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塑形镜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配戴角膜塑形镜偏位的临床观察与处理

配戴角膜塑形镜偏位的临床观察与处理角膜塑形镜是一种特殊设计的软性透镜,它可以有效纠正近视,远视和散光。
然而,小部分配戴者可能会遇到角膜塑形镜偏位的问题,即镜片位置不正确导致视力影响和不适感。
本文将就配戴角膜塑形镜偏位的临床观察和处理进行探讨。
临床观察1. 视力下降或模糊配戴角膜塑形镜偏位导致的视力下降或模糊是比较明显的症状。
这主要是由于镜片位置不正确,造成镜片中心与角膜中心不重合,从而导致光线折射的偏移。
患者会出现模糊的图像、重影等视觉干扰,需要进行调整。
2. 视觉不适感配戴角膜塑形镜偏位还可能导致视觉不适感,例如眼疼、疲劳、干涩或流泪等。
这些症状可能会加剧视力问题,应立即进行处理和纠正。
3. 角膜损伤配戴较久时间的角膜塑形镜,特别是未及时更换镜片可能会导致角膜的损伤,甚至诱发角膜球形变。
如果出现眼红、分泌物、角膜破损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加重病情。
处理方法1. 固定膜厚度角膜塑形镜偏位的原因可能是膜厚度不同,调整膜厚度是解决偏位的关键。
在戴镜之前,应该使用扫描器等设备检测眼角膜形态和视力。
设备可以测量眼角膜的弧度和底部形状,进行配合不同厚度的角膜塑形镜。
2. 更换合适的尺寸角膜塑形镜的尺寸适合度也是导致偏位的原因之一。
如果镜片过大或过小,就会导致压迫或摩擦眼部组织,从而影响眼睛的正常功能。
在选择角膜塑形镜时,应该根据眼球大小和形状,选择合适的尺寸。
3. 检查并纠正个人使用使用角膜塑形镜时,要确保使用者正确摆放镜片,以及清洗和保养镜片。
配戴者应该每天自我检测并注意眼部状况。
如果出现不适或者视力下降,在不改变配戴方式和时间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调整或和医生交流。
结语角膜塑形镜可以为近视,远视和散光患者带来很大的好处,但使用者应该注意选择合适的产品,在严格按照医生建议配戴的情况下,使用这种透镜。
此外,一张有效验光处方和检测眼球的正常情况也是非常重要的,有时也是不适和偏位的原因之一。
只有选择正确、使用正确,并持续监测,才能确保角膜塑形镜的适用性和安全性。
角膜塑形镜配适不良的十种常见问题和处置方式

角膜塑形镜配适不良的十种常见问题和处置方式2021-06-22来源梅医生视光工作室:角膜塑形是比较复杂的技术,每一个人的角膜形态都不同,所以出现配适不良的概率也会比较高,验配师必然要学会如何处置各类配适不良的情况。
本文介绍一些常见检查配适不良的方式和处置。
一、如何判断镜片的松紧主要由定位弧区和角膜的接触状态来判断,若是在定位弧区与角膜接触过紧,即荧光素染色后呈黑色,(一般是呈360度的黑色),且活动度很小,则说明镜片过紧,要放松镜片。
与过松并存的另一个特征是镜片中央与角膜间紧密接触,染色后呈黑色。
若是定位弧与角膜间间隙较大、泪液厚,荧光染色后该区域呈绿色,且镜片活动度大,则镜片过松,需要收紧镜片。
与过紧并存的另一个特征是镜片中央与角膜间存有较厚的泪液,染色后呈浓绿色。
二、镜片的活动度不佳最佳的活动范围应该是向上下方活动1-2mm。
若活动范围过大,很快滑向下方并过了角巩缘,或活动的位置不能固定,镜片在角膜上呈漂动状,常常显示镜片过松、要向右下方调换镜片。
若镜片活动范围小于,活动的速度很慢,譬如推动镜片后它从上向下滑动1mm需要2秒钟,常常显示镜片过紧,需要向左上方调换试戴片。
可是若在试戴2小时后还有这种活动度也是可以接受的。
三、镜片的位置不佳镜片位置不佳的原因较多,主要的有角膜散光较大、眼睑过紧等。
镜片位置不佳是在验配角膜塑性镜的进程中最难处置的事,要仔细分析镜片的配适状况并结合角膜地形图的表现找出原因调整镜片。
所有的偏位只要不是很严重(不超过1mm),镜片的活动度也很好,就无需处置。
只有当镜片活动度很小,或没有活动度,且视力恢复不佳时才需要处置。
1)镜片偏下若镜片位置偏下1mm,活动度也在正常范围内,不需调整。
闭眼和睡觉时,眼睑的力量会让其回到中央。
若是镜片偏下方较多,且固定在下方不动,则需要调整镜片。
镜片下坠的常见原因是镜片过紧。
镜片下坠后固定在下端不动,定位弧区与角膜360度接触,按L方向调整镜片。
(医学课件)角膜塑形镜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PPT幻灯片

和角膜营养剂
4 重度染色:全角膜大量点刻样着染 停戴、随诊角膜情况;镜片处
或融合着染,伴上皮脱落
理;抗生素和角膜营养剂;
6/3/2019
5
C
B
能够找到某种度量单位以
便实际测量所达成的结果。
要有界线清楚的一致的
A
标准,根据这种标准就
能对实施情况进行度量。
6/3/2019
6
2、角膜一过性水肿
症状和体征
查可见病灶位于角膜的中央部或 膜健康性较差;位于角膜周边部
周边部,单个或多个小的灰白色 位一般多由于镜片或护理液的刺
圆形点状浸润,严重者可达上皮 激以及过敏等因素所致
下或浅基质层。
6/3/2019
17
处理
必须暂停戴镜,给予角膜营养剂如爱丽、 贝复舒、金因舒等点眼同时预防性应用 抗生素眼药水,如考虑过敏因素所致可 滴用消炎痛或双氯芬酸钠等点眼;放松 镜片配适,检查镜片是否存在划痕或沉 淀物等给予相应的打磨抛光处理;如镜 片已超出使用年限应更换镜片;对于反 复出现的不能查明原因的患者应停戴。
戴镜一个月内 后出现
排除镜片配适的 合理性问题,应 为戴镜者的个体 差异所致,建议 患者改为日戴, 日戴、夜戴交替 使用(弹性配 戴),下午视力 回退较快者可加 用低度数框架镜
4
对偶尔出现的角膜压痕或中心定位不好,只需 停戴2 ~3天,再重新开始戴镜。
10
6/3/2019
11
6/3/2019
症状与体 征
无自觉症状,一般情况下多出现在相应于镜片反转弧区域相 应的角膜部位,呈闭合的环状的红褐色色素沉着,颜色及深 度可不一致,裂隙光下可观察到色素主要沉着在上皮深层和 上皮下
6/3/2019
角膜塑形镜配适不良的十种常见问题和处理方法

角膜塑形镜配适不良的十种罕见成绩和处理方法之杨若古兰创作角膜塑形是比较复杂的技术,每一个人的角膜形状都分歧,所以出现配适不良的几率也会比较高,验配师必定要学会如何处理各种配适不良的情况.本文介绍一些罕见检查配适不良的方法和处理.一、如何判断镜片的松紧次要由定位弧区和角膜的接触形态来判断,如果在定位弧区与角膜接触过紧,即荧光素染色后呈黑色,(通常是呈360度的黑色),且活动度很小,则说明镜片过紧,要放松镜片.与过松并存的另一个特征是镜片地方与角膜间紧密接触,染色后呈黑色.如果定位弧与角膜间间隙较大、泪液厚,荧光染色后该区域呈绿色,且镜片活动度大,则镜片过松,须要收紧镜片.与过紧并存的另一个特征是镜片地方与角膜间存有较厚的泪液,染色后呈浓绿色.二、镜片的活动度欠安最好的活动范围应当是向上下方活动1-2mm.若活动范围过大,很快滑向下方并过了角巩缘,或者活动的地位不克不及固定,镜片在角膜上呈漂动状,经常显示镜片过松、要向右下方调换镜片.若镜片活动范围小于0.5mm,活动的速度很慢,譬如推动镜片后它从上向下滑动1mm须要2秒钟,经常显示镜片过紧,须要向左上方调换试戴片.但是若在试戴2小时后还有这类活动度也是可以接受的.三、镜片的地位欠安镜片地位欠安的缘由较多,次要的有角膜散光较大、眼睑过紧等.镜片地位欠安是在验配角膜塑性镜的过程中最难处理的事,要细心分析镜片的配适情况并结合角膜地形图的表示找出缘由调整镜片.所有的偏位只需不是很严重(不超出1mm),镜片的活动度也很好,就无需处理.只要当镜片活动度很小,或没有活动度,且视力恢复欠安时才须要处理.1)镜片偏下若镜片地位偏下1mm,活动度也在正常范围内,不需调整.闭眼和睡觉时,眼睑的力量会让其回到地方.如果镜片偏下方较多,且固定鄙人方不动,则须要调整镜片.镜片下坠的罕见缘由是镜片过紧.镜片下坠后固定鄙人端不动,定位弧区与角膜360度接触,按L方向调整镜片.镜片下坠也可能是镜片过松形成,这时候定位弧区不会有360度接触,向T德方向调整镜片.2)镜片偏上稍微向上偏位,活动度好也不影响矫治的后果.若向上偏位1mm以上,且固定不动时普通都会形成散光,必须处理.偏上的缘由大多数是镜片太松.此时先要将镜片推动,再看它的活动度,若镜片太松,向右下方调换试戴片收紧.有时配戴者镜片戴上很好,但一眨眼镜片就上偏,不克不及主动回到地方.这可能是因为上眼皮过紧形成,这类情况没法调整.不建议做塑形.3)镜片偏左或右镜片的侧向偏位是最难处理的事,大多数是患者角膜本人的成绩,可因散光较大、非对称指数较大或屈光不正度较高而致.还有些患者的角膜条件很好,屈光不正度也不高,但是就是偏位严重,这就要考虑是由眼睑的力量不服衡而致.不建议做塑形.镜片偏位时如何判断是松还是紧形成的?可将镜片推到地方后判断是送还是紧,然后对症解决.有时可以测验考试添加镜片总直径.四、戴镜后视力屈光不正度降低不睬想普通说来,戴用适合的试戴片1个小时能使近视度数降低1.00D摆布,2个小时大约能降低1.50D到2.00D.戴用8小时的,普通也能降低原有屈光不正度的70%,裸眼视力也响应提高.但也会因为以下缘由出现矫正后果欠好的情况:•镜片配适不良•患者的角膜e值较小:角膜前概况趋向球面化,可试用加大BC弧压力的法子.•患者有较高的内散光.•其它:镜片摆布搞错、镜片下有较大气泡、角膜地方有较多上皮零落或角膜水肿,甚至于过矫形成近视等都会使裸眼视力欠安.•不明缘由:可能是角膜的硬度较高,可塑性欠好的关系,这在成人可能出现的较多.五、护理液过敏患者感觉异物感较强,裂隙灯下角膜上皮点状染色阳性,应立即停止戴镜.为防止对护理液过敏的发生,试戴时必定要将护理液冲洗干净,或换一种护理液.要同时留意扣问患者有没有过敏史.六、镜片越戴越紧复诊时发现很多配戴者,一开始镜片活动度良好,但越戴越紧.这是因为在角膜塑形的过程中,一部分角膜地方组织外移(角膜上皮重塑,重分布)形成角膜中周部变平,定位弧与角膜间接触变多变紧密.矫正度数越高,或矫正前角膜地方曲率越陡时这类情况越明显.所以在验配时要留意,对于高度数和高角膜曲率的人,初始时应当绝对松些和预留较大的活动度如2~2.5mm.定位弧区的泪液层也稍微厚些.戴一段时间后,活动度会降低到1~1.5mm的正常形态.如果一段时间后还是镜片过紧可以使用简易打磨机对定位弧区打磨.七、角膜上皮零落,比较罕见:如角膜有不密集的上皮零落,配戴者没有症状,此时可以临时停戴,点上皮修复类眼液.同时要留意检查镜片内概况有没有划痕或净化等,这类情况普通1~2天可恢复.如果角膜出现较密集的上皮零落并有眼红痛等症状,经常是上皮深层零落的表示,须要停戴时间较长,抗菌素和上皮修复类眼液同时使用,每周复查,待角膜上皮完整修复后才可继续戴.八、镜片地方构成泪池充满荧光素定位弧和反转弧太陡(太紧)所致.按L方向调整九、气泡取下镜片,在凹面滴舒润液后从头戴上.如果气泡还在,而且比较大,说明反转弧太陡或定位弧太陡,按LR的方向调整.十、镜片身分:有时是因为镜片成绩发生的不良反应,所以每次复查时要对镜片做下述检查:•检查镜片边沿是否出缺损•镜片内外概况是否有划痕•镜片是否有过多的蛋白或油脂类沉淀•镜片是否变形(镜片被角膜塑形了?)。
配戴角膜塑形镜偏位的临床观察与处理

配戴角膜塑形镜偏位的临床观察与处理角膜塑形镜是一种通过塑形角膜曲率来矫正近视、远视和散光的矫正方法。
在配戴角膜塑形镜时,由于角膜的个体差异或器械的局限性,可能会出现镜片的偏位现象。
本文将对配戴角膜塑形镜偏位的临床观察与处理进行探讨。
关于配戴角膜塑形镜的观察。
在配戴角膜塑形镜的过程中,我们要仔细观察镜片的定位情况。
一般来说,正常的镜片定位应该是对称的,完全覆盖角膜,并且与角膜的边缘保持一定的接触。
如果发现镜片存在偏位现象,可通过裸眼视力检查、镜片定位指导和相关检查来确认偏位程度和原因。
对于轻度偏位情况的处理。
一般认为,轻度的偏位对视力的影响较小,可以不予处理。
我们仍然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验,了解配戴情况。
如果患者出现任何明显的不适或视力下降,应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调整镜片或进行必要的检查。
对于严重偏位情况的处理。
如果发现角膜塑形镜存在严重的偏位,那么可能需要重新配镜。
有时,可能需要用来自不同品牌或型号的镜片来尝试,以更好地适应患者的眼球形态。
针对性的专科设备或器械可能会有所帮助,如角膜地形图、角膜像差检查等。
关于预防和减少角膜塑形镜偏位的措施。
患者在选择角膜塑形镜时应尽量选择合适的镜片品牌和型号,以减少偏位的风险。
正确的戴镜方法和保养方法也是关键,如正确的镜片清洗和保养、避免戴镜时的摩擦和急剧动作等。
患者定期复诊和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以及时发现偏位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配戴角膜塑形镜偏位是一种常见但可能影响矫正效果的问题。
临床观察和处理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包括观察镜片定位、症状体验、眼球形态检查等。
在处理过程中,轻度偏位可以观察和调整,严重偏位可能需要重新配镜。
预防和减少偏位的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选镜、戴镜和保养等方面。
希望本文能对临床工作有所启发和帮助。
配戴角膜塑形镜偏位的临床观察与处理

配戴角膜塑形镜偏位的临床观察与处理角膜塑形镜是一种利用特殊设计的硬性隐形眼镜来治疗近视的方法。
它通过改变角膜的形状,使之在戴镜过夜后可以保持一段时间的视力矫正效果,从而在白天不用戴眼镜或者戴很薄的眼镜片。
配戴角膜塑形镜也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镜片的偏位。
镜片偏位是指角膜塑形镜在戴镜过程中没有正确贴合在角膜上,而是稍微偏离了中心位置。
这种情况下,患者会出现视力模糊、眼睛疼痛或不适等症状。
临床上,医生会通过以下方法观察和处理角膜塑形镜偏位问题。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和时间,了解角膜塑形镜戴镜的方式和频率。
然后,医生会进行眼部检查,包括检查角膜的健康状况和镜片的适配情况。
医生还可以使用角膜地形图或角膜扫描仪进行进一步评估。
对于角膜塑形镜偏位的处理,首要的目标是让镜片正确贴合在角膜上。
这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实现。
一是重新调整镜片的适配度,以确保镜片可以更好地贴合在角膜上。
二是更换合适的镜片尺寸或设计,以更好地适应患者的眼睛形状。
三是培训患者正确佩戴镜片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正确的清洁和保养方法。
除了这些处理方法外,预防角膜塑形镜偏位也非常重要。
患者应该定期复诊,及时进行眼部检查,以确保镜片的适配度和角膜的健康状况。
患者在佩戴镜片时应遵守医生的建议,正确清洁和保养镜片,避免过度摩擦眼睛或强烈揉搓眼睛等不良习惯。
患者在戴镜过程中应确保双手干净,并避免使用含有化学物质的护肤品或化妆品。
角膜塑形镜偏位是一种常见的问题,但通过临床观察和处理,可以有效预防和解决。
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合作非常重要,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确保角膜塑形镜的有效使用,帮助患者获得良好的视力矫正效果。
角膜塑形镜验配常见问题及其处理策略)--余祥

角膜塑形镜验配常见问题及其处理策略余祥,眼视光医师、国家二级验光技师昆明视康眼科医务主任昆明闪亮视光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大理卫生学校眼视光专业特聘讲师露晰得有限公司中国技术顾问IAOA角膜塑形协会会员擅长:斜弱视以及各种眼科疾病的诊治,各种疑难RGP、角膜塑形镜验配,对不同品牌设计应用有着深刻的见解引言中国是近视大国,并且近视在向低龄化、高度化发展。
角膜塑形术作为近视干预有效方法之一,得到普遍认可运用,国内目前有大约400多万配戴者,并且配戴人数还在快速增长,特别需要强调角膜塑形配戴的安全管控,确保配戴者眼部安全和近视控制效果。
为此,我就接触角膜塑形验配相关的常见问题及其处理方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镜片定位镜片定位的问题是我们验配工作时最常碰到的,主要与镜片直径、镜片设计(常规、环曲面)、镜片定位弧区参数、眼睑力、角膜各区域高度差异、泪液质量、镜片材料湿润不足等因素关系密切。
镜片偏中心定位的发生,通常存在多种因素影响,需要我们仔细的观察去发现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因处理;然而仍有一部分偏位确实没有好的处理办法。
1、塑形垂直偏位:在排除泪液质量、眼睑张力及镜片湿润性不足问题后,进一步分析处理。
当镜片直径及设计选择合适时,大多数上方偏位为定位弧(AC)偏松配适,需要适当收紧AC;下方偏位为偏紧配适,需要适当放松AC。
当镜片定位弧参数(AC)选择合适时,上下方偏位多数表现为镜片直径选择过大,需要适当减小镜片直径。
当然有的过度偏紧及偏松状态也会导致塑形表现出垂直偏位问题,这个问题较易排除。
2、塑形水平偏位:在排除泪液质量、眼睑张力及镜片湿润性不足问题后,进一步分析处理。
当镜片直径及定位弧参数(AC)选择合适时,水平偏位往往与镜片设计相关,因角膜的高度差异与镜片设计类型不符或者镜片环曲面设计的量不足导致最为常见;当镜片设计及环曲面设计量、定位弧参数(AC)选择合适时,水平偏位可通过适当增加镜片直径来改善定位,但前提还需满足镜片直径小于角膜直径1-1.5mm为宜,偶尔也有将镜片直径做的覆盖95%角膜大小来改善水平偏位的情况;当镜片直径、设计、环曲面设计量合适时,水平偏位与定位弧(AC)相关,可同时观察镜片的活动情况去辅助判断松紧问题再做AC参数的调整。
配戴角膜塑形镜偏位的临床观察与处理

配戴角膜塑形镜偏位的临床观察与处理角膜塑形镜是一种特殊设计的隐形眼镜,通过改变角膜表面的曲率,以治疗近视、散光和角膜塑形等视力问题。
由于个体差异和佩戴不当等原因,角膜塑形镜在临床应用中可能会出现偏位的情况。
本文将对角膜塑形镜偏位的临床观察和处理进行探讨。
角膜塑形镜偏位是指镜片没有正确定位在角膜表面上的现象。
它可能发生在佩戴过程中或者是佩戴结束后,而且可能是暂时性的或者是持久性的。
患者佩戴角膜塑形镜后,可能会出现视力模糊、眼部不适或者头痛等症状。
临床观察包括对患者的眼部检查和镜片检查。
对患者的眼部检查主要包括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视力测试和角膜地形图等方法。
而对镜片本身的检查主要是观察镜片的位置、移动情况和镜片与角膜的接触等。
在处理方面,首先要确认角膜塑形镜是否造成了偏位,并找出造成偏位的原因。
造成角膜塑形镜偏位的原因可能有多种,比如角膜曲率不规则、镜片设计不当、佩戴不正确等。
根据不同的原因,可以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对于角膜曲率不规则引起的偏位,可以通过重新评估患者的角膜曲率和重新设计镜片来解决。
角膜曲率测量可以使用角膜地形图、角膜散光仪等设备进行。
然后可以根据测量结果来重新设计镜片,以达到更好的适配效果。
对于镜片设计不当造成的偏位,可以与镜片供应商合作,调整镜片设计,以达到更好的适配效果。
可以对镜片进行适度的磨削和打磨,以改变其形状和底曲的曲率,以更好地适应角膜的曲率。
对于佩戴不正确造成的偏位,可以对患者进行佩戴指导,教会他们正确的佩戴方法。
对于初次佩戴者,最好有专业人员指导并监督佩戴过程。
如果发现患者存在错误佩戴行为,应及时纠正。
除了以上处理方法外,如果出现持久性的偏位问题,还可以考虑使用其他治疗方法。
比如使用角膜塑形术来改变角膜的形状,以减轻视力问题。
这需要严格的手术适应症和手术风险评估。
角膜塑形镜偏位是一种常见的问题,但是可以通过临床观察和处理来解决。
在临床实践中,眼科医生需要对该问题进行监测和处理,并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以达到更好的视力矫正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镜片偏紧、活动度较 大、泪液不足、睡姿 不良等
视严重程度停戴1 天~1周,随诊观察。 调整配适状态、角膜 营养剂、抗生素眼液 点眼
原因:配适偏紧、镜片不居 中、眼睑过紧等因素
3、角膜压痕(印痕)
症状与体征:镜片定位居中压痕 规则时无自觉症状,镜片偏位造 成的压痕往往会出现复视或眩光 等症状,检查可见明显的角膜表 面相应于定位弧或镜片边缘的镜
或融合着染,伴上皮脱落
理;抗生素和角膜营养剂;
C
B
能够找到某种度量单位以
便实际测量所达成的结果。
要有界线清楚的一致的
A
标准,根据这种标准就
能对实施情况进行度量。
2、角膜一过性水肿
症状和体征
原因
处理
常常是偶发的,以单 眼居多,摘镜后自觉 眼部轻微不适感,单 眼远近视力均出现模 糊或伴有“复视”等; 症状在摘镜初期更加 明显,摘镜后随着时 间推移逐渐消失。检 查可见角膜中央区轻 度水肿,或有角膜上 皮着色,地形图检查 中央区类似圆锥改变 的曲度增加。
症状与体 征
无自觉症状,一般情况下多出现在相应于镜片反转弧区域相 应的角膜部位,呈闭合的环状的红褐色色素沉着,颜色及深 度可不一致,裂隙光下可观察到色素主要沉着在上皮深层和 上皮下
4、角膜 色素环
(铁线症)
一般认为为泪液中铁离子沉着形成,往
原因
往发生在镜片活动度不好,镜下的泪液
交换不畅,在高曲率和高度数的戴镜者
过夜配戴出现小气 04 泡,不需要改变设
计
9、特别应引起重视的情况
Part 2
戴镜后视觉异常的原因和处理
1、复视(重影)现象
2、眩光、视物虚光感、夜间视物异常等
镜片偏位、暗光下瞳孔直 径大等
调整镜片偏位,如为瞳孔 直径过大,定制时适当增 加镜片光学区直径。
3、达不到预期降幅或塑形效果维 持时间短
常见原因
处理方法
中心定位、活动度
好,仅有少量气泡, 无角膜染色,不需
01
处理
大于45°,迪润眼液重戴,
继续观察,气泡大较难排除,
出现角膜染色,需改善镜片
设计;若配适偏紧,需将配
适弧放松;若反转弧面下气 泡较多,可将反转弧放平或
03
设计两个反转弧
少于45°,观察2 02 天有无角膜染色,
出现则需更换镜片
打磨放松定位弧并加强摘 镜方法的指导,不能强行 用吸棒摘镜;如为镜片使 用寿命或保养问题,需根 据情况做镜片的打磨抛光 处理或更换镜片
6、镜片粘附不易摘取
如为镜片配适偏紧,
早 可给予打磨放松,交
期 原
付镜片时必须强调摘
因
镜时一定确认镜片在
角膜上滑动方可摘镜。
戴 镜 一 现个 的阶 段 后 出
要重点检查角膜健康情况, 可能的原因是镜片基弧的污 损、沉淀等,需做镜片抛光, 要求摘镜时必须滴用舒润液 确定镜片已滑动、严格指导 镜片的清洗方法,必要时更 换镜片。
角膜塑形镜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等级 0 1
临床特征 无染色可见 微染色:散在表浅针点样着染
临床处理
停戴1~2天;清洗镜片或打磨 放松
2 轻度染色:局部或弥漫针点样着染 停戴1~2天;镜片处理;必要 时角膜营养剂
3 中度染色:大量的点刻样着染和密 停戴一周;镜片处理;抗生素
集的融合着染
和角膜营养剂
4 重度染色:全角膜大量点刻样着染 停戴、随诊角膜情况;镜片处
片痕迹
处理
对镜片居中性好的情况下,摘镜后较轻微的印
1 痕,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15分钟),可
不予处理或轻微打磨放松;
2
对持续时间较长或合并角膜点染甚至水肿的, 需停戴,待角膜恢复后重新评估配适状态;
3
对镜片中心定位不佳的要停戴一周后重新评估 配适,可能需做放松调整或减少降幅等调整;
4
对偶尔出现的角膜压痕或中心定位不好,只需 停戴2 ~3天,再重新开始戴镜。
7、无菌性角膜浸润
症状和体征
原因
戴镜出现异物感为最早期症状, 随之可出现异物感加重、眼痛、 畏光、流泪等角膜刺激证,部分 患者会出现结膜和眼睑水肿。检 查可见病灶位于角膜的中央部或 周边部,单个或多个小的灰白色 圆形点状浸润,严重者可达上皮 下或浅基质层。
位于角膜中央部者一般是因为镜 片偏紧、泪液交换不良等所致角 膜缺氧、营养不良,或由于既往 的角膜异物伤等病史,此部位角 膜健康性较差;位于角膜周边部 位一般多由于镜片或护理液的刺 激以及过敏等因素所致
处理
必须暂停戴镜,给予角膜营养剂如爱丽、 贝复舒、金因舒等点眼同时预防性应用 抗生素眼药水,如考虑过敏因素所致可 滴用消炎痛或双氯芬酸钠等点眼;放松 镜片配适,检查镜片是否存在划痕或沉 淀物等给予相应的打磨抛光处理;如镜 片已超出使用年限应更换镜片;对于反 复出现的不能查明原因的患者应停戴。
8、镜下气泡
例如:
一用户右眼配戴 4300/400参数镜片1年余, 早期视力矫正非常理想, 近期摘镜后裸眼视力0.6,
下午4时裸眼视力仅为 0.4。
我们可先进行戴镜视力 检查,如戴镜视力1.0, 屈光度检查为0.00D, 继续换用4300/400的标 准片试戴2小时后摘镜 裸眼视力为1.0,这说明 镜片已失效需重新定制。
多是由于配适 不佳(偏紧或 降幅不足), 个体差异等原 因所致。解决 办法以调整配 适状态,增大 降幅,或加厚
镜片;
戴镜早期(一 个月内)出现
戴镜一个月内 后出现
排除镜片配适的 合理性问题,应 为戴镜者的个体 差异所致,建议 患者改为日戴, 日戴、夜戴交替 使用(弹性配 戴),下午视力 回退较快者可加 用低度数框架镜
等方法。
4、戴镜早期视力矫正效果理想,一个阶段 后效果变差
原因一般为近视度数增加或镜片发生形变失效等因素,
近视度数增加是随着戴镜时间的延长(如1年后),逐渐出现了戴镜后视力较差或摘镜后裸眼 视力不如从前并维持时间短等、到下午或夜间已不能达到较好的裸眼视力等症状,对这一问题 的处理,应进行戴镜视力和屈光度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验配存档和交付镜片时检查存档记录 做比较,得出的差值粗略的可认定为近视增长的度数,如需更换镜片只需更换相应的更大降幅 的标准片进行试戴观察。
中更容易出现。
需镜片打磨放松或更换直径较小、配适相
处理
对偏松的镜片,停戴后色素环可逐渐减轻
到消失,对角膜的健康
原因
处理
典型的表现是使用一个阶 段后摘镜困难,镜片活动 度变小 ;
角膜塑形后发生和镜片内 表面相对更加吻合的改变, 或镜片老化、表面沉淀物 粘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