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成瘾性机制
毒品成瘾性机制

吗啡等毒品可直接作用于 阿片肽神经元,使其释放 的内啡肽增加,内啡肽再 作用于多巴胺神经元上的 阿片受体,促发多巴胺神 经元的活性而发挥药物奖 赏效应;阿片肽神经环路 与多巴胺神经环路还存在 着大量的交互作用,共同 对毒品的成瘾起增强作用。
毒品成瘾与GABA能神经元系统
01
GABA能神经元是一种抑制性神经元,对 VTA(中脑腹侧被盖区 ) 内的多巴胺 神经元具有抑制作用。吗啡通过GABA 能神经元上的阿片μ受体的介导,可以抑 制GABA 能神经元,解除GABA 能神经 元对VTA 内的多巴胺神经元的抑制,使 得多巴胺神经元的活性增加,从而产生吗 啡的间接药物强化效应。
01
俗称“心瘾”,是指 02
躯体依赖消除以后,
人在多次用药后所产
精神依赖仍然长久顽
生的在心理上、精神
固存在,毒品的心理
上对所用药物的强烈
依赖性虽然表面上不
心理渴求或强制性觅
如生理依赖性明显、
药倾向。
强烈,但极难根除,
它是吸毒者在生理脱
毒后复吸率居高不下
的最重要原因。
药物类型不同、 其心理、躯体依赖性和耐受性不同
致幻剂型
有
不明显
较强 LSD、仙人掌毒碱
Khat型
有
不明显 不明显 卡塔叶及其制剂
为什么会成瘾?
脑科学揭示毒品成瘾性机理是与药理学的
受体机制有关的一种大脑疾病 ,即由于长期滥用成瘾性物质所引起的 一种大脑神经细胞形态结构、生物化学和功能改变的大脑慢性疾病。
毒品成瘾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脑病,其机理十分复杂,与脑内的多巴胺、 阿片肽、γ-氨基丁酸能等系统有关的奖赏系统是其主要的神经生物学 基础。
展望
毒品成瘾危害大,目前对其中的机制还未完 全明了。随着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等 有关学科的发展,相信会逐渐揭示其中的机 制。当前,在进一步探索手术戒断药物依赖 的同时,还可以从其他方面进行探索来消除 躯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根除复吸是未来 治疗的方向。
国际禁毒日禁毒手抄报内容资料大全

国际禁毒日禁毒手抄报内容资料大全毒品的危害是十分大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有时也会看到吸食毒品之后人需要付出的代价,我们一定要向毒品说“不”。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国际禁毒日禁毒手抄报内容资料大全,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禁毒手抄报内容资料:禁毒的常识】1.什么是合成毒品所谓“合成毒品”,是相对鸦片、海洛因这一类传统麻醉毒品而言的。
鸦片、海洛因主要取材于天然植物,合成毒品是以化学合成为主的一类精神药品,它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有的有兴奋作用、有的有致幻作用,也有的有中枢抑制作用。
又因为是近二十年才在我国出现滥用,并且多发生在娱乐场所,所以又被称为“新型毒品”和“俱乐部毒品”。
2.几种常见的合成毒品冰.毒(甲基苯丙胺)外观为纯白结晶体,故被称为“冰”(Ice)。
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极强的刺激作用,且毒性强烈。
麻古一种冰.毒片剂,外观与摇头丸相似,主要成份是“甲基苯丙胺”和“咖啡因”。
摇头丸(MDMA) 苯丙胺类中枢兴奋剂,具有兴奋和致幻双重作用。
K粉(氯胺酮) 分离性麻醉剂。
服用后遇快节奏音乐便会条件反射般强烈扭动,产生意识和感觉的分离状态,导致神经中毒反应和精神分裂症状。
三唑仑又名海乐神、酣乐欣,淡蓝色片。
一种镇静、催眠药物,长期服用极易导致药物依赖。
3.认识合成毒品的严重危害毒品的成瘾性主要取决于毒品的“精神依赖性”(即对毒品产生强烈的心理渴求,又称“心瘾”)。
由于合成毒品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一次足量尝试就可产生欣快感,并表现出比海洛因更强烈的精神依赖,因此合成毒品更易成瘾。
4.合成毒品的成瘾机制从毒品的成瘾机理看,人体细胞的兴奋活动是通过一种特殊化学物质——神经递质的释放来实现的。
苯丙胺类兴奋剂等合成毒品会促进神经递质耗竭性的释放,由此产生持续的、病理性的兴奋状态,导致神经细胞大量被破坏,引起神经功能系统的紊乱。
经过数次毒品作用后,神经细胞释放的快乐型神经递质不断减少,吸食者虽然理智上知道不该吸食毒品,但需要毒品的刺激来维持正常或异常的欣快感。
毒品成瘾的生物学基础

毒品成瘾的生物学基础毒品成瘾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会对个体的健康和社会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然而,这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并非简单的心理问题,诸多生物学因素也参与其中。
本文通过对毒品成瘾生物学基础的讨论和解释,旨在阐明这一复杂的现象。
第一章毒品成瘾的定义和分类毒品是指可以使人产生药理作用和心理作用的物质。
大多数毒品具有成瘾性,这意味着使用者可能会产生强烈的渴求和戒断症状。
根据药理作用和使用方式的不同,毒品可以分为许多种类,例如海洛因、可卡因、冰毒等等。
成瘾性是衡量毒品危害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成瘾性可以分为身体成瘾和心理成瘾两种。
身体成瘾是指长期使用毒品后,身体对药物的耐受性增加,同时戒断会产生强烈症状。
心理成瘾则是指对毒品的渴求和依赖,这种成瘾状态比身体成瘾更难以戒除。
第二章毒品成瘾的神经机制毒品成瘾与大脑神经环路的变化密切相关。
用药物刺激多巴胺神经元是毒品成瘾最常见的神经机制之一。
毒品作用于神经系统,增加了多巴胺神经元的释放,这会改变大脑对感受刺激的反应,使使用者产生快感,形成对药物的依赖。
神经适应也是毒品成瘾的重要神经机制。
随着毒品使用的频率和剂量的增加,神经元会逐渐适应药物的刺激。
这导致使用者需要更高的剂量来获得相同的效果,最终会导致戒断症状和依赖。
第三章遗传因素成瘾风险有一定的遗传基础,而且研究表明这些遗传因素与毒品成瘾相关。
一些基因表现出与成瘾行为的相关性,在家族研究中也显示出了成瘾的遗传性质。
最引人注目的基因是基因组中控制多巴胺转运的基因。
这些基因在毒品成瘾者中表现出异常。
例如,人们发现,基因组变异可导致某些人与大麻的使用相关的多巴胺神经元反应不同。
因此,个体对沉迷于使用毒品的风险也存在巨大的差异,这取决于他们携带的基因型。
第四章环境和社会因素毒品成瘾何以如此广泛且持久地存在,一部分是因为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生活在贫穷、犯罪、压力大和容易获得毒品的环境中,个人沉迷于毒品的机会更大。
在青春期,个人身份的确定和社会环境相结合,个人开始形成独特的世界观和行为规范。
毒品成瘾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

毒品成瘾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毒品成瘾,是一个深层次的问题。
许多人对毒品成瘾的原因一知半解,而毒品成瘾的实质是毒品改变了大脑中的化学信号系统,导致人们失去控制力并难以自拔。
因此,研究毒品成瘾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变得十分重要。
一、神经元的反应和信号传导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承担接收和传递信息的功能。
神经元内部有一种被称为神经外分泌物的化学物质,叫做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通过囊泡释放到特定的区域,然后进入神经元周围的空间,与其他神经元或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从而控制生理过程。
神经细胞膜上的受体由钾、钠、钙离子等不能透过细胞膜的离子通道组成,这些通道可以通过电信号或外部化学物质的接触来打开或关闭。
此外,神经元间也会形成连接,在神经信号传递时发挥重要作用。
这些化学连接被称为突触,其中的化学信号通过神经递质来传递。
二、毒品等成瘾物质如何影响神经元活动毒品能够通过改变神经递质的浓度,从而影响神经元的信号传递。
几种药物,包括鸦片制剂、可卡因和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等物质被证明对大脑的放电活动产生较大影响,导致大脑活动模式发生变化。
这些药物可以抑制神经元的信号传递,从而降低个体的注意力和行为反应。
这样的影响使人们更容易在整个大脑中形成具有成瘾性的神经网络。
三、毒品成瘾的形成过程毒品成瘾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种成瘾状况的发展同时还与数种因素有关,包括个人的基因、环境压力、社会因素、药物种类和时间等因素。
药物对大脑产生的持续性的化学影响,流窜到大脑内部若干新形成的像成瘾的神经回路上,并消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剩余可塑性的创造力,这种持续性的改变在生理结构适应变化的同时,逐渐地沉淀下来,也使强迫性进食、重度酗酒、强迫性行为等异常状态威胁着更多的成年人和青少年。
四、当前的毒品治疗方法在目前的毒品治疗方法中,包括行为干预和药物治疗两方面。
行为干预方法是帮助成瘾者改变他们的思考模式、社交技能和行为方式。
药物治疗方法则是利用药物对神经传递过程中的一些化学反应进行调节,有时可以减轻戒断症状和毒瘾。
毒品的危害、机理与戒毒

极具欺骗性外表的摇头丸
新型毒品种类
• 3、K粉即“氯胺酮”,静脉全麻药,有时 也可用作兽用麻醉药。白色结晶粉末,无 臭,易溶于水,通常在娱乐场所滥用。服 用后遇快节奏音乐便会强烈扭动,会导致 神经中毒反应、精神分裂症状,出现幻听、 幻觉、幻视等,对记忆和思维能力造成严 重的损害。此外,易让人产生性冲动,所 以又称为“迷奸粉”或“强奸粉”。
离不开毒品。
(2)精神依赖性
也叫心理依赖性,吸毒人员则称之为“心瘾”。这是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作 用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效应。这种精神效应强迫用药者不顾一切地寻求毒 品满足自己的欲望。这种欲望有如猫抓心似地,将整个身心,思维都投向毒 品,寻求一种欣快感和舒适宁静的精神效应。当这种心理体验过后,随即而 来的是一种抑郁、焦虑、失落等情绪低下感觉,而这种感觉又促使产生再次 吸毒,为的是克服不愉快的感觉,寻求一个愉快的感觉状态,这就是精神依 赖。精神依赖性的顽固存在是脱毒后再次复吸的重要原因,“一朝吸毒,十 年戒毒,一辈子想毒品”这句俗话说明了精神依赖的顽固性。
毒品种类
• 从毒品流行的时间顺序看,可分为传统毒 品和新型毒品。 • 传统毒品一般指鸦片、海洛因等阿片类流 行较早的毒品。 • 新型毒品是相对传统毒品而言,主要指冰 毒、摇头丸等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 奋剂类毒品,在我国主要从上世纪末开始 在歌舞娱乐场所中流行。
传统毒品种类
• 鸦片 • 又叫阿片,俗称大烟,是罂粟果实中流出 的乳液经干燥凝结而成。因产地不同而呈 黑色或褐色,味苦。生鸦片经过烧煮和发 酵,可制成精制鸦片,吸食时有一种强烈 的香甜气味。吸食者初吸时会感到头晕目 眩、恶心或头痛,多次吸食就会上瘾。
当时的日伪政府规定,只要申 请登记,不经检查,就可领到 政府颁发的鸦片吸食许可证。 伪警察局规定该证有效期仅1 个月,到期更换新证,以此创
禁毒社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禁毒社工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哪一天?A. 6月26日B. 5月31日C. 7月1日D. 8月9日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毒品的危害?A. 对个人健康造成严重损害B. 破坏家庭和睦C. 提高社会治安水平D. 影响社会稳定答案:C3. 我国《禁毒法》规定,禁毒工作应坚持什么原则?A. 预防为主B. 打击为主C. 教育为主D. 惩罚为主答案:A4. 以下哪个机构负责全国禁毒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A. 公安部B.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C. 国家禁毒委员会D. 最高人民检察院答案:C5. 以下哪种药物不属于阿片类药物?A. 吗啡B. 可待因C. 曲马多D. 咖啡因答案:D二、多选题6. 以下哪些属于毒品的分类?A. 麻醉药品B. 精神药品C. 处方药D. 非处方药答案:A, B7. 毒品成瘾的机制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生理依赖B. 心理依赖C. 社会依赖D. 经济依赖答案:A, B8. 以下哪些行为属于违反《禁毒法》的行为?A. 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B. 非法持有毒品C. 非法使用毒品D. 非法制造毒品答案:A, B, C, D9. 禁毒社工在帮助吸毒者戒毒过程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A. 提供心理辅导B. 协助就业C. 家庭支持D. 法律援助答案:A, B, C, D10. 以下哪些属于毒品预防教育的内容?A. 毒品的种类和危害B. 毒品的成瘾机制C. 毒品的法律后果D. 毒品的制造方法答案:A, B, C三、判断题11. 吸毒是一种个人选择,不应受到法律的约束。
(错误)12. 吸毒者在接受戒毒治疗时,其个人信息应得到保护。
(正确)13. 所有毒品都具有成瘾性。
(错误)14. 禁毒社工在开展工作时,应尊重吸毒者的隐私权和人格尊严。
(正确)15. 只有成年人才会吸毒,未成年人不会接触到毒品。
(错误)四、简答题16. 简述禁毒社工在社区禁毒工作中的主要职责。
答:禁毒社工在社区禁毒工作中的主要职责包括: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提高社区居民的防毒意识;为吸毒者提供心理支持和行为矫正服务,帮助他们戒毒和重返社会;协调社区资源,为吸毒者提供必要的生活帮助和就业指导;监测社区内的毒品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参与制定解决方案。
毒品预防安全教育

目
CONTENCT
录
• 毒品的基本知识 • 毒品的预防与控制 • 毒品成瘾的戒除与康复 • 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 • 毒品预防安全教育的实践与案例
01
毒品的基本知识
毒品的定义与种类
定义
毒品是指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具有成瘾性,长期吸食或使用 会导致身体和心理上的依赖。
种类
常见的毒品包括鸦片、海洛因、大麻、可卡因、冰毒、摇头丸等 。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培训和交流活动能够提升教师的专业 素养和教学能力,为毒品预防安全教 育提供有力保障。
毒品预防安全教育实践的案例分析
某中学开展的“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教育活动
通过组织讲座、展览、模拟演练等形式,全面提高学生的毒品预防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某社区开展的“家庭禁毒行动”
通过家长学校、亲子活动等形式,加强家长对毒品预防安全教育的重视,形成家校共同参 与的良好氛围。
禁毒法律法规与政策
制定和完善禁毒法律法规
加强国际禁毒合作
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禁毒法律法规,明 确毒品犯罪的定义、处罚措施和执法 程序,为打击毒品犯罪提供法律依据。
政府应加强国际禁毒合作,共同打击 跨国毒品犯罪活动,遏制毒品蔓延趋 势。
推行严厉的禁毒政策
政府应推行严厉的禁毒政策,加大毒 品犯罪的打击力度,严惩毒品犯罪分 子,起到震慑作用。
03
毒品成瘾的戒除与康复
戒毒康复的重要性与方法
戒毒康复的重要性
毒品成瘾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不仅 危害个人的身心健康,还会对家庭和社 会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戒毒康复是摆 脱毒品成瘾的关键步骤,能够帮助吸毒 者重新融入社会,恢复正常生活。
VS
戒毒康复的方法
毒品的成瘾机理及防控研究

毒品的成瘾机理及防控研究毒品,也叫做药物滥用,是指一类会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的化学物质。
毒品不仅具有强烈的药理作用,还能够让人产生强烈的物质和心理依赖,使人变得成瘾。
那么,毒品的成瘾机理是什么?如何有效地进行毒品防控研究呢?本文将从化学成分、神经系统、心理和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化学成分毒品中的化学成分,是导致其成瘾的根本原因之一。
毒品中具有成瘾性的主要是其在人体内产生的生物学效应。
比如海洛因能够刺激大脑中的多巴胺神经元,使人产生欣快感,而这种感觉是毒瘾者所追求的。
可卡因则能够抑制多巴胺的再摄取,使神经系统中的多巴胺水平持续升高,产生机体在生理上的成瘾感受。
但是,这种欣快感是短暂的,并且会产生多种副作用。
为了获得更长的欣快感,毒瘾者不断地使用毒品,并逐渐增加用量,以抵消耐受性的产生。
多次使用后,神经元逐步发生改变,使毒品不仅仅只是通过化学作用刺激多巴胺神经元,而是对大脑产生持续性的影响。
二、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毒瘾形成的关键部位之一。
毒品进入人体后,对神经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刺激。
不同的毒品会具有不同的作用方式,在大脑中释放出自然存在的神经传递物质,比如:多巴胺、GABA和谷氨酸。
多巴胺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种递质,它直接影响了脑内奖赏系统。
毒品的过程可以刺激奖励系统,使其放出更多的多巴胺。
因此,人们感觉到轻松和快乐。
当人们屡次使用毒品时,神经元将开始改变并逐渐失去其对多巴胺反应的灵敏性。
这导致需要更多的药物来产生相同的感觉。
在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内,脑内神经元可以发生长期性的改变,使得他们在任何时候都需要使用毒品来获得快乐。
三、心理毒品的成瘾机理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人们使用毒品的原因包括:寻求快乐、逃避现实,或是减轻压力。
毒品往往能使人们体验到急迫的快感和幸福,尤其是在情绪或心理上较为脆弱的人群中,使用毒品的频率更是惊人。
不仅如此,毒品使用者还可能在长期使用毒品后,产生严重的心理依赖。
一旦停药,他们就会遭受压抑、失眠、焦虑、烦躁和其他一系列负面情绪和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
次强
不明显 不明显
较强
较强 不明显
麻黄素、苯丙胺、甲基苯丙胺、 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 芬氟拉明、利他林
LSD、仙人掌毒碱
卡塔叶及其制剂
为什么会成瘾?
脑科学揭示毒品成瘾性机理是与药理学的 受体机制有关的一种大脑疾病 ,即由于长 期滥用成瘾性物质所引起的一种大脑神经细 胞形态结构、生物化学和功能改变的大脑慢 性疾病。
❖ 吗啡等毒品直接作用于中脑-边缘系统多巴胺神经 通路和中脑-边缘系统-皮质系统多巴胺神经通路 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导致多巴胺释放增加,多巴胺 通过作用于脑内多巴胺D1、D2受体而完成奖赏 效应,产生毒品成瘾作用。
❖ 同时,吗啡等毒品还可以抑制多巴胺的重摄取或直 接作用于多巴胺受体而增强多巴胺功能 。但是,长 期使用毒品会对上述多巴胺能神经元产生损害,为 了维持这种病理性的稳态,必须增加毒品的使用量 以刺激多巴胺神经元释放足够量的多巴胺,这是产 生毒品精神依赖性的原因,而一旦停药又会导致多 巴胺释放突然减少并产生戒断症状。
精神依赖性(心理依赖)
俗称“心瘾”,是指人在多次用药后所产 生的在心理上、精神上对所用药物的强烈 心理渴求或强制性觅药倾向。
躯体依赖消除以后,精神依赖仍然长久顽 固存在,毒品的心理依赖性虽然表面上不 如生理依赖性明显、强烈,但极难根除, 它理、躯体依赖性和耐受性不同
大麻在我国俗称“火麻”,为 一年生草本植物,雌雄异株, 大 原有产野生于、亚洲有栽中培部。,大现麻遍的及变全种球,麻植物 很多,是人类最早种植的植物 之一。作为毒品的大麻主要是 指矮小、多分枝的印度大麻。 大麻类毒品的主要活性成分是 四氢大麻酚(THC)
大麻成品
海洛因
可卡因
摇头丸
毒品成瘾性的概念
❖ 吗啡等毒品可直接作用于阿片肽神经元,使其释放的内 啡肽增加,内啡肽再作用于多巴胺神经元上的阿片受体, 促发多巴胺神经元的活性而发挥药物奖赏效应;阿片肽 神经环路与多巴胺神经环路还存在着大量的交互作用, 共同对毒品的成瘾起增强作用。
毒品成瘾与GABA能神经元系统
❖ GABA能神经元是一种抑制性神经元,对VTA(中脑腹 侧被盖区 ) 内的多巴胺神经元具有抑制作用。吗啡 通过GABA 能神经元上的阿片μ受体的介导,可以抑制 GABA 能神经元,解除GABA 能神经元对VTA 内的多 巴胺神经元的抑制,使得多巴胺神经元的活性增加,从 而产生吗啡的间接药物强化效应。
毒品成瘾的神经机制
❖ 毒品成瘾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脑病,其机理十 分复杂,与脑内的多巴胺、阿片肽、γ-氨基 丁酸能等系统有关的奖赏系统是其主要的 神经生物学基础。
脑内的犒赏系统
“赌瘾”和 “毒瘾”
其大脑中负 责奖赏的活 动区域是一 样的。
毒品成瘾与多巴胺神经环路
❖ 多巴胺神经环路包括中脑-边缘系统多巴胺神经通路 和中脑-边缘系统-皮质系统多巴胺神经通路。二者 参与认知、意识活动等功能,是情绪和感情表达的中 枢基础,同时在药物依赖的产生机制中起到了十分重 要的作用。
展望
❖ 毒品成瘾危害大,目前对其中的机制还未完全 明了。随着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等有关 学科的发展,相信会逐渐揭示其中的机制。当 前,在进一步探索手术戒断药物依赖的同时,还 可以从其他方面进行探索来消除躯体依赖性 和精神依赖性,根除复吸是未来治疗的方向。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药物类型 心理依赖 躯体依赖 耐受性 种类
吗啡型 巴比妥型 可卡因型
强 较强 强
强 强 不明显
强 较强 不明显
海洛因、阿片、吗啡、度冷丁、 可待因、美沙酮、镇痛新
酒类、巴比妥及其他安眠药、 BZD
COCA叶、可卡因
大麻型
较强
不明显 不明显 北美印度大麻、四氢大麻酚
苯丙胺型
强
(ATS)
致幻剂型
有
Khat型
毒品成瘾可分为: 精神依赖性 身体依赖性
身体依赖性(生理依赖)
是指当反复使用某种毒品时,为适应毒品的存 在,机体会发生一系列适应性改变,表现为一 种周期性或慢性中毒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毒 品已成为机体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必须继续 使用该药方能维持机体的基本生理活动,否则 就会产生一系列戒断症状。
毒品成瘾性机制
什么是毒品
❖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 毒)、吗啡、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 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品和精神药 物。
❖ 所谓新型毒品,是相对鸦片、海洛因等从 植物中提取的传统毒品而言的,它主要指
人工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
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 连续使用能使人产生依赖性。
❖ 另一方面,长期使用吗啡等毒品还能对蓝斑神经元的活 性产生抑制,突然停药后,蓝斑会产生脱抑制而表现为 蓝斑神经元过度兴奋,使得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 Glu) 和5 - 羟色胺(5 - HT) 释放增加,表现为戒断症状。
毒品成瘾的治疗
❖ 目前毒品成瘾的治疗困难,一般采用药物进行 脱毒,但是复吸率高。采用立体定向手术毁损 脑内的相关结构治疗毒品成瘾是一种新的尝 试,但是由于牵涉伦理学等的争议,并且对其疗 效和并发症缺乏长期和客观的随访、评价,手 术戒毒目前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
❖ 毒品成瘾是由毒品与大脑奖赏系统相互作用产生的 慢性、复发性脑疾病,有着极其复杂的机制,主要 表现为强迫性用药和对药物的持续性渴求:即成瘾 者失去了对毒品寻觅和摄取的控制,其本质是代偿 性适应。持续使用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发生各种适应 性的改变,最终导致耐受、躯体依赖、敏化、渴求 和复吸。毒品成瘾对全身各个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 损害,其中以神经系统损害最为严重。
可卡因抑制多巴胺的转运
毒品成瘾与阿片肽-阿片受体系统
❖ 脑内存在内源性的阿片肽-阿片受体系统,阿片肽神经 元主要分布在伏核、杏仁核、丘脑、中脑等部位,而阿 片受体主要分布在中脑-边缘系统多巴胺神经元上。 阿片肽神经元通过分泌内啡肽等作用于多巴胺神经元 上的阿片μ、κ、δ等受体而发挥抗伤害反应和药物强 化效应。
❖ 目前在我国主要有:摇头丸、氯胺酮(K 粉)、咖啡因、LSD、安眠酮、丁丙诺菲、 麦司卡林、止咳水、迷幻蘑菇、地西泮、 有机溶剂和鼻吸剂等。
罂粟
冰毒即甲基苯丙 胺,为纯白色晶 体,外观似冰, 俗称“冰毒”。 该药小剂量时有 短暂的兴奋抗疲 劳作用。 冰毒 最早由日本人发 明。二次大战时, 日本侵略者给士 兵服用冰毒以提 高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