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课件 岳麓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单元 从五四运动到红军长征第12课 国共与北伐战争课件 级上册历史课件

C.苏联的帮助和促进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的确定
( B )2.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苏联的帮助
B.新三民主义 C.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D.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12/10/2021
第十三页,共二十六页。
课后作业(zuòyè)
( C)3.影视剧中经常引用总理遗言:“革命尚未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公车上书
12/10/2021
第十七页,共二十六页。
课后作业(zuòyè)
( B )8.右图所示为近代某一战争形势示意图。下列
表述中与这场战争相关的是
A.促成(cùchéng)了国共两党合作
B.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
C.实现了孙中山的理想
D.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12/10/2021
内容(nèiróng)总结
学习目标。1.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材料三 “陈独秀下令将纠察队全体解散。帝国主义进攻北伐军,破 坏中国革命(gé〃mìng),并准备联合进行大规模的干涉。A.北伐战争的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1927年初,全国革命(gé〃mìng)
23..时性间质、 :地 是点 一: 个_对_外__投_1_9靠_2_7帝_年_国_、_主南__义京__,_ 对内镇压人
民革命运动,代表
政府。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
4.“宁汉合流”:
国民政府迁往
,
与
国民政府合并武。汉
南京
南京
第六页,共二十六页。
课题(kètí)探究与检测
合作探究
观察下图,阅读材料,联系所学知识(zhī shi)回答问 题。
第五页,共二十六页。
12/10/2021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的确定
( B )2.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苏联的帮助
B.新三民主义 C.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D.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12/10/2021
第十三页,共二十六页。
课后作业(zuòyè)
( C)3.影视剧中经常引用总理遗言:“革命尚未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公车上书
12/10/2021
第十七页,共二十六页。
课后作业(zuòyè)
( B )8.右图所示为近代某一战争形势示意图。下列
表述中与这场战争相关的是
A.促成(cùchéng)了国共两党合作
B.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
C.实现了孙中山的理想
D.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12/10/2021
内容(nèiróng)总结
学习目标。1.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材料三 “陈独秀下令将纠察队全体解散。帝国主义进攻北伐军,破 坏中国革命(gé〃mìng),并准备联合进行大规模的干涉。A.北伐战争的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1927年初,全国革命(gé〃mìng)
23..时性间质、 :地 是点 一: 个_对_外__投_1_9靠_2_7帝_年_国_、_主南__义京__,_ 对内镇压人
民革命运动,代表
政府。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
4.“宁汉合流”:
国民政府迁往
,
与
国民政府合并武。汉
南京
南京
第六页,共二十六页。
课题(kètí)探究与检测
合作探究
观察下图,阅读材料,联系所学知识(zhī shi)回答问 题。
第五页,共二十六页。
12/10/2021
新版八上历史课件:第12课 北伐战争

广州 广州 1926.7. 北伐开始 兵力10 万
1927年元旦武汉各界群众集会庆祝北伐胜利 及国民政府迁至武汉
周恩来 领导上海工人武装起义时 上海工人纠察队庆祝武装起义胜利
1926.10至1927.3,上海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
思考探究 北伐战争不断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黄埔军校的建立: 时间: 1924年6月
地点: 广州黄埔
名称: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办学方针: 军事训练与政治教育并重 作用: 培养了一大批军政人才
孙中山 军校总理
蒋介石 校长
廖仲恺 党代表
中国共产党还派恽代英、
聂荣臻等在军校担任有关负责
工作。他们十分重视加强对学 生的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爱 国思想和革命精神。中国共产 党还从各地选派党员、团员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 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新课导入
你知道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吗?
中国:盘古开天辟地, 女娲抟土造人 西方:上帝造人说
我有小 故事!
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发 表了生物学史上划时代的巨著《物种 起源》,创立进化论学说。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有关元谋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 知识,掌握北京人的历史知识。 2.通过“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和北京人系列知识的学 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比较大猩猩、北京 人和现代人的头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
随堂演练
1.如果你去长江流域参观远古人类遗址, 可以参观到( A ) A.元谋人遗址
(3)孙中山让共产党人担任了国民党各部门各级的 领导职务或实际工作,使两党成员在党务、军事、工 农运动、对敌斗争等方面合作共事,协同奋斗; (4)孙中山不断警告与训斥国民党右派破坏国共联 合战线的言行,驳斥中外反动势力散布的“赤化”、 “共产”等谣言,始终坚持维护国共两党的合作。
1927年元旦武汉各界群众集会庆祝北伐胜利 及国民政府迁至武汉
周恩来 领导上海工人武装起义时 上海工人纠察队庆祝武装起义胜利
1926.10至1927.3,上海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
思考探究 北伐战争不断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黄埔军校的建立: 时间: 1924年6月
地点: 广州黄埔
名称: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办学方针: 军事训练与政治教育并重 作用: 培养了一大批军政人才
孙中山 军校总理
蒋介石 校长
廖仲恺 党代表
中国共产党还派恽代英、
聂荣臻等在军校担任有关负责
工作。他们十分重视加强对学 生的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爱 国思想和革命精神。中国共产 党还从各地选派党员、团员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 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新课导入
你知道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吗?
中国:盘古开天辟地, 女娲抟土造人 西方:上帝造人说
我有小 故事!
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发 表了生物学史上划时代的巨著《物种 起源》,创立进化论学说。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有关元谋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 知识,掌握北京人的历史知识。 2.通过“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和北京人系列知识的学 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比较大猩猩、北京 人和现代人的头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
随堂演练
1.如果你去长江流域参观远古人类遗址, 可以参观到( A ) A.元谋人遗址
(3)孙中山让共产党人担任了国民党各部门各级的 领导职务或实际工作,使两党成员在党务、军事、工 农运动、对敌斗争等方面合作共事,协同奋斗; (4)孙中山不断警告与训斥国民党右派破坏国共联 合战线的言行,驳斥中外反动势力散布的“赤化”、 “共产”等谣言,始终坚持维护国共两党的合作。
第12课 岳麓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材料:维新派兴创办报刊、成立学堂、学会 ,使当时“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蔚然 成风……
---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
意义: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是近代 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第12课 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一、黄埔军校的创建
背景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 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开始。
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
1.改订新约运动
2.二次北伐
改订新约运动围 绕哪两个问题展 开?结果如何?
3.张学良东北易帜
张学良是在什么情 况下宣布“易帜”的? 你如何看待这件事?
皇姑屯事件,张作霖专列被炸现场
1928年12月29日,张 学良宣布东北三省 “ 服从国民政府,改 易旗帜”。这标志着国 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 南北统一。
上海
湖北
湖 南 广西
江
西
北 伐 战 争 前 形 势 图
福建
广东
吴佩孚
兵力20万
兵力20万
孙 传 芳
叶挺(1896-1946)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 之一,军事家。1919年 投身民主革命,1924年 加入共产党。1926年, 在北伐战争中率国民革 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为先 遣队,屡建战功,被誉 为“北伐名将”。
冯玉祥 原北洋军阀将 领,后响应北 伐,在五原誓 师,组成国民 联军。
想一想,北伐胜利 进军的原因有哪些?
①北伐战争是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 ②国共两党合作,协力反对北洋军阀 ③黄埔军校的建立,培养了军事人才 ④北伐军的英勇善战 ⑤战略部署和战略方针的正确 ⑥冯玉祥五原誓师,响应北伐
梳理归纳
• 目的: 为打倒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翻封建
---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
意义: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是近代 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第12课 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一、黄埔军校的创建
背景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 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开始。
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
1.改订新约运动
2.二次北伐
改订新约运动围 绕哪两个问题展 开?结果如何?
3.张学良东北易帜
张学良是在什么情 况下宣布“易帜”的? 你如何看待这件事?
皇姑屯事件,张作霖专列被炸现场
1928年12月29日,张 学良宣布东北三省 “ 服从国民政府,改 易旗帜”。这标志着国 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 南北统一。
上海
湖北
湖 南 广西
江
西
北 伐 战 争 前 形 势 图
福建
广东
吴佩孚
兵力20万
兵力20万
孙 传 芳
叶挺(1896-1946)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 之一,军事家。1919年 投身民主革命,1924年 加入共产党。1926年, 在北伐战争中率国民革 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为先 遣队,屡建战功,被誉 为“北伐名将”。
冯玉祥 原北洋军阀将 领,后响应北 伐,在五原誓 师,组成国民 联军。
想一想,北伐胜利 进军的原因有哪些?
①北伐战争是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 ②国共两党合作,协力反对北洋军阀 ③黄埔军校的建立,培养了军事人才 ④北伐军的英勇善战 ⑤战略部署和战略方针的正确 ⑥冯玉祥五原誓师,响应北伐
梳理归纳
• 目的: 为打倒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翻封建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课国民革命运动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ppt课件

B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 黄埔军校的建立
D 国民政府发动北伐战争
2、北伐战争中的主战场及主战
场的主要对象是( A )
A.两湖战场、吴佩孚 B.广东战场、孙传芳 C.江西战场、吴佩孚 D.闽浙战场、孙传芳
3、北伐战争中被称为“铁军”
的D
是A.(叶挺独)立团
B.北伐军中的东路军
C.北伐军中的西路军 D.叶挺独立团所在的第四军
教训: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掌握革 命力量(——军队)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
1、两党合作的背景(合作的可能):
(1)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2、过程:
(中共”三大”)
(2)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国民党”一大”)
3、合作的成果:(1)建立军黄军埔官军学校校(“”中)国国民党陆
(2)北伐战争
4、合作的结果:失败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时期, 大革命时期)
贪 革命者来 升
生
官
畏
发
死
财
勿
请
入
往
斯
他
门
处
黄埔军校的建立
时
间: 1924年5 月
地
点: 广州 黄埔
创 建 人: 孙中山
校
长: 蒋介 石
政治部主任: 周恩来 创 建 意义 :为国民革命培养
了大批军事人才
1、北伐目的:打倒列强,铲除军阀,把国民革
命运动推向全国
北 2、北伐的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3、开始时间: 1926年7月
伐 4、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
战 5、北伐的三个战场:江西、福建、湖南和湖北
争 6、战争经过:
(其中,两湖是主战场)
八年级历史上册《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课件

南京中山陵
1925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广州国民政府的建立
汪精卫
北伐的目的是什么?
革命军军歌:打倒列强,打倒 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 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 欢唱,齐欢唱!
北伐的目的是什么? 北伐的对象是什么?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你能说一说北伐战争的经过吗?
张作霖
汀泗桥战 役
吴佩孚
两湖战场
孙传芳
贺胜桥战 役 武昌战役
正 确 的 军 事 方 针
武汉
1926年秋冯 玉祥在五原 誓师,参加 国民革命。
想一想,北伐胜利 进军的原因有哪些?
①国共两党合作,齐心协力 ②黄埔军校的建立 ③将士英勇善战, 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④工农群众的有力支援 ⑤作战方针正确
一个军校(创建的重要人物) 一首军歌(目的、对象) 一场战争(两个战场、三个战役) 一个政府(时间)
1926年5月 叶挺独立团等率先开赴前线
1926年7月 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
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北伐军三路进军 重要战役:汀泗桥战役、 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
1927年初,广州国民政府迁都武汉
叶挺(1896-1946)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 之一,军事家。1919年 投身民主革命,1924年 加入共产党。1926年, 在北伐战争中率国民革 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为先 遣队,屡建战功,被誉 为“北伐名将”。
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在上海发动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15日, 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 一五反革命政变。第 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 裂,轰轰烈烈的国民 革命失败。
1927年4月18 日蒋介石在南 京建立国民政 府。1927年8 月,“宁汉合 流”。
八年级上册历史课件北伐战争

C.云南讲武堂
D.黄埔军校
练兵营
3.1924年,国民党为了培养革命骨干,建立了黄埔军 校。兼任黄埔军校总理的是( ) A.孙中山 B.蒋介石 C.周恩来 D.廖仲恺
4.中国共产党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合作,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在(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国民党一大
孙中山逝世
要国救民活它党,方就面需要:新的血液。 ┅孙┅中盖今山日领革导命,的非革学命俄国斗不争可 ┅屡┅遭我党失今败后,之革迫命切,需非议要俄新为 师的,力断无量成补就充。”。
——孙文
中材共料方二面
工能京人产汉阶生铁级一路尚个未强大强大罢大的工起共的来产失党,败自—然—,不一使 个中广国大共群产众的党党认,识以到应,目单前中枪国匹 革马命不之能需取要。得┅革┅命“的依胜中利国社,会必 的须现团状结┅一┅中切国可现以有团的结党的,只同有盟 国者民,党才比能较是战一胜—个强—革中大命共的的三敌党大。人宣。言
(1926.71927.7)
目的: 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主要战绩: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两大军阀,
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胜利政变 失败
原因: 没有完成统一全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练兵营
1.对北伐战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主战场是湖南、湖北 B.得到工农群众的支持 C.叶挺独立团战功卓著 D.彻底消灭了北洋军阀
2.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实现了“饮马长江”的誓言,其主要原因是( )
A.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 B.国共两党齐心协力
C.人民群众支持配合
初中 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课 北伐战争》PPT课件 (3)

宝山路上群众请愿大游行遭到血腥镇压
上海街头的电线杆上,挂着被杀害者的头颅。
上海街头被杀害的革命群众街来自被杀害的革命群众在街头被捕的革命群众
议一议
蒋介石为什么从 北伐前支持革命到 1927年4月要叛变革 命?
因为北伐前孙中山还在世,孙中山是支 持国共合作的,并且那时候打倒军阀是国民 党和共产大的共同意愿。可后来北伐战争中, 一直是国民党的武装力量在战斗,共产党那 是是没有武装力量的,国民党只是看重了共 产党在中国是共产国际和苏俄的代表才合作 的。北伐战争胜利后,双方没有了合作的基 础,而且孙中山已经逝世,分裂是必然的,
党培养了一批著
黄埔军校 政党校创治长始代部人表主孙蒋任廖介中仲石山恺周恩来
孙中山为什么要创 立黄埔军校?
护独从开国一辛运这亥无动个革二到命军护的、官法希二运学次望动校革就相命,继是、失 创败造的革原命因,军就,是来没挽有一救
只中自国己的的坚危强亡军!队。
——孙中山
北伐的起止时间? 为什么要北伐? 北伐的对象是哪些?
时间:1927年 建立者:蒋介石 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政策:对内镇压人们革命运动,对外
南京国民政府的旧址
一九二六北伐军,挥师北伐十万人。 打倒军阀闹革命,目标吴、孙、张作霖。 叶挺率领独立团,连克两桥传佳音。 正当北伐获大胜,蒋汪右派叛革命。 一九二七“四一二”,血的教训牢记心。
2019年初中PPT课件
二零一九年六月七日
第11课
北伐战争
贪
革命者来
生
畏
死
勿
入
斯
门
校黄
升 官 发
埔
财 请
军
往
他
处
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第12课 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精美课件(岳麓版八年级上)

亲爱的耀文大哥: 我军所在的部队已转移到上海,这里的局势有点乱,刚刚 看到报纸上登载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的消息,……我的不少同 伴在半夜被拉走再也没有回来,我知道他们都是好人,只因为 身份是共产党……夜已深,警笛时常响起,黑夜黑得可怕,但 我坚信光明必定战胜黑暗! 弟:耀武 1927年4月
探究问题:
1.这里的“局势有点乱”是指什么? 2.南京国民政府是代表什么人的利益的政府? 3.想像一下耀武此时会作出什么选择?
1.参加黄埔军校的耀武有一些什么志同道合的朋友? 2.如何理解“作为军人“不仅要知道怎样放枪,更要知道 枪朝什么人放”。 ”
3.黄埔军校创建的历史功绩?
革命者来
“开这个军官学校,独 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 造革命军,来挽救中 国的危亡。”
——孙中山在黄 埔军校开学典礼上的讲 话
贪 生 畏 死 勿 入 斯 门
探究问题:
1.假如你是北伐军总司令,你将制订什么策略?(打击目 标、作战方针、进军路线) 2.北伐军取得了怎样的战果?
冯玉祥
五原 北京 沈阳
张作霖
兵力35万
叶挺 贺胜桥战役 汀泗桥战役 吴佩孚
兵力20万
郑州
济南 南京 上 (兵力20万)
1927.1.迁都武汉
广州 广州 1926.7. 北伐开始 兵力10 万
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在上海发动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宁可枉杀千人, 不可使一人漏网”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 在武汉发动“七一五”政 变
三个政权并存
北京北洋军阀 政府(张作霖)
武汉国民政府 (汪精卫)
南京国民政府 (蒋介石)
1927年9月,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 史称“宁汉合流”。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发动“二次北伐”,讨伐张作霖。 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南京 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南北统一。
探究问题:
1.这里的“局势有点乱”是指什么? 2.南京国民政府是代表什么人的利益的政府? 3.想像一下耀武此时会作出什么选择?
1.参加黄埔军校的耀武有一些什么志同道合的朋友? 2.如何理解“作为军人“不仅要知道怎样放枪,更要知道 枪朝什么人放”。 ”
3.黄埔军校创建的历史功绩?
革命者来
“开这个军官学校,独 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 造革命军,来挽救中 国的危亡。”
——孙中山在黄 埔军校开学典礼上的讲 话
贪 生 畏 死 勿 入 斯 门
探究问题:
1.假如你是北伐军总司令,你将制订什么策略?(打击目 标、作战方针、进军路线) 2.北伐军取得了怎样的战果?
冯玉祥
五原 北京 沈阳
张作霖
兵力35万
叶挺 贺胜桥战役 汀泗桥战役 吴佩孚
兵力20万
郑州
济南 南京 上 (兵力20万)
1927.1.迁都武汉
广州 广州 1926.7. 北伐开始 兵力10 万
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在上海发动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宁可枉杀千人, 不可使一人漏网”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 在武汉发动“七一五”政 变
三个政权并存
北京北洋军阀 政府(张作霖)
武汉国民政府 (汪精卫)
南京国民政府 (蒋介石)
1927年9月,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 史称“宁汉合流”。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发动“二次北伐”,讨伐张作霖。 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南京 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南北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