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 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4. 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一些分类方法,让学生思考得出一些分类规律。

三、教学难点:体验分类标准多样化,会自定校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四、教具学具: 情境图,玩具,图片,水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求新知。

1、老师事先在上课前将自己讲桌上书籍,作业本子,笔,尺子等物品散落一地,学生惊恐万分,心存疑虑。

2、(上课了)师:同学们,你们瞧,张老师的讲桌前面这么乱,谁愿意帮老师整理整理呀!生:纷纷举手,争先恐后的

想帮助老师整理。

3、指一名学生到前面来帮助老师整理讲桌物品,并说出你是怎样整理物品的。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并倾听。

4、顺理成章,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像今天这样的事情,那就需要我们用今天老师要讲的知识来解决。板书:分类与整理。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巧妙地创设悬念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为学好这节课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感知体验分类。

1. 课件出示情境图,让学生感知分类。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分类和计数的结果清楚地表示出来吗?(提示:可以画一画、写一写,也可以摆一摆。)小组讨论交流,汇报结果。第一小组代表:一个摆放不整齐的书架。第二小组代表:摆放整齐的书架。第三小组代表:整齐的书架是分类过的。师:想一想,为什么这样分类摆放?有什么好处?

学生回答,教师评价补充,让学生体会分类要求按照一定的标准,体会分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交流的优势,通过生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思维互补,都能感知什么是分类,并且让学生意识到要记录一下]

2. 出示教材中的图片,让小组分类并进行分任务记录分类的结果,先按形状分。师:每组分 3—4 名学生,讨论好分工,汇报结果。(教师巡视,组织引导分类与整理。)生1:我们组是这样摆的,先分一分,再数一数。生 2:我们组边数边画记录结果的。生 3:我们组用文字和数字结合。[教师让各小组展示分类与整理情况后,并说明分类的标准,总结出分类与整理的方法,教师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评价。] 教师出示自己记录的结果。介绍:像这样画出的图,可以称为象形统计图。问题:哪种颜色的气球最多?哪种颜色的气球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生 1:黄色的最多。生 2:红色的最少。生 3:从记录的结果中看出来的师:还可以怎样分?。(按不同标准把东西分类细化)

设计意图:[教师让学生再一次动手操作,把本组的东西根

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多次分类,并用简单的统计结果,强化了训练,教师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给予评价肯定和补充。]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出示画着不同水果的、不同形状的卡片让学生分类。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可以怎样分类呢?生 1:可以按卡片的形状分类生 2:我们按图片上的水果分类。

(1). 按水果的种类分一分,在教材上涂一涂、填一填。( 2). 按卡片的形状分一分,在教材上涂一涂、填一填。

设计意图:[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分类活动的平台,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探索、合作、交流、经历和体验分类的过程与方法,自主构建知识,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2.强化新知,巩固练习。出示课本练习第 1 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然后集体订正。)

3.生活运用题。

同学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真能干,你们能不能把自己的书包也整理一下呢?(学生按自己的标准整理书包,教师巡视指导参与。)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数学。教师注重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题材,让学生整理自己的书包,进一步巩固体验分类的方法,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拓展延伸,知识迁移。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分类的知识,同学们课后能运用这一知识做些什么?

生 1:对自己的玩具进行分类整理。

生 2:帮助爸爸妈妈整理鞋架。

生 3:对自己的图片、小人书进行分类整理。

设计意图:[积极倡导和实践学生学习方式的个性化,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学习数学,充分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五、布置作业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分类与整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7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初步理解分类的含义,掌握简单的分类计数的方法,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分类的结果,初步体会统计的完整过程。。 3.养成爱整理,爱劳动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分类和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过程。 教学难点: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化,会自己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多媒体,气球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同学们,老师今天接到了动物王国的一个担任评委的邀请,他们准备动物森林里开展一个有“我是勤劳小少年”的比赛,比比看谁是爱劳动,爱干净的。想跟老师一起去看看吗?你们也来担一下评委,谁会赢? 学生回答,教师进行引导让孩子进行房间的整理。 2、揭示课题:分类与整理。 二、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我准备了一些气球想送给大家,,它们太乱了,我想知道这每种气球都有多少个,我可以用什么方法又快又准确的知道呀! 引导孩子对其进分类标准进行思考。 三、操作探究,充分交流 (一)操作活动1:按给定标准分类计数

1.说明活动要求 要求:先分一分,再数一数,然后把数出的结果记录在学习单上。2.开展操作活动 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活动情况。 3. 教师把学生分类的结果有选择性的呈现在黑板上。 学生的分类结果可能有: 学生呈现分类计数的结果的方式可能有:图画式、简单的统计图式(纵向或横向)、图文并茂式、表格式等。 4.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开展对比与交流活动 (1)引导学生充分观察,并评价所展示的不同作品。 (2)教师适时修正或调整学生作品中的一些问题,例如纵向或横向排列不整齐,排列时没有一一对应,图文结合时没有表格等,使之更接近于较为标准的实物统计图,象形统计图或统计表的形式。 (3)表扬优秀的作品。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准备课 第一课时:数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帮助学生初步认识1-10各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倾听同学发言等。 3.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爱国主义和环保意识的教育。 教学重点:指导观察方法,培养观察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按要求观察。(课本2.3两页的主题图) 1.看第2页的图,这是一个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来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谁能告诉大家,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 2.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图上到底有哪些东西。汇报的时候要说清楚,个数是1的是什么,个数是2的是什么,个数是10的是什么? 3学生独立观察。 二. 汇报。 1. 生按1、2、3……的顺序汇报,师板书1、2、3…… 个数是1的有……红旗、教学大楼、老师、操场、风向标、气温箱、足球 个数是2的有……双杠、跳绳、门柱 个数是3的有……石凳、帽子 个数是4的有……垃圾箱、国旗护栏问:你是怎么知道有4个垃圾箱的? 个数是5的有……高楼、 个数是6的有……花、大树、 个数是7的有……小鸟、

个数是8的有……小树 个数是9的有……女同学 个数是10的有……男同学 (允许学生说10以上的。) 2.指板书,这些数你能数一数吗? 3.能完整的说有1个什么,2个……同桌互相说一说。 4.谁上来说给大家听。(要求其余学生认真听,说对了要拍手。) 三.讨论。刚才小朋友们都很能干,现在你能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些什么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等一下来汇报。 四.汇报。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五.小结:这节课小朋友的表现都很棒,现在你能说一说,你学会了哪些本领吗?今天我们数了美丽的乡村小学里的人呀、花呀、树呀、鸽子呀等好多东西,还数了教室里的门和窗等等东西,放学后,你们还可以数数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 板书设计;数一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教后录:这是一年级学生入学学习的第一课。为了使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一上课,运用了轻松的谈话方式唤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上下来之后感觉基本学生对这一知识都掌握得较好,更重要的是通过让学生大量的说1——10在身边的发现,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更浓了。 第二课时:比一比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7页内容及“做一做”,练习一的1~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 2.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与整理

分类与整理 台江第五中心小学钱婷婷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 2、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 现收集的数据 3 在分类的过程中体验分类的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学情分析日常生活中分类的应用随处可见,学生也经常接触到,如:商场陈列商品、书店摆放书目要分类;垃圾站处理垃圾要分类;邮局处理信件要分类;学生归纳整理复习所学知识也需要分类。但学生在未学习本单元内容之前,并没有意识到先找到分类的标准再按同一标准或不同标准进行分类。因此,在本节课中,重点要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操作能力,并达到综合运用以上几项技能,面对一些看似杂乱无章的物品,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好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分类的意义,找出分类的标准,掌握分类的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能够体会到单一标准下的分类结果是既定的,不可改变的。教学准备: 课件,气球图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星期天,妈妈要带小红去游乐园玩,可是妈妈看了小红的房间立刻生气了,咦?发生什么事了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这就是小红的房间,小朋友们,看到小红的房间你有什么想法? 预测:太乱了,要整理一下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帮她整理房间吗?怎么整理? 刚才大家把归为了一类,归为一类,像这样,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 是分类。(板书课题) 2、学生找生活中的分类现象课件展示生活中分类的现象大家知道为什么要进行分类吗?师:分类在生活中作用很大,通过分类使每种物品看得更清楚了,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方便。 二、整理统计1、小红来到了哪?游乐园里你看到了什么?这么多的气球我要知道有

《分类与整理》一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第一课时单一标准 总课时数:2 授课时间:第五周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材安排了一个学生熟悉的玩具——气球的情景图,让学生按照不同的形状给气球进行分类。这是一个用单一标准进行分类的例子,通过让学生自己按不同形状的标准进行分类,并记录每种气球的数量,学会单一标准下分类的方法以及用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进行整理分类的结果。例题除了让学生选择以不同形状为分类标准外,还让学生思考还可以按其他标准给气球进行分类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先找出分类的标准,再按照这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学情分析:】 分类这个单元的知识,对学生来说看起来像是一个全新的一块知识,但在上一册教材的有关容中,已经渗透看分类的思想。在认识物体和图形时,要求学生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就是要学生运用分类的方法,把“形状”作为分类的标准,把不同形状的物体划归为不同的类。在实际生活中,分类思维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商店里的物品要分类摆放,便于顾客很快找到想买的东西;学生也要学会对自己的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进行分类整理,是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规律。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找出分类的标准,掌握分类的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培养学生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者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能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2、填写分类结果,培养学生收集数据的能力。 1、让学生通过给不同事物进行分类,体验不同的的分类标准,分出的结果也不一样。 能力目标: 2、通过在统计表中填写分类的结果,积累收集数据的经验。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数一数》教学设计

基于互联网搜索的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数一数》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背景 这节课是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节数学课。在这节课里要体现以下几点: 1.使学生初步了解学习数学的目的。通过看图、数数、游戏、动手摆实物来激发学习兴趣。 2.在这节课的开头设计了分清方位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会使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语,逐步分清方位。 3.在练习数数上,除了数课本上的图片还设计了数周围的实物。目的是不仅了解学生是否能抽象的数数。还要了解每个学生能否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 4.在学习分类这个环节,不但要求学生能把同类的圈起来。而且还要求说出为什么这样圈。从而体现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学情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27名,15男12女。平均年龄不到6.5岁。22名来自本校学前班,3名来自校外学前班,降级2名。通过学前班的学习,具有一定的数数识数能力,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构建分类的意义和方法,同时通过网络,激发学习兴趣,拓宽学生视野。我相信,只要教师引导得当,达成本内容的教学目标会顺利的。 教学目标: (一)初步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和认数情况。 (二)使学生初步了解分类的含义,初步掌握分类的方法。 (三)对学生进行爱学习、爱学校的教育。 (四)让学生感知网络的便捷和奇妙,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初步掌握分类的方法。 难点:学会分类方法。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观察比较,讲授法。 教学准备:

(一)教具:三幅教学图及1~10数字卡片。 (二)学具:10根小棒。 (三)相关网址。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今天开始上数学课。我们在数学课上会学到好多好多知识,比如:认识数字、认识图形、会计算等等。现在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https://www.360docs.net/doc/637696783.html,/u76/v_NTY0MzIxNDQ.html】 (二)学习新课 1.初步建立方位概念。 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上都有什么? 【https://www.360docs.net/doc/637696783.html,/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 C8%CB%BD%CC%B0%E6%D2%BB%C4%EA%BC%B6%CA%FD%D1%A7%C9%CF%B2%E1%CA%FD%D2% BB%CA%FD%B2%E5%CD%BC&in=11038&cl=2&lm=-1&pn=17&rn=1&di=130906675140&l n=1280&fr=&fm=&fmq=1323868839406_R&ic=0&s=0&se=1&sme=0&tab=&width=&he ight=&face=0&is=&istype=2#pn17&-1&di130906675140&objURLhttp%3A%2F%2Fv https://www.360docs.net/doc/637696783.html,%2Fvrw%2Fsc%2Fsctx%2F790178166099.jpg&fromURLhttp%3A%2F%2 https://www.360docs.net/doc/637696783.html,%2Fxzy%2Fsctx%2F92858.htm&W675&H480】 图的上面是什么?下面是什么?左边是什么? 右边是什么?中间是什么? 数一数:图的上面有几架飞机?下面有几辆汽车?图的左边有几个萝卜?右边有几棵白菜?中间有几只灯笼? 小结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不但能认真看图,还能分清上、下、左、右。今后我们看图、看书、做事都用得上这些知识。 下面请同学们做“认识新朋友”的游戏:说一说:你座位四周的同学都是谁?(要说清“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是谁)2.学习数数:(板书课题——数一数) 出示“学校新学年开学”图。 【https://www.360docs.net/doc/637696783.html,/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 C8%CB%BD%CC%B0%E6%D2%BB%C4%EA%BC%B6%CA%FD%D1%A7%C9%CF%B2%E1%CA%FD%D2% BB%CA%FD%B2%E5%CD%BC&in=11038&cl=2&lm=-1&pn=17&rn=1&di=130906675140&l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连加连减”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P72-74“连加、连减” 【教材分析】《连加连减》是第六单元的又一难点内容。之前我们的学习只需一步就可完成计算,而在此课,要分为两步进行计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要用第一步的得数作加数或被减数。为了帮助学生顺利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并克服因为看不见第一步计算的得数的计算障碍,使课堂更生动,学生积极性更高,教材编排上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在连加、连减计算前各安排了一幅生动的插图,利用小鸡走来和离去的过程,生动地反映出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二是在算式中用线标明计算顺序,并注目第一步算出的得数,以此把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变成看得见的数,从而让学生克服因记不住第一步计算的结果而无法连续计算的障碍。 【学情分析】连加、连减虽然不是加法和减法单元的教学重点,但却是本单元的难点之一。连加、连减是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安排。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这两类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从而扩大学生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并为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打下必须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这一知识的自身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充分引导学生联系具体情境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理解运算顺序,掌握计算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情境多观察、多讨论、多表述,在多样的活动中深入领会并掌握知识。 【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是对学生主体地位,教学中师生基本关系的最新论述。反复单一的练习形成计算技能,往往忽视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使计算的学习变得乏味无趣,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我在教学连加连减这一课时进行了这样的思考:首先一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已对连加连减有了一定的认识,缺少的是把这些零星的数学知识的系统化;另外,一年级的孩子仍然以游戏玩耍为精神食粮,孩子需要通过半游戏半学习的过程进行学习;而且一年级孩子的注意力一般只能稳定持续15到20分钟。因此,教学时我设计小青蛙回家的故事贯穿整节课的教学,把枯燥无味的计算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在具

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与整理教案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分类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操作,掌握分类的方法,能自己确定标准并进行分类。 2.尝试运用自己的方式把整理数据的结果记录下来,感受图表的简洁。 3.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 二、教学重点 掌握分类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整理的结果,感受图表的简洁。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图片。 五、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你们去文具店买过学习用品吗? 生:去过 师:那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文具店去逛逛,好吗? 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现在我们先来小熊的文具店看看,你们看完有什么感受?想在这边买东西吗?(不想) 师:那接下来我们再到隔壁小鹿的文具店看看,你们想在这边买东西吗?(想)师:同学们为什么你们都喜欢在小鹿的文具店买学习用品而不喜欢在小熊的文具店买呢? (让学生比较两个文具店,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师:像小鹿这样把同类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做分类。 2.师:生活中也有很多分类的事情,我们一起看一看。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超市分类可以让我们更容易的找到商品,垃圾分类可以便于回收处理,保护环境,可见分类对我们的日常生活非常重要,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分类与整理”。 板书课题:分类与整理 (二)探究新知 1.确定标准 出示:课件主题图 师:希望小学最近准备办一场联欢会,一年(2)班的同学就买了一些气球打算来装扮会场,,可是这些气球是从不同的地方买的,都没有进行分类,这些小朋友打算先分类完再拿来装扮?你们能帮帮他们这些气球分分类吗? 师:可以怎么分? 生:按形状 生:按颜色 2.操作体会 老师给每个同学都准备了跟气球一样的图片,下面就请同学们先按照形状分一分,看看每种气球各有几个,把你分的结果记录在纸上。(可以摆一摆,写一写) 3..展示交流 (1)展示先分再数的方法, 师:你分了几类?每类有几个?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认识钟表(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第91、92页,练习十六的第1、2、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多媒体创设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会认识整时。 过程与方法 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12大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概念,培养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认识钟面,学会认识整时。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时间概念,培养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大钟面、小钟面、钟面头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刘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想看看吗?(出示课件)能告诉我谜底是什么吗?(钟表)小雪人告诉我们答对了。知道钟表有什么作用吗?(学生自由回答)嗯,钟表的作用这么大,想不想和它成为好朋友呀?那咱们先看看它长什么样吧!(出示课题)…评析:抓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认识钟面 1.认识钟面。

a.在你们的桌上有一个漂亮的钟面,拿起来仔细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把你的发现说给小伙伴听听。(学生玩学具,教师指导。) b.你们观察的真仔细,现在请小朋友们放下手中的小钟面,来看看我的超级大钟面。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出示钟面) * 又短又粗的针叫时针,又细又长的针叫分针。 * 还有12个数,我们数一数。 * 数字的旁边还有什么?再来数一数有多少格? (课件中时针、分针、12个数、12个大格分别闪动。) (教师小结)时针、分针、12个数、12大格,它们组成了一个漂亮的钟面。 …评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观察,通过说钟面这个环节,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讨论,解决第一个知识点。? 三、认识整时 1.认识。 (放铃声)听,谁家的钟表响了?(演示晶晶家)原来是晶晶的钟表响了。还不起床快告诉她现在几时了?(出示放大的钟表)你是怎么知道是7时的? * 长长的分针指着几? * 短短的时针指着几? * 教师小结: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7就7时。(学生跟着说,教师演示课件) 2.巩固。 a.抢答: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是几时?指着4呢? b.真不错,欢迎小朋友们到智慧屋来做客,看看谁最聪明,能发

一年级分类与整理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初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培养初步的分类能力。 2、通过操作学会分类方法,能选择一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并对分好的物体进行简单的统计。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整理物品的习惯。 3、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养成有条理的生活习惯,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难点: 学会对问题进行分类的方法,并进行简单的统计。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具准备:课件、一些铅笔、气球卡片。 学具准备:气球卡片,白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礼物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礼物,看看一共有多少件礼物?想一想你是怎么知道的?师:谁还有不同的意见? 师:那老师有一个疑问,同样都是为了解决一共有几个礼物的问题?为什么方法都不一样啊? 其实不管是按大小来分,还是颜色来分,你们都是把这些礼物进行分类? (板书:分类) 二、教学互动。 1、描述感知分类的标准。 师:你知道3月8日是什么节日?一年级的小朋友决定为我们亲爱的女老师举行一场联欢会。看他们准备了什么来布置教室。 师:仔细观察,都有哪些气球呢?(颜色和形状) 引出问题:是啊!这些各式各样的气球可真漂亮啊!可老师想知道每种气球都有几个?该怎么办呢?(分类)可以怎么分类呢? 生答略(按形状,按颜色) 师:真了不起!你们有这么多分类的方法。(在黑板上板书:按形状分,按颜色分) 2、操作体会分类过程,尝试整理、分析数据 师:那这样吧,今天我们就按形状来给这些气球分分类。接下来你们要完成三件事,请看这是老师对你们的要求。(读要求) 师:听清楚了吗,那气球呢?现在陈老师就来变个魔术,闭上眼睛,一、二、三,它们已经在你的抽屉里的1号信封里,快动手分一分吧!(多巡视) 学生动手操作 ①展示先分再数的方法 师:老师发现很多同学都整理的特别好,现在咱们一起来看一看小朋友们都是怎么做的。生:我先把圆形的放在一起,它有5个…… 师:他是按形状把气球分成3堆,你数了吗?这样摆成一堆一堆的,好数吗?(贴出作品)②展示象形统计图的方法。 师:还有一位同学的方法和他的不太一样,请你上来给我们摆一摆,(直接在黑板上摆)老师特别想问你一个问题:刚才的同学它是分成一堆一堆的,你为什么要排成一列列的呢?生:整齐、清楚 生:这种方法(第一种)它们容易叠在一起,数的时候不是特别方便,而排成一列一列的清楚的多?

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与整理公开课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与整理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并对分好的的物体进行简单的统计和数据分析。 2.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3.让学生通过操作和活动体会分类的思想,掌握选择分类标准及正确的分类方法。 4.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养成有条有理的生活习惯,培养他们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并进行简单的统计。 教学难点: 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化,会自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课件,气球卡片,纽扣卡片。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体会分类整理的意义。 课件出示:凌乱的书柜和整齐的书柜。(本班的书柜) 谈话:小朋友们,请看一看这两幅图,如果老师请你们在这书柜上帮我拿一本故事书. 师:你会选择在哪个书柜上拿书呢? 生:(2号书柜) 师:为什么你们会选择2号书柜呢? 生回答 师:哦!原来2号书柜的书分类摆放的整整齐齐的,我们很容易找到自己需要的书。是啊!像2号书柜这样把同类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做分类。(板书:分类)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分类现象,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吗? 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这样的分类现象 师:超市里货架物品也是分类摆放的整整齐齐的哦(饮料、食物),还有哦,分类垃圾桶也是将我们的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 教师课件出示:超市的货架,分类垃圾桶等等。 二、分类计数,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一)借助情境,提出问题。 师:分类的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哦,看,它来到了游乐园,小朋友们想去看看吗? 生:想。 课件出示动态主题图。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全册)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内容及简析 认识图形(二),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区分常见的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图形特征,感知图形间的关系。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他人交往、合作的意识。 三、单元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四、单元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单元教学措施 1.充分给学生机会,让他们通过拼、剪等操作活动,在活动中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 2.让学生感知平面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六、教具准备:课件、图形卡纸、实物等。 七、课时安排:约5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P2~P3 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目标: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具准备:课件、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教学过程:

一年级《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一年级《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2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操作,掌握分类的方法,体会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 2、尝试运用自己的方式把整理数据的结果记录下来,感受图表的简洁。 3、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 教学重点: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春天到了,春暖花开,是适合出游的好季节。几个小朋友和他们的爸爸、妈妈一起去游玩。去游玩的路上,打算买些气球,正好在路上看到了小咕咚超市。同学们,你们认识“小咕咚”吗?我们在什么节目里面认识的“小咕咚”呢?今天,我们就到“小咕咚”开的超市去看一看,同学们看屏幕。(课件出示:师说:小朋友们到小咕咚超市去买气球,超市里各种商品杂乱地放在柜台上,“小咕咚”东找找、西找找,忙得满头大汗。师:看到这儿,同学们,你们有什么话要对“小咕咚”说吗?生回答。(东西摆得乱) 师:同学们提醒的太对了,“小咕咚”一定会感谢你们的,那么,是不是应该按照一定的方法把这些凌乱的货物整理好呢?使“小咕咚” 能马上找到

小朋友需要的气球呢?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和“小咕咚”一起来学习分类与整理,那我们和“小咕咚”来比一比,看谁学得好,好吗? 二、探究新知。 1、描述感知分类的标准。 师:小咕咚在他的超市里终于找到了气球。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他们买的什么样的气球呢?(课件出示:小朋友手里拿着漂亮的气球)。这么多漂亮的气球,你能把这些气球分分类吗?可以怎么分? 2、操作体会分类过程,尝试记录分类结果 老师给每个小组的同学都准备了跟气球一样的图片,听清老师说的要求。下面就请同学们先按照形状分一分,看看每种气球各有几个,把你分的结果用你喜欢的方法记录在你的练习本上。 3、学生汇报。 ①展示先分再数的方法,师:你分了几类?每类有几个?生:圆形一类,心形一类,糖葫芦形一类。分的很好。教师贴图片板书。 ②展示象形统计图的方法。 除了这种分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刚才老师看到有的同学分类的时候是一推一堆放的,还有的同学和他们小组的不一样的吗?到前面学生板贴,你为什么要排成一列呢?生:整齐、清楚 师:你能看出谁最多吗?师:你怎么知道的?生:这一排最长 师:看来这一行他是来记录葫芦形状的气球,我们在下面画上一个葫芦形,表示这一行记录的项目。有一个葫芦形气球就画一个。另外两行是记录心

一年级数学《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 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4. 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一些分类方法,让学生思考得出一些分类规律。 三、教学难点:体验分类标准多样化,会自定校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四、教具学具: 情境图,玩具,图片,水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求新知。 1、老师事先在上课前将自己讲桌上书籍,作业本子,笔,尺子等物品散落一地,学生惊恐万分,心存疑虑。 2、(上课了)师:同学们,你们瞧,张老师的讲桌前面这么乱,谁愿意帮老师整理整理呀!生:纷纷举手,争先恐后的

想帮助老师整理。 3、指一名学生到前面来帮助老师整理讲桌物品,并说出你是怎样整理物品的。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并倾听。 4、顺理成章,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像今天这样的事情,那就需要我们用今天老师要讲的知识来解决。板书:分类与整理。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巧妙地创设悬念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为学好这节课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感知体验分类。 1. 课件出示情境图,让学生感知分类。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分类和计数的结果清楚地表示出来吗?(提示:可以画一画、写一写,也可以摆一摆。)小组讨论交流,汇报结果。第一小组代表:一个摆放不整齐的书架。第二小组代表:摆放整齐的书架。第三小组代表:整齐的书架是分类过的。师:想一想,为什么这样分类摆放?有什么好处?

最新《分类与整理》一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1 第一课时单一标准 2 3 4 总课时数:2 授课时间:第五周 5 6 【教材分析:】 7 本节课教材安排了一个学生熟悉的玩具——气球的情景图,让学生按照不 8 同的形状给气球进行分类。这是一个用单一标准进行分类的例子,通过让学生自 9 己按不同形状的标准进行分类,并记录每种气球的数量,学会单一标准下分类的 10 方法以及用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进行整理分类的结果。例题除了让学生选择以不同 11 形状为分类标准外,还让学生思考还可以按其他标准给气球进行分类的方法。教 12 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先找出分类的标准,再按照这 13 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14 【学情分析:】 15 分类这个单元的知识,对学生来说看起来像是一个全新的一块知识,但 16 在上一册教材的有关内容中,已经渗透看分类的思想。在认识物体和图形时, 17 要求学生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就是要学生运用分类的方法,把“形状”作 18 为分类的标准,把不同形状的物体划归为不同的类。在实际生活中,分类思维 19 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商店里的物品要分类摆放,便于顾客很快找到想买 的东西;学生也要学会对自己的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进行分类整理,是自己的20 21 学习和生活有规律。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注重培养学生 22 23 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找出分类的标准,掌握分类的方法。 24 【教学目标:】 25 知识目标:1、培养学生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者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26 能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27 2、填写分类结果,培养学生收集数据的能力。

一年级数学《分类与整理》评课

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评课稿 田老师执教的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第一课时的内容。 《新课标》将分类放在了“统计与概率”领域,突出了分类与统计的密切联系,这也是本套教材第一次出现统计的内容。 田老师执教时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较好: 一、注意学生的感性认识。这节课,无论是开课时对“分类”重要性的渗透,课中对“分类”方法的学习,还是课外对“分类”的应用,都注重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注重学生的感受。 二、注意张扬学生的个性。数学学习与其他学习一样,都是一种个体化行为。由于每个人生活经验的不同,认识水平的差异,即使是面对同一个问题,也会有不同的看法。而教育目的不是统一思想,统一要求,而是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发展。这节课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理念。 三、教学过程过渡自然在学生对气球的形状进行分类后,田老师通过“哪个最多?你怎么知道的?”对学生上学期学的一一对应的思想进行了及时的复习,为接下来的数数量和比较多少做好了准备。在教学象形统计图和表格时,田老师通过添加线的形式,使图和表格的呈现比较自然,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接下来田老师通过“漏了一个,应该放在那里?小白兔应该放哪里?为什么要多加一列?图和表格可以怎么改?”这种提问的形式,加深了学生对于分类标准的认识,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 四、教学组织形式自由在教学组织上,田老师也是形式多样。刚开始对气球的分类采用同桌合作的形式进行摆一摆、画一画、写一写。在学生进一步掌握了分类的方法后,通过布置小任务的形式,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符号分类,不仅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积极性,同时也渗透了数学中符号化的思想。在这种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的教学下,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了,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提高。 五、教学反馈方式自由。本节课田老师比较注重对于学生的反馈。这不仅是对学生回答的口头上的评价反馈,如:你真聪明!说的真好!还对每一个教学活动都有细致的反馈:如在对气球分类后,通过“说说你是怎么摆的?”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将学生的想法真实的暴露与所有师生,通过学生的回答,展示了学生最真实的想法,再通过教师的引导,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修改,提高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田老师执教的这一课,突出了分类与统计的密切联系,让学生理解分类的含义,掌握分类计数的方法,并会表达分类计数的结果,为以后学习统计打下了坚实基础。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一年级数学分类与整理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认识象形统 计图。 2、通过分一分,瞧一瞧等具体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操作 能力。 3、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养成有条理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选择不同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在具体过程中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难点:会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方法:演示法指导学习法 教学用具:课件气球卡片等 教学过程: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课堂上来了两个小朋友,瞧瞧她们就是谁?(洋洋与笑笑)她们要邀请同学们到她们的家里去做客。您们想去不?(点击图片)您更想去谁的家,说说理由! 师:1、像笑笑小朋友这样把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2、生活中您还在哪儿瞧到过“分类”的情景。 生举例【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分类情景。(超市商品分类、垃圾分类、男女厕所)】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超市分类可以让我们更容易的找到商品,房间物品分类可以让房间更整齐,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分类整理”(板书)。

同学们,在这个学期有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就是什么?(六一儿童节)瞧老师给您们准备什么礼物? 二、新授 (一)分类整理 1、描述感知分类的标准。 出示:气球图片 问:您能把这些气球分分类不?可以怎么分? (一、按照形状分二、按照颜色分) 2、操作体会分类过程,尝试记录分类结果 老师给每个同学都准备了跟气球一样的图片,下面就请同学们先按照形状分一分,瞧瞧每种气球各有几个,把您分的结果记录在纸上。(可以摆一摆,写一写)(按形状不同分类,将同一形状的气球放在一起) ①先分再数的方法, 师:您分了几类?每类有几个?(特点:成堆) ②象形统计图的方法。

一年级数学分类与整理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 一年级数学分类与整理教案 一年级数学分类与整理教案第 1 页一年级数学分类与整理教案篇一: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分类与整理精品教案分类与整理一、新课导入: 今天啊,蒋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礼物,看一看,一共有多少件礼物呀?你是怎么知道的?生(预设): 一共有 6 件礼物,因为大的有 3 件礼物,小的有 3 件礼物,3+3=6,所以有 6 件礼物。 生(预设): 一共有 6 件礼物,因为蓝色的有 4 件礼物,红色的有 2 件礼物,4+2=6,所以有 6 件礼物。 师: 蒋老师啊有个疑问,都是想解决一共有多少件礼物,为什么你们的方法都不一样呢?生(预设): 看的角度不一样。 师: 是不是这样子啊,观察的角度不一样,其实不管是按大小来分,还是按颜色来分,都是把这些礼物进行了分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知识分类与整理一年级数学分类与整理教案第 2 页师: 1 / 23

分类啊,在我们生活中也经常出现,说一说,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分类现象吗?生(预设): 垃圾分类。 师: 你们都见过吗?生: 见过。 师: 还有没有啊,生活中的分类现象。 生: 超市分类。 师,你们都见过超市分类吧,我也找了几张超市分类的图片,不过你们看这些桃子啊,香蕉啊,西瓜啊他们都不一样,为什么摆放在一起啊?生: 因为他们都是水果。 师: 同意吗?分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用处,垃圾分类让我们的环境更环保,超市分类让我们购物更加的方便。 二、新课导入。 师: 今天啊,蒋老师遇到了一个小困难,想请同学们来帮忙,愿意吗?看图片,小朋友手中拿着非常多的气球,我想知道每种气球有多少个,我可怎么办呢?生(预设):

一年级分类专题练习卷

第四单元分类 单元教学内容: 1、整理房间(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2、整理书包(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单元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 3、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照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单元教学重点: 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照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 ( 单元教学难点: 使学生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2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1.整理房间1课时 2.整理书包1课时

1、整理房间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活动,注重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 3、通过活动,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按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1、同学们,老师认识一个小姑娘,她的名字叫豆豆,最近豆豆搬了新家,大家想不想到她家去看一看呢现在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到豆豆家去参观。 2、出示挂图,内容是一个乱七八糟的房间。 (1)看过豆豆的房间后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 (2)的确太乱了,那我们一起帮助豆豆整理房间好吗 3、活动一 (1)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商量怎样帮助豆豆整理房间。说说你们是怎样整理房间的,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起还有不同的方法吗(2)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3)小结:大家把学习用品放在了一起,把玩具放在了一起,把衣服放在了一起,像这样把物品分类摆放,房间显得整齐多了!大家

一年级《分类与整理》

一年级《分类与整理》(第一课时)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杨祠小学:信兆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7页例题1,练习七第1、2题。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初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培养初步的分类能力。 2、通过操作学会分类方法,能选择一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并对分好的物体进行简单的统计。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整理物品的习惯。 3、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养成有条理的生活习惯,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难点: 学会对问题进行分类的方法,并进行简单的统计。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具准备:课件、一些铅笔、气球卡片。 学具准备:气球卡片,白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礼物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礼物,看看一共有多少件礼物?想一想你是怎么知道的?师:谁还有不同的意见? 师:那老师有一个疑问,同样都是为了解决一共有几个礼物的问题?为什么方法都不一样啊? 其实不管是按大小来分,还是颜色来分,你们都是把这些礼物进行分类? (板书:分类) 二、教学互动。 1、描述感知分类的标准。 师:你知道3月8日是什么节日?一年级的小朋友决定为我们亲爱的女老师举行一场联欢会。看他们准备了什么来布置教室。 师:仔细观察,都有哪些气球呢?(颜色和形状) 引出问题:是啊!这些各式各样的气球可真漂亮啊!可老师想知道每种气球都有几个?该怎么办呢?(分类)可以怎么分类呢? 生答略(按形状,按颜色) 师:真了不起!你们有这么多分类的方法。(在黑板上板书:按形状分,按颜色分) 2、操作体会分类过程,尝试整理、分析数据 师:那这样吧,今天我们就按形状来给这些气球分分类。接下来你们要完成三件事,请看这是老师对你们的要求。(读要求)

一年级数学分类与整理

一年级数学分类与整理 教学目标: 1 一年级数学分类与整理 2 一年级数学分类与整理 3、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养成有条理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选择不同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在具体过程中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难点:会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方法:演示法指导学习法 教学用具:课件气球卡片等 教学过程: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课堂上来了两个小朋友;看看他们是谁?(洋洋和笑笑)他们要邀请同学们到他们的家里去做客. 你们想去吗?(点击图片)你更想去谁的家;说说理由! 师:1、像笑笑小朋友这样把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2、生活中你还在哪儿看到过“分类”的情景. 生举例【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分类情景. (超市商品分类、垃圾分类、男女厕所)】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超市分类可以让我们更容易的找到商品;房间物品分类可以让房间更整齐;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分类整理”(板书). 同学们;在这个学期有一个很重要的节日;是什么?(六一儿童节)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什么礼物?

、新授 (一)分类整理 1描述感知分类的标准 出示:气球图片 问:你能把这些气球分分类吗?可以怎么分? 2操作体会分类过程;尝试记录分类结果 老师给每个同学都准备了跟气球一样的图片; 下面就请同学们先按照形状分 一 分;看看每种气球各有几个;把你分的结果记录在纸上 ?(可以摆一摆;写一 写)(按形状不同分类;将同一形状的气球放在一起) ① 先分再数的方法; 师:你分了几类?每类有几个?(特点:成堆) ② 象形统计图的方法 师:刚才的同学分成一堆一堆的;你为什么要排成一列呢? (一、按照形状分 、按照颜色分)

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测试卷

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测试卷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一、分类整理下面的水果。 ○○○○ ○○○○ ○○○○ ○○○○ ○○○○ ○○○○ ○○○○ ○○○○ 根据上图填写下表。 种类苹果桃子柠檬草莓名称 个数

1、()的个数最多,()的个数最少。 2、()和()的个数同样多。 3、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看图完成问题。 一年3班喜欢吃水果情况如下图 梨苹果香蕉桃子西瓜 1、填一填 梨苹果香蕉桃子西瓜人数 2、一年级3班的同学最喜欢吃什么水果? 3、喜欢吃香蕉的比喜欢吃梨的多多少人?

4、你能试着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三、一年(6)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的情况如下图。 苹果梨桃西瓜草莓 根据上图填写下表。 苹果梨桃西瓜草莓人数 根据上面的统计结果回答问题。 (1)喜欢吃()的人数最少,喜欢吃()的人数最多。(2)喜欢吃()和喜欢吃()的人数同样多。 (3)喜欢吃苹果的人数比喜欢吃()的人数多()人。 四、你能把下面的算式分类吗?(8分) 3+9 15-6 4+8 17-8 3+6 12-0 4+5 把分类的结果整理在表中。

加法算式 减法算式 个数 五、分类整理下面的图形。(9分) 把分类的结果整理在表中。 (1) 灰色 白色 个数 (2) 圆柱 正方体 圆形 三角形 个数 根据上面表格分类的结果,回答以下问题。 ( )的个数最多,( )的个数最少。 ( )的个数和( )的个数同样多。 ( )的个数比( )的个数多3个。 (3)如果把这些图形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把分组的结果表示出来。(6分) 得数是12 得数是9 个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