探洞,岩性主要是灰色、紫红色侏罗系熔结凝灰岩,硬度大,岩层厚,构造简单。

然后沿河道往下进行水质监测测量。

测量主要要素是:水温,P H ,电导率,矿化度(TDS ),溶解氧。

以下是摘录的几个控制点数据:位置温度(℃)电导率(μs/㎝)矿化度(ppm )溶解氧 (mg╱L )PH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探洞口20189.4100.058.198.8探洞沿河下走2 00米混凝土桥边2071.737.29.338.82沿河下走近村庄的堆石坝蓄水电站2071.933.710.238.96之后参观了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厂房和下水库,期间在老师的讲解下了解工程概况,工程结构及工程勘察容,体会工程的浩大及其建设的工程地质依据。

工程概况工程区位于天目山区中部的大溪河段上,附近以搁天岭最高。

为河谷深切,山峰尖棱,地形陡峭,山体厚实,竹木茂盛地貌。

天目山是浙北的主要山脉,峰峦起伏,气势雄伟,大溪河发源于临安---安吉两县交界附近,全长约30 千米,河流流向北东,最终流入太湖。

上水库位于大溪左岸的一条大冲沟沟源处的洼地,下水库河道坡降 4 0 ‰,较长且深的冲沟3 条。

工程区在构造上处在扬子准地台钱塘台褶皱带中的武康----隆褶皱带围,受区域性断裂控制和影响,SN~NNE向次级或次级小断层比较发育。

第四纪以来本区构造运动以区域性差异升降活动为主,属相对稳定地块,历史外围地震对场区的影响烈度不超过V 度。

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均小于V I 度。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位于安吉县境。

电站以其独特的山区风貌,优越的地理位置,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社会效益,而享誉海外。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雄伟壮观,堪称世纪之作,是我国目前已建和在建的同类电站单个厂房装机容量最大、水头最高的一座;也是亚洲最大、名列世界第二的抽水蓄能电站,电站主要设备均从国外引进。

电站枢纽主要包括上水库和下水库、输水系统、中央控制楼和地下厂房等部分组成。

电站下库位于海拔3 50 米的半山腰,是由大坝拦截太湖支流西苕溪而成。

有"两岸青山出平湖"之美称,当地人称"龙潭湖"。

主厂房是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的心脏。

在天荒坪电站上下水库间的大山中凿有长达2 2 公里的洞室群,大小洞室45 个,构成电站主、副厂房区。

整个地下厂房全长2 00米,宽2 2 米,高4 7 米,6 台30 万千瓦机组一字排开,构成壮观的地下厂房景观。

电站上水库位于海拔9 08米的高山之巅,是利用天荒坪和搁天岭两座山峰间的千亩田洼地开挖填筑而成,并有主坝和四座副坝及库岸围筑,整个上水库呈梨形。

平均水深4 2.2米,库容量8 85万立方米,相当于一个西湖。

电站枢纽主要包括上水库和下水库、输水系统、中央控制楼和地下厂房等部分组成。

因为地势开阔,气候宜人,上水库也因此被称为天篁湖。

整个上水库是利用天荒坪与搁天岭山峰间的洼地挖填而成,呈梨形状,也像一个巨大的运动场,蓄水之后,碧波荡漾,湖面面积达2 8 公顷,是一个昼夜水位高低变幅达2 9 米多的动态湖泊,形似"天池",具有极大观赏性。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自 2 000 年全部建成投产以来,采用新型管理模式,电站各项经济技术指标逐年提高,针对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电站在华东电网担任调峰填谷和事故备用的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增加了中央和地方的税收收入,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也为在华东地区建设和运行管理大型抽水蓄能电站积累了丰富的经。

上水库(坝)区工程地质条件上水库(坝)区位于南天目南部,大溪河左支沟源洼地,两岸山脊天坪和搁天岭高程分别为9 30.19 米和9 73.01米,库原始地形开阔,谷底宽6 0~70米,沟底高程8 80~845米,沟周围有垭口,垭口地面高程分别为北副坝8 47.00米,东副坝8 74.44米,西副坝8 91.30米,西南副坝8 99.00米,皆低于正常蓄水位9 05.20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