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空气过滤器检测方法介绍
高效过滤器检漏方法及标准

高效过滤器检漏方法及标准高效过滤器在工业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其主要功能是用于对空气或液体进行过滤,从而保证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
然而,在过滤器长时间使用后,会存在一定的检漏问题,这就需要采取一些高效的检漏方法来进行检测和修复。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效过滤器检漏的方法及标准。
一、高效过滤器的检漏方法1.声波检测法声波检测法是一种通过听声音来识别漏洞的方法。
使用专门的设备将声音传输到过滤器上,如果存在漏洞,就会导致声音发生变化。
通过对声音的变化进行分析,可以找出漏洞的位置并进行修复。
2.压差测试法压差测试法是一种通过测量过滤器两侧的压差来检测漏洞的方法。
首先将过滤器两侧的压差测量值记录下来,然后将过滤器连接到专门的测试设备上,逐步增加压力,如果漏洞存在,就会导致压差值的变化。
通过比较压差测试前后的数值差异,可以找出漏洞的位置。
3.微粒子计数法微粒子计数法是一种通过测量过滤器中微粒子的数量来检测漏洞的方法。
先将过滤器连接到专门的微粒子计数器上,然后通过计数器的显示结果来判断过滤器是否存在漏洞。
如果微粒子计数值超出正常范围,就可以确定漏洞的位置。
4.涂料探伤法涂料探伤法是一种通过在过滤器表面涂覆一层特殊的涂料,然后通过观察涂料表面的变化来检测漏洞的方法。
如果涂料出现了裂纹或褪色等情况,就可以判断过滤器存在漏洞,并进行修复。
5.真空泄漏测试法真空泄漏测试法是一种通过在过滤器内部建立真空环境,然后观察真空泄漏情况来检测漏洞的方法。
如果真空泄漏速度超过了正常范围,就可以判断过滤器存在漏洞。
二、高效过滤器检漏标准为了保证高效过滤器检漏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国际上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标准,对于各种检漏方法和设备进行了规定和要求。
1.声波检测标准对于声波检测方法,国际上一般采用ISO 16858:2008标准进行规范。
该标准规定了声波检测设备的技术要求、测量方法和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内容,保证了声波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压差测试标准对于压差测试方法,国际上一般采用ISO 3966:2016标准进行规范。
高效过滤器风速测定方法

高效过滤器风速测定方法**高效过滤器风速测定方法**在现代工业生产以及空气净化领域,高效过滤器是确保空气品质达到要求的重要设备。
风速作为衡量高效过滤器性能的一项关键指标,其测定方法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过滤系统的运行效果。
以下将详细介绍高效过滤器风速测定的几种常见方法。
### 差压法差压法是测定高效过滤器风速的一种常用方法。
它基于流体力学中的伯努利方程,通过测量过滤器进出口的静压差来计算风速。
1.**准备工作**:在过滤器的进口和出口处分别安装压力传感器。
2.**测定过程**:启动风机,空气流经高效过滤器时,由于过滤材料的阻力,会产生压力差。
通过压力传感器测量得到的静压差值,结合过滤器的特性曲线,可以计算出空气通过过滤器时的风速。
3.**注意事项**:需确保传感器的精度和校准,以及测定环境的密封性,以减少误差。
### 风速计法风速计法是一种直接测量风速的方法,它通过风速计来测定空气流过高效过滤器时的速度。
1.**选择设备**:选择适当类型的风速计,如热式风速计、叶轮式风速计等。
2.**测定位置**:在高效过滤器的进出口附近或内部设定测量点。
3.**测量操作**:启动风机,将风速计放置在测量点,直接读取风速值。
4.**数据处理**:根据测量点的位置和数量,取平均值以获得更准确的风速数据。
### 激光多普勒法激光多普勒法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测量方法,适用于对风速分布要求较高的场合。
1.**设备准备**:使用激光多普勒风速仪。
2.**测定步骤**:将激光束照射在过滤器内部流场中的微小颗粒上,通过分析颗粒散射光的频率变化,得到风速信息。
3.**特点**:该方法可以获取到过滤器的内部风速分布,对于研究过滤性能和优化设计具有重要作用。
### 结语高效过滤器的风速测定是保证空气过滤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和精确度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对于提高系统性能、降低能耗具有重要意义。
高效空气过滤器检漏方法

一、检测依据:高效过滤器的检测与验收国家标准高效过滤器的检测与验收国家标准有三个,包括《GB\T 6165-2008高效空气过滤器性能实验方法的效率和阻力》、《GB-T 13554-2008高效空气过滤器》,国外标准有cGMP、美国的《IEST-RP-CC034》,欧盟的《EN1822》,《ISO14644-3洁净室及其受控环境计量和测试方法》,每个标准中提出了高效过滤器的检漏方法及验收标准有不同,在GMP和美国《IEST-RPCC034》标准中规定高效过滤器现场检漏透过率0.5μm ,光度计扫描捡漏法为0.01%。
欧盟的《EN1822》规定:检漏MPPS测试H13级高效过滤器总效率为99.99%,局部透过率为0.025%。
我国在《GB 5059-2010洁净室及验收规范(附条文说明)》及《GB/T 13554-2008高效空气过滤器》中规定高效过滤器泄漏率标准定为小于等于0.01%二、高效过滤器效率的计算方法高效过滤器过滤效率性能试验的方法一般有钠焰法、油雾法和计数法。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发现最容易穿透过滤器的粒子并不是0.3μm ,而是在0.1~0.2μm ,所以现在一般采用MPPS(最易穿透粒径)计数方法,即对过滤器下方进行扫描得出各粒径下的效率,采用最容易穿透过滤器的粒子进行分析,得到高校过滤器的过滤效率。
计算公式如下:A1----上游气溶胶粒子(粒/立方米)A2----下游气溶胶粒子(粒/立方米)R----相关系数E----过滤器的过滤效率%三:总效率与局部效率的区别高效过滤器一般只标定过滤器的总效率,如过滤器铭牌上标定果粒橙效率99.97%,即为该过滤器的总效率。
局部值是指在过滤器下方进行逐点扫描得出的效率,总值是逐点扫描后取算术平均值得到的。
EN1822-1:1998 9/17 过滤器标准要求表一总值与局部值比较从表一中可以看出局部透过率最大值大于总效率。
例如H13的高效过滤器总效率其总效率为99.95%,而局部效率可以为99.75%,其逐点扫描的最大透过率为0.025%例如:某点上游0.5微米尘埃粒子浓度为80000个/m³,过滤器效率为99.75%(H13),那么过滤器下游0.5微米尘埃粒子数局部不能超过200个;过滤器整体上游0.5微米尘埃粒子浓度为80000个/m³,过滤器效率为99.95%(H13),那么过滤器下游0.5微米尘埃粒子数局部不能超过40个;四、DOP:光计度法现场检漏测试按照2011版GMP要求,高效过滤器应经过完整性测试。
高效过滤器检测方法

高效过滤器的检测方法1:钠焰法Sodium Flame源于英国,中国通行,欧洲部分国家于20世纪70〜90年代实行。
试验尘源为单分散相氯化钠盐雾。
“量”为含盐雾时氢气火焰的亮度。
主要仪器为光度计。
盐水在压缩空气的搅动下飞溅,经干燥形成微小盐雾并进入风道。
在过滤器前后分别采样,含盐雾气样使氢气火焰的颜色变蓝、亮度增加。
以火焰亮度来判断空气的盐雾浓度,并以此确定过滤器对盐雾的过滤效率。
国家标准规定的盐雾颗粒平均直径为0.4mm但对国内现有装置的实测结果为0.5mm欧洲对实际试验盐雾颗粒中径的测量结果为0.65mm随着扫描法的普及,欧洲已经不再使用钠焰法。
国内有关部门正在修订原有的国家标准,是废止还是继续使用钠焰法,两种意见的都没有结论。
相关标准:英国BS3928-1969,欧洲Eurovent 4/4,中国GB6165-852:DOP 法源于美国,国际通行,中国从未实行过。
试验尘源为0.3mm单分散相DOP(塑料工业常用增塑剂)液滴。
“量”为含DOP空气的浑浊程度。
测量粉尘的仪器为光度计(photometer)。
以气样的浊度差别来判定过滤器对DOP®粒的过滤效率。
对DOP液体加热成蒸汽,蒸汽在特定条件下冷凝成微小液滴,去掉过大和过小的液滴后留下0.3mm左右的颗粒,雾状DOP进入风道。
测量过滤器前后气样的浊度,并由此判断过滤器对0.3mm 粉尘的过滤效率。
DOP法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这种方法曾经是国际上测量高效过滤器最常用的方法。
早期, 人们认为过滤器对0.3mm的粉尘最难过滤,因此规定使用0.3mm粉尘测量高效过滤器。
DOP中含苯环,人们怀疑它致癌,因此许多实验室改用性能类似但不含苯环的替代物,如DOS 但试验方法仍称“ DOP法”。
通过改变发尘参数,可以获得其它粒径的DOF液滴。
于是就有20年前欧美国家测量超高效过滤器的0.1mmDOP法,有时测量仪器也改为凝结核激光粒子计数器。
有些国外厂家曾标出对0.05mm 或0.03mm DOP勺过滤效率,那都是商业上无科学依据的标新立异。
h14高效过滤器检漏方法及标准

h14高效过滤器检漏方法及标准
H14高效过滤器是一种用于过滤微细颗粒物和有害气体的高性能过滤器。
为了确保其性能稳定和有效,需要进行检漏。
以下是H14高效过滤器检漏方法及标准的介绍。
1. 检漏方法
(1)光线法:将过滤器放在光线下方,用眼睛观察是否有漏光现象。
(2)烟雾法:使用烟雾或气雾剂在过滤器上喷洒,观察是否有烟雾或气雾进入过滤器内部。
(3)压差法:在过滤器两端分别测量压差,如果压差过大,则说明过滤器可能存在漏洞。
(4)氦气法:将氦气注入过滤器内部,使用氦气检漏仪检测是否有氦气外泄。
2. 检漏标准
(1)EN 1822标准:这是欧洲标准,规定了H14高效过滤器的最小漏率。
(2)ASHRAE 52.2标准:这是美国标准,要求H14高效过滤器在过滤颗粒物时的最小漏率。
(3)ISO 14644-3标准:这是国际标准,规定了H14高效过滤器在洁净室中应满足的检漏要求。
以上是H14高效过滤器检漏方法及标准的介绍,通过科学合理的检漏方法和标准,可以确保H14高效过滤器的有效性能和稳定性。
高效,中效,初效空气过滤器试验方法

高效,中效,初效空气过滤器试验方法的选择1本标准给出钠焰法、油雾法、计数法三种试验方法。
对于高效空气过滤器及滤料,可根据用户的要求,用以下三种方法中任意一种进行效率检测。
对于超高效空气过滤器及滤料,应使用计数法进行效率检测。
2钠焰法作为进行高效空气过滤器及滤料效率检测的基准试验方法。
计数法作为进行超高效空气过滤器及滤料效率检测的基准试验方法。
3.试验装置的可测范围标准状态下试验装置的的最大可测风量可根据用户的要求确定。
在气溶胶的原始浓度大于或等于 2 mg/m3时,系统的最高可测效率应大于99. 999%。
4.试验装置原理流程试验装置主要由发雾装置、风道系统、气溶胶取样与检测装置三部分组成。
试验流程以及设备、仪表和部件的编号.1——预过滤器;22——前取样管;2——软管;23——后取样管;3——风机;24—放气调节阀;4——阀门;25——流量计;5——加热器;26——本底过滤器;6——髙效过滤器;27——三通切换阀;7——喷雾箱;28——流量计;8——喷雾器;29——通段阀;9——混合干燥段;30——混合器;10——缓冲箱;31——三通切换阀;11——静压环;32——氢气过滤器;12——被测过滤器及其夹具;33——调节阀;13——标准孔板;34——流量计;14——阀门;35——燃烧器;15——调节阀;36——光电转换器;16——分气缸37—光电测量仪;17——压力表;38——温度计;18——通断阀;39——湿度计;19——流量计;40——湿度计;20——U型压力计;41——连接管。
21——倾斜式微压计;文章编辑:东莞兴茂空气过滤器厂官方网站: 友谊官方:友谊官方: huangkaijun。
高效过滤器检漏方法及标准

高效过滤器检漏方法及标准过滤器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备,用于过滤液体或气体中的杂质,保障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
然而,由于过滤器长期运行或操作不当,会导致过滤效果下降或漏水漏气现象。
因此,高效过滤器的检漏方法及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高效过滤器的检漏方法及标准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
一、高效过滤器的检漏方法1.目视检查法目视检查法是最简单直接的检漏方法之一,通过目测过滤器外部是否有漏水漏气现象。
通常可以观察到过滤器设备外壳是否有渗水迹象或气泡产生。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小型过滤器设备,检测过程简单快捷。
2.手感检查法手感检查法是通过手触摸过滤器外壳表面,感知是否有漏水漏气现象。
当过滤器外壳表面有明显的渗水感或气泡感时,即可判断过滤器存在漏水漏气问题。
这种方法主要针对一些小型过滤器设备,检测效果较为直观。
3.漏率测试法漏率测试法是通过专业的漏率测试仪器,对过滤器进行漏率测试。
漏率测试仪器一般通过充气或充水的方式,对过滤器进行压力测试,通过测试仪器的读数来判断过滤器是否存在漏水漏气问题。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类规格的过滤器设备,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4.烟雾检测法烟雾检测法是通过向过滤器内部充入烟雾或其他可见气体,利用烟雾或气体的流动轨迹来判断过滤器内部是否存在漏洞。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较大型的过滤器设备,检测效果较为直观。
5.超声波检测法超声波检测法是通过超声波检测仪器,对过滤器进行超声波检测。
超声波能够通过材料的厚度和密度来判断是否存在漏洞或损伤,通过检测仪器的反馈来判断过滤器是否存在漏水漏气问题。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类规格的过滤器设备,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6.液体浸泡法液体浸泡法是将过滤器完全浸泡在液体中,通过观察浸泡过程中是否有气泡产生或液体渗出来判断过滤器是否存在漏水漏气问题。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一些较小型的过滤器设备,测试效果较为直观。
二、高效过滤器的检漏标准1.漏率标准漏率是评定过滤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以每小时漏失的液体或气体量来表示。
高效空气过滤器试验方法介绍

高效空气过滤器试验方法介绍1.制备试验设备和材料:-高效空气过滤器样品:选择不同品牌或型号的高效空气过滤器样品。
-微粒计数器:用于测量空气中颗粒物的数量和大小的仪器。
-试验室:确保试验室干燥、无尘、无异味,并保持恒定的温度和湿度。
-气体供应系统:用于提供试验所需的空气流量。
2.设计试验方案:-确定试验参数:包括空气流量、颗粒物浓度和粒径范围。
-确定试验过程:例如,可以选择一种颗粒物悬浮液作为试验样本,并在试验过程中对颗粒物浓度进行测量。
3.进行试验:-安装高效空气过滤器样品:根据说明书的指示,将高效空气过滤器样品安装在试验设备中的适当位置。
-设置试验参数:根据设计的试验方案,设置试验过程中的空气流量、颗粒物浓度等参数。
-启动试验设备:启动试验设备,包括气体供应系统和微粒计数器。
-进行试验:根据试验方案的要求,对试样进行一定时间的测试,并持续监测颗粒物的数量和大小。
-记录数据:将试验过程中获取的数据进行记录,包括空气流量、颗粒物浓度和过滤效率等。
-分析结果:根据试验数据,计算高效空气过滤器的过滤效率,并进行比较和评估。
4.分析结果和评估:-计算过滤效率:根据试验数据,计算高效空气过滤器在不同颗粒物浓度和粒径范围下的过滤效率。
-比较和评估:根据过滤效率结果,比较不同高效空气过滤器的性能,并进行评估其适用性和性价比。
5.结论和建议:-结论:根据试验结果和评估,得出关于不同高效空气过滤器性能的结论。
-建议:根据结论,给出选择和使用高效空气过滤器的建议,包括适用环境、使用寿命等方面的考虑。
总结:高效空气过滤器试验方法可以帮助评估和比较不同高效空气过滤器的性能。
通过设定试验参数并进行试验,可以获得高效空气过滤器在不同颗粒物浓度和粒径范围下的过滤效率数据,并进行比较和评估。
这将有助于人们选择和使用适合其需求的高效空气过滤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效过滤器试验方法
1)钠焰法Sodium Flame
源于英国,中国通行,欧洲部分国家于20世纪70-90年代实行。
试验尘源为单分散相氯化钠盐雾。
“量”为含盐雾时氢气火焰特征光的光强。
主要测试仪器为光度计。
原理(GB/T6165-2008):用雾化干燥的方法人工发生氯化钠气溶胶,气溶胶颗粒的质量中值直径约为0.5μm。
将过滤器上下游的氯化钠气溶胶采集到燃烧器中并在氯化钠火焰下燃烧,将燃烧产生的钠焰光转变为电流信号并由光电测量仪检测,电流值代表了氯化钠气溶胶的质量浓度,用测定的电流值即可求出过滤器的过滤效率。
随着扫描法的普及,欧洲已经不再使用钠焰法。
相关标准:英国BS3928-1969,欧洲Eurovent 4/4,我国有GB/T6165-2008。
2) 油雾法Oil Mist
原西德,原苏联,和中国采用过该方法。
尘源为油雾。
“量”为含油雾空气的浊度。
仪器为浊度计。
以气样的浊度差别来判定过滤器对油雾颗粒的过滤效率。
原理(GB/T6165-2008):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用汽轮机油通过汽化—冷凝式油汽发生炉人工发生油雾气溶胶,气溶胶粒子的质量平均直径为0.28μm~0.34μm。
使经过与空气充分混合的油雾气溶胶通过被测过滤器,分别采集过滤器上下游的气溶胶,通过油雾仪(或浊度计)测量其散躲光强度。
散射光强度的大小与气溶胶浓度成正比,由此即可求出过滤器的过滤效率。
德国规定用石蜡油,油雾粒径为0.3~0.5mm。
中国标准规定的油雾平均重量直径为0.28~0.34mm,对油的种类未做具体规定。
油雾法在德国本土已经成为历史,德国于1993年率先搞出了计数扫描法的国家标准,欧洲标准EN1882就是以德国计数扫描法标准为蓝本制定的。
原苏联帮中国搞过滤器时使用的是油雾法,虽然中国标准规定可以用油雾法,但国内厂家更愿意使用同一标准规定的另一种钠焰法,只有部分生产滤材的厂家及少量军工单位依在测量过滤材料时仍使用油雾法。
相关标准:我国有GB/T6165-2008。
德国DIN24184-1990
3) DOP法
源于美国,曾在国际通行。
试验尘源为0.3μm单分散相DOP(邻苯二甲酸二辛脂,一种塑料工业常用增塑剂)液滴。
“量”为含DOP空气的浑浊程度。
测量粉尘的仪器为光度计(photometer)。
以气样的浊度差别来判定过滤器对DOP颗粒的过滤效率。
对DOP液体加热成蒸汽,蒸汽在特定条件下冷凝成0.3μm左右的微小液滴,雾状DOP 进入风道。
测量过滤器前后气样的浊度,并由此判断过滤器对0.3μm粉尘的过滤效率。
DOP法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这种方法曾经是国际上测量高效过滤器最常用的方法。
早期,人们认为过滤器对0.3μm的粉尘最难过滤,因此规定使用0.3μm粉尘测量高效过滤器。
DOP法也称为气胶光度计测试法,是最早期的测试方式,但是因为效果非常好,到今天仍旧沿用。
气胶光度计(Aerosol Photometer)是微粒计数器的一种,也是使用雷射科技,但是它在扫描空气样本的投料之后,所给的是微粒的总体强度,不是微粒数目。
DOP是一种油性化学物质,加压或加热雾化之后,可以产生次微米等级的微粒,可用来仿真无尘室的微粒,因此被当成验证微粒。
泄漏的定义是泄漏出上游浓度万分之一,由于气胶光度计可以
直接显示上下游微粒浓度的比值,因此扫描高效空气过滤器非常方便。
也正因其准确、可靠,美国食品与药品管制局(FDA)规定,在其管辖范围内(食品加工场所与医疗制药场所),所有的高效空气过滤器泄漏测试必须使用DOP与气胶光度计。
DOP中含苯环,人们怀疑它致癌,因此许多实验室改用性能类似但不含苯环的替代物,如DOS,但试验方法仍称为“DOP法”。
测量高效过滤器的DOP法也称“热DOP法”。
与此对应的“冷DOP”是指Laskin喷管(用压缩空气在DOP液体中鼓气泡,飞溅产生雾态人工尘)。
常用“冷DOP”法。
相关标准:美国军用标准MIL-STD-282。
4) MPPS法(Most Penetratiable Particulate Size)
欧洲通行,美国除国防工业外通行,中国个别企业实行。
可以测量几乎所有HEPA与ULPA过滤器,具有取代传统方法的大趋势。
人们曾认为过滤器对0.3μm粉尘的过滤效率最低,因此在评价高效过滤器时,将它对0.3μm粉尘的过滤效率作为典型值。
有很多方法可以产生并测量0.3μm粉尘,于是就有了诸如DOP、油雾、钠焰等方法。
经过研究试验发现利用可以测到0.1μm粒径粉尘的激光粒子计数器,不仅可以测出粉尘浓度,也可以测出每个粉尘的粒径,于是就可以方便地测出那个效率最低的典型值,对应那个典型值的粉尘粒径就是MPPS(Most Penetratiable Particulate Size,最易穿透粒径),与MPPS对应的那个效率最低的数值就是MPPS效率。
MPPS法在我国《高效空气过滤器性能试验方法效率和阻力》(GB/T 6165-2008)中,被定义为计数法,其原理是:用气溶胶发生器发生满足试验要求的气溶胶,其计数值直径应在0.1μm~0.3μm范围内。
用洁净的压缩空气将气溶胶喷射入过滤器检测系统的上游,并保证气溶胶在过滤前取样口前分布均匀。
再用气溶胶检测装置(如光学粒子计数器)对过滤器上游、下游的气溶胶分别取样,测量气溶胶某种粒径档的浓度。
通过上游、下游气溶胶浓度之比计算出被测过滤器的透过率或过滤效率。
测量上游气溶胶浓度时,大多数情况下采用空气必须经过稀释,稀释是为了降低上游浓度过高造成光学粒子计数器计数的重合误差。
采样空气的稀释可通过稀释器实现,也可通过上游及下游光学粒子计数器取样量的差异实现。
相关标准:美国IEST-RP-CC-007.1-1992,欧洲EN 1822-5:2000,我国GB/T 6165-2008 5)荧光法Uranine
只有法国使用,目前仅限于对部分核工业过滤器的测试。
试验尘源为喷雾器产生的荧光素钠粉尘。
试验中,首先在过滤器前后采样,然后用水溶解采样滤纸上的荧光素钠,再测量含荧光素钠水溶液在特定条件下的荧光亮度,这一亮度间接地反映出粉尘的重量。
以过滤器前后样品的荧光亮度差别来判断过滤器效率。
根据法国标准,发尘装置产生的粉尘粒径的计数平均值为0.08mm,粒径的体积平均值为0.15mm。
荧光法比较麻烦,测量时要先采样,再清洗试样,然后再到另一处去测量荧光。
实际上,法国过滤器厂过去最常使用的是DOP法,而不是自己规定的荧光法,现在法国人又将欧洲标准化协会的计数扫描法定为国家标准,荧光法成了摆设。
只有当涉到核级高效过滤器时,为了满足20年前传统客户的要求,他们才使用荧光法。
相关标准:法国NF X44-011-1972。
6)其它方法
变风量检漏。
使用标准试验风道,如果降低风量后过滤器的效率降低,则肯定有漏点。
在过去的高效过滤器试验方法标准中,经常出现变风量检漏的方法。
变风量检查只能判断过滤器是否有漏点,不能对漏点定位。
发烟检漏。
在暗室中,在过滤器上游发烟,用一束强光照射过滤器出风面,当过滤器有
漏点时,可以明显地看到漏点处的一缕青烟。
这种方法可以准确地对漏点定位,以便进行可能的修补。
发烟检漏方法不那么讲究,但十分有效。
无污染检验。
有些客户担心试验用的粉尘污染过滤器,过滤器制造厂不得不在测试时使用客户认为不污染过滤器的粉尘。
例如,半导体芯片厂讨厌钠盐、油雾、DOP,他们经常要求制造厂家使用他们认为安全的固体颗粒粉尘;有些制药厂要求直接使用室外大气中的粉尘测量过滤器。