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磷酸酯类农药
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的临床表现和救治策略

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的临床表现和救治策略有机磷酸酯类农药是一类常用于农业生产中的农药,其毒性较高,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的临床表现以及相应的救治策略。
一、有机磷酸酯类农药的临床表现有机磷酸酯类农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中毒症状。
其临床表现可以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两种情况。
1. 急性中毒急性中毒主要指接触高浓度有机磷酸酯类农药后引起的中毒反应。
其临床表现包括呼吸道刺激症状、眼睛刺激症状、消化系统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
(1)呼吸道刺激症状:急性中毒后,患者可能出现咳嗽、气促、胸闷等呼吸道症状,严重者可导致呼吸困难。
(2)眼睛刺激症状:有机磷酸酯类农药接触眼睛会引起眼睛灼烧、眼结膜充血、流泪等症状。
(3)消化系统症状: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
(4)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急性中毒后,患者可能表现为头痛、头晕、神志改变、肌无力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2. 慢性中毒慢性中毒指长期接触低浓度有机磷酸酯类农药后引起的中毒反应。
其临床表现多样,包括神经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消化系统症状等。
(1)神经系统症状:长期接触有机磷酸酯类农药可能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运动协调能力下降等。
(2)呼吸系统症状:慢性中毒可能导致呼吸困难、气促等呼吸系统症状。
(3)消化系统症状:长期接触有机磷酸酯类农药可能引起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
二、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的救治策略针对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的临床表现,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救治策略,以尽快缓解患者症状,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1. 及时洗眼对于接触有机磷酸酯类农药导致的眼睛刺激症状,应立即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洗净眼睛,以减轻症状的严重程度。
2. 呼吸支持对于出现呼吸困难或气促等呼吸道刺激症状的患者,需要给予呼吸支持,如吸氧、辅助通气等。
3. 解毒药物解毒药物是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救治的重要手段。
如何预防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的发生

如何预防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的发生有机磷酸酯类农药是一类常见的农业用药,广泛应用于农田、果园和蔬菜种植等农业生产中。
虽然有机磷酸酯类农药对害虫有较好的杀灭效果,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潜在的安全风险。
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的发生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预防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的发生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预防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的发生。
一、选择适用的农药选择适用的农药是预防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的发生的首要步骤。
在使用农药时,农民应根据作物、害虫种类和生长阶段等情况选择合适的农药。
同时,要选择质量可靠、经过合法检验合格的农药产品。
只有选择适用的农药才能确保其有效性,并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潜在危害。
二、正确使用农药正确使用农药是预防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的发生的关键措施。
首先,农民应仔细研读农药标签和说明书,了解农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其次,按照推荐剂量和使用频率进行喷洒,切勿超量使用或过度频繁使用。
此外,农药的稀释和混合要按照标签上的指导进行,避免农药的不当配比和混合反应。
三、加强个人防护个人防护是预防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的发生的重要环节。
在使用农药时,农民应佩戴防护服、口罩、手套和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以减少农药对皮肤、呼吸道和眼睛的接触。
同时,农民应注意个人卫生,使用农药前后要及时清洗身体及更换衣物,以防止残留农药对人体的潜在危害。
四、安全储存和处置安全储存和处置是预防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的发生的必要环节。
农民应将农药存放在阴凉、干燥和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儿童和食品。
在农药使用完毕后,农民应将包装物妥善处理,避免环境污染。
此外,农民在农药存储和处置过程中,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确保安全操作。
五、定期健康检查定期健康检查是预防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的发生的重要举措。
农民应定期到医疗机构进行健康体检,了解自身健康状况。
如发现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相关症状,要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接触了农药,以便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
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的常见症状和处理技巧

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的常见症状和处理技巧有机磷酸酯类农药是当前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一类农药,其具有高效、广谱以及长效等特点,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危害性。
本文将介绍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的常见症状及其处理技巧,以帮助农民正确使用和面对可能的中毒情况。
一、常见症状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的常见症状可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两种表现。
1. 急性中毒症状急性中毒症状通常在接触农药后的短时间内出现,包括以下方面:(1)神经系统症状:头晕、头痛、疲劳、心悸、呼吸困难等。
(2)消化系统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3)肌肉症状:肌肉抽搐、无力、震颤等。
(4)眼部症状:眼睛灼痛、流泪、视力模糊等。
(5)皮肤症状:皮肤发红、瘙痒、水泡等。
2. 慢性中毒症状慢性中毒症状主要是长时间接触有机磷酸酯类农药后逐渐产生的慢性中毒反应,如下所示:(1)神经系统症状:头晕、头痛、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
(2)消化系统症状: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
(3)肝功能损害:肝脏肿大、黄疸等。
(4)肾功能损害:尿频、尿痛、血尿等。
(5)免疫系统症状:易感染、体力下降等。
二、处理技巧面对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正确的处理技巧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损伤并提高救治的成功率。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处理技巧:1. 急救措施(1)迅速将中毒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并避免进一步接触有机磷酸酯类农药。
(2)若中毒者丧失知觉或呼吸困难,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使用呼吸器。
(3)不要让中毒者吞咽口水,以避免进一步吸收农药。
(4)用大量清水冲洗中毒者的皮肤和眼睛,以促进农药的排除。
2. 紧急救治(1)立即送医院就诊,最好能提供有关农药的详细信息,以便医生采用相应的救治措施。
(2)医生会根据中毒程度和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如使用解毒剂、对症处理等。
(3)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观察,不要自行使用其他药物。
3. 预防措施(1)正确使用农药,严格按照标签上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2)佩戴防护用品,如防护服、手套、口罩等,以减少农药对身体的接触。
常见的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症状和应对措施

常见的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症状和应对措施有机磷酸酯类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农药类型,广泛应用于农田、果园、菜地等农作物的防治工作。
虽然有效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但同时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可能出现的症状以及应对措施,以帮助农民和工作人员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1. 常见的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症状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常见的症状主要包括神经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消化系统症状和皮肤症状等。
1.1 神经系统症状有机磷酸酯类农药对神经系统的毒性很强,接触后可能出现头痛、眩晕、嗜睡、神经衰弱、震颤、抽搐等症状。
1.2 呼吸系统症状有机磷酸酯类农药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导致呼吸困难、咳嗽、喉咙痛、胸闷等症状。
1.3 消化系统症状有机磷酸酯类农药的直接或间接接触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不适症状。
1.4 皮肤症状接触有机磷酸酯类农药后,皮肤可能出现瘙痒、瘀斑、炎症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出现脱皮、水泡等症状。
2. 应对措施对于接触有机磷酸酯类农药后出现的不适症状,我们需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保护自己的健康。
2.1 神经系统症状的应对措施如果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应立即将病人移至通风良好的地方,并保持安静,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寻求医疗救助。
在等待医生前,还可尽量让患者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2 呼吸系统症状的应对措施呼吸系统症状较为严重时,应立即戴上防护口罩,迅速脱离污染区域,到空气流通处呼吸新鲜空气。
如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2.3 消化系统症状的应对措施遇到消化系统不适症状时,应及时漱口,并饮用大量清洁水进行稀释和稀释呕吐。
如果症状严重,应立即就医。
2.4 皮肤症状的应对措施如果皮肤接触有机磷酸酯类农药后出现不适症状,首先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患处,确保冲洗时间不少于15分钟。
然后用肥皂清洗受污染的皮肤,最后及时就医。
3. 预防措施除了及时应对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的症状,我们还应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降低接触农药的风险。
了解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的危害及预防方法

了解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的危害及预防方法有机磷酸酯类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一类农药,具有高效、低毒、易降解等特点,然而其危害性也不可忽视。
本文将深入探讨有机磷酸酯类农药的危害,并提供相应的预防方法。
一、有机磷酸酯类农药的危害有机磷酸酯类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也伴随着一系列危害。
首先,有机磷酸酯类农药具有较高的毒性,长期暴露或大量接触可能导致中毒。
其次,这类农药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水体污染、土壤质量下降、对有益生物的毒害等。
此外,有机磷酸酯类农药还具有累积效应,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持续的慢性毒害。
二、有机磷酸酯类农药的预防方法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有机磷酸酯类农药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方法:1.合理使用农药合理使用农药是减少有机磷酸酯类农药危害的基本途径。
首先,选择适应环境的农药品种,避免使用高毒性的农药。
其次,按照标准用量进行施药,避免过量使用。
同时,要注意农药的使用时机,避免在风大、雨季等不利气象条件下使用,以减少农药的飘散和流失。
2.加强防护措施在接触有机磷酸酯类农药时,务必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农药施工人员应戴防护口罩、手套、防护服等,以降低农药直接接触皮肤和呼吸道的风险。
此外,农药施工过程中应加强通风,减少农药残留的浓度,避免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3.加强培训和宣传加强农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是预防有机磷酸酯类农药危害的重要手段。
农业技术人员应了解农药的种类、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将这些知识传达给农民。
此外,通过开展宣传活动,提升农民对有机磷酸酯类农药危害的认知,增强其使用农药的科学性和安全性意识。
4.加强监测和筛选建立健全的农药监测体系,对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进行监测和筛选。
对于检测结果超标的农产品,要及时通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的健康。
5.推广生物农药和物理防治技术生物农药具有低毒性、高效性和环境友好性等特点,可以有效减少有机磷酸酯类农药危害。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及解救

解救方法 1、脱பைடு நூலகம்中毒环境 2、清除毒物减少吸收:(洗、吐、 泻) 洗: ①皮肤吸收者:用清水或肥皂水或 生理盐水清洗。 ②口服吸收的反复洗胃
口服吸收的反复洗胃,常用SB溶液、高锰酸 钾溶液、生理盐水、清水洗胃
注意:敌百虫中毒不 能用肥皂水清洗也不 能用碳酸氢钠洗胃, 因会变为毒性更强的 敌敌畏,对硫磷不能 用高锰酸钾溶液洗胃, 因变为对氧磷毒性更 强
难逆性胆碱酯酶药的中毒机制 有机磷酸酯类药+乙酰胆碱酯酶→磷 酰化胆碱酯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 乙酰胆碱在突触间隙浓度↑→乙酰胆碱 过度兴奋突触后膜M,N受体→中毒症 状
解救中毒的用药 M胆碱受体阻断药:阿托品等 胆碱酯酶复活药:氯解磷定、碘 解磷定等
为何临床不用N胆碱受体阻断药,如 琥珀胆碱、筒箭毒碱等呢? 原因:
有机磷酸酯类
中毒及其解救
农药有很多种类,最常见的农药中毒 有:
1、有机磷酸酯类农药 甲胺磷等 2、氨基甲酸酯类 克百威(呋喃丹)等 3、拟除虫菊酯类 溴氰菊酯(敌杀死)氰戊 菊酯(速灭杀丁) 等
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
有机磷酸酯类 1、医用:乙硫磷,丙硫磷(用于治 疗青光眼) 2、杀虫剂:对硫磷,乐果,敌敌畏, 敌百虫、甲胺磷等 3、战争用:沙林、塔崩等
1、氯解磷定能迅速解除N样症状,但 具体机制不明,也有人认为是氯解磷定 导致乙酰胆碱浓度降低,乙酰胆碱不能 激动N胆碱受体。
2、琥珀胆碱、筒箭毒碱安全范围小, 易发生过量中毒死亡。
补充:目前导致体内Ach增多的情
况有 1、有机磷农药中毒 2、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 3、易逆性抗AChE药:如新斯 的明、毒扁豆碱中毒 4、单独注射Ach(非常罕见)
3、对症处理 4、给解救药: ①M胆碱受体阻断药:如阿托品、山莨菪 碱等。(机理:阻断M胆碱受体) ②胆碱酯酶复活药:常用碘解磷定 (PAM-I),氯磷定(PAM-Cl)
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的紧急处理步骤和救治原则

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的紧急处理步骤和救治原则有机磷酸酯类农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的农药,其具有高效、低成本等显著优势,但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一旦误服或接触有机磷酸酯类农药,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步骤和救治原则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的紧急处理步骤和救治原则,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应急情况。
1. 紧急处理步骤在发生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的紧急情况下,应迅速采取以下步骤:1.1 紧急撤离将患者迅速从可能受到有机磷酸酯类农药污染的区域转移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确保患者远离危险源。
1.2 切断接触对于皮肤接触有机磷酸酯类农药的情况,应立即将污染的衣物脱去,用大量清水冲洗患者的皮肤,确保尽可能清除药物残留。
1.3 洗眼和口腔若有机磷酸酯类农药误入眼睛或口腔,应立即使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进行冲洗。
同时,要确保患者的头部倾斜,以避免液体流入另一个眼睛或喉咙。
1.4 呼吸道保护若患者吸入有机磷酸酯类农药的气溶胶,应立即转移到空气清新的地方,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发现呼吸困难或停止呼吸的情况,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
1.5 紧急报警在紧急处理的同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就近送患者到医疗机构,告知医护人员患者的病情和已进行的处理步骤。
2. 救治原则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的救治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药物解毒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后,常使用解毒剂进行药物解毒。
常用的解毒剂包括阿托品、扶他林、草酯等。
使用解毒剂的具体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中毒严重程度和临床症状等因素进行调整。
2.2 支持性治疗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患者常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等多个系统的损伤,因此需要进行相应的支持性治疗。
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酸碱平衡紊乱、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调整心血管功能等。
2.3 活性炭吸附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后,可通过口服活性炭吸附将未吸收的药物排出体外,以减少中毒程度。
但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中毒时间来决定是否适用。
如何正确使用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以避免中风险

如何正确使用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以避免中风险有机磷酸酯类农药因其高效、广谱的杀虫特性在农作物保护中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其毒性较高,使用不当可能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风险。
因此,正确使用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以避免中风险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如何安全、有效地使用有机磷酸酯类农药。
一、了解有机磷酸酯类农药的特性有机磷酸酯类农药属于高毒农药,对人体和环境具有潜在的危害。
在使用之前,我们应该充分了解该类农药的毒性特点、杀虫谱和作用机制,以便进行科学合理的使用。
二、正确选用有机磷酸酯类农药在农药使用的过程中,我们应根据目标害虫的种类、发生季节、生物学特性、抗药性情况等因素,合理选择适用的有机磷酸酯类农药。
同时,我们也要参考农药标签和说明书,了解其适用作物、用药方法、使用剂量、安全间隔期等信息。
三、正确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在使用有机磷酸酯类农药时,务必正确穿戴个人防护装备。
包括戴手套、穿长袖衣物、戴口罩、戴帽子等。
这些防护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皮肤、呼吸道的接触,从而降低中毒的风险。
四、合理使用有机磷酸酯类农药1.掌握正确的施药技术:在使用有机磷酸酯类农药时,应掌握正确的施药技术,确保农药均匀喷洒在植株表面,并尽量减少飘流和农药残留。
2.避免高温、强风和雨后施药:高温、强风以及大雨后的施药会影响农药的效果,甚至增加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因此,我们应当选择适宜的天气条件下进行施药。
3.合理控制农药用量:在使用有机磷酸酯类农药时,应按照标签和说明书上的推荐剂量进行使用,并不可随意增加用量。
同时,也不应将农药投放到禁止农药使用的地区。
五、饭后彻底清洗身体有机磷酸酯类农药具有一定的残留性,在使用之后,应及时进行个人卫生和清洁。
特别是手部、面部等易被农药残留污染的部位,应用肥皂和清水充分清洗,避免食用前误摄入。
六、遵守安全存储和处置规定在使用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之后,应正确存储剩余农药,避免儿童和家畜接触。
同时,农药的废弃物也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不能随意倾倒到环境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有机磷农药的分类
• 1、剧毒类:LD50<10mg/kg 吸磷 甲拌磷、对硫磷、内
• 2、高毒类:LD50:10─100mg/kg 甲胺磷、氧乐果、敌敌畏
甲基对硫磷、
乐果、乙
• 3、中度毒类:LD50:100─1000mg/kg 硫磷、敌百虫
• 4、低毒类:LD50:1000─5 Nhomakorabea00mg/kg 马拉硫磷 (LD50:能杀死一半试验总体的有害物质、有毒 物质或游离辐射的剂量)
五、检测方法
• • • • • • • 1、 波谱法 2、 色谱法 3、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4、 气相色谱法( GC) 5、 酶抑制法 6、 酶联免疫法( EL ISA) 7、速测卡检测法
高效液相色谱仪简介
• 基本构造: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系统由储 液器、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 记录仪等几部分组成。 • 工作原理:储液器中的流动相被高压泵 打入系统,样品溶液经进样器进入流动相 ,被流动相载入色谱柱(固定相) 内, 由 于样品溶液中的各组分在两相中具有不 同的分配系数, 在两相中作相对运动时, 经过反复多次的吸附- 解吸的分配过程, 各组分在移动速度上产生较大的差别, 被分离成单个组分依次从柱内流出, 通 过检测器时, 样品浓度被转换成电信号 传送到记录仪,数据以图谱形式打印出来。
三、理化特性
• 大多呈油状液体,易挥发,常有似大蒜样臭味。
• 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 对光、热、氧及酸稳定。
• 在碱性溶液中分解、解毒。
• **例外:敌百虫在碱性液中变成敌敌畏,毒性增 加
四、作用机理
代谢方法:
(1)氧化:增毒(一般在肝内)
(2)水解:减毒
四、作用机理
• 例如: • 马拉硫磷 水解,毒性降低(哺乳动物) 敌敌畏,毒性增高。(昆虫) 马拉氧磷,毒性增高(昆虫)
气相色谱仪简介
• 气相色谱仪在石油、化工、生物化学、医药卫生、 食品工业、环保等方面应用很广。它除用于定量 和定性分析外,还能测定样品在固定相上的分配 系数、活度系数、分子量和比表面积等物理化学 常数。
• 基本构造:气相色谱仪的基本构造有两部分,即 分析单元和显示单元。前者主要包括起源及控制 计量装 置﹑进样装置﹑恒温器和色谱柱。后者 主要包括检定器和自动记录仪。
清除蔬菜瓜果上残留农药的简易方法
• 小苏打溶液侵泡法(各类蔬菜瓜果)
• 有机磷杀虫剂在碱性环境下分解迅速,这是有效
的去除农药污染的措施,可用于各类蔬菜瓜果。
方法是先将表面污物冲洗干净,浸炮到碱水中(一
般500毫升水中加入小苏打5~10克)5~15分钟,
然后用清水冲洗3~5遍。
清除蔬菜瓜果上残留农药的简易方法
• 浸泡水洗法(叶类蔬菜,如菠菜,金针菜、韭菜 花、生菜、小白菜等) • 蔬菜污染的农药主要为有机磷类杀虫剂,有机磷 杀虫剂难溶于水,此种方法仅能除去部分污染农 药。但水洗是清除蔬菜水果上的污染物和去除残 留农药基础方法。主要用于叶类蔬菜,如菠菜, 金针菜、韭菜花、生菜、小白菜等。一般先用水 冲洗表面污物,然后用清水浸泡,浸泡不少于10 分钟。果蔬清洗剂可增加农药的溶出,所以浸泡 时可加入少量果蔬清洗剂。浸炮后要用流水冲洗 2-3遍。
三、理化特性
1、 结构通式: Z R1 P R2 X
R1、R2通常为甲氧基(CH3O─)或乙氧基(C2H5O─)
Z为氧或硫原子
X为烷氧基、芳氧基、或其他基团
三、理化特性
基团不同,毒性不同:
乙氧基>甲氧基
强酸根>弱酸根 Z为氧原子可直接结合胆碱酯酶,作用迅速 Z为硫原子可经代谢、氧化脱硫才可,作用慢,但 持续时间长。
有机磷类农药的快速检测(农药速 测卡的使用)
• 原理:胆碱酯酶可催化靛 酚乙酸酯(红色)水解为 乙酸与靛酚(蓝色),有 机磷或氨基甲酸脂类农药 对胆碱酯酶有抑制作用, 使催化、水解、变色的过 程发生改变,由此判断样 品中是否含有过量有机磷 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残 留。
清除蔬菜瓜果上残留农药的简易方法
• 基本原理:色谱仪利用色谱柱先将混合物分离, 然后利用检测器依次检测已分离出来的组分。
色谱法样品溶液的制备
• 取1000克蔬菜样品,将可食部分切碎,混匀放入 调理机粉碎, 制成成待测样备用。 • 称25. 0 g 样品倒入高速组织捣碎机中,加入50. 0 mL 乙腈,高速匀浆2 min。滤液收集到装有5~ 7 g 氯化钠的50 mL 具塞量筒中,收集滤液40~ 50 mL。盖上塞子,剧烈震荡1 min,静置分层约 10 min。 • 从具塞量筒中吸取10. 0 mL 乙腈溶液于100 mL 烧杯中, 80℃水浴加热,杯内缓缓通入氮气,蒸 至近干,取下。 • 向蒸发近干的100 mL 烧杯中加入2. 0 mL 丙酮, 溶解样品,完全转移至10 mL 离心管,用丙酮准 确定容至5. 0 mL,在旋涡混合器上混匀,如样品 混浊,用0. 2m 滤膜过滤,待测。
• 敌百虫
二甲基磷酸酯毒性下降 . (哺乳动 物)
•
由于昆虫、哺乳动物体内酶系存在很大区别,故达到杀 虫的目的。
四、作用机理
主要毒性作用机理: 抑制胆碱酯酶活性 。 有机磷农药在化学结构上与乙酰胆碱很 相似,可与胆碱酯酶结合,形成磷酰化胆 碱酯酶。有机磷酸酯类分子的磷原子是亲 电子性的,而胆碱酯酶的羟基氧原子具亲 核性,此时硫、氧原子形成共价键结合。 使其失去分解乙酰胆碱的能力,使乙酰胆 碱在神经系统聚集,产生相应的神经系统 的功能紊乱。
气相色谱法测有机磷农药的优点:
• 采用石英毛细管柱代替传统的玻璃填充柱,取得
了良好的分离效果,确定以初始温度120℃(2min)
经10℃/min升至220℃(2min),载气流速为 10mL/min为最佳色谱条件,可将七种农药完全分 离,且分析时间又短,12min 内完成,基本上解 决了测定此七种农药所普遍存在出峰多、峰重叠、 灵敏度低的难题。
• 去皮法(苹果、梨、猕猴桃、黄瓜、胡萝卜、冬瓜、南瓜、
西葫芦、茄子、萝卜等)
• 蔬菜瓜果表面农药量相对较多,所以削去皮是一种较好的
去除残留农药的方法。可用于苹果、梨、猕猴桃、黄瓜、
胡萝卜、冬瓜、南瓜、西葫芦、茄子、萝卜等。处理时要
防止再次污染。
清除蔬菜瓜果上残留农药的简易方法
• 加热法(芹菜、菠菜、小白菜、圆白菜、青椒、 菜花、豆角等) •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随着温度升高,分解加快。 所以对一些用其它方法难以处理的蔬菜瓜果可通 过加热去除部分农药。常用于芹菜、菠菜、小白 菜、圆白菜、青椒、菜花、豆角等。先用清水将 表面污物洗净,放入沸水中2~5分钟捞出,然后 用清水冲洗1~2遍。
有机磷酸酯类农药
简称:有机磷农药
制作人:段振国
目录
一、有机磷农药的定义
二、有机磷农药的分类
三、理化特性
四、作用机理
五、检测方法
六、清除蔬菜瓜果上残留农药的简易方法
一、有机磷农药的定义:
• 是一类含有磷原子的有机酯类化合物,在体内与 胆碱酯酶形成磷酸化胆碱酯酶,使胆碱酯酶活性 受抑制,而产生毒性作用的一类农药的总称。 • 大多为磷酸酯类或硫代磷酸酯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