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法林的相互作用
华法林的相互作用

华法林的相互作用华法林的药物相互作用华法林为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药,是使用广泛的一种抗凝剂,主要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多种外科、介入手术后也须常规服用,还可以用于房颤病人的治疗。
本品迅速完全从胃肠道吸收.分布容积较小,与血浆蛋白大量结合,通过抑制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的合成而发挥抗凝作用。
首次给药后约72~96小时达最大效应,平均生物半衰期为35小时,一周后达血浆稳态,由肝代。
许多因素可影响病人对华法林的反应,如年龄、饮食,现有疾病和合用药物。
这些相互作用可致抗凝作用减弱或致严重出血,应避免与有相互作用的药物合用,在必须合用时,应在用药开始、调整剂量和治疗结束时对病人进行监测,以保证安全应用。
、华法林与其他药物、食物相互作用的主要机制1、华法林主要经肝脏细胞色素P450 (CYP)酶系代,能抑制CYP活性的药物均可使华法林的代减慢,半衰期延长,抗凝作用增强;反之亦然。
华法林含2种异构体,S型经肝脏CYP2C9酶代,R型由CYP3A4等酶代。
2、华法林与血浆蛋白(主要是白蛋白)结合率高达98%?99%,但只有游离华法林能发挥抗凝作用,因此,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和食物可竞争性抑制华法林与血浆蛋白结合,使游离华法林浓度增加,抗凝作用增强。
二、与华法林合用能增强抗凝作用的药物有:1、与血浆蛋白的亲和力比本品强,竞争结果使游离的华法林增多,如阿司匹林、保泰松、甲芬那酸、水合氯醛、氯贝丁酯、磺胺类药、丙磺舒等;2、抑制肝微粒体酶,使本品代降低而增效,如氯霉素、别嘌醇、甲硝唑、西咪替丁、单胺氧化酶抑制药等;3、减少维生素K的吸收和影响凝血酶原合成的药物,如各种广谱抗生素、考来烯胺(消胆胺)等;4、能促使本品与受体结合的药物,如奎尼丁、甲状腺素、同化激素、苯乙双胍;5、干扰血小板功能,促使抗凝作用更明显的药物,如大剂量阿司匹林、水酸类、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氯丙嗪、苯海拉明等;6此外还有口服降糖药、丙硫氧嘧啶、二氮嗪、丙吡胺、磺吡酮、肾上腺皮质激素、苯妥英钠、链激酶、尿激酶等。
中药有效成分与华法林的相互作用

的 抑 制 作 用 。He等 1 发 现 ,人 参 皂 苷 Rd对 CYP3 A 和 CYP 2 C 9具 有 较 强 的 抑 制 作 用 。新 近 研 究 显 示 ,人 参 皂 苷 Rg 3和 C—K 中 度 抑 制 C YP1 A2活 性 ,人 参 皂 苷 Rg 3 、 Rh 2 、C— K 中度抑制 C YP 2 Cl 9 、CYP 2 C 9 、CYP 3 A4 0 。
等 体外实验 显示 ,丹参酮 ⅡA 与人血 白蛋 白结 合率较 高 , 其通 过取代 华法林 人血 白蛋 白复 合物增 高游离华 法林 浓
度 ,增 强 抗 凝 作 用 。Q i u 等I 研 究 了 7种 丹 参 提 取 成 分 对 细 胞 色素 P 4 5 0酶 ( CYP s )的 作 用 , 结 果 显 示 丹 参 酮 I、丹 参 酮 ⅡA 和 隐丹 参 酮 竞 争 性 抑 制 CYP1 A2 ,隐 丹 参 酮 竞 争 性 抑 制 CYP 2 C 9 。此 外 ,隐 丹 参 酮 、丹 参 酮 I对 C YP 2 D6 有 弱 抑 制 作 用 。W u 等 体 外 实 验 表 明 ,丹 参 酮 I、丹 参 酮
华法林 的 患者在加 用 或停用 中药 时应加 强监 测 ,并列举 了 常 见的可能与华法林 存在相 互作用的 中药 ,如丹参 、当归 、
枸 杞 等 l 。本 文 将 从 中药 有 效 成 分 、临 床 研 究 等 方 面 综 述 影 响 华 法 林 抗 凝 作 用 的 中药 ,旨 在 为 临 床 合 理 应 用 华 法 林 提
2 O1 5 年2 月第 2 2 卷第 3 期
・
综 述 ・
中药有效成分与华法林的相互作用
陈建 丽 史 长城
华 法 林 是 目前 临 床 上 应 用 最 广 泛 的 口服 抗 凝 药 物 。荟 萃 分 析 显 示 ,华 法 林 可 使 脑 卒 中 相 对 危 险度 降 低 6 4 %,全 因死 亡率 显著 降低 2 6 %…。但 该 药 容 易 与 其 他 药 物 产 生 相 互 作 用 ,加 之 治 疗 窗 狭 窄 , 生物利用度 个体差异性大 , 为其 临 床 合 理 应 用 提 出 了 较 高 的 要 求 。 由于 中 药 成 分 复 杂 、作 用 靶 点 多 样 等 特 点 ,中 药 对 华 法 林 抗 凝 作 用 的 影 响 越 来 越 得 到 重 视 。“ 华 法 林 抗 凝 治疗 中 国 专 家 共 识 ) )特 别 强 调 , 服 用 导 大 鼠肝 C Y P 1 A2的表 达 而对 C Y P 3 A4无 明显 影 响 。P a o l h a i 等 1 最 早 报 道 甘 草 酸 对 大 鼠 肝 微 粒 CYP s的 作 用 ,研 究 显 示单剂量甘草酸对 C Y P s 无 作 用 ,4天 剂量 可 诱 导 C YP 3 A、 C YPi A2活 性 。银 杏 内酯 是 银 杏 叶 提 取 物 的 主 要 成 分 。He 等l 6 研 究 发 现 ,银 杏 内 酯 A 和 银 杏 内酯 B 对 CYP 2 C9、 C YP3 A4无 显 著 抑 制 作 用 。 Ta k i 等 体 内 实 验 显 示 ,小 鼠 给予 银 杏 叶提 取 物 ( 1 0 0 0 mg / k g )和银 杏 内酯 B ( 1 4 0 mg / k g ) 不 影 响 抗 凝 指 标 ,但 白 果 内酯 可 通 过 诱 导 S 华 法 林 羟 化
华法林

华法林的几个知识点1.华法林的作用机制与药理作用华法林是一种双香豆素衍生物,能够抑制维生素K及其2,3-环氧化物(维生素K环氧化物)的相互转化,阻断凝血因子Ⅱ、Ⅶ、Ⅸ、X的活化,发挥抗凝作用。
华法林的抗凝作用能被维生素K1拮抗。
华法林的半衰期约40h,口服后需经过2-7天才出现抗凝活性。
停药后作用尚可维持2-5天,直到有关凝血因子恢复正常水平作用才消失。
如果需要快速抗凝,如VTE急性期治疗,给予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与华法林重叠应用5 d 以上,即在给予肝素的第1天或第2天即给予华法林,并调整剂量,当INR达到目标范围并持续2 d以上时,停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
2.华法林的临床应用①预防和治疗VTE(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②心脏瓣膜病及瓣膜置换术后;③非瓣膜性房颤;④心腔内血栓形成。
3.华法林的用法用量建议中国人的初始剂量为1~3 mg(国内华法林主要的剂型为2.5 mg和3 mg),可在2~4周达到目标范围。
某些患者如老年、肝功能受损、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出血高风险患者,初始剂量可适当降低。
每天只需服用一次,可定时用药,建议每晚8点或早7点。
尽量避免与食物同服。
忘记服药之后4小时内请当时补上,超过4小时请勿补服,第二天继续正常用药,不能因为忘记服药而在第二天加倍。
尽量服用一个药厂产品,不要随意更换药品。
4.华法林的监测华法林最佳的抗凝强度为INR 2.0~3.0,此时出血和血栓栓塞的危险均最低。
住院患者口服华法林2~3 d后开始每日或隔日监测INR,直到INR达到治疗目标并维持至少2 d。
此后,根据INR结果的稳定性数天至1周监测1次,根据情况可延长,出院后可每4周监测1次。
门诊患者剂量稳定前应数天至每周监测1次,当INR稳定后,可以每4周监测1次。
如果需调整剂量,应重复前面所述的监测频率直到INR再次稳定。
5. 什么因素会影响化验结果?激烈的饮食变化、饮食结构的改变、一些疾病和身体情况的变化、新加的药物与该药物的相互作用、生活习惯的变化、旅行等。
华法林的功能主治及用法

华法林的功能、主治及用法一、华法林的功能华法林是一种口服抗凝血药物,也被称为维生素K拮抗剂。
它作为一种强效抗凝药,具有以下功能:1.抗凝作用:华法林能够抑制凝血因子的合成,从而减少血栓的形成。
它通过抑制维生素K的作用,阻断凝血反应级联反应中的凝血因子II、VII、IX和X的合成,延长凝血时间。
2.预防血栓形成: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可以预防和治疗由深静脉血栓形成引起的血栓栓塞症,如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
3.预防心血管疾病:华法林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栓塞,如预防脑栓塞和系统栓塞的发生。
4.治疗静脉曲张出血:华法林可以用于治疗静脉曲张出血,通过减少血小板聚集和抑制凝血因子合成,减轻出血症状。
5.降低血栓风险:对于长时间卧床、手术后或有静脉血栓风险的患者,华法林可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二、华法林的主治华法林主要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1.深静脉血栓症:华法林能够预防和治疗由深静脉血栓形成引起的血栓栓塞症,如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
它可以减少血栓的形成和扩散,预防血栓引起的严重后果。
2.心房颤动:华法林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栓塞。
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易发生栓塞并引起中风,华法林的使用可以减少中风的风险。
3.静脉曲张出血:对于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华法林可以起到止血的作用。
它通过减少血小板聚集和抑制凝血因子合成,减轻出血症状。
三、华法林的用法华法林的用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以下是一般用法的指导:1.剂量:华法林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血液凝血指标和特定疾病的需要来确定,一般用法是根据患者的体重和病情而定。
2.药物相互作用:华法林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较多,使用时需注意其与其他药物、食物的潜在相互作用。
与其他草药、维生素、药物以及某些食物(如青菜、三文鱼等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相互作用可能导致药物疗效的改变。
3.监测和调整:患者在使用华法林期间需要定期进行血液凝血指标的监测,以确保药物在治疗范围内。
华法林与中药的相互作用

华法林与中药的相互作用摘要:目的综述国内外报道华法林与常用中药的相关文献,为临床安全应用华法林提供参考。
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华法林与常用中药相互作用的研究情况及对可能发生的仙湖作用及机理归纳分析。
结果部分中药会影响华法林的抗凝作用。
结论多种中药与华法林存在相互作用,提示在临床应用华法林的同时,重视中药对抗凝作用的影响,提高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华法林;中草药;药物相互作用华法林是一种广泛用于治疗慢性房颤、机械瓣膜、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复发性中风的抗凝剂。
[1,2]使用华法林的患者往往需要坚持长期治疗。
与此同时,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血栓形成是由"血脉不通,血行失度,血气不至,血凝而不流"所致的血瘀证。
在中国如深静脉血栓、PCI等相关指南或专家共识中[3,4],均有中药或中药提取物的相关内容。
可见中医药在防治血栓的过程中使用很普遍。
相当数量使用华法林的患者应用中药协同治疗,再加上华法林治疗窗窄,使这些患者特别容易受到中药-华法林相互作用的不良后果的影响。
使中国华法林引起出血的风险增加[5]。
华法林与中药的相互作用可分为药动学和药效学相互作用。
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或消除。
药效相互作用是中药对药物的协同或拮抗作用的结果。
[6]本文旨在巩固现有文献中常用中药与华法林的相互作用。
提高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方法2015年新加坡医学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7]综述了与华法林有已知或潜在相互作用的中草药清单,我们在此基础上,在英文(pubmed)和中文(CNKI)数据库中搜索与法华林或抗血小板药或抗凝剂有相互作用的中草药、中成药、中药注射剂以及以上每种中药的英文、中文或拉丁文名称。
鉴于该领域的研究论文有限,故我们选择了包括随机对照试验、交叉研究、病例报告、动物研究和体外研究在内的所有形式的出版物。
排除了有关草药配方的研究。
在这种情况下,考虑到可能的外推,中药与其他抗血小板或抗凝剂的相互作用被包括在内,并强调了这种情况。
华法林应用指南解读

有关“华法林”的应用指南解读
华法林是一种抗凝药物,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
有关“华法林”的应用指南解读如下:
1.适用人群:华法林主要适用于需要抗凝治疗的人群,如房颤、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
等疾病的患者。
此外,某些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也需要长期使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
2.药物剂量:华法林的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达到最佳的抗凝效
果。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体重、年龄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3.药物副作用:华法林可能导致出血、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副作用,但这些副作用可以
通过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来控制。
此外,长期使用华法林还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和骨折等副作用。
4.注意事项:在使用华法林期间,患者需要注意定期监测凝血功能,以确保药物剂量适中。
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食用影响华法林药效的食物和药物。
此外,患者应避免擅自停用或更改药物剂量,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5.药物相互作用:华法林与某些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影响其抗凝效果,如抗生素、止痛药、
某些中药等。
在使用华法林期间,患者应避免自行购买和服用其他药物,以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与华法林存在相互作用的药物表

与华法林存在相互作用的药物表[1-3]The interacting drugs of warfarin作用机理处理方法[1]存在相互作用的药物增强作用增加华法林的吸收阿昔单抗、阿米替林、阿莫沙平、氯米帕明、多塞平、去甲替林、普罗替林、曲米帕明抑制华法林的代谢影响程度取决于抑制剂本身,可能要服用7~10天才会达到新的稳定的抗凝血状态。
合并使用这些药物时应谨慎调整华法林剂量。
限制对乙酰氨基酚摄入量至≤2g/d。
监测摄入量>2g/d患者的凝血功能。
使用胺碘酮超过1周才会造成INR值上升(约50%~100 %),华法林剂量应降低约50 %。
因为胺碘酮起效相当缓慢,在使用胺碘酮的同时,应每周监测INR值1~2次,连续3个月。
胺碘酮停用时仍要继续监测INR一段时间(4周)。
奥美拉唑的反应也与剂量相关性,>20 mg时影响较大。
氟康唑≥400 mg对抗凝作用的影响较大。
普罗帕酮、对乙酰氨基酚、氨鲁米特、胺碘酮、阿米替林、别嘌醇、环丙沙星、异烟肼、阿莫沙平、安泼那韦、阿奇霉素、苯溴马隆、塞来昔布、甲氧苄啶、氯霉素、西咪替丁、达那唑、地拉夫定、地昔帕明、双氯西林、双硫仑、二苯噻庚英、多塞平、红霉素、非尔氨酯、氟尿嘧啶、氟西汀、氟伏沙明、吉西他滨、吉非贝齐、干扰素、酮康唑、氟康唑、左旋咪唑、氯诺昔康、水杨酸甲酯、甲硝唑、米托坦、尼鲁米特、去甲替林、奥美拉唑、保泰松、喹硫平、雷尼替丁、罗红霉素、沙奎那韦、辛伐他汀、磺胺甲噁唑、磺胺异噁唑、噻氯匹定、托特罗定、复方新诺明、曲米帕明、曲格列酮、伐他考昔降低华法林的清除普罗帕酮、咪康唑、齐留通竞争血浆蛋白结合部位阿司匹林即使小剂量使用也会增加出血危险。
若需要服用水杨酸盐,可以选用非乙酰基水杨酸盐(如水杨酸镁或水杨酸胆碱),因为此类药物对于血小板的影响较小,引起胃肠出血的可能性较少。
若是用在止痛方面,可以改用乙酰氨基酚,但是大剂量使用时同样会增强抗凝作用。
吉非贝齐会发生严重出血。
华法林的药物相互作用

本文讨论可与华法林发生显著临床相互作用的药物。
HMG.CoA还原酶抑制荆辛伐他汀可轻度增加香豆 素抗凝剂的INR值,氟伐他汀可作用于部分代i9I华法林
1监测华法林的抗凝作用
评价病人抗凝作用程度的指标为INR(international
normali zed
引起。
华法林剂量以避免出血。 Hz拈抗剂听米替丁可增加血清华法林水平致出血, 虽然并不是所有病人都会发生,但一旦发生,影响较大。 该药可抑制代谢华法林的肝药酶。雷尼替r、尼扎替丁和 法莫替丁一般不与华法林发生相互作用,但也有报道可增 加抗凝作用,因此在起始治疗时应进行监溯。 质子泵抑制荆奥美拉唑通过作用f CYP450酶系而 延缓华法林的清除,虽有必要进行监测但临床意义不人。 兰索拉唑对CYP450酶系有轻微的诱导作月j,因此,台
W W W.P h
a
r
m
a
g
a
t
e
c
o
m
服川双硫仑的病人,合用华法林应使朋低剂量,因双 硫仑nf影响凝!虹酶的形成【iii增加华法林的话性。 长期嗜洒者因酒精可刺激肝代谢而减弱华法林的作 用,大培饮洒者可增加华法林的作用,酒精可能影响肝代 谢华法林以及合成凝血L因子的作用。对肝功能正常者,少 量或适度酒精摄入一般不会出现上述现象。
(D)若需要两药合用,NS&ID啦采用低剂量而后缓慢 ■加削量,并同时仔细监测INR值及出血并发症。 双嘧达莫(潘生丁)与华法林合用后可出现轻微出 ■.但INR值保持不变,出血可能是因为双嘧达莫对血 毒扳功能的作用引起。如L所述,低剂量阿司匹林可影响 蛆小板功能可产生胃出血。但两药合用对某些疾病治疗有
(A)两者最好避免合用,特别是易发生相互作用的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法林的药物相互作用华法林为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药,是使用广泛的一种抗凝剂,主要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多种外科、介入手术后也须常规服用,还可以用于房颤病人的治疗。
本品迅速完全从胃肠道吸收.分布容积较小,与血浆蛋白大量结合,通过抑制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的合成而发挥抗凝作用。
首次给药后约72~96小时达最大效应,平均生物半衰期为35小时,一周后达血浆稳态,由肝代谢。
许多因素可影响病人对华法林的反应,如年龄、饮食,现有疾病和合用药物。
这些相互作用可致抗凝作用减弱或致严重出血,应避免与有相互作用的药物合用,在必须合用时,应在用药开始、调整剂量和治疗结束时对病人进行监测,以保证安全应用。
一、华法林与其他药物、食物相互作用的主要机制1、华法林主要经肝脏细胞色素P450(CYP)酶系代谢,能抑制CYP活性的药物均可使华法林的代谢减慢,半衰期延长,抗凝作用增强;反之亦然。
华法林含2种异构体,S型经肝脏CYP2C9酶代谢,R型由CYP3A4等酶代谢。
2、华法林与血浆蛋白(主要是白蛋白)结合率高达98%~99%,但只有游离华法林能发挥抗凝作用,因此,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和食物可竞争性抑制华法林与血浆蛋白结合,使游离华法林浓度增加,抗凝作用增强。
二、与华法林合用能增强抗凝作用的药物有:1、与血浆蛋白的亲和力比本品强,竞争结果使游离的华法林增多,如阿司匹林、保泰松、甲芬那酸、水合氯醛、氯贝丁酯、磺胺类药、丙磺舒等;2、抑制肝微粒体酶,使本品代谢降低而增效,如氯霉素、别嘌醇、甲硝唑、西咪替丁、单胺氧化酶抑制药等;3、减少维生素K的吸收和影响凝血酶原合成的药物,如各种广谱抗生素、考来烯胺(消胆胺)等;4、能促使本品与受体结合的药物,如奎尼丁、甲状腺素、同化激素、苯乙双胍;5、干扰血小板功能,促使抗凝作用更明显的药物,如大剂量阿司匹林、水杨酸类、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氯丙嗪、苯海拉明等;6、此外还有口服降糖药、丙硫氧嘧啶、二氮嗪、丙吡胺、磺吡酮、肾上腺皮质激素、苯妥英钠、链激酶、尿激酶等。
需要说明的是,华法林应尽量避免与上述药物合用,以防抗凝作用增强而引起出血,如必须合用,应密切监测本品的血药浓度,并调整剂量。
三、与华法林合用能减弱抗凝作用的药物有:1、抑制其吸收的药物,如制酸药、止泻药;2、肝药酶诱导剂,如卡马西平、巴比妥类、灰黄霉素、利福平等;3、能促进凝血因子合成的药物,如维生素K族、口服避孕药、雌激素等。
以上药物与华法林合用时,应适当增加本品的剂量。
四、华法林与常见药物的相互作用分述如下:(一)制酸药:1、H2拮抗剂西咪替丁可增加血清华法林水平致出血,虽然并不是所有病人都会发生,但一旦发生、影响较大。
该药可抑制代谢华法林的肝药酶。
2、雷尼替丁,尼扎替丁和法莫替丁一般不与华法林发生相互作用,但也有报道可增加抗凝作用、因此在起始治疗时应进行监测。
法莫替丁不与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作用,故不影响华法林的代谢。
3、质子泵抑剂奥奥美拉唑通过作用于CYP450酶系而延缓华法林的清除,虽有必要进行监测但临床意义不大。
兰索拉唑对CYP450酶系有轻微的诱导作用,因此,合用时应小心。
4、碳酸氢钠片、硫糖铝与华法林合用,后者使吸收减少。
硫糖铝偶可致华法林作用减少,虽可合用但应监测抗凝作用,推荐间隔2小时分开使用、因硫糖铝可能吸附胃肠道中的华法林而减少其吸收,(二)抗抑郁药:选择性5-HT重摄取抑制剂(SSRI)与华法林的相互作用程度不同。
1、氟西汀则对华法林影响极少,但也有相互作用的报道。
2、帕罗西汀与华法林间有药效学的相互作用,可增加出血倾向但不影响INR值。
3、有报道舍曲林可增加华法林的作用,可致血小板减少、异常出血或紫瘢。
应密切监测凝血酶原时间。
(三)降糖药:苯乙双胍片、二甲双胍片可加强抗凝药(如华法林等)的抗凝血作用,可致出血倾向。
(四)抗菌药物除利福平外,多数抗菌素可增加华法林的抗凝作作用,如氯霉素、大环内酯类药物,甲硝唑、磺胺类药物、部分喹诺酮类药物、部分头孢菌素类药物,四环素类药物和复方磺胺甲噁唑、前4种药物可能降低代谢华法林的肝药酶而影响华法林的活性,致抗凝作用增加。
其余可能的机制不明。
1、青霉素类: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氨苄西林/舒巴坦钠、苄星青霉素可加强华法林的作用。
2、大环内酯类:(1)长期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应用红毒素片时可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从而增加出血的危险性,老年病人尤应注意。
两者必须同时使用时,华法林的剂量宜适当调整,并严密观察凝血酶原时间。
(2)临床上阿奇霉素与华法林合用可增强后者的抗凝作用。
(3)克拉霉素片会增强华法林的作用。
罗红霉素对华法林的代谢基本没有影响。
3、喹诺酮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可提高抗凝药华法林或其衍生物的作用。
这些药物合用,应严密监测凝血酶原时间或其它凝血试验。
(1)曾有报道患者同时服用抗凝剂和包括莫西沙星在内的抗生素抗凝活性升高。
其危险因素包括感染(及其炎症过程),年龄和患者的一般情况。
尽管莫西沙星和华法林的相互作用在临床试验中未经证实,但应监测INR,如有必要应调整口服抗凝剂的剂量。
(2)培氟沙星注射液、依诺沙星、诺氟沙星与抗凝药华法林同用时可增强后者的抗凝作用,合用时应严密监测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并调整剂量。
左氧氟沙星影响较小。
4、硝基咪唑类药物(1)甲硝唑片能抑制华法林和其他口服抗凝药的代谢,加强它们的作用,引起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2)替硝唑能抑制华法林和其他口服抗凝药的代谢,加强他们的作用,引起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3)奥硝唑能抑制抗凝药华法林的代谢,使其半衰期延长,增强抗凝药的药效,当与华法林同用时,应注意观察凝血酶原时间并调整给药剂量。
5、抗真菌药:全身使用的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伊曲康唑、酮康唑和咪康唑可增加华法林的抗凝作用,部分因影响肝药酶而引起。
(1)在一项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中,氟康唑可使服用华法林的健康男性志愿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延长(12%)。
上市后的临床报道称,同其他唑类抗真菌药相仿,接受氟康唑治疗并同服华法林治疗的患者随着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可发生出血性不良事件(皮下淤血、鼻衄、胃肠道出血、血尿和黑便)。
应严密监查同时接受香豆素类抗凝血药治疗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
(2)口服华法林的患者应慎用硝酸咪康唑,并监测抗凝效应。
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同时使用含咪康唑的阴道制剂,可能会出现出血(齿龈、鼻)和血肿。
(3)伏立康唑(每日2次,每次300 mg)与华法林(单剂30 mg)合用,凝血酶原时间最多可延长93%。
因此当二者合用时,建议严密监测凝血酶原时间。
(4)已报道伊曲康唑与华法林有相互作用。
因此华法林与伊曲康唑同服时,应减少剂量。
(5)酮康唑胶囊与华法林同时应用可增强其作用,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对患者应严密观察,监测凝血酶原时间,调整抗凝药的剂量。
6、利福平利福平为肝酶诱导剂,可使华法林浓度减半。
在合用后一周内即可见抗凝作用的减弱,且作用在停用后可持续三周。
(五)降脂药:1、华法林与贝特类药物合用时.剂量应减少l/3~1/2。
因贝特类药物对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可致抗凝作用增强。
2、吉非罗齐胶囊可明显增强口服抗凝药的作用,与其同用时应注意降低口服抗凝药的剂量,经常监测凝血酶原时间以调整抗凝药剂量。
其作用机理尚不确定,可能是因为本品能将华法林等从其蛋白结合位点上替换出来,从而使其作用加强。
2、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辛伐他汀可轻度增加香豆素抗凝剂的INR值。
3、氟伐他汀可作用于部分代谢华法林的酶如CYP2C酶。
与香豆素类合用时有药物引起出血的报道或可见凝血酶原时问增加。
4、阿托伐他汀钙与华法林合用,凝血酶原时间在最初几天内轻度下降,15天后恢复正常。
即便如此,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加服本品时应严密监测。
5、考来烯胺合用华法林可降低其抗凝作用,因前者与胃肠道中胆汁酸的结合而减少了华法林的吸收。
因此,宜在考来烯胺服用4~6小时后再使用华法林。
(六)解热镇痛药:解热镇痛药包括阿司匹林、保泰松、羟基保太松等,最好不与华法林合用。
阿司匹林等水杨酸制剂一方面可置换与血浆蛋白结合的华法林,另一方面可抑制肝微粒酶活性,使华法林在肝内代谢下降。
这两种机制均可使华法林血药浓度增高,半衰期延长,从而增强抗凝作用,导致出血倾向或出血加重。
而保泰松等抗炎药对胃粘膜损害副作用大,易诱发胃粘膜溃疡出血,若华法林与其合用,无疑会“雪上加霜”而加重溃疡出血,甚至是大出血。
1、无论高或低剂量阿司匹林都可对血小板环氧合酶产生不可逆的抑制作用,由此可减少血小板聚集,导致出血时间延长。
2、洛索洛芬钠与香豆素类抗凝血药(华法林)合用时,会增强该类药的抗凝血作用,应密切观察,必要时应减量。
因本品抑制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作用,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凝固力,对该药的抗凝血起相加作用。
3、超过2周给予较大剂量(大于一日2克)对乙酰氨基酚,可使华法林对部分病人的凝血酶降低作用增强,但本品用于止痛时,因对胃肠道和血小板的作用较少,与阿司匹林相比与华法林合用更为适宜。
(七)抗肿瘤药:1、吉非替尼,虽然迄今尚未进行正规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在一些服用华法林的患者中报告了INR增高和/或出血事件。
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应定期监测其凝血酶原时间或INR的改变。
2、他莫昔芬可显著增加华法林对部分病人的作用,因此应降低华法林的剂量。
机制可能为他莫昔芬可抑制华法林代谢,其它可增加华法林作用的拮抗剂还有达那唑和氟他胺,可能还包括比卡鲁胺和托瑞米芬。
(八)抗心律失常药:1、莫雷西嗪与华法林共用时可改变后者对凝血酶原时间的作用。
在华法林稳定抗凝的病人开始用本品或停用本品时应进行监测。
2、胺碘酮通过抑制细胞色素P450 2C9而升高华法林的浓度。
胺碘酮和华法林的联合使用可能加剧口服抗凝药物的作用而增加出血的风险。
在使用胺碘酮治疗期间以及停止使用胺碘酮治疗后更加规律地监测凝血酶原水平并调整口服抗凝药物的剂量是必要的。
3、心得安(普萘洛尔)可升高华法林等的血药浓度。
4、普罗帕酮可增加华法林的抗凝作用。
5、奎尼丁本身具有减少凝血酶的作用,可抑制凝血因子的合成。
(九)抗雌激素药物已知抗雌激素药物托瑞米芬与华法林类抗凝药合用后可导致出血时间过度延长,因此本品应避免与上述药物合用。
(十)抗癫痫药:1、卡马西平可显著减少华法林的浓度,这是因为卡马西平使华法林在肝中的代谢增强所致。
2、丙戊酸钠片与抗凝药如华法林或肝素等、以及溶血栓药合用,出血的危险性增加。
3、与巴比妥类药物合用后,应使华法林剂量增加80%~60%,因巴比妥类药物为肝药酶诱导剂,可增加口服抗凝剂的代谢,而使后者活性减少。
若巴比妥类药物先于抗凝剂停用,应调低后者剂量。
但应注意,巴比妥类药物在停用后,作用仍可持续几周。
(十一)可与华法林发生相互作用的中药中草药成分复杂,药物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概率更高,一旦发生不良相互作用将大大增加患者出血或血栓栓塞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