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3测量物质的密度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一、概述1.1 物质的密度是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1.2 密度的测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质的性质和特点1.3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实验方法来测量物质的密度二、测量工具和方法2.1 测量密度需要使用天平、容器和水2.2 具体测量步骤:将容器放在天平上,记录容器的质量;然后将容器填满水,再次记录容器和水的总质量;最后将需要测量密度的物质放入容器中,记录容器、水和物质的总质量2.3 利用上述数据可以计算出物质的体积和质量,从而得出密度的数值三、实验注意事项3.1 确保天平的准确度和稳定性3.2 注意容器和物质的净重3.3 在测量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水的溅洒和物质的丢失四、实验数据处理4.1 根据测量得到的数据,计算出物质的密度4.2 密度的计算公式:密度=物质的质量/物质的体积4.3 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结果的判断至关重要五、案例分析5.1 通过实验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比较不同物质的性质5.2 密度的差异能够帮助我们区分和识别不同的物质5.3 举例说明利用密度测量方法的实际应用六、实验总结6.1 密度的测量是物理实验的重要内容之一6.2 掌握好密度的测量方法和技巧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6.3 密度的测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和特点七、结语7.1 密度的测量是物理实验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7.2 通过实验测量物质的密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和特点7.3 希望本文对于密度的测量和实验方法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八、实验示范现在,让我们通过一个实际的案例来演示如何测量物质的密度。
我们准备工作台、天平、容器、水和要测量的物质。
将容器放在天平上,记录容器的质量为m1。
然后将容器填满水,再次记录容器和水的总质量为m2。
接下来,将要测量的物质放入容器中,并记录容器、水和物质的总质量为m3。
现在我们来计算物质的密度。
首先需要计算出水的质量,即m2减去m1,得到水的质量m。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第3节测量密度教案

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撬起整个地球。
——阿基米德【科目】物理【课题】测量密度【设计者】张伟【教材分析】测量物质的密度是初中阶段重要的物理实验之一,也是2011版新课标要求学生必做的实验之一。
本着“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应让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等自主活动来提高实验能力”“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理念,我将课堂转移到了实验室,按照“问题导课——自主学习——调研反馈——交流展示——评估筛选——分组实验——反馈总结”的模式开展教学。
【学情分析】1、本节内容对学生能力及认知等的要求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特点,启发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的教学方法,并配合讲授、讨论、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优化,突破重点、难点.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也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断提高.2、学生的实际学情分析【学习目标】基础目标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学会量简的使用方法,即用量简测量液体体积的办法,以及用量筒测不规则形状的物体体积的办法。
挑战目标(发展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对正确使用天平、量筒能做到尽量周全。
2.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并且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尽量做到仔细、客观、认真,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是大有好处的。
【学习重难点】通过探究活动,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液体密度的方法,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天平、量筒、量杯、刻度尺、三角板、钩码、水、细线、细铁丝、小刀、小块矿石、一碟酱油.学生准备:预习实验课.【教学风格理念在本堂课中的运用】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为出发点,坚持以“问题解决为核心、思维训练为主线、能力提高为目标”的主旨,让学生对问题有实质的理解和内心的体验,注重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引导他们体悟“学”的乐趣,并学之乐用。
06.3 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三、测量物质的密度
实验目的: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实验原理:用天平测物质的质量,用量筒等测物 质的体积,利用公式算出物质的密度。 实验过程:
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测液体(盐水)的密度
1、在烧杯中盛盐水,用天平称出它们的总质量 m1. 2、把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V.
称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m1; 把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为v; 再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2.
2、案例2 :
3、案例3:
: 准确
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二)测固体的密度
小石块
m
1、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 2、用量筒测出水的体积V1
V1
V2
3、将石块放入量筒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 4、根据公式计算得出固体 的密度。
3、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下的盐水的质量 m2.
3、根据公式计算得到液体(盐水)的密度.
m1 m2 v
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把相关数据填入下表中:
m1
烧杯和盐水 的质量
v
烧杯和剩余 量筒中盐水质量 盐水的质量
m2
量筒中 盐水的 体积 盐水的密 度
m1 ( g )
m 2 (g )
m m1 m2 (g) V (cm3 ) (g/cm3 )
要测定物体的密度,可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m和 体积v,然后通过上面的公式计算得到。
1.质量的测定:
可用天平测量 用天平直接测出.
(1).固体质量的测定:
(2).液体和腐蚀性药品质量的测定: 容器法。m = m总 – m容 要尽量减小误差。
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m ρ = 一、原理 v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 方法二:坠入法(配重法)
① 测质量相同
② 测体积时,在细线上系上石蜡和铁块,先 把金属块沉入水中测出金属块和水体积V1, 再把上面石蜡也沉入水中,测出水、金属 块、石蜡的总体积V2,V= V2- V1
4.计算: m2 m1
V
方案三:
1.将牛奶倒入量筒中,测出牛奶的体积v;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m1;
3.将牛奶倒入空烧杯中,测出总质量m2;
4.计算: m2 m1
V
WL
1.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2.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
盐水的体积V;
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 4.计算盐水密度: m1 m2
的容积和牛奶的体积.
?
蜡块不沉入水中,也能用天平和 量筒测出蜡块的密度吗?想想有什 么好办法?
➢ 实验:测定密度比水小的石蜡的密度
➢ 器材:天平、量筒、水、细铁丝、石蜡
➢ 方法1:压入法
① 用天平称出石蜡块质量m
②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 ③ 把石蜡放入量筒水里,用一根细铁丝把石
V
实验数据的记录
62 41 21
20 1.05
盐水密度的表达式:
ρ=m/v=(m1-m2)/v
例?题 给你一个托盘天平,一只墨水瓶和足 量的水,如何测出牛奶的密度?写出实
验步骤,并写出牛奶的计算表达式。
提示
根据 ,m只要测出质量m和其对应的体
V
积V就行.可以分别用水和牛奶将瓶装满,用
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求出水的体积,即是瓶
第3节测密度导学案

(1)步骤:①用天平称出鹅卵石的质量为m;②在量筒中装一定量的水,体积为V1;③用细线系住将鹅卵石放入量筒后使其完全浸没,读出量筒中水和鹅卵石的总体积为V2;④鹅卵石的体积为V= V2-V1;⑤鹅卵石的密度为 。
(2)原理:
例1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
(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将游码移到横梁标尺的0刻度线上,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要使天平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_(左/右)移动;
测量仪器和方法
质量:用天平测量。
体积:(1)形状规则的固体,用刻度尺测量并运用数学知识计算出它的体积。(2)液体的体积可用量筒或量杯直接测量。(3)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可用量筒或量杯,采用排液法测量。
(二)基础知识达标
一、量筒的使用
自学教材P117页,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生产中常要知道某物物质的密度,只要测出它的和,利用公式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样品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甲所示,则所测样品的质量是
g。
(2)将样品放入装有60cm3水的量筒中,液面上升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麻石样品的密度是g/cm3。
2பைடு நூலகம்在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铜块密度实验”中,所需测量的物理量如图所示:
(1)根据设计好的实验记录表格,请将有关数据填入表内并计算出铜块的密度。
实验结论:利用天平和量筒分别测出鹅卵石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公式 计算得出其密度。
完成本实验的探究,需要选择的器材有天平、量筒、水、细线、鹅卵石等器材。实验过程中要先测量鹅卵石的质量,然后再测量其体积。测量体积时要先向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能将鹅卵石完全淹没即可,水不宜过多或者过少),读出此时的体积,然后用细线将鹅卵石系住,缓慢的放入量筒中,读出此时的体积,取前后两次的体积差就是石块的密度,最后利用公式 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实验中切不可先测量体积,后测量质量,由于测量测量体积后,鹅卵石表面残留一些水,测质量时容易将天平的托盘弄脏;另外将石块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使动作要轻缓,不要弄坏量筒;用线系石块时要系紧,若系不紧实验中出现脱落的现象极容易损坏量筒。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6.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3)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进一步熟悉天平构造及其使用;●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对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这种科学方法有感性认识.●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使学生对测量性探究方法,从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的选取和使用、实验步骤的设计、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到得出结果,分析实验误差有初步认识和感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数据记录、处理的体验,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体验,使学生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原理和方法。
●使学生通过实验能对密度的物理意义加深理解。
课堂导学:引入新课1.复习:什么是物质的密度?计算密度的公式是什么?要求出物质的密度要知道哪些量?2.出示小石块和1杯盐水,指出用天平可以称出石块与盐水的质量,但刻度尺却无法测出它的体积。
本实验我们学习用量筒.合作探究一、量筒的使用1、量筒是测量的工具;出示几只大小不一样的量筒,引导学生观察量筒的单位、最大测量值、分度值。
2、量筒上的单位标度是;量筒壁上的最大刻度是量筒的;量筒壁上相邻的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值。
3、拿出一只量筒,学生填出这只量筒的量程;分度值是。
4、如何在量筒上读数呢?(1)、在量筒上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如果液面是凹形的,与凹面,如果液面是凸形的,与凸面。
(2)、液体的体积可以利用直接测量,可是如何利用量筒测固体的体积呢?(利用量筒测量固体体积采用的是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
)即先测出量筒中的体积,再测出量筒内和于液体中的固体的总体积,两者相减,就得到固体的体积。
二、测量液体的密度拿出一杯配制的盐水,要求学生设计出测出它的密度的方法和步骤,看能有几种方案?方案一: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将被测液体倒入一定量到烧杯中,测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 ;3、将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并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4、根据计算该液体的密度。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自主学习和拓展学习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引领.doc.doc.doc.doc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主要内容导学1.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1)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2)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固体体积的方法2.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1)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密度(2)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密度◆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结构网1.量筒的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所用量筒(杯)的和最小刻度值,以便选择适合被测物体的量筒(杯)。
了解最小分度值,才能正确记录。
(2)读数时,量筒(杯)一定要放在水平台上,视线要与液面,若仰视,读数偏低,若俯视,读数会偏高。
若液面为凸形,视线应与凸形液面的处相平,若液面为凹形,视线应与凹形液面的处相平。
2.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密度(以盐水为例)(1)实验目的:(2)实验器材:(3)实验原理:(4)方法步骤:A. 调节天平使天平平衡B.将盐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的总质量 m1C.将烧杯中的盐水部分倒入中,体积为vD.用天平测出的质量m2E.根据密度公式得出盐水的密度表达式为测量盐水的密度表格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1倒入量筒中的盐水的体积V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m2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3盐水的密度ρ3.测量固体的密度(以小石块为例,密度大于水)的密度(1)实验目的是(2)实验原理是(3)实验器材:(4)实验步骤:A.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m;B.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V1;C.用细线拴好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录水面到达的刻度V2;D.根据公式ρ=m/v 计算石块的密度为:实验记录表格:石块的质量m/g 水的体积V1/ cm3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 /cm3石块的体积V/cm3石块的密度ρ/kg·m-34.测量固体的密度(以塑料块为例,密度小于水,形状不规则)的密度方法步骤:⑴用天平测出塑料块的⑵将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⑶将塑料块、铁块用细线拴在一起,将他们浸没在水中,量筒中液面刻度为V1;⑷将塑料块取出,只把铁块浸没在水中,量筒中液面刻度为V2 ;塑料块的密度表达式为: .◆测量物质的密度一节重点和难点如何处理的思维方法1.本节重点是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测量物质的密度PPT

不可避免地会有残留的盐水,使得测量的盐水的体积变小,所以采用
这种测量方5 偏大 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时会有残留,造成测
得盐水的体积偏小,由 ρ=������������ 可知,密度偏大
解析 答案
石的密度。
(1)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如图所
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
cm3。
(2)用托盘天平已测得矿石的质量是175.6 g,则矿石的密度是
kg/m3;从图A到图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
(选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在使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按规范的操作来称量矿石的质量
难点在于用“补差法”来测质量。通常先称出烧杯(或其他容器)与
液体的总质量m1,将待测液体倒入量筒后,再称出剩余液体与烧杯 (或其他容器)的质量m2,m1-m2就是倒入量筒内液体的质量。
(4)设计的方案要遵循两个原则:①有利于减小误差;②便于操作。
【例题】 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
关闭
C
答案
2.如图所示,虚线表示在用量筒测盐水的体积读数时的视线,其中正 确的是( )
关闭
D
答案
二、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3.小丽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矿石的密度,有如下一些实验步骤:①用调 好的天平测量出矿石的质量m;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 体积V1;③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矿石的密度ρ;④将矿石浸没在量筒内 的水中,测出矿石和水的总体积V2。她应采取的实验步骤的顺序为 () A.②④①③ B.①②④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①
ρ=
������ ������
=
175.6g 70cm3
≈2.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4、盐水的质量 m= 。
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 盐水密度表达式
m1-- m2
m m1 m2 = = V V
实验数据的记录
玻璃杯和盐 水的质量 玻璃杯和剩 余盐水的质 量 量筒中盐水质量 量筒中盐 水的体积 盐水的密 度
( m 1 g)
密度的测量: ρ=m/v
需要测量的量: ①质量:m ② 体积V
①质量:m 天平(使用方法) 规则: 刻度尺 ② 体积V 不规则:量筒(量 杯/使用方法) 天平
①质量:m
② 体积 V : 量筒
一、量筒的使用
1.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 2.观察量筒,思考课本 P117 [想想 做做]中的问题。 3.量筒上的标度 单位: 毫升 mL (ml)
解: 设排出水的质量为 m , 排出水的体积为 V水 , 则
水
m水 540g (625g 97.5 g ) 12.5 g,
m水 12.5 g 3 V钢 球 V水 12.5cm , 3 水 1 g / cm
m钢 球 97.5 g 3 3 钢球 7.8 10 kg / m . 3 V钢 球 12.5cm
(4)、若在称小石块的质量时,石块放 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砝码及的数值 不变,则该小石块的质量是 33.0 克。
3、为了测定某种小钢球的密度,先 在一只空瓶中装满水,测得总质 量是540g,然后将质量是97.5g的 小钢球装入瓶内,溢出一部分水 后,再测其总质量是625g,求这 种小钢球的密度.
1 mL = 1 cm3
最大测量值:常用100 mL,200 mL 分度: 1 mL, 2 mL,5 mL
认识量筒和量杯
用量筒测液体 的积.量筒里的水
面是凹形的,读数
时,应把量筒放在 水平桌面上,观察 刻度时,视线、刻 度线与量筒内液体
的凹液面最低处三
者保持水平。
100ml
毫 升
1ml
二、测量密度的实验原理及实验器材
3)用针 将木块 压入水 中
m
4)读出 水和木 块的总 体积
V2
3)木块的密度 ρ=
V2-v1
二:测量固体的密度 (不可以沉入水中的物体)
(1)悬垂法
1)用天 2)水和悬 平测量 垂物的 木块的 体积 质量M V1
3)用悬 垂物将 木块悬 入水中
m
4)水和 悬垂物 和木块 的体积) V2
3)木块的密度 ρ=
2、
0 1 2 3 4 5 20g 10g 5g
ml
80 60 40 20
ml
80 40 20
(1)、在调整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向 左偏,则横梁上的螺母应向 右 调 ( 填“左”或“右”)
(2)、右盘加砝码的顺序应 为 20克 、 10克 、 5克 ;
(3)、该小石块的质量为 37.0 克,体 3 3 20.0 积为 厘米,密度为 1.85 克/厘米。
m2 (g)
m m1 m2 (g)
V (cm )
3
(g/cm3 )
1、在测定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的 实验步骤如下: a、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 m; b、在量筒内倒入一定量的水,记下水的体 积V1; c、把石块全部浸入水中,记下水的体积V2; d、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1)、合理的实验步骤是 d、a、b、c ; m (用字母表示) ρ= (2)、石块的密度的计算式为 V ;
。 。
用细线将石块系好,慢慢放入量筒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 4.石块的体积V= V2-V1
小石块密度表达式:
m m = = V V2 V1
实验数据的记录
石块的体积 石块的质量 m (g ) 石块放入前 水的体积 石块和水的 总体积 石块的密度
V1 (cm )
3
V2 (cm )
3
V V2 V1
(cm )
3
(g/cm )
3
50
60
80
20
2.5
石块密度的表达式:
m m = = V V2 V1
?
蜡块不沉入水中,也 能用天平和量筒测出蜡 块的密度吗?想想看, 有什么好办法?
二:测量固体的密度 (不可以沉入水中的物体)
(1)针压法
1)用天 2)读出量 平测量 筒中水的 木块的 体积 质量M V1
m 1.实验原理 ρ V
2.测量仪器: 天平、量筒 3.测量对象:
石块
盐水
测固体(如小石块)的密度
•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烧杯
实验步骤:
小石块
参照上面的三幅图,请叙述测石块密度的步骤,设计出记录数据的表格, 写出密度的表达式。
1. 3.
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
2.
用量筒测出水的体积V1
V2-v1
测液体(如盐水)的密度
•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盐水、烧杯
1.实验原理:
m V
2.实验器材:
天平和砝码,量筒,烧杯, 待测液体(如:盐水)
实验步骤:
上面的三幅图是改进后的实验方案,请将下面的步骤补充完整,并练习 设计出记录数据的表格。
1.
2.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