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传

合集下载

读《贝多芬传》读后感(优秀12篇)

读《贝多芬传》读后感(优秀12篇)

读《贝多芬传》读后感(优秀12篇)读《贝多芬传》读后感篇1贝多芬的音乐集中在三个伟大的主题上:人,自然与神。

他的第一主题“人”——英雄,社会的英雄,悲剧的英雄,失败的英雄。

他的第二主题“自然”——田园,花鸟的田园,风景的田园,静谧的田园。

他的第三主题,是贝多芬晚年的主题——“神”。

人在饱经尘世沧桑后与天国中的上帝直接对话,在彼岸世界寄托自己不安的灵魂。

也许是贝多芬音乐的结构应和着宇宙万物的内部生成结构,他的音乐才悦耳动听,具有永恒的,超地域的,超时空的魅力。

贝多芬作为社会的人,不仅经历了灵与肉两方面的难以言语的磨难,而且是个多情,激情,柔情的人。

然而他的音乐却极少直接表露个人情感,多是超越个人的小情感,将之升华为全人类的情感,社会的情感,宇宙的情感。

“星辰灿烂的天空在我们头上,道德的法则在我们心理。

”这是康德的格言,也是贝多芬的信条。

正是这样的信条,贝多芬把自己的魂灵维系在广袤的宇宙和永恒的道德之上,从而战胜了世俗,战胜了自我,也战胜了命运。

在贝多芬的那首无论思想性,艺术性都堪称超群绝伦的“英雄奏鸣曲”中,我们感受到了英雄的火一样热情,感受到了英雄内心世界波澜壮阔的感情起伏,感受到了不可阻挡的勇往直前的斗争意志,深刻的不安,强忍的隐痛,坚强的信念,他们像汹涌澎湃的怒涛一样,掀起了一个接一个的情感高潮,使我们的激情久久难以平息。

读《贝多芬传》读后感篇2贝多芬的一生也是悲惨的,但是我认为,贝多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有着超与凡人的毅力和奋斗精神。

面对困难,他丝毫不怕。

这就是他成功的秘诀。

贝多芬,因为脾气古怪,没有人愿意与他做朋友,所以,他面对困难,只能单枪匹马,奋力应战。

没过多久,最不幸的事情也来临了,慢慢地,贝多芬耳朵的听觉越来越差,他的内脏也受着剧烈的痛苦的折磨。

但他还是瞒着所有人。

渐渐地,贝多芬耳聋的程度是逐渐增加的,但没有完全聋,可以说,几乎贝多芬所有的作品都是耳聋后写成的。

不仅如此,他的身体的其他器官也“背叛”了他,他先后得了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等。

《贝多芬传》读后感精选15篇

《贝多芬传》读后感精选15篇

《贝多芬传》读后感精选15篇《贝多芬传》读后感1《名人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著作,这本著作包括了《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篇传记描写的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雕塑家,一个是小说家。

他们虽然各自所处的领域不一样,但是,在人生坎坷的道路上,他们追求真理与正义而献出了别生的精力。

在这三篇传记中爱最深的是《贝多芬传》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

维也纳代表音乐家之一他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曲《悲怆》、《月光曲》、《暴风雨》、《热情》等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

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著深远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在这辉煌的人生中他又有着悲惨的命运,当他在学习时他母亲患重病,并很快地离开了人世,失去了心目中唯一的亲人的贝多芬悲痛欲绝,过度悲痛使他接二连三地得了几场大病,其中一次是出天花,永远地毁了他的容貌,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

不久,痛苦叩响了他的生命之门,从1796年开始,贝多芬的'耳朵日夜作响,听觉越来越衰退。

起初,他独自一人守着这可怕的秘密。

1801年,他爱上了一位名叫朱丽埃塔的姑娘,但由于自己的残疾以及朱丽埃塔的自私、虚荣,两年后她嫁给了一个伯爵。

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使他痛不欲生。

但他并没有意志消沉,而是继续为文学而奋斗,为世人留下美妙的音乐。

贝多芬的悲惨命运与他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思考吗?贝多芬是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世界不曾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

我们一定要想贝多芬一样当一个强者,正如扼住命运喉咙的强者贝多芬告诉我们的那样:“噢,人啊,你应当自强不惜!”《贝多芬传》读后感2咚咚,咚咚,生命之乐敲响了。

这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声音,最动听的声音。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聆听生命行走的声音,聆听生命跳动的声音……贝多芬的生命之章翻开贝多芬的生命之乐,这是他用自己的一生普及成的一首曲子,你能从中感受到他的不甘,他的愤怒,他的悲伤,和他用痛苦换取来的欢乐。

《贝多芬传》心得体会[精选10篇]

《贝多芬传》心得体会[精选10篇]

《贝多芬传》心得体会[精选10篇]《贝多芬传》心得体会篇1贝多芬,一个一点儿也不陌生的人名,但事实上,我是前阵子才真正地接触到他。

罗曼。

罗兰的《名人传》把我带到贝多芬的世界。

在一七七零年十二月十六日,贝多芬出生在德国波昂一所破旧简陋房子的小阁楼上。

从一开始,人生对他来说就像一次残酷的战争。

他的父亲是个不求上进、嗜酒如命的男高音歌手。

母亲是个女仆,一个厨师的女儿,最初嫁给一个官臣之家的男仆,丈夫死后嫁给贝多芬的父亲。

父亲想发掘他音乐的天赋,以便将他当作神童来炫耀。

父亲用暴力逼着他学习各种乐器,繁重的功课把他累得死去活来,几乎让他恨死了音乐。

他的童年几乎无温暖可言,看着都觉得心酸,也让我觉得很疑惑。

在一个没有温暖、没有关爱的家庭,怎样会培养出如此出色的音乐家?难道真是逆境磨砺人吗?十二岁的贝多芬就受聘为宫廷古钢琴与风琴师,负起了养家的重任。

那么,12岁时的我在干嘛?12岁的我,在上六年级,在和同龄人高谈阔论着梦想,沉浸在家人的关爱中。

贝多芬远赴维也纳拜见莫扎特,也在那里举行了他的第一场音乐会,当时他亲自弹奏自我写作的《第二号钢琴协奏曲》,让维也纳市民为之折服,他也所以名闻遐迩。

突然让我想起了萧风的《贝多芬的悲伤》的歌词“黑白琴键上谱写华丽的乐章”。

但很不幸,母亲不久就去世了。

这似乎是老天爷的妒忌心在作怪,在他事业稍有成就时,却再次把痛苦带来他身边,夺走他的亲人。

没有了亲人,世界就会像坍塌了一样,是那么的无助,那么的孤独。

我不敢再去想象失去亲人的那种滋味。

老天果然是嫉妒贝多芬的才华。

它再一次把灾难带给贝多芬。

贝多芬在一帆顺风之际,声名如日中天之时,不幸的命运再次降临在他身上———他有了耳聋的疾病。

这是个很残酷的打击。

一个音乐家没有了听觉,就像奔跑的斑马没了四肢,再也奔跑不起来。

多么可悲啊!于是贝多芬隐瞒着,他害怕被别人发觉,就逐渐离群索居,自我变得越来越孤僻。

而在此时,他与一名十七岁少女朱丽叶塔。

古奇阿帝相恋。

贝多芬传读后感(15篇)

贝多芬传读后感(15篇)

贝多芬传读后感(15篇)贝多芬传读后感1今天,我读了罗曼·罗兰的作品——《名人传》中的一部《贝多芬传》。

读完此书,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震撼。

《贝多芬传》主要写了贝多芬——这位我们看上去外表风光的伟大音乐家,他身后的坚辛历程。

我国先哲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这句话在贝多芬身上最能体现出来;贝多芬不仅身材矮小,容貌丑陋,而且一直患病。

可是这位自尊心极强的音乐家仍然相信,“谁也无法战胜我,我要死死扼住命运的喉咙。

”我的眼眶湿润了。

最让我感动的是他创作乐曲的精神。

贝多芬在外租房,他不愿把钢琴腿支起来,而是直接坐在地了弹,有时到作曲高潮时,他便接一盆盆凉水倒在头上,使它冷静。

甚至有时废寝忘食地谱曲。

我对贝多芬——这样几乎成为“音痴”的伟大人物不多见,但他那样热衷于谱写曲子的精神却值得我们学习。

下来我想说说贝多芬的悲惨命运。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6日生于德国波恩的一所破旧阁楼上,他父亲让他从4岁练大风琴、钢琴等乐器。

贝多芬十分有天赋,12岁成为大风琴手,但他不知道,命运的魔掌已伸向了他。

在他创作曲子的“高峰期”时,他耳朵逐渐听不见了。

耳聋对于平常人来说,只是失去了一部分世界,但对音乐家来说,那就是失去了整个世界。

但贝多芬凭着他自己对音乐的感觉,凭着超凡的毅力,凭着奋斗精神,他成功了!他虽然一生充满了很多苦难,但他却把苦难铸造成了一支支欢快的乐曲,奉献给了世人。

同学们,我相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我们会谱写出美妙的人生曲。

贝多芬传读后感2贝多芬的一生是悲惨的,也是多灾多难的,但他为什么还能成功呢?为什么正常人做不到的事,他却能做到呢?这引起了我的深思。

我认为,贝多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有着超与凡人的毅力和奋斗精神。

面对困难,他丝毫无惧。

这就是他成功的秘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困难时,经常想到的就是请求他人的帮助,而不是直面困难,下定决心一定要解决。

贝多芬传主要内容

贝多芬传主要内容

贝多芬传主要内容
贝多芬传是一部叙述著名音乐家贝多芬的生平传记的作品,由保罗·马德迪罗写成,于1870年在德国出版。

贝多芬传介绍了贝多芬通过自己的卓越才华实现了追求自由的信念,在19世纪的音乐史上留下了巨大的一笔。

贝多芬传提出了一个从小被定限的贝多芬,他开始学习音乐时,受尼古拉·莫扎特,约翰·克里斯汀·巴赫,以及德国国家歌剧院的影响。

他开始在歌剧院首演独唱,受到欢迎后,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音乐风格。

他在哥廷根大学学习并读书,在那里,他开发了自己的音乐理论,并开始创作自己的作品。

由于他的作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他受到耶路撒冷基督教的邀请到外国旅行。

通过不断的创作和旅行,他完成了他的著名的九首交响曲,九首小步舞曲,以及一首歌剧《伊凡士林王》。

按照他的心愿,他的歌剧全部以尼古拉·莫扎特的歌剧《仲夏夜之梦》
为原型,他以此为基础创作了自己的音乐,也以此创造了新的音乐发展模式。

贝多芬传描述了贝多芬在几百年来历史上没有像他这样一个人打破常规,创作出具有传世名声的有机体,利用自己的音乐理论,自由的风格,发挥出音乐的力量,极大的丰富音乐
的色彩。

他的传奇使他成为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先驱。

名人传贝多芬传读后感(2篇)

名人传贝多芬传读后感(2篇)

名人传贝多芬传读后感贝多芬是一位钢琴家,他是德国人,全名叫路德维希·冯·贝多芬,他出身贫寒。

贝多芬原本不愿意学钢琴,是因为小时候他的父亲用暴力逼迫他学钢琴,经过不懈的努力成为了优秀的、众所周知的钢琴家。

我很佩服他,他用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去压制自己的顽疾,从而去创作钢琴曲,自由自在挥洒自己的笔墨,创造了一部又一部的传世佳作——《第九交响曲》等优秀作品。

贝多芬有一句名言,那就是:“通过痛苦,得到欢乐”。

因为这样一句话,我看出了贝多芬坎坷的一生,也看出了他不畏艰难苦险,反而把苦难转化为了欢乐。

他患的病是耳聋,这是音乐家们最忌讳的病症,一旦患上这种病,他就没有办法再用耳朵欣赏音乐,创作音乐更是难上加难,这种打击对每一个音乐家都是致命的打击,贝多芬也不例外。

然而,他不愿就此放弃自己的音乐生涯,而是更加发奋地创作乐章,真不知道他为什么能在耳聋的状态下创作那么美妙的乐章,而且一次比一次更加优美。

我想,他一定是在用心灵和音乐沟通,用心在进行创作。

贝多芬曾经说过:“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将无法使我完全屈服”!贝多芬用整个一生诠释了这句话。

我曾这样想过,贝多芬没过过几天生活宽裕的日子,上天不赐予他欢乐,一次又一次压制他,但是他敢于和命运作斗争,不屈服上天的安排,终究成就斐然。

我们应向他学习这种不屈服于命运的精神,为了心中的理想和目标,去奋斗吧,去追求吧!贝多芬这位钢琴家值得我们从内心给以最崇高的尊敬。

贝多芬仅仅活了五十七岁便与世长辞了,他终于完全抛开自己的痛苦与不幸,但却把欢乐奉献给了全人类。

这篇文章我读过后,心里有一缕淡淡的忧伤,我哪会不承认这位矮小的音乐家,此刻在我的心目中是如此高大、如此辉煌……名人传贝多芬传读后感(2)《名人传贝多芬传》是一本关于伟大作曲家贝多芬的传记。

通过详细描述贝多芬音乐事业的起起伏伏,以及他艰苦的个人生活,这本传记成功地展现了贝多芬是如何成为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并且对音乐界产生深远影响的。

贝多芬传阅读感想

贝多芬传阅读感想

《贝多芬传》阅读感想哎呀,说实话,我这人平时不怎么爱看书,尤其是那种人物传记,总觉得枯燥无味。

但前几天,一个朋友强烈推荐我读读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说是能给人带来不少启发。

我一想,反正也没什么事儿,就读读看吧。

没想到,这一读,还真让我有了不少感触。

贝多芬这个人啊,真的是个天才,也是个疯子。

小时候,他就被老爹逼着学钢琴,那日子可真不好过。

想象一下,一个小孩,本来就不想弹琴,结果被老爹一顿臭骂,还得天天坐在那里,手指在键盘上蹦跶,这得有多难受啊!不过,贝多芬还是坚持下来了,后来还成了大名鼎鼎的钢琴家。

这事儿告诉我们,小时候吃点苦,长大后有出息啊!但贝多芬的运气似乎一直不太好。

正当他风华正茂,准备在音乐界大展拳脚的时候,病痛却悄悄找上了他。

他患上了耳聋,这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简直是致命的打击。

想象一下,你作为一个音乐家,却听不到自己创作的音乐,这得多绝望啊!但贝多芬就是贝多芬,他没有选择放弃,而是更加努力地创作。

他用心去感受音乐,用灵魂去创作,最后创作出了一部又一部的传世佳作,比如那个著名的《第九交响曲》。

这事儿又告诉我们,遇到挫折不能轻易放弃,得咬牙坚持下去,说不定就能创造奇迹呢!在读《贝多芬传》的时候,我特别注意到了贝多芬的一些小细节。

比如,他特别喜欢喝酒,有时候喝得酩酊大醉,但酒醒后又继续创作。

还有啊,他的性格特别古怪,有时候脾气大得吓人,但有时候又特别温柔。

这些细节让我觉得,贝多芬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音乐家,更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真实存在的人。

其实,我最佩服贝多芬的地方,还是他那颗不屈不挠的心。

他一生都在与命运抗争,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这种精神,真的让人感动。

想想我自己,有时候遇到点小挫折,就怨天尤人,甚至想放弃。

跟贝多芬比起来,我真是太惭愧了。

读完《贝多芬传》,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人生啊,真的不容易。

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面对。

《贝多芬传》读后感

《贝多芬传》读后感

《贝多芬传》读后感1、《贝多芬传》读后感“生活是这样美好,活它一千辈子吧。

”这是《贝多芬传》中贝多芬说的话。

因为妈妈说这是一本非常有意义的书,它能激励我们做生活的强者,不向困难低头。

所以,我认真地看了起来。

当读到“他的父亲是一个残暴的酒鬼,他剥夺了小贝多芬学习、休息和娱乐的时间,而只是一味地强迫幼小的儿子没完没了地练习钢琴和小提琴,期望他将来成为自己的摇钱树。

”我真气愤,多狠心的父亲,为了钱竟然这样折磨自己的孩子,太可恶了!“可惜,在维也纳的学习时光很快就中断了,原因是他母亲患重病,并很快地离开了人世,失去了心目中唯一的亲人……”读着读着,我的心情变沉重了,泪水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模糊了我的眼睛,没有父爱已经很惨了,现在连母爱也失去了,多苦命的孩子啊!后来,命运还不断地作弄他:“经济困窘,亲朋好友一个个死亡离散,耳朵也已全聋,和人们的交流只能在纸上进行。

”面对生活苦难,似乎没有什么能使贝多芬屈服,他以自己的创作风格扭转了维也纳当时轻浮的作风。

受到了世人瞩目。

合上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为贝多芬的不幸叹息,但我更为他的不屈不挠感慨:他贫穷,残废,孤独,世界不曾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

感谢妈妈,是她让我从贝多芬身上得到了最珍贵的东西:“生活是这样美好!活它一千辈子吧!”2、贝多芬传读后感500字名人传贝多芬传读后感《名人传》中共介绍了三位名人——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

贝多芬供给大家的欢乐音乐,是他“痛苦换来的欢乐”;米开朗琪罗天生忧郁,却用一生的血泪凝聚成伟大的作品;托尔斯泰用他的作品播送爱的种子,用爱去克服个人的痛苦。

当我始终更偏爱于贝多芬的故事。

贝多芬的一生是一场凄惨而残酷的战斗。

童年对于贝多芬来说是一场恶梦。

他的父亲总是让他赚钱,母亲又死了,但他还留有一种温馨而凄凉的回忆。

后来又不幸耳聋,健康状况也一天不如一天,总被欺骗又总希望自己可以好转,最终却不得不面对病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具有的大无畏精神的伟大的音乐家 环境极其恶劣,他的作品却从不缺少对不幸者有 个怎样的人呢?
益的欢乐。
7.了解了贝多芬的事迹之后,在你们眼中贝多芬是一

杨 光
邰 丽 华
刘 伟
张 海 迪
斯蒂芬· 威廉· 霍金
海伦· 凯勒 奥斯特洛夫斯基
但丁说过:“苦难就是财富,因为苦难,我的 人生才更精彩。”
盲人歌手: 2007年星光大道年度总冠军 2008年登上春晚舞台。 2009年10月“杨光· 阳光”—— 《我是杨光》个人专辑在中央民族 大学音乐厅隆重推出。
海伦·凯勒,19世纪美国盲 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 社会活动家。 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 言。 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主 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 明》、《我的生活》、《我的 老师》等。
作者:罗曼·罗兰 译者:傅雷
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小 说家、戏剧家和散文家。
擅长写传记,代表作有《贝多芬传》
《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等。
长篇小说代表作有《约翰·克里斯
朵夫》《母与子》等
191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 文学翻译家。曾留学法国,学习
文艺理论及艺术史。
翻译的罗曼罗兰和巴尔扎克作品
都是翻译史上的经典之作。
另外,写给儿子的书信集《傅雷
家书》也流传甚广、影响极大。
提示:人物传记的写法一般是介绍人物的童年、少
年、青年、中年以及老年的成长经历(包括生活、
工作和学习),末尾一般评论人物的功绩成败。
1、根据提示,梳理文章结构 2、贝多芬取得的成就是上天的眷顾、命运的垂青吗?
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2. 而贝多芬,面对着自己这苦难的一生,他又是如何对 《月光曲》《第九交响曲》《七重奏》 待的?(尽量用原文语言回答)
《第一交响曲》 《第二交响乐》 学会筛选信息 《第四交响乐》 《英雄交响乐》 《第五交响乐》(《命运》) 《田园交响乐》 《第七交响曲》 《第八交响乐》 3.他都创作了哪些音乐呢?(在文章中找) 《第九交响曲“合唱”》(《欢乐颂》)
3、贝多芬遭遇了哪些人生挫折?技巧:紧扣文本寻找答案
分点全面作答
传主经历大致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1-4) 1770~1788贝多芬童年及家境生活的最初20年。 第二部分(5-24 ) 1789~1809年贝多芬的大学、爱情生活及其创作。
第三部分(25-33)
1810~1815年贝多芬与歌德的交往及第七、第八交响曲的创作 第四部分(34-66)
俄国评论家别林斯基说过:“不幸是一所最好
的大学。”
贝多芬说:“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
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培根说:“奇迹多在厄运中出现的。”
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选做其中的一个题:
(1)围绕传主精神魅力写篇读后感(字数不限)。
(2)聆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欢乐颂》后, 写写你的感悟(字数不限)。
斯蒂芬· 威廉· 霍金,21岁时不
幸患上了会使肌肉萎缩的卢伽
雷氏症,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 动。1985年,因患肺炎做了穿
气管手术,彻底被剥夺了说话
的功能,演讲和问答只能通过 语音合成器来完成。
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
家,还被称为“宇宙之王”。
1816~1827年贝多芬最悲惨的时期及其第九交响曲的创作。
第五部分(67-70)作者的诗意化评价。
贝多芬在他的一生中都经历了哪些失败挫折呢? ①贫穷的出身。
②艰苦(不幸)的童年。
③失聪的双耳。
④破灭的爱情。
⑤重病缠身的遭遇。
⑥无情义的侄子。
(人物品质特征的概括)
1.设想一下,如果是我们身处这样的境地,我们可能会作
6.怎样理解文章结尾“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4.在音乐里他竭力想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这句话? 5.那作者是怎样评价贝多芬的一生的? 明确:就是说在他极其痛苦不幸的一生中, 他始终在奋斗、在抗争,在寻求欢乐,并在自己
6.怎样理解文章结尾“用痛苦换来的欢乐”这句话?
技巧:紧扣文本 的音乐领域中创造欢乐。在他的作品中,充满了 抓关键字 灾难面前,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 对幸福、爱情的渴望与深情赞颂。虽然他自身的
刘伟:无臂钢琴师。 2011感动中国人物
张海迪,身体三分之二残
疾,学了大学英语、日
语和德语以及世界语,并
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
的课程。
张海迪现为全国政协委员,
从事文学创作和翻译。
邰丽华: 聋哑舞坛新秀
2005年春晚
奥斯特洛夫斯基:
双目失明,下身瘫 痪,躺在病床上摸 索着创作了《钢铁 是怎样炼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