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宣教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抗生素合理应用ppt课件模板

抗生素合理应用ppt课件模板

04
药物相互作用:与 其他药物的相互作 用,如抗凝血药物、 抗癫痫药物等
剂量和疗程
01
剂量:根据病情、年龄、体重等因素确定
02
疗程:根据病情、细菌种类、药物特性等因素确定
03
调整剂量和疗程:根据病情变化、药物反应等因素进行调整
04
避免滥用:严格按照医嘱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和疗程
联合用药和轮换用药
01 联合用药:两种或两种以 上抗生素同时使用,以增 强抗菌效果
02 轮换用药:定期更换抗生 素种类,以避免耐药性的 产生
03 联合用药和轮换用药的注 04 联合用药和轮换用药的优
意事项:根据病情和细菌
点:提高抗菌效果,减少
耐药性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耐药性的产生,降低治疗
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
费用和副作用
动物传播:耐药细菌 可以通过动物传播给 人类,导致耐药性的 传播
环境污染:抗生素残 留在环境中,导致耐 药细菌的繁殖和传播
耐药性的全球传播: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 耐药性细菌和耐药基 因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导致全球性问题。
预防耐药性的措施
01
合理使用抗生素:根据病情 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避免盲 目使用
演讲人
目录
01. 抗生素的基本概念 02.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03. 抗生素的滥用和耐药性 04. 抗生素的未来发展
1
抗生素的基本概 念
抗生素的定义
01
抗生素是一种能 够杀死或抑制细 菌生长的药物。
02
抗生素主要用于 治疗细菌感染, 如肺炎、尿路感
染等。
03
抗生素的种类繁 多,包括青霉素 类、头孢菌素类、
新型抗生素的研发
01
针对耐药菌株:研发针对耐药菌株 的新型抗生素

抗生素合理使用-课件

抗生素合理使用-课件

抗生素滥用导致耐药菌株的出 现和传播,使许多常见感染的 治疗变得越来越困难。
抗生素滥用对人类健康构成威 胁,可能导致治疗失败、疾病 恶化甚至死亡。
抗生素滥用对生态环境造成负 面影响,如抗生素残留进入水 体和土壤,影响生态平衡。
抗生素合理使用的意义
合理使用抗生素是保障人类健康 的重要措施,有助于减少耐药菌
在明确细菌感染的情况下,根据临床 诊断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
按照抗生素的抗菌谱选用
熟悉各类抗生素的抗菌谱,根据感染部位可能的病原体类型选择具有抗 菌作用的抗生素。
注意抗生素之间的交叉耐药性,避免因长期或不规范使用某种抗生素而 产生耐药性。
根据患者的生理、病理状况及药物的特殊要求选用抗生素,以提高疗效 并减少不良反应。
小儿抗生素的使用剂量
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抗生素的剂 量,避免过量或不足。
小儿抗生素的疗程
按照医生的建议,确保抗生素使用的 疗程足够,避免过早停药导致感染反 复。
老年人抗生素的使用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肝肾功能下降, 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减弱,容易发
生药物不良反应。
老年人抗生素的使用剂量
按规定的剂量和疗程使用
根据药品说明书或医 嘱使用抗生素,确保 给药剂量和疗程符合 治疗要求。
在使用抗生素过程中 ,注意观察疗效和不 良反应,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
不随意增减剂量或更 改用药途径,避免因 药物浓度过高或过低 影响疗效。
联合用药的指征和原则
在单一抗生素不能控制的重症感染时, 考虑联合使用抗生素,以增强疗效。
抗生素的发现和应用是20世纪医学的重大成就之一。是继手术、放疗、化疗后第 四种最有力的治疗手段。
抗生素种类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培训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培训课件

1/19/2021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5
抗生素合理使用
在有明确指征下,选择适宜药物,并采用适 当的给药途径、剂量和疗程,最大限度的发挥药 物的治疗和预防作用,以达到杀灭病原体和(或) 控制感染的目的,同时采用各种相应措施防止和 减少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戴自英:实用抗菌药物学,1992)
பைடு நூலகம்
1/19/2021
构成比(%) 41.0 18.0 11.9 14.4 14.7
1/19/2021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17
科学认识感染性疾病
未明热:
感染性疾病
国内资料
( n=6875)
59. 4
肿 瘤 性 疾 病 16. 4
风 湿 性 疾 病 14. 7
其他疾病
3. 9
病因未明
5. 6
国外资料
( n=3175)
36. 0
疾病、影响药物选择的合并症、依从性等……)
1/19/2021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10
3R原则
Right antibiotic 参考依据:
可能的病原体(流行病、临床、实验室) 病情严重程度 指南及本地区的耐药状况 药理(抗菌谱、MIC、PK/PD、穿透力、不良反应、 耐药倾向……) 先期抗生素应用
1/19/2021
内容
➢ 合理应用抗生素的相关概念 ➢ 合理应用抗生素的保证因素 ➢ 抗生素应用的特殊概念问题
1/19/2021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1
抗菌治疗的困境
抗生素广泛应用,选择性压力增加,耐药率不断上升
感染性疾病治疗仍然依赖抗生素,但因耐药,抗生素 使用不断升级和扩展,反过来进一步加重耐药,形成 恶性循环

抗生素合理使用PPT课件

抗生素合理使用PPT课件
适应证
不良反应
碳青霉烯类 Carbapenems
单酰胺类 Monobactams
品种 氨曲南Aztreonam 抗菌谱 窄 对肠杆菌科和绿脓具强大作用 对G+菌无抗菌活性 适应证 适用于各类G-菌感染 不良反应 少 与青霉素及头孢菌素交叉过敏反应发生率低 在密切观察下可用于青霉素过敏或头孢菌素过敏患者
在住院的感染病患者中,耐药菌感染的病死率为11.7%,普通感染的病死率只有5.4%。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滥用抗生素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滥用抗生素所致细菌耐药严重
品种多
用量大
级别高
耐药率高
我国抗菌药物的使用特点
应用范围 应用类型 有疑问的应用
人类用(50%) 综合医院20% 20%-50%不需要
对ß-内酰胺酶不稳定
血半衰期大多较短,不易进CSF
对肾脏有一定毒性
品种
头孢噻吩、头孢氨苄、头孢唑林、头孢拉啶
头孢烯
第一代头孢菌素适应证
头孢唑啉
同头孢噻吩,血浓度高,半衰期略长,对酶稳定性较噻吩高,可作为外科手术的预防用药
头孢氨苄
同第一代头孢,但抗菌作用略差 用于轻中度呼吸、尿路、皮肤感染
头孢拉啶
抗菌谱及适应证同头孢氨苄
各代头孢菌素特点
G+菌
G-菌
绿脓
肾毒性
酶稳定
一代
++++
+

++
+
二代
++
++

+
++
三代
+
+++
+++/+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宣教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宣教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一、抗生素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一)抗生素的定义 抗生素是指由细菌、真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生活过
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物 质。如青霉素、灰黄霉素、阿霉素。 半合成抗生素则是以微生物合成的抗生素为基础, 对其结构进行改进后所获得的一类新的化合物。 如:氨苄西林。那些完全由人工合成的对细菌或 真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物质,严格的说只能称 为抗菌药或抗真菌药,而不能称为抗生素。如: 喹诺酮类抗菌药。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二)抗生素的合理性预防应用 抗生素预防性应用约占抗生素应用总量的30%~40%,有的地 区或医疗单位甚至达到50%~60%。合理的预防应用通常可以 达到预期的目的;但不合理预防应用,不仅不能达到预防目 的,反而极有可能招致耐药菌的感染。因此在预防性应用前, 需充分考虑感染发生的可能性、预防用药的效果、耐药菌的 产生、二重感染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价格以及患者 的易感性等多种因素,再决定是否应用。 1.预防用药的原则 (1)预防用药指征 细菌感染的可能性程度是决定患者是否 采用预防用药的唯一指标。由此可以看出,预防用药仅适应 于未感染的患者,同时该患者如果不预防用药极有可能发生 感染并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要求医务人员必须综合考虑各 促成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评价出患者发生细菌感染的可能 性程度,为最终决定患者是否采用预防用药提供依据。促感 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有:
效。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二、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宣讲培训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宣讲培训课件
• 2、抗阴性杆菌作用较弱。 • 3、对绿脓杆菌与厌氧菌无效。 • 4、某些一代品种有不同程度的肾毒性。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宣讲
14
第二代头孢菌素的特点
• 1、第二代头孢菌素的抗菌谱较第一代有 所扩大,抗阴性杆菌活性加强
• 2、对G+ 菌稍逊于第一代头孢菌素,而 比三代头孢菌素强
• 3、对厌氧菌有一定作用 • 5、对绿脓杆菌无效 • 6、肾毒性比一代头孢菌素低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宣讲
3
抗细菌药物的分类及作用特点
• (二)按化学结构分类 • 1、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头
霉素类、单环内酰胺类和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等。
• 2、氨基糖苷类 • 3、喹诺酮类 • 4、大环内酯类 • 5、肽类抗生素。 • 5、四环素类/林可霉素类 • 6、磺胺类/硝基呋喃类 • 7、抗结核分支杆菌类
11
头孢菌素类的特点及合理应用
• 1、头孢菌素类为杀菌剂
• 2、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 3、按其发明年代的先后和抗菌性能的不 同而分为一、二、三、 四代
• 4、头孢菌素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比青 霉素类高,抗菌谱比青霉素类广,作用 也比青霉素类强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宣讲
12
临床常用的头孢菌素类
• 第一代:头孢噻吩、头孢噻啶、头孢唑林、头 孢拉定、头孢硫脒。
• 2、对β内酰胺酶比第三代头孢菌素更稳 定
• 3、对厌氧菌和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 (MRSA)的作用仍不理想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宣讲
17
一~四代头孢抗菌活性比较
• 头孢分类 • • 第一代 • 第二代 • 第三代 • 第四代

抗菌活性
对G+菌
对G- 菌
++++

《抗生素培训》课件

《抗生素培训》课件
肝肾毒性发生与个体差异、用药剂量和药物种类有关,应遵 循医嘱使用抗生素,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04
抗生素的耐药性
抗生素耐药性的现状与成因
现状
抗生素耐药性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许多常见病原菌已经对常用抗生素 产生耐药性。
成因
抗生素的滥用和误用是主要原因,此 外还包括自然选择和基因突变等因素 。
抗生素耐药性的危害
详细描述
不同年龄段和生理状态的患者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存在差异,因此应选择适合患者生理、病理状况 的抗生素。例如,老年人和儿童应避免使用对肝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孕妇应避免使用对胎儿有致畸作用的药物 。
根据药物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特点选用抗生素
总结词
在选择抗生素时,应了解药物的药效学和药 动学特点,以确保药物能够达到最佳的治疗 效果。
《抗生素培训》ppt课件
• 抗生素简介 •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 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 抗生素的耐药性 • 抗生素的合理选用 • 抗生素的使用误区与注意事项
01
抗生素简介
抗生素的定义
抗生素
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 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氨基糖苷类
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对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有强大抗菌活性,对厌 氧菌无效。
四环素类
四环素、土霉素等,抗菌谱广,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 ,对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及某些原虫也有抑制作用。
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阿奇霉素等,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军团菌、弯曲菌及支原 体、衣原体等具有抗菌作用。
抗生素的二重感染
抗生素的二重感染是指在长期或大量使用抗生素后,机体免疫力下降,继发感染 其他病原体,如真菌、病毒等。

抗生素知识培训培训课件

抗生素知识培训培训课件
抗生素的发现
自1943年以来,青霉素的发现开启了抗生素治疗的新纪元,挽救了数 以万计的生命。
03
抗生素的种类
抗生素种类繁多,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氨基糖
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等。
抗生素的种类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这类抗生素主要包括青霉素类和头孢 菌素类,具有抗菌谱广、毒性低、过 敏反应较少的优点。
通过破坏细菌细胞膜的结构及功能,达到杀菌或抑菌的作用。
影响细菌蛋白质合成
通过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达到杀菌或抑菌的作用。
02
抗生素的使用原则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对于病毒感染无效。在使用抗生 素前,应确诊为细菌感染,避免 滥用。
禁忌症
对某些抗生素过敏的患者应避免 使用,同时患有肝肾功能不全的 患者也需谨慎使用。
医生应遵循抗生素的使用原则,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敏试验结果 ,合理选用抗生素。同时,应减
少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情况。
提高公众意识
公众应了解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方 法和注意事项,避免自行购买和 使用抗生素。此外,应加强食品 安全和饮水质量的监管,减少耐
药细菌的传播。
加强国际合作
全球范围内的耐药性问题需要各 国共同应对。国际间应加强信息 交流、技术合作和政策协调,共 同推进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和耐药
抗生素知识培训培训课件
汇报人: 2023-12-30
目录
• 抗生素简介 • 抗生素的使用原则 • 抗生素的副作用与注意事项 • 抗生素的耐药性 •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与管理 • 抗生素知识培训的意义与价值
01
抗生素简介
抗生素的定义
01 02
抗生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宣教
2
(二)相关概念 1.抗生素合理应用的含义 是指在明确的指征下,选 用适宜的抗生素并采用适当的剂量与疗程,以达到 杀灭致病微生物和(或)控制感染的目的,同时又
要防止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2.抗生素合理应用的评价指标 安全、有效、简便、 及时、经济是国际合理用药调研中心对合理用药的 评价指标。为此特提出“五个正确”来指导医生合 理使用抗生素:正确地选择抗生素种类、正确的用 法用量、正确给药途径、正确的疗程以及正确的治 疗终点。“五个正确”中以正确地选择抗生素为首 要,抗生素的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抗生素的疗
(7)其他类(见表6)。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宣教
12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宣教
13
2.临床常见致病菌及其耐药机制 临床上预防或经验 性治疗感染时,常常需要针对一种或少数几种最可 能的致病菌,选择最有效的抗生素进行预防或经验 性治疗。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充分了解本地区的常见 致病菌及其耐药情况。现将临床常见病原菌及其耐 药机制列表如下(表7):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宣 教
一、抗生素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一)抗生素的定义 抗生素是指由细菌、真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生活过
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物 质。如青霉素、灰黄霉素、阿霉素。 半合成抗生素则是以微生物合成的抗生素为基础, 对其结构进行改进后所获得的一类新的化合物。 如:氨苄西林。那些完全由人工合成的对细菌或 真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物质,严格的说只能称 为抗菌药或抗真菌药,而不能称为抗生素。如: 喹诺酮类抗菌药。
表皮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草绿色链球菌
以及各种厌氧菌引起的感染。本类抗生素在骨组织中的浓
度很高;不良反应主要有伪膜性肠炎和心脏毒性(心电图 变化、血压下降、心跳和呼吸停止)。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宣教
11
(5)四环素类 本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主要为与细 菌核糖体30S亚基结合而抑制肽链的增长和细菌蛋白 质的合成,因此属快效抑菌剂。品种包括四环素、土
效。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宣教
3
二、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一)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前提条件
要做到合理使用抗生素,首先必须充分了 解和掌握各种抗生素的作用特点,为针对 性地选用药物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 还要充分了解各种常见致病菌的耐药机制, 特别是本地区、本单位的细菌耐药状况, 为选用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提供合理的依 据。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宣教
4
1.抗生素的分类及其作用特点 根据抗生素的化学结构和临 床用途,可将抗生素分为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 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以及其他主要抗
细菌的抗生素、抗真菌抗生素、抗肿瘤抗生素、具有免疫抑
制作用的抗生素十大类。下面详细介绍抗细菌抗生素的作用 特点。
(1)β—内酰胺类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依据化学结构的特点 又可分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单环内酰胺类 以及其他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此类抗生素通过与细 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而妨碍细菌细 胞壁粘肽的合成与交联,导致细胞壁缺损、破裂而迅速死亡。
霉素、强力霉素、金霉素、米诺环素。抗菌谱广,但
近年来一些常见病原菌的耐药率很高,限制了本类药 物的应用。 (6)氯霉素类 本类抗生素主要作用于 细菌70S核糖体的50S亚基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属快效抑菌剂。品种有氯霉素和甲砜霉素。抗菌谱广
但耐药性已很严重且毒副反应大(再障、灰婴综合征
等),临床仅用细菌性眼科感染和伤寒、副伤寒以及 其它沙门菌、脆弱拟杆菌的感染。
因此他对繁殖期的细菌有超强的杀灭作用,属繁殖期杀菌剂。
而且他还具有对人体毒副作用小的优点。各种抗生素的作用 特点详见表1、表2、表3。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宣教
5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宣教
6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宣教
7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宣教
8
(2)氨基糖苷类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GS)主要 作用于细菌蛋白质合成过程,使细菌细胞膜的通透 性增加,导致一些重要生理物质外漏,从而引起细 菌死亡。本类抗生素对静止期细菌的杀灭作用强, 为一静止期的快效杀菌剂。由于本类抗生素具有耳、 肾毒性及神经肌肉阻滞等毒副作用,临床上一般不 作为预防性用药,主要用于治疗全身性的严重感染, 常与其他抗生素联合使用。各种常用氨基糖苷类抗 生素的作用特点详见表4。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宣教
14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宣教
15
(二)抗生素的合理性预防应用 抗生素预防性应用约占抗生素应用总量的30%~40%,有的地 区或医疗单位甚至达到50%~60%。合理的预防应用通常可以 达到预期的目的;但不合理预防应用,不仅不能达到预防目 的,反而极有可能招致耐药菌的感染。因此在预防性应用前, 需充分考虑感染发生的可能性、预防用药的效果、耐药菌的 产生、二重感染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价格以及患者 的易感性等多种因素,再决定是否应用。 1.预防用药的原则 (1)预防用药指征 细菌感染的可能性程度是决定患者是否 采用预防用药的唯一指标。由此可以看出,预防用药仅适应 于未感染的患者,同时该患者如果不预防用药极有可能发生 感染并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要求医务人员必须综合考虑各 促成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评价出患者发生细菌感染的可能 性程度,为最终决定患者是否采用预防用药提供依据。促感 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有: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宣教
9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宣教
10
(3)大环内酯类 本类抗生素作用于细菌细胞核糖体50S 亚基,阻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属于生长期快效抑菌剂, 不宜与β—内酰胺类等繁殖期杀菌剂联用,以免发生拮抗 作用。
(4)林可霉素类 作用机制与大环内酯类相同,品种有 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两药抗菌谱相同,细菌对二者间有 完全交叉耐药性。临床上可用于金葡菌(包括产酶株)、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宣教
16
①患者因素,如年龄、免疫状况、伴随疾病等;
②病原体因素,如创伤污染程度和病原体的毒力等;
③环境因素,如手术室、复苏室、重症监护室和病房
的卫生防疫状况等;
④其他因素,如手术方式、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失血
量等。
(2)针对性预防用药 导致某一部位感染的往往是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