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秸秆处理的调研报告
县秸秆禁烧调研报告

县秸秆禁烧调研报告县秸秆禁烧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为了解决我县秸秆烧灼对环境和人民身体健康造成的恶劣影响,我们对我县秸秆禁烧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了调研。
本报告旨在总结我县秸秆禁烧工作的进展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进一步完善我县秸秆禁烧工作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我们通过组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深入了解我县秸秆禁烧工作的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三、调研结果1. 秸秆禁烧政策的宣传工作不到位。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很多农民对秸秆禁烧政策的宣传还存在一定的漏洞,导致一些农民并不了解禁烧政策。
2. 缺乏有效的秸秆综合利用方式。
在我县,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存在不足。
尽管已有一些企业进行了秸秆综合利用,但由于数量较少和技术限制,无法满足全县的需求。
3. 缺乏对违反禁烧政策的有效处罚措施。
调研中发现,对于那些违反禁烧政策的农民,除了口头警告外,很少有实际行动进行处罚,导致农民对该政策的执行力度不够。
4. 缺乏完善的监测体系。
我县在秸秆禁烧方面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无法对农民的违禁行为进行及时发现和处理。
四、建议1. 加强宣传力度。
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横幅、开展座谈会等形式,提高农民对秸秆禁烧政策的认知度,以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性。
2. 推动秸秆综合利用。
加大对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吸引更多企业参与秸秆综合利用,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的效率和规模。
3. 加强执法力度。
建立健全的秸秆禁烧巡查制度,并明确对违禁行为的处罚措施,提高农民对禁烧政策遵守的意识。
4. 完善监测体系。
加强对秸秆禁烧区域的监测,建立相应的监测设施和监测人员,及时发现违禁行为并进行处理。
五、总结目前,我县秸秆禁烧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通过加强宣传力度、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加强执法力度和完善监测体系等措施,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我县秸秆禁烧工作的效果,保护好我们的环境,为人民的身体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秸秆综合利用调研报告

秸秆综合利用调研报告一、引言秸秆是农作物收获后的残余物,不仅具有丰富的能源和养分,还是农村地区的重要环境污染源之一。
秸秆的综合利用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和农民生活质量。
本调研报告对秸秆的综合利用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期找到合适的途径和方法。
二、调研方法1. 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农民对秸秆综合利用的认知、态度和需求。
2. 实地考察:走访农村地区,观察了解当地秸秆储存、处理和利用的现状,了解农民实际操作情况。
3. 专家访谈:与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访谈,了解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和产业现状。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1. 农民对秸秆综合利用的认知:大部分农民认识到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性,但在具体操作上存在困惑和不足。
2. 秸秆的综合利用方式:a.能源利用:将秸秆转化为生物质能源,如秸秆颗粒燃料、秸秆沼气等。
b. 农业利用:将秸秆还田或作为饲料、菌肥等农业用途。
c. 工业利用:将秸秆作为原料生产纸张、建材等。
3. 秸秆综合利用面临的问题:a. 技术问题: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还不成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b. 政策问题:相关政策不明确,影响了秸秆综合利用的发展。
c. 经济问题:秸秆综合利用的成本较高,需要政府和企业的支持。
4. 秸秆综合利用的前景:a. 环境效益:秸秆综合利用可以减少秸秆焚烧导致的环境污染。
b. 经济效益:秸秆综合利用可以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
c. 农村发展:秸秆综合利用可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四、结论与建议1. 加强宣传:加大对农民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秸秆综合利用的认知和态度。
2. 加大技术研究与创新:加强对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提高利用率和降低成本。
3. 制定相关政策: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明确秸秆综合利用的支持和监管措施。
4. 加强产业协作:政府、企业和农民应进行紧密合作,打造秸秆综合利用的产业链。
五、参考文献1. 张三,李四,王五. 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措施与前景[J]. 中国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 2018(6): 20-25.2. 李六,赵七,刘八. 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展望[J]. 农业科技通讯, 2019(3): 30-34.3. 王九,陈十. 秸秆综合利用政策与规划研究[J]. 农村发展研究, 2020(2): 26-31.【备注】以上报告中避免使用具体标题,以免出现标题相同的文字。
秸秆综合利用调研报告

秸秆综合利用调研报告秸秆是指农作物收获后剩余的茎秆、根系、叶片及其他植物部分。
传统上,秸秆是直接用于养殖、燃烧或堆肥等传统利用方式,但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逐渐发展起来。
本报告对秸秆综合利用进行了调研,并总结了目前的利用方式。
一、秸秆利用的现状据统计,全球每年产生的秸秆约为10亿吨,而开展综合利用的比例不到20%。
而在我国,秸秆的年产量高达1.5亿吨,其中仅有30%得到综合利用。
目前,秸秆的主要利用方式包括饲料、生物质能源、有机肥料和工业原料等。
饲料利用是将秸秆加工成适合动物食用的饲料,例如秸秆粉碎后作为动物饲料的添加剂。
生物质能源利用主要是将秸秆通过发酵、压榨等方式转化为生物质燃料。
有机肥料利用是通过将秸秆进行堆肥,生产有机肥料用于农田施用。
工业原料利用主要指将秸秆进行深加工,生产纸张、纺织品、建材等产品。
二、秸秆综合利用的挑战与问题目前,秸秆综合利用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秸秆的分散性和稳定性不佳,不利于集中进行综合利用。
其次,秸秆本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导致其转化效率较低。
此外,秸秆利用过程中还会产生废水、废渣等副产物,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三、秸秆综合利用的发展趋势为了解决秸秆综合利用中的挑战和问题,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秸秆预处理技术:通过机械、化学等方式对秸秆进行预处理,改变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提高转化效率。
2. 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包括将秸秆转化为生物质燃料、生物质颗粒、生物质液体等能源形式,以及将秸秆制成肥料、纸张、纺织品等工业原料。
3. 秸秆综合利用的生态循环:通过秸秆碳循环、能量循环等方式,实现秸秆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四、秸秆综合利用的建议为了推动秸秆综合利用的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政府支持政策: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鼓励企业和农户参与秸秆综合利用,提供相应的政策和经济支持。
秸秆的调研报告

秸秆的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秸秆是作物收割后残留在地面上的茎、叶、花等部分,它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广泛存在。
随着农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每年产生的秸秆数量不断增加。
然而,秸秆的处理一直是困扰农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调研的目的是了解秸秆的处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寻找可行的解决方案,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农民对秸秆处理的看法和做法,实地走访了农田和农业技术服务站,与农民和专业人士进行了深入交流。
三、调研结果1. 秸秆处理现状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农民在收割后将秸秆堆放在田间,等待自然分解。
少数农民将秸秆用于料栈或畜牧业饲料,但比例较低。
这种处理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1)堆放秸秆浪费土地资源。
- (2)秸秆长时间堆放易形成田间秸秆堆垛火灾,安全隐患较高。
- (3)秸秆堆放后分解速度慢,长时间占据田地,影响后续农作物种植。
- (4)堆放后秸秆对土壤肥力的衰减速度较慢,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2. 行业现状和技术发展实地走访中了解到,一些农业技术服务站和农业企业开始投入秸秆综合利用的研发和生产。
例如,有的农业企业研发出了秸秆粉碎机和秸秆压块机等设备,能将秸秆处理成饲料颗粒和燃料颗粒,用于畜牧业和能源发电。
这些设备已投入市场应用,受到部分农民的欢迎。
3. 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1)设备成本高。
秸秆综合利用的设备价格较高,农民难以承受。
需要政府和企业给予补贴或贷款支持。
- (2)技术推广面临困难。
由于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相关部门和技术专家加大推广力度,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
- (3)缺乏规范和标准。
秸秆综合利用的标准和规范不明确,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影响市场认可度。
- (4)环保问题。
秸秆综合利用对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的解决仍然存在难度,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和政策引导。
四、解决方案针对上述问题和挑战,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1)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秸秆利用 调研报告

秸秆利用调研报告秸秆是农作物收割后的残余物,通常被视为农业废弃物。
然而,随着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秸秆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被广泛关注和利用。
本篇调研报告将探讨秸秆的利用,并介绍其对农业、环境和能源领域的影响。
首先,秸秆的利用可以对农业产生积极影响。
传统上,秸秆被留在农田中,有利于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水分保持能力和肥力。
然而,现代农业生产中,土地收益和效益成为关键考量,这导致大部分秸秆被割取并用于其他用途。
例如,秸秆可以被用作动物饲料,尤其是在牲畜饲养密集的地区。
此外,秸秆还可以用来制作有机肥料,使农田更加富饶并减少化肥的使用。
其次,秸秆的利用可以对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秸秆被焚烧或弃置在农田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
通过有效利用秸秆,可以减少这些污染物的排放,并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利用秸秆作为能源的一种方式是生物质能源的生产。
例如,可以将秸秆转化为生物质燃料,如木质颗粒和生物质燃料。
这些燃料可以替代传统的煤炭和石油,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并对气候变化产生正面影响。
最后,秸秆的利用可以对能源领域产生积极影响。
秸秆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巨大的潜力。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中国每年可利用的秸秆资源相当于1.5亿吨煤的能量。
这不仅可以为农村地区提供清洁能源,还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需求,缓解能源紧缺问题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同时,利用秸秆作为能源还可以提供就业机会,并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尽管秸秆的利用在农业、环境和能源领域具有广泛的潜力和积极影响,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障碍。
首先,秸秆的收集和运输成本较高,这对利用秸秆的规模化应用构成了一定的阻碍。
其次,秸秆的利用还存在技术问题,如高温气化和生物质能源的转化技术需要进一步发展和改进。
此外,也需要建立相应的政策和法规,以鼓励和支持秸秆的合理利用。
总体而言,秸秆的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对农业、环境和能源领域产生积极影响。
关于秸秆禁烧的调研报告

关于秸秆禁烧的调研报告关于秸秆禁烧的调研报告一、研究目的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推进,我国农田产生的秸秆数量不断增多。
长期以来,农民常常以焚烧的方式处理秸秆,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污染和浪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禁止焚烧秸秆实施方案》等,以加强秸秆无害化处理,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我国秸秆禁烧方面的法律政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秸秆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和网络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共有100名受访者,主要包括农民、环保工作者、学者等不同群体。
三、调研结果1. 秸秆禁烧法律政策目前我国秸秆无害化处理的法律政策主要包括《禁止焚烧秸秆实施方案》、《禁止在农村和城市郊区焚烧秸秆的通告》、《农田秸秆无害化处理实施方案》等。
这些政策从中央到地方不断完善,力度不断加强。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地方行政主管部门对禁烧政策的执行不够到位,导致焚烧现象屡禁不止。
2. 秸秆禁烧现状据统计,全国农田秸秆总计约18亿吨。
在这些秸秆中,有1/3会被集中交由专业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理;还有1/3会被农民分散利用,如还田、饲料、生物质能等;剩余的秸秆会被焚烧或堆放在地里。
我国不禁止秸秆焚烧的地区仍有20多个省份,限制焚烧的城市也存在无法彻底执行的问题。
3. 秸秆禁烧存在的问题(1)农村基础设施滞后,农民无法及时处理秸秆,只能通过焚烧来处理。
(2)低价收购导致农民秸秆利用想象空间缩小。
农民普遍认为,通过还田、饲料、生物质能等渠道减少秸秆量的难度大,效益低缓,推广成本也高,不如直接焚烧秸秆。
(3)有些地区禁烧政策执行难,一些乡村甚至没有相关的监管部门来检查执行情况。
(4)秸秆无害化处理技术普及程度不高。
一些专业的农村集体组织缺乏相关技术,无法开展秸秆综合利用,使秸秆的资源化利用难度加大。
四、调研建议1. 加强秸秆禁烧的法律执行力度。
加大对非法焚烧行为的打击力度,严禁非法焚烧秸秆行为。
秸秆综合利用调研报告

秸秆综合利用调研报告秸秆是农作物的残余物,包括庄稼的秆杆、枝叶、根部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目前,秸秆综合利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农作物秸秆的废弃问题,而且可以开发出多种高附加值的产品。
本次调研主要对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针对不同的利用方式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首先,我们对秸秆能源利用进行了调研。
目前,利用秸秆生产生物质能源已经成为主流趋势。
利用生物质能源可以替代传统的能源形式,例如化石燃料,减少环境污染。
同时,生物质能源还可以用于发电、供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次,我们对秸秆有机肥利用进行了调研。
秸秆具有丰富的养分,经过厌氧发酵和堆肥处理后,可以制成有机肥料。
有机肥料不仅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而且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持水能力。
同时,有机肥料还可以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量,降低农作物对土壤的负荷,减少环境污染。
再次,我们对秸秆纤维利用进行了调研。
秸秆纤维可以用于制作纸张、纺织品等产品。
与传统的纤维材料相比,秸秆纤维具有轻、薄、柔软、透气等特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利用秸秆纤维生产环保包装材料和纺织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最后,我们对秸秆生物降解技术进行了调研。
秸秆生物降解技术可以将秸秆转化为有机肥料和生物质能源。
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可以将秸秆中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分解为可利用的化合物,进一步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效果。
综上所述,秸秆综合利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通过秸秆能源利用、有机肥利用、秸秆纤维利用和秸秆生物降解等方式,可以将秸秆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产品,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同时,秸秆综合利用还可以减少农作物废弃物的处理负担,缓解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进一步推动秸秆综合利用的发展,我们建议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同时,还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宣传,提高他们对秸秆综合利用的认识和意识,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秸秆调研报告

秸秆调研报告秸秆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秸秆是农作物收获后剩余的植物茎和叶子,产生大量秸秆是农业生产带来的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秸秆处理的难题,本次调研旨在调查秸秆目前的处理方式以及可能的再利用途径,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农民和农业相关企业,包括秸秆的处理方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秸秆再利用的态度和期望。
实地走访为观察农田和农商场秸秆的处理情况,并与相关人员进行访谈。
三、调研结果1. 秸秆处理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当前主要的秸秆处理方式有焚烧、堆肥和直接丢弃。
其中,焚烧是普遍采用的方式,但会产生大量废气和灰渣,对环境造成污染。
部分农民选择将秸秆堆肥,但由于缺乏专业设备和技术指导,堆肥过程存在一定困难。
2. 存在的问题:调查发现,焚烧秸秆会导致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堆肥过程中,部分农民对调整比例和堆放方式的认知不足,导致堆肥效果不佳。
另外,秸秆直接丢弃在农田中也会影响土壤质量和农作物生长。
3. 秸秆再利用的态度和期望: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农民和农业企业对秸秆再利用持积极态度,并期待将秸秆用于生物质能源等领域。
他们认为秸秆再利用既可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又可以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
四、调研建议1. 政府支持:政府应加大对秸秆处理和再利用的支持力度,提供技术指导和经济补贴。
同时,加强对焚烧方式的监管,推广环保处理的方法。
2. 秸秆资源化利用:发展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如建立秸秆发电厂和生物质燃料生产基地。
同时,鼓励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投资设立相关产业,提高秸秆加工利用的效率。
3. 农民培训: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他们对秸秆处理和再利用的认知和技能。
通过技术指导和示范,帮助农民解决堆肥过程中的问题,提高堆肥效果。
4. 公众教育宣传:加强对公众的教育宣传,提高大众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认知。
通过宣传秸秆再利用的重要性和优势,推动社会各界的参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研报告二:
关于秸秆处理的调研报告
调研人:XXX
调研日期:2011年12月
调研目的:现在每到作物收割完后,村民们对满地的秸秆总是一把火烧了了事,使得烟雾到处弥漫,这不仅对空气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还影响了交通,甚至还会发生火灾,给生命财产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秸秆的处理已经成为农村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调研内容:
一、秸秆处理的现状
我镇农村现在处理秸秆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就地焚烧,一是捆回家做燃料,能把秸秆合理科学利用的少之又少。
随着我镇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民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用土灶的家庭也越来越少,肯花精力把秸秆捆回家的村民也不多了,所以就地焚烧成了绝大部分农民的选择。
二、秸秆焚烧的危害
1、严重影响大气环境质量
秸秆露天焚烧直接导致大气污染,影响大气环境质量。
在夏秋季节,尤其是在每年的6~7月份收割季节,为了尽早完成水稻的种植,农民将大量的废弃麦草直接在农地里焚烧,导致空气中总悬浮颗粒数量明显升高,焚烧产生的浓烟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2、对交通安全构成威胁
露天焚烧秸秆带来的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浓烟,直接影响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对交通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3、降低土地生产能力
很多农民群众认为秸秆烧了以后,种植、耕作更方便了,同时也烧死了一些虫害,这是一种误区,其实焚烧秸秆会导致土壤板结,有机质大量损失、土壤生物不复存在,造成土地贫瘠,降低土地生产能力。
4、易造成火灾
由于焚烧秸秆引起的火灾也时有发生,有些农民放完火后并不等火完全熄灭后离开现场,火借风势,造成蔓延,易引发火灾,同时也对周边的粮食作物、建筑等甚至人员构成严重的威胁,给自己或他人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三、秸秆处理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1、农民群众对焚烧秸秆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同时对秸秆的资源作用不了解,据相关资料显示,秸秆是丰富而又经济的肥料资源,含有农作物必需的多种营养元素。
作物秸秆中有机质为15%左右,氮素0.3%~0.6%。
若每亩耕地施用粉碎秸秆250~500kg,可增加有机质38~75kg,氮素0.75~3.0kg,折合标准肥料(硫酸铵)4~7kg,同时还可以补充作物生长的其他营养元素,此项内容可节约肥料成本。
2、现在也有很多的农民群众认识到焚烧秸秆的危害,但是除了焚烧或捆回家做燃料外,别无他法,农民群众也不愿意为秸秆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现在农村劳动力普遍在周边工厂或工地打工赚钱,到了农忙也很少停工,捆秸秆作燃料还不如做一天工来的划算,出于这种心态,导致村民大都一烧了之。
3、我镇土地还未完全大规模流转,尚有部分土地分散在各个农民手中,这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型机械化的开展。
4、秸秆的综合利用问题没有根本解决。
随着我镇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秸秆作为燃料的功能已经被煤气、沼气、电所代替,通过科学利用消耗的秸秆数量还很有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特别是秸秆焚烧时间相当集中,且面广量大,根本来不及运输、贮存,导致秸秆综合利用率不高。
四、对秸秆处理的意见和建议
1、广泛宣传,提高群众思想意识。
要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对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重要性的认识,要大力宣传秸秆禁烧对保护人民身心健康,维护交通安全,改善农村环境的重要意义,宣传秸秆综合利用的价值,普及秸秆还田技术,使广大农民看到经济和生态效益,积极转变传统耕作习惯采用农机化新技术。
2、要出台相关优惠扶持政策,鼓励秸秆直接还田。
实行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是最便捷、最有效的秸秆利用方式。
3、现在有部分农民已经意识到秸秆综合利用的潜在经济效益,但是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与设备,镇相关部门可针对这方面开设一些专题讲座,鼓励农民发展秸秆综合利用的相关产业。
4、继续完善各村大规模土地流转工作,鼓励土地流转,把土地相对集中,有利于大型农业机械派上用场,土地集中以后不利用农机就无法完成生产任务,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首先实现农机现代化。
实现农业机械化是彻底解决秸秆还田的根本途径。
同时,利用土地复垦、新农村建设、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和农田水利建设等加大对土地平整、沟渠配套等基本建设,使建设后的农田更利于农业机械化作业,提高农机化水平,从而促进秸秆还田机械化发展。
5、要强化执法,明确责任,确保禁烧工作落到实处。
但是要把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作为秸秆禁烧的前提和保证,提出“疏堵结合、以疏促堵”的禁烧思路,坚持把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加强考核。
6、秸秆的其他一些用途:①秸秆饲料,将秸秆切短做成干草或制成青贮饲料供给家禽食用。
②秸秆建材,是秸秆加工利用的新兴领域,通过科学配方,产生化学反应,让秸秆成为填充料。
该种建材的特点是重量轻、安装方便、防火、阻燃、防震、价格便宜。
③秸秆造纸和秸秆工艺品,秸秆沼气等。
结束语:
秸秆焚烧已经在农忙时间段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的严重的影响,秸秆资源的综合应用必须要大力推广,在秸杆资源综合利用上应
贯彻“开发利用为主,禁烧惩罚为辅”的基本指导思想,开展广泛的技术培训,最终达到“农业优质高产、秸杆高效利用、农村文明卫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以此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