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课后题

合集下载

《水资源管理》参考答案

《水资源管理》参考答案

《水资源管理》参考答案形考作业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水资源()正确答案是:是指淡水资源,不包括海水、苦咸水等;2. 我国水土流失、生态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的表现包括()。

正确答案是:一些地区出现“有河皆干、有水皆污、湿地消失、地下水枯竭”的情况3.降雨量过程线中,直方图的纵坐标是()。

正确答案是:降雨强度;4.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流域平均降雨量,是以()为权数,求得各雨量站降雨量的加权平均值,并将其作为流域平均降雨量。

正确答案是:各雨量站所在多边形的面积;5.下渗的水分运动,是在()作用下进行的。

正确答案是:分子力、毛管力和重力综合。

6.闭合流域与非闭合流域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

正确答案是:流域的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在平面位置上是否重合;7.受洪水涨落影响使水位流量关系不稳定,一般()时水位流量关系点据偏向右方。

正确答案是:涨洪8.连时序法绘制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应按照()的顺序连接水位流量关系点据。

正确答案是:实测点据时间9.“某河流断面百年一遇洪峰流量为1000 m3/s”,表明按照统计规律,洪峰流量()1000 m3/s的洪水,平均每百年发生一次。

正确答案是:大于或等于;10.样本的()就是总体相应统计参数的无偏估计。

正确答案是:均值;11.一般认为,计算所得两个水文变量的相关系数(),所求得的回归线才可以实际应用。

正确答案是:同时满足(1)、(2)。

12.当计算所得两个变量的相关系数r2=0时,表明这两个变量之间()。

正确答案是:不存在直线相关关系;13.大气中水汽的含量称为大气的()。

正确答案是:湿度14.在一定的范围内(水平范围几百公里到几千公里,垂直范围几公里到几十公里)温度、湿度、气压等性质比较均匀的大范围空气称为()。

正确答案是:气团15.水位是()。

正确答案是:水面的高程16.我国降雨量分布的总趋势基本上是()。

正确答案是:自东南向西北递减17.水文统计中的水文变量属于()随机变量。

高中地理第二章3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课后习题含解析中图版选修6

高中地理第二章3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课后习题含解析中图版选修6

第三节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浙江是“江南水乡”,但水乡亦愁水。

结合漫画“挥汗如雨”完成第1~2题。

1.造成浙江省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是( )A.时空分布不均B.需求结构不合理C.人均拥有量少D.生产利用效率低2.漫画中人类过度的行为最可能导致( )A.水质下降B.地面沉降C.降水增多D.土壤酸化答案:1.A 2.B下图为两个苏丹儿童用特殊吸管吸地上的雨水,这种吸管的设计能防止蚂蟥被吸入,杜绝几内亚蠕虫病。

全球有11亿人每天等待着方便干净的饮用水,缺乏安全饮用水的结果是每天有6 000人因此丧命,另外还有30亿人没有干净的用水卫生设施。

而每年因缺水或者饮用不干净的水传染疾病而死亡的有220万人,其中主要是儿童。

据此完成第3~4题。

3.下列四组国家中,急需要联合国全球环境基金组织帮助解决水源问题的是( )A.蒙古、韩国、沙特阿拉伯B.埃及、伊朗、阿富汗C.中国、印度、埃及D.伊拉克、哈萨克斯坦、澳大利亚4.对于上图与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说明淡水资源缺乏问题B.说明淡水缺乏和水卫生两大问题C.非洲地区热带草原气候面积广阔,水资源较为丰富D.发达国家由于水污染较重,所以有大量居民存在饮水不安全现象解析:第3题,急需联合国全球环境基金组织帮助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国家一定是处于干旱地区、水资源缺乏的发展中国家,只有B项符合要求。

第4题,材料主要涉及用水卫生问题,而题图也涉及水资源短缺问题。

非洲热带草原气候面积广大,但有干湿两季,干季缺水严重。

水卫生问题主要存在于发展中国家。

答案:3.B 4.B5.目前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期间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是( )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解析:本题考查解决华北春旱的措施,并且融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会引起地面沉降;缩减农田面积虽可起到降低农业用水量的作用,但减少了粮食总产量;工业和生活污水是不能直接灌溉农田的。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关于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方法中系列法说法错误的是()。

参考答案:克服资料不全和工作量太大问题2.水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目的包括()参考答案:提供代表水质量现状的数据,供评价水体环境质量使用。

###确定水体中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状况,追溯污染物的来源,污染途径,迁移转化和消长规律,预测水体污染的变化趋势。

###判断水污染对环境生物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

###探明各种污染物的污染原因以及污染机理。

3.下列属于地下水污染特征的是()参考答案:隐蔽性###难以逆转性###延缓性4.哪些为监测断面?参考答案:B-B'###C-C'###D-D'###E-E'###F-F'5.为什么要进行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参考答案:弄清楚水资源总量的供需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不同时期不同部门的供需平衡分析,预测未来,了解水资源余缺的时空分布###针对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供需平衡6.关于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可行性的分析正确的是_。

参考答案:城市污水量大、集中,不受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水质水量变化幅度小,是较稳定的供水水源###城市污水厂一般建在城市附近,与跨流域调水、远距离输水相比,可大大节省取水、输水的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污水处理厂因增加深度处理单元而增加的投资少于新建水厂的投资,故可节省部分建设新给水处理厂的费用###城市污水处理后回用减少了污水排放量,从而可以减轻对水体的污染,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城市污水回用开辟了第二水源,减少了城市新鲜水的取用量,减轻城市供水不足的压力7.下面关于水质监测采样点设置说法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湖泊、水库采样需要考虑温跃层的存在与否###根据河流深度而定###根据河流宽度而定8.地表水污染特征包括以下哪项。

参考答案:易发现###循环周期短###易于净化和恢复9.去除污水中不溶性的、体积大的漂浮物、呈悬浮状态的污染物可采用()。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考试题库答案(DOC)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考试题库答案(DOC)

1.简述水资源的含义、分类、特征?含义:从供水角度讲,水资源可以理解为人类长期生存、生产、生活活动中所需要的各种水,既包括数量和质量含义,又包括其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狭义上的水资源,是指人类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够直接使用的淡水。

广义上的水资源,是指人类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各种水和水中的物质。

在社会和生产活动中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都可称为水资源。

分类: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天然水资源和调节性水资源;消耗性和非消耗性水资源。

特征:自然属性:资源的循环性、储量的有限性、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可恢复性、可调节性、利害两重性、用途广泛性、利用多样性等。

社会属性:商品性、不可替代性、环境特性;对自然环境影响:使水—土—岩系统相对稳定。

对社会影响:水资源决定经济发展模式。

2.简述全球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趋势?状况:全球农业用水占第一位(69%),工业用水第二位(23%)可复原比例最高,居民用水第三位(8%)人均占有量不断提高;世界各地用水量差异极大,发达国家多为工业用水54%,发展中国家多为农业用水80%;近年来用水量发展中国家增加幅度达,发达国家趋于稳定。

开发利用趋势:农业用水量及农业用水中不可复原的水量最高;工业用水由于不可恢复水量最低,将更加重视提高工业用水技术、降低用水量定额、加大节水力度、大幅度提高用水重复利用率。

水资源的开发将更为重视经济、环境与生态的良性协调发展。

3.简述中国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存在问题?状况:人均占有量不足;时间、空间分布极不均匀;空间:耕地面积和水,河流分配。

时间:夏多冬少;水系:湖泊较多,多数分布在湿润区。

干旱、半干旱地区河流稀少。

开发利用存在问题:需水量不断增加,供需矛盾尖锐,南方水质型、北方水量型缺;污染继续发展,加剧水资源缺乏;用水浪费,利用率偏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环境问题突出,地下水利用程度过高;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缺点为多头管理、各自为政和以需定供、以供定采的供水政策。

第6节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科学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水含答案

第6节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科学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水含答案

第6节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A组基础训练1.(台州中考)2013年底,浙江省委、省政府发出了“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五水共治动员令。

下列做法与“五水共治”行动相符合的是…………( )A.围湖造田B.随意倾倒生活垃圾C.及时拧紧水龙头D.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2.科学家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的眼泪”。

这是因为……………………………………………………………………………………( )A.地球上总储水量很少,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B.由于地球表面阳光照射,水会不断蒸发掉C.可方便利用的淡水资源不充足,人类活动的用水量增加且水体不断地受到污染D.土地沙漠化,使空气中水蒸气不断减少3.(金华中考)2018年中国环境日主题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为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金华,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A.加大空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B.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垃圾资源化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D.大力开展“五水共治”,保护水资源4.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下列做法不能节约用水的是……………………………………………………………………………………………………( )A.淋浴擦肥皂时B.洗衣后的水C.水龙头坏了,D.用水管不间断暂时关上喷头用来拖地立即进行修理地冲洗汽车5.2018年1月1日,我国《环境保护税法》开始实施。

下列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做法是…………………………………………………………………………………………………………( ) A.废旧电池回收利用 B.大规模砍伐树木C.在河床上随意挖沙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6.某校组织学生进行水资源状况调查,调查报告中的下述观点错误的是…………( )A.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B.水的污染加重了淡水危机C.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D.可以考虑用海水淡化解决淡水危机,蒸馏法是海水淡化的方法之一7.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课后题

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课后题

《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课后题(总1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课后作业第5章地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及工程地表水资源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中,哪些对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有利哪些不利答: 特点:1、多为河川径流,因此流量大,矿化度和硬度低2、受季节影响较大,水量时空分布不均3、较为充沛,能满足大流量的需水要求4、水质易受到污染,浊度相对较高,有机物和细菌含量高5、采用地表水源时,在地形、地质、水文、卫生防护等方面均较复杂。

有利特点:1、流量大。

有利于满足各种用水的水量要求,可以大量取水而不会对河流的生态造成太大的影响。

2、矿化度和硬度低。

有利于减少工业用水对水质处理的投资,同时对于农田灌溉有利于减少农田盐碱化的风险。

3、有机物和细菌含量高。

有利于利用天然河水发展养殖业,同时用于灌溉时可以提高土壤肥力。

不利特点:1、特点2。

这加大了人类利用水资源的成本,而且对用水可靠性产生较坏的影响。

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需要修建水利工程,如拦河坝等,这一方面对流域生态造成了影响,令一方面增大了投资。

2、水质易受到污染,浊度高。

这降低了用水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加大了水处理的投资。

3、特点5。

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有哪些各自具有哪些特点答: 1、河岸引水工程。

根据河流种类、性质和取水条件的不同,分为无坝引水、有坝引水和提水引水。

无坝引水的优点是可以去的自流水头;缺点水引水口一般距用水地较远,渗漏损失较大,且引水渠通常有可能遇到施工较难地段。

有坝引水适用于天然河道的水位、流量不能满足引水要求是,需抬高水位以便于自流引水的情况。

提水引水利用几点提水设备等,将水位较低水体中的水提到较高处,满足引水需要。

2、蓄水工程包含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引水建筑物三类基本建筑物。

它具有径流调节作用,可根据年内或多年河道径流量,对河道内水量进行科学调节,以满足灌溉、发电或城市生活、生产用水等要求。

2012高一地理新人教版必修一课后练习3.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推荐)

2012高一地理新人教版必修一课后练习3.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推荐)

2012高一地理新人教版必修一课后练习3.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推荐)第一篇:2012高一地理新人教版必修一课后练习 3.3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推荐)3.3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1)【基础过关】1.衡量一个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A.多年降水总量B.多年降水总量与蒸发量的差值C.河流径流总量D.多年平均径流总量2.有关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B.水资源的质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C.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社会影响程度不同D.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新京报》2011年1月6日报道:截至目前,由降水异常偏少和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导致的气象干旱已波及中国12个省份。

北方冬麦区旱情为30年一遇,小麦主产区旱情为50年一遇。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在2月4日启动Ⅱ级抗旱应急响应的基础上,5日召开全国冬麦主产区8省抗旱异地会商会议,并宣布启动Ⅰ级抗旱应急响应。

这是《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级别最高的应急响应机制,也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启动Ⅰ级抗旱应急响应。

读图,完成3~4题。

3.图片中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①我国水资源的数量本来就少②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均③部分地区水污染十分严重,为水质性缺水④人口的激增和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4.华北地区缺水的自然原因有()①河川径流季节变化大②降水稀少,蒸发量大③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不足④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某面积较小的岛国为改变淡水供给不足的状况,规划在填海地段建地下水库——将收集的雨水和地表径流,通过灌注并储存于地下含水层,需要时回抽补充地面供水。

据此完成5~6题。

5.提出此项规划,是因为该国()①用水量大②降水丰富③干旱少雨④污染严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6.为解决淡水供给不足问题,现阶段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有()①节约用水②国内跨流域调水③人工降水④循环用水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能力提升】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2008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WATER SANITATION HYGIENE”,即“涉水卫生”。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广州大学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广州大学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广州大学广州大学第一章测试1.引水工程可解决水资源的()问题。

A:时间分布不均 B:水质差 C:空间分布不均 D:高程差答案:空间分布不均2.水资源的特性包括()。

A: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 B:利用的多样性 C:资源的循环性 D:储量的无限性答案: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利用的多样性;资源的循环性第二章测试1.全球多年平均年蒸发量()全球多年平均年降水量。

A:小于 B:无关系 C:等于 D:大于答案:等于2.我国用水量占比最大的是()。

A:农业用水 B:生态用水 C:工业用水 D:居民生活用水答案:农业用水3.小循环是指水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之间的循环过程。

()A:错 B:对答案:错4.水源污染将造成“水质型缺水”,加剧水资源短缺的矛盾。

()A:错 B:对答案:对5.人为水循环可引起自然水循环中水量和水质的改变。

()A:对 B:错答案:对第三章测试1.降水量的年际变化程度常用()表示。

A:最小降水量 B:均方差 C:最大降水量 D:极值比答案:极值比2.充满于上下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是()。

A:包气带水 B:上层滞水 C:潜水 D:承压水答案:承压水3.我国河流的补给包括()。

A:冰川、融雪水补给 B:海水补给 C:地下水补给 D:降雨补给答案:冰川、融雪水补给;地下水补给;降雨补给4.按照孔隙类型,含水层类型可分为()。

A:岩溶含水层 B:孔隙含水层 C:均质含水层 D:承压含水层答案:岩溶含水层;孔隙含水层5.地下水流速较快,流速常用“m/s”来表示。

()A:错 B:对答案:错6.降水补给的河流Cv值大于地下水补给的河流Cv值。

()A:错 B:对答案:对第四章测试1.下列属于化学性水质指标的是()。

A:温度 B:pH C:细菌总数 D:色度答案:pH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饮用水水质指标中的微生物指标。

()A:病毒 B:菌落总数 C:耐热大肠菌群 D:总大肠菌群答案:病毒3.下列哪一项属于农田灌溉用水水质基本控制项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课后作业第5章地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及工程地表水资源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中,哪些对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有利哪些不利答: 特点:1、多为河川径流,因此流量大,矿化度和硬度低2、受季节影响较大,水量时空分布不均3、较为充沛,能满足大流量的需水要求4、水质易受到污染,浊度相对较高,有机物和细菌含量高5、采用地表水源时,在地形、地质、水文、卫生防护等方面均较复杂。

有利特点:1、流量大。

有利于满足各种用水的水量要求,可以大量取水而不会对河流的生态造成太大的影响。

2、矿化度和硬度低。

有利于减少工业用水对水质处理的投资,同时对于农田灌溉有利于减少农田盐碱化的风险。

3、有机物和细菌含量高。

有利于利用天然河水发展养殖业,同时用于灌溉时可以提高土壤肥力。

不利特点:1、特点2。

这加大了人类利用水资源的成本,而且对用水可靠性产生较坏的影响。

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需要修建水利工程,如拦河坝等,这一方面对流域生态造成了影响,令一方面增大了投资。

2、水质易受到污染,浊度高。

这降低了用水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加大了水处理的投资。

3、特点5。

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有哪些各自具有哪些特点答: 1、河岸引水工程。

根据河流种类、性质和取水条件的不同,分为无坝引水、有坝引水和提水引水。

无坝引水的优点是可以去的自流水头;缺点水引水口一般距用水地较远,渗漏损失较大,且引水渠通常有可能遇到施工较难地段。

有坝引水适用于天然河道的水位、流量不能满足引水要求是,需抬高水位以便于自流引水的情况。

提水引水利用几点提水设备等,将水位较低水体中的水提到较高处,满足引水需要。

2、蓄水工程包含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引水建筑物三类基本建筑物。

它具有径流调节作用,可根据年内或多年河道径流量,对河道内水量进行科学调节,以满足灌溉、发电或城市生活、生产用水等要求。

3、扬水工程主要指泵站工程,根据泵站在水系统中的作用,泵站可以分为取水泵站、送水泵站、加压泵站和循环泵站。

泵站的设计需要有一套合理的机电设备及相应的建筑物。

4、输水工程主要包括渠道输水和管道输水两种方式。

渠道输水主要用于农田灌溉;管道输水主要用于城市生产和生活用水。

输水工程的设计要符合一定的原则,满足经济可靠的要求,合理确定相应管径和管道流速。

地表水取水构筑物按其构造形式不同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各自的适用条件如何答: 1、固定式取水构筑物又可分为岸边式、河床式和斗槽式。

其中岸边式和河床式应用较为普遍,斗槽式使用较少。

岸边式无需在江河上建吧,适用于河岸脚都,主流近岸,岸边水深足够水质和地质条件都较好,且水位变幅较稳定的情况,但水下施工工程量较大,且须在枯水期或冰冻期施工完毕。

河床式根据进水管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自流管取水式、虹吸管取水式、水泵直接取水式和江心桥墩式。

它适用于主流离岸边较远,河床稳定、河岸较缓、岸边水深不足或水质较差,但河心有足够水深或较好水质式的情况。

2、移动式取水构筑物它适用于水源水位变幅大,供水要求急或取水量不大时的请况。

具体可分为浮船式和缆车式。

浮船式适用于河床稳定,岸坡适宜,有适当倾角,河流水位变幅在10—35m或更大,水位变化速度不大于2 m/h,枯水期水深不小于,水流平稳、流速和风浪较小,停泊条件较好的河段。

缆车式则适用于河流水位变幅为10—15m ,枯水位时能够保证一定的水深,涨落速度小于2m/h,无冰凌和漂浮物较少的情况。

其位置宜选择在河岸岸坡稳定、地质条件好、岸坡倾角适宜的地段,如果河岸太陡,所需牵引设备过大,移车较困难;如果河岸太缓,则吸水管架太长,容易发生事故。

选择江河取水构筑物位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答: 1、水质较好2、河床稳定,靠近主流和有足够的水深3、地质、地形和施工条件好4、避开人工建筑物和天然障碍物的影响5、避免冰凌的影响6、与河流的综合利用相适应图取水口1和7都不合理,因为这两点分布在河流的凸岸,水流速度较小,容易产生泥沙淤积。

取水口3、4、5也不合理,这三点靠近河流中分水岭(天然障碍物额),这里的河床容易产生冲刷或淤积。

而且在冰凌期时极易受到冰凌的冲击,造成取水构筑物的损毁。

取水点2和6也不合理。

这两三点虽然在河流凹岸处,但是没有避开凹岸主流的冲顶点。

最终选取8和9为最佳取水点。

岸边式取水构筑物的基本形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适用条件如何答: 1、合建式其特点是设备紧凑,总建筑面积较小,水泵吸水管路段,运行安全、管理和维护方便,应用范围广。

但合建式结构复杂,施工较为困难。

适用于岸边水深较大、河岸较陡、河岸地质条件良好、水位变幅和流速较大的河流才采用。

2、分建式其趋势构筑物土建结构简单,易于施工,但水泵吸水管路长,水头损失大,运行安全性差,且对吸水管及吸水底阀的检修较困难。

它适用于当岸边地质条件差,进水间不宜与泵房合建式,或者分建对结构和施工有利时的情况。

分建时,进水间设于岸边,泵房建于岸内地质条件较好的点,但不宜距进水间太远,以面吸水管过长。

河床式取水构筑物的构造组成式怎样的常见的趋势头部形式有哪些分别适用于什么场合答:河床式取水构筑物由泵房、集水间、取水头部和进水管组成。

1、管式取水头部适用于江河水质较好、洪水期浊度不大、水位变幅较小的中小型取水构筑物。

2、蘑菇式取水头部适用于泥沙、漂浮物较多的中小型取水构筑物,因为蘑菇头较高,所以要求在枯水期仍有一定水深。

3、鱼形罩式取水头部适用于水泵直接吸水的中小型取水构筑物,鱼形罩可焊接在吸水管上,或安装在吸水管的喇叭口外。

4、箱式取水头部适用于水深较小、含沙量小、冬季潜冰较多的河流。

5、桥墩式取水头部适用于中小型的取水建筑物和水深较小、船只通航不频繁的河流。

6、桩架式取水头部适用于流速较小、水位变化不大、河岸地质适宜打桩的河流。

7、岸边隧洞式喇叭口取水头部适用于主流近岸,河滩不发育,岸坡较陡,地质条件较好的河段。

8、活动式取水头部适用于枯水期水深较钱、洪水期底部含沙量较大的山区河流,多用于中小型取水构筑物。

9、斜板式取式头部适用于含沙量大、粗颗粒泥沙占一定数量、枯水期仍有较大水深和较大流速的河段。

什么是浮船式取水构筑物有哪些特点答:浮船式取水构筑物是将取水设备直接安置在浮船上,有浮船、锚固设备、联络管及输水斜管等部分组成。

其特点是构造简单了,便于移动,适应性强,灵活性大,能经常取得含沙量较小的表水层,且无水下工程,投资省,上马快,浮船式取水需随水位的涨落拆换接头,移动船位,紧固缆绳,收放电线电缆,尤其水位变化幅度达的洪水期,操作管理更为频繁。

浮船必须定期维护,且工作量大。

浮船在改换接头时,也需暂时停止供水,且船体怕碰撞,受风浪、航运、漂木及浮筏、河流流量、水位的急剧变化影响大,安全可靠性差。

缆车式取水构筑物由哪几部分组成泵车设计有哪些要求答:由泵车、坡道或斜桥、输水管和牵引设备等部分组成。

泵车设计的要求:1、斜坡的坡度不宜过大,否则会导致牵引设备过大,移车困难;也不宜太缓,否则吸水管架太长,容易发生事故。

2、要根据用户要求,合理的确定泵的扬程和流量,进而选择出泵的型号与备用的设置。

3、要根据河流的水文条件,合理的确定泵车的运行高程,以避免在枯水期取不到水,在洪水期发生水淹泵车的事故。

4、供电电源要有保证5、泵的进水口要合理选择,以免发生堵塞现象。

海水取水有什么特点其常用的构筑物形式有哪几种答::特点:1、含盐量高,腐蚀性强2、海生生物多3、受到潮汐和波浪的影响较大4、泥沙淤积形式:引水管渠引水、岸边式取水、潮汐式取水第 6 章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及工程地下水开发利用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分布广泛,容易就地取水水质稳定可靠具有时间上的调节作用减轻或避免了土地盐碱化具备某些特殊功能,如用于工业,洗浴,甚至发电等。

缺点:过度开采容易造成以下问题形成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引发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泉水流量衰减或断流引起海水入侵引起生态退化造成地下水质恶化管井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叙述管井施工的流程。

——管井主要由井室、井壁管、过滤器和沉砂管构成,管井又可分为单过滤器管井和多过滤器管井。

施工流程;钻凿井孔—安装井管—填砾和管外封闭—洗井—抽水实验大口井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叙述大口井施工的流程。

——主要有上部结构、井筒、及进水部分。

施工方法:1、大开挖施工法在开挖的基槽中,进行井筒砌筑或浇注及铺设反滤层工作。

2、沉井施工法在井位处先开挖基坑,然后在基坑上浇注带有刃脚的井筒;待井筒达到一定强度后,即可在井筒内挖土,利用井筒自重切土下沉。

集中式供水水源地的选择需要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1、水源地的水文地质条件首先从富水性角度考虑,水源地应选在含水层透水性强,厚度大、层数多、分布面积广的地段上。

其次,进一步考虑其补给条,取水地段应有较好的汇水条件,可以最大限度的拦截、汇集区域地下径流,或接近地下水的集中补给、排泄取。

2、水源地的环境影响因素保证水质和供水的可靠性,应远离城市或工矿排污区的上游,避开易发生地面沉降、塌陷、地裂等有害地质作用的地段。

3、水源地的经济、安全性和扩建前景在满足水量、水质要求的前提下,应靠近用户,少占耕地;应选在地下水浅埋或自流河段等。

简要叙述不同取水构筑物的适用范围。

——管井适用于开采深层地下水,井深一般在300m 以内,可用于开采潜水和承压水,其含水层的厚度一般在5m 以上或有几层含水层。

适用于任何砂、卵石、砾石地层及构造裂岩溶裂隙地带。

大口井适用于开采浅层地下水,一般在10m 以内。

适用于补给条件良好,任何砂、卵石、砾石层。

渗渠可开的采地下水埋深在2m 以内,含水层厚度一般为1—6m 。

适用于补给条件良好,渗透性较好的中粗砂、粗砂、砾石或卵石层。

坎儿井用于开采潜水,埋深较浅,一般在10m 以内,含水层厚度较薄。

辐射井的适应性较强,一般不能用大口井开采的厚度较薄的含水层,以及不能用渗渠开采的厚度薄、埋深较大的含水层,均可用辐射井开采。

第7章 生活用水以你所在的地区为例,设计一个分区用水量的计算方案。

——我村现有2500人,设计年限内预期发展到3000人。

大部分房屋为2层,室内有给水龙头及卫生设备。

全村用水量最大的单位有养殖场,招待所,商业街,洗浴中心,冶炼厂,学校,造纸厂,砖厂,水泥厂等,具体见下表。

计算用水量如下:1、居民生活用水量用水普及率以80%计,按当地用水习惯和房屋卫生设备情况,最高日用水定额为60/,因此最高日用水量为:1441000608.030001=⨯⨯=Q ()d m /3 2、各企业及建筑用水量根据经验,各企业及建筑用水量如表7-1所示,总用水量:21602=Q ()d m /3表7-1 各企业及建筑用水量 (单位d m/3)3、未预见水量采用上述两项用水量总和的15%,得:6.345216014415.03=+⨯=)(Q ()d m /34、最高日设计用水量26506.3452160144=++=d Q ()d m /3最高日用水量取为3000 d m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