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通信网络基础讲义

合集下载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ppt课件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ppt课件
C S/N W
S/N W
25
香农公式
传输技术——总览
增加覆盖
增加信道
增加带宽
增加SINR
覆盖增强技术
超密异构组网 D2D、M2M
频效提升技术
大规模天线、 FBMC、空间调制
频谱拓展技术
认知无线电、 毫米波、可见光
能效提升技术
绿色通信 干扰管理
多址技术、用户调度、资源分配、用户/网络协作
26
蜂窝网络结构概述
移动通信技术概述
话务量
话务量的概念 定义: T时间内发生平均呼叫次数和平均占用时 长的乘积
A = CT·t
A为T时间里的话务量 t为平均占用时长 CT为 T时间内一群话源所产生的平均呼叫次数 话务量单位:爱尔兰erl
移动通信技术概述
无线环境
噪声 多径 衰落 多址干扰
移动通信技术概述
11
• oscilloscope generates persistent trace • if there is no ISI – edge transitions are aligned “eye” is open
• as ISI increases – edge transitions become misaligned “eye starts to close”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0
d2 BS d1 MS1
Distance
移动通信技术概述
时间色散 • 时间色散也是多径衰落的一种,然而,和瑞利衰落相比,天线接收到的
反射信号来自于和天线相距较远的物体。时间色散导致了码间串扰(InterSymbol Interference,ISI)现象的产生,即同一个bit的信息经过不同的 路径传输后,到达接收天线的时间是不同的,这样接收方无法判断哪一个 是正确的信息

移动网络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移动网络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27 主讲:郎亮 国家注册高级企业培训师
智能机
智能机的特点
智能机的特点
1、具备普通手机的全部功能,能够进行正常的通话,收发短信等 手机功能的应用。 2、具备无线接入互联网的能力,即需要支持GSM网络下的GPRS 或者CDMA网络下的CDMA 1X或者3G网络。 3、具备PDA的功能,包括PIM(个人信息管理),日程记事,任 务安排,多媒体应用,浏览网页。 4、具备一个具有开放性的操作系统,在这个操作系统平台上,可 以安装更多的应用程序,从而使智能手机的功能可以得到无限的 扩充。 5、具有人性化的一面,可以根据个人需要扩展机器的功能。 6、功能强大,扩展性能强,第三方软件支持多。
28 主讲:郎亮 国家注册高级企业培训师
智能机
智能机的硬件要求(理论)
智能机的硬件要求
1.高速度处理芯片。 2.大存储芯片和存储扩展能力。 3.面积大、标准化、可触摸的显示屏。 4.支持播放式的手机电视。 5.支持GPS导航。 6.操作系统必须支持新应用的安装。 7 .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
29 主讲:郎亮 国家注册高级企业培训师
3G互联网手机
终端操作培训课程
主讲:郎亮 国家注册高级企业培训师1
主讲:郎亮 国家注册高级企业培训师
目录
1
移动通信网络基础知识
2
3G概念和3G与2G区别
3
3G都能做什么
4
智能机与非智能机的区别
2
主讲:郎亮 国家注册高级企业培训师
学习目标
• 了解移动通信网络基础知识 • 了解3G的概念和3G与2G的区别 • 理解3G给客户带来的价值 • 理解手机智能手机给用户带来的价值
你能回答以下问题吗?
3G手机和2G手机有哪些区别? 智能手机和非智能手机有哪些区别? 3G手机都是智能手机吗? 智能手机=Android手机? 你用过智能手机的哪些“智能”功能?

移动通信网络课件

移动通信网络课件
移动通信网络课件
目录
• 移动通信网络概述 • 移动通信网络技术 • 移动通信网络协议 • 移动通信网络应用 • 移动通信网络发展趋势
移动通信网络概述
移动通信网络定义
01
移动通信网络是一种无线通信网 络,能够提供语音、数据和多媒 体通信服务,用户可以在移动状 态下使用终端设备接入网络。
02
移动通信网络由多个基站和移动 交换中心组成,覆盖一定地理区 域,能够实现用户之间的通信连接。
移动通信网络发展趋势
5G技术发展
5G技术是移动通信网络的重要发展方向,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等 优势,能够满足更多样化的业务需求。
5G技术将促进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的深度融合, 推动各行业数字化转型。
5G技术将为智能终端设备提供更快速、更稳定的网络连接,提升用户体验。
物联网与移动通信网络融合
VS
详细描述
LTE/SAE协议采用OFDMA和MIMO技术, 提高了频谱利用率和数据传输速率。它支 持多种业务类型,包括语音、数据和多媒 体业务,并具有良好的移动性支持能力。 LTE/SAE协议已成为全球主流的移动通信 协议之一,广泛应用于4G移动通信网络。
移动通信网络应用
语音通话
概述
语音通话是移动通信网络最基本的应用之一,通过移动设备进行 实时语音传输。
实时性、准确性、广泛性,可应用于导航、救援、物流等领域。
移动互联网应用
概述
移动互联网应用是指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提供的各种应用程序和服务, 满足用户在生活、工作、娱乐等方面的需求。
技术原理
移动互联网应用基于移动通信网络和智能终端技术,通过开发各种 应用程序,提供丰富的服务内容。
优势与特点

移动通信网基础知识PPT课件

移动通信网基础知识PPT课件

第三代移动通信网
基于多媒体信号的移动通 信,主要采用码分多址技 术,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和 多媒体业务。
移动通信网分类
公用移动通信网
面向公众提供移动通信服 务的网络,如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等运 营商的网络。
专用移动通信网
面向特定行业或部门提供 移动通信服务的网络,如 铁路、公安、消防等部门 的专用网络。
多址接入技术
多址接入技术允许多个用户同时 使用同一频段进行通信,常用的
多址接入方式包括FDMA、 TDMA和CDMA等。
03
CATALOGUE
移动通信网业务与应用
语音通话业务
总结词
语音通话业务是移动通信网最基础的业务之一,为用户提供便捷的语音通信服 务。
详细描述
语音通话业务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使用手机或其他移动终端设备进行通话的 一种业务。它具有覆盖范围广、通信质量稳定、使用方便等特点,是人们日常 通信中最为常用的业务之一。
虚拟移动通信网
基于公共移动通信网络平 台建立的虚拟网络,如虚 拟运营商的网络。
02
CATALOGUE
移动通信网技术基础
无线电波传播
无线电波传播方式
无线电波通过直射、反射、折射 和散射等方式传播,受到地形、
建筑物和其他障碍物的影响。
无线电波传播损耗
无线电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空气 阻力、地面吸收和多径效应等因素 的影响,导致信号强度逐渐减弱。
详细描述
移动互联网应用包括社交、支付、电商、新闻、导航等各类 应用服务。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其他移动终端设备方便地使 用这些应用服务,满足工作、生活、娱乐等各方面需求。
04
CATALOGUE
移动通信网发展趋势与挑战

2024版移动网络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2024版移动网络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全。
价格与服务
综合考虑设备价格、品牌信誉、 售后服务等因素,选择性价比高
的产品。
04
数据传输协议与安全性保障 措施
常见数据传输协议介绍及比较
HTTP协议
HTTPS协议
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从服务器传输超文本 到本地浏览器的传送协议,基于TCP/IP通信 协议来传递数据。
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的安全版,在 HTTP下加入SSL层,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处 理。
机或重新插拔SIM卡。
01
02
检查网络负载情况,尝试更 换时间段或位置,优化应用
程序设置。
03
04
信号弱或不稳定
检查设备位置,避免遮挡物 或干扰源,尝试调整设备方
向或更换位置。
无法接收短信或电话
检查信号覆盖情况、设备设 置和运营商服务状态,尝试 重启手机或联系运营商客服。
信号增强和覆盖范围扩大技巧
03
资费套餐
国内运营商的资费套餐相对丰富,包括不同的流量、通话时长和短信数
量等选项。国际运营商的资费套餐通常较为简单,主要以流量和通话时
长为主。
资费套餐类型、价格及适用人群分析
套餐类型
预付费套餐和后付费套餐。预付费套餐需要用户先充值后使用,后付费套餐则是先使用后付 费。
价格
不同的运营商和套餐类型价格不同,一般来说,流量越多、通话时长越长的套餐价格越高。
发展现状
全球范围内,移动网络已经普及,5G网络正在加速建设,各国纷纷推出5G商 用服务。我国移动网络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网络市场之一。
发展趋势
未来移动网络将朝着更高速度、更低时延、更广覆盖、更安全可靠的方向发展。 同时,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网络将与这些技术深度 融合,创造出更多的应用场景和商业价值。

2024版《移动通信基础》ppt课件

2024版《移动通信基础》ppt课件

智能终端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前景
智能家居
工业自动化
智能终端作为家居控制中心,可实现家电控 制、照明调节、安防监控等功能,提高家居 生活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智能终端在工业领域可实现设备监控、数据 采集、远程控制等功能,提高生产效率和降 低运营成本。
智慧城市
医疗健康
智能终端在城市管理领域可实现交通疏导、 环境监测、公共服务等功能,提高城市管理 的智能化水平。
• LTE协议栈:采用了全新的网络架构和无线接口技术,包括演进型UTRAN(E-UTRAN)和演进型分组核心网 (EPC),支持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低的时延。
• 工作原理:UMTS/HSPA/LTE系统通过无线接口与移动台进行通信,移动台通过基站(NodeB/eNodeB)与 核心网连接,实现语音和数据业务的传输。核心网负责移动性管理、会话管理和业务数据传输等功能。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
根据用户在组织中的角色来分配访问权限,实现灵活、高效的访问控 制管理。
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ABAC)
根据用户、资源、环境等属性来动态分配访问权限,实现更加精细化 的访问控制。
数据备份恢复策略以及防病毒措施
01
02
03
04
定期备份数据
制定合理的数据备份计划,定 期备份重要数据,确保数据的
GPRS协议栈
在GSM协议栈基础上增 加了分组数据服务,引 入了分组交换和分组传 输的概念,提高了数据
传输速率和效率。
EDGE协议栈
在GPRS基础上进一步 提升了数据传输速率和 频谱效率,采用了8PSK 调制方式和更高的编码
速率。
工作原理
GSM/GPRS/EDGE系统 通过无线接口与移动台 进行通信,移动台通过 基站与移动交换中心连 接,实现语音和数据业

移动网络讲义PPT课件

移动网络讲义PPT课件
第24页/共65页
• 3、 D接口 • D接口定义为归属用户位置寄存器(HLR)与访问用户位置寄存器(VLR)之间的接
口。用于交换有关移动台位置和用户管理的信息。为移动用户提供的主要服务是 保证移动台在整个服务区内能建立和接收呼叫。实用化的GSM系统结构一般把 VLR综合于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中,而把归属用户位置寄存器(HLR)相连的 标准2.048Mb/s的数字链路。 • 4、 E接口 • E接口定义为控制相邻区域的不同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之间的接口。当移动 台(MS)在一个呼叫进行过程中,从一个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控制的区域移 动到相邻的另一个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的控制区时,为不中断通信需完成 越区信道切换过程,此接口用于切换过程中交换有关切换信息以启动和完成切换。 E接口的物理链路是通过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间的标准2.048Mb/s数字链 路来实现的。
No.7)
MAP
第19页/共65页
Um接口是MS与BTS之间的接口。从上表可以得 知,Um接口的链路层为LAPDm,它是在固定网 ISDN的LAPD协议基础上作少量修改形成的。修 改原则是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字段以节省信道资源。 由于TDMA系统提供了定位和信道纠错编码,因此 取消了帧定界标志和帧校验序列。另外,还定义了 许多简短的帧格式用于各种特定的情况。
第27页/共65页
MSISDN号码
• MSISDN是指主叫用户为呼叫GSM PLMN中的一个移动用户所需拨的号码,作用同于固定网PSTN号码 • 采取E.164编码方式 • 存储在HLR和VLR中,在MAP接口上传送。 • 例:8613900188210
第28页/共65页
IMSI号码
IMSI (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

移动通信网络基础知识

移动通信网络基础知识

调幅(AM)广播、全向信标、海事及 航空通讯
7
高频 〔HF)
3~30兆赫Leabharlann (MHz)短波 100~10米
民用电台
8
甚高频 (VHF)
30 ~ 300兆赫 (MHz)
超短波
10~1米
调颜(FM)广播、电视广播、航空通 讯
9
特高频 〔UHF)
300 -~ 3000兆赫 (MHz)
10
超高频 (SHF)
3 ~ 30吉赫(GHz)
实验室中单条光纤最大速度已达到了26tbps
灵活性和便携性:无线通信可以实现无线设备之间的通信,无需依赖有线连接,具有很高的
灵活性和便携性。可以在不受限制的范围内进行通信,例如无线电话、移动通信等。
覆盖范围广:无线通信可以通过基站或卫星等设备实现远距离通信,覆盖范围广。这使得无
线通信在偏远地区、山区、海洋等无法布线的地方也能实现通信。
9米单管塔,造价低,覆 盖距离0.7公里左右,对 选址位置要求高,容易 被树林、山包阻挡,用 于农村小范围盲区补点
无线网络基础知识介绍----常见基站塔型介绍-室分
有源室分,支持 3.5&2.1&1.8多个频段, 覆盖能力一般,容量大, 造价高,用于商圈、高校、 交通枢纽等高流量区域
传统室分,采用RRU设备+ 无源器件方式,覆盖能力较 好,容量一般,造价较低, 用于大型住宅小区地停、电 梯、写字楼等流量较小的区 域
• 提供低速数据业务
− 100kbps速率
3G
• 互联网应用
− 互联网应用开始出现
• 以语音业务为主
− 移动电话业务仍然应用广泛
• 数据业务开始发展
− 几十Mbps速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移动-网管中心
8
GSM系统结构与接口
网路子系统( NSS)
网路子系统( NSS)主要包含有 GSM 系统的交换功能和用于用户数据与移动性管理、安全性管
理所需的数据库功能,它对 GSM 移动用户之间通信和 GSM 移动用户与其它通信网用户之间通
信起着管理作用。 NSS 由一系列功能实体构成,整个 GSM 系统内部,即 NSS 的各功能实体之
四川移动-网管中心
6
2G技术_EGPRS
EDGE (Enhanced Data Rates for Global Evolution ,增强 型数据速率GSM 演进技术)络容量及数据传送比GPRS 更快,足有384Kbps 。网络商只需在软硬件上作少许相应 改动,便可继续沿用现有GSM 系统,去支持移动多媒体 服务,完全符合低成本高效益的理念 .
四川移动-网管中心
3
2G技术_GSM
GSM 全名为: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中文为全球移动通讯 系统,俗称“全球通”,是一种起源于欧洲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是第二代移动通 信技术,其开发目的是让全球各地可以共同使用一个移动电话网络标准,让用户 使用一部手机就能行遍全球。 1994 年进入我国,此前一直是采用蜂窝模拟移动技 术,即第一代移动通讯技术( 2001 年12月31 日我国关闭了模拟移动网络)。目前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各拥有一个 GSM 网,为世界最大的移动通信网络。 GSM 系统包括 GSM 900 :900MHz 、GSM1800:1800MHz 及 GSM-1900 :1900MHz 等几个频段 。GSM 系统有几项重要特点:防盗拷能力佳、网络容量大、手机号 码资源丰富、通话清晰、稳定性强不易受干扰、信息灵敏、通话死角少、手机耗 电量低。GSM 手机的方便之处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智能卡,人们称之为 SIM 卡, 机卡可以分离,这样用户更换手机时定制的个人信息就可以实现转移。
移动通信网络基础
四川移动-网管中心
移动通信概述 GSM系统结构与接口 GSM移动区域与编号计划 GSM移动通信网组网
GSM通信流程 3G发展
2
移动通信概述
一、移动通信定义 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或至少一方是处于移动中进行信息交流的通信 .移动体之间的通
信只能依靠无线电传输。 那什么是无线通信呢?无线通信指利用电磁波的辐射和传播,经过空间传送信息的通信
四川移动-网管中心
4
2G技术_GSM
四川移动-网管中心
5
2G技术_GPRS
GPRS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是 GSM 网络过渡 3G(第三代移动通讯)的第 一步,能够将数据传送由今天 9.6Kbps 的速率逐步提升到每秒 115Kbps 的速度 .它还不是真 正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 GPRS 特点: ? GPRS 向用户提供从 9.6kbps 到多于 150kbps 的接入速率 . ? GPRS 支持多用户共享一个信道的机制 (每个时隙允许最多 8 个用户共享 ) ? 提高了无线信道的利用率 ? 在技术上提供了按数据量计费的可能 ? GPRS 支持一个用户占用多个信道:提供较高的接入速率 ? GPRS 是移动网和 IP 网的结合:可提供固定 IP 网支持的所有业务 对运营商:
? 可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增值业务 ? 可提高无线资源的利用率 ? 运营商将从 IP 业务的迅猛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商机 . 对用户:
? 计费合理 ——GPRS 可以采用以所传输的数据量为依据的计费方法 ? 覆盖广泛 ——依靠GSM 广泛的覆盖, GPRS 向用户提供无处不在的业务 ? 业务丰富 ——GPRS 可向用户提供固定 IP 网可以提供的所有业务 ? 性能优越 ——GPRS 支持更高的接入速率、更短的建立时间
四川移动-网管中心
7
GSM系统结构与接口
GSM 系统的典型结构如图所示。由图可见, GSM 系统是由若干个子系统或功能实体组成 。其中基站子系统( BSS)在移动台( MS )和网络子系统( NSS)之间提供和管理传输 通路,特别是包括了 MS 与GSM 系统的功能实体之间的无线接口管理。 NSS必须管理通 信业务,保证 MS 与相关的公用通信网或与其它 MS 之间建立通信,也就是说 NSS不直接 与MS 互通, BSS也不直接与公用通信网互通。 MS 、BSS和NSS组成 GSM 系统的实体部 分。操作支持系统( OSS )则提供运营部门一种手段来控制和维护这些实际运行部分。
方式。电磁波是它的载体。 二、 1G~3G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历程 1G (first generation )表示第一代移动通讯技术,以模拟网 TACS 为代表。我国模拟 TACS 网始建于 1987 年,2001 年12 月31 日我国关闭了模拟移动网络。 2G (second generation )表示第二代移动通讯技术,以 GSM 为代表。以数字语音传输 技术为核心。我国 1994 年开始建设 GSM 网络。 2.5G 是基于 2G 与3G 之间的过渡类型, 以GPRS 为代表。比 2G 在速度、带宽上有所提 高。可使现有 GSM 网络轻易地实现与高速数据分组的简便接入。 2.75G 是基于 2.5G 与3G 之间的过渡类型。代表为 EDGE 。网络容量及数据传送比 GPRS 更快,有 384Kbps 。 3G (third generation )表示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面向高速、宽带数据传输。国际电 信联盟( ITU )称其为 IMT-2000 (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最高可提 供2Mbp/s 的数据传输速率。
间和 NSS 与BSS 之间都通过符合 CCITT 信令系统 No.7 协议和 GSM 规范的 7 号信令网路互相通
信。
移动业务交换中心( MSC )
移动业务交换中心( MSC )是网路的核心,它提供交换功能及面向系统其它功能实体:基站子
系统 BSS、归属用户位置寄存器 HLR 、鉴权中心 AUC 、移动设备识别寄存器 EIR 、操作维护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