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典照片:镜头下的历史

合集下载

这些照片你永远不会在历史书上看到(组图慎入)

这些照片你永远不会在历史书上看到(组图慎入)

这些照片你永远不会在历史书上看到(组图慎入)这21 张照片,记录了上个世纪一些悲伤的瞬间或是一些惊喜的巧合。

它们或许永远不会出现在教科书里,但是历史就在这些偶然的快门被记录了下来。

P.S.以下某些照片可能引起不适。

1“这张光盘能够记录的内容比我身下所有的这些纸张都要多”,比尔·盖茨在1994 年如是说。

这张照片由国家地理的记者于1994 年拍摄,前后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

比尔·盖茨身下一共有33 万张纸,当时将这些纸张放在哪里都成为了一大难题,因为即使是在华盛顿的波音747 飞机库也不能容纳这么多的纸。

唯一的方法就是将纸张像酒吧餐巾一样堆在钢板底座上,然后用线缆从中间固定,听起来很荒谬。

比尔盖茨欣然接受,然后坐在了这堆纸上。

于是就有了这张能够有力证明科技发展力量的照片。

2爱因斯坦在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办公桌。

这是在1955 年 4 月18 日,爱因斯坦离开办公室时桌上的摆设,当晚他便逝世了。

31956 年10 月,在伦敦一场电影首映式上,伊丽莎白女王和玛丽莲·梦露相互致意。

巧的是,她们当时都是30 岁。

41979 年,愤怒的男同性恋群体打碎了旧金山市政厅的窗户,抗议谋杀了哈维·米尔克的丹·怀特只被判为过失杀人。

哈维·米尔克是美国著名政治家,美国同性恋运动人士,也是美国政坛中第一位公开同性恋身份的人。

他带领同性恋者进行政治运动,对抗保守势力反对同性恋的立法。

1978 年末,哈维与当时的市长乔治·莫斯科尼被丹·怀特射杀身亡,即是当时震惊全美的“莫斯科尼-米尔克遇刺事件”。

5上世纪90 年代初艾滋病蔓延的时期,一位父亲正安抚着病床上垂死的儿子。

这张在1990 年刊登于《生活》杂志11 月刊的照片,被普遍认为改变了公众对艾滋病的认识。

6二战期间,照片中的希特勒正在慰问一名冻伤的德国士兵。

这名躺在病床上的士兵想要向希特勒行纳粹礼,希特勒将其手臂挡下让他休息。

胶片摄影的经典之作 回顾历史上的重要胶片摄影作品

   胶片摄影的经典之作  回顾历史上的重要胶片摄影作品

胶片摄影的经典之作回顾历史上的重要胶片摄影作品胶片摄影的经典之作回顾历史上的重要胶片摄影作品在现代数码摄影盛行的时代,我们不禁要回忆和思考胶片摄影艺术的历史,那些被时间沉淀的经典之作。

无论是摄影师的构图、光影运用还是对主题的把握,这些经典作品都是摄影史上的瑰宝,为后来的摄影师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

本文将回顾历史上一些重要的胶片摄影作品,让我们一同欣赏这些影像的艺术魅力。

一、《阿富汗少女》- 史蒂夫·麦凯里(Steve McCurry)《阿富汗少女》是史蒂夫·麦凯里的经典之作,不仅因为作品本身充满了深深的人文关怀,更是因为作品展示了一个民族的命运。

照片中,一个目光锐利而独特的阿富汗少女令人难以忘怀。

这张作品成为了国家地理杂志1985年6月刊封面照片,也是最著名的摄影作品之一。

通过这张作品,麦凯里成功地传达了人在面对战争和苦难时的坚韧和力量。

二、《沙漠之舞》- 亚利克斯·韦伯(Alex Webb)《沙漠之舞》是亚利克斯·韦伯的一张作品,展示了他在街头摄影中的独到眼光和艺术表现。

这张作品运用了对比鲜明的颜色和形状,令人联想到一个富有节奏感的舞蹈。

通过镜头,韦伯捕捉到了人们在炎炎夏日里的悠闲和欢乐,使观者仿佛能够感受到他们脚步的韵律和音乐的节奏。

三、《基督山伯爵的洞穴》- 安斯尔·亚当斯(Ansel Adams)安斯尔·亚当斯是著名的风景摄影师,他的作品以对大自然中景观的捕捉而闻名。

《基督山伯爵的洞穴》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被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摄影之一”。

这张作品以其精湛的技巧,准确地捕捉到了洞穴内部的细节和纹理,同时还展示了光影之间的对比。

亚当斯以他对自然的热爱和专业的技巧,创造出了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

四、《真実の鏡 (Truth Mirror)》- 蜷川实花(Nobuyoshi Araki)蜷川实花是日本著名的摄影师,他以其纪实性而享誉世界。

摄影史上的里程碑

摄影史上的里程碑

第一张照片约瑟夫·尼埃普斯:《窗外》法国人约瑟夫·尼埃普斯是世界上第一幅永久性照片的成功拍摄者。

从1793年起,尼埃普斯就已从事用感光材料做永久性的保存影像的试验。

1826年的一天,尼埃普斯在房子顶楼的工作室里,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永久保存的照片。

他当时的制作工艺是在白蜡板上敷上一层薄沥青,然后利用阳光和原始镜头,拍摄下窗外的景色,曝光时间长达八小时,再经过熏衣草油的冲洗,才获得了人类拍摄的第一张照片。

在这张正像上,左边是鸽子笼,中间是仓库屋顶,右边是另一物的一角。

由于受到长时间的日照,左边和右边都有阳光照射的痕迹。

尼埃普斯把他这种用日光将影像永久的记录在玻璃和金属板上的摄影方法,称作“日光蚀刻法”,又称阳光摄影法。

他的摄影方法,比达盖尔早了十几年,实际上应被称为摄影术的发明者,只是由于尼埃普斯为保密而一直拒绝公开,也就未被予以公认。

美国盖蒂研究保护所的科学家最近对这张世界上最古老的照片进行全方位分析后认为,这张照片至今保护完好。

科学家正在设计一个内含惰性气体的密封盒,以求使这张照片能够再保存数百年。

这幅照片最后一次公开展览的时间为1898年,此后一度销声匿迹,直至1952年才重新面世。

科学家杜森·斯图里克说:“如果你想一想照片的整个历史,还有胶片和电视的发展,就会发现,它们都是从这第一张照片开始的。

这张照片是所有这些技术的老祖宗,是源头。

也正因如此,它才那么令人激动。

”摄影术的诞生路易斯·达盖尔:《巴黎寺院街》法国人路易斯·达盖尔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用摄影术的发明人。

达盖尔青年时从事舞台美术,达盖尔最初就是用查恩式暗箱进行精心绘画的,当他得知尼埃普斯的阳光摄影法之后,与尼埃普斯通信,并与他合作共同探讨新的摄影方法。

但尼埃普斯没有同意达盖尔用银盐做进一步实验的主张,所以直到尼埃普斯去世,阳光摄影法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

直到1837年,达盖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新的实验方法来彻底改进摄影的技术。

新闻摄影历史

新闻摄影历史

新闻摄影历史:1、1839.8.19摄影术诞生2、世界上第一张新闻照片:德国汉堡大火废墟(1842.5.5)3、罗杰分顿拍摄的克里米亚战争(1855)历史上第一次用摄影记录历史事件4、早期新闻照片的媒介主要是画报(1842《伦敦新闻画报》)5、英国《每日镜报》率先在报纸上刊登照片中国新闻摄影发展史1、19世纪末申报请照相馆的人去现场拍摄2、国内时报刊登第一张时事照片(1906.3.29《京话时报》)3、我国第一个报纸摄影副刊《时报.图画周刊》预刊号(1920)4、中国最早的新闻摄影机构由北京大学学生创立5、20世纪20年代末出现图片通讯社6、职业摄影记者的出现(第一个在报上登出名字的是李少穆,在上海《神州日报》中国无产阶级新闻摄影史1、诞生于五四运动之后,中共成立就较重视新闻摄影的宣传作用2、红军长征和抗日战争时期,摄影事业得到极大发展3、革命战争时期的摄影家:罗光达《金顶妙峰山》《收复西斋堂》、沙飞《战斗在古长城上》、吴印咸《白求恩大夫》(1939河北)、石少华中国新闻摄影改革进程:1、确立了“图文并茂”、“两翼齐飞”的办报指导方针2、确立了“幅大量多”的新闻图片刊用原则3、新闻摄影实践的探索与突破4、新闻摄影基本理论体系的建立20世纪30~60年代世界新闻摄影繁荣时期的重要事件1、法国亨利.卡蒂埃-布列松与《决定性瞬间》2、1947 马格南图片社创立(迄今为止全球最重要的摄影图片社)——布列松、罗伯特.卡帕、西蒙、乔治.罗杰3、美国农业部农业安全管理局大型记事摄影活动4、1937美国《生活》画报创刊,以专题新闻摄影报道见长5、1942普利策新闻奖开设最佳新闻照片奖,1968又增加新闻特写照片奖6、1956“世界新闻摄影荷兰基金会”成立基本技巧:1、感光度越高,底片颗粒越粗,放大后效果越差(ISO=0.8/H暴光量)2、小光圈(1.4)用于特写,景深小,前后景是模糊的;中值光圈(22)景深大,前后景都很清晰。

天安门摄影师:用镜头记录历史

天安门摄影师:用镜头记录历史

“照相吗?1分钟取。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天安门广场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他们兴高采烈地在天安门前合影。

广场6号照相点摊位前,57岁身穿蓝色马甲、身高一米八的摄影师高源,在天安门广场拍照已经整整40年了。

他的镜头下,时代在变,人也在变,不变的是那颗向往天安门的心。

告别“邮寄照片”时代
1958年,周恩来总理批示,要求照相馆走进天安门广场,给群众照相。

从此,北京诞生了一个特殊的行业—“天安门摄影”。

那个年代,相机可是奢侈品,能在天安门前拍照更是自豪的事!1978年,高源高中毕业后,从沈阳来到北京,次年被分配到北京西城区服务公司下面的照相馆工作。

在天安门拍照的40年里,高源见证了照相技术的发展,从黑白到彩色、从胶卷到数码。

对摄影师而言,相机就是他的第二双眼睛。

高源收藏了70多台大大小小的相机,整齐地摆放在家中的展架上。

他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台120双镜头、黑白照相机,“这是我们最早用的普通相机,124元买的,你别听才一百多块钱,那时的工人一个月工资才30多。

”当时的流程是先填单子写地址,冲完相片之后邮寄过去,填不清楚就被退回来了。

天安门摄影师:高源
高源收藏的相机
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穿在身上的历史画卷。

高源的镜头记录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服装变化:20世纪70年代,人们生活物质匮乏,几乎穿着一水儿的“绿蓝灰”,那是个“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时代,服装款式千篇一律;改革开放后,广场上的色彩逐渐丰富起来,烫发、喇
布依族姐妹在天安门广场合影霍明德与新中国同年同月同日生。

震撼世界的经典照片

震撼世界的经典照片

震撼世界的经典照片1:拯救生命的一吻(图)事情发生在美国佛罗里达州。

7月17日早晨,电线工人兰度.赞比安到杰克逊维尔市进行例行检查时,碰到了一根活的高压线,立刻被电击得不省人事。

在附近工作的工人马上跑过来抢救。

画面上是最先跑过来爬上电线杆的工人汤普逊。

他发现赞比安已经窒息,马上用口对口的方法进行人工呼吸抢救。

随后的工人上来一起把赞比安救落到地面,送往医院,终于从死神手里夺回了赞比安的生命。

这是拯救生命的一吻,这是伟大的一吻。

作者洛高.莫洛比托是一名有经验的记者,当他走在路上时,听到人们惊慌的叫喊,便马上跟着跑了过去,观察事态的发展,最终拍摄到这幅感人至深的照片。

让世界充满爱,这个镜头让人们看到人间深深的爱。

第二年,这幅作品获得了美国普利策大奖。

(美国)帕特里克.德马克林 1976年2:非洲大陆,充满了天灾与人祸非洲大陆,充满了天灾与人祸。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非洲少雨,连年*旱,成千上万的人民在饥饿中、在瘟疫中备受折磨而走向死亡。

许多记者在那里拍摄的镜头触目惊心,令人不寒而栗。

这幅作品很有代表*。

记者前去采访旱情十分严重的乌*达,深深地为那里经受的苦难而感动。

他没有一般化地去拍摄面黄肌瘦的灾民,也没有去拍摄寸草不生的*裂土地,而是拍摄了一个对比强烈的镜头--丰润的大白手和枯瘦的小黑手,从而表达出自己对于*旱恶果的强烈感受和向社会呼吁的热望。

作者大胆的画面剪裁,舍弃了对比以外的一切东西,而使人们的视觉感觉强烈而集中,强化了照片的视觉冲击力,使*旱带来的深重苦难在无言中得到充分展示。

新闻报道摄影以瞬间纪实为使命为优势,然而,在拍摄的一瞬间,又能以恰当的构图、生动的形象冲击人们的视觉,震撼人们的心灵,则是十分难能可贵3:德国“兴登堡”号爆炸起火1937年5月,德国“兴登堡”号飞艇顺利飞跃大西洋,正要在美国新泽西州莱克赫斯特基地着陆时,因撞击建筑物而爆炸起火。

这一灾难是人类的悲剧,更使德国国家尊严严重受损。

摄影大师安尼莱博维茨镜头背后的故事

摄影大师安尼莱博维茨镜头背后的故事

摄影大师安尼莱博维茨镜头背后的故事摄影是一门艺术,能够通过镜头捕捉瞬间的美丽和情感。

每张照片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而一位享誉世界的摄影大师——安尼莱博维茨的镜头更是凝结着丰富的历史和人生经历,让人不仅仅感受到照片的美,也能从中品味出深沉的情感和思考。

安尼莱博维茨是20世纪后半叶最受瞩目的摄影师之一。

他受到人们的赞誉,不仅因为他的技术精湛,更因为他的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故事。

他以黑白摄影闻名,通过对光线、阴影和构图的把握,创造出独特而富有张力的作品。

回望安尼莱博维茨的成长经历,我们可以了解到他背后的故事。

他出生于战后的德国,亲眼目睹了战争的破坏和人们的苦难。

这种经历深深地影响了他,使他对人类的痛苦、生死和希望等主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些情感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朴素而真实的表达。

安尼莱博维茨的作品多以人物为主题。

他的照片中常常呈现出孤独、无助和内心的痛苦。

例如,他以《悲剧之后》为题的系列作品中,捕捉了在二战之后废墟中的孩子们的生活。

照片中的孩子们衣衫褴褛,身体瘦弱,背景中残垣断壁映衬出他们的无助和绝望。

这些作品无声地述说着战争带来的痛苦和无辜受害者的命运。

除了表达痛苦和苦难,安尼莱博维茨的作品中也充满了对生命的探索和对美的追求。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然景观的壮丽、人类情感的深邃和日常生活中的细节。

他用镜头记录下这些瞬间,让人们重新审视和感受生命的意义。

在创作过程中,安尼莱博维茨注重细节和构图。

他的作品极富凝视力,每个元素都被精心安排,以突出主题的力量。

他擅长利用光线和阴影来创造戏剧性的效果,使画面更具表现力。

他的照片往往显得沉默而富有张力,令人难以忘怀。

安尼莱博维茨并不知名的故事是,他是一位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人。

他不太愿意亲自解释自己照片背后的故事和情感。

相反,他希望观者通过自己的感受去理解他的作品。

他相信摄影的力量,相信每个人都能从他的作品中找到共鸣。

在21世纪的今天,安尼莱博维茨的作品依然影响着世界各地的摄影师和艺术家。

摄影发展历史中的小故事

摄影发展历史中的小故事

摄影发展历史中的小故事一、摄影的起源1. 胶片时代•☐狄奥多尔·坎尼金发明了胶片摄影的最早形式,使得摄影变得更加便捷。

•☐胶片摄影在相对较长的曝光时间内,记录下了人类生活的一瞬间。

2. 数码时代的兴起•☐数码摄影的出现使得摄影艺术的门槛大大降低。

•☐数码摄影技术的快速发展打破了摄影的局限,为创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二、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的诞生1.尼更在景物上的实验•☐乔瑟夫·尼波尔尼·尼更,法国画家和物理学家•☐ 1826年,尼更在一次实验中使用银板镀上了碘化银,其实验结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张照片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2. 世界上第一张照片•☐尼更使用相机镜头对着窗外的景物进行曝光,大约8小时后,他得到了世界上第一张被称为“窗外”的照片。

•☐这张照片的曝光时间之长,使得窗外的建筑和周围的景物变得清晰可辨。

三、摄影技术的革新1.胶片的发展•☐ 1884年,乔治·伊斯曼发明了卷式胶片,进一步提升了摄影的便捷性。

•☐卷式胶片的出现使得摄影者可以在一次拍摄中拍摄多张照片。

2. 手机摄影的崛起•☐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摄影成为大众摄影的主流。

•☐相对便携和易用的手机摄影让更多人有机会记录和分享生活中的精彩瞬间。

3. 全幅无反相机的出现•☐全幅无反相机的推出,提供了更高的画质和更强大的拍摄性能。

•☐这种相机逐渐成为专业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的首选工具。

四、摄影对艺术的影响1. 知觉改变的表达•☐摄影通过记录真实世界的方式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观念。

•☐一些摄影作品展现了艺术家的独特视角和对现实的重新诠释。

2. 美学的多样性•☐摄影艺术推动了美学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尝试了新的表现形式和风格。

•☐草根摄影运动的出现突破了传统的美学观念,让更多人参与到摄影创作中。

3. 摄影与社会变革的关系•☐摄影记录了历史的瞬间,记录了社会变革的影像。

•☐一些摄影作品通过反映社会现实,促进了社会进步和改变。

五、摄影的未来展望1. 虚拟现实与摄影的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为摄影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经典照片:镜头下的历史
1、1923年11月8日,希
特勒啤酒馆暴动
2、1929年10月29日,华尔街股市大跌,经济危机爆发
3、1938年11月9日,纳粹水晶之夜
4、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
5、1944年6月6日,D-DAY,盟军诺曼底登陆
6、1945年8月6日,美国在广岛投下原子弹
7、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国
8、1963年8月28日,马丁·路德·金发表“我有一个梦”
演讲
10、1968年4月4日,马丁·路德·金遇刺
12、1969年7月20日,内尔·阿姆斯特朗蹬上月球
13、1979年5月3日,撒切尔夫人入主唐宁街10号
14、1985年3月11日,戈尔巴乔夫当选总书记
15、1989年11月9日,推倒柏林墙
16、1990年2月11日,南非政府无条件释放曼德拉
17、1997年8月31日,黛安娜车祸
18、2001年9月11日,世贸遭遇袭击
19、2005年8月20日,超级女声:中国娱乐和快乐的一场
革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