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式军服之军服调整改革的主要内容
中国人民解放军07式军服穿着规定

中国人民解放军07式军服穿着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07式军服穿着规定(PROVISIONS FOR THE CHINESE PLA 07 STYLE NEW UNIFORM)军容风纪是军人的仪表和风貌,是军队作风纪律和战斗力的表现。
换发07式新军装,规范军服的穿着,对于更好地展现国威、军威,进一步树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礼服穿着规定:礼服包括军官礼服和仪仗队、军乐团、文工团礼服。
着07式军官礼服的海陆空三军军官军官礼服:通常在重大节日、重大庆典、重大集会、授衔仪式和外事活动等礼仪场合穿着,其他场合需穿着礼服时,由师以上单位首长确定。
着军官礼服时,佩带松枝叶领花、礼服肩章、胸标、级别资历章、姓名牌和绶带,内着礼服衬衣,系领带,穿制式袜子,海军穿白色制式袜子和礼服皮鞋,戴礼服大檐帽,女军人戴卷檐帽。
着07式礼宾服的国旗护卫队战士仪仗队礼宾服:通常在执行仪仗司礼任务时穿着。
着仪仗队礼宾服时,春、夏、秋季穿春秋礼服,冬季穿冬礼服,天气寒冷时可穿礼服大衣,统一戴礼服大檐帽或水兵帽,内着军种衬衣即针织长袖衫,系领带,着水兵服除外,戴白手套,穿马靴,执行队长和军种分队长扎武装带,士兵扎外腰带。
军官佩带松枝叶领花、常服硬肩章、胸标、级别资历章、仪仗队臂章、姓名牌和绶带;士兵佩带松枝叶领花,着水兵服除外、仪仗队士兵肩章、胸标、仪仗队臂章、国防服役章和绶带。
穿礼服大衣时,扎武装带,士兵扎外腰带,佩带松枝叶领花、常服硬肩章、仪仗队臂章。
着07式军乐团礼宾服武警军乐团军乐团礼宾服:通常在执行司礼演奏任务时穿着。
着军乐团礼宾服时,春、夏、秋季穿春秋礼服,冬季穿冬礼服,天气寒冷时可穿礼服大衣,统一戴礼服大檐帽或卷檐帽,内着礼服衬衣,系领带,戴白手套,穿制式袜子和皮鞋,佩带松枝叶领花、军乐团肩章、胸标、级别资历章、军乐团臂章、姓名牌和绶带。
穿礼服大衣时,佩带松枝叶领花、军乐团肩章、军乐团臂章。
中国军装的变迁史(组图)

中国军装的变迁史(组图)中国军装的变迁史(组图)发帖人:打酱油的在革命战争年代,受客观条件限制,人民军队的军服式样单调、品种单一,基本上只能维持最低的功能需要。
建国后,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军队建设发展的需要,人民解放军军服先后进行了十余次调整改革,是换代最多的军需装备。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军军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目前已基本实现制式统一化、品种系列化、功能综合化、号型标准化,整体装备水平接近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50”式军服第一次全军统一服装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开始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很快由单一军种发展为陆、海、空诸军兵种合成军队。
军队供应方式也由分散的就地筹措、取之于敌,转变为主要依靠国家集中统一供应。
为适应军队正规化建设的需要,中央军委决定尽快统一全军服装,以利于全军统一编制、统一指挥。
为此,总后勤部组织专门人员对军服制式进行了研究,结合我军实际,提出军服的式样、颜色、用料,并设计了新的帽徽。
由于当时时间很紧,来不及系统研究,军服式样比较简单。
其中,陆军主要是仿效苏联军队的军服式样,海军参考了国民党军队的军服,空军仿效中山装。
经中央军委主席、副主席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领导同志亲自审定,1950年1月4日中央军委批准实行新的军服样式,简称“50式”军服。
50式军服是解放后我军第一次全军统一装备、统一制式、统一标准的军服。
统一的军服有利于统一组织生产供应,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全军整齐划一、统一指挥管理,对于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意义非凡。
50式军服按陆、海、空三军,干部、战士,男军人、女军人,夏服、冬服等区分。
全军干部、陆空军战士夏季均戴大檐帽;陆空军战士夏服上衣为套头式,紧袖口;全军女军人夏服为连衣裙,冬服为列宁服。
陆、海、空军佩带统一制式的“八一”五角星帽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
50式军服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次分为不同军种的服装,其中,空军服装样式和陆军基本相同,只是颜色不同;而海军则完全自成体系,与陆、空军完全不同。
涨知识:解放军军服经历15次变迁发展史,一定有你的记忆

涨知识:解放军军服经历15次变迁发展史,一定有你的记忆新中国成立后,军队制服进行了多次变迁,军服款式从简到繁,军服材料从低端到高级,军服功能从单一到完备,军服改革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首要因素就是国家经济实力的整体发展水平,建国以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给军服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是军队作战思想与军服设计观念的进步;第三是中国外交发展尤其是军事交流的程度推动了军服改革;第四个因素是现代材料科学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前,人民军队军服历经国民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与解放战争时期三大历史阶段。
由于环境所限,绝大部分军服是因陋就简、因地制宜。
1949年1月,在解放战争后期新中国成立之前,军委后勤部开始着手制作统一全军军服款式。
新中国从成立到现在前后进行了15 次军服改革调整,按时间分分别是50式、55式、58式、62式、65式、71式、74式、78式、85式、87式、97式、99式、04式、05式和07式,其中成体系换发的军服有50 式、55 式、65 式、85式、87式以及07式。
下面以时间为轴线,对不同时期的军服变迁进行介绍、分析。
50式军服——首次统一军服制式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开始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很快由单一军种发展为陆、海、空三大军种。
中央军委于1950年1月4日批准实行新的军服样式,这是我军第一次统一装备、统一制式、统一标准的制式军服,开创我军拥有军种服装的历史,简称“50式”军服。
款式分为干部、战士、男、女4 种。
在单衣标准方面,干部是开襟式,战士是套头式,女兵为连衣裙,男女均戴大檐帽。
55式军服——第一套军衔服装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全军从当年10月1日开始,着新式军衔服装——“五五”式军服。
这是我军军服史上一次较大的改革,首次突破了我军单一制式军服的历史,军衔服分为礼服和常服两类,军衔和勤务识别标志也比较系统,使我军军容仪表有了较大的改善。
55 式军服分常服、礼服两种,所有人员配发常服,校级以上军官加配礼服。
解放军07式军服特点:军官增姓名牌级别资历章

两军常常交火。一天 夜里,战士们睡的正香,听说鬼子要偷袭,迅速穿衣起床,准备迎战
练的暗排扣设计,腰部加束带,配围巾。作训大 衣为派克式活胆短大衣,配可拆卸毛领和防风 帽,夏季通用作训服由夹克式改为散摆式,袖口 可上卷,符合作战训练需要。
四是新式军服用料质量明显提高。礼服采用 档次较高的弹性毛涤贡丝锦,质感细腻,挺括性 好。夏常服采用透气性、保型性好的涤棉交织平 布,穿着舒适,挺括美观。
季节适应性更强。
海军服装颜色,藏青色调整为深藏青色,本 白色调整为白色,上白、下藏青色调整为全白色, 与世界海军军服接近。
空军服装颜色,在现行蓝灰色基础上适当加 深,使三军服形成温和、协调的近似色搭配风 格。
两军常常交火。一天 夜里,战士们睡的正香,听说鬼子要偷袭,迅速穿衣起床,准备迎战
三是新式军服造型更具时代特色。大檐帽调 整了翘度,军官增加了帽檐花,立体感更强,显 得更加威武。对贝雷帽帽顶尺寸进行了调整,成 型性更好,佩戴更为方便。礼服采用双排扣队列 礼服形式,既符合国情军情,又能体现威严、庄 重。短袖夏常服采用束腰式结构,夏裤立裆改浅, 制服特点突出,穿着精干利落。陆、空军和海军 白色春秋常服采用猎装式,后腰加横带,腰身收 紧,显得体型修长;下摆开衩,解决了收腰后下
的冷色调为主。
两军常常交火。一天 夜里,战士们睡的正香,听说鬼子要偷袭,迅速穿衣起床,准备迎战
陆军常服颜色采用松枝绿,在保持绿色调的 基础上,加入了红军、
八路军军服的灰色调,继承了我军的光荣传 统。这种颜色是科研人员与国内色彩专家在反复 研究东方人肤色特点的基础上,从绿色系的几十 种冷色调中筛选出来的,更显沉稳、庄重,与国 内行业制服区别明显,容易与服饰搭配,地域和
两军常常交火。一天 夜里,战士们睡的正香,听说鬼子要偷袭,迅速穿衣起床,准备迎战
乘风破浪的中国海军(三)海军军服

探索海世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 王爱甡海军军服的发展历程乘风破浪的1949年4月23日,人民海军的第一支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诞生。
这是人民海军第一次以独立军种的姿态出现在了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序列中,而其军人也陆续脱下了原本的解放军陆军军服或国民党海军军服,换上了属于人民海军的制式服装。
中国海军(三) ◎由陆军调任至海军青岛基地的马忠全将军,身着“49”式陆军干部夏服,胸前佩戴海军英模奖章人民海军“49”式军服“49”式军服是人民海军史上第一款制式服装,使用时间极短,只是一款过渡性军服。
“49”式军服是大檐帽与中山装式上衣西裤相搭配。
大檐帽配有白色和藏青色可替换帽罩,帽罩有白色牙线,帽墙外围黑色丝带,帽檐使用真皮,帽徽为水滴形。
帽徽首次采用了红色五角星及铁锚图案,该图案元素后续成了人民海军军徽的传统。
上衣为标准的九扣四贴袋的中山装式,颜色为藏青色并使用铜鎏金纽扣,左胸同陆军一样佩戴印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字样的长方形布标。
33人民海军“50”式军服1950年1月4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批准配发新式军服及配饰,即“50”式军服。
解放军第一次在全军范围内按军种统一军服样式,且已经具备常服、礼服和工作服雏形。
海军干部戴大檐帽,大檐帽制式与之前的相同。
海军战士戴水兵帽,水兵帽帽墙外围黑色丝带,前面正中印有金色的“中国人民海军”字样,后有两条飘带。
海军干部常服上衣为立翻领,单排五粒铜鎏金扣,胸口两个挖袋,有袋盖,缀暗扣,上衣后背结构为刀背,裤子为西式裤。
海军战士常服为套头式水兵服,蓝白道护胸,披肩和袖头有三条白道。
海军干部、战士夏服为上白下藏蓝色(女裙服为全藏蓝色),冬服为藏蓝色。
女军人夏服为连衣裙,立翻领,套头式,四粒扣,胸口两个挖袋,紧袖口,配布腰带及短裤;冬服上衣为小翻领,双排十粒扣,西式裤,裤腰旁开口。
海军干部、战士冬季均配棉帽或皮帽,使用真皮或赛璐珞帽檐;帽徽与大檐帽相同。
南昌起义时革命军队所穿的军服

南昌起义时革命军队所穿的军服[ 转自铁血社区/ ]人民军队在成立之初,并没有自己的军服。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的枪声宣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诞生。
起义部队大多数穿的是国民革命军的服装。
为和旧军队区别开来,起义部队官兵每人系一条红领巾。
在同年的秋收起义中,起义队伍大部分由农民自卫军、工农义勇队组成,穿着各式服装,但都佩戴着红布袖章。
红领巾、红袖章,代表着与旧时代的决裂。
仿照苏联红军的中国工农红军服装红四军在1929年3月攻下了闽西重镇长汀城后,仿照苏联红军的军装(中山装式,下有两个口袋)和列宁戴过的八角帽式样,赶制了4000套军装——在军衣的领子上缝上2块红布领章,八角帽前缝上五角星。
***说,红军军服领口上的两个红领章代表两面红旗;陈毅说,灰蓝色代表天空、海洋、青黛的群山和辽阔的大地。
以后,各根据地红军的服装据此逐渐统一,颜色多为灰色。
抗日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军服[ 转自铁血社区/ ]抗战爆发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服装、标志基本与国民党军队相同。
八路军、新四军都佩戴“青天白日”帽徽,但臂章上却清楚地标明了自己的身份。
八路军佩戴“八路”长方形臂章,新四军佩戴“新四军”或“N4A”的臂章。
八路军的军服颜色多为土黄色,新四军多为灰色。
建国后解放军55制式军服1955年实行军衔制时,参照苏军服装样式,对全军军服进行了全面改革。
全军军官和士兵配发常服,校以上军官配发礼服。
常服样式,男军官为立翻领四个挖袋,西式裤,夏季戴大檐帽(1958年加发解放帽),冬季戴栽绒帽。
男士兵为立翻领两个上挖袋,西式裤,夏季戴船形帽(1958年改戴解放帽),冬季戴栽绒帽。
海军士兵为披肩领套头式,裤子旁开口。
女军人夏服为小翻领两个挖袋,戴无檐软帽。
颜色:陆军为棕绿色,海军夏服为上白下蓝色、冬服为藏蓝色,空军为上棕绿色下藏蓝色。
军官佩戴肩领章,士兵佩戴领章,官兵均佩戴各军兵种符号和圆形“八一”五星帽徽。
校尉官扎武装带。
中国军服发展史

中国军服发展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军事斗争形势的变化,我军军服经历了多次调整改革,是我军换代最多的军需装备,军服总体水平不断提升较好地适应军队建设发展的需要,在历次国庆阅兵式上受阅部队穿着不同时期的军服展示了人民军队威武严整的军容;也见证了新中国军服发展的光辉历程。
一、49式军服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阅兵式,人民解放军参加阅兵的步兵、炮兵、骑兵、战车兵等兵种的着装,就是当时部队所配发的服装。
服装的样式、颜色是1949年初确定的,佩戴“八一”红五星金属帽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布胸章,被称为49式军服,是我军从战争时期向和平建设时期过渡的一套军服。
受阅的海军官兵服装特别抢眼:军官戴大檐帽,士兵戴水兵帽着水兵服。
这是人民军队行列中第一次出现海军。
二、50式军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适应军队正规化建设的需要,我军于1950年统一了全军军服式样,第一次按陆、海、空三军,干部、战士,男军人、女军人,夏服、冬服等区分。
全军干部、陆空军战士夏季均戴大檐帽;陆空军战士夏服上衣为套头式、紧袖口,水兵着水兵服;女军人夏服为连衣裙,冬服为列宁服。
全军佩戴统一制式的“八一”五角星帽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海、空军帽徽与本军种军徽相同。
从1950年国庆一周年到1954年国庆五周年,这五次国庆阅兵,受阅部队都是穿着50式军服。
三、55式军服1955年,为配合军衔制的实施,全军装备新式军衔服装——55式军服。
首次突破了我军单一制式军服的历史,第一次将军服分为礼服和常服两大类。
军官戴大檐帽,陆空军士兵戴船形帽,水兵戴水兵帽,女军人戴无檐软帽。
礼服和校以上军官常服为毛料。
55式军服庄重美观,标志鲜明,使我军军容仪表有较大改善,这是我军军服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1955年国庆六周年至1959年国庆十周年的五次国庆阅兵,受阅部队均穿着55式军服。
四、65式军服1965年我军取消军衔制,同时进行军服改革:全军男女军人均戴解放帽,服装制式一样,干部与战士由上衣口袋多少区分;一律佩戴红五星帽徽和全红领章;海军干部战士军服颜色一律改为灰色,取消水兵服。
从中国07式军服之美看中国传统与国际潮流

从中国07式军服之美看中国传统与国际潮流目录:一、军服颜色总述二、中国军服历史回眸三、07式军服简要介绍四、07式军服之美分析(一)07式军服之美与中国传统(二)07式军服之美与国际潮流摘要:2007年7月3日,全军军服调整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这次是我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换装,涉及礼服、常服、作训服和标志服饰4个系列共644个品种,也是我军最全面、最系统、最顺利的一次军服改革。
这次改革的07式军服结合了中国传统与国际潮流,以威武庄重、阳刚俊美将中国军人面向21世纪的豪迈、自信展现在世界的面前。
关键词:中国军服、07式军服、中国传统、国际潮流军服,英文名为army uniform。
这一身有着特殊意义的着装,庄严、厚重、威武,有着它的特色,有着它的历史,有着它的传统。
它们诠释着中国传统与国际潮流元素的结合。
着军装的人总是给人安全感,给人鼓舞,给人震撼,我们把着军装的人称为“最可爱的人”,正是这些“可爱的人”说出了军装之美。
一军服颜色总述现在,世界上的军装大多数是绿色的(草绿、深绿或黄中偏绿)。
为什么不约而同地朝绿色发展呢?这是从实战的教训中总结出来的。
19世纪末,英帝国主义发动了对南非的侵略战争。
当时,南非有一个叫“布尔”的白人民族,他们不甘心自己的国土受到外来侵略者的蹂躏,组织起来进行武装反抗。
布尔族参战的兵力少,英军人多,双方兵力对比为1:5。
布尔人在战争初期失利。
英军自恃人多势壮,骄横前进。
布尔人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英军有一个很大特点,都穿红色军装,在南非森林的绿色背景中,格外显眼,因而行动极易暴露,布尔人从这里得到启发,立即把自己的服装改为草绿色,枪炮也涂成绿色。
这样一来,布尔人便利用密草丛林的绿色背景作掩护,英军不容易发现布尔人,而布尔人很容易发现英军,他们常常神不知鬼不觉地接近英军,突然发起攻击,打得英军措手不及,英军却找不到目标。
这场战争,英军死伤9万多人,损失惨重。
“前车覆,后车诫”,英国人在南非受到的教训,很快被许多国家的军队所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