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大类农药年度市场现状与热点品种分析

合集下载

2024年植物性农药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植物性农药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植物性农药市场分析现状植物性农药是一种无化学合成成分的农药,其原料主要来自植物提取物,具有天然、环保的特点。

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提高,植物性农药市场逐渐崭露头角。

本文将对植物性农药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概述植物性农药是利用植物的抗虫、杀菌、除草活性成分进行农作物保护的农药。

相较于化学合成农药,植物性农药具有天然、绿色、低毒性等优点,对环境和人体的安全性较高。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与环境的重视,植物性农药市场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

市场规模植物性农药市场规模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植物性农药市场规模达到XX亿元,相比上一年增长XX%。

预计到2025年,全球植物性农药市场规模将达到XX亿元,年均增长率预计为XX%。

市场驱动因素环保意识提升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对于环保的关注度明显提升。

植物性农药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农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支持。

食品安全需求增加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植物性农药的无毒性、低残留等特点使其成为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手段,因此消费者对植物性农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农业可持续发展呼声高涨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农业领域的重要方向。

植物性农药与可持续农业的理念相契合,能够减轻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并且有助于维持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

市场现状主要市场地区植物性农药市场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和亚洲地区。

这些地区农产品的出口量大、消费需求旺盛,推动了植物性农药市场的发展。

主要产品种类植物性农药市场的主要产品种类包括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等。

其中,杀虫剂市场规模最大,占据了整个植物性农药市场的较大份额。

主要参与者植物性农药市场存在众多参与者,包括农药制造商、种植户、农业科研机构等。

农药制造商在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种植户通过购买和使用植物性农药来保护农作物,农业科研机构则致力于植物性农药的研究与推广。

市场挑战植物性农药市场仍面临一些挑战。

中国三大类农药年度市场现状与热点品种分析

中国三大类农药年度市场现状与热点品种分析

中国三大类农药年度市场现状与热点品种分析中国农药市场是全球最大的农药市场之一,主要分为杀虫剂、除草剂和杀菌剂三大类。

这三大类农药的市场现状和热点品种相互关联,下面将对其进行分析。

首先是杀虫剂市场。

杀虫剂是用来控制和杀死农作物害虫的药剂,其市场需求主要受害虫种类和严重程度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和农业技术的发展,某些有害昆虫的种类和数量呈增长趋势,因此对杀虫剂的需求也在增加。

同时,农民对于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也在提升,对环境友好型、低毒性杀虫剂的需求逐渐增加。

其次是除草剂市场。

除草剂是用来控制杂草的药剂,主要应用于农田、果园和草地等地。

随着土地开发和农作物种植的不断扩大,杂草的控制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除草剂的市场需求也在上升。

另外,随着农药技术的进步,遗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的广泛应用,更加高效的除草剂被研发出来,这也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最后是杀菌剂市场。

杀菌剂主要用于农作物病害的防治,可以有效控制由真菌、细菌和病毒引起的病害。

目前,中国农作物病害较为严重,尤其是水稻、小麦和水果等作物,因此杀菌剂市场需求一直保持增长态势。

随着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提高,对安全、高效、低残留的杀菌剂需求也在上升。

在热点品种方面,对于杀虫剂来说,近年来以吡虫啉类、菜单内酯类和噻虫嗪类为代表的新型杀虫剂受到广泛关注。

这些杀虫剂具有高效、低毒性和长效性等特点,受到广大农民的喜爱。

对于除草剂来说,以草甘膦、烟草酸类和吡唑酮类为代表的广谱除草剂备受关注,它们可以同时控制多种杂草,具有良好的防控效果。

对于杀菌剂来说,以三唑酮、苯醚甲环唑和多菌灵等为代表的广谱杀菌剂是当前的热点品种。

这些杀菌剂具有较强的防治作用,可以控制多种病害。

总结来说,中国农药市场的三大类农药需求与市场现状紧密相关。

随着农作物病虫害的不断出现和加剧,对农药的需求也在增加。

同时,农民对产品质量和环境友好性的要求提高,推动了新型杀虫剂、除草剂和杀菌剂的快速发展。

中国农药行业发展现状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农药行业发展现状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农药行业发展现状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一、农药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农药,是指农业上用于防治病虫害及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剂。

农业上游为化工原料和中间体,中游为农药制剂,下游应用于种子和农产品。

在农药产业链中,跨国公司通过控制制剂的登记与销售渠道主导市场,国内企业主要为其做原药加工,并通过与跨国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发展成规模化企业,旨在能为其持续供应新产品。

因此,农药产业链的主要盈利环节集中在制剂及农资服务,超过整体盈利分配6成,其次是原药,配套中间体的原药企业通常利润比较可观。

我国农药发展起步晚,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政府为了提高农药自给率不断提高对农药行业投入,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农药产量及市场销售额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农药生产国,由于发达国家农药企业受环保生产成本等因素影响,农药生产基地一直向外转移,而我国农药企业在劳动力成本及原料配套等方面有很强的综合优势,从而成为主要产能转移承接者。

近几年,我国农药出口量呈现逐年增长态势,目前我国成为世界农药主要出口国。

从改革开放十四年来,我国不断的对农药产品结构的调整,高残留、高度农药产量占比70%以上降至2%以下。

对于农药发展趋势,高效、安全、绿色、环境友好产品逐渐成为主流。

农药剂型正向无尘化及控释、缓释及水基化等高效、安全方向发展,省力、省工产品备受青睐。

此外生物农药植物生产调节剂、水果保鲜剂用于非农业领域的农药新产品,新制剂发展加快。

农药不仅进行农业方面的病虫害防治,同时还可以预防、控制仓储以及加工场所的病、虫、鼠和其他有害生物;预防、控制危害河流堤坝、铁路、码头、机场、建筑物和其他场所的有害生物。

农药按原料药来源可分为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

化学农药来源于化学合成,生物农药的来源是生物及其基因产生或表达的各种生物活性成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药行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已跃居全球最大的农药生产国,可生产300余种原药、千余种制剂,化学农药元原药产量由1983年的33万吨上升至近年来最高值的约378万吨(折有效成分100%,下同)。

中国农药市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农药市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农药市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农药市场现状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建设的不断加快,农药产业的发展也日渐受到
重视,国家也给予农药产业大量的投资,这些投资都是为了推动农药产业
的发展,以满足生产农作物的大量需求。

随着市场的发展,中国农药市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企
业加入了农药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原材料供应商的加入也提高了竞争
的力度。

目前,中国农药市场的规模达到了3117.5亿元,比上一年增长
了11.5%,出口量达到了1090.4亿元,是历史最高水平。

这也使得国内的农药生产企业更加努力,把精力放在技术创新和品牌
建设上,以提升其市场份额。

目前,中国的农药企业以三家大型企业为中心,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他们在实力上拥有明显的优势,在市场占有
率上也处于显著的领先地位。

中国也在积极推动农业农药业的高端发展,通过产品升级和技术改造,提升农药的竞争力。

1、农药质量不达标
当前,农药市场质量存在较大的问题,农药的质量和安全性存在严重
的漏洞,有些产品的质量不合规定,对人体和环境也存在安全风险。

2、农药使用不规范。

2023年我国农药市场需求形势分析

2023年我国农药市场需求形势分析

2022年我国农药市场需求形势分析专家猜测将来几年内,农药市场每年将会有3%-6%的增长。

今年农药市场状况将呈现为杀虫剂需求削减,杀菌剂稳中有升,除草剂需求量增长较快。

2022年我国约需农药30.27万吨(折百计),其中杀虫剂12.95万吨,杀螨剂0.97万吨,杀菌剂7.07万吨,除草剂8.91万吨。

农药专家猜测:将来几年,农药市场还将形成需求理性增长格局,每年将会有3%-6%的增长。

从今年农药三大类别市场状况来看,杀虫剂需求削减,杀菌剂稳中有升,除草剂需求量增长较快。

三因素使杀虫剂需求走低干旱、阴冷气候使主要虫害发生轻。

2022年1-5月份南方干旱,北方遭受了长时间低温冰冻天气影响,农作物主要害虫特殊是水稻迁飞性害虫冬后残留基数大大削减,因此杀虫剂使用量大为削减。

棉花、小麦上的用量均有变化。

下降较多的药种主要是毒死蜱、辛硫磷、扑虱灵等,其中有的品种降幅达40%以上。

国产杀虫剂也有一些品种用量增加,如甲维盐、吡蚜酮等。

2022年国内企业生产甲维盐制剂以高含量为主,随着部分甲维盐生产厂家扩产,虽然甲维盐需求不断增长,但价格战不断。

前几年我国水稻螟虫较轻,据猜测今年水稻大螟回升,杀虫单和三唑磷需求将上升。

今年棉叶螨和红蜘蛛偏重发生,使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联苯菊酯、三氯杀螨醇等需求增加。

但增减相抵,总用量还是削减。

此外,近年来进口品种进展迅猛,国际跨国公司的进口杀虫剂品种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对国产杀虫剂市场造成挤压。

虫害综合防治措施推广应用力度加大,杀虫剂用量削减。

各省市乐观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加大对小麦、玉米、果树等作物的无害化防治。

如河北邯郸县对小麦蚜虫、玉米螟虫治理除应用低毒农药和生物农药外,还推广“生物治虫”技术,利用食物链进行“以虫治虫”,从而降低杀虫剂的使用量。

江苏省加大防虫网、抗性品种和轮作等综合防治措施的应用,估计杀虫剂将削减300吨。

专业化防治渐渐取代传统的单家独户防治现状,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杀虫剂施用量的削减。

农药市场调研报告

农药市场调研报告

农药市场调研报告概述本报告旨在对农药市场进行调研,并对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通过对市场模式、产品种类、销售渠道、使用情况等方面的调查,提供有关农药市场的详细信息,以便为相关行业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一、市场现状1. 农药市场规模及增长情况根据调研数据显示,近年来农药市场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

截至目前,农药市场总规模达到XX亿元,年均增长率约为XX%。

其中,杀虫剂占据农药市场的主要份额,其次为除草剂和杀菌剂。

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和作物产量的提高。

2. 主要产品种类及应用领域农药市场的产品种类繁多,常见的包括有机磷类、氨基酰胺类、三唑酮类等。

这些农药广泛应用于农作物保护、害虫防治、杂草控制等方面。

其中,农作物保护是农药市场的主要应用领域,占据了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害虫防治和杂草控制也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3. 市场竞争格局目前,农药市场竞争激烈,主要有国内外大型农化企业以及一些小型农药制造商参与竞争。

大型农化企业凭借其品牌知名度和技术优势在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而小型农药制造商则通过开发独特的产品和建立区域性销售网络来争取一定的市场份额。

二、市场发展趋势1. 生物农药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提高,生物农药被视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方向之一。

生物农药具有低毒性、高效性和环境友好等特点,未来将成为农药市场的重要发展方向。

2. 精细化管理技术应用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农药的使用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传统的大面积喷洒逐渐被精细化管理技术所取代,如GPS导航技术结合智能喷洒设备,可以实现对农药的精准施药,提高施药效果,减少环境污染。

3. 化学农药减少和替代趋势随着人们对化学农药的顾虑增加,对其使用的限制和替代需求也在增长。

政府规范对农药使用的法律法规逐渐完善,激励农民和农药生产企业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并鼓励开发新型绿色农药。

三、市场问题及建议1. 农药滥用问题部分农民为了追求高产高效,可能存在农药滥用的问题,给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农药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农药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农药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农药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保护农作物免受害虫、病原体和杂草的侵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农药行业也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趋势。

本文将对农药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一、农药行业的发展现状1. 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农业生产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全球农药市场在过去十年中保持了稳定增长,市场规模达到了数百亿美元。

2. 技术进步提升农药效果: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药的种类和效果也在不断改进。

新型农药的开发使得农药对害虫和杂草的杀灭效果更明显,同时也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3. 环保意识的增强:近年来,全球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对农药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关注。

许多国家对农药的使用进行了限制和监管,追求更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

同时,无农药农业的发展也在迅速推进。

二、农药行业的发展趋势1. 绿色农药的广泛应用:绿色农药是指对环境友好、无毒副作用的农药,其主要成分是天然材料。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趋势日益明显。

绿色农药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和病原体的侵害,同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较小,符合人们对绿色、健康的追求。

2. 制约农药行业发展的挑战:农药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是害虫和病原体的抗药性问题。

随着农药的广泛使用,一些害虫和病原体对农药产生了抵抗力,降低了农药的效果。

其次,农药使用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也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人们对农药残留和生态破坏的担忧日益增加,对农药的合理使用和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生物农药的发展潜力:生物农药是指利用微生物、植物提取物和昆虫等生物因子进行虫害、病害防治的农药。

相对于化学农药,生物农药具有环境友好、生物降解、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

近年来,生物农药得到了广泛的研发和应用,成为农药行业的新热点。

尤其是生物制剂,如生物菌剂、生物杀虫剂、生物除草剂等,已经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022年行业分析三大类农药品种市场行情分析

2022年行业分析三大类农药品种市场行情分析

三大类农药品种市场行情分析今年1~6月份国内工业平均出口水平下降21%,而农药出口的降幅达32%。

由于出口受到影响,大部分产品出口转内销,国内市场竞争加剧。

又据统计,上半年全国效益平均水平下降22%,而农药行业效益水平降幅达到34%。

7~9月份生产企业农药销售和利润也双双下降。

进入三季度后,农药生产所需原材料、中间体价格上涨幅度较大,而农药的价格很难上调。

气候良好虫情偏轻,杀虫剂市场销售走低5月份后杀虫剂出口明显削减,大部分产品转内销,国内市场严峻供大于求。

近几年来防治水稻田虫害需求量较大的常规品种杀虫双、毒死蜱、噻嗪酮、三唑磷、敌敌畏、阿维菌素、杀虫单1~10月份销售量都不足,而且价格都有10%以上的下滑。

河南、安徽、湖南、湖北棉花的种植面积较去年削减了30%~40%,今年棉铃虫和盲蝽蟓没有大发生,辛硫磷、甲维盐、丙溴磷的销量下降。

三氯杀螨醇在往年是江苏扬农化工创汇的一大收入来源,但是由于今年4月份以来国际市场需求下滑,国内需求萎缩,因此企业效益消失下滑。

乙酰甲胺磷因在蔬菜、果树和水稻中现有残留试验和数据还不完善,影响其销路。

菊酯类农药中的高效氯氟氰菊酯(功夫)、氯氰菊酯和百树菊酯今年需求有所增加,但由于其简单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该类农药的推广使用。

阿维菌素在防治水稻害虫方面是上半年市场消失的为数不多的亮点,销量和价格齐升。

由于蔬菜和水果在人们生活中的用量增大,防治菜青虫、甜菜夜蛾、小菜蛾、蔬菜蚜虫,柑橘树红蜘蛛、介壳虫的甲维盐、氟铃脲、丁醚脲、鱼藤酮、毒死蜱和复配农药氟铃·辛硫磷、阿维·毒死蜱等的销量呈上升趋势。

吡虫啉在防治棉花、蔬菜、水果的蚜虫中销售量较大。

湖南、湖北在防治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褐飞虱时主要使用高效低毒新品种烯啶虫胺和吡蚜酮,价格有10%~20%的上涨。

除草剂在旺季价格有所回升,但整体价格以降为主由于全球甘蔗、向日葵、棕榈树及蓖麻等油料作物对农药产品的需求削减,致使常规除草剂中草甘膦、百草枯、阿特拉津、丁噻隆、嗪草酮等品种的出口量少价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中国三大类农药年度市场现状与热点品种分析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今年农药产量持续增长,据有关数据统计,将突破去年的226.22万吨,出口量在55万吨左右,使用量为30万吨(折百计)。

虽然农药产量持续增长,但需求和价格稳中有降。

今年市场环境呈如下变化:一是产能过剩,恶性的价格战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二是节能减排、环保要求提高增加企业成本;三是人民币升值,增加出口业务的难度;四是极端气候频发对病虫草害发生趋势难以预测,流通渠道库存增多;五是国际巨头携带优质高效品种纷纷抢滩国内市场。

一、传统杀虫剂使用量减少,替代品种需求上升今年杀虫剂使用量减少的因素有两个:一是2009、2010年连续两年的冰冻灾害破坏了虫子的生长周期,造成了国内生态变化,虫害发生为小年。

二是由于高效、长效杀虫剂的广泛使用,虫害暴发的机会减少,杀虫剂的需求萎缩,市场极度低迷。

据基层植保人员反映,今年杀虫剂市场消费量比往年约减少三成,尤其是水稻用杀虫剂使用量更是大减。

1. 有机磷杀虫剂需求进一步缩减长期以来,有机磷类杀虫剂在我国杀虫剂系列中产量位列第一,由于有机磷类中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较多,今年总产量进一步缩减。

国家对甲拌磷、水胺硫磷、甲基异柳磷、特丁磷等双高产品进一步实行限产和限制使用,这些品种的产量大幅度下降。

由于国内抗虫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已达352公顷,棉铃虫、棉红蜘蛛的发生受到了抑制,导致丙溴磷杀虫剂用量下降。

1~7月份因市场低迷,敌百虫、三唑磷开工率常常不足10%。

今年由于敌敌畏大型生产企业南通江山和河北新丰整体搬迁停产,使敌敌畏原油市场空缺达1.5万吨,造成供应紧张。

毒死蜱在我国推广使用已30多年,国内毒死蜱产能已高达7万吨/年,内需约为 1.8万吨/年,出口原药1万多吨,产能严重过剩,致使毒死蜱原药生产企业基本处于成本与价格倒挂,不少企业出现亏损。

2. 替代高毒农药的产品市场销量相应上升由于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品种的禁止使用和2009年7月1日起氟虫腈退市,吡蚜酮、毒死蜱、阿维菌素、甲维盐、啶虫脒等高毒农药替代品种的需求量相应上升。

进口水稻杀虫剂中美国杜邦公司生产的氯虫苯甲酰胺(康宽)市场需求量增加,在全国销路最好。

日本农药株式会社生产的垄歌和先正达公司生产的福戈牢牢占领了湖南、广东、福建等南方市场。

今年农药市场中用量较大的杀虫剂品种有敌敌畏、辛硫磷、噻嗪酮、敌百虫、乐果、异丙威、杀虫双、毒死蜱、功夫菊酯、阿维菌素等。

除水稻、玉米、小麦、棉花对杀虫剂的需求较大外,蔬菜、果树用药增加。

近年来,甲维盐这类生物杀虫剂销量持续上升,但生物杀虫剂的成本比同效化学农药高30%左右,许多农户不太容易接受。

今年杀虫剂市场显著特点就是复配农药所占市场比例越来越高。

据统计,四川、湖南以阿维·氟酰胺、阿维·毒死蜱为代表的复配杀虫剂近年来在当地的市场份额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目前已占当地杀虫剂市场份额的30%左右。

3. 杀虫剂中热点品种分析(1)在有机磷类中,热点品种有毒死蜱、丙溴磷、乐果、马拉硫磷,增长较快的品种有噻唑硫磷、三唑磷、吡唑硫磷、甲基嘧啶磷、丙线磷、丁嘧硫磷。

(2)在拟除虫菊酯类中,热点品种有溴氰菊酯、氯氰菊酯、联苯菊酯、顺式氯氰、S-氰戊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

联苯菊酯属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杀螨剂,可用于茶小绿叶蝉、白粉虱、潜叶蛾、棉红蜘蛛等多种害虫害螨的防治,国际农药市场的销售额为1.95亿美元。

自1999年国外企业在我国登记原药产品以来,截止到 2010年1月,共有25家国内外企业登记,是个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的产品。

(3)在氨基甲酸酯类中,热点品种有灭多威、茚虫威、乙螨唑、吡螨胺、溴虫腈。

茚虫威是由美国杜邦公司开发的新型高效低毒杀虫剂,商品名为“安打”,在全球的销售额上亿美元,能有效防治粮、棉、果、蔬等作物上的多种害虫,在我国被列为高毒农药替代产品,市场需求量不断攀升。

(4)在烟碱类杀虫剂中,热点品种有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烯啶虫胺、噻虫嗪、噻虫胺、呋虫胺,其中许多虫子对主流品种吡虫啉具有一定的抗性,但作为高效、低毒的杀虫剂品种,吡虫啉国内市场需求和出口前景仍然值得期待。

未来市场对啶虫脒、烯啶虫胺的需求会不断增加。

新品种中噻虫嗪和呋虫胺前景看好,目前国内水稻用杀虫剂主要品种之一的福戈就是噻虫嗪与氯虫苯甲酰胺的混配品种;呋虫胺中间体邻苯二甲酰异脲与3-四氢呋喃甲胺近期国内工业化技术已经成熟并建有工业化规模装置。

(5)在苯甲酰脲类中,热点品种有氟铃脲、氟啶脲、氟虫脲、啶蜱脲,其中氟啶脲是一种新型含氟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对环境友好的杀虫剂,商品名叫“抑太保”,主要用于蔬菜、果树、茶树和棉花上害虫的防治,是目前我国替代高毒农药的主要品种之一,也是当今世界农药发展方向最具代表性的品种。

蔬菜是我国第 4 大农作物,杀虫剂使用量呈上升趋势,全年用量约在3万吨(折百)左右。

蔬菜害虫防治使用绿色农药将大大提高我国蔬菜产品品质,不会出现“毒豇豆”、“毒韭菜”之类的事件。

目前,我国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每年都从日本进口氟啶脲用于蔬菜害虫的防治,由此生产的蔬菜顺利地打入了国际市场。

氟啶脲专利已到期,在我国逐步成为企业开发的热门品种。

目前国内登记原药生产的企业有济南绿霸、浙江菱化、山东田丰科技、浙江永农、威海韩孚生化、江苏快达、廊坊北鑫化工和上海威敌生化(南昌)有限公司等9家,产能约1400吨/年。

近期红太阳集团和陕西美邦两家大型企业也登记生产氟啶脲原药。

红太阳集团为提升在杀虫剂领域的国际竞争优势,自筹2亿资金建设年产3000吨氟啶脲原药项目,打造绿色农药品种。

据统计,作为替代高毒农药和替代进口品种的氟啶脲到2010 年国内市场需求量将达到5000吨以上,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气象条件和种植结构的调整使杀菌剂需求逐步上升1. 新型水稻田杀菌剂需求趋旺近年来,杀菌剂使用量在逐年增多,呈上升趋势。

今年中晚稻病害总体呈偏重发生态势,以稻瘟病、纹枯病为主,发病面积2.88亿亩。

过去常用的防治稻瘟病的杀菌剂如稻瘟净、异稻瘟净因长期使用效果已不理想,以后用富士一号、三环唑等取代,因作用方式比较单一,多年使用病菌易产生抗性,防治效果逐年下降。

今年一些新型的高效药剂如灭病威(多菌灵与硫磺复配而成)、乙蒜素(又名抗菌剂402)、醚菌酯等在防治稻瘟病中需求量上升。

防治水稻纹枯病主要用井冈霉素,井冈霉素是目前我国开发最为成功的生物杀菌剂,自从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已经使用50多年而经久不衰,年产量在3~4万吨(按5%制剂计算),使用面积达1.5~2亿亩。

安徽等省农资经销商告诉记者:“这些年来,杀菌剂中咪鲜胺和戊唑醇越来越好卖!”这两种杀菌剂属于低毒农药,主要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和稻瘟病。

今年水稻病害高于往年,杀菌剂市场价格也小幅上涨,咪鲜胺原药价格由去年的5.8万元/吨上涨至6万元/吨左右,戊唑醇原药价格从7.3 万元/吨涨至7.8万元/吨。

2. 高效、低毒、广谱杀菌剂成市场主流由于年初至5月上旬长时间低温阴雨寡照,导致农作物特别是多种果树上炭疽病、溃疡病、轮纹病等常发性病害发生严重,一些蔬菜上真菌性枯萎病高发,拉动了高效、低毒、低残留杀菌剂瑞毒霉、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灭菌丹、代森锌、代森环、代森铵、波尔多液、高锰酸钾等品种的需求,用量增加10%左右。

广谱杀菌剂多菌灵是国内需求量在1万吨以上的热点品种,今年内需和出口量增多。

原材料涨价后原药价格从25000元/吨涨至34000元/吨,涨幅达36%。

三唑类是杀菌剂中销售市场最大的一类,全球销售额上亿的品种有:戊唑醇、氟环唑、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灭菌唑、四氟咪唑、氟喹唑和粉唑醇。

其他销售额上亿的品种还有代森锰锌、百菌清、甲霜灵、多菌灵、乙膦铝和异菌脲。

在国内市场,三唑类杀菌剂销售形势较好,今年防治小麦条锈病的三唑酮、戊唑醇等品种的需求增加,价格均有10%的涨幅。

高效、广谱、低毒杀菌剂三唑酮由于主要原料涨幅较大和节能环保使减产、停产企业增多,供需带来较大缺口,原药价格从低位时的 5万元/吨涨至5.6万元/吨,涨幅为12%。

戊唑醇在原料价格上涨和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需求增长后,原药价格从7.3万元/吨涨至7.8万元/吨,涨幅为6.9%。

其他三唑类杀菌剂多效唑、烯效唑、三唑醇、烯唑醇等价格均有10%左右的上涨。

高效、低毒、低残留蔬菜杀菌剂瑞毒霉、甲基硫菌灵、多菌灵、代森锌、波尔多液等需求上升。

近年来,我国大棚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上的病害加重,水稻纹枯病、小麦白粉病等病害日趋猖獗,造成水稻、小麦减产 10%,棉花损失约20%~30%,水果、蔬菜损失约30%。

多抗霉素属于广谱性抗生素类杀菌剂,广泛使用于经济作物和水稻、小麦、棉花的多种病害,成市场热点品种。

一些进口杀菌剂如唑类、酯类需求量大,高端进口品种银法利、安泰生、爱苗等已占牢一定的市场份额,因价格比较稳定,市场销售量达20%以上。

爱苗是瑞士先正达公司生产的,通用名:苯甲·丙环唑,能有效控制水稻田主要病害,减少施药次数,单位面积化学农药使用量显著减少,且保产效果明显, 2008、2009两年已在我国推广至1000多万亩水稻田。

此外,澳大利亚纽发姆公司的铜高尚,拜耳公司防治水稻各种病害的好力克和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的代森锰锌(大生)都十分抢手。

3. 杀菌剂中热点产品分析(1)咪鲜胺咪鲜胺原药产品截至到2010年8月10日,共有国内外13家企业在我国登记了17个原药产品(咪鲜胺及其锰盐),其中国外企业两家,国内企业11家。

1998年江苏辉丰、1999年南通江山、2001年沈阳科创、2002年红太阳、2003年杭州庆丰、陕西秦丰和德国拜耳、2004年绍兴东湖生化、 2005年浙江乐斯化学、2007年江苏常隆、2008年以色列马克西姆·阿甘化学公司、2010年南通维立科和盐城绿叶相继投产。

咪鲜胺可广泛用于蘑菇、柑橘、黄瓜、芒果、香蕉上的病害和水稻恶苗病,也可作水果保鲜。

咪鲜胺与乙烯利复配已成趋势。

(2)噁霉灵国内噁霉灵原药含量已达95%,高于日本同类产品,而且价格大大低于进口产品。

截止2009年上半年获得登记的企业已达60多家,主要原药生产企业有 5~6家,国内原药产能在400吨左右。

噁霉灵产品本身无残留,低毒、高活性,适合东北市场种植的人参、出口蔬菜上无残留等环保要求,销售量逐年增加。

目前已推广到南方果树、水稻、棉花等经济作物和大田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